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運動」中產生了哪些對中國古代服飾的錯誤認識?

普通漢服愛好者常犯的,圈子裡渾然不覺的那種錯誤。


(剛考完一場試,來一發(??????) ?)

是的,漢服運動確實在一些方面對人們對古代服飾的認識造成了誤解。一下子很難寫全,想到幾個說幾個吧,不定期補充。

開始前,強調下,本文的幾個方面是基於以下幾點:

1.不討論初接觸漢服或基本不了解漢服的人的認識,而是就算是接觸一定時間的、稱得上是「漢服愛好者」的人依舊會有的一些錯誤。

2.大部分錯誤並非所有人都不知道,而是由於宣傳、交流不到位以及發展歷史的遺留問題。打比方:有很多科學「常識」明明是錯誤的,科普者們一直努力改變人們的認識,但依舊有很多人去相信。同樣的,漢服界中儘管考據者及一些宣傳者不斷呼籲、宣傳,但效果並不好,這些錯誤認識仍為相當部分人所不覺。

下面開始~(?′?`?)

1.漢服與古代服飾概念本身

我們會不喜歡把漢服稱為古裝、古代服飾,但也不能把古代服飾稱作漢服。由於問題所問,只討論古代服飾。

事實上,在一些地區與網路平台,很多人都接受並願意使用「漢服」一詞,但結果卻是:把很多不應該稱作漢服的仍然叫做漢服。

舉個栗子:知乎上「漢服」話題下會有一些明明是討論古代服飾史的問題,但由於「漢服」概念的推廣,這一範疇被弱化,這是比較令人煩惱的。漢服是文化、社會的概念,古代服飾是考古、歷史的範疇。而很多人是分不清這樣的區別,以至於在一些應該被稱作「古代服飾」的地方,不成熟的「漢服愛好者」們會說「啊,漢服」。

好吧我知道這樣說並不符合題主的心意,我想你更想要一些具體的方面,下面來啦(?&> &

2.腰封

就是腰間那個很寬的腰帶作用的東西。

至今,這東西依然被大量使用在直裾、曲裾深衣中。

而真正在古代服飾中,這東西不是這樣,這種腰封很可能不存在,至少說,沒有大量使用。

我一直認為這個是由和服浴衣那種超寬腰帶改回來的,加上對古代寬腰帶考據失敗、受影樓裝影響的產物。

和服:

真正的寬腰帶:

這種腰帶比較寬,但明顯與腰封不同。

而百度漢服吧曹長也曾發帖提出另一種錯誤來源:

大家忽略圖中內容,僅看腰,與腰封很像,但是是在前面用扣子扣上的,不是像今天的用細帶子系在後面。(原帖子找不到了,原帖中出示了用皮革和金屬扣製作的這種文物)

所以現在的腰封這種東西,在古代至少說,不是我們現在很多漢服中用的那樣的。儘管考據人士呼籲不要再這樣製作,卻效果不明顯。

3.左右祍

這一點,在目前漢服主流意識中,仍然是不承認左祍的。

然而對於古代服飾而言,左祍確實是很多的。

陶俑、壁畫很多,就不浪費大家流量了。尤其是在南北朝之類的時期,出現頻繁。

當然漢服在這一點上並不將此納入漢服體系,但對於研究古代服飾而言,不能忽略這一點。

4.曲裾

對於曲裾袍類的服飾考據非常多,以至於很多現在的「曲裾」是多種服飾混雜的產物。現在見到的很多曲裾並非古代文物的樣子,這一點對不了解的人來說還是挺麻煩的。

具體的要留個坑了,這個說起來就不是簡單的幾段能說清了,以後有機會再分享~(≧▽≦)/

5.(留坑,想到再說吧~(づ ̄3 ̄)づ╭?~)

==============

本文尚不完善,請不要以任何方式轉載。

如果你有以上提到的方面的相關鏈接或者文物資料,請一定私信或者評論告知我,謝謝!(?ˉ?ˉ?)

