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德國有哪些相對先進的武器?

二戰時德國有那些相對先進的武器?


德軍在二戰中一個根本的優勢就是步兵裝備方面,尤其是輕火力和反坦克方面。在整個戰爭中,各部隊都裝備了大量MG系列的通用機槍,尤其是後期的裝甲擲彈兵每個班都裝備了2桿輕機槍(這點很少有電影表現出來),此外還有很多獨立的重機槍組,步兵陣地戰射程和射速方面優勢明顯。前期各個步兵班裝備了大量炸藥,後期則基本配備了鐵拳,此外由於受盟軍蘇軍坦克數量明顯佔優的壓迫,1943年以後列裝75mm反坦克炮的口徑也要大於同盟國列裝的裝備(43年以前則高度依賴著名的88高炮)。

具體可以玩一下軍游Combat Mission: From Barbarossa to Berlin 來體會一下。這個遊戲的一個基本技術就是如何指揮一個排步兵打一個MG42重機槍火力點,別以為這很容易,操作不當的話,基本很快就能全員崩潰掉。

二戰德軍的炮兵觀測技術和重火力方面是明顯落後於盟軍的,諾曼底戰役時,盟軍幾乎佔據100%的制空權,英軍方面彈藥供給源源不斷,炮兵白天晚上、沒完沒了的炸。阿登戰役時,德軍處於進攻狀態,很多時候隊形暴露在易被炮火反擊的地形,而且美軍的TOT炮兵戰術也每次都打得德軍的突擊部隊焦頭爛額,即便如此,除開諾曼底的8月崩盤之外,德軍的戰鬥傷亡都並不高出盟軍很多,毫無疑問,德國人就是靠步兵交戰的有利把交換比撈回來的。

德軍步兵裝備的優勢加上一定的靈活戰術(主要是發揚下級主動性方面)就是德軍被認為取得了很多戰術勝利的根本原因,要知道無論是西線還是東線,盟軍和蘇軍都會用大量坦克掩護步兵進攻,即便如此,德軍仍然很多時候傷亡較小,不能不說它的反坦克能力首先就成功抵消掉了盟國的裝甲優勢,然後又能通過機槍上的優勢大量殺敵。

德軍重視步兵火力的發揚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老弗里茨的線性戰術時期。缺點則是戰術以機槍為中心,步兵移動不夠靈活,機動性不夠。

德國的坦克優勢很多人說得最多,但沒有完全說到點子上。初期德軍在坦克質量上並沒有優勢,主要是德國坦克普遍列裝了無線電,而法國和蘇聯沒有,這也是閃電戰為什麼初期能取得驚人戰果。到了後期,豹式坦克的投入使用確實是很成功的,因為豹式基本上可以擋住盟國主戰反坦克炮(45、57)的正面一擊,這個優勢是不容忽略的,也的確增強了德軍戰鬥群的合成戰鬥力,減小了傷亡。例如阿登戰役初期,美軍部分部隊經常因為德軍坦克正面槍炮不入,什麼坦克都報告成了虎王,威懾力和實戰效果不言而喻。

美國著名軍事研究家杜普伊就抽取了西線78次戰鬥為樣本研究德軍的戰術,他的樣本普遍被認為是有利於德軍的戰鬥,但是也可以看出,德軍取得戰損明顯有利於盟軍的戰鬥,很多都是步兵防禦戰,尤其是火力強大的裝甲擲彈兵師戰鬥效能很高。

(註:本表由百度古德里安吧吧友「笨熊邦大力」提供)

由於這些年的反德棍,很多人反駁了德國所謂天外武器的觀點,有時候矯枉過正了。實際上德國軍隊本來就是靠裝備發揮出戰鬥力的,西方國家,比如說美國軍迷當中的德軍fans,武器迷不可不謂佔據了相當比例。

我認為目前為止最大的一個神話就是所謂美軍用M1加蘭德打贏了戰爭,須知歐洲戰場很多時候都是大量採用重武器的陣地戰,一個適合散兵作戰的武器能真正發揮很大優勢的場合是有限的。太平洋戰爭叢林戰面對日本的三八大蓋倒是確實優勢明顯。


這個問題下面都是些什麼回答,先進的被說成不先進,不先進的又說成先進。

首先,Me262先進性無可置疑,

可靠性差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德國受到轟炸和原材料不足的原因,1942年的Jumo004A就有120h壽命,你們盯著1944年的Jumo004B黑它25h壽命沒有任何意義,

