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三方支付的發展狀況?


1.牌照這一年半隻發了1張,監管層已經對新發牌照很謹慎了,況且還有很多公司到現在也基本上是空殼。

2.什麼電視支付、電話支付意義都不大,基本上沒人拿這個玩什麼東西

3.互聯網支付基本上就是幾個大玩家,剩下的玩家拼拼費率,走走灰色地帶,玩法真的不多了 膽子大能掙錢,膽子小沒市場。

4.POS收單早就亂成一團了,比的就是誰沒下線,誰的背景硬,背景硬的賺的爽歪歪,沒背景的就只能看著自己的產品越來越沒有競爭力,劣幣驅逐良幣

5.預付卡,已經有幾家出事了 ,第一家被吊銷牌照的也是預付卡,這幾年反腐力度大,加之預付卡的發行成本高和在線支付的便捷,預付卡的量也開始逐漸萎縮....

6.移動支付火爆,得益於各種理財,基金,p2p,移動支付的量爆發很快,傳統的移動支付市場受限於手機端的操作,必須非常簡單,故基於賬戶體系的快捷支付類是最適用的,所以這個市場被支付寶、微信支付壟。

總之,純粹的為了支付而支付的產品越來越沒有想像力了,大家都在想基於支付以外還能玩些什麼,金融、信用、營銷、指定場景...


想像很美好,現實超骨感,小公司都在直接賣身,幾個「大佬」非常尷尬,上市上不了,借殼不允許,賣身不甘心,股東要套現,業務沒起色,政策卡脖子,現金流越來越差。

就醬~~~~以上不含AT


支付本身已經趨於工具化。存在的意義是為了給場景提供更好的支持。現狀是支付行業寡頭壟斷的格局已經形成,螞蟻金服和騰訊已經佔據了絕大多數的市場份額,並且持續在C端的應用場景發力,從線上到線下。更多中小支付公司或依託於集團本身的場景,例如京東、萬達;或在細分行業做好垂直行業,更好的為B端合作方 做好個性化服務;或者賣身給有良好應用場景的平台,例如:美團、滴滴。總的來說,支付的戰爭還在繼續,或繼續擴大市場,或深耕細分行業,或者賣身求榮。


從2011年5月至今,央行共發放了270張支付牌照,有支付領域觀察人士表示,場上的支付機構將逐步開始市場化「洗牌」。

從2011年5月首批非銀行支付牌照發放以來,央行共發放了270張支付牌照,除去浙江易士、上海暢購、廣東益民等3家支付機構因嚴重違規被央行陸續註銷資質後,市場上的支付牌照還有267張,涵蓋預付卡、互聯網支付、收單等資質。

267張非銀支付牌照,多不多?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范一飛的回答是:多!

「支付領域的『四梁八柱』監管框架已經建立,下一步就是具體執行。」3月10日上午,范一飛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記者會上如是表示。

央行再度對非銀第三方支付機構表態後,有支付領域觀察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市場上的支付機構將逐步開始市場化「洗牌」。

支付行業整合勢在必行

范一飛指出,支付市場「總體而言供大於求的情況比較嚴重,所以行業也存在過度競爭的情況」。

易觀智庫統計顯示,截至2016年第二季度末,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市場交易份額前五位分別是支付寶、財付通、銀聯商務、快錢和匯付天下,市場份額分別是43.39%、16.95%、15.44%、7.43%和6.94%,合計90.15%;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份額前五分別是支付寶、財付通、拉卡拉、聯動優勢、連連支付,份額合計94.44%。

多數支付機構營收以通道手續費為主,在這樣一個寡頭效應的市場,絕大多數支付機構難以做大規模,多數支付機構業務開展基本處於停滯或維持狀態。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業內人士處了解到,前期一家尋求賣牌照的支付機構,年營業額僅數百萬元。

