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漢文化是否被世界乃至被中國人自己所低估?

今天看了關於敦煌莫高窟的紀錄片,感嘆於中國人在一千多年前的藝術創造,完勝近現代西方各種流派的藝術啊。(紀錄片中有「西方畫派模仿莫高窟」這樣的說法。)


最初的想法只是一個針對其他答案的評論。一開始評論區就事論事、或是延伸拓展的進行討論。或有些分歧的意見或是別種的觀點,但這些言論至少是抱著一個交流、溝通的態度來進行的,是一種討論與交流

而我昨天掛得這位@sean wang,明顯是一個攪局者,轉進話題、人身攻擊、地圖炮、私信謾罵等惡意的作法,實在令人不齒。

昨晚下班急著打遊戲沒有長篇大論,結果還蹬鼻子上臉,今天一清早私信謾罵

那就來說說唄。

你說得那些陳年舊論歷史發明就讓我來反駁反駁。

sean wang 回復 Louis(作者)

沒有中斷的文明?從五胡開始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到元清,哪來的沒有中斷?客觀?那是你覺得客觀。火藥、指南針、印刷術中國人用來看風水,煉丹和刻印章,你要非說中國人推動世界發展,也隨你,畢竟在網上談星辰大哈這是宅男唯一的發泄渠道了

這是一個典型的陳年舊論,可以看出這一段話裡面有三個觀點。

分別是:

  1. 中華文明中斷了,五胡入華和元清兩朝兩個少數民族統治的時代導致中華文明的中斷。

  2. 認為我不客觀,提出只有你認為「中國人推動了世界的發展」,同時引用了魯迅先生的話。

  3. 這算不算人身攻擊?看起來像是地圖炮。

昨天的回答比較簡單,這次也一起理一理思路,作出自己的回答。

1.這是一個陳年舊論,西晉崩潰後,五胡亂華的局面發生了。這個場景與公元5世紀蠻族入侵西羅馬帝國,最後西羅馬帝國滅亡的場景有些相像。但結局並不相同。

羅馬亡了,而中華文明卻未亡。

可以看到南北朝時期,北方群雄割據,各個部落進行征伐不休。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淝水之戰後,苻堅打造的帝國分崩離析。拓跋氏趁機復國,在拓跋氏建立統治的同時,一開始也維持了原先殘酷的民族壓迫政策,但隨著統治的深入與農民起義的反覆爆發,拓跋氏的統治者採取了逐步漢化的方針。

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到這個時候我覺得已經可以從「五胡亂華」→「五胡入華」。都「入華」了,中華文明有沒有中斷?

至於元朝正朔性,其實古人都沒有什麼異議的,只是當代人從漢民族的角度重新出發想要重新發明歷史而已。

先說說古人對於正朔的看法:宋代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曾說:」竊以為苟不能使九州合為一統,皆有天子之名而無其實者也。雖華夏仁暴,大小強弱,或時不同,要皆與古之列國無異,豈得獨尊獎一國謂之正統,而其餘皆為僭偽哉?

意思是大一統就是正朔

這點大多數的元、明兩代的學者都是認同的,包括官方評論

朕惟中國之君,自宋運既終,天命真人於沙漠,入中國為天下主,傳及子孫,百有餘年,今運亦終。

近現代著名學者饒宗頤先生曾經有過著作《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中華書局出版,裡面對相關情況進行了敘述。

再者,在看元代元世祖忽必烈執政期間發布的各種詔書。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是屬於漢化趨勢的,畢竟連「蒙古汗國」的頭銜都不要了,改成了符合中華傳統的「大哉乾元」的「元」,在這裡附上建國詔書:

誕膺景命,奄四海以宅尊;必有美名,紹百王而紀統。肇從隆古,匪獨我家。且唐之為言盪也,堯以之而著稱;虞之為言樂也,舜因之而作號。馴至禹興而湯造,互名夏大以殷中。世降以還,事殊非古。雖乘時而有國,不以利而制稱。為秦為漢者,著從初起之地名;曰隋曰唐者,因即所封之爵邑。是皆徇百姓見聞之狃習,要一時經制之權宜,概以至公,不無少貶。

我太祖聖武皇帝,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圖,四震天聲,大恢土宇,輿圖之廣,歷古所無。頃者耆宿詣庭,奏章申請,謂既成於大業,宜早定於鴻名。在古制以當然,於朕心乎何有。可建國號曰大元,蓋取《易經》「乾元」之義。茲大冶流形於庶品,孰名資始之功;予一人底寧於萬邦,尤切體仁之要。事從因革,道協天人。於戲!稱義而名,固匪為之溢美;孚休惟永,尚不負於投艱。嘉與敷天,共隆大號 。

元代是屬於網路爭議性比較大的,相對清朝就小許多。

把國號從「後金(amaga aisin gurun」改為「大清(daicing)」能說明態度。在之後清朝入關的時候職階打得旗號就是「滅流寇而安天下」。之後對於明崇禎帝的作法也很能說明問題。入關之後對自己也進行了漢化從而獲得更多的支持,這一系列的漢化甚至到乾隆年間的時候,就連乾隆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

夫正統者,繼前統受新命也。東晉以後,宋、齊、梁、陳雖江左偏安,而所承者晉之正統,其時若拓跋魏氏地大勢強,北齊、北周繼之,亦較南朝為甚,而中華正統不得不屬之宋、齊、梁、陳者,其所承之統正也。至隋則平陳以後,混一區宇,始得為大一統。,,至於宋南渡後偏處臨安,其時遼、金、元相繼起於北邊,奄有河北,宋雖稱侄於金,而其所承者究仍北宋之正統,遼、金不得攘而有之也。

清朝相關的內容還有很多,答主對這個朝代沒什麼好感就說到這裡。但上面這些已經足夠反駁那個歪理了。

最後再貼一個鏈接:Ancient China(古代歷史百科全書中國詞條)

2.第二個問題是強詞奪理。四大發明(有些總結為三大發明)只有爭辯誰發明的,沒有爭辯有沒有用。無論是培根在《新工具》中的論述,還是馬克思對於「三大發明」的肯定,或者是麥都思、李約瑟等人的論證。

同時魯迅先生的話並不適宜用在這裡,畢竟魯迅先生的原話誰都知道是在指向當時的社會,做一個標槍的作用。

3.地圖炮,呵呵。然後是他引用了中國的漢文化是否被世界乃至被中國人自己所低估? - 鐘鳴的回答

的回答,並且說這其中的觀念非常好,和自己非常符合。

簡直了,我不由想起了這篇回答的初衷,這位和那位女士一樣,提供的論據打自己結論的臉。

@sean wang 有沒有推動世界啊?