另外同期的BMW003是200小時,此種壽命獲得蘇聯人的讚譽,認為與他們的活塞式壽命差不多,是合適而可靠的發動機,並用於MIG9。

說「坑死王牌」的請考慮一下當時德空的處境,舉個例子:

被Me262坑死的最著名王牌諾沃特尼,是在單發熄火故障後依然與數倍於己的盟軍戰鬥機作戰,最後被輪X致死。

換其他國家這種情況完全可以隊友掩護下迫降。

還有被Me262坑斷一條腿的德國戰鬥機總監阿道夫.加蘭德,機場被盟軍轟炸破壞,造成起飛距離不夠。

Me262背了很多戰略潰敗的鍋。

另外其他國家早期噴氣可靠性就好?蘇霍伊設計局為什麼解散?還不是因為自己飛機摔死了慈父喜歡的飛行員。

其次,mg34/mg42先進?

先進的不是槍,先進的是德國沖鉚工藝

(要知道蘇聯生產AK-47時,曾因為鋼材延展性較差導致衝壓件合格率較低。不得不把機匣工藝從衝壓改為更加耗材的鍛壓/銑削)

mg42「鐵皮機槍」適合大規模生產值得稱道,但是這射速完全是黑點,尤其是德軍把通機當成班機使用的做法更是雪上加霜,全班老少爺們都圍著這一挺機槍伺候,

有時候真懷疑這玩意和保時捷博士一樣是個抗德神器。

AK47抄襲stg44這種早就被鞭屍鞭爛的地攤不用我說,

但是stg44確實給戰後輕兵器帶來了深刻影響。

stg44開創了----與護木相連的上機匣,用插銷固定的鉸接下機匣,這些直接被FN FAL和AR15拿走。

還有大名鼎鼎的「恆定后座」系統,Ultimax 100設計師 詹姆斯.蘇利文在論文中乾脆的承認是stg44首創

XXI型潛艇、巡航導彈先驅V1(忽略美帝腦洞凱瑟琳飛蟲)、彈道導彈先驅V2

這些全世界都承認的不用多說,效果不好歸不好,先進確實是先進。

看到前面有人說德國末日防空導彈先進,這一定是受一些英美日常吹德紀錄片影響,實際上這玩意相當廢物,離成熟太遠,而且後世發展已經證明一些子技術不可行。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2680286

順帶一提二戰制導武器最先進的國家是美國: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915701

所以弗里茨X、Hs293最好別吹

吐槽完畢

說幾個經常被大家忽略的領先:

S型地雷,現代跳雷始祖

R4M空對空火箭彈,空空導彈出現前最有效的拆炸比神器

MG213轉膛炮,戰後阿登、M39、德發機炮的真爹(這裡真不是我給武器找爹,是資料上直接承認的)

BII型鋼盔,即後來的東德M56,V50值550,15米硬抗9mm帕彈和7.62托卡列夫,無愧於「合金時代」最強頭盔。

其實受限於凡爾賽和約,德國軍工很多方面談不上先進,軍工里真正領先的領域是化工(這與缺乏資源必需搞合成,戰前納粹黨拚命砸錢有關。)

也正是這個原因德國裝葯穿甲彈明顯優於他國,對比一下因為解決不了早爆問題不得不用實心鐵砣的大英帝國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682819/answer/92010125

德國真是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答題是因為看不慣某些人張嘴就來,法雞看不下去=_=

另外這個老墳是誰又挖出來的?

STG44那種就像是一次性武器的東西....

6.STG44突擊步槍。該槍為世界上最早的突擊步槍,

作者:軍事編輯部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046713/answer/25077663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STG44是率先提出突擊步槍這一概念,以及率先使用中間威力彈。

玩過BF1應該知道這是什麼玩意(笑),可見其他幾位比較扯的是沒玩過BF1。

幾位先輩有話說.jpg

如果說是先進的話,那麼三號戰車應當是可以說得上領先很多其他交戰國的。

當大多數國家用著單人/兩人炮塔過家家的時候,納粹德國三號戰車早已使用了三人炮塔。戰車指揮官只需做好他的本職工作,專心用著指揮塔索敵然後照看一下通訊系統,火炮全部交給炮手和裝填手去處理。儘管是後來表現很優秀的T-34,早期也只有2人炮塔,可以說是個敗筆了。

