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漢字只用來做姓氏?

百家姓前四句裡面,趙、吳、鄭、馮、楮、蔣、沈、韓,就有一半的字只能作為姓氏(地名也算姓氏的延伸)。


《穆天子傳》:天子北征,趙行□舍。此處趙為副詞,猶超騰也,就是快走,疾行的意思。

《詩·周頌·絲衣》:不吳不敖,胡考之休。此處吳為動詞,吳,嘩也,就是大聲喧嘩的意思。此外吳字還可以做形容詞;王念孫疏證:「吳者,大也,魁亦盾名也。吳魁猶言大盾。吳就是大的意思,吳魁就是大而平的盾。

鄭就不說了,用得很多的,鄭重,形容詞。

《說文》:馮,馬行疾也。比如馮馮,就是形容馬疾行的樣子。

《左傳·昭公五年》:今君奮焉震電馮怒。此處馮字是大、盛的意思。

《詩·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此處馮為動詞,徒步過河的意思。

《詩·大雅·卷阿》:有馮有翼。此處馮為扶持的意思。

《左傳·僖公十五年》:神所馮依,將在德矣。此處馮通「憑」,倚仗的意思

楮字也比較常見,一種樹,還用來代指紙錢。

蔣字用法很少,最早是古書上說的一種植物。

《齊民要術》:布絞取沈,以和花汁。沈是汁液的意思。

《說文》:韓,井垣也。韓是指井上的木欄。

所以說每一個漢字,都是有它的意思的,只不過由於很多漢字本身比較冷僻,用法比較少,尤其是在文言文已經沒人使用的當代,逐漸失去了它本身的含義。


用法問題?

恐怕很多姓氏本來開始就是從地名來的,除了用作地名和姓氏,別無它用。

如「邴」、「郜」、「郟」、「媯」、

典型的大姓就是「郝」。


推薦閱讀:

「抗日戰爭直接向日本投降,之後再發力趕上」的言論有道理嗎?
解放戰爭時期共軍身體素質為什麼這麼好?
為什麼中國曆朝歷代南方的版圖都沒什麼變化?
如何看待古地名與今地名的差異?
為什麼李天霞沒救出張靈甫就被指責為見死不救,張靈甫沒有救出常德的51師 沒有救出方先覺怎麼就沒人黑?

TAG:中國歷史 | 漢字 | 姓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