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工作的你,遭遇過主機廠哪些奇葩的要求?

僅針對汽車產業鏈上的零部件供應商,包括項目管理,設計、開發、質量或製造技術人員、實驗員等。


在汽車零部件行業混了5年了,負責過合資廠,也負責過自主品牌,其中很多事,啼笑皆非,但是今天想說說同事遇到的奇葩事情。

我上一份工作是某輪胎的公司的OEM銷售,我的同事負責一個自主品牌大廠的銷售。該廠作風硬朗,倡導清廉,深得市場青睞。但是這一制度也帶來了負面效果,因為在嚴格的制度約束下並沒有相對完善的薪酬和福利制度來匹配,導致人員流動性大,基層員工皆為入行不足3年的新手工程師。而這次因為新車下線跑偏嚴重,該廠想當然的認為輪胎是車輛唯一接觸地面的零部件,於是妥妥的把我的同事和工廠經理一同請到了主機廠。

以上是背景。

其實之前因為這個問題,我們已經配合主機廠做了多次改善,甚至將出廠產品的動平衡值控制在了極小的範圍,並且在其他品牌的汽車上做了N次測試,結果全部合格。

此次前往該主機廠,我們配合做了時速30KM/小時,50米距離行駛(該廠對跑偏測試的標準如此),結果為合格。然後我的同事和工廠經理被請到了會議室,從十二點等到了下午兩點,年輕的工程師終於從領導那領來的聖旨:30KM/小時,50米已經不適應現代行車情況,需要將速度提升至60KM/小時,行駛100米以上方可以。並且作為輪胎供應商,需要採購高速動平衡機,對所有下線輪胎做高速動平衡測試。現在需要你們答覆,高速動平衡機何時採購到廠?何時安裝調試完畢正式使用?

我們的工廠經理及其配合,表示主機廠的要求非常合理,我們將這個要求提交給董事會審議,鑒於目前的情況及未來市場的發展,董事會一定會批准採購新設備。我們會在審批結束後,將新設備的採購計劃分享給該主機廠,並邀請主機廠一同監督計劃執行情況。

以上答覆,真的再合理不過,對於公司來說,哪怕是買幾卷衛生紙,也是需要相關部門審批的,更何況是動輒百萬,千萬級別的設備呢?

然而,就是這一回復惹怒了這個小工程師,他認為我們的態度不夠誠懇,配合不夠積極,既然工廠經理不能拍板,為什麼不派能拍板的人來?為什麼不現在就打電話請示能拍板的人?(尼瑪,董事長這個級別的是隨便就請得動的嗎?再說,董事長也不能當場拍板啊,難道我們把董事會都給請來?)反正今天給不出滿意的答覆,你們就甭想走了!果真,一直到半夜11點多,我的同事和工廠經理還被軟禁在小小的會議室中。

一直到了午夜12點,小工程師的領導終於現身了,工廠經理再次將我們的後續計劃告知了該領導,領導斟酌良久,同意放行,但前提是,一周之內給出採購計劃。

一周後,我的同事和工廠經理再次拜訪這家知名自主品牌主機廠,但這次隨行的還有我們美國分公司的資深車輛工程師。這位資深車輛工程師現場為小工程師和領導教授了車輛跑偏的可能性原因分析課程,最後將原因歸為「底盤調校不合格「,並且現場提供了一個重磅證據:在拜訪之前的這一周,我們購買了2台剛下線的該主機廠生產的汽車,對車輛跑偏做了測試,結果是跑偏嚴重,順帶發現了剛下線的新車竟然四輪定位都沒做好,然後又對這兩台車上使用的我司輪胎做了動平衡測試,結果合格。最絕的是這兩台車經過資深車輛工程師對底盤的各項調教後,竟然就這麼不跑偏了。

最後,自身車輛工程師扔下一句:你們的車跑偏,和我們的輪胎一點關係都沒有,你們還是研究一下怎麼調教底盤吧。然後我的同事和工廠經理以及資深車輛工程師一行揚長而去。留下小工程和他的領導獨自蒙逼。

我的同事和這家主機廠還有很多讓人哭笑不得的經歷,每當我回想起這些經歷,就打消了自己想要買自主品牌的念頭,儘管他們的配置看起來真的很誘人,他們的價格看上去確實夠便宜。

------------------------------------------------華麗的分割線---------------------------------------------------

第一次在知乎回復,謝謝大家的支持。

大家別猜是哪家主機廠了,其實寫這件事兒,主要是響應題主「奇葩的要求」而不是「哪家主機廠」,自主品牌還需要發展,至少是在工作方式上,我覺得還需要向合資品牌學習。

我自己曾經在輪胎公司負責合資主機廠和自主主機廠,現在仍然在另外一家零部件廠維護主機廠和TIRE1,綜合看下來,合資廠和外資,合資TIRE的人,為人和氣,願意聽取供應商的意見,願意接受供應商的解釋,而自主主機廠和民營TIRE,動不動就已切換做威脅,回款也不好。所以從根本來說,還是企業文化。

----------------------------------------------再次分割-------------------------------------------------------------

