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值得推薦的歷史讀物?
類似於《明朝那些事兒》,比較有意思,讀得下去的
昨天看到蕭三刀回答,憤慨於他對中國史書、儒家文化的詆毀以及誤人子弟,因此第一次在知乎寫了這麼長篇的吐槽炮轟,裡面出現了一些態度偏激,回駁欠妥的地方,評論中有知友指出,我在此道歉了。今天看了蕭三刀的後續評論和回復,起初我笑得很厲害,尤其看到她把所有的罪責推給高曉松的時候,我走在路上都要不禁笑出聲來以至於被旁人當神經病。但笑久了就笑不動了,最開始的時候覺得她可恨,後來覺得她可笑,現在覺得她可悲。一個人永遠活在自己的幻夢之中,把區區所得當作宇宙天理,拒絕和其他人的交流,對別人的質疑視而不見只是自顧自吹噓自嗨,如果她不是真的患有精神病,那這樣的人,真的,真的,很可悲。如果蕭兄您能認真看我這段話,希望你走出自己的圈子,多看看外面的天空。我們是凡人沒錯,但正因為我們是凡人,我們才會去追求歷史的真相,去哲學地思考,去藉助文學表達自己的精神和情懷,正因為我們是凡人,文史哲才有他的意義,求知才有他的價值。神,他不像我們這樣愚昧,不需要思考,他掌握一切真理。即使你是神,也請不要來拿真理告訴我,「這就是真理,凡人你一定要信,不信你就LOW「,」我是神,我說的話就是真理。」對不起,我就是凡人,我喜歡思考追索的樂趣,哪怕在滿天神佛面前顯得那麼愚昧。我們都年輕過,都也許曾經自以為掌握了宇宙的道理,視苦口婆心的儒學思想為糞土,這不可怕,人都是要思考和涉獵閱讀才能再思想上有所成長的。可怕的是,拒絕閱讀,拒絕交流,拒絕走出自己的小圈圈,這才可怕。今天買衣服,穿了件西裝試鏡,看到鏡子裡衣冠楚楚的自己,想起了我朋友的一句話,「脫下西裝,也許裡面只不過是一隻猴子罷了。」真怕,怕鏡子里的人,西裝下的自己,成長了二十多年還只是一隻猴子。我們什麼都不知道,沒有任何準備,就呱呱墜地,來到這個世界,那個時候我們什麼都不懂,我們也許和一隻猴子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兩樣,我們會製造工具,我們會說話,我們可以征服世界。但,那有如何呢?我們見慣了那些毫無邏輯,言之無物,叫囂塵上,隳突南北的網路暴民,也許他們是政界的高官,也許他們是學術的權威,也許他們是商界的比爾蓋茨……但,他們也許不過是一隻有權的猴子,有知識的猴子,有錢的猴子。而我覺得人,是一種會求知,會思考,願意交流的物種,而這些基本品質,不過是他們從猴子進化到人的一張資格證而已。
我們之所以今天這麼多人選擇知乎,而非其他平台,我相信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裡人比較多,猴子比較少,理性的交流多,中二的犯病比較少,這是多好的一個平台,請你不要浪費。希望有一天,當你看到鏡子里的自己,能自信的說,這是一個人。
廢話稍微多了點。補充於八月二十九日凌晨——————————————————————————————————————————————————————————————————————————————————————此處實名反對 @蕭三刀 。首先,就事論事,看她這個問題的答案。《春秋》《左傳》《史記》《資治通鑒》包括二十四史都不適合初學者閱讀,讀《張居正》不如讀《萬曆十五年》……
相信提問君還是個剛剛開始了解歷史的同學,所以想在《明朝那些事兒》的基礎上有新的讀書方向。蕭君這句話總體而言問題不是很大,但有沒有考慮題主的文言文水平。的確,如果沒有基本的文字功底,讀這些書會比較累,尤其是《左傳》。但如果題主在已經具備一定高中文言文功底的前提下,《史記》、《資治通鑒》完全是可以閱讀的,對於初學者而言,這些書包含了中國的史學基本精神和態度,是了解國史的必讀書。而且從文筆上來說,太史公的歷史敘事藝術,涑水先生的史評,都是極其出色的,也不存在枯燥之說。此外,我第一次看到有人把《春秋》和《左傳》分開來列,從西晉杜預作《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後,這兩本書都是放在一起的,誰把這兩本書還分開來看,單獨看《春秋》兄弟你不累啊。
這一段其實問題還姑且說得過去,以上純屬枝節在吐槽。讓我在知乎上第一次火冒三丈的是下面一段話。個人以為,讀史歷史觀一定要正確,所謂正確,就是要以求知問道的心態讀史,而不是為了high,或者意淫。更不是受一些史書中的觀念的毒害,譬如說《左傳》第一章就是講鄭莊公克段,不到黃泉不相見的故事,其實潛意識裡面都是在推銷儒家的那種所謂孝道……至於衛懿公殺二公子,還有什麼首陽山等等……其實都是垃圾——時代在變化,儒家那套思想整個都爛透了,無須學習……
第一句話存疑,因為在這裡,有自己的歷史觀固然沒錯,但是究竟什麼歷史觀是絕對正確的,麻煩蕭君好好講解一下。歷史觀古今中西那麼多,請問究竟哪一家是權威,馬克思嗎?
