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不同階段的修行者的提問是不是應該有不同程度的回答?甚至某個回答是不究竟的反而更有好效果?

換句話說,在知乎上提問回答,這個答案可能並不適用所有人?過於究竟的答案智慧不足的人可能反而看不懂?

所以說,修行者的問答是否只局限於一對一指導才是最好的?

也就是說,對於佛法問題的知乎上的答案即便非常正確,究竟,但可能並不能讓所有抱有該問題疑問的人釋疑?

不過換句話說,一對一的指導也不一定能解答提問者的疑慮,這還要看答者的智慧吧?


討論這個問題,有一個不得不談的詞兒——「次第」。

通俗講,次第就是一個升級打怪的進步過程,而且下兼容。隨著定慧水平越來越高,破除的無明(煩惱、貪嗔痴)也越來越細微。

我們宣講佛法的目的,是讓眾生通過自己的真修實幹,從自己的煩惱中解脫出來,

那麼不同階段的修行者,自然就有不同階段的煩惱。也自然就有與之對應的操作方法。

這個當然是一對一最有效。在自度的階段,這是上上選。

當然,到了自己有所成就,需要度化別人的時候,多聽多學多看看高手怎麼為其他師兄們解答問題,自然是大有裨益的。

至於某個回答是不是不究竟的。可以這麼說,凡有所說,都是不究竟的,都是方便接引,都是指著月亮的手指頭,讓我們「進入真理實相」的一個路標,終歸還要自己回頭看。

六祖一句「汝若返照,密在汝邊」是否究竟?可以用20萬字來說他如何究竟,也可以用20萬字來說他如何不究竟。真實的究竟,是沒法用語言表達的。自己有了就是有了,沒有就是沒有。

六祖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是否究竟?如果沒神秀的那個「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在先,那就是邊見、就是斷滅見、就是邪見、就是偏空、就是狂禪。但是六祖的這個偈子不是為了說「沒有」,而是要破神秀的那個「有」。所以此時此刻,就究竟圓滿了。如果不了知六祖做這個偈子的目的和經過。單拿出來「不是樹,不是台。」就落了文字相,更鑽了魔境界。

六祖今天真倒霉,咱們繼續說六祖的那句「心平何勞持戒」。多少修道狂人死在這句話上。被這六個字活活耽誤了一輩子。為啥?他覺得自己心平了,用不著持戒。而且堂而皇之的栽贓給六祖,這和何勞持戒不是我不持啊,是六祖說用不著啊!六祖說的心平,是究竟了義的心平啊!咱的一肚子貪嗔痴,他真不平啊!!!兩千年了,六祖肉身不壞,還坐那兒呢!咱有這手藝的時候,再來說持不持戒,用不用禪。否則就是狂慧,就是狂禪,就是禪油子,就是佛棍。

回答多少,問多少。都是聽聞。聽來了都是意識境界,都是文字相。這些東西最騙人。到了究竟處才知道「空拳誑小兒,黃葉止兒啼。」

找個善知識,對自己修行了解,對自己修行負責的人,把自己當個傻子,他說做啥咱做啥,踏踏實實幹下去。其實這才是最好的效果,沒有之一!


我感覺是看發心看緣分,其實好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真心哪裡卡殼了,忽然就翻到個網頁什麼的,正好豁然了。


確實如此,所以佛法才有八萬四千法門。

哪怕是一樣的回答,你在不同階段的理解也會不同。


你的理解是對的!

釋迦摩尼佛三轉法輪也是根據眾生根器按照次第引導、講法。


推薦閱讀:

適合用在作文里的佛學名句?
老人家醉迷佛學,已經走火入魔,怎麼辦?
如何讓自己控制念頭,而不是讓念頭控制自己?
佛法的加持力是如何起作用的?
向善與成佛有關係嗎?

TAG:佛教 | 佛法 | 修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