喵喵~


1、漢服運動中,出現率最高,賣的最好,而且大部分老牌漢服店都有在賣的偏偏是流傳最廣的丑到爆炸的影樓裝——白色提花棉大腰封直裾/曲裾。(當然,隨著眾多形制的漢服逐漸被搬上貨架,近幾年這種狀況明顯好轉)

2

2、拜託夏天就不要穿那麼厚的衣服出來了,真的很熱。

夏天該穿薄的就穿薄的,漢服也有輕薄的款,說夏天穿的嚴嚴實實習習生風很涼快的要麼是熱出毛病了,要麼本來就有毛病。(慶幸的是這幾年這種傻叉言論也越來越少了)

3、左衽壽衣論禮記中有句衣左衽就拿來當寶了。早期很多知識匱乏的孩子只能簡單的用左衽和右衽來判斷是不是漢服(實際就算右衽也很多是影樓裝),甚至有說人穿錯穿成左衽的(漢服不是左右對稱,系帶位置決定了穿反了根本穿不了,除非是用別的方法固定的影樓裝)。甚至於傻到了去指責一些對著鏡子拍的照片……


講一個親身經歷的。

我幾年前一直認為

漢就是這樣:

唐就是這樣:

宋就是這樣:

明就是這樣:

而且他們有且只有這樣的衣服,個體之間毫無關聯,完全不一樣,一件衣服就可以代表一個朝代,一件衣服就可以穿四季。

漢前,南北朝和五代十國更是一片空白。

現在想想這種想法還真是愚不可及,可能是那時候書讀太少了,凈顧著萌好看的衣服。


「襦裙」「曲裾」「魏晉風」 大家應該懂的!ヽ(゜?゜ヽ)


不覺得穿漢服一定要穿得和古人一模一樣。沒有產生禮儀上的根本錯誤就行了。

旗袍也經過很多次改良了,和清朝的旗袍早就不一樣了。然而也沒什麼壞處啊。有誰還一定要糾結清朝女人穿的旗袍是什麼樣子?想看清朝真旗袍,可以去看清宮戲啊,裡面就有。

普及漢服知識並不應該由穿漢服或設計現代漢服的人來做,而是應該由社交媒體、影視劇集、紀錄片等更有影響力的平台來做。設計漢服和穿漢服的人應該有對漢服的正確知識,在此之上應當容許進行改良和創新。形不是關鍵,神才是關鍵。而漢服的「神」是什麼,這要首先提高大眾對漢服的認識。阻撓大眾了解漢族古代服飾,才會造成錯誤認知。大眾對漢族古代服飾了解的越多,越不會對現在的漢服產生錯誤認知。

對致力於傳播本民族文化的人,應該持理性鼓勵態度。惡意挑刺打壓的人,背後的心理自然是有問題的。


單從明制開始說吧,我知識少並不能列舉完全。如果有想起來的再補充。

首先從這一套開始,棉花糖帶出來的短襖配寬底襽的風氣。漢服網曾經把兩件文物搭配在一起造成他們是一套的假象,但實際上不是。明代馬面裙底襽和膝襽寬度的有很大的變化。

不知道交領短襖搭披風是不是也是棉花糖帶起來,這個問題說過很多次了,披風最常見的搭配是豎領。而且女式披風在明制中並不是禮服啊,只能算是休閑裝。

還是棉花糖。上襖的長度與底下的闌是從明初到明末逐漸變化的。沒有證據說明有交領長襖並帶闌的形制。一般來講,帶闌的都用於圓領袍作為禮服使用。

某閣披風的版型一直很神奇,可能是因為早期產物的緣故,前襟合不上。

《朱氏舜水談綺》

還有一個問題注意的人不多。明女式披風大多用玉扣,但是現在幾乎都是字母扣(。

其他的...比如像如夢這種異色領,還有某些商家喜歡在領上繡花。

嗯,某閣這件高價難求的春江真是集大成於一身的萌物(。

最後也是最不滿意的一點,漢服圈對於明制的主流設計是肩上一枝花腰上一枝花。我不清楚這個設計是從哪裡來的,但可以肯定的是這種設計沒有一絲傳統服飾的影子。還有某閣帶起來的,什麼漸變布料披風加上背後一整幅畫,還有合不攏的披風前襟,那些都是和風的樣式沒見過古人這麼穿的。

如果有人非要說復興不是復古,這些搭配問題都是小事,現代社會還不能與時俱進改良設計了嗎?那我覺得吧……這些人完全可以和古風圈一樣,建立一個想像中的古中國,在裡面自娛自樂,只要別出來把真正的歷史攪得烏煙瘴氣,也挺好。


我覺得現在很多人都忽略了漢服本身是一件衣服的事實。更忽略了漢服本身的一個特點,就是「量體裁衣」。漢服,可以算是定製的吧,那我想它大一點,長一點;或者袖子短一點,窄一點都是可以的。而不是死守著一個數據說這不符合那又不對。只要它有中縫右襟,該有的基本特點有了,就沒必要說什麼「誰家的什麼通袖長了,齊胸裙頭太大了」。老祖宗傳下來這麼多款式至少可以說明一個道理,人要懂得變通。


