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誤傳扎克伯格承諾捐Facebook99%股份做慈善?
中新網12月2日電 據外媒報道,社交網站「臉譜」(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於當地時間1日宣布妻子在上周早些時候產下一女,並取名為麥克斯(Max)。同時,扎克伯格承諾將他和妻子持有的「臉譜」99%股份捐贈給慈善機構。
當地時間1日,初為人父的扎克伯格在「臉譜」上深情更新狀態,「麥克斯,我和媽媽都很愛你,也希望能儘力將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為你,也為其他的孩子。我們希望你的生活充滿了愛、希望以及快樂,就像你的降生給我們帶來美好一樣,我們也期待看到你為這個世界帶來更多。」
除了宣布女兒出生的消息外,這對夫婦還承諾將他們持有的「臉譜」99%股份(約450億美元)捐出,用於慈善。
鏈接:扎克伯格宣布妻子生下愛女 承諾捐99%股份做慈善
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北京時間12月4日早通過Facebook個人頁面發聲,稱其計劃發起的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項目(即捐贈所持99% Facebook股權用於慈善)將會是一個LLC制的基金,而不是傳統基金(LLC rather than a traditional foundation)。
他解釋稱,由於是LLC制的基金,因為他不會享受任何來自美國政府的減稅獎勵,而且未來這個LLC基金出售Facebook股權時,按照法律規定也需要繳納相應稅款
顯然,大家都被中文的垃圾翻譯騙了。根本不是捐,原文是give。慈善是這個LLC收益的可能去向,但法律上沒有任何規定必須做善事。而且至少目前為止,扎克伯格也沒有做出任何法律性的承諾。
We will give 99% of our Facebook shares — currently about $45 billion — during our lives to advance this mission. We know this is a small contribution compared to all the resources and talents of those already working on these issues. But we want to do what we can, working alongside many others.
謝邀。
帶領人類文明前進的人啊...
當我正在感嘆最近世界上諸多令人失望的事情的時候,感謝扎克能給我們分享喜得愛女的喜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給我們帶來正能量。
我們處在人類文明飛速進步的時代,無數激動人心的變革每天都在發生。
五十年前,人們還要依賴紙筆辦公,NASA做演示還需要在黑板上手寫。三十年前,人與人之間的通信多數只能靠電話,論文作者把代碼開源還需要列印出來寄出去。二十年前,人們想要在網上獲取知識還只能單調的依靠網站編輯推送。互聯網只是更大的帶有多媒體的報紙。網購還要去郵局匯款。十年前,我們還在帶著卡片機才能拍照。如果老同學的QQ被盜了,換了手機號碼,可能聯繫也就斷了。僅僅是五年之前,我們還常備移動硬碟來儲存和交換應該或者不應該保存的文件;打車還只能站在路邊乾等;手機聯繫還主要靠打字簡訊。其實我覺得比起拿出450億美金來致力於慈善事業,或者是蓋茨的蓋茨梅琳達基金會,更重要的是,科技時代的航海家們,靠他們的聰明才智,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以及那麼一點不可避免的理想主義,很早之前,就已經在讓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好了。
