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推廣上海話書面語正字?

問題緣起我轉發」阿拉是模子_sit滬語社「的一條微博,調侃魔獸爭霸上海話可以翻譯成」冊佬棒搓桑擋相擋「。作為一個上海人,我能看懂,並且覺得十分搞笑,就轉發了。此微博共轉發1300多條。

我很」榮幸「地被另一微博,言午40逮到了。他推廣上海話正音正字。他和我說」冊佬棒搓桑擋相擋「裡面有六個別字,正字應該為「赤佬搭畜生打相打」。同樣「一剛一剛一剛」這個經典笑話應該寫成「伊講伊戇」。

我詢問了他一下,上海話的正字應該參考錢乃榮的《上海話大辭典》。我之前對這本書也有耳聞。我所疑惑的是,會有非學術人士為了寫上海話的正字去學習一本大辭典嗎?如果大多數人不學,學校里不教,又怎麼用到這些」正字「呢?而上海話一些」非正字「其實也就出現在搞笑段子、和平時互相發的簡訊里。那麼,推廣上海話的書面語正字是為了什麼?

另外,我覺得正字的翻譯雖然正確,我也能看懂,但是笑料似乎沒有那條微博原版這麼旺了。如果有研究方言的知友,我也很好奇這些「正字」是怎麼制定的?上海話以前有書面語嗎?如果沒有,為什麼這些「正字」要符合普通話的「正字」?為了更多的人可以理解上海話嗎?【這些屬於背景問題,寫完我先閃去查背景了,大家不必回答】


我雖然不是專業研究方言的,但作為吳語維基百科的管理員,我專門自學過吳語正字的寫法,就談幾點一般來說用於支持吳語正字的理由。我雖然自己習慣寫正字,但沒向別人推廣過,更不會要求別人該怎麼寫(當然在維基百科還是要按規則辦事,要求寫正字的)。我認為要不要使用這些正字得分場合,如果是網上的娛樂,用普通話近音字來代替吳語正字也沒什麼,確實不值得上綱上線,就像「有木有」等網路語言一樣。而且也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來學習正字的寫法。因此,我下面說的這些看法並不適合娛樂調侃的場合。

1、我想使用正字最重要的原因是正字本身是有意義的。「冊佬棒搓桑擋相擋」這樣的寫法是將漢字當成表音工具,漢字的本義都沒有了,造成音義混亂,這樣還不如拉丁化。反對拉丁化的所有理由都可以用於反對這種寫法,還外加一條:很多字普通話沒有相同讀音只能用其他相近讀音的字代替,還比不上拉丁化的準確。而且同一個字有不同讀音(文白異讀)的話就得分別用兩個漢字來表音,更加混亂(比如「人」有 nin、zen 兩個讀音)。

2、吳語正字不是幾個專家發明的,而是繼承於歷史上的吳語文學,正如普通話(官話)的「正字」是繼承於歷史上的官話文學一樣。漢字本身就不只是官話的書寫工具,一直以來也都是其他漢語族語言(以及日韓越等東亞語言)的書寫工具。由於中國歷史上書面語(文言文)一直是統一的,漢字對各地方的人來說都是通用的,即便口語不通,一個字的意思也能被其他地方的人理解。比如吳語正字「尋」,官話(口語)中不用這個字(就是「找」的意思),但由於「尋」是書面語(文言文)中的常見字,以官話為母語的人也都能理解。(要是寫成「行」就算是上海人要看懂估計也得費番工夫了)

3、不僅僅是別的地方的人容易通過有本義的漢字理解意思,對吳語區內部也是如此。上海話、蘇州話、寧波話發音各有不同,但寫成正字基本是一致的。而要按普通話表音來寫的話,那相互之間看起來就很吃力了。而且上海話本身的讀音也一直在變化(有老派、中派、新派之分),比如「微博」的「微」本身應該讀 vi,但現在我身邊已經有一些人受普通話影響讀成 wei 了(這大概就是新新派上海話吧)。文字的演變比語音的演變慢得多,寫成「微博」而不是「V博」的話,即便幾十年後沒人再讀 vi 音也不影響理解。