修改了背景描述部分措辭,因為有網友覺得我的描述太過了,聽取網友意見。

沒想到有這麼多人回復,贊同,看來感同身受的同行們還挺多,其實在和OEM的配合中,供應商一直處於劣勢的地位,合資OEM還好點,畢竟切換一個零件流程又臭又長,還需要合理的理由,所以除非出了大事兒,否則一般不會輕易切換,但是自主相對就隨性的多,曾經有一家自主OEM一款車同時有三家輪胎供應商,然後他們的採購每個季度只干一件事兒:和A說B降價了,你們也要降,不降調份額;和B說C降價了,你們也要降,不降調份額;和C說A降價了,你們也要降,不降調份額。周而復始,循環往複,後來我們的老總受不了了,找到該主機廠的採購大拿,經過兩天的談判,我們給了一個超低的價格,該廠承諾給我們90%的份額。我們欣喜若狂,份額終於到手了,不用擔心業績了,然而,我們太天真了,僅過了一個月,份額又調回去了,又開始周而復始的ABC循環。

這個廠是由我負責,有一年該廠的工程師找到我們,表示我們的輪胎市場投訴鼓包問題嚴重,需要配合改善,那是當年的4月份。我們詳細的詢問了造成鼓包的原因,工程師表示很多車主是在開車上路邊石之後發現輪胎鼓包的。OMG開車上路邊石?這本來就是非常不建議的駕車方式,但是沒辦法,主機廠要求了,我們就要配合做改善,誰讓我們慫呢。

於是我帶領著我司的技術,質量,生產一行好幾個人,到當地的輪胎店買了幾個大品牌的輪胎各十條,問主機廠借了一部車,找了個人煙稀少的郊區,分別使用不同品牌的輪胎做20-30KM/H,90度垂直和45度上路邊石的測試。結果測下來,其實大家都一樣,90度上還好一些,45度上純粹是作死,各種鼓包奇形怪狀。

拿著測試數據回OEM向工程師彙報,結果當然是不管別人家的輪胎什麼情況,我們還是要改善。

歷經6個月,到了當年的10月,我們否定了其他3個方案,最終拿出了一個胎側(輪胎垂直於地面這一面)增加一層織物帘布的方案,並且做了幾條樣胎,又跑去OEM借車做最終測試(在這六個月中我們也用工廠自己的車裝上樣胎做了幾輪測試),結果比之前提高很多,OEM工程師很滿意。

然後就到了實質性階段,切換時機的討論。但是因為增加了織物帘布是要增加成本的,所以我們相應的提出了小幅度提高價格的要求。然後會場陷入了沉默,最後OEM的質量經理說話了:輪胎鼓包,說明你們的輪胎有質量問題,配合改善,是你們理所應當要做的質量改善,質量改善是不應該提高銷售價格的,並且價格問題不是我們質量部門的權責範圍和關注點,你們需要找採購去談,但是我們的要求就是今後必須提供改善後的輪胎。會議不歡而散。

其實在新車型開發階段,我們提交多次樣胎,前往不同的測試基地,歷時一年多,做了至少4輪的各種測試,全部合格後才擁有了配套資格,也就是說,我們的輪胎符合OEM的所有要求才成功配套的,而且開車上路邊石本就不是轎車正常的駕駛範疇,我們完全可以不理會OEM的改善要求,但是誰讓我們慫呢?

最終,和採購的價格沒談攏,而如果以原價提供配套,我們會虧本,所以我們的老總終於不慫了一次:就供原來的胎!結果,大家都懂的,六個月辛苦白費,份額一調再調,漸漸的,這個車型上再沒出現過我們的輪胎。


入行12年了,什麼事都不是奇葩了

說幾個印象深刻的

1. 某韓系品牌,質量部長3年期滿回國,新部長上任,前去拜會,30多歲,修飾精緻,氣質儒雅,相談甚歡。遂約次日晚間設宴接風,酒過三巡,賓主融洽之時,面帶微笑說了一大段話,正以為有要事指教,翻譯卻告訴我,部長來華前即聞中國美女天然本色,早已傾心,今天酒已微醺,性致盎然,煩請帶路尋今夜枕邊侍寢之人。

2. 某美系合資品牌某款車型,領導決定內部開放7折賣給員工,充當福利。某部門經理獲得指標1台,並得知自己的車身號。遂召集各供應商某酒家開會,會議要求,各企業嚴密關注此台車身上線情況,並挑選零部件確保質量。具體實施為,發動機廠從15台發動機中挑選台架參數最佳的一台投入此車身,前後懸廠要求此車身件全檢公差要求在中間值,儀錶台廠將低配無導航件升級為頂配,線束廠隨之注意配送........於是最名義低配7折實際頂配定製車出爐。此事各企業密告該經理領導,無果,後遂成為該廠定例,經理以上級別購買享受。

3. 某德系品牌,質量主管,經理均為德國人,嚴謹細緻,通融困難。企業合格率大大下降,高層會議,領導曰,韓國人喜色,以色誘之,美國人喜物,以金誘之,德國人如何解?答曰,以禮

遂高薪聘請德國70老法師一名,擔任客戶質量總監(顧問0。此法師原該企業德國總公司高層,現在企業中高層領導大多為此法師一手提拔,從此企業溝通無往不利.........