至於為什麼扎克願意這麼做,其實挺好理解的。「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當人到了一定階段, 難免就會有那麼一點點使命感。而且,可能比起海天盛筵,豪華跑車,遊艇,私人飛機和一擲千金的Vegas,還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共同創造屬於自己的歷史爽度更高吧。了解這個問題的原因,我們必須先了解一下美國的遺產法、稅法和慈善基金會的相關法律。 美國不鼓勵從父輩繼承巨額遺產不勞而獲的做法,因此美國的遺產稅高得嚇人。雖然遺產稅時高時低,但大致在45%左右,也就是說,如果扎克伯格將財富直接傳給孩子,交完遺產稅後,幾乎去掉一半財產。美國對投資收入也徵收很高的資產增值稅,稅率從15%到35%不等。如果伯格賣掉自己手裡長期持有的股票,他將繳納15%的資產增值稅,如果他兌現短期的投資所得,則要交高達35%的聯邦稅,而這在柯林頓時代更是高達38%。我們不妨算一筆賬,如果有錢人將自己的股票賣掉轉給孩子,那麼,每一億美元的資產只剩下1*(1-45%)*(1-15%)=46.75%,即4675萬美元。假如我們將4675萬美元拿去投資,按每年10%的投資回報率計算(這在美國是個合理的數),每年投資收入按平均30%的稅率繳費,那麼到30年後這個富人的孩子將得到3.6億美元。 如果想少繳稅,而將財產儘可能多地留給孩子,唯一的辦法就是將財產捐給自己的慈善基金會。這樣做可以免除三種稅,第一次賣股票的資產增值稅、遺產稅和每年的投資增值稅。在向自己的基金會捐贈財產時,還能再抵消40%的工資等所得稅。考慮到這個富人的工資獎金收入和捐到他自己的基金會的股票相比是九牛一毛,暫且不考慮他抵稅的部分。美國法律同時規定所有的慈善基金會每年必須捐出5%的財產,這就是每年慈善基金會都要捐出一些錢的原因之一。現在我們再來看看這個富人把錢捐給自己的基金會後,每一億美元財產能為孩子留多少錢。我們仍假定,該基金會的投資回報是每年10%,扣除捐出的5%還剩下5%。現在該基金會自始自終就不用交任何稅了,30年下來,這一億美元的本金增值到4.3億美元,同時還向社會捐出了3.3億美元。因此,如果經營的好,這個富人不但多留給孩子0.7億美元,還通過這3.3億美元的捐贈博得慈善家的美名,而且更重要的是,美國大多數富豪都喜歡通過自己,而不是通過政府來改造社會,真可謂名利雙收。一百年前有洛克菲勒、福特,現在有蓋茨和巴菲特再加上咋克伯格。
咋克伯格的後代或者遺囑受益人,可以世世代代的控制自己的基金會,汽車大王福特和一個世紀前的世界首富洛克菲勒的財富,都是通過基金會的形式傳承給了後代。
今天看見一堆純潔的小姑娘和男人們為扎克伯格捐出99%股份這個事給感動的不要不要的?還號召中國富人學習?我這種10年之前就看透這種左手換右手把戲只能呵呵了。
記得有個笑話,老師問學生們長大想做什麼,有個學生說想當慈善家,因為慈善家都很有錢。當時都說者觀點的錯誤在於,不是因為慈善而有錢,是因為有錢才能做慈善。可是現在看看,也未必全錯
,慈善捐款還真能讓有錢人更有錢。
我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出現在我5年之前的博客里。(五年過去了,很多人還是沒看透西方式慈善的真面目)
我是中國大學生的首富(O(∩_∩)O舉個例子,方便理解,沒別的意思),我有101元的財產。後來,我聽說政府要對我克以重稅。於是我靈機一定,想了個辦法:成立吳禕偉慈善基金會。
於是,我從我101元的總財產中拿出100元投入到吳禕偉慈善基金會中,然後我開始集資。大家覺得是慈善基金,就紛紛慷慨解囊,踴躍捐款。最終,吳禕偉慈善基金會募集到1個億的資金。但是,因為
我是最大的股東,投了100元,而你們一般只投1、2毛,個別的地方首富也只投了1、2元。所以,這個基金會的運作要聽我的。
慈善基金會其實也是基金,它也是要繼續投資的。比如我今年把這1個億投入房地產。第二年,我賺了10個億。這基金會的基金就成長了對吧。當然了,顧名思義,慈善基金多少要做一些慈善。但是,
根據美國的法律,慈善基金會只要將每年獲利的30%投入到慈善事業就行了。
也就是說,在我用你們的錢賺的10個億中,只要將其中的3億投入到慈善事業就行了。其餘的7億繼續留在基金會。而我依然是最大的股東,我依然對吳禕偉慈善基金有決策權。現在這個基金變成了8億
。
請大家回憶一下我的成本,我投入了100元對吧,所以,我名義下的財產少了100元。但是,我馬上就實際控制了1個億的資產,並且在第二年將這筆資產變為了8個億,雖然這筆錢不屬於吳禕偉,但是
它屬於吳禕偉慈善基金會。而我因為是最大的股東,可以控制這筆資金的流向。也就是說我名以上控制的錢少了,但是實際上控制的錢成倍暴漲,而且還為我贏得了慈善家的美譽,還少去了繳稅的麻
煩,再說了,我繳稅對我沒任何好處,繳稅是應該應分的。可見,成立吳禕偉慈善基金會是一舉多得啊。
又過了幾天,我覺得錢多的差不多夠我「造」一輩子的了。於是開始我的下一步活動,首先把這筆錢轉入瑞士蘇黎世銀行。我有自由支配這筆基金的權利,因為我是最大的股東。而且,政府一般不會
調查。(美國政府對慈善基金會的管制幾乎為0,中國劇更不用想了。誰會想到搞慈善的人會是干這種壞事?我估計好多人在看這篇文章以前也沒想過吧!)