生存壓力下,不少支付機構依靠客戶備付金賺利差。央行明確表示,客戶備付金不屬於支付機構的自有財產。

范一飛也指出,部分支付機構內控薄弱、風險管理放鬆等,對消費者的保護不夠。兩個突出問題:一是消費者的個人隱私特別是關於支付的敏感信息被泄露,甚至一些信息公開在網上買賣。二是備付金被挪用的情況一度比較嚴重,有些機構把客戶的備付金拿來炒房、炒股票,甚至用於個人賭博,最後導致損失。往往一個機構出問題可能牽扯到多個地區,消費者的人數可能數以萬計。

央行也曾對上述風險事件進行過通報,浙江易士挪用客戶備付金5000多萬元,加上超範圍經營支付業務,最終嚴重資不抵債,損害持卡人利益;廣東益民也違規銷售產品並挪作他用,導致備付金賬戶餘額嚴重不足;上海暢購在面對突髮狀況時備付金不足且籌措資金能力有限,波及5萬餘持卡人;此外,還有支付機構違規為賭博網站提供支付服務、互金平台藉助第三方支付非法吸存、代扣介面開放給外部平台導致客戶資金被扣劃等。

2016年8月,央行在對第一批支付業務資質續展時表示,堅持「總量控制、結構優化、提高質量、有序發展」的原則,一段時期內原則上不再批設新機構;重點做好對現有機構的規範引導和風險化解工作。

這一表態後,市場上支付牌照開始奇貨可居。多家有意獲得支付資質完善業務布局的企業通過高價收購獲得牌照,包括小米、唯品會、恆大集團、綠地集團、美團點評等。

一位牌照中介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一個互聯網支付和預付卡資質的牌照,目前不含備付金的價格為3.5億元。如果有移動支付資質的話,起步價為5億元。

「支付的市場份額已經瓜分得差不多了,新進入者基本也沒有什麼空間。這應該是監管部門意識到問題並對牌照踩剎車的主要原因。」上述市場人士表示。不過,市場上有支付牌照需求的企業屈指可數,當前市場上炒牌照之風盛行,實際上很難進行正常的優勝劣汰。

一家有意獲得支付牌照的企業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當前市場上許多支付機構沒有自己的支付場景,商務拓展渠道也一般。預計行業會逐步壓縮整合到100家左右甚至更少。

技術對支付的影響「難以想像」

對於非銀支付機構在發展中累積的問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上述記者會上表示,對於非銀支付這一新興事物,不是一開始就去束縛其手腳。央行的態度是既要鼓勵發展,同時也要防範風險。范一飛表示,央行對於非銀支付產業包容其發展,在認清其客觀規律後再來加以規範。

近一年來,第三方支付機構管理相關規定密集落地:發布《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業務管理辦法》,禁止支付機構為金融相關機構開立支付賬戶,對賬戶分類管理;開展非銀支付機構風險專項整治;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範電信網路新型犯罪;要求支付機構對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等。

對於動機不純的機構,上述規定將擋住其伸向客戶備付金的手。

范一飛還披露,市場上大量機構無證從事支付業務。到1月份為止,全國清理出239家非法從事支付業務的機構並對其,進行了整頓、清理,部分已經移送公安部門處理。

周小川表示,人民銀行高度鼓勵,同時也和各種業界合作,把金融科技的發展搞上去。他特彆強調,網路科技、數字貨幣也包括區塊鏈等新技術的發展,會在未來產生一些當前人們不容易完全想像或者預測到的影響。支持支付業把心思都撲在通過科技手段提高支付系統的效率、安全和為客戶服務上。

支付領域的技術競賽也正在開啟。

繼銀行卡、網路電子銀行之後,當前移動支付領域新技術層出不窮。二維碼支付、ApplePay(蘋果支付)以及小米支付(MIPay)、虹膜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不斷推進。

京東金融CEO陳生強在與銀聯戰略合作時表示,支付領域的用戶需求和技術都在變化,所以市場格局未定,雙方將研究推進下一代的支付產品。


純做支付不賺錢,之前清結算報告統計,說是達到千億還是萬億級別才能盈利,中國也就這麼前4前5的支付公司能有這個量級。

支付清結算能力是底層能力,做好了,是靠上層產品賺錢的,比如徵信,貸款等。不過如果你市場佔有率低,其實也是然並卵的。你說你個市場佔有1%的支付公司,提供客戶資金流數據做貸款,誰敢呢。


