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購煮茶葉器具?
爸爸很喜歡喝茶,去茶莊曾看到一把貌似是台灣產的煮茶爐子非常喜歡。原諒我真的是門外漢,不知道那個煮茶的東西究竟叫什麼。因為茶莊那把是不賣的所以想給爸爸在淘寶上淘一套。請達人指點一二,我爸爸平時喝普洱,應該買什麼材質爐子和煮茶壺?陶的?有品牌推薦嗎?我看茶莊的那套並非是插電的,好像是下面有酒精塊兒。請懂的人指點下,不勝感激!
1,猜測應為陶壺,我個人煮茶早期亦有使用隨手泡,後來換用「陶壺+電陶爐」的組合以後發現確實茶湯的湯感更上層樓。
2,使用隨手泡、電磁爐一類煮茶,熱量在容器中的分布梯度過於不均,而且很難調節至小功率持續加熱(即使調節為小功率,爐具也是通過大功率→停機→大功率的方式求得平均值上的低功率),這一點對於煮茶的湯感十分重要。3,不推薦使用炭火、酒精燈明火熱源,一來操作麻煩,二來有一定的危險性,特別是在冬日的密閉居室環境。電陶爐是熱源中表現比較接近炭火同時安全性和操作便利性大為提升的選擇。(潮汕風爐配砂銚的組合用於煮水泡茶確實是不錯,不過台灣茶藝應用不多,此習慣更多見於潮汕地區。品飲過以橄欖炭煮水沖泡的單叢,確實比隨手泡煮水好很多,不過成本過高,橄欖炭的價格要七八十到一百一斤甚至更貴,同時在冬天存在一氧化碳中毒的風險,更適合氣溫合適時開窗環境甚至是室外開闊環境。另,這個組合不適於煮茶,因砂銚體積一般都不大,煮茶耗時頗長,不複合經濟性。同時,電陶爐採用的紅外光熱效應加熱與炭火加熱原理相同,同時使用便利、安全、成本低——另加一句,不是每個喝煮茶的都是小文藝,追求醇厚溫潤的湯感亦是目的之一)4,電陶爐推薦購買家用款型(不知如何形容,就是外觀類似家用炒菜的電磁爐的那種,要兩層爐圈可單獨控制的,家庭使用更為多功能)而非專用的煮茶款(下邊圖片中的那款,只有一個爐圈,只能適配水壺),實際上在購買時兩者價格是差不多的。5,陶壺最好選擇不帶釉的品種,同時為了煮茶之後清理的便利,最好壺口能夠大些。(我個人使用的與下圖中類似,不過檔次上低不少,價格上亦然~~~)
以上是簡略版本的煮茶建議,下面附一個更為詳盡的版本,基於人品問題,需要註明轉自微信公眾號「經典普洱」(有刪節)
擇茶
煮茶時多選擇熟普洱茶、老白茶、陳年生茶等茶品,這些茶品或是藉由工藝製程,或是經過時光的炮製,褪去了最初的青澀寒涼,茶性趨於溫熱。此類茶品烹煮後不會因過於苦澀而難於下口,而溫熱的茶性用來驅寒又再適合不過。除了直接烹煮干茶,還可以燉煮茶品沖泡後的茶根,此法多用於老茶,可讓沖泡時未能釋放的精華充分析出,如此方對得起老茶歷經的歲月。因煮茶法會讓茶葉的內含物質析出的更為充分,劣質茶品中的農殘、重金屬、氟等負面物質同樣也會更多的溶入茶湯,因此在選擇茶品時要更為審慎——實際上這是一個廢邏輯,無論是沖泡還是烹煮都無害的茶品方可稱為安全的茶品,坊間以「沖泡時農殘析出較少」為農殘茶開脫的說辭無疑是違背行業道德的。這裡需特別提到的是老黃片,因其活性物質較少而含氟量偏高,我們並不推薦其作為日常品飲的茶品。老黃片在烹煮後其含有的氟會更為充分的析出,在口感變得討喜的同時對人體的危害也是變本加厲,茶友不可不察。