再過幾天,我以考察的名義出國。。。。。
後來的故事我不說你們也會想到吧。
以上出自我2010年的博客,我設想的故事是跑路版的,我再講個不跑路但是一樣左手換右手的慈善把戲
在此再引用義一篇2013年的文章
某國規定年收入1000萬以上的部分要繳納50%的個人所得稅,但是慈善捐款可以免稅稅前抵扣,現在又甲乙兩個富翁年收入1200萬,那麼這200萬就要交100萬的稅。現在甲拿出200萬捐到乙搞的慈善基
金,乙拿出200萬捐到甲的慈善基金。這樣雙方都沒有1000萬以上的部分了,50%這部分就免了(當然1000萬以下的也要交稅,不能全避,總要注意點吃相吧,總要給政府留面子吧),有人會說,100萬
稅不交了,可是這200出去不是少了更多收入,人家不還是做了善事了?別急,這些錢還能搞回來的。
給出去的錢怎麼搞回來的?一個慈善基金總不可能靠一人捐款搞起來吧,總能吸引來社會捐款吧,假設甲和乙的慈善基金都從社會上各自又募集來200萬捐款,兩個基金的池子都達到400萬,那麼就開
搞了——甲的慈善基金要採購一批物資捐給某單位,這個物資從乙的企業採購,明明價值100萬的東西開出300萬的發票。這樣一來乙就等於按照市場價賣出了一批產品,又在免稅情況下拿回了自己捐
走的200萬,還落下個捐款200萬的好名聲。同理乙控制的基金也可以依樣畫葫蘆把利益再傳送給甲。雙方的合作就這樣完成了。
根據我上述的的利益輸送原理,他能搞得到的善款越多,獲利空間就越大,100萬的貨開300萬票可以拿回自己的錢,開400萬呢?那不就空手套白狼賺下100萬嗎?多輕鬆。君不見功夫明星李某某搞數
字慈善基金的精神頭明顯比拍戲大。而且自從他搞了慈善以後,在華人演員的收入榜上不但沒下去反而上升了。
還有,不知道大家關注不關注西方媒體。西方富人玩的這套把戲,有的西方媒體都看不下去了。
美國CNN電視台聯合《坦帕灣時報》(Tampa Bay Times)、「調查性報道中心」(the Center for Investigative Reporting)對美國慈善機構的腐敗現象進行了長達一年的調查。調查結果令人震驚
:美國民間慈善團體腐敗嚴重。
美國法律規定,慈善基金會每年要撥出其賬面資產的至少5%(真的只有5%)用於公益事業。同時,禁止基金會和其有相關聯的公司和個人進行商業交易。比如某基金會的創建人是汽車公司的大股東,
那麼如果該基金會需要購買汽車,而從此人公司購買就變得很敏感。必須證明購買過程是公正透明的。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公知們吹得神乎其神的美國民間慈善團體是怎麼做的呢?
美國民間慈善團體募集到善款中的10億流向私人盈利性企業。這些企業大部分都和慈善基金會的負責人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美國最差的50家慈善機構只將不到4%的善款用於現金直接資助。一些機構則資助得更少。十年里,一家糖尿病慈善機構籌得將近1400萬美元,卻只在病人身上花了1萬美元。有六家機構根本沒有在他們所服務的領域使用任何善款。
即使機構經營者請求財政支持,50家最差機構中的大多數經營者都對捐贈者撒了謊,沒有如實交代資金走向、領取多份工資、秘密支付諮詢費用以及和朋友簽訂籌款合同。一家癌症慈善機構8年里給了
一家公司近1800萬美元,而這家公司歸機構主席的兒子所有。一家醫療慈善機構將最大的一筆科研經費給了機構主席自己的公司。
所以啊,雖然捐給慈善,多少是好的,但是我們沒必要太感動吧。
如果你們知道今天的烏克蘭悲慘境遇和美國的慈善基金會的支援現在的烏克蘭政府(當年的反對派),你們可能還會對各種慈善基金會提高警惕。
我估計為扎克伯格感動的人很多是反轉基因的吧,比爾蓋茨的慈善基金會支持轉基因,呵呵這資本家的行為怎麼和我小時候學的政治課本對不上號啊?
評論說是為了避稅?他這麼年輕不用避遺產稅吧?真要避稅,為何不選擇慈善基金的方式而選擇LLC模式?今天捐了一百美元給貧困山區。夠小孩讀一年小學了。
抖個機靈:捐完 99% 後,他還剩4.5億。
."`".
.-./ _=_ .-.
{ (,(oYo),) }}
{{ | " |} }
{ { (---)/ }}
{ { }._:_.{ }}
{{ } -:- { } }
{_{ }`===`{ _}
(((() (/))))
不要用最大的惡意去揣測別人至少看起來是善良的行為和動機。
我覺得這是一位有良心的人的基本原則。這是一個雙贏,或者多贏的局面。既避稅,又扶持公益,還能夠打開其他局面。但也有很多值得思量的隱患。
1. 基金會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避稅。
如果單純為了避稅,扎克伯格和陳完全有更好的選項。扎克伯格本人已經做出了回復:
Mark Zuckerberg defends philanthropic venture against tax avoidance claims
「In fact, if we transferred our shares to a traditional
foundation, then we would have received an immediate tax benefit, but by using
an LLC we do not,」 he wrote. 「And just like everyone else, we will pay capital
gains taxes when our shares are sold by the LLC.」
「如果我們把股份轉移給傳統的基金會,我們會立刻得到的稅收優惠,但運用LLC結構就不可以。如果通過LLC出售股權,我們依然需要交資本利得稅。」
2. 那麼建立陳-扎克伯格基金會能否避稅呢?能 。
很多其他知乎的答案已經說明原因了。簡單說來,捐助慈善就可以少交個人所得稅。因為不把錢直接留給孩子,所以也不用交遺產稅。
除此之外,也許還能產生一些附加效果,比如通過避稅提升股價:
來自福布斯網站的報道:
Forbes Welcome
「Why donate stock? With stock, the
donor gets a charitable contribution deduction based on the fair market value
of the shares. Value and basis are different things, which can mean enormous
tax advantages.In the past, Mr. Zuckerberg has donated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dollars to charity, as he has to the Silicon Valley Community Foundation. Of
course, he donates millions of shares, thus skipping tax on the run up in
value. Facebook went public in May 2012, with shares initially priced at $38.