三號戰車的三人炮塔五人制車組,讓每一個成員都恪盡職守,讓納粹德國可以用更高效率調動裝甲部隊,更遠一點,閃電戰能夠順利的進行也離不開德國人優秀的設計理念。


我只是來反對STG44第一的,很沒意思

我不是說STG44不先進,我是說不要整天一吹逼就說STG44是什麼第一款(成噸的形容詞略)突擊步槍。這無法反映出STG44的先進性。

我也在前面再強調一次,我就不是在回答德佬有什麼先進的武器,我是在提出了一點我對先進性表述的想法。

首先別整天看圖識爹,我還說M16實際上是參考的C96呢,圖來了

這STG44第一為啥沒意思,兩個關鍵詞

關鍵詞①:中間威力彈

中間威力彈的界定本來就很神奇,比如費德洛夫不是突擊步槍的一大理由,就是6.5mm友坂彈不是嚴格意義的中間威力彈,實際上糾結洋人發明的這些「嚴格意義的定義」是特別蛋疼的事情。

中間威力彈也只是選擇,不是指標,現在因為某某打中間威力彈,就冒出來誰誰是第一把突擊步槍,前面自動步槍都不算了,這就很沒意思。

何況美國人又要回去打全威力彈啦×

原來三等人的ICSR項目報出來一個月就被國會砍了............

關鍵詞②:突擊步槍

突擊步槍詞源是一個德佬的組合詞Sturmgewehr,拆開是Sturm-gewehr,gewehr是rifle步槍,sturm可直譯為storm風暴、也可意譯作assult突擊。

這詞都是德佬那裡來的,以防一些人看不懂我再說自白一點,突擊步槍就是一個的德國人造的詞,拿著這個去吹STG44,這就好像美國人哪天把概念里的中間威力彈變成全威力彈,其他指標不變,來一個Combat Rifle,BAR就成了世界上第0.25種現代意義的戰鬥步槍了一樣

突擊步槍本身也是一個後天的概念,後天發明、限制條件並宣稱第一這種事情,你想哪個第一,加夠限定就能第一,不能第一是因為你的限制不夠多、不夠恰當。

這麼搞用來分類是很方便,但這無法直觀說明其有任何的先進性。整天第一第一的,搞得好像STG44第一是因為STG44碰巧叫Sturmgewehr一樣。

比如我現在要把韃英國尊嚴級的海木樁號變成第一,看好了,就幾個字

「印度的第一條航母」

什麼,你要世界第一,那也簡單

「世界上第一條在印度海軍服役的航母」

你要說印度神話里指不定早就有航母了,那也不難

「世界上第一條在印度海軍服役的現代意義的航母」

你看,這就很不講道理 ↑.png

本想我原答案里說的非常清楚了,但是依然有人在無關緊要的地方繼續和我繞,繼續論證STG44第一很先進。但我的意思是 你要吹,就吹的精確一點,高大上一點。充分而具體的說明其先進性,而不是上來一個「世界上第一種XXX」

這個問題我一開始也沒有要按要求回答的意思。只是針對 看到STG44就扣個「第一款突擊步槍」覺得就能彰顯其先進性 的慣性吹逼提出意見。

不要總是把一些模糊的不明所以以至於自己都不知道在吹啥的形容詞堆砌起來彰顯其偉大。

「世界上第一條在印度海軍服役了近30年標誌著印度海軍建設與壯大的現代意義的航母」

這麼吹誰不會,有個雞蛋用?

我期望各路吹逼吹的好一點,精確一點,高大上一點,不僅不是否認,恰恰側面印證了,我對「世界上第一款用被冠以Sturmgewehr之名並且為一大坨我自己都不知道的領域做出巨大貢獻的偉大不朽使用中間威力彈彈匣容量30發缺口式照門產量巨大有一大坨我更不知道具體是哪些的弱正統繼承人別號MP44的Hugo Schmeisser之子德意志軍工之榮耀光榮且堅毅的我可以花一個下午來打這些沒有意義的稱號但想想還是算了的STG44」的尊敬之情

Mkb42&MP43:MMP說好的一起裝逼的 你一個人裝完了。


假鈔


德國的黑科技很多很先進但是多半沒有太大的卵用,很多可能就是在理念上先進,但是實際技術導致作用有限

ME262因為數量稀少,發動機小時數感人(BMW003沒有普及,其實也沒有能力普及),起降條件問題,導致不能發揮性能優勢。截擊效率也沒比BF和FW之流高多少。。。有KDA極高的,也有光板就歸西的。況且戰後實用噴氣發動機還是斯貝一家。

德國一系列的防空導彈,由於制導系統不完善,配套引導,搜索設備巨大,不容易攜帶。無線電近炸引信科技樹沒有點出來(意味著只能碰炸),實際效率按照德國人自己的說法,同等的炸藥使用量,效率不如大型高炮,還有浪費大量電子元器件。

有人說,V2,V1和弗里茨X在短暫獲得一定技術優勢。其實反過來看看。V1使用的時候,美國也在太平洋使用過自己的滑翔制導炸彈,美國人在電視制導炸彈方面也小有見樹,更不用說在繳獲V1以後美國人研製出了可無線電修正的V1升級版。就連隔壁的俄國人都有紅外誘導的空射彈。技術碾壓真的那麼大?