當然這位朋友的觀點也有很多我並不認同,這裡也提一下。

這一點非常存疑,先不說一直沒有被世界考古學界承認夏朝的遺址。

但的確存在那裡的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8C%E9%87%8C%E5%A4%B4%E9%81%97%E5%9D%80

還有同樣是當時的遺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4%BE%E5%B1%B1%E5%A4%B4%E9%81%97%E5%9D%80

還有就是已經作為信史的商朝的大型考古遺存: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E%B7%E5%A2%9F

如果說還有一些有趣的內容的話,我不由想到了前幾天在知乎上看到的信息,也放在這裡:

有哪些考古發現完全推翻了人們之前對歷史的認識? - 李雷的回答

文章里提到的「江西仙人洞」的陶罐信息: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9%B6%E5%99%A8#.E9.99.B6.E5.99.A8.E5.89.8D6.2C000.E5.B9.B4.E8.87.B3.E5.89.8D3.2C500.E5.B9.B4.E7.9A.84.E7.99.BC.E5.B1.95

文章中提出一個觀點:

看待歷史,最忌諱的就是bias,不管怎麼樣,日耳曼人在羅馬時代是蠻族,而現代文明卻建立在盎格魯圈的基礎上(漢南《自由的基因》)。文明本來就是動態發展的,刻意區分東西方文明對了解整個人類文明的變遷歷史並沒有多大幫助。

其中的有些還是有一部分覺得可以議論的地方,但最基本的一個客觀、實事求是的原則呢?@sean wang

真是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看了後面這位的一些話題,發現一說不過就轉進如風。想起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誰提出,誰舉證。雖然我引用的格式不是很規範,但也算舉出了一些資料與證據。

那麼你的相關論證呢?@sean wang

=====================07.19更新線

原本只是想對 @朱顏的回答寫點自己的看法,結果關評論區了。

然後我放出了這個回答,然後發現有人要發表一些高論。結果大致看了一下,略失望還是一些陳年舊論。

本來是抱著一些和平友善的氛圍進行討論,想能不能好好溝通,結果發現好像並不是這麼一回事。

看起來完全是「抬杠」,而且在故意激怒其他人,這一點我覺得非常惡劣。

第一次掛人@sean wang,下面上圖。

接下來是言論:

這位和其他朋友有些交談實在太過激烈,就不放上來了。

==================以下原文

那就回答一下說說自己的看法。當我看到第一句話:

如果你仔細研究了古埃及歷史,希臘歷史,古印度河歷史(非古印度歷史),蘇美爾文明,包括赫梯帝國亞述帝國等歷史,

至少你會覺得教科書上「璀璨」的中國古代文化,簡直太高估自己了!

或許自己還是有點民族自豪感的,看到這句嘲諷意義滿滿的就來氣了。

就說說下面的內容,作者全盤否定了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法律規章與哲學思想。這幾點槽點太多,我只能說作者學富五車,我不知從何下手。

接下來作者還提到了雅典和美國的關係,感覺美國就是當世雅典似的……

記得之前看伯利克里的演講,講道理,把那篇演講中「雅典」的字眼扣出來,換上美國,絕對可以當美國總統的競選演講詞了!

這實在是一個充滿善意的笑話。

美國的立國之本也是留名於世的《獨立宣言》。在《獨立宣言》中通篇連一個「Democracy」都沒有,而雅典聞名於世的不就是「民主」嗎?

更不要說美國的國父們的名台詞吧:

John Adams這麼說:「Democracy has never been and never can be so durable as aristocracy or monarchy; but while it lasts, it is more bloody than either.

嘖嘖嘖,血腥。

還說過:「Democracy never lasts very long. It soon wastes, exhausts, and murders itself. There was never a democracy that did not commit suicide.」

嘖嘖嘖,自殺。

至於「Between a balanced republic and a democracy, the difference is like that between order and chaos.」也是大法官Marshall著名的言論。

現在把雅典的核心「民主」和美國扯在一起,實在是滑天下之大稽。向來只有美國爸爸賜予別人「皿煮茲有掛燈塔」。

還有,別整天「四大文明古國」的提來提去!

這是梁啟超最先提出來的!

他那個年代,對世界歷史明顯認識非常不足

除了中國文明是一脈相承的,其他區域的文明和「國家」根本就是兩個概念,沒有辦法對應起來

這個說法怎麼就不能提了?又是「四大文明古國」的論題,這個論題從十幾年前扯到現在還有人提。雖說梁啟超不是非常專業的考古學家,但當時他提出這個觀念也是受西方的影響。雖說「四大文明古國」的確容易產生歧義,但 「Cradle of civilization(原生文明)」。而現有的證據的確能證明在幾個「Cradle of civilization」中只有中國(黃河流域文明)延續了下來,這一點相關的文獻簡直是汗牛充犢。

既然作者這麼推崇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並說過自己已經讀了好多遍。那我就用這其中的資料:

圖片來源於網路

《全球通史》,吳象嬰等譯,北大出版社第七版。

」中國的這種內聚性,並非是當時才有的一種新現象;它從數千年前中國文明的早期階段起就有了,並一直延續到今天。實際上,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未曾中斷的文明。

如果看過這本書的人應該知道,接下來作者對中國的各個方面進行了論述,比如:人口、文字、科舉等角度對自己進行論證。

《全球通史》的確是一本絕對經典的作品,既有深度、又有通俗詳敘述,可以說是一本科普性與學術性俱佳的作品。當初我的高中歷史老師就這麼推薦我,有空沒空多看看這本,對學習與構建觀念很有幫助。

我推薦全球通史。不是因為我只讀了這本書,而是覺得這本書是一個很好的總結,就是如果你有充足的歷史知識,這本書讀起來,很有收穫

我相信看過這本書的人都知道,我的觀點幾乎都是自己的,沒有什麼是作者的在原書中提出來的,

作者這句話的確很對。【我的觀點幾乎都是自己的,沒有什麼是作者的在原書中提出來的,】因為原作者(斯塔夫里阿諾斯)的觀點是相反的。

接下來針對評論區的一些觀點說說自己的看法:

你從哪裡看出來,我只是讀了一本《全球通史》,得出這樣的結論,這麼說吧,市面上我能找到,和古希臘歷史有關了,基本都看了

文藝復興就是復興古希臘文化

兩腳書櫥也不過關啊。

一個是「文藝復興」,「文藝復興」的本質是什麼?我就不明白文藝復興的本質怎麼就是復興「古希臘文化了」?從我個人的理解來說本質怎麼都是是「人文思想」,「古典文化」怎麼也得是「古希臘羅馬古典文化」。而「古典文化」起到了一個比較好反抗中世紀神學的作用。再者與其說是「復興」不如說實質是「創新」,這點是很淺顯的特徵。然後作者在這裡夸夸其談實在是有種微妙的感覺。

懶的和你們辯論了,一個一個多關注一下別的國家的歷史吧,跳出愛國主義的思維,仔細去橫向縱向對比,其實中國文明和其他區域的文明對比起來,並沒有那麼「出彩」,充其量算是各有所長!在數學,哲學,物理,化學,社會體制,法律等方面,中國可以說被秒成渣都不為過!而且在整個世界的現代化過程中,我不認為中國文化起了多大作用