They proceeded to dip below $20 but then rose by more than 25% by the time of
Mr. Zuckerberg』s year-end donation. Zuckerberg』s deduction is keyed to that
market value.」
3. 避稅的目的是什麼?是獲得對資金更多的支配權。
相比於把稅交給政府,陳和扎克伯格可以自行決定這些資金的用途。他們的基金會是LLC模式,可以捐助非盈利組織,也可以投資盈利組織,還可以用於支持政客,自由度很大。當然,根據扎克伯格的公開信,他們的基金會主要投資目的應該還是用於做慈善。
這樣的做法爭議在哪裡?是把對於公共資源的支配權力從政府轉移到了個人。
引用一篇訪談,德國富豪Peter Kr?mer拒絕了蓋茨和巴菲特的捐贈邀請,並批判美國的富豪慈善基金會風潮:
Negative Reaction to Charity Campaign: German Millionaires Criticize Gates" "Giving Pledge"
Kr?mer: I find the US initiative highly problematic. You can
write donations off in your taxes to a large degree in the USA. So the rich
make a choice: Would I rather donate or pay taxes? The donors are taking the
place of the state. That』s unacceptable.SPIEGEL: But doesn』t the money that is donated serve the
common good?Kr?mer: It is all just a bad transfer of power from the
state to billionaires. So it』s not the state that determines what is good for
the people, but rather the rich want to decide. That』s a development that I
find really bad. What legitimacy do these people have to decide where massive
sums of money will flow?
還是大致翻譯,不精準之處請見諒/指正:
Kr?mer :「我認為美國的基金會很有問題。你可以把大部分應付的稅捐出去。富豪們能夠選擇:捐款還是交稅?他們代替了政府。這是不可接受的。」
採訪者:「但是捐錢不也是為了做好事嗎?」
Kr?mer :「這是一種不良的權力轉移,把政府的權利轉移給了億萬富翁。所以政府不再能決策人民需要什麼,但是有錢人能進行決策。我認為這是惡性發展。這些人(指富豪)憑什麼能夠決定這些錢應該花費在何處?」
那麼問題就來了:
誰比較懂得民意呢?當地政府,還是富翁?
誰比較高效呢?當地政府,還是民間慈善組織?
4. 個人代替政府進行慈善舉動的做法,優勢是什麼?隱患是什麼?
節選一篇扎克伯格轉載在他FB主頁上的新聞報道:
Mark Zuckerberg wants to change the world, again. You got a problem with that?
「Zuckerberg』s vision, by contrast, is different. He doesn』t
want to create something which just keeps on doing the same thing for hundreds
of years. He wants to spend billions of dollars today (or at least within his
lifetime) on something transformational, which could help transform the lives
of billions of future inhabitants of the planet for the better.」
我大致翻譯一下:
「相比之下(註:指相比於傳統慈善基金,這些基金通常每年投資不超過5%的基金總額於慈善,可以延續數百年),扎克伯格的願景是不同的。他不想創立一個數百年不變、做同樣事情的組織。他想(至少在有生之年)把上億美元花費在革命性的事務上,改變、改善這個星球上數以居民的生活和未來。」
創新,是陳-扎克伯格基金會的顯著優勢。作為年輕的成功創業者,扎克伯格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前景,發掘並推動更多新型的慈善工具、組織、模式等等,從而做出大膽的投資 。由於視角的局限和對風險的把控,這一點,是傳統基金會和政府未必有能力做到的。
隱患也是有的,比如不接地氣。
舉個扎克伯格投資慈善的「黑歷史」。2010年,扎克伯克就在新澤西州紐瓦克市捐助了1億美金,試圖挽救當地糟糕的學校系統。5年之間,這個項目算是毀譽參半,引起諸多爭議。