美國人可以高傲的在無線電引導和引信上摩擦德三。(什麼?空對空火箭?RS82射飛機沒聽說過?)

V2這類彈道導彈美國人確實沒怎麼研究,但是反觀V2效率真的那麼高嘛?整個二戰它最大的戰績就是炸了英國人的一傢俱樂部電影院炸死上百號英國兵,其他就是東邊炸炸居民房,西邊炸炸奶牛場,完全的隨緣精準度。講道理這作用和哈馬斯的土火箭。。。也差不多的作用。

為什麼還要浪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做慣導設備,火箭發動機,為此設置那麼多前線基地?這玩意的效率遠沒有戰略轟炸機的大,甚至沒有效率。

其實有說S雷。。。但是問題M2雷也很早在1942年投入使用,鼻祖確實可以說。。。但是後來裝備最多的跳雷確實M16系列,是青出於藍勝於藍。至少在那個時代已經不算先進了。

STG44這類武器確實理念先進,雖然不是首創但是其首次大量裝備確實改變了戰場的一些局面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高基線,完全沒有卵用的護木,不能裝刺刀,結構冗餘帶來的重量,kruz彈萬惡之源帶來的小便彈道把恆定后座的所有優點完美抵消,也不能無視。有人說它容易造,恕我直言這估計只有機匣容易造,它的結構一點也不簡潔。

以至於MG42有什麼優越,它確實容易製造,作為二戰兩種通機的一種,部署的便捷性也無可非議。而且延遲閉鎖管退武器確實在管退大家族是先進的,高射速也提高了壓制力,然而帶來的彈藥浪費呢?高射速管退武器的慘不忍睹的散布呢?它確實不錯但是也不完美。

下面夜視儀這點。。。。德國人在二戰確實在主動夜視點的科技樹不錯。

但是不巧隔壁毛子是微光夜視大佬,他們在ppsh和納莫狙擊上都裝過微光夜視,SU85坦克殲擊車也實驗過微光夜視。俄國人也嘗試過紅外誘導技術。這證明其實夜視技術德國人並不是獨樹一幟。

最後飛翼機這一點,你問過諾斯羅普一家了嘛?人家戰中戰後真的搞出來實用飛翼機,並且還有好幾代,最近的一代還轟炸了我們大使館,居然有人覺得德三飛翼機世界第一?229它飛出來炸個靶子我就說他是實用飛翼機,可是它連裝上發動機好好飛都有困難,我也很無奈啊。

坦克?你說坦克?不好意思我覺得坦克使用扭桿懸掛,大量使用煙霧發射器以外,德三的坦克很多地方基本都是反面典型,沒有什麼借鑒意義

潛艇。。。emmm。。。你覺得我是誇什麼好呢?靜音?通氣管?電動機?(說實話有些確實在21型上首裝)

其實好像也沒什麼真的 。。 那能拉代差的吧。。。那其實可以吹它。。。數量?(滑稽)

但是比起實用我們其實也可以吹吹小鯊魚級啊


相對先進的武器

不是技術

所以stg44mg42me262瀑布之類的,的確是先進的

人家說的是武器,不是相關技術發展。

都扯什麼呢

技術並不先進,武器的確很多較為先進,有什麼問題么?

另外先進不一定是指領先啊,德國又不是持續崩潰的中國。

當然,我知道你們的意思

那有一個東西肯定算先進

v2導彈無疑是先進的

單項技術雖然別人也有,但是整合肯定是德國領先的

怎麼的,工程技術不是技術?

這和設計費不值錢說法有什麼區別?