先寫到這,等想起來再補充吧。


我覺得正字的翻譯雖然正確,我也能看懂,但是笑料似乎沒有那條微博原版這麼旺了。

人家的母語是用來交流的,寫出來是爲了書面交流,不是爲了給人看笑料的。

同時,正字是爲了表記方言本身,而不是要給你們翻譯。把普通話諧音字作為書面文本是對一切方言,乃至外語的矮化,不管你主觀是怎末想的。

『尼嫩榕認仆同華浙洋邪螞?』

『砍 英哥力許門 掏了瑞 薩去 嗯 英哥力許 斯克瑞普特?』

會覺得荒謬吧,幹嘛把『你』寫成『尼』?『能』寫成『嫩』?『容忍』寫成『榕認』……筆者你有病嗎?

可是筆者說覺得這樣好玩呀,『你能容忍普通話這樣寫嗎』這樣子完全沒有笑奌好嗎!!!

↑↑↑↑↑

這是流氓邏輯的演示。

於是有人來講道理『這些就是這樣寫的,本來就是。你那些鬼字是錯別字火星文!』

↑↑↑↑↑

就是這個道理。

上海話就是漢語,漢語的詞彙爲何不寫人字而要寫火星文?像『漢字』在普通話裏讀『hanzi』,呉語中讀『hoezy』,粵語中讀『honzi』,日語音讀『kanji』……但他們理所當然都該寫成『漢字』這樣呀,『汗自』『喝四』『紅雞』『砍雞』這樣子像話嗎?

正字之正,是正常的意思,是正確的意思,是正當的意思。如此寫,天經地義。


我認為推廣是需要的,但是不要強制。

現在打上海話多用音譯,很大程度上是很少有人知道正字的存在。比如題主就會問「上海話是否有過書面語?正字是怎麼制定的?」之類。

對此我答過一個正字問題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157280 其中說吳語文字其實非常豐富,恰好有人抬杠追問,我就舉了幾例。《海上花列傳》是蘇白寫的,宋慶齡的政協報告是用上海話講的。這次回國,我還買到一本上海話寫的小說,《弄堂》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849315/ 如果覺得沒必要買《上海話大辭典》,我推薦用這本小說來學習上海話正字。

歷史上,吳語地區長期是中國經濟文化水平最高的地區,對漢字的發展傳承起了重要作用,甚至對日語都有很大影響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0%B3%E8%AA%9E#.E5.8E.86.E5.8F.B2 怎麼到頭來被人以為沒有文字?

我認為需要推廣,因為正字被遺忘害處太多了。就從題目提到的「冊佬棒搓桑擋相擋」為例說兩點。

  • 首先,發音錯得厲害。中國各種方言中的音素,遠比普通話豐富,這也是寶貴的語言資源。比如普通話里沒有濁輔音,上海話里有,學習法語時吳語區就特佔便宜,音譯外語時也有優勢。

    「赤佬幫畜生打相擋」一句中,沒有一個字能用普通話的發音準確標註出來。

  • 其次,表意完全錯了。很多人覺得這樣無所謂,讀出來知道就行了。但試想漢字失去表意功能,「孩嫩攪汗漬媽」?如 @stevenliuyi 說的,反對拉丁化的理由完全可以用在這裡。

(上面提到語言資源,是指所有方言。比如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027822 就是用福州話音譯外語的例子。)

推廣,是對目前行政強制推普的反制,讓大家不至於被洗腦到以為方言沒有文字。推廣的目的,就是讓大家知道有這麼回事,這就夠了。如果有越來越多的人能意識到,現在被如此壓制的語言文化曾經如此發達,進而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學習,自然更好。

我認為不應該強制,是因為行政推普造成的破壞已經不能挽回。而語言是發展演化的,因此應該向前看。網上音譯上海話的過程中,也時不時出現創造性的發明,我很歡迎這些新元素幫助構建新上海話。