項目叫做Foundation for Newark"s Future,主要手段是將當地學校改變成類似於商業企業的運營模式,比如通過分數評價老師、解僱低分老師、通過演算法系統將學生分部到各個不同的學校。
全文如下,略長,我簡單概括一下這個項目的部分失敗之處:
1. 決定資金用途的不是了解當地教育情況的老師、教育者和專家,而是捐助額達到一定數額的基金會董事。這就導致了錢沒有花在當地人和當地學生最需要的地方。
2. 新的工作合約加大了當地教師的工作時長和強度,但薪資增長小。相比之下,這個基金花了2000萬美金支付基金會僱傭的外來諮詢師的高額薪水。
3. 新建的學校搶走了當地其他學校的生源和資源,對於習慣就近入學的很多社區及學校造成了壓力。
4. 扎克伯克試圖將教師的薪水和獎勵模式改為論績優待,但當地的法律規定是教師薪水與年資增長,保護老教師的權益。導致基金會與當地的教師勞動聯盟產生了衝突。
Assessing The $100 Million Upheaval Of Newark"s Public Schools : NPR
「There were a lot of people, including some very skilled,
experienced teachers, who deeply understood the needs of the children in Newark
who would have been eager to be part of that conversation. And not only were
they insulted that they were left out, there was an agenda that was crafted
that didn"t have the benefit of their really important insights into what was
needed in Newark.」「The seats on this foundation went only to donors who gave
$10 million or more… the board decided to spend the money the way the wealthy
donors wanted it spent. And the priorities were not about getting money to the
classroom or to the children.」「And the new contract that came out of this reform effort
also required teachers in quite a few schools to work longer hours, longer
years and to work some weekends for a pretty small stipend that was added to
their annual pay. It was $3,000, which they calculated came to about $10 an
hour… they felt they had been kind of conscripted into working these extra
hours and extra days while the people who were in the district, you know,
scripting these plans as consultants were getting a thousand dollars a day.」「This is one of the great challenges of, you know, urban
districts where charter schools are expanding rapidly - is, you know, that when
children leave the school district and go to charters, the money goes with
them, and the school district ends up under tremendous stress.」「Mark Zuckerberg was hoping to use his hundred million
dollars to, in part, negotiate different contracts with teachers to have more
flexibility in who got hired and who got fired and who got placed in what
school. And then he found out something he didn"t know initially, which was the
seniority thing was controlled by New Jersey law.」
相比於當地政府能夠根據當地人的需求而支配公共資金,「有錢、任性」的外來慈善家容易出現這種不接地氣的資助行為。一方面會浪費公共資源和私人資源,另一方面也可能會給當地社區反而帶來更大的副作用。