德軍先進的防空導彈,是在遭到大規模戰略轟炸下重啟的項目,其研究成果龍膽草,萊茵女兒等型號幾乎是戰後每個國家防空導彈原型

德國的火箭研發工作可以追溯到魏瑪時代,但是用於防空目的的火箭研發項目卻相對遲緩。直到1941年,德國都似乎沒有必要為了自己的防空問題操心,戈林認為,足夠的BF109和高射炮已近足夠應付當前防空需求。

但是高射炮部隊已近產生了危機,因為現有高炮取得的戰果與消耗的炮彈完全不成比例,據估計,每擊落一架敵機,德軍需要消耗16000發88毫米炮彈,等效6000發105毫米炮彈或3000發128毫米炮彈。任何有遠見的人都會預見到,隨著技術發展和飛機速度的增加,

情況還會持續惡化,如果採用地對空導彈,1發導彈換一架飛機,作戰效能無疑會大大提升。

當然,這種轉變無疑存在著巨大風險,這不僅是兵器本身的變化,更涉及作戰方式的變化。顯著的是,現有防空模式由對預測模式轉變為雷達引導模式,這樣的轉變涉及無數技術難題,如次風險不得不讓德國人謹慎行事。

但是從1942年開始,隨著盟軍對於德國的戰略空襲壓力與日俱增,研發空對地導彈的問題變得緊迫起來,研發地對空導彈的任務變得緊迫起來。

1942年5月5日,軍備生產部長施佩爾發表講話,要求全力以赴開發防空火箭和導彈,此時,相關研發工作依然緩慢,包括不同項目設計工作和測試設施建設工作。同年9月1日,戈林在與高炮部隊高級軍官談話中首次提及了防空導彈的問題,這是一種固體燃料火箭,並且要求加裝制導系統。基於這次談話精神。OKL開始制定相關戰術細則和技術指標,從而為研發提供方向性指導。此時戈林態度已近轉變態度,3-5年後,防空導彈將會是唯一有效對抗敵方轟炸機的地面防空系統。

一個月後,軍方制定了一項為期5年的導彈發展計劃,並迅速你傳達給了佩內明德火箭研發基地,研發工作火箭男爵;馮.布勞恩具體負責。1942年10月22日OKL完成了相關技術和戰術細則的制定工作。軍方要求這種火箭要有一個目標尋的器,即通過遙控準確命中敵機動力最好是兩級固體燃料發動機,彈頭裝葯100千克。第一支測試部隊於10月27日組建。

布勞恩考錄在v2.a4型導彈的基礎上,縮小尺寸,而難點導航上,技術人員考慮使用「明石」雷達,外線線導引頭,以及安裝一個信號接收器,利用敵機載雷達的信號追蹤等等。

時至1943年12月,5種導彈完成了初步設計,它們被分別冠為「龍膽」「火百合蝶」 「瀑布」 「蝴蝶」 「萊茵女兒」 的名稱。

Feuerlilie(Fire Lilly)火百合地空導彈

製造公司 Rheinmetall-borsig

「火百合」地對空導彈計劃來源於德國空軍部的一項緊急研究計劃,其目的是通過實驗獲得對未來導彈有用的數據。從計劃一開始就設計了兩種型號F25和F55,即跨音速的F25和超音速的F55,兩種導彈的空氣動力外形都來自布勞恩的研究成果。

F25安裝一台Rheimetall 109-505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可工作6秒,發出500千克的推力。由一台裝傾斜滑軌的發射架或掛在飛機機腹下發射,1943年4月在佩內明德附近發射成功。

F55由液體火箭發動機推動,安裝一台由設計Znzian、萊茵女兒發動機的Conrad博士設計的火箭發動機,總推力6350千克,工作時間7秒,還用4枚109-505火箭發動機助推,1944年5月進行首發試驗,達到了1.25馬赫的速度,取得了試驗的成功。

但是由於技術問題,加之其他項目較為順利,火百合優先順序被降低。

龍膽導彈Messerschmitt Enzian E-4

由梅塞施密特公司研發,定義為亞音速無線電制導導彈,用於攻擊高空重型目標,配備了一個550千克戰鬥部,推進器為一台液體燃料發動機,同時配備4台固體燃料助推火箭幫助升空,1944年進入全尺寸研發模式,2月進行第一次試射。同月工廠遭到轟炸,被迫轉移研發基地。共計進行38次發射試驗,生產工時高達450小時。但試驗表明,整個系統可靠性不足,導彈發動機最大推力只有指標的三分之二,飛行穩定性不足,由於項目進度滯後,且所需高價值金屬不足,未能量產。

Hs297(Hs117)Butterfly`蝴蝶`地-空導彈

蝴蝶導彈由亨舍爾公司領銜顏值,研發團隊包括BMW,西門子等多家大型企業,定義為亞音速遙控制導防空導彈,起飛時依靠兩台固體燃料火箭助推器,但導彈自身發動機為液體燃料發動機。研發計劃開始於1942年,44年2月進行了第一次發射試驗。但是試驗失敗。