至於後面的話,讓我開始大為懷疑這位同學的基本素養。「《左傳》第一章」,兄弟啊,你在讀《三國演義》嗎,第一次聽說《左傳》還有第一章第二章的,同學你究竟讀過沒?《左傳》,只有說XX公XX年的,你想說的是魯隱公元年吧,而且即使是魯隱公元年,在「鄭伯克段於鄢」之前還是有一些小插曲的,不是開門見山就是鄭伯克段於鄢的親。你該不會看的是某些版本的《古文觀止》吧,註解的地方估計編輯筆誤,寫了個見《左傳》第一章。然後,我不曉得是你表達的問題還是真的是你不知道,「鄭伯克段於鄢」和「不及黃泉,毋相見也。」可以說是兩件事,你把這兩件事連在一起,什麼個意思。沒完,「其實潛意識裡面都是在推銷儒家的那種所謂孝道。」同學,你稍微有點常識就曉得這書本來就是儒家經典,還需要潛意識?而且,這件事情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這叫什麼,政治作秀,「遂為母子如初」,他們「初」就相看兩相厭啊。但是在那個禮法社會,鄭莊公如果有個囚禁母親的罪名,絕對是對他不利的,這個高中生都知道。這些也還沒什麼,頂多覺得你讀書不多。下面「其實都是垃圾——時代在變化,儒家那套思想整個都爛透了,無須學習……」我不知道你是何來的勇氣,能夠說這些話。兩個問題,第一,時代在變化,沒問題,但儒家思想是不是整個都爛透了?儒家講仁,現在爛透了?儒家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現在爛透了?儒家講「人無信不立」,現在爛透了?儒家講「義」,現在爛透了?儒家講,「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現在爛透了?儒家講「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現在爛透了?我不得不問一句,你是誰啊,你懂儒家嗎,你不懂儒家請別意淫儒家,更別意淫這個時代像你一樣「爛透了」。第二,任何史書都有他的一套歷史觀在,《春秋》的價值,「亂臣賊子懼」。撥亂世反之正,莫近於《春秋》。《春秋》文成數萬,其指數千。萬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易》曰『失之豪厘,差之千里。』故曰『臣弒君,子弒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漸久矣』。故有國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讒而弗見,後有賊而不知。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經事而不知其宜,遭變事而不知其權。為人君父而不通於《春秋》之義者,必蒙首惡之名。為人臣子而不通於《春秋》之義者,必陷篡弒之誅,死罪之名。其實皆以為善,為之不知其義,被之空言而不敢辭。夫不通禮義之旨,至於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則犯,臣不臣則誅,父不父則無道,子不子則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過也。以天下之大過予之,則受而弗敢辭。故《春秋》者,禮義之大宗也。夫禮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後;法之所為用者易見,而禮之所為禁者難知。
這就是春秋作為史書的價值,就像你說的,擺事實,擺家破人亡,陪臣執國命,君不君臣不臣,國家覆滅的事實,再給你講道理。這裡面的很多故事,我不否認有虛構的,甚至有儒家理想色彩在裡面的故事。但他這裡的春秋的歷史精神,秉筆直書的史家人格,是後代史書的一個源頭,是後代史官的一個精神圖騰,他們是中國史學最重要的源頭。【《尚書》作為史料的價值大於作為史書的價值,更多見於帝王誥命而非史家著述。】不懂春秋,你無法全面理解後面的「二十四史」、《資治通鑒》,更無法理解中國的史學傳統。
這裡也許有些偏題,更多的是講中國傳統史學,回歸題主想了解的客觀歷史。第一,《春秋左氏傳》本身就記載了非常多的歷史故事,春秋三大戰役,城濮之戰、邲之戰、鄢陵之戰,以及齊晉鞌之戰、秦晉崤之戰,都是非常有文學價值和史學價值的歷史故事。第二,《春秋左氏傳》有很多我們研究歷史必須知道的一些典章制度,思想觀念,我們發展成今天這樣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慢慢變化的,這也就是我們讀歷史的一個意義,「通古今之變」。舉個例子,成公十三年,「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有執膰,戎有受脤,神之大節也。」這個就是古人的社會,古人的思想,這就是歷史。你不知道這些,不知道史書裡面的這些你所謂的「垃圾」,你研究古代史,你研究個屎。
