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戰國之前)的姓和氏是如何的?
看了很多網上搜索的資料還是覺得有點迷茫,遂拜託知友解惑了。
目前我知道的是姓來自於母親,在母系社會時孩子的母親是確定的而不一定知道父親,所以姓是表明來自於哪位母親。不知道理解錯誤沒有。那麼是什麼姓又是以什麼決定的呢?有什麼來源?氏從我閱讀的資料里看是由於同姓部族逐漸壯大而分出去的小部族,每個部族給自己起的代號就是氏。我知道有的用自己分支所在的地方的地名作為氏,那還有什麼其他氏的來源呢?
我看到有說是古時候姓人人都有的,而氏是只有貴族才有的。姓人人都有是因為母親確定的原因么?那同一個部落不同母親也都是一個姓么?為什麼氏是只有貴族才有的?照來源來看不是同一個分支就有同一個氏么?讀神話故事,裡面人物的稱呼都是他們的名么?前面不帶姓和氏的么?是不是稱呼裡帶上「帝」的都說明他們曾為帝?帝嚳的兒女帝摯和帝女是否並非這種情況?我有點迷茫……求各位解答謝了~
先秦姓氏的問題很複雜,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的,而且現在還有各種學說互相爭議。隨便一兩個帖子也是捋不清的。
我就舉個例子,給題主一個主觀上的認識吧:
例子就是商鞅,這傢伙姓名變了兩次,比較有代表性。商鞅,最初叫公孫鞅,是衛國公室,也就是國君的親戚,是姬姓,但姓氏合流之前,男人是不用姓的。公孫本來只是一種類似王子、公子、王孫這樣的身份稱呼,也有逐漸變成姓氏的情況,但在商鞅來說還只是身份稱呼,並非是一個「氏」。所以說,商鞅這時候的名字就是這個意思:「國君的孫子鞅。」商鞅如果繼續呆在衛國,如果他有幸是衛國嫡系子孫等到了他某個哥哥即位,那他可以改稱「公仲鞅」或者「公叔鞅」。如果再幸運些,有獲得了封地,那這塊封地叫什麼,商鞅就得改稱什麼鞅,兒孫才算獲得了一個真正的「氏」,這個例子可參考下文「商鞅」這個具體名字的論述。可商鞅沒在衛國繼續熬,而是選擇出國,去了其他諸侯國。這時候他原本的稱呼「公孫鞅」就得改改了,在衛國您是國君的孫子,在魏國、秦國對不起您真不是國君的孫子了,所以他改稱衛鞅。「衛」是衛國的國號,一般而言,這樣不是個氏,只能證明他來自衛國而已。這也從一個側面看出,衛鞅並非公孫氏,因為如果是「公孫氏」,那雖然不是國君孫子但還是沒必要再改稱衛鞅的。例子有「王」這個氏族,他們頂著這樣託大的姓氏跑哪兒都不改,就證明這真是氏而不是身份標識。衛鞅在秦國幹得轟轟烈烈,秦國國君給他一塊名叫商的封地。有了封地,就有了自己的小宗廟,有了自己的家族了,這時候衛鞅就必須隆隆重重地改叫「商鞅」了,而他的子孫也是有「商」這個氏族的成員了。
可萬一商鞅有個子孫,在姓氏合流之前又獲得了新的封地怎麼辦?很簡單,又是一個新的氏族,封在哪裡,您叫什麼氏族就行了。例子如晉國的荀氏,後代兒孫很厲害,得到新封地分家立新氏族的就有智氏、中行氏、程氏……還有一點,就是貴族不一定都有氏,平民也不一定都沒氏。因為氏雖然都是貴族之間產生的,但貴族淪落成平民也是很常見的事。貴族沒有氏的,譬如周王室王族、各諸侯國尚未有氏的公族。最簡單的例子,周天子,眾所周知是姬姓,但什麼氏?沒有。雖然周王室亡國的後裔很有可能取姬、周為姓氏,但在亡國前,每一個周王室的子孫都有開創新氏族的資格,但他們是沒有氏的,只能叫王族。所以說,從周王室流落成平民的人,繁衍成大族都會以「王」為氏,但這群王氏的傢伙,還真不一定都是貴族了。再舉個例子,劉邦是個平民吧。祁姓劉氏,就是出於晉國六卿之一的范氏,范氏族滅後,逃走的族人出於各種考慮就會自己改氏族,沒有什麼封地了改氏族,自然只能從祖宗的名字或者官位上找了,他們選擇了一個著名的祖宗劉累的名字就叫了劉氏。這一支劉氏自從逃出晉國直到劉邦出世前,應該都沒啥作為,純平民了,可人家還是有氏的。首先,上古時代,姓和氏是不同的。
簡而言之,姓以明血緣,氏以別族群,這就是它們的基本作用。在姓氏的使用上,也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男稱氏,女稱姓。
氏是代表了本宗的地位,並與別宗相區別。比如孔子的氏是孔(他的姓是子),這個孔來自於他六世祖孔父嘉(名叫「嘉」,字孔父),這樣就把孔父的後代和其它子姓宗族區別開了。再比如趙氏的「趙」,來源造父的封地趙,這樣就把造父的宗族和其它嬴姓宗族(比如秦人)分開了。
因為氏包含著社會、政治的意義,所以只有男人才可以稱氏。因此是孔丘,而不是子丘,是趙盾而不是嬴盾。
姓則代表了血緣,氏可以因為封地、官職等情況發生變化,比如先軫又稱為原軫(他的氏是先,又變成原),士會又被稱為隨會(他氏士,又氏隨,他的後代又以范為氏),而姓永遠不可能變化。姓的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體現在婚姻上,「同姓不婚」,這是西周、春秋時代最嚴格的規定。所以周天子娶王后,就只能向齊國(姜姓)、陳國(媯姓)等異姓諸侯娶。魯昭公娶了吳國的女子(吳國、魯國同為姬姓),結果被國人罵了個慘:「君而知禮,孰不知禮」。