但蝴蝶的研發進度很快,其擁有88高炮改裝的發射架,非常輕便以及易於攜帶,其制導系統也比較成熟,這使得高炮部隊決定讓蝴蝶加入服役。但是,由於德國燃料工業的崩潰,以及項目無法獲得需要金屬,截止1945年3月,總共製造了140枚導彈,惡化的戰局使得它們全部成為了美國人的戰利品。

Hs297(Hs117)Butterfly`蝴蝶`地-空導彈

蝴蝶導彈由亨舍爾公司領銜顏值,研發團隊包括BMW,西門子等多家大型企業,定義為亞音速遙控制導防空導彈,起飛時依靠兩台固體燃料火箭助推器,但導彈自身發動機為液體燃料發動機。研發計劃開始於1942年,44年2月進行了第一次發射試驗。但是試驗失敗。

但蝴蝶的研發進度很快,其擁有88高炮改裝的發射架,非常輕便以及易於攜帶,其制導系統也比較成熟,這使得高炮部隊決定讓蝴蝶加入服役。但是,由於德國燃料工業的崩潰,以及項目無法獲得需要金屬,截止1945年3月,總共製造了140枚導彈,惡化的戰局使得它們全部成為了美國人的戰利品。

Rheinmetall-Borsig Rheintocher(Rhine Maiden) 萊茵女兒 製造公司 Rheinmetall-Borsig 用 途 地對空導彈

「萊茵女兒」地空導彈由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研製,有R1和R3兩種型號,其中R1型的動力是兩級固體萊茵女兒-1在發射架上燃料,R3則是液體燃料帶固體助推器。「萊茵女兒」彈長5.74米,射程12千米,最大射高6千米,採用無線電指令控制,翼尖帶有發光裝置,以方便操作人員目視遙控。「萊茵女兒」從1943年開始進行了82次試射,到1945年,德國戰敗成了定局,該導彈的計劃不得不在當年2月被終止,最終也沒能裝備部隊。戰後,美、蘇、英等國在德國技術成果的基礎上,研製出了第一代實用地空導彈。

瀑布(Waterfall)

  德國在1941年開始對瀑布導彈進行設計研究,並於1942年11月完成,它實質上是縮小版的V-2導彈的防空導彈版,基本設置沒變,在彈體中部位置安裝了額外的翼,從而增加了機動性。採用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為動力的原型導彈在1943年初進行了飛行測試。1943年8月,瀑布導彈的設計者,瓦爾特 蒂爾博士(Walter Thiel )在英國皇家空軍轟炸佩納明德(Peenemunde )時喪生,整個導彈項目因此受到嚴重影響。

  1945年由於蘇軍的逼近,瀑布導彈計劃終止

1943年初,在A-4(V-2)的基礎上開始設計,尺寸略小於V-2,由V-2導彈發動機的設計師Thiel博士設計發動機。新發動機在1943年3月點火試驗。在同年8月皇家空軍對基地的大規模空襲中,Thiel被炸死,加上液氧和甲醇設備被毀,整個計劃的進度都受到影響。 「瀑布」的第一種型號W-1翼展最寬。經過試驗,對高速飛行器來說翼展大並無好處,所以第二種型號W-5翼展較小並後掠,最後的W-10更比它翼面積減少27%,以節約極短缺的金屬材料。

1943年2月28日在佩內明德附近的島上進行了首次發射試驗。首發導彈未能達到超音速,上升僅達7000米;第二發導彈達到2772KM/h的速度和預定的射高。同年7月和次年2月又進行了24次發射試驗。1945年2月,由於蘇軍已逼近佩內明德,計劃被迫中止。

以上

來自本人一年前,發於德軍吧


1.stg44

作為自動步槍,stg44採用7.92x33mm彈,動能大約2000j,後坐力比較好控制。單發精度比較好,而且恆定後坐原理(除了槍炮世界提到以外,我還在youtube看過stg44的慢動作,第一發後坐到位後面幾發後坐都沒有到位。而後坐不到位是典型的恆定後坐的特徵,stg44閉膛待擊是第一發以後恆定後坐)使得連發精度也相當高。