第三,從史書的角度來說,我們姑且不討論它對古代治史者的意義,就當代而言。首先,他是史料;其次,他有最「中國」的史學觀。剛剛也提到過,歷史觀有很多種,不是只有蕭君的歷史觀最為正確。春秋左傳,以及後來的《史記》、《資治通鑒》,再包括後來的《廿二史札記》、《國史大綱》,都是在人性的基礎上探索歷史的興亡成敗之理,我們不同於西方史學觀,他們有英雄史觀,和我們有點像,他們有馬克思唯物主義歷史觀,喜歡探討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都有,各自有各自的優劣,中國史學觀,強調了人的影響,這是其優點;不那麼重視社會,是其缺陷,我也認可。【說不重視研究制度的,請把《通典》、《通志》、《文獻通考》,以及「二十四史」裡面的《書》或者《志》都看一遍先。】你不能告訴我說,只有重視經濟的史觀才正確,重視人性的史觀就錯啊。【鄙人史觀比較傳統,史學大神輕噴】第四,放點私貨,學歷史的前提,我個人認為是人文情懷,沒有人文情懷,知道再多歷史知識不過是段子手,做再多的研究也不過是「著書都為稻粱謀」,史學,我認為最終目的就在於「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最後能夠為我們健康的人性和精神服務。讀《春秋左氏傳》,我相信讀過的朋友都應該能體會到裡面的人文情懷,哪怕你作為初學者,你能在史書中學到這樣的人文情懷,功莫大焉!蕭君下面的回答,更為匪夷所思,而《史記》《資治通鑒》也有同樣的缺點,特別是目前看到的《史記》都是閹割版,至少三刀已經看到了很多閹割的痕迹,想必是當初漢武帝令儲光續等人在篡改的時候故意留下的筆法吧,而《資治通鑒》每到司馬光說,就充滿腐朽的儒家那套仁義治天下的屁話……賈誼的《過秦論》,說秦失天下是因為殘暴失國,壓根扯淡,歷朝歷代的改朝換代的根本原因都是派系鬥爭……
1.的確有部分刪減,但請蕭君告訴大家有哪些,或者您可以發表在學術期刊上給我們瞻詳;
2.儲光緒……這位仁兄是誰啊?恕我孤陋寡聞。你想說褚少孫吧!不用謝我,我姓雷。但是,首先的確有兩種說法,其一認為有漢武帝刪《今上本紀》之說,到了三國王肅也是持這一說我沒記錯的話。但就算如此,這跟褚少孫有什麼關係,褚少孫是在《史記》流傳過程中散佚後做的補充,劉徹早就埋了好多年了。何況,根據司馬遷在《報任安書》「藏之名山」以及《漢書·楊惲傳》的記載,《太史公書》的重見天日,應當在宣帝朝楊惲幫宣帝搞定霍氏家族之後,跟武帝沒什麼關係。3.「腐朽的儒家那套仁義治天下的屁話」,你反正覺得歷史都是像你想像的那樣,所以你無法想像有的朝代真有仁義在,我承認有權謀,有外儒內法,但整個中國歷史發展中,尤其是在宋朝非常明顯的仁政,在你眼裡成了司馬光的意淫,你也是挺敢冒天下大不韙的。4.秦失天下有很多原因,沒錯,包括舊貴族的反撲等等。但裡面沒有殘暴?而且《過秦論》啥時候成史書了。5.「歷朝歷代的改朝換代的根本原因都是派系鬥爭」,壓根扯淡四個字我原話奉回。
正確的歷史觀第一步必須摒棄君權天授的思想,必須一開始就要在腦海中有「陋室一間,進風進雨不能進國王」的思想。要一開始就要以自我和家庭為中心,有小我才有大我!
那是政治觀,朋友。你是在拿自己的觀點強姦古人。而且,君權神授好像一直是西方政治思想吧,中國與之有相似的地方,但你也不能說那就是君權神授啊。在中國,只有明清的時候,皇帝的權力近乎無窮,之前皇帝行使權力都要有很大的限制,您可以先去讀一下《中國歷代政治得失》或者《國史大綱》。如果您看不起錢穆那就算了。
最後一段終於有點人話。所以優秀的史書具備的特點,就是很少說教,往往都是擺事實,讓讀者自己去判斷事實真相。個人認為真要研究歷史,應該從《劍橋中國史》《羅馬衰亡史》開始研究,然後再去看看黃仁宇《萬曆十五年》,唐德剛的《晚清七十年》《袁氏當官》……
中國史書說教很多???重要的問題打三個問號,你看的是奏章吧。你讀《漢書》,一篇傳記裡面到底有多少班固的評價?【論贊不算,即使是論贊,也是非常精審。】
「個人認為真要研究歷史,應該從《劍橋中國史》《羅馬衰亡史》開始研究」我不否定這兩本書的價值,但是對於初學者來說,太枯燥。而且《劍橋中國史》,整套書太為零散,雖然擅長發明我們傳統史學中忽略的地方,但他們對於很多中國的制度、思想、傳統缺乏了解,很多地方寫得不倫不類,適合你有很好的歷史基礎之後再閱讀。而且故事性很差,不適合初學者。唐德剛的是《袁氏當國》,不用謝,我姓雷。至於唐德剛的《晚清七十年》,書是好書,但……買得到嗎?南京有一家店有賣,沒記錯的話是380還不480。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位答主究竟是多神奇的人。
先看她的回答:Q1:人為什麼需要禮貌?
A1:「其實不需要!禮貌只是為了防止被暴民們傷害,比如說路上撞到人了,你不道歉說聲對不起,人家可能揍你!」恩,你對傳統文化的確缺乏基本的禮貌,當你發現不需要被傳統文化揍的時候,你就可以沒禮貌了。Q2:為什麼《紅樓夢》排四大名著第一卻讀不下去?A2:「第一需要明白的是賈寶玉其實映射的是傳國玉璽,林黛玉隱射了崇禎,薛寶釵則隱射了皇太極……而賈府其實隱射了皇室……「同學,你想像力挺豐富而且挺敢大言不慚的,拿一種非主流觀點說是」第一需要明白的」Q3:諸葛亮的才能被高估了嗎?A3:無法複製,大意就是說,她在寫歷史小說,初衷是因為《三國演義》太垃圾,史實錯誤太多。Q4:是否應該取消中小學強制性文言文學習?