所以,並不是花大量的錢在慈善事業上,就一定成產生正面的成效和影響,好心辦壞事的風險隨時存在。至於是否能產生優大於劣的社會影響,陳-扎克伯格基金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5. 小結
個人認為,陳-扎克伯格基金會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私人盈利。 他們夫婦一直十分關注公共教育、醫療等慈善事業,而且二人的生活作風也是出名的簡單低調。不能否認,這樣的基金會是可以帶來功利效益的,比如避稅,比如品牌效益,比如社會人才儲備從而實現某些產業的可持續性發展等等。但籌建運營慈善基金會和坐在金山上當個純粹的商人相比,前者勞神費力還容易不討好。計較功利的能力和理想主義的情懷缺一不可。
我很喜歡扎克伯格和陳寫給他們女兒的公開信,因為它所說的不是單純的「讓我們一起做好人」,還有對於整個人類未來的遠大格局和願景。
看了一些陰謀論和情懷文,感想是,人生不只錢和善意,還有很多更重要的東西,比如責任感,野心,自我實現,好奇心。陳和扎克伯格夫婦不是選了其中一邊站隊,而是把方方面面一網打盡。
真心佩服,也真心期待這個基金會的未來發展。
----------------------------
#我是勤勞的新聞搬運工
可以看下這個
2015年12月1日,社交網站「臉書」(Facebook)創辦人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和華裔妻子普莉希拉·陳(Priscilla Chan)宣布,他們將捐出其所持有的臉書股份的99%,讓剛出生的女兒馬克斯(Max)「在比我們更美好的世界裡成長」。
扎克伯格在自己的臉書頁面上貼出「給我們女兒的一封信」,在信中宣布此消息。他說他們將把財產捐贈給「陳扎克伯格」基金會(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這是他們在2009年成立的慈善組織。扎克伯格表示,捐贈金額現值約450億美元(約2879.8億人民幣)。在信中扎克伯格說,該慈善組織的目標是「為了下個世代的所有孩子提升人類潛力與促進平等」。
當這個消息傳遍全世界的時候,迎來的是一片讚美之辭。筆者對扎克伯格的行為充滿敬意,雖然有滿腹疑問,但在這個充滿著對女兒的無限愛意和對社會的深切關懷的時刻,任何問題都顯得十分多餘,甚至粗魯。你一介屌絲,哪裡懂得美國富豪的情操。但是,從一個財經作家的角度來看,有些事又不得不吐為快。
我們大家都知道,扎克伯格自2012年就開始領著年薪1美元的工資,同樣這麼乾的還有京東的劉強東。但這並不影響他的財富,以他目前所持有的股權價值,可以說是富可敵國。那年薪1美元的工資代表什麼呢?它代表扎克伯格不用交一分錢的個人所得稅,即便他是美國最有錢的人之一。為什麼呢? 因為他收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什麼是收入?我們平民老百姓的收入很簡單,我們每月從僱主那裡領到工資,年底可能還有一筆獎金。這可能就是我們收入的全部。但對那些超級富豪來說,這點收入不值一提。扎克伯格的財富來自他所持有股票的升值。只要這些上升的財富不被定義為收入的話,這些超級富豪包括扎克伯格就無需交稅。更離譜的是,就算這些股票的升值需要繳納資本利得稅的話,稅率也要比老百姓交的收入所得稅率要低得多。如果扎克伯格沒有出售股票套現,他連資本利得稅都不用繳納。也就是說無論扎克伯格的股票價值有多高,在出售之前,他無需給政府支付一分錢。如果扎克伯格想擁有其他公司的股票的話,他只需換股,而在同類產品交換的原則下,他甚至也無需支付任何稅負。即便過了若干年的某一天他賣出了股票,應該繳納了大量所得稅,可是他已經完成了所得稅遞延所獲得的巨大價值,讓你每年付1萬稅和讓你十年後納10萬的稅,這是完全不同的。
超級富豪還可以通過慈善捐贈的方式來避稅。這也是我們常說的稅盾。所謂稅盾,簡單的說,稅盾就是你有意去用一個應計稅的費用去抵消應納稅的收入。我們用稅盾的目的就是要推延或者免除一個稅務負擔。只要法律允許,超級富豪們就會有許多應計稅的費用可以用來作為稅盾。將一部分的財富捐給慈善機構就是一個典型的稅盾。如果你捐贈財產,無論這些財富價值多少,你都永遠不需要為你捐贈的價值支付稅金。善良的老百姓一定會說,儘管超級富豪避了稅,但至少慈善機構到底還是拿到了錢,得到了利益。但是,到底是誰真正得到了利益,一時半會也說不清。在美國,法律對慈善機構怎麼用錢,用多少錢沒有具體規定。所以,誰也說不清這筆錢是怎麼用的。他們真的投入到慈善用途嗎?很多超級富豪設立了一個慈善基金,然後由自己指定的繼承人控制。這個慈善基金也無需支付政府哪怕一分錢稅款。就算扎克伯格和和華裔妻子普莉希拉·陳離婚,這筆錢也不能動用。如果扎克伯格哪一天資不抵債的話,債主也無權從這筆慈善捐贈討回債務。雖然捐贈人的繼承人不能擁有這個基金,但是可以控制該慈善基金。這可以形成一個「防火牆」。這裡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海外的遺產稅制度和稅率之高,對於小戶人家的錢可以賣房賣地,轉移給下一代,幾百億的富豪怎麼辦?所以我可以肯定地指出,如果中國將推行遺產稅後,將會有大批量的富豪開始捐贈慈善基金,而通常這個基金都是由自己或關聯人,下一代控制的。
所以在美國和歐洲,許多這種由超級富豪設立的慈善基金,到最後,大部分的利益還是由捐贈人和他的繼承人獲得。另外,很多慈善基金的性質也會發生畸變。比如某些基金披著知識或教育的外衣,來宣傳自己的某種世界觀或政治理念。