這裡我要說一個老生常談的詞:四大發明

沒有四大發明,不知道你說的「文藝復興」會不會在那個時間段發生。

培根在《新工具》里指出:「印刷術、火藥、指南針這三種發明已經在世界範圍內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況都改變了:第一種是在學術方面,第二種是在戰事方面,第三種是在航行方面;並由此又引起難以數計的變化來: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國、任何星辰對人類事務的影響都無過於這些機械性的發現了。」我們現在很清楚地知道發明是來自中國的。

英國漢學家麥都思也沿襲培根的說法,指出:「中國人的發明天才,很早就表現在多方面。中國人的三大發明(指南針,印刷術,火藥),對歐洲文明的發展,提供異乎尋常的推動力。」

馬克思也提到:「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了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了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槓桿。」

怎麼就成了「而且在整個世界的現代化過程中,我不認為中國文化起了多大作用

所以說不要聽風就是雨,報道出現了偏差,你們也有責任。人要多見點世面,別老宅在家裡,去西方的那些地方多走走。


實名反對朱顏女士的回答!古埃及文明特別璀璨!兩河文明特別璀璨!希臘文明特別璀璨!古印度河文明特別璀璨!那麼~中華文明有沒有一點璀璨?有沒有一點?璀璨這個詞怎麼解釋?

朱顏女士這個邏輯很清晰!就是否定中華文明優秀之處!挑出垃圾的來跟別的文明優秀之處進行對比!

這一招兩千多年前田忌就用過啊!

~~~~~~~~~~~~~~~~

吐個槽這麼多人點贊~很惶恐啊~(一覺醒來)

~~~~~~~~~~~~~~~~

再寫一點吧。

其實我對朱顏女士舉出來的例子完全贊同,我們確實有很多不如人的地方!從鴉片戰爭到現在也有一百七十六年的歷史了,從睜眼看世界到新文化運動,甚至到文化大革命中打倒孔家店!這一百多年的屈辱史其實也是西化(現代化)史啊!連祖師爺都改姓馬了呢~

但是其他文明的璀璨並不能反證中華文明的不璀璨啊!我們堅持幾千年不斷也不容易啊!

也斗膽推薦一本書~~~

引用錢穆先生的一段話結尾~~~

凡讀本書請先具下列諸信念:

一、當信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否則最多只算一有知識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識的國民。)

二、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否則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國史,不得雲對本國史有知識。)

三、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有一種溫情與敬意者,至少不會對其本國歷史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即視本國已往歷史為無一點有價值,亦無一處足以使彼滿意。)亦至少不會感到現在我們是站在已往歷史最高之頂點,(此乃一種淺薄狂妄的進化觀。)而將我們當身種種罪惡與弱點,一切諉卸於古人。(此乃一種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譴。)

四、當信每一國家必待其國民具備上列諸條件者比數漸多,其國家乃再有向前發展之希望。(否則其所改進,等於一個被征服國或次殖民地之改進,對其自身國家不發生關係。換言之,此種改進,無異是一種變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縮與消滅,並非其文化自身之轉變與發皇。)


例子就舉的不當,莫高窟本身就是多元文化交融的結果,不是漢文化的原生產物。莫高窟證明的是文化需要交流才能繁盛,故步自封在"自己"的小圈子裡才會不斷衰微。

其次,借西方人摹寫莫高窟說明的不是莫高窟的繪畫領先世界,因為歐洲人19世紀曾經學習過世界各個文明的藝術成果,這種活動只是其中的一環罷了。

在我看來這說明了歐洲人在廣泛吸收世界文明成果的同時,以帝國主義的視點控制審視評價這個世界的高下,既以現代西方標準評斷"文明"與否,而題主不過是繼承了這個思路的個體罷了。如果你真對自己的文化有信心,又何必借西方人只手來做論斷呢?

至於題干,無論高估還是低估"漢文化"都是無所謂的,因為"現代文化"才是世界的主流,其他的東西不過錦上添花罷了。


是的,因為中國文化綿延不斷發展幾千年,已高度凝鍊,高度概括,缺乏感染力,對現代人來說無法感同身受,領略其精髓。

《小王子》用中國兩個成語說:日久生情,愛屋及烏。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用中國成語說:差之毫離,失之千里。


得了吧,沒少毀。

前段時間有人拿弟子規說是中華傳統文化,我就有種日了狗的感覺,弟子規這種,這種偏封建的中小學生守則也成了傳統?

歷史是有的,價值也是有的,其實中國最輝煌的,是盛唐的包容和北宋的自由,當然還有先秦的思辯。

儒家文化,我更崇尚原旨主義,不是後來不斷添加不斷封閉的儒家。

孔子不是聖人,他只是一個不斷學習的人。

孟子不是聖人,他只是一個為民思考的人。

老子不是聖人,他只是一個不入世俗的人。

莊子不是聖人,他只是一個樂觀開放的人。

墨子不是聖人,他只是一個捨己為人的人。

對文化我們永遠不能自大,因為你自大,就說明你根本沒有去學,沒有理解傳統文化。

包容,反思,爭辯,懷疑,修正,可惜中國文化到了後來,成了一群無知者自大的狂歡。


白魯恂

史景遷

庄延齡

高本漢

費正清

南懷仁

李福清

許理和

馬國瑞

馬悅然

鐘鳴旦

季北慈

魏特夫

杜赫德

汪德邁

倪德衛

謝和耐

李約瑟

芮瑪麗

翟理斯

宇文所安

於連

高延

顧彬

聽說過這些人(ming)名(ren)沒?

全部都是漢學家,且都是歪果仁,曉得伐?

題主不妨讀一讀他們的書,然後告訴我:到底是歪果仁低估了中國文化?還是中國人自己怠慢了自己的文化?

另,我沒忘溝口雄三、中村璋八等人,奈何他們名字不夠唬……


中國文化被自己人低估了。從這些答案就看的出來。

看了一堆答案都是在瞎扯淡,尤其是幾個無知的傢伙總是用全世界來對比中國一家。

中國地理上是孤立的,僅僅靠著黃河——長江流域繁衍出了一個從春秋戰國一直到明朝領跑世界幾千的的文明。

歐洲文明與非洲北部埃及、西亞波斯兩河流域、印度等幾大文明勢力是互相交流滋養,並不封閉。

你用中國一家對比除了中國外的歐亞非所有文明這本身就是一個錯誤對比方式,這麼對比只能說是弱智。

另外,西方近代文明明顯是被全世界各大文明奶大的。沒有其他文明的知識積累,西方文明也成就不了現在如此大的成就。

再說:漢文化怎麼就不如外國了?一堆不學無術的傢伙,希臘文化是現在希臘人的?埃及文明是現代埃及人的?凈扯淡。但是漢人還是漢人,漢文化還是漢人的漢文化。依然在對世界做著貢獻。

中華文明自己長達幾千年領先的事實足以證明漢文化的偉大。雖然之後被西方文明反超,但這並不能證明漢文化就不偉大了。

另外,漢文明輻射圈東亞東南亞地區是除了西方文化以外發展最為迅速的地區。日本人的文化核心是漢文化,韓國人的文化核心也是漢文化,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經濟發展靠的是漢人,新加坡同樣。現在漢文化圈內哪個不是快速發展?請你告訴我世界第二,第三大經濟體是哪個國家?屬於什麼文明體系?