A4:而儒家和墨家的那套陳詞濫調像什麼《左傳》《論語》《大學》《孟子》《中庸》《禮記》等等我也就懶得引用了。
同學,你真的看過《禮記》嗎?稍微有點常識的都知道《大學》、《中庸》是《禮記》的篇目好嗎?至於下面蕭君說自己「作為鄙人,幼自家學熏陶。「作為鄙人,第一次聽說這樣的稱呼;幼自?自幼?家學熏陶?熏成你這樣?還有下面貼了很多自己的」詞作」,竟然說詞作,好歹得有個詞牌名吧,少年郎是哪家詞牌名,你自己創的嗎?下面那首《滿江紅》,終於是個詞牌名了,但是……韻就錯了一個,「蟒「是養韻。至於平仄錯得有多離譜我都懶得吐槽了。而且即使從」詞作「本身的思想性上來說。。。我覺得應該沒有什麼思想性吧,就是吼吼,感覺像是垃圾古風歌詞。」且看我 身有刀千傷 志滿腔「這種,典型的垃圾古風。Q5:如何評價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的小說《靈山》?【前方高能】A5:看到上面的一陣回答,只覺得一種悲哀,就連知乎上面也少有人能真正讀懂這本書。鄙人生平讀書無數,無論古今中外,很少有推崇作品,即便是《百年孤獨》《戰爭與和平》《伊利亞特》等等等等一大波名著,在小說這個類別裡面,也只能算是平庸之作,書讀到最深處,就只能拿《孔子》《孟子》《大學》《中庸》《史記》《資治通鑒》《生命不可承受之輕》《傲慢與偏見》《父與子》《幻滅》墊桌腿,拿《韓非子》《鬼谷子》《淮南子》《孫子兵法》《君主論》《戰爭倫》墊屁股,偶爾將《易經》和《聖經》放到手邊翻一翻,像《尤金希斯》《靈山》《北回歸線》《查拉圖如是說》這種傷人腦筋的處處充滿排斥感的作品實在是少得可憐。
而姑且不論《理想國》《小邏輯》《利維坦》裡面充滿自相矛盾乃至糾結的邏輯思想,回到小說這個題材,能夠跟這本書並駕齊驅的只有《尤金希斯》,這是我讀完後唯一的感覺。
這本書完全擺脫了傳統中國文化乃至西方文化舊有的規範,即便是《紅樓夢》,備受林語堂這種級別的男人推崇,但是在思想上比起《靈山》還是低了一個檔次,我當時看完這本書,唯一的感覺就是脊梁骨發冷,感到前面聳立了一座一道怕不過去的高山,有一種深深的挫敗感——自負讀書天下第一人的自尊,要寫出超越所有人的作品的信心完全被摧毀!當年1900日俄海戰,大獲全勝的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腰間刻著「一身俯首王陽明」的腰牌的心情,只有讀了這本書後才深有體會。
嚇哭我了。但是……《孔子》是哪本書?為什麼莫名其妙裡面加了本茅盾的《幻滅》?《尤金希斯》是什麼書?你想說的是《尤利西斯》吧!不用謝,我姓雷。《小邏輯》哪些地方自相矛盾了,願聞其詳。林語堂是哪種級別,願聞其詳。讀書第一人?你說你嗎?日俄戰爭什麼時候發生在1900年了,那時候他們不是在愉快地打北京嗎!「一身俯首拜陽明」什麼時候變成「一身俯首王陽明」了……要哭。
再來看這位兄弟的問題:Q:許嵩是否抄襲了本人的歌詞?附1. 《南朝令》/霧煙茫茫 鎖清秋 獨自莫憑闌 / 天星凌亂 朦朧月 疏影斜孤窗/繽紛落英 流水上 江山恍若幻 / 嘆蛾眉黛淺無人畫凄涼/夜涼如水 月華淡 相思楓若丹 /花發新枝 尋舊桐 往事濕青衫 /秦淮河畔沉香夢 /芙蓉城邊 燒槽葬霓裳/海棠飛 雪千層 宿雲不識君/ 隔江山寺鐘鳴 猶疑南朝聲 /燭殘漏斷飄搖多少前塵離恨/曉月墜羌笛幽幽傷魂 /桂花落盡庭深 相思沾淚枕 /空山枯竹幽徑 望斷歸時塵 /春花秋月淹沒多少紅袖佳人 江流水無痕 /天水染碧 帳中香 又添北苑妝 /一斛珠醉 內香筵 仙樂舞廣寒 家國何物 風掃雨 更在他國土 /泉下骨面壁張仙咽淚哭 鳳閣龍樓 連霄漢 一旦歸臣虜 無限江山傷心處 朝去還來暮 花明月黯籠清霧 風流卻被雨打風吹去
附2《懷唐寅》霧失樓台 一杯冷月西湖碎 暮雨霏霏 寂寞庵主花間睡 題行雲 月圓月又虧 幾番蕭竹憔悴 畫西風 夕照楓林歸 遙憶江南 伊人相伴花下醉 平步摘桂 芷蘭娉婷怒雨摧 浮屠如夢 往事難追 苦恨年年歲歲 可憐春水 空流無人繪 又是江南 花開花謝花飛 笑歌狂舞 閶門放浪買醉 舴艋小舟 載得江山幾回 無端春風 擾亂一湖心碎 奈何橋邊 翁前姑後催新鬼 三生石前 玉露如霜花含淚 輪迴台 塵緣還了 又怎料相思還未 天轉涼 莫忘添新衣(古音通「微」 ) 遙憶當年 執手纖纖紅妝繪 輕語淺笑 簾卷江南戲春閨 桃花美 只是無奈 多情總被歲月催 一江蘆葦 雁去紅霞飛 橘黃蟹肥 孤鶩又掠秋水 老樹昏鴉 荒冢萬點清淚 紈扇秋風 隻影翩翩畫誰 病驢思歸 嘗盡人間滋味
同學,我都數不清你抄襲了多少古人。
綜合以上,我覺得這位蕭三刀同學是個不學無術的人。