自主品牌故事更多,待續

---------------------------------我是自主品牌的分割線------------------------------------------------------------

某集團,合資品牌為主,後開始搞自主品牌,各重要部門負責人均從集團內合資廠團隊抽調,官升一級任用。原合資品牌供應商體系繼續沿用,我們公司為集團內某零部件廠。此為背景

1. 某部長,合資品牌時任副部長(中方該崗位最高職位),與我公司合作多年,嚴肅認真,鐵面無私,我們公司對應時戰戰兢兢。知悉調入自主品牌後,公司領導彈冠相慶曰:不出半年,其為我所用矣。

果然,半年之期未半,某產品不良,陪領導前去解決,完畢後,前去彙報。惶恐間,聞主機廠某下屬請示該部長,按條例追加罰款XX萬,是否立即要求供應商簽字確認。

部長勃然大怒:如此積極配合之供應商,應做眾供應商表率,你還要打擊他們的積極性,是何居心!下屬掩面而去.......彙報畢,請上座,香茗以待。我不解,回程時,問領導何故?領導答,其在合資廠,外方用其能,不顧其他,因此,自當盡心竭力維護主機廠的利益以求上進。今其在集團內部自主品牌,能坐穩此位,不僅於能力,更在於集團內人脈江湖,自當為我所用矣。

2. 某車型量產前夕,自主品牌某高層領導召集供應商會,稱產量必過萬,否則我提頭來見,但是,有問題的供應商,要先死於我之前。我乃背水一戰

高層領導既已發話,採購,物料人員時刻跟進,各主要供應商處每周2次以上來訪,監督生產線改造,產能確保,供應商的原材料訂單,合同都要追問到底,確保無誤。

我們公司囤積原料按最高水平準備,200萬物資已經在庫,400萬在途,中長期訂單按1.2萬套/月下達。投產第一月6000,第二月7000,第三月4000,咦?問生產部,告知,下線車輛只有50%能直接入庫,其餘均需返修,目前維修車間已經7×24全負荷運作,停車場未入庫待修車已經爆倉,4S店投訴已經震動高層.........

半年後,產量起起伏伏,該車型促銷再促銷,最終穩定在1500台/月,我們公司百般努力,還有滿倉的庫存,要再過半年才能消耗完。談及索賠之事,答曰,前任提頭來見的高層已經升遷為集團高層,你若有本事自己找,沒本事自行消化去吧........

3.某車型,某外觀噴漆的零件,主機廠指定供應商,國內生產電子部分,西班牙廠生產外觀部分,電子部分發往西班牙進行總裝,再發回中國。訂貨周期4.5個月,緊急空運3個月。

按中期預測顏色比例下達訂單,預留20%餘量,某月,某頂級VIP領導親臨,暗紅色顏色領導不喜,覺得太暗,遂決定調整為亮紅,這個顏色件在我們庫存+海上在途+天津港報關+西班牙庫存已經3個月產量,新顏色要4.5個月才能匹配調試到貨,主機廠領導決定,克服一切困難,確保10.1獻禮,也就是說下個月,此為政治任務,務必完成,否則........

經驗證,該零件烘烤溫度不超過85度,電子部分不會有影響,而我們噴塗車間是120度,噴塗車間大法師,連續奮戰48小時,報廢零件無數,最終失敗.........正當大家絕望之時,大法師說,世間高手,往往不在廟堂之上,而在江湖之遠.........

某汽配城,憑藉一個巴掌大的色板,在一個鐵皮房子里(無空氣過濾),24歲的江湖高手8小時完成調色,噴塗,烘乾,顏色匹配完全符合色板,且比車身還要好(車身±0.5,該零件±0.1),從此,該噴漆鋪為全公司人員的車補漆指定供應商

-------------------------------補充說明的分割線-------------------------

有些朋友對噴漆的事比較感興趣,我這裡統一說一下

大型噴漆線的高級技師,實際上更側重的是生產線的穩定性,經濟性,一致性(幾萬,幾十萬件的差異很小),噴漆質量控制(噴漆車間的粉塵,過濾新風的濕度,溫度,附著力,厚度)等等,至於顏色,主要依賴油漆供應商反覆調試。

噴塗技師,確定噴塗機器人的軌跡,確定生產線各項參數(溫度,濕度,超壓水平,前處理,後處理工藝),還有關鍵的油漆實際利用率(靜電吸附+合理的噴塗軌跡,可以做到70%的油漆被吸附到產品上,手工噴塗,是30-50%)

一般,從接到色板到完成幾輪調試,最終確定,要2-3周的時間,因此,2-3天搞定,實在超出技師的能力。

而汽配城的油漆鋪則完全相反,一致性,粉塵顆粒是根本不考慮的,當然,附著力,漆膜厚度等也不考慮,只考慮顏色,每次調出來的漆配方都不一樣,下次再用那就再調,目視為準。

因此,這些江湖手藝主要在眼睛和手感上,就幾種原色油漆,一把噴槍,一根筷子(用於攪拌),調一會,對著牆噴一下試試,偏黑就加白色,偏綠就加黃色,偏暗就加亮油,也不用設備,就靠感覺,因此一會就能搞定。

這種高手,其實每個稍微大一些的汽配城就有,如果想知道,去問修車的,從哪裡調的油漆,一般就能告訴你,多問幾家,水平高的自然知名度高,圈內的人都知道,碰到比較難的顏色(比如 馬自達的魂動紅,寶馬的珠光白這樣的),就要請高手了,這種高手出馬,費用就比較高了,一個紅牛罐那麼多的油漆,就要15,甚至20(只夠噴一根保險杠的)而普通收費,只有5-8元


本人也是屬於資深質量工程師,有接近7年的汽車行業質量經驗。之前負責過合資企業、目前在一家國內的上市汽車零部件公司任質量主管。

其實作為供應商一直是很被動,因為質量的最核心要求就是要求使客戶滿意。

之前在合資公司的客戶群相對比較單一,客戶的要求也不過是多折騰折騰你,相對還是比較有水準的,一般就是工作量大寫,要求調查的資料,提供的數據多些,基本是有理有據都能接受。