總評:

中國發展足夠迅猛了,反倒是中國人自己崇洋媚外,自輕自賤。除了學了一大堆自卑心理和四不像思想外,還看賤了自家文化。

楓哥哥的世界觀(完稿)QQ627308131


就標題所提的問題而言,應該這樣講:漢文化被世界所普遍低估,被很大一部分中國人高估。

由於近代以來的西方中心價值觀,整個世界上都是只認可西方世界文明的。對其他文明都是普遍低估的,低估到白人聖母自己都不好意思了,整天管人家叫野蠻人也太不紳士了,就搞了一個「文化相對主義」,意思大概就是把西方文明和其他文明放到同一個標準下去比較,是很不公平的,所以大家就相對主義吧,別比較了。而這個「文化相對主義」居然還被很多落後國家的人拿過來當遮羞布,簡直是不知羞。

很多人心目中,覺得外國人很高看中國,懂不懂就扯什麼拿破崙的東方睡獅論,或者什麼哀怨的重複一下李約瑟難題,或者拿馬可波羅遊記來YY一下,其實這都是在我們弱小的時候找,找出一些西方邊緣的聲音來無限放大,起到鼓舞自己信心的作用,而實際上近代以來漢文化就是處在一個邊緣化的地位。世界上的人看我們的文化,也能確實也覺得輝煌新奇,但這估計也就跟我們看到布達拉宮的感覺差不多,確實也壯麗神秘神奇,但是你覺得這個文明多偉大?

但實際上,在整個世界史上的大部分時間內,中國漢文明卻是非常重要的,以至於中國近年逐漸重新找回應該有的地位時,世界上大多數人對中國依然是十分的不了解。所以說,對於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來說,看中國大體是低估的。

但你要說中國人自己人的心目中,是高估還是低估,這就很難講了,對於河殤論者,那應該算是低估到不知道哪去了。但是對於一些就知道中國5000年,四大文明古國,四大發明,犯我強漢雖遠必誅的人來說,肯定是高估了。

中國確實是延續至今的最古老的文明,但在歷史上應該說跟印度也是類似,雖然最古老的印度文明斷絕了,但是雅利安入侵後的印度文明依舊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而西方文明/伊斯蘭文明雖然不是一直延續的,但是文明之火也是一路傳承下來,這幾個古文明應該講都是很偉大的,相互之間最多也只能算差不多。而西方近代文明,則是遠遠的將漢文明甩到身後了。

那麼到底是高估還是低估呢?我認為要從某一個角度來思考,如果中國人對漢文明的優點和缺點沒有真正的認知,而只是盲目的自信的話,那毫無疑問的我們是在高估自己。而目前來看,能真正認識到我們文化優缺點的人,還是很少很少。

我心目中漢文明真正的優點:

實用主義,包容精神,變革精神,天下觀,集權治理能力

而漢文明的缺點:

缺乏平等觀念,缺乏自由、獨立精神,缺乏法制、契約精神


說一個偏激的觀點,我們這個國家或者說文明民族只要秉承開放進取,實事求是,即使不是世界一極,也能過得相當精彩。只要是祖宗禮法不能破,以xxx為綱,凡是blalala就blalala,這就代表要完。

這個道理對於西方世界,中東文明,又何嘗不是?

對於我們一個個個體講又何嘗不是?

對於這個問題下,各個答主答案又何嘗不是。

有人說我上面的答案所答非所問,我感覺已經說得夠直白了,再補充一下吧。其實我理想中對文明的態度,就應該如同我吃貨帝國對待食品的態度一樣。面對好吃到爆炸的牛肉餡餅,燒子蓋,難道就因為這很保守這很清真就不去吃嗎。面對南瓜茄子鹹水魚餡餅,就因為這很文明這很大不列顛就去吃嗎?

那你告訴我大英美食是被高估了嗎?


然而並沒有完全獨立,穩定不變的漢文化,也沒有完全徹底的西方文化,文化是不斷變化和演進的,過去的只能做情懷。

作為一個中國人,漢文化情懷要有,但是我們更應該擁抱當今以及未來的人類文化,這才是真正屬於你我,由我們每個人參與創造的文化。

一味執著於那些今人不曾親眼見過的古代歷史,或者乾脆是對古代的想像,只會走入死胡同,把文化變作死水一潭,註定沒有未來。

------------------------------------------------------------

本來一直沒人關注的一個答案,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多了二十幾個贊,也招來了不少莫名的評論,在這裡稍微澄清一下,我的答案主要想說的是,不要執著於所謂的漢文化,不要執著於歷史上的強大帝國。

我們只是我們,先祖留下的東西固然不是無用的,但是我們的生活中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去賺取,我們想要別人高看一眼,不是依靠躺在那裡把古人的遺物拿出來展覽一番,而是要靠自己努力在各行各業創造出獨屬於我們的新東西。絕對不應該是一種坐擁五千年漢文化,就能睥睨天下,所向無敵的。就拿中國電影來舉例好了,即使《大魚海棠》在怎麼宣傳情懷,但是他對所謂「漢文化」的理解和闡釋還不如人家美國人做的《功夫熊貓》。

我們在標榜的,往往是已經死去的東西,那些可以是榮光,但是前提是你仍舊能夠保持那種創造力,如果不能延續先祖的榮光,還站在祖先留下的寶藏上嘆息人們看不起你,那都是可恥的行為。

更新於 2016/7/19


這個問題要從兩方面來講。

對於外國人來講,漢文化是一個位置偏遠的在農業文明時代發展的文化。因為農業文明落後於現代文明,所以很自然的人們就認為漢文化自然是一種落後的文化。除了因為個人原因和有特別的理由,外國人根本沒興趣浪費時間來學習了解漢文化。

漢文化不是被低估了,而是國外的人們對漢文化缺乏了解。也缺乏去了解的動機。

對於中國人來講,首先現在人們的關注點在經濟而不是文化。在發展經濟和弘揚文化這兩者之間人們更看重前者。

然後,漢語本身綁定歷史,漢語本身就是文化,一個人對漢文化的了解程度與一個人的語文水平有很大關係。但是為了讓大部分人都能畢業,有一個看起來不錯的教育成果,中國的語文教育和語文測試都被刻意降低了難度和標準,這就造成了大部分中國人雖然通過了語文測試,但是實際語文水平並不過關。

實際上中國人自己也不是很了解漢文化,也談不上什麼低估不低估。


2016年7月21日更新,和朱顏同學的討論

朱顏:關於埃及文這塊,我在評論里說了,指代的是文字,題主腦補我不懂各個語言怎麼發展來的,有點不合適,說伯利克里的演講稿拿出來,扣掉希臘的字眼,換上美國,可以當美國總統競選演講稿,你的理解讓我我挺蒙蔽的,又被答主腦補不懂希臘民主,我只是單純把這個演講稿拿出來,用來說明希臘同時期的政治體制比中國更民主,我都不敢說更先進,因為畢竟農業時代,大家都出來搞民主搞政治,誰來種地,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讀過全球通史,全球通史的主要總結的是各個文明的共同點和區別,作者對中國文化只是一個客觀評價,至少我沒有看到作者有任何決定「中國文明吊打一切」的想法,

