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換外匯為什麼會虧?
今天銀行換澳大利亞元讀書,我多換了200澳元。本來6w人民幣換了10000多澳元還餘3000多人民幣的,我爸要把多的200換回來,聽說不收手續費非要換回來看看6w塊少了沒有,我都提醒他了肯定要少錢的,結果換回來後發現虧了500人民幣,為什麼會這樣呢?好後悔啊!鬱悶
不懂這些的人怎麼才能不會因為無知虧錢呢?請知乎大神簡單的講解下外匯這方面的知識!!!
試答。
我國是匯率管制的國家,每天由人民銀行公布當天的人民幣牌價、外匯牌價。在一天中,各種外幣對人民幣的牌價是相對固定的,但在國際外匯市場上,各幣種之間的匯率波動卻是隨時發生的。
查了一下今天的「中國銀行外匯牌價」
貨幣名稱 現匯買入價 現鈔買入價 現匯賣出價 現鈔賣出價 中行折算價 發布日期 發布時間
澳大利亞元 570.55 552.94 574.55 574.55 572.06 2014-08-26 17:50:29
這裡的牌價的交易單位是100,也就是指每100澳元兌換成RMB的價格。
接著說幾個概念:
買入價(Buying rate/Bid rate),即買入匯率,是銀行從客戶或同業那裡買入外匯時使用的匯率。
賣出價 (Selling rate/Ask or Offer rate),賣出匯率,是銀行賣出外匯時使用的匯率。
居民持有的外國貨幣形式分為現匯和現鈔兩種形式。現匯是指國外匯進國內銀行你的帳戶上的外國貨幣,現鈔是指你所持有的外國鈔票。
中行折算價就是中行平衡外匯買賣的盈虧後折算出的一個外匯買賣基準價(外匯買賣的基準價是由人民銀行發布,但中行作為經營外匯業務的最大銀行,其折算價也被認為是外匯買賣的基準價),這個跟咱們沒有關係,銀行自己算賬用的,暫且忽略。
不知道你是不是在中行換的,每家銀行具體價格略有點兒差,大體一致,就按照中行這個價格來算吧。
買入價和賣出價都是站在銀行(而不是客戶)的角度來定的,這些價格都是外匯(而不是本幣)的買賣價格。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差價代表銀行承擔的匯率波動風險的報酬,一般為1%一5%,損失的這部分差價這也是銀行盈利空間,兌換不收手續費。可不要說銀行賺錢容易哦,因為銀行拿這些外匯也只能賣出去,不能在國內流動,而國際外匯市場上匯率每時每刻都在變~~
所以你先用人民幣兌換澳元,就是本位幣購外匯,對銀行來說是賣出澳元,用的是賣出價,比如今天574.55。PS我國現鈔和現匯的賣出價是一樣的。然後你用澳元兌換人民幣,對銀行來說是買入澳元現匯,用的是現匯買入價,今天 570.55。(應該沒有取出變成澳元現金吧?那樣就得按照現鈔買入價552.94算了。)
兌換200澳元的話應該損失很小的呀?虧了500RMB的意思……你們難道是把所有的澳元都換回RMB了嗎……櫃檯的人怎麼不提醒一下……
這不是典型好奇害死貓麽,反正我們系統裡頭會顯示四個牌價,現鈔買入,現鈔賣出,現匯買入,現匯賣出。鈔和匯牌價不同,買和賣牌價不同。匯的價格比現的划算
人們在銀行能夠(一定程度上)無拘無束地換取外匯是有代價的。
銀行提供你人民幣換外匯的服務不是無償的;銀行僱員為了你的利益要在電腦或者什麼東西上忙活,是要付給他們工資的;商業銀行的目的也是為了盈利。如果沒有銀行,你換不著外匯,所以銀行既然給了你這個機會,你就有義務給銀行一定的"優惠政策"或者"服務費"。搞明白這幾點,再討論兌換外匯的事。你用人民幣換外匯,本來應該換取一定數量,但由於銀行給你提供了換外匯的服務,你是要付給人家服務費的,這個服務費不用單獨交,它直接被放在匯率里了。同理,用外匯換人民幣也一樣。
也許你會想,我一個人只進行同方向的操作(即只買或只賣人民幣),那怎麼體現出銀行在其中賺錢了呢?那是因為同一時期有N多人以存在"價差"的買入和賣出價在買賣人民幣。買人民幣的總多交錢,賣人民幣的總少拿錢,兩相比較,消失的錢就留在了銀行的準備金里,即銀行的"服務費"收入。
有的答主提到了"買入價"和"賣出價"概念。不錯,這裡的買入和賣出是以銀行的視角進行的:人民幣買入價是指銀行收1元人民幣要賣多少外匯,也即老百姓用1元人民幣能換多少外匯。在老百姓眼裡是人民幣的賣出價;人民幣賣出價是指銀行收多少外匯能給你1元人民幣,也即老百姓花多少外匯能買一元人民幣。在老百姓眼裡是人民幣買入價。結售匯存在點差,你向銀行購買外幣(售匯)的價格(匯賣價)>你的外幣買給銀行(結匯)的價格(匯買價)
因為你用外幣換回人民幣之後,銀行要把外幣運到國外或者在國內被其他儲戶用人民幣換走,這對銀行來說是有成本也是有風險的,所以外幣兌人民幣比人民幣兌外幣的價格低
推薦閱讀:
※古代金銀為什麼做成元寶形狀?
※經濟學上如何解釋委內瑞拉要發行與貨幣同質化的 ticket?
※哈薩克宣布將本國貨幣堅戈改為自由匯率會對本國經濟造成多大影響?
※明知道和snh的偶像不會有任何結果,為什麼有人還會大把大把的砸錢投總選?
※關於九州貨幣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