主要說一下到國內的零部件供應商後,面對一些自主品牌後,客戶提出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1、就跟熱門爆的那個軍事化管理公司。貴公司負責我們的是一個工作在2年左右的工程師,平時溝通就很急躁,基本是下午出問題,晚上就要求你到他們公司。我們公司在南京,距離可想而知。

舉個例子,有次售後的一台車子出現故障,屬於3mis,這位工程師確認後,當時應該在下午16:00左右,一個電話打到我們負責的質量工程師處,要求立即到達。當時剛好是24號聖誕夜,我們的工程師在南京,故障件在內蒙古的4S店。我們多人與其溝通,根本不理睬你,就是一個要求,今晚必須出發,明天必須到。我們的工程師都快哭了,下班回家收拾衣服的途中,打了N個電話,問車票行程。最後我們的工程師沒有辦法,連夜飛到長春,在長春住一夜後,第二天再去了內蒙。工程師到達內蒙後,飯都沒來得及吃,就去了4S店,最終確認我司產品沒有問題!

在此過程中,這位主機廠的工程師並未停止對我們工作的監督,在我們工程師去內蒙的路途中,就電話知會我,要求對造成故障的可能原因進行確認,並給出詳細的計劃及措施!我說,目前我們的人員已經過去,等到現在看到故障現象,我們安排公司內部進行排查,制定ICA。

這位工程師立馬就火了,出現問題了,你們一點都不配合,我現在要你們拿出措施來,必須在兩個小時給出可能原因,給出排查計劃及結果。然後打電話給了我們質量副總,說這麼嚴重的問題,你們家竟然都不配合竟然還等著,質量副總沒辦法,又找到我說,我們先給出可能原因吧,先分析。實在沒辦法,找到技術人員對可能原因分析,剛把可能因素給出後,這位工程師,立即繼續致電質量副總,問你們的措施什麼時候上,什麼時候能改善好!我們副總說,這只是可能原因,等到現在確認了情況,我們才會確認採取什麼措施。他非常不滿意,說我們領導說了,既然有可能原因,就需要全部改善掉。

最終,我們的工程師從內蒙將疑似故障件帶到主機廠跟其確認,他現在確認我司的產品故障不再現,就在我們以為此問題即將解決時。這位工程師說,我們領導說了,既然人家報說你們產品存在問題,那麼你就肯定有一些問題,我們已經對你們立項了,要做:」XXX「項目。最終,折騰了半個月,我們的產品經過各校指標,試驗後任然滿足標準後,才同意關閉此項目。

2. 另外一家共和國親兒子的主機廠。前期開發項目,為了節省成本,到我司進行項目確認,再此過程中,發現我司給其他客戶供應的一款產品不錯,比較符合他們的要求。就直接要求,將此產品在他們的車型上使用。我司的技術人員,拿出一堆數據,說給你們用不是不可以,但相關的性能試驗等驗證必須都要充分確認,不然可能會產生不匹配現象。這家的技術人員,與科長一商議,說不用了,你們不是在其他主機廠也在使用么,不也沒什麼問題,你們給我們幾個,我帶回去裝車,差不多就行。沒多久,就開始批量供貨了。

然後在使用過程中,經常會發現售後出現無法到位現在,整車無法停車!每次都將我司產品退回,退回後,我司工程師進行檢測都不存在問題。這事困擾了我們好一陣,在連續抱怨幾次後,我找到技術人員,確認此現象,技術人員說,這個問題他們早就知道。說是本來就不是給他們用的,他們強行要求用,在裝車驗證過程中,就出現過此問題,他們調整對手件就好了。主機廠他們技術都知道,但是並沒有跟知會給量產質量,所以才會出現,量產SQE天天追著我司質量的情況。

我連忙跟技術協商,讓我司的質量與技術人員一起到此主機廠,我們協調他們內部的各部門坐做到一起,將問題一一說明,這才說動他們質量人員,同意不對我司進行索賠。在此過程中,我們還了解到,主機廠維修人員說,此問題從開發到現在,一直存在,他們都是通過調整對手件解決的故障。但4S店,及其他部門,他們都不會告訴。

以上的是其中兩個自主品牌的主機廠的小事例,總體來說,自主品牌的處理方式及能力還是需要跟合資廠進行學習的,畢竟汽車工業是從國外開始,這麼多年的積累,體系知識的建立都是從國外發起,這點國內的企業還是任重道遠的。


瀉藥

我是某供應商,國內大部分,基本上全部吧,自主主機廠都是我們客戶,作為一家還算有話語權的供應商,在跟「上帝」的交往中也是槽點滿滿,以下見聞有些是自己經歷的,有些是看著隔壁供應商經歷的,各位看看就好。

1、業務不熟練,需求不合理。我司做系統開發,客戶會根據自身汽車定位來提出需求,但有時候提出的需求不合理,舉個栗子,有一次上帝的某款車型在5檔高速行駛下,松油門讓車輛滑行時發現轉速劇烈抖動下降(理論上轉速應該是較為光滑下降),然而上帝覺得是我司標定不對,立馬發郵件怒斥,順帶CC領導,頓時我們就懵逼了,松油門後到怠速前發動機不噴油,無法通過標定解決,此時應該是硬體問題,「標定不是萬能的」,這個鍋我們不背。