認為漢服是中國的傳統文化。

所謂傳統文化,顧名思義就是從古代傳承下來的 文化,而一旦被消滅,被割斷,就失去了傳承,也就不再成其為傳統文化了。所謂的漢服以及漢民族古代的其他文化就是這樣,它們在元、清兩個時期先後遭受毀滅 性的摧殘,特別是滿清二百六十年,徹底消滅了漢服等文化,代之以滿洲的服飾文化並傳承至今。因此,對於現代中國,滿清文化才是傳統文化,華夏文化(當然除 了服飾以外還有很多,如建築風格、社會風俗等等)可以看作(已經消亡的)古代文化,但決不是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是可以復興的,因為它沒有 中斷,它還存在,只要加以重視和扶持,是有可能重新興旺起來的。比如伊朗,當年王室推行的改革曾一度使其傾向於西化,但是伊斯蘭革命後,又完全恢復了自己 的極端保守的傳統文化。比如中國,共產主義革命極大的摧殘了它的傳統文化,但是並未將其徹底滅亡,它的根還存在於中國土壤里,而且,在共產主義殃及不到的 地方,如台灣、香港及海外華人社會,這傳統文化還得到了很完好的保留。因此,如今中國政府為了填補共產主義破滅所造成的統治理由真空而尋覓傳統文化,大力 推動傳統文化的復興,這是可以成功的,而且,馬褂、旗袍等各種滿清文化因素的重新流行,也證明了這一點。沒錯,中國傳統文化,完全等同於三百年歷史的滿清 文化。

但是,對於早已消亡的古代文化,要想再造之,卻是不可能的。傷者可以治癒,但死人卻不可能復活。希臘和義大利不可能再恢復古希臘和 羅馬的文明,土耳其不可能恢復拜占廷,伊拉克不可能恢復巴比倫,而中所謂傳統文化,顧名思義就是從古代傳承下來的 文化,而一旦被消滅,被割斷,就失去了傳承,也就不再成其為傳統文化了。所謂的漢服以及漢民族古代的其他文化就是這樣,它們在元、清兩個時期先後遭受毀滅 性的摧殘,特別是滿清二百六十年,徹底消滅了漢服等文化,代之以滿洲的服飾文化並傳承至今。因此,對於現代中國,滿清文化才是傳統文化,華夏文化(當然除 了服飾以外還有很多,如建築風格、社會風俗等等)可以看作(已經消亡的)古代文化,但決不是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是可以復興的,因為它沒有 中斷,它還存在,只要加以重視和扶持,是有可能重新興旺起來的。比如伊朗,當年王室推行的改革曾一度使其傾向於西化,但是伊斯蘭革命後,又完全恢復了自己 的極端保守的傳統文化。比如中國,共產主義革命極大的摧殘了它的傳統文化,但是並未將其徹底滅亡,它的根還存在於中國土壤里,而且,在共產主義殃及不到的 地方,如台灣、香港及海外華人社會,這傳統文化還得到了很完好的保留。因此,如今中國政府為了填補共產主義破滅所造成的統治理由真空而尋覓傳統文化,大力 推動傳統文化的復興,這是可以成功的,而且,馬褂、旗袍等各種滿清文化因素的重新流行,也證明了這一點。沒錯,中國傳統文化,完全等同於三百年歷史的滿清 文化。但是,對於早已消亡的古代文化,要想再造之,卻是不可能的。傷者可以治癒,但死人卻不可能復活。希臘和義大利不可能再恢復古希臘和 羅馬的文明,土耳其不可能恢復拜占廷,伊拉克不可能恢復巴比倫,而中國,當然也不可能恢復華夏。因為滿洲人二百六十年的統治是把滿洲韃靼文明強加於原華夏 文明之上,逐漸演變出一種怪異的滿清文化,它有一定的中國因素,但是仍然屬於韃靼文明,因為韃靼文明是征服者,是雄性的,華夏文明是被征服者,是雌性的, 它們的後代跟父親姓。事實上,自近代以來,中國人談論傳統文化,所指的都是滿清文化——以馬褂旗袍清式長衫為代表——而與古代的華夏文化 毫無關係。現在有些所謂的「漢服愛好者」異想天開的搞什麼恢復漢服,實在是跳樑小丑。已經消亡了三百多年的文化,它根本不是傳統文化,毫無生命基礎,現在 把它搞起來,決不是恢復傳統,而只能是扭捏造作、嘩眾取寵。更何況,由於他們身為韃靼文明的產物而缺乏必要的審美能力,他們所搞出來的這些東西,醜陋庸 俗,只能是奇裝異服,哪有絲毫古代華夏之風氣。與之相比,日本乃至韓國都 保留了真正的華夏文明,特別是日本,自唐代大規模吸收華夏文明以 來,一直未出現文明斷層,已經延續了一千多年,在中國早已蕩然無存的各種優秀文化,在日本一直活生生的存在著,服飾、建築、社會文化風俗等各個方面,在日 本都是那麼的自然。雖然自1945年被美國征服以來日本文化也遭到嚴重摧殘,但是並未消亡,仍然存在,這些文化對於日本是傳統文化,只要加以重視,是能夠 復興的。而中國,也應該努力去復興他們三百年韃靼文明,這也是全世界華人的願望,對於他們,馬褂旗袍才是自豪的傳統文化。