當我再回頭看看扎克伯格」給我們女兒的一封信「,言辭真切,我不由得為之動容。但我想,稅務局這時一定會非常沮喪,因為,煮熟的鴨子又飛了。
PS:後面我們會專門對稅盾做一下學術探討及回答一些讀者對《估值就是講故事》裡面,調整後凈現值法的疑問。
這是一種自信,這是對自己,下一代,以及這個世界的一個信心。
老馬說要有夢想,萬一哪天會實現。
現在小扎對所有真心改善世界的人說,你的夢想,我買單。
高下立判。最近互聯網騙子越來越多了,什麼那個叫扎克伯格又捐了450多億,嚇我一跳,一個人能有這麼多錢么。馬上去他們網站看一看,上都上不去!肯定是騙子!大家互相轉發,別再被騙了。
恩 我會超過他
早上扎克伯格倆口子捐了家產,馬上就引發了各種激烈的討論,思前想後,決定記錄下此刻所想,作為自省。
孟子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發達國家的雄厚經濟基礎、完善的法制與福利體系以及自由民主的氣息導致在其環境下的人類的普遍需求的升華,社會需求及尊重需求被滿足後,已開始追尋自我實現乃至自我超越。更何況是扎克伯格這樣的全球首富,接受最高等的教育/實現了事業家庭的雙重超越後,更能將眼光從自我需求上拓展開來考慮全人類的福祉。而我們是還在恩格爾指數線上掙扎的國家,加之傳統東方文化對土地/姓氏/傳承的眷戀,在社會福利和法治的相對薄弱/對公益福利機構乃至國家信譽缺乏信心的時代,貧富差距顯著,有一部分人已經遠達到了自我實現而有十億人還掙扎著伸手祈求生理需求及安全需求。有對扎克伯格做法表示不解或懷疑其初衷的評論不足為奇。我們的確要承認兩個社會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就像不能讓成人和少年賽跑一樣。
但發達國家的人就是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而不考慮物質享受嗎?我覺得不是。只能說發達國家在基本物質條件得到滿足以後,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變得更為純粹,更懂得外界需求和內在需求的平衡,好比他們可以更少的考慮成本的美化自己的生活,包括追求健康的體魄/美麗的外表/舒適而有品味的居住環境,健美、整容等也是先從西方社會繁榮起來。在尋找人生另一半的時候除了考慮外表社會地位外,更會期待價值觀、愛好的契合度,對後代的教育也更能本著平等尊重自由開放的無私態度,從而達到整個社會的良性循環。而我們對生活的追求更為基本更為實際,社會開放至此,我們就像是習慣了走道兒的人被拉上三輪,拚命瞪著這滿載十三億人的大車輪前行,夜以繼日的奮鬥而來不及看看周圍的景色。都餓了許多年,好不容易滿足溫飽後剩餘的精力花在哪兒?卻還沒有清晰明確的社會導向,好像一夜暴富的人兜里揣著大把的鈔票來到大都市,卻惶惶不知如何是好。女人燒包,男人也「燒包」。朋友聚會是胡吃海塞、出去旅行是購物行、找對象先挑長相挑財富挑社會地位。大家急於攀比著車、房、工作、老爹遺產、老婆長相、老公地位,孩子才藝成績,其實無一不是在無聲的變相的吶喊「我們終於不挨餓了」!這一切都是那麼扭曲又那麼自然,因為都能理解為歷史的自然進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良性社會價值的建立需要時間。漸漸得,我們不也發現炫富帖會被拍磚,中年發福的人漸為人不齒,穿著打扮也更講究「低調的奢華」;朋友們聚會不再吃喝玩樂,而改成了健走跑步;敗家貼少了,讀書寫字畫畫各種達人在網上漸漸冒頭,我們愛藝術的群討論也熱火朝天
隨之而來的平等獨立的思潮也好比是一顆子彈,射穿我們思維的牆。所謂君子和而不同,在迎接日新月異的變化的同時,我們也能聽到無數的聲音,每個聲音都秉持著自己的角度自己的觀點,難評對錯。面對每一個社會熱點事件,有支持便有質疑這樣辯證的存在。而自由民主的氣息必是對每一種聲音都敞開大門,真理在辯論中更為清晰明確,也更廣為人知。而每一個看似對人類有益的社會進程,除了良好的祝願和期盼,也需要有詢問有質疑。人類之所以為人,必是有弱點,太多歷史事件教育我們:有好的出發點未必能有好的結果,再本著良好初衷的舉動,如果對社會的影響足夠巨大,也會是一把雙刃劍,否則也許諾貝爾不會發明炸藥、愛因斯坦不發現死亡方程,奧本海默也不啟動曼哈頓計劃,而德國壓根不邀請義大利來當聯盟軍 。曾經的我為了柴靜做完霧霾公益紀錄片後得到的質疑聲憤慨時,覺得就算這有寫民粹主義的演說調調,就算是取材有失重點結論有失偏頗,就算是即便她全程自費也是為了提高個人的社會影響度,那她也是為了整個社會變好那麼一點點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剩下的人僅憑一張嘴好意思說三道四嗎?可是現在的我想著如果一味全是叫好聲,而沒有人推敲,如何能有真正適合我們的好的治霾方案?雷切爾·卡森女士的《寂靜的春天》1962年在美國問世時引起了巨大爭議,因為由它而產生的環境革命導致DDT在世界多數國家的使用或限用包括中國,停用後導致的瘧疾肆起和饑荒,被作家邁克爾·克萊頓於2004年評論道:《寂靜的春天》導致的死亡比希特勒殺害的人更多。而且卡森女士在書中幾乎斷言DDT是一種致癌物,直到現在科學研究卻沒有找到DDT致癌的有力證據。