這種例子還有很多,上帝們總是提一些讓人莫名其妙的要求。

2、需求總在變化。上帝們由於自身辦事沒條理,總是隨意變化需求,而且需求變化之後時間節點還不能變,SOP時間還是得趕上,一款標定發布之後,上帝們覺得不是他們想要的,隨手推翻了工程目標,然後給出另外一套需求,順便告知銷售和項目管理,數據必須在三個工作日內給出,不能耽誤SOP,否則告家長,對,上帝們最喜歡告家長,動不動就把事態上升到部長級別。於是項目管理為了不得罪上帝,逼著自己的工程師們加班加點重新給出數據。

誒,本事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喜歡撕逼。上帝們喜歡challenge供應商,鑒於上帝們往往是推不動我司工程師的,而且上帝總覺得我們太強勢,所以一旦出現爭議,必然把事情升級到部長及以上級別。一般,撕逼都是底層的事,而兩邊高層不管底下如何紛爭,他們總是笑容滿面。似乎,這些工程師們總是不懂的風水輪流轉的道理,項目是他們的,友誼是我們的,何必為了這些而傷了大家和氣。

如果說以上還是可以容忍的,僅僅吐槽一下即可,然而下面這點真是不能忍受。

4、上帝身份上癮。這件事發生在黑河,當然不是我司身上。隔壁一個姓霍的供應商由於增壓器出現了問題,該上帝立即電話供應商,命令其馬上來到-25度的黑河解決問題。第二天該供應商火速趕到,當我們在暖房裝完感測器,上帝把車開出暖房讓姓霍的供應商在-25度的天氣下徒手換增壓器(因為暖房一小時要50大洋!!),當時我等淚奔了,不忍直視,而霍供無可奈何,最後查出是上帝自己的硬體問題。

大家都是圈內人士,何必咄咄逼人。

沒錯,供應商依賴主機廠而存活,他們是甲方,我們是乙方,甲方雖然是大爺,然而工程師們何必相輕,地主壓榨佃戶這種關係是否真的有必要?


個個都想要賓士的功能,五菱的價格。


江西有個主機廠時間給的少,一年才做完的試驗,哦,給你半年吧!

浙江有個主機廠輸入不清楚,底盤玩兒了命的改,哦,挑個合適的!

河北有個主機廠做事不地道,幹完活把人挖過來,哦,只是留不住!

北京有個主機廠要求真是低,造出車能跑就行了,哦,反正他有錢!

所謂離奇要求,只是因為不懂!

但是不要問我,因為我也不懂!


某自主主機廠非要按照過時的國標做 最後因為他們採購的國外配件跟國標不配套 全部報廢


主機廠問:你們覺得你們的產品能滿足我們整車的要求嗎?

供應鏈答:那能麻煩提供一下整車的性能要求嘛?我們算一下。

主機廠答:你們不是global供應商嘛?可以參考一下global OEM的要求嘛!

供應商答:每家企業的要求都不一樣的嘛。

主機廠:那別人到底是什麼要求嘛?

............


手機來怒答一發

1 那還是八年前 我風華正茂(這句貌似盜用別人的) 剛工作不久 然後就碰上了比我還二逼的一個主機廠品管

當時背景是一個產品生產地變更 從北變到南

常理來說 要確認變化點 那麼就是人機物法環裡邊來確認 這哥們兒確認了一下午 突然提出來一個建設性意見:我要確認模具圖紙 看看是否設計的合理 要不然怎麼做出來合格的產品

泥煤啊 這個東西不是變化點不說 模具都是同主機廠資深老司機合作開發 已經量產好幾年的東西看模具圖紙有毛用啊

2.我們生產車門部品 這天接到通知 生產線上出問題啦 趕快去到第一線 然後要看什麼問題要把產品拆下來 產品已經裝進去了車門啦 怎麼辦 自己不能拆啊 在客戶工廠不能隨便亂動 只能找他們班長幫忙找工人拆下來啊 班長說你等等啊 然後就等啊等 等啊等 期間不斷的各種阿貓阿狗圍過來 :哎 你們公司又出問題啦(不認識 但我穿公司廠服 有公司標識) 你們這可不行啊 經常給我們添麻煩

就在圍觀群眾達到十五人的時候 班長出現啦 :哎 那個誰 天氣這麼熱 去買幾瓶水給拆車的兄弟

泥煤 十五瓶紅牛沒啦(這些貨必須喝這個) 然後回去公司還沒得報銷

3.這次對象為天窗產品 這次我們的產品沒問題 但是隱藏在天窗間隙裡面的側邊氣囊出了問題 製造原因可能導致打不開 但是已經裝好車下線啦 下下策的解決辦法就是把我們天窗上一個產品臨時手工修改形狀 方便氣囊彈出

雖然是氣囊的問題 但是需要修天窗 所以我們相當於幫忙他們整改

然後 這時候阿貓阿狗又來啦 :哎 你們廠又出問題啦 怎麼這麼不靠譜啊 快去買水

泥煤 買泥煤啊

4 類似三的問題剛這幾天又碰到 一個產品 需要在上面打刻車架號 要不然上不了牌 (對 就是你去上牌警察拓印的那個號碼) 這本來是主機廠自己打的 突然他們有問題讓我們幫忙

