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屬不屬於空?
如果我們每個人在習氣的掩蓋下都有光明的自性,那以空性觀之,自性本身存不存在?或者說自性屬於幻有還是實有?
謝邀。
自性這個詞,本就是個名而已。既無我,何來自?有自就有他,有他就有眾生,豈不是分別了。說是自性,只不過因為眾生總是執著於外相,沉迷而不覺,不能從一切中體察到法性。所以便立了個自性的名目,讓我們從自身出發,去認知真理。
究竟自性,其實也是究竟一切的法性,無有差別。而一切的法性,本是圓滿無漏的,不是空與非空,有或無能夠說明。
可以想像法性是一個圓,在無明顛倒中,我們認為有個起點。結果在圓里轉來轉去,始終走不到頭。但其實起點就已是終點了,但同時又不能說有個起點和終點,圓上的每一個點,都是平等的。所以佛經中為什麼會說,無始以來。因為本來就沒有個開始。
在顛倒中,我們每走一部,都是錯誤的。諸法皆空,便指的是這裡,轉來轉去,不過是盲目的空轉而已。並不是說,哦,你人是虛幻的,萬物也是虛幻的,這就是空。這樣理解空相對狹隘了一些。無明生有,相對於這個有,才有空。
在涅槃清凈中,你既是點,也是圓。你可以常住於寂滅中,也可以在圓里隨意「行走」。這就是佛境界。如果達不到佛境界,寂滅久了,就又迷了(退轉),變成了點;隨意「行走」多了,也迷了,又落入有情世界,轉來轉去。
然而在涅槃清凈中,你能說諸法皆空嗎,不能。同樣,也不能說諸法不空。更不能以有或無來形容。所謂圓滿,就已經脫離二邊了。
僅供參考。
頭上安頭啊~~~
一個腦袋兩個大,不過癮啊!還想看看兩個腦袋四個大,三個腦袋六個大。才翻過了幾座山,又跨過了幾條河,沒事兒找事兒怎麼那就這麼多~~俺老孫去也~~
是的,諸法皆是自性空,法華有雲,一切諸法,皆是空寂,無生無滅,無大無小,無漏無為。
學佛務必皈依佛陀,聆聽佛陀教誨!遠離「知乎」內外誹謗空法的惡知識!
-----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住有想者若無順忍。亦無修道得果現觀。住無想者豈有順忍若凈觀地如是乃至若如來地若修聖道。因修聖道斷諸煩惱。由此煩惱所覆障故。尚不能證聲聞獨覺相應之地。況入菩薩正性離生。若不能入菩薩正性離生。豈能證得一切智智。若不能證得一切智智。何能永斷一切煩惱習氣相續。世尊。若一切法都無所有。無生無滅無染無凈。如是諸法既都不生。豈能證得一切智智。
佛告善現。如是如是如汝所說。住無想者亦無順忍。乃至亦無永斷煩惱習氣相續。若一切法都無所有。無生無滅無染無凈。如是諸法既都不生。豈能證得一切智智。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為有有想有無想不。為有色想受想行識想不。如是乃至為有一切智智想不。為有永斷一切煩惱習氣相續想不。為有色想有色斷想不。為有受想行識想有受想行識斷想不。為有眼處乃至意處想有眼處乃至意處斷想不。為有色處乃至法處想有色處乃至法處斷想不。為有眼界乃至意界想有眼界乃至意界斷想不。為有色界乃至法界想有色界乃至法界斷想不。為有眼識界乃至意識界想有眼識界乃至意識界斷想不。為有眼觸乃至意觸想有眼觸乃至意觸斷想不。為有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想有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斷想不。為有地界乃至識界想有地界乃至識界斷想不。為有因緣乃至增上緣想有因緣乃至增上緣斷想不。為有貪嗔痴想有貪嗔痴斷想不。為有無明乃至老死愁嘆苦憂惱想有無明乃至老死愁嘆苦憂惱斷想不。為有苦聖諦想有苦聖諦斷想不。為有苦集聖諦想有苦集聖諦斷想不。為有苦滅聖諦想有苦滅聖諦斷想不。為有證苦滅道聖諦想有證苦滅道聖諦斷想不。如是乃至為有一切智智想有證一切智智想不。為有所斷一切煩惱習氣相續想有永斷一切煩惱習氣相續想不。
佛告善現。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於一切法皆無有想亦無無想。若無有想亦無無想。當知即是菩薩順忍亦是修道亦是得果亦是現觀。