最後回答一下答主的問題:
當代一些寫手的東西我覺得還是要謹慎的,推薦一些前人的著作,可讀性也不低。了解歷史:蔡東藩《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司馬光《資治通鑒》可以買個中華書局的文白對照本,文言文水平不夠的話。黎東方等 《黎東方講史》系列」百家講壇「許多出版的實體書或者講座稍微深入
建議先讀一本通史,個人建議:呂思勉《白話本國史》
傅樂成《中國通史》錢穆《國史大綱》【相對而言較為難度】張蔭麟《中國史綱》【相對而言,寫得太少太略】斷代史閱讀
然後可以開始看一些自己喜歡的時代。呂著斷代史四本《秦漢史》、《先秦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翦伯贊的《秦漢史》錢穆的《秦漢史》(沒錯,秦漢史比較火……而且的確,要了解中國歷史,必須得先看秦漢史,是後來諸多時代的一個源頭。)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中國斷代史系列》,包括楊寬、王仲犖、林劍鳴等許多老先生的著作。童書業《春秋史》顧誠《南明史》《明末農民戰爭史》之前提到的」黎東方講史「系列也不錯。斷代史專題
這個就太多了,可以找領域內的專家著作。可以先從中華書局的《X史Y講》那個系列開始讀,之後的就可以自己找了。讀完這些之後就可以有很多方向。
1.歷史文獻【本人方向】回歸《春秋左傳》、《史記》、《漢書》、《資治通鑒》、《漢書》、《史通》、《文史通義》、《廿二史札記》這一大系。2.通史專題
諸如研究中國歷史地理、中國行政制度、中國官制、中國政治思想……非常多的方向。3.歷史哲學
結合西方著作,比如黑格爾《歷史哲學》、湯因比《歷史研究》等等。4.疑古方向
顧頡剛《古史辨》,網上買不到全的,可以自己下載,或者買商務印書館出的幾個散本以及北京出版社《秦漢的方士與儒生》。或者土豪一把,南京學人書店,唯楚書店有售,700塊。5.考古方向
張光直、李濟、蘇秉琦等著作。最好先買本大學教材學《考古學通論》,【想到哪兒寫到哪兒,不要糾結合理性】
也許題主只是想看一些當代通俗的歷史讀物,我也列一些我年少不更事時候看的野書。
1.赫連勃勃大王(梅毅)的歷史大散文系列,每個朝代都寫過一些,喜歡他寫作的文風,畢竟是作家。至於他的觀點,看看就行,別信。剛剛有同學提到的《亡天下——南明痛史》就是一部,現在貌似全部改名叫《帝國XX》了,直接搜作者可以找到。2.高天流雲《如果這是宋史》前幾年市場上賣的最火的宋史讀物。了解基本事實,不要輕信觀點,尤其是王安石變法前後兩卷。
3.火焰塔《五胡錄》、陳羨《縱橫十六國》、《悠悠南北朝》。了解十六國和南北朝比較好的讀物。
4.孫峰的《西晉風雲》、《東晉風雲》,這個我沒看過,但聽說評價還好。
5.讀客出了很大一波,但注意區分,有些是很YY的小說。
比如《血腥的盛唐》、《我們都生活在春秋戰國》、《卑鄙的聖人:曹操》(這部雖然是小說,但挺推薦的,裡面的情節基本都是從史書中取材的。)6.歷史小說,看的不多
孫皓暉《大秦帝國》、二月河皇帝系列、熊召政《張居正》。缺點是這些小說虛構的地方很多。希望對題主有用,建議讀黑體字下的那些書。剛剛說的這些很多都是天涯連載,每天一更,缺乏一定的系統和考證。【龐太師與我娘親二三事 】
史記,史記,史記。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我自己讀書不多,不過如果說有趣的話,美國史景遷這一支確實比較有趣,不管結論對不對,可讀性比較高。
看了一些爭論,其實我理解題主是想看一些通俗又不失理論深度的書,如果單論科普論,我最近看到這個不錯2014年度全國文化遺產十佳圖書初評結果揭曉 評選也比較權威,也很新,像《何以中國》就很科普,而且作者也經常寫這種科普類的,夠權威夠有趣,親王都傾力推薦的。
近代方面,馬勇的文筆不錯,他的《晚清三十年》等書,就是講故事,不得不說這一批搞歷史的敘事能力都很強,有種娓娓道來的感覺。
我自己接觸過的就是這些,這裡就當自己的一個書單吧,如果看到有趣的再在這裡添加。
===================20151004的分割線===================
這幾天十一在家看了《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國博前館長孫機著,本來已經推薦很多了,看了真心覺得不錯,深入淺出,遇到有興趣的問題可以找別的書繼續深入,當科普也很好,最好的地方在於老爺子文筆很不錯,而且吐槽功夫也很強