1.從企業角度說,第三方支付會和所有行業一樣,80%財富(盈利,打比方的數據)集中在少部分公司當中(支付寶,微信),但是這不會妨礙剩下的去瓜分20%的利潤,所以申請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動力依然存在,有些行業的特殊性必然決定了需要其他支付的存在,我想沒人會因為股票交易無法使用支付寶充值,而去推翻他吧,會動到某些人的既得利益的。

2.從國家層面來說,資金流動從傳統的線下轉向線上,如果國家想管控的住的話,必然會限制牌照的發放。

3.如樓上說的,第三方支付真的只是一個手段,基於這個手段可以幹什麼才是最重要的。現在很多沒有牌照的工作開始基於第三方支付做一些擴展,聚合來發展業務,比如ping++等聚合類支付。SO 第三方支付會成為線上經濟的基石,但是這個不會成為左右線上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報告看點梳理:

①支付行業概況及第三方支付領域發展趨勢概覽

②互聯網支付、銀行卡收單、預付卡發行與受理、行動電話支付四大產業鏈布局解讀

③投資動向及企業資本市場狀態分析

④161家關聯企業介紹及融資信息詳情

第三方支付行業研究報告(附161家關聯企業介紹)

隨著移動支付的飛速發展,中國已經走在全球移動支付行業的頂端,成為最大市場。不僅在中國國內,現在美國、英國、日本、東南亞地區、澳大利亞、北歐眾國都開始紛紛接入移動支付,第三方支付已經踏出國門走向世界,一步步向海外擴張。

第三方支付再迎強監管 合規創新成未來主旋律

中國的第三方支付特指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保障的第三方獨立機構,一般通過和銀行合作的方式,提供交易支持工具和平台,以此實現資金轉移的一種新型支付模式。

目前主要媒介有以互聯網為媒介的互聯網支付和以手機為媒介的移動支付,以及交易量比較小的預付卡支付和銀行卡收單業務。支付工具目前以手機掃描二維碼以及NFC近場支付為主。

「第三方支付」行業相關政策:

2016年10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公布的《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非銀行支付機構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112號文)

2017年11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無證經營支付業務整治工作的通知》(217號文)

2017年12月21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下發《中國人民銀行關於規範支付創新業務的通知》(281號文)

21日晚最新發布的《通知》主要涉及到八個方面,包括開展支付創新業務應事前報告,維護支付服務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加強收單業務受理終端管理,規範小微商戶收單業務管理、加強代收業務管理、加強支付業務系統介面管理、嚴格遵守跨行清算政策要求、強化監督管理等。

在此之前金融支付創新往往帶來一定的市場混亂,《通知》發布之後,將對金融支付創新嚴格管控,在合規之下創新將會是未來的主旋律。

支付牌照受限,企業該如何發力?

2011年5月26日,央行頒發了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自此第三方支付行業進入正規化發展階段。從2015年的3月央行宣布暫停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至目前為止,持有牌照的支付機構總數下降到了僅有247家。

除此之外,近幾個月來央行和網聯的聯合監管打擊也將一部分不合法不合規的第三方支付機構清除出市場。支付行業里的監管力度日趨嚴格,再加上已經有九成的市場被微信和支付寶所霸佔,迫使越來越多的支付機構選擇退出或轉型發展。

冷靜分析自身的資源和優勢,選擇明確的業務方向正成為這個行業的趨勢。支付寶、財付通分別依託淘寶和騰訊龐大的個人客戶群迅速搶佔市場,這無疑給快錢、通聯支付、環迅支付等其他平台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因而,快錢轉向深耕企業端,把為企業打造專業高效的流動資金管理解決方案作為發展的重心。通聯支付則走出了類似銀聯商務的路子,在全國30個省市設立了分公司,大力拓展收單業務;環迅支付則選擇在境外卡收單、行業資金歸集方面發力。