爐具
茶友日常燒水的電磁爐隨手泡即可用來煮茶,若有電陶爐與陶壺的組合效果更佳。蓋因相較於電磁爐,電陶爐的加熱更為均勻,同時也可以真正調節至「小火」(電磁爐的小功率加熱多是用「加熱-斷電-加熱」的方法模擬);而陶壺的保溫性又遠勝隨手泡,因此「電陶爐-陶壺」組合烹煮的茶湯會更為圓潤厚滑。烹煮
煮茶法使用的茶水比例,我們一般會控制在1000cc水投茶5~6克左右,茶友可在此基礎上摸索出適合自己的茶水比。因煮茶不若泡茶般要求嚴格,若是茶湯過淡,追加投茶或是延長烹煮時間便可;若是茶湯過濃,適量加水煮開即可。 茶葉可直接投入壺中,也可加入茶包袋中烹煮,這樣更便於事畢後的清理。需注意的是若使用茶包袋,請盡量使用尺碼較大的型號,這樣茶葉在茶包袋中有充分舒展的空間,如此茶湯的湯感更佳。品飲
推薦煲煮時間60~120分鐘,如此茶湯方可達致渾厚溫潤的品質。烹煮後的茶湯注入公道杯即可分杯品飲,同時爐具可保持小火加熱保溫。若是茶湯過於濃郁,可於壺中加入適量清水燒開,如此調節至符合個人品飲習慣的濃度即可。根據投茶種類(干茶or茶根,新茶or老茶)、數量、茶水比等,煮茶過程中還可續水數次,一切依據茶友面臨的狀況與個人口味進行調整。拼配除了烹煮一種茶品,茶友還可選擇不同茶類的搭配烹煮。比如我們在冬天常會將熟茶與老白茶以1:1的比例拼配後烹煮,老白茶會將熟茶的溫熱發散至全身,用於驅寒再適合不過。不同的茶類、年份、味道可以組合出無數的搭配,茶友可自行摸索不同的茶品組合,自是別有一番樂趣。
謝邀
你看到的應該是酒精爐~ 如果猜的沒錯應該類似於這個
這個是網上隨便搜的圖。。。上面的q不是我的。找我可以和我留言,我還單身。
現代的泡茶方法,是很少要煮茶的。可以詢問你父親,平時用什麼方式喝茶,再相應買配套的茶具。
煮茶的方法,對於我們賣茶的都很少使用,確實使用概率很小。從煮茶角度來說,火盆+茶罐(俗稱「罐罐」)是最好的煮茶器。我的老家在甘肅隴南西和,那裡至今流行著這種煮茶方式,可以說也是當地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很多老人和中年人每天早晨起床後圍坐在炕上的火盆邊,每人把一個茶罐,每人守一個炭火口,等著香茶沸騰後配著饅頭或者花捲吃早餐。
關於「罐罐」的介紹:最原始的用具確實是罐罐,一種燒制出來的器具,青灰色,八九厘米高的,底座直徑只有四五厘米的錐體,看似粗糙,品起茶卻很香濃,架在火盆上,可供一個人慢慢品用。 罐罐已經有了變化,底座只有掌心大小的,高五六厘米的鐵質杯子,擱在稍大些的電爐上,裡面放些冰糖、紅棗、枸杞、桂圓和茶。有時候杯子也放在火爐上,幾個人圍成一圈,邊烤火聊天,邊喝茶,還可以吃上幾口饃饃。雖然杯子很小,每個人分到的很少,但是當那熱茶含在嘴裡的時候,分享到的感受卻是無以言表的。
茶罐、火盆
更具體的可參見:
西和罐罐茶:中國隴南網―[舌尖上的西和]西和罐罐茶
以及:罐罐茶_百度百科台灣的茶道相較之內地,的確要更為系統一些,不過那邊對於煮茶並不熱衷,令尊看到的恐怕不是煮茶的茶爐,而是燒水的銚。在台灣的茶道中,燒水也是很講究的一件事情,不但要選擇水,還要選擇燒水的器具,其中就包括下面三種銚、爐、炭銚也就是燒水的壺,以廣東潮州白泥為佳唐晏《天咫偶聞 煎茶說》中言道
