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辛亥革命之後,是孫中山當選臨時大總統,而非立憲派的人物?


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歷史背景,應該是之前轟轟烈烈的國會請願運動,但無論國民黨,還是本朝的歷史書,都有意淡化這點。

清政府在義和拳亂與列強幹涉後實施「庚子後新政」,派遣大臣前往海外考察列強各國實施憲政內容。慈禧太后根據清宗室載澤、戴鴻慈、徐世昌、端方和紹英五大臣的意見,於光緒三十三年(1906年)下詔預備立憲。

1907年,清政府提出要在中央籌設資政院,在各省籌設咨議局。張謇、湯壽潛等人在上海成立預備立憲公會,之後各地立憲公會紛紛建立。各地(特別在湖廣、兩江一帶)主張立憲的政治團體陸續發表宣言,鼓吹實行君主立憲政體,同時發起國會請願運動,提出速開國會、頒布憲法、縮短預備立憲期限等訴求。

1908年,清政府頒布《欽定憲法大綱》,規定大清帝國萬世一系,同時宣布「十年後實行立憲」。

1909年(宣統元年)九月,各督、撫次第奏報舉行各省咨議局選舉。

1910年(宣統二年)九月初一日,資政院舉行第一次開院禮。資政院開議前後,國會請願運動也進入最高潮。直隸、山西、河南、四川、福建等省先後出現數千人集會,要求督撫代奏請願呈稿。湖北集會倡議「不開國會﹐不承認新捐」。北京方面,國會請願代表團迭向資政院和攝政王上書,資政院除代奏請願外並通過了陳請速開國會專折。在聲勢浩大的請願運動壓力下,十八個督撫、將軍、都統由東三省總督錫良領銜聯名奏請立即組織內閣、翌年開設國會。清朝廷震驚之下,於11月14日宣布縮短預備立憲期限為五年,國會開設之前先設責任內閣。

1911年5月8日(宣統三年四月十日),清政府廢除軍機處,發布內閣官制與任命總理、諸大臣。成員名單中過半數為清宗室(皇族)與滿人,被譏嘲為「皇族內閣」。立憲派、輿論對此多感失望,甚至引起不滿,認為清政府實無誠意推行憲政,乃逐漸同情、傾向革命事業。清政府遂於是年(1912年)垮台,中華民國就此誕生。

立憲運動

最先響應革命的直隸、山西、四川、福建、湖廣(湖南、湖北)、兩江(浙江、安徽和江西三省)廣西、廣東,都是當年立憲運動的活躍的地區。

孫文和國民黨引以為重要政治資本,並反覆闡述的"十次起義",時間、規模都有限,在當時引起的反響並不強烈。在當時據統計,自1894年到1911年之間發動的革命起義事件計有29次之多,但其他非國民黨/同盟會體系團體所發動的起義,往往遭到忽略。

這些革命中徐錫麟、秋瑾等人在浙江發動的光復軍起義算是影響最大的,但人們議論最多的是恩銘對徐錫麟恩遇有加,而徐錫麟殺之,時人對革命黨的評價大多在傳統儒家的標準上的,「不忠不孝不仁不義」,徐錫麟也因此受凌遲之刑。

1911年的武昌起義是共進會與湖北新軍革命團體文學社共同策劃的,甚至只是一次偶然的擦槍走火事件。當時孫中山在美國的朋友的餐廳打工度日,對革命事並不知情,所以孫中山說:「武昌之功,乃成於意外」。

革命黨人構成是複雜的,中國人最發達的社團是同鄉會,當時在日本的革命團體很多就是由各地的同鄉會發展而來的,像章太炎、蔡元培、徐錫麟、秋瑾所在的光復會主要是江浙人,後來組織武昌起義的共進會主要是兩湖的,宋教仁、黃興的華興會主要也是兩湖人,孫中山、汪精衛的興中會主要是廣東人。

這其中還有許多幫會力量,孫中山自己就加入過洪門,是致公堂「紅棍」。一些團體學者味道重,像光復會綱領是「以身許國,功成身退」,辛亥年後,章太炎還向黃興提出「革命軍興,革命黨消」,要革命黨人不追逐權力,充滿理想主義,不過他和蔡元培的確實現諾言,辛亥後遠離了革命,從事教育和國學,他們沒有參與書寫歷史,歷史也真的把他們的工作淡忘了。

光復會同後期孫中山主導同盟會的的矛盾,幾乎路人皆知。在日本的各革命黨曾短期合併為同盟會,但在1907年初,日本政府受清廷壓力,以15000元請孫文離開日本。章太炎指責孫中山「私吞」款項,同盟會四分五裂。光復會和共進會等很多團體,都開始獨立活動。辛亥革命後,為爭奪權力,孫中山幹將陳其美就命令部下蔣介石暗殺了光復會骨幹陶成章。還有後來的宋教仁案,今天兩岸的學者大都把矛頭指向革命黨內鬥,指向陳其美。

如此複雜的構成,還有相互間重重矛盾,很難說有所謂眾望所歸的領袖,加上革命黨主要活躍在海外,影響也在海外,國內對他們的了解並不多。就比如今天,郭嘉總理當然比敏感詞更得民望。