我是錢乃榮教授的學生,這個得回答一下。

滬語正字絕非無聊的「發明」,而是古已有之。

錢老師曾在課上講過:早在19世紀,西方傳教士為方便在上海地區傳教,曾用滬語寫過一系列著作。這些著作就是書面滬語寫的。

至於為何推廣正字,我覺得還是想加強上海人的本土認同吧。

今年中福會少年宮曾舉辦「滬語小達人」的比賽,錢老師是評委。不誇張的說:從比賽的過程和結果來看,到我們的下一代滬語有徹底消亡的危險。參加比賽的上海小孩,除了兒歌與特定的內容能用比較地道的上海話表示以外,其他交流(包括與評委的即興對話)95%以上都需要「藉助」普通話。

也許外地朋友認為這種現象降低自己的溝通成本,所以很歡迎;但我覺得絕非好事。


作為一個上海人我看了好幾遍」冊佬棒搓桑擋相擋「都沒看懂(可能因為我不玩遊戲?),但是後面那句「赤佬搭畜生打相打」立刻秒懂。

我單純地覺得這就是有正字的好處。

我開始看不懂,因為"棒"我會用"幫"表示,"搓"我會用"粗"代替,etc. 總之就是讓自己覺得看起來和發音更接近。

但別人的習慣要是和我不一樣那不就也要花點時間反應嗎?就像我沒反應過來問題里第一個版本的上海話一樣。

所以,就從最簡單的讓人看懂的角度來說,有正字的好處也是很大的。


請參考另一個答案——

方言辭彙是否有必要規範漢字寫法?


海上花之類不算方言文學,只能算帶有方言成分的作品。因為它只是在對話部分使用蘇白,而敘述部分全部使用官話。對話部分相當於實錄口語,而非使用該種語言進行創作。我們可以比較官話口語和依託官話進行的文學創作,語體和風格差別非常明顯。文學作品所帶有的新鮮感,也就是常說的文藝腔,是官話所獨有的。官話在文學創作上有著方言無法比擬的深度和廣度,所以官話有白話新文學,而吳語沒有新文學。

不但吳語沒有自身的文學傳統,甚至吳語區的知識分子有使用官話進行創作的傳統,從古代白話文學到五四以來的新文學,到處都能看到吳語區知識分子的參與。他們的作品帶著家鄉的語言習慣,但從作品的整體語言種類看,依舊是官話。他們用同樣的語言創作小說和戲劇,他們的語言到底是什麼種類,只需對著他們寫的戲劇一聽便知。不論是古時候的崑曲,還是近現代的話劇電影流行樂,都是一律的官話。上海電影人跑去香港依舊拍攝國語電影,就是這種傳統的延續。


這個問題不能單單從「保護上海話」的角度來看。

題主所說的「上海話正字」其實從觀念上有點狹隘,上海作為吳語區的一部分,其推廣的其實就是我們一般說的「吳語正字」。而在推廣普通話的大環境下,吳語正字確實沒有一個官方的統一的標準,以至於吳語區各地人民在討論吳語正字的過程都會有意無意地把自己的方言給加進去,所以才會出現「上海話正字」這種情況=w=

那麼接下來我想要探討的就是為什麼要推廣「吳語正字」?

事實上吳語區內部並不統一。這裡我著重探討的是吳語區各地人民口語上的差異。根據維基百科吳語方言詞條的說法,吳語方言至少可以分成六片:太湖片、台州片、甌江片、金衢片、上麗片、宣州片。而每一片的人和其他片區的人溝通起來都會有一定的困難。舉個例子,吳語甌江片(一般習慣上稱之為溫州話)除了溫州自己人以外,整個浙江沒有一個地方的人能夠聽懂!而實際情況只會比這更糟:每一小片不同縣的人的口音都會有不少差別!這個現象尤其在浙江東部、南部山區一帶(包括金華、台州、麗水、溫州)非常明顯。作為一名台州人,我深有體會:臨海人管「我」發音為「『ngieh」,而直線距離只有40多公里的台州市區的人則發為「』ngoe」。所謂「十里不同音」,在吳語區真的是成立的~~