器之要者,以銚居首,然最難得佳者。古人用石銚,今不可得,且亦不適用。蓋銚以薄為貴,所以速其沸也,石銚必不能薄;今人用銅銚,腥澀難耐。蓋銚以潔為主,所以全其味也。銅銚必不能潔;瓷銚又不禁火,而砂銚尚焉。今粵東白泥銚,小口瓮腹極佳。蓋口不宜寬,恐泄茶味。北方砂銚,病正坐此。故以白泥銚為茶之上佐。凡用新銚,以飯汁煮一二次,以去土氣,愈久愈佳。
注意:燒水的壺不能賣上釉的
爐
「紅泥小火爐」的意趣,總是不錯的,但如果為了和白泥的水壺配的話,白泥的風爐也不錯,不過時間長了肯定顏色就沒那麼好看了注意:挑選風爐時一定要注意尺寸,和燒水的壺要大小搭配
炭翁輝東《潮州茶經》活火 煮茶要件,水當先求,人亦不後。蘇東坡詩云:「活水仍須活火烹」、活火者,謂炭之有焰也。潮人煮茶,多用絞只炭,以其堅硬之木,入窯窒燒。木脂燃盡,煙嗅無存,敲之有聲,碎之瑩黑,以之熟茶,斯為上乘。更有用橄欖核炭者。以烏欖剝肉去仁之核,入窯窒燒,逐盡煙氣,儼若煤屑.以之燒茶,焰活火勻,更為特別。他著松炭、雜炭、柴含煤等,不足以入工夫茶 之爐矣。
既然都已經花錢費事的弄來了上面那兩樣,再搞一點橄欖炭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吧
好了,備齊了這三樣,可以開始燒水了什麼?你要煮茶?當然也可以了
我覺得一個人之所以選擇煮茶,不僅僅只是追求茶的味道,而且也是追求一種返璞歸真的意境,所以,如果用電陶爐的話,可能會有所欠缺吧,畢竟插著電的現代化陶爐和燒著橄欖碳的小火爐比,趣味上是相去甚遠的
當然了,如果題主沒有這方面的追求,之前@單大寶的回答已經可以了,但如果想在這個瑟瑟寒風的冬日裡,找一個「晚來將欲雪」的時候,邀上三兩好友,點起「紅泥小火爐」問一聲「可飲一杯無」,那麼還是備下上面那三樣東西吧另外說一下,上面提到的這三樣東西,某寶都能搜到,為了避免廣告,題主自己去搜索吧再另,如果用的話,注意安全電陶爐,某寶德國代購R字母打頭。
煮茶80年代及以前老紫砂,不用新壺原因不講。次之老銀壺,二戰之後新壺不用,原因不講。有沒有茶濾棉網不太重要,茶渣倒回壺裡繼續煮就是了。每次出茶不要把湯倒凈,至少也要留三分之一。按照這個配,一次到位。
實在沒選的了,蔚縣砂也還可以,陶壺泥壺最後沒辦法也只好用了。正確性和級別全部秒殺所有答案。鐵壺不要用,隨手泡不要用,銅壺絕對不用。然後就是茶的選擇了。這個又要淘汰一大批人們所謂的好茶。
本來寫在評論里的,不怎麼回答問題了,剛煮了一晚上茶喝,想了想還是添了個答案。
用玻璃器具也可以,煮的時候外觀好看!8
只有我一個人看成了煮茶葉蛋的器具嗎……
推薦閱讀:
※鐵鍋炒普洱茶,溫度可以到多高,我普洱茶有點霉變,炒了下,聽說黃曲霉素要200多度才能分解,鍋炒有用嗎?
※如何選擇好的春茶?
※請問老茶蟲,為何2016年年尾至今,桔普和柑普怎麼突然流行?
※為何老茶要製成茶餅?
※中糧旗下的中國茶葉出品的各類茶葉品質如何?有推薦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