然後把我叫去(決定這事兒的是部長級別 實際處理這些就是阿貓阿狗) 阿貓阿狗就說啊:你們公司啊 做不了這個事情瞎接什麼啊 趕緊給我做報告 說說怎麼對應

泥煤啊 我還沒開口問你要錢呢

5 這次提供一個nvh設備給廠家 其中一個關鍵指標 為作動缸周圍的雜訊不超過60分貝 要不然就對需要測定產品的本身雜訊檢測有一定影響

但是 在設備還在調試試運行的時候 阿貓阿狗又來啦 拿了一個最簡單的雜訊計站在那裡就測 :哎 你們這咋75啊 不行啊不行 這完全不行啊 你們別走啊 整改完了我測合格再走啊 再多喊幾個專家來

泥煤啊 磚毛啊 二逼都能看出來:第一:還沒有完全安裝完畢 很多管道沒理順彎曲多噪音就多 第二:環境艙都沒裝 第三:安裝車間的門開那麼大你瞎啊 你家做實驗的時候打開門做啊

6.這次是一個自主廠 把白車身的零件支給我們 我們只是幫他焊接成白車身 就是說 零件不是我們造的 他們自己的 我們只是幫忙把零件組起來

然後 各種組裝不配合問題就來了

這時候阿貓阿狗就放話了:你們怎麼做這麼差啊 你看看這倆都裝不在一起

泥煤啊泥煤 裝不在一起是你本來做的精度差不匹配 是我不會裝么?

7.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 去主機廠隨便溜達 被阿貓看到啦 不對 這是一隻系長貓 哎!哎!哎 那個誰 過來一下 我聽說你經常去日本啊 去幫我看看哪裡有賣這一款杯子的 幫我帶一個

8 陪主機廠一起去武漢的供應商監察 高鐵站等待回程的候車室里 一共三個客戶加我一個人 坐了一會兒 其中一個說:哎 那個誰 你陪我們出來都不申請交際費么? 我們這需要買點特產帶回去啊

我這比較難辦啊 因為去武漢都是供應商招待的 我還真沒準備 但聽說是買特產 我這靈活的小腦瓜迅速計算了一下 三個人買特產 周黑鴨平均一袋三十 一個人三代 也就是三百塊 事後像公司申請也說得過去

所以 我就拍著胸脯說:有有有 您拿點吧 然後這三位就像早上超市剛開業衝進去的大媽一樣 掃蕩了一千塊特產發票給我

回去我被領導說的不輕啊 說我從來沒見過一千塊特產的 泥煤啊

9.之前的回答涉及到好幾家主機廠 但就不公開名字了 這裡點名批評一家

那就是觀致 那還是2013年的事情吧 觀致雖然賣不動 但還是不斷的砸錢 啊哈哈 我們供應商就喜歡這種

然後呢 一天呢 收到一個郵件 針對好多供應商的一個幫忙請求: 一個鈑金產品需要手工修正 需要派一個技術工人去觀致現場

這個工作 由於問題不是我們造成的 所以是要收費的

我這個熱心腸啊 一看 嘿 主機廠求我 又有錢賺 這好事不能被其他人搶了啊 分分鐘我就聯繫了一個老師傅飛機票買好去常熟啦

然後 呆了一周這老師傅就回來了:理由 觀致不給錢

因為在發生了去程機票費用之後 我們就要開始像觀致收費 包括這個人的交通費 人工費 住宿 等等 但觀致現場人員讓我們找採購 採購又特么的分上海採購和常熟工廠採購 還全部特么的英文名(都是中國人) 然後還相互推 所以 一周我看他們是沒意思給錢 就把師傅喊回來了

這之後也陸續找他們要過錢 一直各種推 一直推到現在快倒閉了 也沒辦法要啦 讓我在公司的履歷上又多了不光彩的一筆啊


主機廠和主機廠是不一樣的,不能混為一談:

我接觸過BMW的工程師很低調,聽得進供應商的專業意見,畢竟術業有專攻。供應商對於工程可行性的評估意見純粹就事論事,有智商自然聽得懂有無道理對不對!

我當然也接觸過國內主機廠,還是造車年齡最短最會營銷的那家,整個公司除了普工就是應屆生,應屆生畢業進去後要麼一直不出來,要麼干幾年就走了。這不奇怪!奇怪的是他們幾乎不會在社會上招聘有經驗的工程師……。也就是,這個主機廠幾乎不與外面的同行業交流!整車廠的80%以上工程師都是一畢業就進去的,差別是有的幹了七八年、有的一兩年!這尼瑪完全是閉門造車啊!關鍵是自己還意識不到自己在閉門造車……。

認真提點兒建議吧,他說你挑它毛病……!

我就呵呵了!這種骨子裡對工程技術的輕蔑,我是不相信它能做好整車產品的!

所以我不客氣一點兒的說,我對國內主機廠是極為厭惡鄙夷的!沒錯,我說的是國產車,不是合資整車廠商,長安福特東風雷諾一汽大眾等等不算!


我們是一個全球性的集團公司,分幾個大系統,在中國區有30來個工廠跟研發實驗室。

有個v開頭的汽車品牌也對我們幹了一件這樣的事。一開始平台上市供不上要求我們100%全供,我們工程師拼了命的提升產能滿足,最後投資了1000多萬美金的全自動生產線,但是在新線採購安裝過程的這半年時間內,有20%的產能需求無法滿足,(有乎友問為了20%的產能不值得投資那麼大。的確,這個投資也是為了日後的發展的。)我們就協助他們尋找國內的供應商解決這20%的產能需求,並派工程師去這個國內供應商培訓他們的工程師。

奇葩事情就此發生,當我們的新產線已經完全能投產的時候,我們的訂單量卻從每年100w 降到了每年10w,國內的訂單幾乎為0(月產1.2w的訂單我們工程師是真的不會覺得這是訂單)。然而這個v開頭的汽車品牌銷量卻節節上升,那麼他們哪裡來這麼多的產品呢?