再看立憲派,我們今天說的立憲派,是當時各地的政商名流、有名望的士紳,這些地方實力派是清朝統治的基礎。他們要求立憲當然也為救國,但更重要的是要朝廷結束專制,實際就是把權力下放到地方,讓他們自己主導的咨議局真正掌握權力,他們所倡導的更像是西方意義的民主政治,他們主張的「不開國會﹐不承認新捐」,幾乎就是中國版的「無代表,不納稅」。

但這些人,沒有全國性的組織,組織在各地,威望、人脈也分布在各地,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他們確實對袁世凱主導的「新政」抱有期望,袁世凱被罷官回鄉得到了很多同情,相較於毫無從政經歷,到處搞暗殺的革命黨,無疑他們更看好「朝廷內改革派」的袁世凱。

參加臨時參議院的是響應革命獨立的省份的代表,和因為支持革命而南下的代表,這裡完全是革命黨人的主場,革命黨是佔地利的。

前面說了革命黨內部矛盾重重,到了臨時參議院,又加入了各省的地方人物,各方矛盾轉換的有點像我們常在西方看到的議會鬥爭,由於大部分時間在戰時,在這個臨時議會的執行程序算不上完善,合法性上也不那麼充分。

該院的額定議員人數和實際議員人數也均有變化。從1912年1月28日到2月15日(袁世凱當選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日),該院額定議員人數不定,實際議員人數也在變化。該院設立後很快制定了《參議院議事細則》,其中規定「對一般法律、財政及重大議案,只須有半數以上之議員到會,即可開議。」表決「以多數為準,其可否同數時,議長得以己意決之。」組織大綱和議事細則均未規定額定議員具體人數,實際上由於各省不斷獨立,即便根據《組織大綱》的「參議員每省以三人為限」的規定,額定議員人數的上限也一直在變化。實際議員人數,1月28日參議院成立時為42人,其中30人為正式參議員,12人為參議員未到而以代表員代理者(廣東、湖北、湖南、浙江、江蘇、安徽、江西、山西、福建、廣西等10省共到參議員30人;貴州、雲南、陝西、四川、奉天、直隸、河南等7省參議員未到或未選定而以代表員代理者12人)。此後實際議員人數不斷變化。

從2月15日到3月11日(《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公布實施日),該院的設立法源仍是《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但由於中華民國形式上已統一全國,故22個省均應派出議員。據此,根據《組織大綱》的「參議員每省以三人為限」的規定,額定議員人數的上限為66人。由於內蒙古、外蒙古、青海、西藏等非省份,故並未獲得推舉參議員的資格。在這個時期,實際議員人數也在不斷變化。比如3月1日湖北省議員劉成禺、時功玖、張伯烈辭職時,議員人數一說為45人,一說為39人。

從3月11日起,根據《臨時約法》第三、第十七、第十八條的規定,參議院的額定議員人數為126人。實際議員人數仍在變化。到了4月29日北京臨時參議院開院,議員額定人數雖然不變,但此後實際議員人數仍在變更之中,直到參議院解散。

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

最終,

1911年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選舉為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舉行的第一任臨時大總統選舉。

結果由孫文以16票當選臨時大總統,黎元洪以17票當選臨時副總統。孫文於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就職,並宣布中華民國正式成立。而黎元洪則於1月8日在武昌就職。

1911年12月,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移湖北會議,組織臨時政府。南京光復後,各省代表於12月14日在南京開會。12月15日,浙江代表陳毅報告袁世凱贊成共和,於是各省代決定暫緩選舉臨時大總統。並承認日前在上海所奉之大元帥、副元帥,並將「組織大綱」增加1條「臨時大總統未舉定以前,其職權由大元帥暫任之」,虛位以待袁世凱。

12月4日,當各自代表赴武昌時,留上海代表忽然選舉大元帥副元帥。選舉結果,黃興得16票,當選大元帥,黎元洪得15票,當選副元帥。在武昌的各省代表得知消息後,表示不予承認,並由黎元洪電上海撤銷。後來因時勢要求,復予承認。但當時駐南京代表的蘇浙兩軍,屬意黎元洪為大元帥,於是各省代表在12月16日,有大元帥副元帥倒置的建議。12月17日,黃興力辭大元帥之職,並推舉黎元洪為大元帥,而各代表公決,黎元洪為大元帥。直到12月23日,黎元洪說受大元帥名義,並委任副元帥代行職務,使各代表不知所措。而孫文於12月25日抵上海,並將大元帥、副元帥之問題懸而不議,決定於12月29日開選舉臨時大總統會。

1911年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選舉


民主選舉啊,國父功勞最大,以絕對多數票當選


推薦閱讀:

古代結婚男女都是十六七歲嗎?
如何看待古代越南史籍中稱越南人為「華人」,「漢人」?
中國古代真的有「師爺」這個職業嗎,什麼時候出現的呢,什麼時候消失的呢,其工作內容包括什麼呢?
為何宋朝如此之??
科舉制度是不是中國歷史上最天才的發明?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孫中山 | 歷史人物 | 辛亥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