各地發音的差異可以從吳語協會——吳語拼音教程的各地拼音方案中感受一發~~

這些方言之所以能被人們普遍地稱為「吳語」,其原因就是它們都擁有相似的語法,相似的聲調,以及相似的發音方式。至少在吳語區內部,相鄰片區的方言還是有很大的相似性的==

而試想一下,如果每個地方都像Zhi Hong Kan(抱歉我at不了)所說的一樣只推廣各地方言的拼音方案的話,以各片區方言無法溝通的現狀,再這麼差異化發展下去,那吳語就真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就會是上海語、蘇州語、杭州語、寧波語、台州語,甚至樂清語、洞頭語、甌海語。。。(真不是在黑溫州啊==)以這些使用人口這麼少的方言,你認為怎麼能夠抵擋的住推廣普通話所帶來的「消滅方言」的狂潮?不被同化掉才怪呢!

因此要想保護吳語,讓吳語能夠流傳下來,最重要的是增強吳語區的所有人民對於吳語,以及吳越文化的認同感。而無疑,制訂一個能讓吳語區所有地方的人都能認得的且只屬於吳語的文字標準,是至關重要的。從語言發展角度來說,一個只有口語沒有文字的語言是極容易隨著外來人口的混居而消亡的;從文化傳承的角度來說,推廣吳語正字有助於每個吳語使用者去繼承吳語文化。至少吳語可是個使用人口超過一億的大語言啊!


我從一個以粵語為母語,想學上海話的身份來回答問題。

我是香港人,祖籍上海,我爺1949年連同全家逃難到香港。爺爺嫲嫲和我爸爸和我三個姑姐都懂聽懂講上海話,但很可惜到了我這一代上海話就傳授不了。上了大學認識了很多來自上海到香港讀書的朋友,漸漸就想學上海話,可以算是尋根的表現吧。但他們雖然懂得上海話,但很多詞彙都寫不出來,大大增加了我學習上海話的難度。坊間的上海話教材亦好不了多少-「我」竟然有「我」、「吾」兩寫,「ve」 有「勿」、「伐」、「不」、「覅」,「ge」又有「搿」、「額」等等等。如此未經整理亂七八糟的文字實在令人望而生畏。加上很多現時很多網路上的上海話教材竟然以普通話的讀音來寫上海話,這對初學者而言簡直是惡夢。加上現時很多坊間和網路上滬語字

標音不表意,若然要以這樣的系統來學習即等同於死記硬背,當中的邏輯思維和歷史文化也通通被閹掉。

香港粵語沒有政府正式整理和推廣,因此某程度上亦有類似的情況,如粵語中的「的」坊間就有「啲」、「尐」、「o的」、「D」等到多種寫法,對大陸來港讀書的大學生來講都是很頭痛的事-但香港的大學和教育組織自80年代起推廣正音正字,消除了許多如此荒謬麻煩的文字混亂,使學習粵語過程當中遇到的困難大幅減少。同時間,正字運動令社會重新發現到經已於書面語失傳的古老詞彙原來於口語中得以保存-而正字就恰恰扮演著表意和維繫歷史文化的角色了。此等現象、問題於上海話應該大同小異,故此要推廣上海話以求豐富中華文化,正字實在不可缺少。


這很好,這很正本清源。不僅吳語要用本字,粵語也要,官話也要。我們改成我每,的改成之,看起來屌屌噠。

並不支持推廣方言標準語,但我支持正字。明明有本字,卻非要假借,甚至發明一套新字,會給認同感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正字是書同文的必要環節。


吧赤佬寫成冊佬這不是間接承認北京話正統性,把上海作下只角嘛


平時用「猴賽雷」都是逗你們開心,若你懂粵語,我就直接用「好犀利」了。

so,你說使用正字的意義何在?我用「好犀利」時懂中文的人都能看懂,若我用"猴賽雷"誰知道我在講什麼鬼意思啊!