由於姓的功能是用來表明血緣、區別婚姻,所以只有女人才稱姓,如魯隱公的母親叫聲子,聲為謚號,子為姓。又如晉文公夫人叫文嬴,文是謚號,嬴是姓。
所以,男子稱氏不稱姓,女人稱姓不稱氏,沒有男人稱姓的,也沒有女人稱氏的。
所以,周文王叫做「文王昌」,不叫姬昌,武王叫做「武王發」,不叫姬發,周公叫做「周公旦」,不叫「姬旦」,齊桓公叫做「齊侯小白」,不叫姜小白,晉文公叫做「晉侯重耳」,不叫姬重耳。
===========================補充回答=====================
至於姓的起源,上古時的姓,如姬、姜、姚、媯、嬴、妘、姒、姞等,多為女字旁,這或許是姓發源於母系社會的證明。《說文》云:「姓,人所生也,古之神聖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稱天子,因生以為姓」。這段話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是「姓人所生也」,也就是姓是與人的血緣相關的,二是「母感天而生子」,也就是說人知其母而而不知其父,從側面表明了母系社會的特徵。
關於姓的具體來源,有人認為起於地域,如《國語》所謂「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也就是說,黃帝之所以姓姬,炎帝之所以姓姜,是因為姬水流域興起,而炎帝在姜水流域興起。
但姓的起源非止一種,商朝姓子,是因為其始祖簡狄洗澡時,撿到了玄鳥(也就是燕子)的蛋,她把蛋吞了下去因而有孕,生子曰契,(也就是《詩經·商頌》所謂「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因而以「子」為姓(子即鳥卵,現在還有地方把雞蛋叫雞子)。與之類似的傳說,還有禹,據說他母親吞神珠薏苡,因而有孕,故而禹以姒為姓。
前文說炎帝姓姜,是因為其「以姜水成」的緣故,但也有學者認為姜者,羌也。姜和羌是同源字,都是表示牧羊的人,炎帝部族之所以姓姜,是因為其以牧羊為業,故此姓姜。
總而言之,姓與母系血緣密切相關,這個是肯定的。但具體起源,肯定多種多樣,有因地而起的,有因部落圖騰而起的,有因祖先傳說而起的。
氏的起源比姓要晚很多,《左傳·隱公八年》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諸侯以字為謚,因以為族。官有世功,則有官族,邑亦如之。」也就是說「胙之土而命之氏」,經過分封才能有氏,氏是對一個姓的分支進行區別的手段。
氏的來源有很多,最常見的是以封地而氏,比如造父封於趙,故曰趙氏。畢萬封於魏,故曰魏氏。
還有以官職為氏者,比如荀林父為中行統帥(晉國作三軍,為左行,中行,右行。中行即中軍),故曰中行氏。此外如司馬氏、司徒氏等等。
有以祖父的字為氏者,比如前文所說孔子六世祖名叫孔父嘉,因此其子孫以孔為氏。魯國子駭死,羽父請魯隱公為其賜氏,魯隱公就以子駭祖父子展的字為氏,命曰展氏。
氏是隨時可以變化的,這和姓是不同的(因為姓和血緣相關,因此不能改變)。有一個例子非常典型,就是春秋時期的士會。士氏的祖先,據說是陶唐氏之後,所謂「陶唐氏」,其實就是堯,氏為唐(故曰唐堯)。後來周成王時,滅唐國,遷其祖先於杜,號為「杜伯」,這就從唐氏變成了杜氏。周宣王時,殺杜伯,其子隰叔奔晉,擔任了晉國的士師,因而改為士氏。後封於范,又封於隨,故又曰范氏,隨氏。因此,士會又叫做隨會,范會,范武子等等。(士會的稱呼,是《左傳》中最多的,多達十餘種)簡單來說,姓是屬於自然屬性,歸於血統和血緣相關,只要是貴族血統和身份,都有姓,從父系得到。氏則不然,必須是獲得了貴族的身份,而且具有自己的封地,才能有稱為氏的資格。這就是女子只有姓,而沒有氏的緣故,女子出嫁後,從夫家的姓,原來的姓就廢棄了。至於商鞅,原來的公孫鞅,公孫是他的個人身份,表明有貴族血統,但本人沒有封地,所以不算真正的貴族。只有等到有了商的封地以後,才是真正的貴族,名副其實,成為商鞅。姓也不是所有兒子有資格繼承的,理論上只有嫡子是可以繼承的,而且也只有在父親死去以後,繼承人才具有使用這個姓的權力。在此之前是只有名,不帶姓的。以前存在嫡庶之分,庶子是沒有繼承權的,包括姓的繼承權也沒有。貴族的庶子同樣是作為平民來對待的。紅樓夢裡面的時代,賈寶玉是天然有繼承權的,賈環則沒有繼承權。在春秋時代,就連個姓都沒有。
我也不太懂 但是安利一本書 東漢 王符著《潛夫論姓氏志》
推薦閱讀:
※遇到過算命的通過測量自己的手指的骨指長度,而推算我的姓氏了,是怎麼做到的?他沒有套我們的話!?
※胡姓女孩子什麼名字好聽?
※為什麼嚴姓這麼少?
※你覺得最能代表中國的姓氏是什麼?為什麼?
※中國歷史上的諸葛,夏侯,司馬等姓,以及屬於少數民族的姓,如歐陽,上官,令狐,耶律等,是不是都消失了?
TAG:姓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