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的這個名字來自哪種語言?

發現荔枝的英文(litchi)、德文(die Litchi)和法文(litchi)聽起來都神似中文,就很好奇,這是根據中文發音造的詞嘛?(我簡單Google了一下荔枝對於中國不算舶來品。)


謝邀。「荔枝」的確是西方語言音譯自漢語的借詞。

「荔枝」第一次被介紹到西方,是通過西班牙傳教士門多薩,他的《大中華帝國史》1588年英文翻譯版中記載道:

They haue a kinde of plummes, that they doo call lechias, that are of an exceeding gallant tast, and neuer hurteth any body, although they shoulde eate a great number of them.

他們有一種梅子,叫「荔枝」,滋味濃郁,吃再多也不傷身。

其後,法國博物學家皮埃爾·索納拉特在他1782年出版的《1774-1781年奉御旨而進行的東印度及中國之旅》一書中正式將荔枝命名為「Litchi」,成為「荔枝」的拉丁語生物學名。

那麼漢語的「荔枝」又是從何而來呢?

首先要明白,「荔」和「荔枝」最開始是指的兩種完全不同的植物。

《說文·艸部》:「荔,艸也。似蒲而小,根可以做刷。從艸劦聲。」《呂覽·仲冬紀》:「芸始生,荔挺出。」高誘註:「荔,馬荔。」《廣雅·釋草》:「馬薤,荔也。」王念孫疏證:「蠡、藺、荔,一聲之轉,故張氏注《子虛賦》謂之馬荔,馬荔猶言馬藺也。荔,葉似薤而大,則馬薤之所名也。」顯然,「荔」是一種草本植物,而「荔枝」的得名應該與「荔(馬藺)」沒有關聯。

然後,荔枝的名字最早見於西漢的文獻。

《昭明文選》收錄的司馬相如《上林賦》:「隱夫薁棣,答遝離支。」晉灼註:「離支,大如雞子,皮麄,剝去皮,肌如雞子中黃,味甘多酢少。」古人研究名物,向來是喜好從「民間詞源(folk etymology)」出發的。因為《上林賦》「離支」的記錄,所以免不了會很多附會。三國·吳·康泰《扶南記》:「此木結實時,枝弱而蒂牢,不可摘取,必由刀斧劙取其枝,故以為名。劙與荔同。」白居易《荔枝圖序》:「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

不過,梁章鉅《文選旁證》道:「《史記》作『榙[?木眔]荔枝』。」因此,斷言「荔枝」來源於「離支」,並據「離支」鋪陳敷衍,這也是值得懷疑的。

最後,我們來看看與漢語有親緣關係的和有過往接觸的周邊語言中,「荔枝」是如何表達的,看看是否有同源的辭彙:

藏語:"brug tshags,拉薩音/??u?13 ts?a??3/。"brug表示「龍(上古音*b·ro?)」,tshags表示「篩子」,是動詞「滴(上古音*tek)」的變形,合起來的含義如同「龍漦」,可見藏語命名方式與漢語的「龍眼」相近,都有明顯的外形隱喻。

緬語:tarut tshīsī ,仰光音/t?22jo???d?i??di??/。tarut表「中國」,疑似音譯「大理」;tshīsī表「棗」,合在一起就指「荔枝」。可見緬甸過去似乎並不盛產「荔枝」,而且還是通過從中國進口才得知的。

越南語:v?i,中古河內音/βa:j/(見下圖《越葡拉詞典》(1651年)),現代河內音/va?j31/。越南語的「荔枝」和「布料」是同一個詞, 一般認為「布料」義來源於原始南亞語的*kpās(棉花),但「荔枝」義是否與之必然同源,暫時無法求證。

高棉語:k?lén,金邊音/ku?le?n/。應來自南島語辭彙的簡化,如馬來(印尼)語keléngkéng(馬六甲音/k??le?ke?/)。

侗台語泰語 linchi(曼谷音/lin??t?i?21/),侗語 lilqih(榕江音/li???i33/)壯語 laehcei,(武鳴音/lai33?ei2?/),侗台語固有的水果名稱基本都是以*mak(果)或者*l?k(子)開頭的,「荔枝」在這裡不符合侗台語的名物規則,顯然應該是漢語借詞。