為了避免「上海寧」,這種辭彙。

「人」就是「人」,不是「寧」。

總不能把「人民廣場」,寫成「『神』民廣場」。


用於描寫吳語的近音字實質上是一種錯別字,就好像用漢字普通話音標註英文單詞讀音一樣。

許多吳語母語者並沒有語言概念,沒有想過吳語作為漢語是能夠與普通話用同一種文字記錄的,或者甚至根本沒意識到吳語是現代漢語,將現代漢語與現代漢語普通話混為一談。

吳語仍然是現代漢語,而漢字——記錄漢語的文字——是語素文字而非表音文字。語素是音義結合的最小單位,有表音的成分,但這裡的表音,其實是對音的一種約定。(即便是形聲字,也最多「形聲」到音節,而不能像表音文字一樣對應到每個音素。)

如果用錯別字描寫吳語,文字就失去了義的部分,而只剩下一個模糊不清的音,無論是對吳語還是對漢字都毫無效率、毫無意義、毫無價值。

舉個例子,吳語詞「動雷忽閃」,意為雷電,這麼寫表義很清楚吧?如果寫作「銅累花三」,啥人曉得是啥個東西唷。

就是錯別字,徹頭徹尾的錯別字。

而如果我們能看懂這些錯字,也只是因為我們先前已經受過正確的漢字教育,才能從讀音反推出詞義,當然花費的時間肯定比讀正字詞要長一些。

【什麼,你說為什麼不能只記錄讀音?

【已為您自動轉換成下面的問題。

【漢語為什麼不能用拉丁字母記錄?

因為同音字太多了啊!!!看一句話,漢字十秒鐘,拼音起碼一分鐘(誤,並未實驗過)

【【【如果懶得看上面那麼長一段,看下面這句就行了 】】】

話簡單點末,就好比「我今天吃了一個蘋果」則嗰「我金添嗤了一個憑裹」嗰關係,一煞一樣嗰~【有些語氣詞還真不曉得怎麼寫誒QAQ

如有錯誤之處還請指教呀(*^_^*)


必須推廣正字,否則上海話就成為了一種沒有文字的語言,無法從漢字中汲取營養。

一切其他漢語方言同理。


古已有之,明代就有四大白話:京白、韻白、蘇白、廣白。當時文化產業發達的蘇州地區,就有許多蘇白寫成的小說出版。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海(長三角)文化產業這麼發達,想要推行吳語正字也是自然的吧?

當然上面會不會叫停就不知道了(°ー°〃)


因為不希望有人寫上海話都是譯音

所謂的「牙索」、「搭嘎」之類的,全是譯音

應該是「爺叔」「搭界」

最近的流行語「不作死就不會死」

作死在上海話裡面也是這麼讀的

普通話就是找死

意思接近

把「不作死就不會死」按上海話來說,就是

伐作死就伐會死


上海話為何要用普通話的諧音書寫?這是再侮辱漢字


上海人最屌的地方是他們說了一段上海話,中間突然會有一句或多句普通話,其餘的地方都是上海話,我見過的都這樣,發生概率幾乎100%。本來是一段我根本聽不懂的對話,就因為這幾句十分突兀的普通話而暴露意思,每每聽到甚是怪異。


潮州話正字也有啊。

寫了別人也看不懂「關鍵自己也不會寫啊」


上海人表示,除了和親人說話外都用普通話

誰知道別人是不是外地人聽不聽得懂呢?

當然,和熟人肯定上海話的


推廣不了,滬語只遺傳了一部分古代吳越地區的發音文字,有本事你推廣三國時期的吳語啊,那個更正宗

語言演變自有其規律,留不住的東西只能作為史料記錄和研究,現代人再怎麼玩復古也Just a Style,正宗不起來,手機也會被穿戴式插頭設備之類替代,難道到時候還要推廣手機咩?

總會有個小眾圈子,哪怕不是正經的文化研究者,堅持那些已經不再大眾化流行的東西,傳統滬語的衰敗和新興滬語的翻新是同時的,怎麼玩隨便,強求不得,咬文嚼字做學問是另外一回事


推薦閱讀:

南京蘇州杭州上海,IT方面去哪個城市長期發展比較好?
北京戶口有必要轉成上海戶口嗎?
如何學說上海話?
為什麼上海街頭會有那麼多電線杆?
外地戶口如何在上海辦理護照?

TAG:上海 | 方言 | 吳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