大量採用衝壓件,雖然零件數量並不少但是成本和工時低於德軍的標準步槍k98。

具備了如此多的優點,作為早期的突擊步槍幾乎完美,只有重量偏大算是缺點。

2.mg42

彈鏈供彈的機槍,卻只是比那些彈匣的輕機槍重一點。換槍管速度堪比zb26和布倫。第一個採用衝壓機匣的中型機槍,降低了工時,而且還是冷鍛槍管,在機槍上用冷鍛槍管的很少。各方面都設計得很好。雖然定位比mg34廉價,但是外觀卻比mg34好。(個人認為) 德軍緊急開發出的中型機槍竟然如此優秀。而美軍這邊,還在用湊合事的m1919a6作為類似的用途,重量更大不能快換槍管還成本高,相比mg42完全不是一個時代。

mg42和stg44代表著德軍輕武器的成就 都是各個屬性都做得比較完美 沒有明顯的短板

3.黑豹坦克

虎1坦克已經很強了。但是黑豹坦克首上的防禦,尤其是對75mm級別彈藥的抗性,比虎1強太多了,17pdr發射apcbc彈好像也只能在400碼勉強擊穿。kwk42火炮也是2800m內穿甲能力全程超過虎1的kwk36。儘管側面是個缺陷,但是對於45t這個噸位的坦克,正面和火炮極為強大,而且成本沒有虎1那麼高。類比一下盟軍,17pdr裝在薄皮的螢火蟲就是王牌了。黑豹可是火炮堪比17pdr(kwk42穿深也就比17pdr差一點),正面防禦卻幾乎無敵,還是後期德軍的主力,還不是王牌。代表著盟軍的裝甲部隊和德軍有著絕對的差距。

4.pak43反坦克炮

發射標準的apcbc彈的穿深,二戰中最為強大。(17pdr是用apds才能勉強超過)。二戰中最強的反坦克炮,可以1000m內擊毀同盟國這邊除了is-2首上以外的所有坦克和部位,更可怕的是,地面型就生產了3500門,這個產量也不小。也就是,德軍擁有3500門,動能比常規的88炮還高70%的反坦克炮,而88炮對付坦克就已經夠強的了。

5.v2彈道導彈

德軍有彈道導彈,不僅有,還能量產,不僅量產,還能一發一發往別的國家打,不僅能把如此昂貴的彈道導彈往別人土地上打,還能打出3000多枚這麼大的量。對於美國,這是50年代才能看到的景象。(蘇軍的飛毛腿也有仿製v2的痕迹,腦補一下伊軍如果拿出3000多枚飛毛腿什麼景象,但是德軍44年就能做到)


嚴格意義上來說,二戰德國能夠稱得上「先進」二字的武器,是與同盟國軍隊存在代差的,當時,同盟國武器研發最先進的當屬美國,德軍的這些黑科技裝備,就連美國也是望塵莫及(至少短期內趕不上)的。以下列舉幾個有代表性的德軍黑科技武器:

1.Me262戰鬥機。人類第一種投入實戰的噴氣式戰鬥機。最快時速870公里,實用升限11450米,而當時同盟國的主流螺旋槳戰鬥機,時速多在700公里以下,升限不足10000米。

2.V-2導彈。人類最早投入實戰的彈道導彈。射程320公里,彈頭2000磅,可超音速、超低空飛行。同盟國方面,最厲害的地(艦)對地打擊武器是美軍的406毫米艦炮,炮彈重量也超過1000磅,但射程只有幾十公里,精度也未必比V-2要高。

3.「萊茵女兒」、「龍膽草」系列地空導彈。世界上最早的防空導彈。可用無線電遙控器目視操作,雖然它們一直處於試驗階段,但同盟國戰後的很多的對空導彈(比如美國的「響尾蛇」)都借鑒了它們的技術。

4."小紅帽」反坦克導彈。世界上第一種反坦克導彈。射手憑藉操作器、導線設備,可精確控制修正導彈航向,使導彈命中目標。該導彈破甲厚度超過200毫米,最大射程1500米。而同盟國最先進的單兵反坦克武器——「巴祖卡」火箭筒,最大射程只有365米,穿甲能力只有75毫米,精度也相對不足。

5.「吸血鬼」單兵紅外夜視系統。德軍步兵的夜戰神器。當時,同盟國士兵還只能摸黑打仗,最好的夜戰工具也僅僅局限於戰術手電筒。美軍也是借鑒了「吸血鬼」的設計,在戰後才研製出裝配在M1步槍上的夜視系統的。

6.STG44突擊步槍。該槍為世界上最早的突擊步槍,它的7.92毫米中間威力彈藥的理念相當先進,在400米距離上,該槍可提供類似衝鋒槍的火力密度(當時各國的衝鋒槍射程在200米左右),同盟國軍隊除了衝鋒槍之外,射程遠的幾乎都是手動、半自動步槍,而機槍又不可能做到人手一挺。美軍的勃朗寧自動步槍,算是比較輕便的遠射程連發槍械,但與STG44相比,在靈活性、士兵舒適度上還是不能比的。戰後,美軍M16、蘇軍AK47都借鑒了STG44的很多技術。