可能好多人都猜到了,肯定是養肥了小三,正室被拋棄了。

我們的銷售部去調查終於找到了搶了訂單的正正是我們曾經幫助的國內供應商,他們抄襲了我們淘汰的手動組裝線,並複製了同樣了手動線,一共5條來達到100%的產能需求,然後通過降低售價的方式傾銷(這點不得不說,便宜的東西誰不要?至於質量嘛,不是安全件的話最多就是返修率高一點,不會產生召迴風險),所以直接結果就是我們公司1000萬美金的投資損失?這只是第一步,我們的訂單還是有的,不是不是來自國內的v品牌汽車,而是來自墨西哥,跟美國的v品牌汽車的主機廠而已(就是那個年產1.2w的訂單?因為在他們那裡,我們就是小3的地位嘛)

後面才是重頭戲。

v品牌進行了5年的換代設計(就是下一代平台)全球範圍內詢價,並確定供應商。原則上全球使用的是同一個供應商的,因為要保證標準一致,質量相當,管理模式等。。。然而全球的訂單都被我們的集團公司得到,唯獨中國區的不是我們公司,訂單給了誰那就不用明說了。

我不是上層人士,不懂得高層之間的利益輸送,但是這個案例讓我有點明白為什麼美國人那麼忌諱中國的企業,美國政府天天查中資在美國的出口產品。

------------------------------------------------華麗的分割線---------------------------------------------------

有人會說:那是貴公司不具備生產力,產品落後自然拼不過人家國內供應商。我這裡回答是:我們公司在此汽車零件上佔有份額全球第二,中國市場排名第一,生產力以及質量管理水平應該是國內數一數二吧,我沒調查過。

有人會說:這個國產品牌能模仿出來,商業經濟的市場,肯定價低者得。這點的確,但是我相信大家都清楚現在的商品都是一分錢一分貨,就等於如果能在天貓買到的,你會為了幾塊錢的優惠買淘寶的產品嗎?我們的質量工程師在v廠內看到過國產品牌的產品,50%在我們這裡是需要報廢的(由於我們執行的是歐六標準,而且按照統一的外觀尺寸要求,採用最高要求的客戶的標準)。

------------------------------------------------華麗的分割線---------------------------------------------------

關於v品牌,最經發生過幾件大事。

------------------------------------------------華麗的分割線---------------------------------------------


作為苦逼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面對車廠的無理要求,除了破罐子破摔耍無賴,還真沒什麼辦法了,比如他們要求你在兩天內出一份原來需要兩個人用兩個禮拜才能完成的報告,先吵一架,通常他們就會發郵件給你的各種領導,請領導幫忙推進什麼鬼,請把郵件當空氣,無視,無視,無視!!!最後,他們就會退一步,咱們作為供應商也不能太過分,咱也退一步,搞定了。


哥這兩天讓供應商交試驗條款,過幾天還要過去「監督」試驗,供應商那邊的技術工程師覺得不能為了這麼個小客戶把自己的「know how」交出去,死活不接我電話不回我郵件。

無奈。。。。找他們老闆吧。13秒後,供應商技術那邊回電話了說是晚上加班給結果。

供應商就是這樣對主機:

商務那邊永遠都想擴張業務,在儘力伺候好大客戶的同時還要尋找備胎。

無奈,汽車業就這樣好兩年壞兩年。三年前誰能想到眾泰會這樣爆發。在很多人不屑於眾泰的造型設計時,很多有眼光的供應商抓住了這個備胎。

這個備胎也爭氣,不負眾望。

PS:

幾乎每個技術產品工程師都只想跟smartbuyer合作,為啥?自主品牌的工程師常做出一些很naive的舉動。

可是你們的boss不是這麼想的喔。

*************************************************

深夜拜讀各位朋友大作,深感作為自主品牌工程師,由於個人原因和各種外部原因,經常(但不是故意)作一些被各位朋友認為是傻逼、二缺的事情。

為啥?因為我們不懂啊!

誰不願意做smart buyer呢?

Knowhow在你們手裡,又沒接受過科普犯傻避免不了啊。大家都是為了造好車不是嗎?

我們不會停止努力!

*************************************************

算不上見多識廣但接觸過不少主機同行

在專業能力上,基本上大家都是很naive,特別是黑箱件這塊更是too young。雖然很努力但還是會幹些蠢事出來。

自主品牌在know how這塊上雖然掌握少但也在慢慢積累。

主要還是管理能力不行導致很多有能耐的工程師跳槽的時候把knowhow也帶走了。好吧,領導您跟您的同行比水平還是要更加努力。雖然您現在已經很努力了。

說說大家提到的那些噁心事

大多數主機同行還算是守規則、也不敢為了那一點蠅頭小利、吃拿卡要,怎麼說呢,丟不起這個人。索要物品的人常見,但不多,否則大家也不會拿出來吐槽。

吐槽下那些會跟供應商要東西那些人在家都什麼樣啊:

那些人在公司也是一班水貨,常見代表就是各位答主吐槽的那種傻逼甲方領導;

還有各種群魔亂舞:裝逼犯子(就是各位吐槽的那種裝逼)舔菊狂魔,沒錯就是啥事不幹一門心思研究吃喝玩樂那種。

這幫子人天天伺候領導,到了供應商那裡還不翻身農奴把歌唱?嘿吧扎嘿!