====================20151127的分割線=======================
最近看了仇鹿鳴的《魏晉之際的政治權力與家族網路》,再加上孫英剛的《神文時代》,是復旦歷史系兩個新星的作品,可讀性都很高,如果對玄學比較感興趣,可以看孫英剛的書,如果對魏晉的政治八卦有想法,可以看仇鹿鳴的書,他們的書都比較重視從歷史當事人的感受出發,對史料挖掘力度很高,無論是方法還是結論,都頗有可取之處。
因為從史料出發,沒有前人作品繁雜的理論,所以讀起來也很有趣味,無論是當休閑讀物還是正經的史學著作,都很值得一讀。
=========================20160125的分割線=======================
突然想起來去年看的一本書,邢義田的《立體的歷史》,是他的講演錄,挺有意思的幾個話題。邢義田先生先治羅馬史,後攻秦漢史,都成為領域內大家。雖然是講演錄,篇幅不大,但是都講的幾個非常有趣的話題,以小見大,多以中西文化交融為題,無論是趣味性、知識性還是深度都很足,尤其今年是猴年,其中有一篇講孫悟空的弼馬溫名號如何由來,頗為應景。
=============20160603更新==========
張良皋先生的《匠學七說》,張先生是建築專業大家,但是晚年轉而治史,憑藉自己的建築特長提出了許多頗有意思的觀點,如中華文明西南起源說。可惜去年先生駕鶴。
史景遷的《王氏之死》,萬萬沒想到能從聊齋裡面找到資料,不服不行,美國人腦洞就是大。從趣味性上說是很足夠的。
====================20160928更新=====================
牟宗三的《人文講習錄》,新儒家代表,而講習錄本身並不是枯燥的歷史讀物,而是一次次上課的記錄,本身也是發表出來的,所以基本就是演講集,因此讀起來輕鬆,而這種動輒古今中外的講法,也頗能啟發人,或者思想史,就應該這樣寫吧。
======================20170504更新===================
恩斯特·貢布里希的《世界小史》,世界史中比較輕鬆易讀的書,對象就是小朋友,不過雖然是低幼讀物,但是作者的功底還是很深厚,尤其是涉及到本行的藝術史。尤其是最後一章,更是包含一些史學研究的基本態度,相當值得一讀。
======================20171125更新===================
唐德剛《段祺瑞政府》。唐德剛在史觀上自成理論,不僅僅細微處有發明,其轉型理論的歷史三峽說,極大拓展了近代史的眼界,將中國近代的所有變革納入新舊交替的領域,並以此解釋各種現象,實在自成一家。
其實我覺得最值得推薦的就是左傳了,雖然這本書很無聊,但是其實這本書赤裸裸地說明了中國歷代史書寫作的邏輯和事件運行的邏輯,基本上有了這個底子看任何史書都會容易很多。
自袁騰飛老師的《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之後,林欣浩先生這本《哇,歷史原來可以這樣學》是又一本讓我連讀十幾章仍愛不釋手的歷史讀物,通篇散發著引人入勝的精妙之氣。
我以往常見的歷史書,無論內容嚴肅詳盡或是輕快簡明,章節各標題在結構上都同歷史教材一般,從炎黃時期到夏商西周再到之後的歷朝各代。對於我這種業餘歷史愛好者,這樣的結構不僅吸引力有所欠缺,而且時常有種在讀歷史教材的即視感,原本的課外讀物,讀著讀著竟然像回到了課堂。此書標題結構的精妙在於跳出了朝代排序的局限,轉而從各個歷史時間段中的細節入手,提出有趣的歷史現象或獨到的思想見解,在正文中通過解釋問題、闡釋思想的方式將歷史事實娓娓道來。比如本書的第二章,標題為「人類為什麼不養老虎當寵物?」,作者抓住了歷史上普通百姓養狗不養虎的現象,從人類選擇飼養何種動物的角度入手,以此向讀者介紹了原始人類定居文明形成的整個過程。既說清了客觀史實,又保障了作者讀下去的慾望。
歷史類課外讀物的核心吸引力,是要告訴讀者常規歷史教學中不曾涉及的歷史事件或內容細節。此書內容上的精妙正在於此,在這本書里,你可以知道商周青銅禮器的由來、戰國軍隊的作戰方法、帝王陵墓在現代為什麼不能隨意開採、「書同文,車同軌」對現世的影響等冷門但有趣的歷史細節,這些細節看似無關緊要,卻總能挑起讀者的閱讀興趣甚至是學習歷史的興趣。在具體的敘事方面,作為一本非教材類的歷史讀物,這本書詼諧風趣的語言風格及深入淺出的形象比喻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解釋西周分封制背景下王侯關係的時候,林欣浩先生舉了大家族分家的例子,天下就是宅院,封地是房子,周王就是大家族的族長,家族的大事要族長定奪,但族長卻也不能為所欲為,「你就是族長也不能隨便進小輩家裡,上人家裡想拿什麼拿什麼,那是人家私宅」。