總之少年。你的反駁看起來還是比較有理有據,就是太愛腦補

還有,關於你沒有哲學這個詞不等於沒有哲學,這個觀點我是贊同的!只不過你舉出來的例子,就有點。。。首先說類似孔子是「思想家」這個帽子是現代人給戴的,不是古代人,第二,你確定你了解漢語的發展,了解後,我相信你也知道,思想廣義的概念也是現代才有的!我認為中國古代沒有哲學只停留在思想的階層,原因很簡單,不幸很多學者也這麼認為,沒有行成全面的成體系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還有,我原文有把哲學說是理科嗎?我自己怎麼都不知道

我的回復:第一,您的原文:「地球上除了漢藏語系,基本上所有語言都是在古代埃及文的基礎上逐步發展來的(包括該死的英語!)」原諒我沒看評論,但是從字面上來理解,我覺得我沒理解錯,這個是明顯的史實錯誤。因為印歐語系真的不是在古代埃及文基礎上發展來的。(由於我才疏學淺,只是對馬克·帕格爾教授的原始印歐語的研究感興趣,其他語系沒有研究過,但個人就網路上的資料,大概只有閃含語系可以說是在古代埃及文的基礎上發展的)

第二,伯利克里的演講稿這個,我們回答的問題應該是中國的漢文化是否被低估的問題,您要提起這個我覺得應該是要論證古希臘直接民主體系和當時中國的體系的優劣吧。所以我提出的觀點是,直接民主未必比封建制度更優。因為兩者,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民民主,這個是我們現代回顧問題所在。羅馬平貴鬥爭勝利也好,雅典直接民主也好,和我們所理解的民主,是有區別的。不能作證漢文明政治體系不如古希臘政治體系。

第三,我要反駁的是說梁啟超首創的四大文明古國。這個也是史實性錯誤。實際上,原生文明論真的不是梁啟超說的,反而是西方的思維,四大原生文明。(現在考古學的考證是六個,但是由於中美洲和南美安第斯的文明死亡,當時的歷史條件處於假說階段)。所以說四大文明古國,中華文明是唯一延續至今的,這不是國人的意淫,這是大多數學者承認的。

第四,我舉老子的例子其實是想說明,名形的問題,既然您也贊同,那麼不多做贅述。我們的分歧在於中國古代哲學,是否有系統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我們應該注意到,哲學是什麼?哲學是思辨,是愛智慧,馮友蘭在《中國哲學史》中說:「知其內容,即可知哲學為之何物。」從這個概念上來說,中國是有哲學的。但你若說,中國沒有哲學,也說得通,中國古代除了道家(甚至可以說莊周)之外沒有亞里士多德所說的第一哲學。但是啊,亞里士多德所說的第一哲學,在古希臘,除了亞里士多德,也是沒有的。古典的哲學體系,流傳到現在的中國哲學,印度哲學和西方哲學,都是metaphysical intuition(形而上學的直覺)。如果依照這個邏輯,其實我是不是也可以說,古希臘除了亞里士多德,沒有哲學呢?(以上內容部分例證引用張汝倫老師的《現代中國哲學之身份認同和自我批判》),說了這麼多,我要說的是,中國文明和古希臘文明同樣璀璨,同樣是人類文明長河中璀璨的精華,反對的是」教科書上「璀璨」的中國古代文化,簡直太高估自己了!「這個觀點。

最後我得道歉一下,哲學屬於理科,我回去看了下,朱顏同學確實沒這麼說,應該是我腦抽了下。。。

我們做歷史的,應知很多事情是不可以走極端的,我反駁你,並不是說我要說,「中國文明吊打一切」,而是說,中國文明並不是如你所說「至少你會覺得教科書上「璀璨」的中國古代文化,簡直太高估自己了!」我覺得很多人反駁你,不是因為你誇讚外國文化,而是因為大家可能覺得,向我們這樣對歷史有一定了解的,應該對本國已往的歷史,有一定的溫存和敬意。

以下是原文:

知乎首頁推送出現了朱顏同學的回復,嗯,資料還是可以的,但是恰恰是還可以的史料,卻產生了這麼奇怪的邏輯,所以我想實名反對下朱顏同學的答案。(結果一進來這麼多人實名反對@朱顏 同學)

我雖然不算仔細研究吧,但作為歷史學的學生,還是應該有一定了解的。首先,世界除了漢藏語系,大多數都在古代埃及文的基礎上逐步發展來的。呃。。。我有個朋友對於常識性問題非常嚴謹,我覺得他看知乎會打死你。。。漢藏語系不提,當代世界上分布區域最廣的一個語系,印歐語系,起源說有4種,波羅的海—黑海起源說,中歐—巴爾幹起源說,小亞細亞起源說和黑海—裏海起源說,說起源於古埃及文,我不能認同。

順便關於中國古代理科系,我覺得需要吐槽的很多,我承認理科系不如西方,但恰恰相反,不是在數學,天文,物理(哲學也算理科系么,這個羞恥感有點。。。),我們的問題在於停留在理論階段而與技術脫節0.0這個就比較尷尬了。。。(我在外面和同學玩,手裡沒有全球通史,如果沒意外的話,這個全球通史也有提到)

然後中國古代先賢停留在思想層面,我知道你想說什麼,你一定是讀到了說中國古代是沒有哲學這個概念的。作為歷史學學生,我負責的告訴你,嚴格而言三代是沒有歷史這個概念的,中國就沒有三代的歷史?哲學這個詞的確是從西方傳過來的,但是我們不能說,哲學本身是從西方傳過來的。老子說有名萬物之始,無名萬物之母。中國沒有哲學這個詞=中國沒有哲學。。。

羅馬法這裡沒什麼好說的,確實比同時期中國法律要健全很多,我們中國總不能事事比人強吧。

伯里克利的演說的確很好,但是你不要忘了,當時的民主可是真正意義上的公民民主,可以享受民主的公民不超過百分之10。比起中國同時期的人,兩者誰更幸福,這個問題很值得商榷。

梁啟超這個前面大神已經打臉了,原生文明論真的不是梁啟超首創,雖然梁啟超表示這個鍋背的很開心。我也安利下《全球通史》閣下看三遍還沒看到」實際上,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未曾中斷的文明。」不必說更多了。。。

順便之所以碼了這麼多,就是因為同學你是做字幕的,你是做歷史普及的,你這麼做歷史普及,問題太大了。這些東西都不是很難找的問題。甚至你肯下心思去百度一下,都不會出現這麼多常識性的問題。好的以上