我偏個題,實在是有些不吐不快。

現在許多所謂的漢服黨都拎不清漢服、影視服裝、古典舞蹈服裝等「古裝」的區別。對漢服的概念也非常模糊,通常認為只要是「靠譜、看得過去的」,就稱之為「漢服」。覺得說出「漢服」這個詞比「古裝」要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舉個例子,電視劇《琅琊榜》中的服飾,設計得比較中規中矩,當初看片花時感嘆了一句「服裝挺良心的,連中縫都有」,然後再去看的時候有條彈幕是「中縫什麼鬼」記憶深刻。再後來看此劇正片除了男主的服裝,其他人尤其是女子的服飾造型我就呵呵了。果然電視劇是藝術再加工的東西,妄圖在其中尋找真實這個想法本就是錯誤的。

再有,舞台劇《孔子》中一段女子舞蹈《採薇》的單獨cut版中,有彈幕大意說是「穿漢服跳舞就是美」,我發了彈幕指出其錯誤,「那是再設計的舞蹈服裝,不屬於漢服,漢服講的是形制」,沒想到引起一場爭論,由於吵得太亂,再懶得去回復。總之對方的論調就是「祖宗的衣服都不認識太可悲」之類。

最後就是神煩各種有關中國古典的視頻里一幫「沒有漢服差評」之類的彈幕,特別是看好幾年前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及更加之前的北京八分鐘之類的視頻。每次看到這種彈幕都想呵呵,那個時期恐怕沒多少人有「漢服」這個概念吧,這種態度簡直就是給漢服招黑。

最後很久很久沒去漢服吧,也好久不接觸漢服了,也許觀念和常識都過時了,對漢服這個概念也已經以局外者的眼光冷靜看待了,大致無所謂了~當初的時代一去不回來~現在一幫秀衣黨~


詳情百度「穿漢服的三十個理由」。

補充個,穿衣服不分場合。禮服穿去逛街,便服穿去重要場合。髮型太亂了不想吐槽


最錯誤的認識就是形制原教旨主義,還有傳統文化綁架。

請孔門禮教人士自己去宣講女德,請皇漢自己去上街散步,而不是綁架一群只喜歡漂亮衣服的被你們利用。

貴漢服圈一向群魔亂舞,一會噴別人秀衣黨一會噴別人影樓裝,一會又要束髮纏足恢復禮法。幾乎所有的社交網站一出現漢服黨就烏煙瘴氣。

這幾年借著國學還魂的大勢,貴圈還真影響力越來越大了,但選擇與糟粕同行,最後結出個什麼果可就不好說了。


漢服,應該是指代漢民族傳統服飾。

但是也有一說,五胡之後再無漢。

唐代也是胡漢雜居。

古代如何去辨清楚別漢民族,以及其衣冠制度。

『漢服』這個詞最早出自 《漢書》:「後數來朝賀,樂漢衣服制度。」這裡的「漢」 是指漢朝的服裝禮儀制度 。

漢之後兩晉南北朝,那簡直就是民族雜居,少數民族通通學習漢制。北魏孝文帝推行的改革制度中就有『易漢服』這一項。

到了唐,包羅萬象,海納百川。這個空前的繁華盛世也是一個民族大融合的結果。胡漢相互融合,唐出現穿胡服學胡樂的現象。

雖後來宋、明極力反對民族交融,但是衣服越來越貼合人體機能這一點來說,足見其當初的『胡服騎射』的影響,應當說人是趨利性。

清代,剃髮易裝雖是只針對了男性,但隨著時間推移,民族之間也是相互交融,逐漸趨於一致。所以說,真正的漢服是什麼樣呢?!我更傾向漢代的『深衣制度』或者說『寬衣薄帶』


推薦閱讀:

《武林外傳》里佟掌柜每月只給夥計二錢銀子,這是不是太少了?
古代有沒有類似打火機(取火方便)一樣的東西?是一直鑽木取火的嗎?
龍袍與冕服是什麼關係?
為什麼古代砍了頭頭髮就散開了?

TAG:服飾 | 漢服 | 中國古代文化 | 古代生活 | 古代服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