移動支付引領第三方支付發展

我們正步入一個移動支付無所不在的時代,多樣化的移動支付服務將為用戶和商家帶來前所未有的便捷。目前第三方支付牌照分為好幾類,移動支付則是市場主流趨勢。在中國移動支付市場,僅今年第一季度,就有46.2%的移動支付用戶選擇第三方移動支付,由第三方支付引發的變革正在加速。

據《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行報告(2017)》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商業銀行處理移動支付業務共計257.1億筆,金額達157.5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5.82%與45.59%。非銀行支付機構處理移動支付業務共計970.51億筆,金額達51.01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3.47%和132.29%。

另外央行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處理電子支付業務381.35億筆,金額523.47萬億元。其中,網上支付業務120.87億筆,金額439.89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14%和1.37%;移動支付業務97.22億筆,金額49.26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6.65%和39.42%。

查看完整版報告及161家完整企業介紹請戳鏈接:第三方支付行業研究報告(附161家關聯企業介紹)


第三方支付大發展的這些年,很多場景已經被填充完成了。主要還是微信和支付寶,畢竟現如今就是流量為王,而微信、支付寶就幾乎涵蓋了線下的全部場景。信用卡套現這類偏灰的就不說了,雖然量大,但不正經。

線上依舊也還是他哥倆。但一來他們費率高,還有就是有些業務他們看不上,這也就是別的支付公司僅有的生存空間。至於目前很火的聚合支付,很多時候是其他三方支付公司用支付寶、微信的支付產品作為敲門磚(微信、支付寶介面銀行可拿到),來發展自己的業務。畢竟大家都有支付牌照,憑什麼只是沒有流量就比你矮半截。這其實也就是四方聚合正在做的事。

微信:hdy6959

請移步:外匯第三方支付通道包括聚合支付流程是怎樣運行的?


國美最近收購了一張7.2億。


第三方支付發展史,一路走來到底經歷了什麼?

在當今中國,無論我們相信與否,每天的市場交易中,每10筆中就有8筆是通過第三方支付平台完成的。第三方支付已經融入到我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演變為一種新式的消費習慣。

第三方支付發展歷史只有不到20年的時間,但它給世界帶來的變化卻是顛覆性的。回顧第三方支付發展的歷史,充斥著跌宕起伏,也醞釀著生機與希望。回顧歷史就是展望未來,我們從過去的各種痕迹中,總能發現未來的端倪。

萌芽時代(90年代末到2002年)

20世紀90年代,第三方支付的暗涌已經浮現。阿里巴巴,慧聰等B2B平台把線下的商務交易轉移到互聯網上,這種B2B網上交易方式在信息管理、中介服務以及交易平台等方面表現出巨大優勢。而易趣、卓越、亞馬遜等B2C平台,C2C平台則把線下購物搬到了線上。由此,網上購物,在線交易成為了一股新經濟浪潮迅速崛起。而作為網上購物,在線交易媒介的第三方支付,也應運而生。

在很多人的眼裡,國內最早做支付的企業應該是具有國企背景的。在移動支付尚未普及的年代,銀聯支付可以說是國內曝光率最高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了。但是擁有「國字型大小」背書的銀聯卻不是第三方支付行業「開山祖師」。1998年,首易信支付成立,宣告中國首家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誕生。在當時,首易信支付的功能僅僅停留在把用戶的支付需求告知銀行,讓用戶在銀行的網上支付頁面完成支付這樣簡單的支付模式上。同年,北京成立了首都電子商務城,作為網上支付的示範平台。就當時而言,由於第三方支付寥寥無幾的交易流水和較低的信息系統運營風險,央行等金融監管部門並沒有十分注意。

信用中介時代(2003年到2005年)