現在的科學家們普遍認為DDT和某些癌症的發病有一定的相關性,但DDT本身卻不直接誘發基因突變致癌。DDT及其毒性的發現者、瑞士化學家保羅·赫爾滿·米勒因而獲194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但是同時不可否認應用DDT這類殺蟲劑,就像是與魔鬼做交易:它殺滅了蚊子和其他的害蟲,也許還會使作物提高了收益,但同時也殺滅了益蟲。更可怕的是,在接受過DDT噴撒後,許多種昆蟲能迅速繁殖抗DDT的種群;還有,由於DDT會積累於昆蟲的體內,這些昆蟲成為其他動物的食物後,那些動物,尤其是魚類、鳥類,則會中毒而被危害,噴洒DDT就只是獲得近期的利益,卻犧牲了長遠的利益。就我看來,就這本書帶來的影響是好是壞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已無法得出對錯,好似薛定諤的貓的實驗,只能歷史沉澱後交予後人評說。
舉一個不民主的例子,我曾問家裡的長輩,說為社會做出巨大貢獻的偉人,其人品也定是非常正直沒有瑕疵的嗎?回答是:一般情況下理應如此。我愕然。這不能埋怨個體以偏概全,這是那個年代的思想風潮、政治定位決定的。而在民主風氣下,即便是扎克伯格拿出億萬財富做慈善這樣看不出任何陷阱的好買賣,我理解也需要有悲觀主義者用警覺的眼睛盯著點兒,從其動機到其行動,到底是不是真的為全人類謀福利,做的事從深遠看是有良性影響還是惡性影響,甚至還有那麼點兒您願意給我還得掂量掂量樂不樂意收的不拿貧富貴賤當一回事的混不吝。也算是給這些大慈善家的當頭棒喝,讓他們能有時刻有警覺的心境,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戒驕戒躁,相信扎克兩口子做慈善並非為了別人一個贊,定是有點「為做慈善而不為功名」的純良心思。
歸根結底,我們還可以永遠抱有希望,為了這個世界更加美好而作出自己微薄的努力,並且用民主的心態擁抱和接納不同的聲音。此前拜讀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數」而感慨萬千,雖然與上面的話題並不相關,卻想一併紀錄在這裡留作紀念:「中國的傳統是一面鏡子,外國文化是另一面鏡子。還有一面更大的鏡子,就在我們身邊,那就是沉默的大多數。這些議論當然是有感而發。幾年前,我剛剛走出沉默,寫了一本書,送給長者看。他不喜歡這本書,認為書不能這樣來寫。照他來看,寫書應該能教育人民,提升人的靈魂。這真是金玉良言。但是在這世界上的人之中,我最希望提升的一個,就是我自己。這話很卑鄙,很自私,也很誠實。」萬惡的資本主義!怎麼會有Bill Gates / Warren Buffett / Mark Zuckerberg這樣的人
這是一種很高尚的行為。
但是對企業家來說,最大的慈善應該是讓企業為全人類創造更多價值。這些錢,或者說股份,在扎總手裡為人類創造價值的效率更高。不明白@別的企業家的各位是神馬心態
人家捐不捐關你pi事?誠然,你們@別人也不關我事好矛盾
你說我是匿名還是不匿名?匿了吧,到時候再取消。不然一個人撕逼戰鬥力太弱不捐所繳納的稅 比他捐了要繳納的稅要多得多 單從膚淺的層面出發 避稅又做了好事 何樂而不為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一個中國名句被一個外國人演繹的淋漓盡致~
剛才扎克伯格facebook上發表了聲明,這個Chan Zuckerberg LLC 本質上其實是個盈利組織。這種組織跟慈善基金不是一回事。
首先從性質上來說,這是個公司,一個盈利的公司。 那他的公司屬性和企業的追求肯定是錢賺越多企業越成功。 根據弗里德曼的理論,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只是增加盈利。 對於一個盈利企業,做慈善是虛偽的,而且會損傷股東利益(有興趣的可以百度一下弗里德曼的這篇論文,很短)
稅務上來說, 慈善基金的capital gain稅務是可以減免的,但是扎克伯格建立的這個公司作為盈利公司仍然需要納稅。就是說扎克伯格並不是因為避稅的需要建立這家公司。所有個人所得稅和遺產稅在這裡都說不通。
最後,看到好多國內媒體的帖子都在神化扎克伯格。 個人覺得還是跟媒體的專業素養有關。 畢竟沒有紮實的財務稅務知識是很難判斷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何況還是美國的體系。 扎克伯格宣稱自己的這家新公司未來致力於社會平等,新能源,教育以及疾病治療。
但是!
通過投資的手法!宣稱自己做慈善!是不對的!這種行為不可以成為DONATION
這種邏輯就是說只要把自己的錢投資點新能源,教育,醫療等股票,也是做慈善?
只能說扎克伯格太會說話了。推薦閱讀:
※為什麼那麼多有錢人寧願花上萬養寵物,而不願意資助山區孩子上學或者希望工程?
※藝人的粉絲們都做過哪些慈善公益?
※有哪些機構或個人正在做慈善方面的諮詢(公益)?
※如何評價「為什麼捐舊衣物,難道他們只配穿舊衣物?」的言論?
※慈善救助有哪些是不利於被救助者的?
TAG:Facebook | 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 | 慈善 | 富豪 | 捐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