除此之外,私以為這本書最為精妙的一點,在於其與現代社會相符的成書理念。在這個擁有大量網路搜索引擎的年代,隨時隨地查找知識成為可能,個人的核心競爭力不再是知識儲備的多少,而更多地體現在看問題的角度與對問題的見解。這個觀點體現在歷史領域就是,有一個精妙的角度與觀點,遠比你背下大量史實有用的多。打一個簡單的比方,史實像是未加工的原料,觀點是廚師的烹飪技巧,在原料充足的情況下,烹飪技巧就成了決定菜品是否好吃的關鍵。這本書並不停留在簡單羅列事實的層面,相反,林欣浩先生關於歷史的解讀才是全書的主角。書中看待歷史事件的角度、對於歷史現象的分析,都給我帶來了極大的啟發。乍一看觀點,感覺古怪新奇,繼續往下讀,好像確實有點道理,看到最後,禁不住感慨,原來還可以這樣看問題!且不說我對於書中的觀點是否認同,光是這分析問題的角度與發散性的思維,就已經讓我拍手叫絕了。
縱觀全書,構思獨特,風趣詼諧,品讀的是歷史,鍛煉的是思維。歷史,當然可以這麼學!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
請不要被這個土鱉的名字給誤導了這是個人看過的最好的歷史書,沒有之一這是個人看過的最好的歷史書,沒有之一這是個人看過的最好的歷史書,沒有之一好了,重要的話說三遍了
400多頁的書,比得上看過十幾本好書;還有一個優點,作者居然可以用如此精簡平直的語言闡明許多大道理,可讀性甚強;這本書好像是2014年才出的,所以包含了很多最新的歷史進展,當然還有因為是新翻譯的,語言很與時俱進,讀的很high中國史方面還是推薦錢穆先生的吧
首先讀錢先生的《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然後再看《國史大綱》《中國歷史研究法》相當於一個總論,較易開始,裡面有許多總結性的東西,然後再去讀《國史大綱》就容易懂了黃仁宇先生的《中國大歷史》《萬曆十五年》也不錯,但比不上錢先生的
呂著白話本國史,個人覺得考據太多,適合研究,不適宜普通閱讀
以上
2016-1-6補歷史方面似乎可分為大、小大的讀通史,例如錢先生的書,以及其他的通史類小的推薦一下最近剛看的兩本書,吳思的《潛規則》《血酬定律》,特別是後一本很贊「輕鬆」的歷史讀物看多了會對歷史寫作和歷史本身產生錯覺,所以私以為要看還是要看嚴肅著作,只不過非專業人士可以挑嚴肅著作中容易讀的那一類看。
譬如,國外歷史學家著作有易社強《戰爭與革命中的西南聯大》,敘事平易,見解深刻,另大陸版還有意想不到的彩蛋2333~再有史景遷(如此大神名字居然不是片語,摔!)的著作、孔飛力《叫魂》《中國現代國家的起源》等也符合上述特點。
台灣王汎森先生的思想史類著作 如《傅斯年:中國近代歷史與政治中的個體生命》《近代中國的史家與史學》,前一本是所謂的學術傳記,後一本是一些文章合集,有談錢穆學術生命的文章,十分精彩。王汎森先生的特點就是文字功底紮實,比之內地一些學者著作的詰屈聱牙真是不知道高明多少。
當然國內一流學者也有不少優秀的著作,譬如同樣師從余英時的羅志田先生著作《經典淡出之後》,比起王先生語言不夠平實,但也是學術寫作的必然。他還有一本《胡適傳:再造文明的嘗試》,也很不錯。還有葛兆光先生,他寫過一本《宅茲中國》,主要梳理「中國」的概念,也是很有意思的一本書。田餘慶《東晉門閥政治》,解釋何謂「學術的才情」。
最後,有意通史,錢穆的《國史大綱》自然不能錯過。
以上。高考黨推薦《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白話文 不會枯燥 作者的觀點非常有意思
說兩套我小時候的歷史啟蒙讀物吧,有趣的是這兩套書都是我爸爸年輕時買的,我小時候無書可讀就拿起來瞎看了。
這一套林漢達曹余章先生編撰的《上下五千年》,少年兒童出版社1980年的。這一套書通俗有趣,讓我小時候對中國歷史有了大致的輪廓概念。
這一套是姚雪垠先生的《李自成》,我爸爸最喜歡的一套書。現在針對這本書的價值觀有點爭議,不過姚雪垠先生的文筆絕對可以作為國內歷史小說的翹楚,以前不覺得,直到後來看了孫皓暉的《大秦帝國》、熊召政的《張居正》後才對比出來。這套書我只看了第二卷和第三卷,第二卷裡面李信與紅娘子之間那種發乎情止於禮的愛情當年看得我特別悵然若失。