2003年,針對電商平台上商家良莠不齊而引發的信用隱患,阿里巴巴成立了支付寶業務部,並於次年12月正式推出第三方支付應用支付寶,買家付款後款項先打到支付寶平台上,等交易完成並確保顧客滿意後,款項才轉到賣家手裡。支付寶這個第三方支付平台實質上是一個充當信用中介功能的虛擬賬戶,能有效地降低顧客的交易風險。

2005年被稱作是第三方支付的元年。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首次提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概念。他認為,要保證電子商務環境的安全,建立真正的誠信體系,就必須從交易環節入手,而支付寶就是由這個問題想出來的第三支付工具。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和應用,特別是互聯網的興起,電子商務迎來了集中爆發期,第三方支付平台就像雨後春筍一般出現。騰訊旗下第三方支付平台財付通成立,全球支付霸主PayPal高調入華。另外50家第三方支付公司也在同年宣告成立。

儘管第三方支付已經開始呈現遍地開花的趨勢,但是智能手機等電子設備仍未廣泛普及,市場需求處於疲軟狀態,而官方也未對第三方支付公司進行資質上的認定和國家信用支持,全靠支付平台自身的產品創新和商業信用,以至於第三方支付的發展速度未盡如人意。第三方支付的行業標準和制度規範依舊處在摸索狀態。那時候,網路支付,手機支付,簡訊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方式層出不窮,但是這諸多的支付方式卻是鰲頭多於實際功用。

支付普及時代(2006年到2010年)

隨著第三方支付的不斷更新迭代,第三方支付除了扮演信用中介角色外,還具備支付清算與融資功能。第三方支付行業出現的初衷在於解決在線支付中銀行卡的聯網通用問題。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需要,很快發展成為集網上支付,電子支付,電話支付,充值卡支付,代收代付等多功能於一身的支付平台。航空業,保險業等生活服務領域也開始出現第三方支付的影子。2006年,有關網民調差結果顯示:八成以上的網民正在使用第三方支付進行網上交易而不擔心其交易風險。

但是,野蠻生長總容易演變為亂象叢生。2009年,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規模達到5766億元,與支付相關的企業達到300家以上。由於沒有相關監管政策配套。第三方支付行業處於監管的空白期,挪用資金,非法套現等行為接連發生,整個支付行業陷入了混亂。

2010年,央行出台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確立了第三方支付相關的配套管理辦法和細則,通過審核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方式把第三方支付機構開始納入國家金融監管的領域內。並規定無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不得從事支付相關業務。

高速發展時代(2011年到2016年)

2011年5月26日,對於第三方支付而言,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日子。央行正式發放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首批27家第三方支付企業飲到了「頭啖湯」。隨後,13張支付牌照也相繼發放到第三方支付公司手中。

第三方支付平台帶來的高收益吸引了眾多企業的加入。在2011年到2015年間,是央行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的高峰期,像智付支付,支付寶,拉卡拉,快錢等具有代表性的支付平台就是在這期間獲得支付牌照的。截止目前,央行分8批發放支付牌照,目前中國人民銀行記錄在冊的支付牌照數量為267家。

2015年以後,由於央行停止支付牌照的發放,支付牌照在一夜之間成為各方爭奪的「香餑餑」,小米,恆大,唯品會,綠地……各行各業都在搶奪這個稀缺資源。特別是互聯網行業,互聯網行業的資金流水,用戶餘額,用戶數據等信息關係著平台的命運,因此誰也不想把這些數據交給其他第三方支付平台。

2016年4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2015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報告中指出:上一年網上支付業務交易量總計為363.71億筆,同比增長27.29%。支付金額高達2018.20萬億元,同比增長46.67%。

第三方支付在這短短的幾年間,給世界帶來的變化可謂是翻天覆地。餘額寶,微信紅包,收款碼等支付方式一次次地刷新著人們的眼球。網銀支付、移動支付、數字電視支付、固話支付、ATM支付、NFC近場支付、掃碼支付、點卡支付、預付卡支付以及城市支付服務。各種支付產品滿足了日常生活所需。

當然,繁榮背後也催生了各種違規。在幾年間,拉卡拉,易付,廣東益民,上海暢購等由於挪用客戶備付金,監管不力,交易監測不力等原因相繼被罰或吊銷支付牌照。

未來,第三方支付路在何方?