貶低漢文化的,其實我想說你對漢文化一無所知………

不信? 你在你腦袋裡搜索一下,你真正了解的漢文化都有哪些? 寫下來看看。


謝邀,去年夏天有幸去梵蒂岡、佛羅倫薩和盧浮宮走馬觀花體驗一把;以前也看過日本的神宮寺的內景;亦曾聽聞巴格達圖書館失火的時候,圖書的灰燼染黑了兩河;塗滿瀝青的黑色教堂,是北歐海盜皈依基督的見證;以及伊斯坦布爾那涵蓋希臘_羅馬_伊斯蘭_突厥多元文化的城市格局。它們無不令我驚嘆,並引發遐想與創造的熱情。

文明之璀璨無處不在,題主這類困惑,往往是眼界不夠寬造成的。

另外敦煌之美本身就是多元的,東亞與中亞、南亞次大陸的影響都有體現,並不能單純的說是中原文化。


純個人意見:從結果看,從近代往前回溯確實不如。文化真正強大的部分,不是唱歌跳舞,而是生產力體系的完善,科技成體系的發展,最終體現的就是生產能力。

很多人將中國近代的悲慘全部歸咎於滿清,我想打個岔,從另外的角度扯。我覺得與其說中國近代因為滿清倒退,不如說中華文明近代的落後從很久以前就註定了。

這種註定,是身處兩個大陸的古文明思考世界方式的不同導致的,再確切點,就是哲學思想的側重和方法不同。

西方科學的飛速進步,離不開西式哲學的蓬勃發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科學只是哲學範疇下的一個具體類別,而且科學家本身就是哲學家。

公元前300多年,我們的春秋戰國時代,西方的亞里士多德對世界本質提出頗唯物的思考:物質可以分解的連續性,以及分解到不能分解的程度就是構成世界所有物質的基本粒子。

我想諸位先放下自身對東方文明的驕傲,感受一下心中的震撼,那個時代沒有什麼工具能來支持這種思考,然而西方的哲學家做到了這種當時大多數人無法理解的假設。最重要的是這玩意連有沒有用都不知道。

其實,這假設本身並不足為懼,但這種方式帶來的方向轉變很可怕,同一時期,我們在思考颳風下雨了怎麼辦,別人在思考風雨到底是什麼東西?我們總結颳風下雨的經驗用於生活,別人則如吃飽閑蛋疼一般思考風雨的本質。由此,哲學不僅僅是思辨,更是科學發展的綱領和源頭。

這種思想下的導致西方人的對於一切都在做分解式的思考——從為什麼開始——到這麼辦結束,最終促使科學由歸納總結式的經驗向成體系的科目轉變,相對東方的實用主義「怎麼辦」,相對東方耗費更多精力對人文的思考,近代史用血淋淋的結果告訴我們到底哪條路是正確的。

寫到這裡我想說,從這個角度出發,中國的科學成體系的發展從思想上就被禁錮了。一個滿清,本身就落後於,並無限嚮往中原文化的游牧文明,想替幾千年的落後翻盤,你們是不是想太多了?

這種落後是社會體制、經濟金融、生產分工、思想格局乃至整個金字塔結構的全面落後,這不是你開放海岸通個商,買點高科技拿回來研究複製一下就能翻盤的。

這種系統性的落後需要的是中華文明上下齊心,心懷敬畏和謙卑,低頭妥協、學習才可能改變的(這點,我衷心感謝兔子)。話說你以為兩億T恤真能換飛機?


漢文化絕對的被低估了,中國古代發達的是人文科學領域,人文科學領域都自成體系,用工業文明的眼光很難理解古代漢文化,古人很多觀點看法未必沒有道理,但是很多東西容易被古人神秘化,搞的跟封建迷信一樣。

當然了,大部分東西都是經驗化的總結,缺乏現代科學的不夠系統化,嚴謹性,理論化(至少理論不是現代人能理解的),但是實用性很高嘛!如果現代中國人能夠把古典文學,藝術,哲學,經學(很大程度上是古代倫理學)等等科學化,那麼中國文化的價值才能展現出來!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說一個思想,如果對這個想法不認同就沒有必要再往下看了。思想是:

人們更喜歡熟悉的好東西!

知道了這一點回來說漢文化,作為一個中國人,如果漢文化真的足夠好,那麼至少絕大多數的中國人都應該高估它,而不存在低估的情況!這就好比自己家的孩子,假如確實足夠優秀,那絕對是怎麼看怎麼順眼!可是換個角度講,那麼多中國人對所謂漢文化不感冒,證明它自身確實存在了很大的問題!

當然,好與壞是相對的,此一時,彼一時!漢文化曾經被歐洲人抬到了天上,但後來卻也被打入了地獄。實際上,漢文化並沒有被低估,在現代化的進程中,它對世界的貢獻確實是微乎其微!我不談什麼諾貝爾獎了,你看看如今大學裡各個分科的開山鼻祖有幾個是漢人?甚至連很多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的學科都是外國人開得山(日本人)。因此在近代,漢文化和伊斯蘭文化一樣,確實對世界貢獻不大。

但是,如我所說,世上一切事物都是此一時,彼一時的。歐洲文明產生不了造紙術,產生不了航海羅盤,產生不了科舉制。但是當歐洲人通過各種途徑獲得了這些欠缺的元素,歐洲文明就可以升級!同樣,漢文明產生不了嚴謹的哲學,系統的數學理論和以數學為根本的經濟管理制度,但是當中國人通過各種方式,獲得了西方這些好東西的時候,自身文化中的一些優勢就可以發揮出來。

但究竟漢文化能夠發揮多大作用,這個其實還要看未來的局勢。沒有任何一種文化是理所應當強大的,文化的背後是持有這種文化的人。只有這些人進步了,他們的文化才能進步。只有這些人努力了,他們的文化才能更有魅力。文化不是一種固定的東西,文化是在發展和變化的。

阿拉伯文化曾經比西方文化更先進,更文明卻在今日變得保守和野蠻這不是阿拉伯文化的問題而是阿拉伯人的問題。

基督教文化曾經是最保守,最黑暗,最不科學的文化,但經過一系列宗教改革變得先進,包容。

中國文化曾經燦爛過,卻慢慢衰敗,最後在最衰落的時刻,我們的前輩改裝易服,大膽革新而後才有了今日中華之發展。試想,若是國人仍如阿拉伯人嚴格執行《古蘭經》一般,抱著四書五經自詡為世界第一,不肯融入先進文明。那麼中國如今將是何種面目?中國文化又會是何種面目!

故此,我們的文化並沒有被低估,也並沒有被高估。想要讓漢文化更加燦爛,要靠我們繼續奮鬥。唯有我們的民族不斷進取,我們的文化才能不斷進取。

不是文化指引了我們,而是我們創造了文化!


