關於「連」在現代漢語中的用法?

在黃伯榮廖序東版本的現代漢語中將「連」歸入助詞,原文如下

「連」用在名詞性、動詞性、形容詞性詞語前面,與「也、都、還」相呼應,組成「連……也(都)……」格式,表示隱含比較。例如

A:連三歲孩子都懂這些。(道理簡單,三歲孩子都懂,你怎麼就不懂呢)

B:連我你都不認得了?(應該認得,卻不認得)

但在朱德熙《語法講義》中將「連」歸入了介詞一章中,原文如下

「連」常常跟「都」「也」配合起來使用,強調已經說到的事物和其他事物之間的一致性,例

C:連信都寫不好(別的當然更不行了)

D:連我都知道(你當然會知道)

以上兩種情況,題主覺得較為相似,雖然說起來強調的方面不同,但是實在是過於相似,都使用「連……也(都)……」的形式,這二者究竟是可以區分,還是同一種語法現象的不同定義方法,實在疑惑,求詳解


謝邀。

一、不要太在意現代漢語的詞類劃分,詞類體系跟著英語走的,到漢語里難免亂。你問我「連……」到底是助詞還是介詞我也不知道,我教留學生的時候不提這個事兒。

二、語法體系可著一個人的著作構建,建踏實了再去看別人的著作,以免懵逼

三、回答問題:

「連……都……」只有一個義項,黃廖本和朱德熙先生歸納的方式不同。其中,黃廖本的「隱含比較」更容易理解,故而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我們採用這個方式解釋。

比較和一致性不矛盾,「比較」的前提是二者有「一致性」,例如:

我比你個子高。

最樸素的比較,但其中的一致性是,人有體重、性格、五官等多種參數,「我和你」被選取的參數都是「身高」,所以才能形成比較。

我高,你瘦。

不同的參數只能造成對兩個人分別的描述,不能造成比較。

朱德熙先生的D句可以直接改為「隱含比較」的模式:

D:連我都知道(你當然會知道)

D":連我都知道(消息不靈通/學歷沒你高……的我知道,消息靈通/學歷高……的你更應該知道)

C句因有否定,直接改寫隱含比較有點亂,我把否定去了再改寫看看:

C:連信都寫不好(別的當然更不行了)

C『:連信都能寫好(寫信很難,信能寫好,別的更能寫好了。)

(我們不考慮「寫信」這一動作客觀上是難還是簡單,只分析語句)

可見它們其實沒啥區別。


推薦閱讀:

漢語中「來著」一詞用法來源是什麼?
應該如何理解「請不要在下面取消你不想安裝的附加軟體」這句話?
現代漢語為什麼那麼多雙音節詞,是否是漢語歐化的一種表現?
漢語文言的語序的發生,是來自口語的語序,還是獨立於口語的語序?

TAG:語言 | 漢語 | 語言學 | 現代漢語 | 漢語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