隨著人工智慧的普及,第三方支付的發展也進入了新的階段。聲波支付,臉部支付,指紋支付早已經不再新鮮。在未來,最有潛力的三大支付方式是移動支付,城市支付和跨境支付。

在目前,由於移動支付技術尚未成熟,造成了其較低的認知度和使用率。但是隨著支付技術的更新迭代,臉部識別技術、聲波感應、這些人機交互的支付方式,將慢慢地從理想轉化為現實。加上用戶習慣的逐漸轉變,小到街邊買菜,大到醫院門診,移動支付的普及率將不斷上升。移動支付將迎來高速發展期。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移動支付憑藉螞蟻花唄,餘額寶,螞蟻森林等形式多樣的移動支付場景和阿里系電子商務平台產生的巨大流量,有望穩坐移動支付領域的頭把交椅。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千篇一律的產品早已不能滿足人們的多樣化需要。他們更需要一種能滿足自己特定需求的商品。社群消費這種新式的消費方式由此誕生。無論身在何處,通過無線網路,一群有共同喜好或者志同道合的人總能聚集在一起,享受他們喜歡的產品和服務。現在的母嬰電商,微商,就是典型的社群消費。同時,公共服務需要一套方便快捷的渠道體系,以此來便利生活。以上各種服務形式,背後都需要一個具備高使用頻率和便利性的社交工具。以微信支付為代表的城市支付服務,代表的正是第三方支付的另外一大趨勢。公益捐贈,小程序,滴滴打車,家政服務……只要一台手機,一個微信APP,所有東西一鍵完成。

跨境電商已經在潛移默化中不斷顛覆和改造傳統外貿。權威機構預測,2018年跨境電商的交易規模將是2016年的3倍以上。巨量增速和廣闊前景的背後,隱含的是第三發支付的海量需求。在跨境電商的交易中,支付只是諸多交易環節的一部分。而跨境物流,報關報檢,保稅倉,海外倉等跨境倉儲對於從事跨境業務的單位和個人而言是一大痛點,因為現在的跨境支付解決的僅僅是支付這一環節,而非一個集合物流、倉儲、報關、支付於一體的跨境整體解決方案。以智付支付為代表的跨境支付服務,代表著的正是新型的跨境第三方支付。這種支付方式在保證跨境支付安全性和低手續費的前提下,涵蓋外匯結算,跨境物流倉儲,報關報檢等跨境配套服務。這種新型跨境第三方支付模式,能有效地降低跨境交易成本,提高跨境服務效率。


現在很多的支付公司都已經名存實亡,而且許多做第三方支付的打出T0,實際上按照央行的規定,資金入款需要凍結一天,並且非工作日不打款,所形成了T+1的出款模式。至於市面上在做的T+0,D+1,D+0等等都是需要支付公司或者是銀行在中間先墊資給商戶做出金的。這種行為需要建立在商戶極高的社會公信力之上,不然會產生極高的風險。所以選擇時需要謹慎,微時間專註支付,專心為你,微15258168104,如果有用,希望您能採納


現在市場上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公司總共也沒幾家,到了16年底,這方面的牌照政府機會不進行審批了,所以也會有很多資本大鱷進入這個行業,尤其是購買牌照作為炒作的概念,16年美團購買第三方支付的牌照就花了12億。本公司有第三方支付牌照,可進行互聯網支付,預付卡支付業務,詳聊微masterzhao66


推薦閱讀:

銀聯商務和通聯支付優點缺點對比?
支付平台的賬戶體系結構是怎麼設計的?
第三方支付和銀行系統直連和間連是什麼意思?
商業銀行可與第三方支付公司在哪些方面開展合作?是否有必要通過收購第三方支付公司達到打通跨行支付的目的?
備付金與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實際日交易量是什麼比例?

TAG:第三方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