複次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以無性為聖道。以無性為現觀。達一切法皆以無性而為自性。由是因緣。當知一切法皆以無性為其自性。具壽善現即白佛言。若一切法皆以無性為自性者。云何如來應正等覺。於一切法無性為性。現等覺已說名為佛。於一切法及諸境界得自在轉。
佛告善現。如是如是。一切法皆以無性為自性。我本修學菩薩道時。無倒修行布施凈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由此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住。如是乃至斷樂斷苦先喜憂沒不苦不樂舍念清凈入第四靜慮具足住。我於爾時於諸靜慮及靜慮支。雖善取相而無所執。於諸靜慮及靜慮支不生味著。於諸靜慮及靜慮支都無所得。我於爾時於四靜慮行相清凈無所分別。我於爾時於諸靜慮及靜慮支雖善純熟。而不受彼所得果報。但依靜慮令心引發神境天耳他心宿住天眼智通。於此五通雖善取相。而無所執亦不愛味。於諸通境都無所得。亦不分別如空而住。我於爾時觀一切法平等。平等無性為性。以一剎那相應般若。證得無上正等菩提。謂如實知是苦聖諦是集聖諦是滅聖諦是道聖諦。皆同一相所謂無相。如是無相亦無所有。由此成就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並十八佛不共法等無量無數不可思議微妙功德。以佛妙智安立有情三聚差別。謂正性定聚。邪性定聚。及不定聚。安立如是三聚別已。隨其所應方便化導。令獲殊勝利益安樂。好好看書
不會問出這樣漏洞的問題
南懷瑾前輩說過,佛法事科學,是要實證的。現在大多數人不願意下苦功夫去修行佛法和禪定,連兩千年前的外道都不如。只在文字上反覆糾結。真是言前薦下,猶是滯殼迷封。句下精通,未免觸途狂見!不修習禪定,連自己的色身都降服不了,談什麼五蘊皆空?真正的佛法,是要實證實修的!否則是離不開第六意識的圈圈,連第七末那識都沾不上邊,也就始終是凡夫俗子,即使你早就佛學一輩子,最後不能實證不能禪定,還是無法了解什麼事佛祖說的「空」!所以佛曰不可說。因為文字不能準確地形容和表達,勉強形容反而會讓人落入誤區。必須實證
自性即是空,不是存在,也不是不存在。
當認為有靈魂、有我、實有存在的時候,用空來破這種見解。當認為無我、什麼都沒有、不存在是最終見解,又用空來破無我(真如若無,眼耳色聲當時即壞)空,表示不是實執
從你的描述看,你的思想近似於如來藏體系,這是屬於有宗的。所以,不要去用空宗的思想體系去套,講無自性空是中觀。
大乘三系:中觀、唯識、如來藏。他們三家衝突很多的。比如,唯識學認為遍計所執自性空,但是依他起自性和圓成實自性不空,中觀和唯識兩派為此爭辯了千年 啊。。。要看你怎麼來理解「空」了,原始佛教的空指的是無邊,也就是看不見摸不著,按這個定義,自性既然是意識當然是空。但空的含義到了大乘開始逐漸變了,從龍樹的空觀到玄奘的諸相皆空(凡所有相皆為虛妄),空的概念就變成了不存在、無意義了。而包括自性在內的意識當然是一種存在,也當然有其存在的意義,否則世上就沒有美醜、善惡、正邪之分,就不會有有情之靈性。
自性若空,誰在知乎問自性?自性若有,自性豈不自知哉?空是不空?說實,如抬眼望天,分分明明。說幻,如隔牆賞曲,隱隱約約。是實是幻?
在中觀派看來,諸法皆空,緣起即性空。萬物皆無自性。而在唯識派看來,雖然世間有為法皆空,但此心不空,嘗以觀空,心頭一念,世間諸法!
真空非空,如來光明是佛法裡面最奧秘最深層次的玩意
掉書袋卵用
一般來說有兩個角度:1.是空,有無亦空。2.是有,真空不空。實相非思議所及,是不二的境界。所以說非空非有也行,說即空即有也行。總之:盲人想知道白色是什麼,還是得下手把眼睛治好。旁人的比喻聽得再多都是隔靴搔癢。以此共勉吧。
要是修行,別執著於文字,何為實,何為虛,凈給自己安桎楛。萬法皆空,你說那空不空。
推薦閱讀:
※如果破戒殺一個正在吃鱉的鱷魚,就能救下鱉池裡數十隻無辜的鱉,虔誠的佛教徒會如何抉擇?
※如何評價巴哈伊教?
※預見到路西法會墮落成撒旦,上帝為何還要創造路西法?
※七地菩薩是否遠超阿羅漢?
※如何看待留學生在教會蹭飯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