*************************************************

我是甲方來的,項目等級在鬼佬那邊應該是撩底(直呼垃圾項目)的那種。。。國產件不敢用啊,要不誰願意鬼佬的東西。

說到底層為難底層,對我們來說真不是。

要是能按合同約定的時間給結果,那都是最理想狀態。

別忘了在簽合同時,時間節點安排可是乙方說了算啊。

後來乙方說沒資源了,冬標不做了。

就這麼簡單的一句話作為上帝的我們有隻能呵呵呵地給乙方打電話。

乙方:我怎麼就跟你說不明白呢。。沒時間。

我們:您能不能。。。

那一刻我覺得,乙方才是客戶。。。絕望的心都有了,考核考核要扣工資啊。

雖然很憤怒但內心挺羨慕長城這樣的主機,量大就是配合。

有朋友會問說沒資源拖延節點怎麼不扣貨款啊?

先付款後發貨怎麼扣?

標定費都給了又要不回來,一是乙方不會退;二是國內就那兩家,以後都不帶我們玩怎麼辦。


一把辛酸淚。例子就不舉了。小弟入行近10年,一級供應商。德法日美自主都做過。各個比爺還要牛。不懂裝懂胡攪蠻纏的大有人在。ots就要求量產的品質,做不到讓你們總經理來彙報。mlgb。價格要求的像是在收廢品,模具價格還一壓就是兩三年。質量要求像是要做上天的車,我們做顯示產品,一旦有問題也不管是產品本身問題還是車輛傳來的信號問題先叫去一陣臭罵,頂幾句就開始讓我們寫個論文說明一下為什麼不是我們的問題。卧槽卧槽卧槽操操。關係好了還好弄點,關係僵了想給你穿小鞋分分秒秒,小鬼難纏。自主車就更別提了,某品牌的個別員工都tm像是高中都沒畢業的,素質又差又狗屁不懂。

個別現象個別現象。好人還是不少的。一般來說,年紀差不多一起吃幾頓關係好了,工作就會好很多。

說句實話,我也很想去整車廠啊。。。。。

另外,我想給每個回答點個贊同


豐田

你的東西挺好的。

我們還想跟你們繼續合作。

不過我們打算把這個裝配項目搬到茂名去。

你能把東西送到茂名去嘛?

茂名離我老爸的廠大概1000+公里

PS:這玩意 空心 體積大 重量小.


入行三年,多少也是了解一些的。確實有一家自主品牌的主機廠比較奇葩,奇葩到匪夷所思。從來不清楚自己該做什麼工作,也是真的什麼都不會,連最基本的設計輸入都不能準確的給出來,後期開發階段各種設計變更。真是不明白這種水準的主機廠,車怎麼還能賣的這麼好。

我也是從一家剛起步的自主品牌跳槽到頂級外資供應商,目前正在遭受迫害,感覺客戶就像是四五歲的小孩子,任何事情你都得幫他做,吵鬧時還耍性子提各種不合理要求。

見了這些之後倒有點反思自己了,以前做主機廠的時候可能也有些不合理要求,當時無所謂,現在看來任何時候做任何事情,都要站在客觀合作的基礎上想事情,才會長遠。汽車圈子太小,你現在做的事情,很可能決定了以後你能有多遠。所以,還是要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多抱著學習的心態,不論身處甲方還是乙方。


去某汽車研究院幹活,改某內飾件,不算小改,絕壁是大改。。。幾乎得重建一遍。。。過來一個媽的是領導,就的按他的想法改,過來一個又特么是領導就的換個方式改,又過來一個還特么是領導,還得換個方法改。最後改了一周算是要收尾了。又特么過來一個領導。。。媽的。。。當時想殺人。。。


客戶(北方某大主機廠)來我們這審核新項目,看到新鮮的蓮蓬,沒吃過,覺得很不錯。私下就跟我說:小唐呀,你們這蓮蓬不錯呀,我們那沒見過,我跟我們同事帶點回去,沒問題吧。我趕緊表態:瞧您說的,這點小問題算什麼,包我身上了。

後來才知道他們部門20多人,一人要10斤。你知道200多斤蓮蓬是什麼概念嗎?農貿市場都買空了,別人還以為我轉行干水果批發去了。快遞、和物流還不是很好送,沒辦法,最後用公司送貨的物流車直接拉了一車過去了。


我要求過供應商把我的名字用激光刻在首批樣品的抽檢產品上(3-5個),然後我還沒有給錢。後來我打算把這個寫進線下工作層面的技術規範裡面。


-車廂內的NVH高了,用戶不滿意,你們得改進。

#我們的檢測結果是符合貴公司的標準的。

-我們是以客戶滿意度為指向的,客戶覺得高,就得改。我聽著高頻有點吵,你們就回去把高頻降下來。

#好吧,那至少得把新的標準與我們定下來

-我跟你們說,我覺得高頻吵了,你們回去想辦法。

#~~~~~~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十佳發動機,沒有十佳變速箱?
為什麼現在汽車電動機還無法代替內燃機?
電動汽車是把污染轉嫁給發電站這個說法準確嗎?
買思域還是凱美瑞2.0領先?
既然渦輪噴氣發動機熱效率高,有沒有可能用渦輪發動機發電供汽車行駛?

TAG:製造業 | 汽車 | 汽車行業 | 工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