漢人很少低估過自己的文化,而是對除了文學以外的一切藝術形式有所貶低,認為歌舞是不入流而俗不可耐的行為,使得民間發展起來的熱門藝術都很另類(比如民間喜歡剪紙、刺繡而卻不是繪畫),這些小眾文化是難以形成強大的影響力的。而本土文化在結合了佛教思想之後,在思辨上很容易讓人感覺我們已經通融了至高無上的宇宙大道,中國式認知哲學在於——萬變不離其宗,而笨鳥先飛的歐洲人則認為萬變必有自身不同的道理,於是他們發明了科學。

後來出現的婦女裹腳以及一些傳統習俗觀念也讓女性沒有跳出一種像樣的漢族舞。直到元代,我國戲曲的出現,於是民間多了一些唱戲、演奏樂器的戲班子,還有了一些簡單的肢體舞蹈動作,衍生了漢人的民間歌舞,而上流社會一直在彈古琴、喝茶,一邊衣冠不整,一邊談論世俗是如何庸俗。在世界上其它地區的精英階層考慮的是如何將世俗的生活複雜化,而漢族的精英階層卻考慮將之簡化——大道至簡。

為什麼中國發展不起來一門有影響力的民間藝術,並以此為依託去影響全世界的文化和意識形態?因為一般大文明的藝術大類就是文學、歌舞、繪畫和雕刻藝術,相對而言我們顯得太另類了,當然這裡面隱含著深層的文化和意識形態的衝突,所謂的「主流」,只是歐洲、拉丁美洲和波斯延續至中亞「有形的文化」碰巧佔領了全球,東亞的「無形文化」在這個物慾橫飛的地球上毫無抵抗力。

這裡先藉助一種戲謔輕鬆而的視角侃一侃再總結,以直觀感受將這個複雜的問題簡化:比如:

  • 1. 別人覺得文學是這樣的:

△而我們覺得文學應該是這樣的,那些字寫得不好的基本上告別本行業了:

——————————————————————————————————————

  • 2. 別人覺得畫畫要從幾何學抓起:

(出自達芬奇手稿)

△而我們特別鄙視那些畫畫用到直線的人:

——————————————————————————————————————

  • 3. 別人喜歡選那些衣服不合身的模特,畫到一半衣物通常會發生滑落:

尤其是在天上飛的人,空氣阻力比較大,衣物通常吹散在風中:

△而我們喜歡的模特也有另外一套標準,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答主也描述不了:

————————————————————————————————————

  • 4. 別人覺得雕像藝術應該是這樣的(反正就是不能穿衣服):

△而我們覺得雕像是這樣的:

————————————————————————————

  • 5. 別人覺得青銅面具是這樣的: ———— △而我們覺得不太對勁:

  • 6. 古希臘人覺得大型青銅工藝品是這樣的:

△而我們覺得是這樣的:

——————————————————————————————————————

  • 7.別人覺得跳舞是這樣的——自己民族的樂器、音樂、服裝,再加一幫下班族:

△而我們覺得在公共場合穿民族服裝跳舞的人多半是專業的或者精神不太正常,為什麼跳舞還得唱歌?而且唱歌為什麼不去KTV還得自己彈琴打鼓:

兒子:媽!我要學吉他!

媽:你在學校不是已經學了豎笛么,還學什麼吉他?今天腦抽?

兒子:學吉他很酷,而且可以隨心、隨時隨地自彈自唱!

媽:滾蛋,你哪怕要學就不能學個正經的樂器?好的不學學小癟三彈吉他!

————————————————————————————————————

  • 8. 別人覺得高大帥氣並充滿韻味與風情的歌手:

△而我們覺得高大帥氣並充滿韻味與風情的歌手:

————————————————————————————————

  • 9. 一提到萬人演唱會,我們覺得上面站著的人通常是這樣的:

△而別人提到萬人演唱會,覺得上面站著的人通常是這樣的:

————————————————————————————————

  • 10. 一提到街頭藝人,西班牙人覺得是滿臉滄桑的、有故事的:

△而我們的街頭藝人,比你們不知道滄桑到哪裡去了,50歲以下的一般不會幹這行;也比你們有故事,必要時還自帶個人心路歷程:

————————————————————————————————————

  • 11. 一提到詩歌,別人覺得詩歌是這樣的:

△而我們覺得,連每行字母的數量都不一樣也能叫詩歌?這在我漢族小學生裡面抓個中隊長提筆一寫感覺也差不多好吧:

總結:在世界民族中,其實每個系的都是奇葩,都是另類,只是漢族在主流類別藝術和文化上稍微另類了那麼一點點。其實包括我們現在所經常吐槽的伊斯蘭文明,在奠定其藝術根基的前身波斯文明時代起也是一個輝煌的文明,那些有形而宏偉的一切,散布在隱秘的中亞。

當我們遊走在波斯波利斯,難以不為夷為平地仍然雄偉的百柱大廳遺址和「萬國之門」而心生悲愴:

當我們遊走在大馬士革,伊斯蘭國那彈孔再滿目瘡痍,也掩蓋不了我們的視線——這裡曾經是基督教的八大聖區之一,也曾是軍力、文化最為強盛的基督騎士團國家:

當我們遊走在印度,歷史再斑駁,也難以挽回佛教曾經的興盛,一個已經滅亡在歷史中的偉大文明——波斯,他們將末代王子留在了大唐,把世上曾經產生過最精美絕倫的、遠超希臘羅馬文明的形象藝術,雕刻進了閻浮提人們最平凡不過的陽台櫥窗中:

當我們遊走在君士坦丁堡,那矗立數千年的神聖天際線,如今仍是天際線。一座號稱不可攻克的聖城,撐起伊斯蘭國土天際線的卻是一座基督教堂。如果世界上只有一個國家,那它的首都一定是君士坦丁堡。

當我們遊走在阿富汗斯坦,在塔利班炸毀的世界文化遺產面前,同樣心生悲愴,因為難以忘記的是,佛教和佛經曾經從這個中亞佛土傳向中國,而如今卻僅存於中國:

而我們同樣為那神秘的遠東而心生悲愴,我們如此熟悉一切,亦對自己的文化如此陌生,那無為之隱韻,用任何語言去描述都是如此的無力和蒼白,空餘數千年刀光劍影中的仁道、循聲而不可尋到之琵琶:

我們向來只是整個人類歷史中渺小的一個過客,海洋中的一滴水,完成一段渺小而崇高使命,我們短暫得可憐的人生並不專門屬於什麼漢族人還是美國人或者阿拉伯人,那些曾經湮滅在歷史之中的一切,皆是我們的源泉、皆是我們存在的形式、皆是我們存在的意義。那些消亡在歷史中的人們,很多時候是因為他們在一個不合時宜的時代領悟了一點——生活不只是生存。


西方畫派模仿莫高窟只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題主的邏輯思路很奇怪,如果說被模仿過,被學習過,就是完勝對方了,那麼漢文化學習過印度的佛學文化,是不是代表印度文化完勝漢文化?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孔子和別人同行,就可以從別人那裡學到東西,他連路人都去學習,也不見得有人說過某某路人完勝孔子。更何況漢文化有著兼容並蓄的特點,現在的漢文化本身就是吸收學習了周邊各方文化所融合形成的,交流,可以使文化更加發展,更加輝煌。所謂的交流,就是互相取長補短,互相了解和學習對方特點、長處的過程。西方畫派學過莫高窟,這說明了莫高窟在藝術當中的地位,這是不可否認的。