由此可見,通過分析周邊語言來尋求「荔枝」的詞源也是不成功的。故而針對「荔枝」究竟來自何種語言的問題,穩妥的答案仍然是漢語。至於「荔枝」到底是通過怎樣的思路命名的,就有待今後的研究了。用現有的研究和理論來討論動植物命名一般都是徒勞的,畢竟語言從始自終都保持著任意性。也正因為充滿了變數,語言才能夠保持自身的勃勃生機。


謝謝 @王博暢 先生的細心考據。我來狗尾續貂一個。

荔枝最初有寫成離支、離枝的,離要讀去聲,使動用法,是將枝條取下。這樣做似乎可以延緩荔枝的腐敗,略微延長賞味期限。

同時也是個疊韻聯綿詞。

荔在上古還是個長入聲字後世派入去聲,用在聯綿詞薜荔,也就是木蓮,桑科榕屬,和無花果是親戚。

荔如果是劦聲就是盍部,和辟的錫部不算疊韻,也一時間想不通。但荔枝出現的應該比離支晚,是韻尾完全脫落變陰聲韻去聲後疊韻。

漢語內部能找到的,就不一定是外部來源咯。


仔細梳理下「荔枝」首次在漢語中出現的歷史背景,有一些發現。

漢武帝於元鼎六年(西元前112年)滅南方政權南越王,為顯其戰功,他在長安城東郊的皇家園林狩獵場上林苑中建扶荔宮,以植南征所得各種奇花異木,其中就包括來自溫暖南國的」荔支「。扶荔宮號稱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溫室,但南北氣候差異太大,從交趾和南越國移入的大批」荔枝「等幾乎無一存活。

這也是西漢司馬相如在《上林賦》中描述的」荅遝荔支「的背景,也是」荔枝「在漢語中首次登場。根據其歷史事件背景推測,」荔枝「其名應該來源於當時南越國的某種語言的借音。而南越國本地的南越、西甌、駱越等土著居民皆使用古越語,目前分佈在東南亞和中國南部的壯侗語系就被認為是古越語的一個分支。因此"荔枝「的讀音很可能來源於古越語,那麼比較今天的侗壯語系可能會有價值。

@王博暢 比較了侗壯語的讀法缺失「mak"這個固有詞標記,因此認為「荔枝」是漢語借詞。但仔細一查壯語的」荔枝「其實還有固有詞mak的講法。有報告稱壯語叫荔枝為 ma:k7 dai1 或 l?k8 dai1, 而龍眼為 ma:k7 a:n4 或 l?k8 a:n4。而「荔枝」是壯語 l?k8 dai1 的音譯, 「龍眼」是壯語的 l?k8 a:n4音譯,而漢字「荔」、「龍」是壯語 l?k8 的不同譯法[1]。個人不太懂壯語,此處存疑。

因此可以說大部分國家語言中的」荔枝「讀音的直接來源於漢語方言粵語的音譯,而漢語中」荔枝「的讀音可能來源於古越語,即很可能與現代壯語同源。

1. 韋樹關 從語言看壯侗語族民族對中國農業的貢獻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2000 , 6 (4) :275-278


荔枝在我國很南方才有,所以會不會和很古老時候的南方語言有關?


ly·cheen.


Variant:
orli·tchialsoli·chee
Pronunciation:
"lē-(?)chē,
"lī-

Function:
noun

Etymology:
Chinese (Beijing) lìzhī

Date:
1588

1: the oval fruit of a
Chinese tree (Litchi chinensis) of the soapberry family having a hard
scaly reddish outer covering and sweet whitish edible flesh that surrounds a
single large seed ― called also lychee nut

2: a tree
bearing lychees

?
2005 Merriam-Webster, Incorporated


應該是粵語固有辭彙

感覺有點像粵語的泰語中「荔枝」一詞寫作 ??????? 發音更像是普通話,反而跟粵語發音差異大。泰語維基百科對荔枝的介紹中說,荔枝來源於東土大唐,


路過隨便答一句。

俄語личи,還是粗暴音譯的「荔枝」。


「荔枝」一詞在我母語福州話的發音為「lik chie」


義大利也是lici……因為義大利沒有 是中國傳過去的 所以是外來詞啦


根據牛津高階的注音,以及荔枝的產地,推測是來自於粵語


推薦閱讀:

日語的漢字音里有沒有上古漢字音?

TAG:語言 | 語言文化 | 語言學 | 比較語言學 | 歷史語言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