這兩套書都是我小學初中時順了老爸的書看得,直到現在回家時我還和老爸爭論李自成的外掛和崇禎的作死。對了,也推薦下二月河的清宮皇帝系列,我高中時在課堂上偷偷看完的。個人認為雍正皇帝最好、康熙大帝次之,乾隆皇帝沒有看完
這麼多通俗讀物里,居然少有人提高陽真的有點意外。當年幾乎窮盡了所有方法找他的書來讀啊!當然偶爾有粗製濫造的,大概是連載所迫。但好的是真好啊,味道極其醇厚!二月河也好看,但是更像小說,太設計情節了。高陽的作品第一個印象是歷史,然後才是小說。
先過一遍劍橋中國史,不要求看懂內容,主要先感受下它的觀念。然後就是正題了:1、《黎東方講史》系列,大師級的歷史學家,現代東方講史第一人,44年的時候講三國,票2美元一張依然是觀者如堵,54年和林語堂創辦南洋大學,功力深厚可見一斑。而且內容生動流暢,三觀極正。2、《戰國策》,每篇都比較短,而且是很多典故的出處,主要記載的是論戰外交方面內容,趣味性也算是史書里比較強的了。3、《史記》,這個無需多言了,文筆精妙當小說讀也不是不可以的4、《莊子》,警告:閱讀此書需要一定文言文功底和思辨能力以及腦洞先寫這麼多,以後完善。
金瓶梅
推薦幾本比較有趣的,其實看封面就感覺是輕閱讀的風格:
一、唐朝穿越指南
作者森林鹿,裡面真的是林林總總各種都有。定居指南沒看過,就不說了
二、唐朝的黑夜
其實主要是普及一下古代那些志怪玄奇,古人倦夜長,腦洞很大。作者文筆也還不錯。讀來不會吃力。有文言對照。跟唐朝穿越指南一起看會覺得很有趣。反正我看完就去找了《酉陽雜俎》去看了三、活,在日本戰國。 相當於日本戰國的那些事兒了,作者馳騁,風格跟唐朝穿越指南差不多。其他答主說的黃仁宇 錢穆 呂思勉的作品都不錯,大師之作,各有特點,值得一讀。每個老師的作品我只讀過一兩本,不敢充大尾巴狼擅自點評。
我推薦的是台灣大學的一個年青學者——呂世浩。他講授的《中國古代歷史人物——秦始皇》和《史記》課程在MOOC都非常的火爆,完爆某普史類節目××講壇,在優酷等網站上可以搜到。秦始皇的課程呂老師的定位是針對非文史專業學生的通識入門課程,是一門思辨課,而不是一門講授歷史知識的課程。整個課程讓我耳目一新,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呂世浩老師認為,歷史曾經是培養各種領袖人才的必要教育,但是如今人們卻普遍不知道學歷史的作用何在了。然後世浩師舉了呂祖謙和左宗棠讀史的方法,告訴了我們學歷史真正有用的方法。摘錄一下呂祖謙、左宗棠的原話,大家體味一下:呂祖謙「讀二三十年聖賢書,一旦遇事便與閭巷人無異,固讀書不做有用看也……何取?觀史如身在其中,見事之利害,時之禍患,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當作何處之,如此觀史,學問亦可以進,智識亦可以高,方為有益。」左宗棠"讀書時,須細看古人處一事,接一物,是如何思量?如何氣象?及自己處世接物時,又細心將古人比擬。設若古人當比,其措置之法,當是如何?我自己任性為之,又當如何?然後自己過錯始見,古人道理始出。」
「歷史學真正了不起的地方在於思辨,強調記憶而忽視思辨,不但是買櫝還珠,更是莫大的遺憾。」希望大家能跟著世浩師開啟一場穿越現實與歷史的思辨之旅。PS:秦始皇的課程已經在大陸出書我也是從《明朝那些事兒》開始喜歡讀歷史書籍,憑個人感覺,題主不是專業的歷史研究者,應該和我一樣偏趣味性,那我就結合這幾年自己讀過的書,給題主一些建議吧。《大秦帝國》全冊《如果這是宋史》全冊二月河的《康熙大帝》《雍正王朝》《乾隆王朝》《卑鄙的聖人——曹操》這些是我都看過的,個人感覺會符合題主胃口。追加現在正在看的《唐朝到底是怎麼回事》全冊
《光榮與夢想》看之前對美國只有歷史課本帶來的膚淺理解,什麼世界霸主世界警察,看完後發現美國也是磕磕絆絆地強大,和中國一樣有內憂外患,國內國際的問題都接二連三,但是依然有今天的成就,很了不起
《如果那是宋史》,劉羽權的。有的地方主觀感情色彩強一些,不過還是有相當多的分析考證,對於理清整個宋史脈絡很有幫助。另外讀完《明朝那些事兒》可以讀讀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有興趣可以繼續讀他的《中國大歷史》。前者在有《明朝那些事兒》的基礎之後,可以更深入的了解明朝內生的矛盾。後者以再進一步分析整個中國封建社會的內生性矛盾。
曹三公子《流血的仕途》
如果非得大白話加犯點貧那就賈志剛的《說春秋》,個人感覺與《明朝那些事》有異曲同工之妙。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