但你不能由此說,莫高窟就完勝西方各畫派,這思路就有點一根筋了。


這問題提得各種莫名奇妙~首先敦煌壁畫和造像就不僅僅是漢文化~如果你說是「中華文化」,這題還勉勉強強能成立~然而無論敦煌還是古代前往西域路途中的那些個佛窟佛洞,都深受外來文化的影響~佛像藝術起源於今巴基斯坦北部的犍陀羅地區(犍陀羅以前是沒有佛像藝術的!),經絲綢之路傳入我國~~所以佛教藝術在中國基本都是自西向東醬紫傳播和發展的,一路過來,不斷地稀釋掉當中的西域色彩,融入更多中國本土的文化和藝術元素,然而無論如何稀釋和本土化,從傳播的角度上看,敦煌和中國土生土長的那些藝術風格還是有很多明顯不一樣的地方~比如說我以前本科的時候作過一個題為「犍陀羅藝術對中國佛教造像藝術的影響」的presentation,當時我隨便拿了一張敦煌或者不知道哪反正那幾個石窟的佛像圖片,對同學們說:「各位請看,這位佛祖袒胸露乳,有著結實的胸肌,一看就不是純種的中國人,這肯定是個混血兒……」同學們笑噴……其實犍陀羅藝術不是直接影響我國,而是經過了西域各國的多番流轉,最後才在我國落地生根的~~而最早犍陀羅藝術本身又是融合了希臘風格和南亞次大陸上的多種藝術風格,所以你可以想像一下,敦煌是多少種不同的文化基因糅合併重塑而成的~~敦煌壁畫和造像藝術裡面本身就已經有西方文明的基因了,你說它只是「漢文化」的?是不是太自私了點?

其次這個「完勝」近現代西方的各種藝術流派?你也知道敦煌是1000多年前的藝術成就啦~能這麼比嗎?當年的藝術家或者說繪畫師傅追求的是什麼?而現在的藝術家追求的又是什麼?能一樣嗎?梵高還好多浮世繪的仿作呢~能說梵高的作品不如日本浮世繪大師的作品嗎?藝術家本來就是各取所需,好的藝術家能把別人意想不到的元素運用到自己的創作當中,這些給予他(她)靈感的元素的來源可能天南地北,你想都想不到來源於哪,當然他(她)也許會主動告訴你~敦煌就是近現代藝術家的汲取靈感的來源之一~~可能它的規模效應之大,藝術成就之高,讓西方的藝術家無法忽視,也僅僅可能是它的發現和開掘讓西方藝術家感受到了一股清新撲鼻的異域旋風~誰知道呢?藝術家也不僅僅只會在即有的藝術作品上面汲取靈感,任何東西對他來說,都有可能激發他(她)的創作慾望~

電影《斯托克》裡面有個小細節我記得特別清楚:

這個細節是為了彰顯女主角的藝術天資和敏銳的洞察力:她是個中學生,這是她在學校里的一堂美術課上跟著老師和其他學生一起畫畫~當時畫室的桌子上擺著一個花瓶,花瓶的內壁如上圖所示,下圖則是她在那節課上完成的畫作~

我之所以記得這麼清楚,就是因為它也許揭示了某些藝術創作的奧秘~~

比如我是個服裝設計師,我覺得天空、森林和海洋很美,我就會把天空、森林和海洋的元素運用到自己設計的服裝裡面去,讓天空不僅僅是天空、森林不僅僅是森林、海洋不僅僅是海洋,服裝也不再是禦寒和遮羞的布料組合物~

繪畫和其它藝術門類也差不多,我學習和模仿一個東西,不是僅僅要拜倒在它的面前匍匐不起,更不是說要學會當時的創作者的種種技法然後比他畫得更好,而是說我怎樣做可以給這個世界帶來一點不一樣的東西?新的東西!這就是現代藝術家的創作動機!所以我們評價一個藝術品和藝術家就不是說:「你這個畫得還沒有古人畫得好,所以你這個就一文不值!」

當然啦~文明的大廈都是一層一層累上去的,所以某些汪達尓主義者給傳統文化帶來無以復加的滅絕性掃蕩之後,往往就會發生文明斷裂~生於文明斷裂之後的人,是相當不幸的~陳丹青也說過,洋人為什麼不care當今的中國藝術家的作品?你們自己去看看敦煌,看看宋元山水、明清傢具……你就知道了~那都是一個又一個的高峰!有些東西不用超越,也無需超越!那麼多高峰珠玉在前,你需要做的不是返回去跨越那些高峰,而是創造新的高峰!如果你一時半會創造不出來,就接受現實吧~然而你既不能忽視在你之前的那些珠玉,也不能因為那些珠玉而妄自菲薄~當然也不要鄙薄那些和你一樣在努力創造又一個新高峰的那些西方現當代藝術流派!人家還有古希臘古羅馬、文藝復興、巴洛克、新古典主義、浪漫派、洛可可、印象主義……你又能拿出來什麼跟人比?

所以無論你覺得東不如西,西不如東,還是今不如古,或者古不如今,你最好都放棄這樣的想法,因為它沒有一點意義!

最後敦煌壁畫有沒有被過譽的嫌疑?我想有些人看問題的角度太神奇了~敦煌的規模非常大,各個時期的作品都有,有些是當年有錢人請人給自己做的,有的還是皇帝請人做的,然而有一些不過是小平民百姓自己為了死後能飛往西方極樂世界把自己攢了很多年的幾兩體己銀錢拿出來,雇一個小師傅給自己弄一個小窟~~質量當然是參差不齊的~但是是不是我們談論敦煌的時候僅僅值的是那些質量好的,技術高的,藝術成就出色的,而把那些相對平庸的作品排除在外呢?當然不是!我們談論的是整體!整體的敦煌藝術,才叫敦煌藝術!

而且敦煌的價值不僅僅是繪畫和造像藝術上的,它的價值很大程度上還體現在歷史和人類學上!就是說它體現了當時居住在那裡的人,他們過著一種什麼樣的生活?他們腦子裡在想些什麼?他們用什麼材料去繪製壁畫?他們拿什麼東西去充實他們的生活?……從這個意義上講,藝術品的價值是沒有高低之分的~因為我們不會說維倫多夫的維納斯沒有波提切利的維納斯價值高這一類的話~~

最後,我想敦煌應該得到世人什麼級別的評價,它已經得到了~中華文化應該得到世人什麼樣的評價,它已經得到了~漢文化應該得到世人怎樣的評價,它已經得到了~那些皇漢分子天天大聲疾呼:!我們漢族人民怎麼不穿自己的傳統服飾了呢?你看看人家東瀛人……」我覺得沒有比皇漢更缺乏文化自信的人了~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仇聖和《大中華民族復仇主義宣言》?
什麼叫大漢族沙文主義?
為什麼有漢藏語系這一划分?
中國最好的系列電影有哪些?
為什麼我會覺得王寶強事件反映出中國部分網路暴民很可怕?

TAG:藝術 | 歷史 | 中國 | 世界文化 | 漢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