本文原創自微信公眾號【軍事編輯部】

加vx:Y1050325088拉軍事社群,萌妹子軍迷也在裡面喲(請備註軍事編輯部)


19分鐘通海閥(笑。

說正經的,我覺得保時捷虎可以算。不插電混動理念領先世界幾十年


首先,所有所謂末日黑科技全部排除

這些東西的投入並不是因為技術先進而是狗急跳牆的產物

這些東西帶來的麻煩和浪費遠大於他們所帶來的戰略優勢(本來也幾乎沒有),甚至可以說是拖垮德國的原因之一


MG42

7.92毫米口徑、帶式給彈的德國MG42,由於功能多樣而異常突出,是二戰中最為有效力的武器之一。由於裝上了雙腳架,它們可以在實戰中扮演輔助步兵的角色。而裝有三腳架的武器,則被證明是一種優秀的防禦武器,這些武器可以裝在坦克和其他交通工具上。MG系列的高速射擊速率(每分種能射出1200發子彈),和獨特的聲音使得盟軍給它們起了個綽號「希特勒的拉鏈」。


必然v2導彈啊,戰後美蘇等導彈研究基本都是從v2起步的,包括我國東風一號不也是師承v2嗎,足以見其對導彈發展史影響之深遠


德國輕武器主要就是3件事,很慚愧,做了一點微小的工作

1.直托設計

2.具有實戰意義的select fire(這玩意咋翻?快慢機??)單兵步槍

3.用後既棄單兵反坦克武器

1.直托算是很德味的一個設計,第一款直托設計的槍械沒找到,不過我印象里的第一把是風暴突擊隊的MG08/15,二戰里MG34承接前人的設計。

在輕武器里,FG42和MKb42採用了這個抑制上跳設計(為連射而生)

2.三姓家奴 MKb42 MP43/44 StG44。一把被吹過分,也被罵過分的好槍。我覺得對它最好最中肯的評價,就是德國人的設計初衷。

「300m,半/全自動,短步槍」

300m=7.92x33短彈+16.5英寸槍管足矣

全自動=所以用了能抑制上跳的直托結構,為了兼顧火力持續性和重量用了30發彈匣

短步槍=在滿足需求的同時儘可能緊湊,輕便,便宜

順便他們搞出了鉸接的上下機匣結構

德國佬得到了他們想要的槍,而我們得到了突擊步槍

3.我,鐵拳,打錢

tips:誰再和我說AK抄StG我就送他去見卡老爺子,AK借鑒了不少槍不假,但就因為一個定位天天喜當兒我受不了。

這個言論的出處是這裡(wiki StG44詞條下引用 30)

http://pogoarchives.org/labyrinth/09/02.pdf

總統智囊團 1970/3/16 提交的一份報告

1970!!!!!哇,這個黑出翔才是政治正確(zz正確)的年代

順便推下 @章易 的這個回答

為什麼AK未使用StG44的上下機匣化設計,卻使用較陳舊的一體化設計(原標題有歧義)?


領先時代的只有MG34和MG42通用機槍,不是因為射速,而是因為概念。當然還有Stg

44突擊步槍,率先使用中間威力步槍彈,但是同期蘇聯也在研製M43,只能說比較先進而已,不算是領先整個時代。還有21型潛艇的通氣管,這個是真的不錯。其他的就沒有了,謀殺己方王牌飛行員的me262真是乏善可陳。


與其說德國的武器先進不如說德軍對於先進技術和戰術理念的應用能力超過盟國,火箭技術出現於三十年代,為啥最早投入戰爭的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是德軍的?同樣的,噴發同樣早都有了,為啥262就出現了?自動步槍技術很多年前就有了,為什麼大放異彩的是STG44?當滿天飛的是小胖墩的時候BF109就開始在揍小胖墩了,敢於實踐,很重要的……別管後期是不是病急亂投醫………


修德羅海姆


相對比較先進的...MG42算一個,合格的排機,不合格的班機...

德國的XXI艇,一款真正為水下作戰而生的潛艇

空軍的FW190,螺旋槳戰鬥機的巔峰

MK103機炮和球形閃電

算試驗車的話還有液力驅動四號,這是二戰中驅動上的巨大進步,是革命級的

以上


停留在圖紙上的。


推薦閱讀:

哪款武器能代表法國人的美學?
履帶式自行火炮和坦克有什麼區別?
求推薦防身器械?
長期打Airsoft能夠提升真槍格鬥技術嗎?
哪樣兵器是冷兵器之王?

TAG:軍事 | 武器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二戰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