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這麼重視家庭觀念?又是怎麼形成的?和孝道是否有些關聯?

很多地方,比如「國家」,把一國當成家,《墨子》中也有,治天下之國若治一家。還有,我們說主人招待周到熱情的時候也說「賓至如歸」——就和回到家裡一樣。《論語》里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現在很多子女也是盡量工作生活離父母近點,包括很多人排斥異地戀,就是雙方都要離父母近。

相比之下,好像西方國家不那麼重視家庭。


謝邀。農耕文化下,家是一個基本生產單位,而中國的農耕社會特別漫長,這是中國人家庭觀念重的最基本的原因。

基本的生產單位,又是基本的生存方式,一棟房屋,數畝田產,男耕女織,自給自足,再繁衍成張家村、李家寨,寨老族長,家族宗祠,抱團求強。

關於家族,現今的城市年青人,可能很少有人弄得清什麼是三大姑八大姨了,還有什麼姨甥、舍甥等等,但在不少農村地區,哪怕是目不識丁的老年婦女,卻可以說得頭頭是道。

關於家庭觀念重,重在哪裡,且看中國人留下的「傳家寶」:養兒防老;前三十年靠父母,後三十年靠子孫;百善孝為先;光宗耀祖;家和萬事興;勤儉持家;多子多福;早插秧,早結谷,早結婚早享福;父母在,不遠遊;家醜不可外揚;兒孫繞膝;含飴弄孫。等等。

農業社會,是一個重經驗,抗風險弱,生產力低下,少變化的社會。子曰:「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其父之道,可謂孝矣。」三年是指長時間。孔子的意思是說,父死後,還能長期不改父親立下的規矩去辦事,才可稱為孝。

靠天吃飯,子守父業,遵從經驗,能保平安,家庭觀念中也無奈地包含著保守。

直至今天,中國城鎮化據稱約佔一半了,在農村,國家仍認為,農村的基本經營制度,仍然是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的。

這個約佔一半,是近幾十年間發展的結果,在此之前,農村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則在80%以上,而現在的城市城鎮化約佔一半,數億的農民工,雖然進了城,卻被稱為半城市化人口,因為他們中的大多數,只是作為城市常住人口(在某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被統計為城鎮人口的,他們家庭中的一些成員,自己的承包地、房屋及戶口等,仍在農村,不能享有城市人口的待遇。他們打工的收入,仍然計為農民收入。

每臨春運,他們是最大的一支返鄉大軍,哪怕數千公里之遙,也在扛著大包小包的行李,奔家而去。直至年三十這一天,大多數人,歷經跋涉的辛勞,疲憊不堪地歸家了,中國所有的交通工具,才空蕩了,所有的街道、運輸線,才顯示出分外的安靜。數天或10多天以後,又從成千上萬條小道上出門,各奔前程去了。

但是,這恐怕也是中國家庭觀念重最壯觀的輓歌了。

畢竟,父母在,不遠遊,已經丟得差不多了,於是農村便有了大批的留守老人。

畢竟,多少掙了點錢的一些年青人,過年返鄉,白天呆家裡,晚上回縣城找賓館旅店住,得有個洗澡的地方才行。

畢竟,掙了點錢的年青人,乘了飛機,到了省城,打個的返鄉了,有錢就花,不再「三年無改其父之道」,一分錢恨不得分成兩分錢用了。

畢竟,還有些離鄉的人,就是寄點錢回家,已經有好多年不返鄉了。

畢竟,一些離開北上廣重返縣城的人,覺得受不了那裡的三大姑八大姨的重重關係網,又重返北上廣了。

只要有家,就有家庭觀念。在西方國家,有過文藝復興,有過工業革命,有過新大陸發現,有過數百年的資本主義孕育史,服從於競爭的需要,產生了一系列新觀念新規則,子女成年,就該去拚搏自立,寧可給遺產,也不願讓子女在身邊享福。人人都該以自己的本事立世,這是競爭的道理和成果。當我們許多家族式企業至今還很紅火時,他們早已有自己的資產組合及管理方式了。

我們進入市場經濟才幾十年,體制上的方方面面,還表現為忽前忽後,看這個地方好像很突進了,看那個地方,卻不知掉隊了多少年。許多地方尤其是不少農村地區,改變並不大,而根深蒂固的舊文化舊習慣,作為一種歷史惰性力,還在發揮作用。中國人家庭觀念重,重有重的道理。雖然正在被消解,但真要消解,產生新的內涵,重新明確其地位和作用,卻決非易事。


你只要想想, 假設一次交通事故中,一對白領夫婦(你的朋友圈子裡的)喪生,留下一個6歲的孩子,你是否願意收養他,你們圈子裡的其他人是否會收養他。最終這個孩子會由他的奶奶(如果有撫養能力的話)或者叔叔舅舅領養(無論他多麼不情願)。而如果這個孩子不幸沒有叔叔舅舅,爺爺奶奶等又過世了,他將過什麼樣的生活?

家族永遠是中國社會中最重要的利益共同體。古代中國一直不是一個法治國家,一個人在社會上生存,有兩個保障,一個是拜把兄弟,另一個就是家族。在古代農村,大姓欺負小姓,大家族欺負小家族的事情時有發生(例如《大宅門》里的描寫)。一個家族裡面,政治鬥爭可能很厲害,但出門便一致對外。家族內部的家法效力不亞於國法。開除族藉,不準參加每年的祖宗祭祀,不準埋入祖墳,這些懲罰在現代社會和西方社會可能很難理解,但是在古代中國可是非常可怕的懲罰。這個利益共同體以血脈為紐帶,非常牢固,一直是政府的眼中刺,因為任何一個組織的凝聚力都是可能挑戰國家政權的隱患。我國進入社會主義之後,成功的把家族凝聚力破壞,家庭逐漸原子化(越來越小),讓【單位】http://www.chinaacc.com/new/234_237_201011/05xu663266394.shtml成為個人最親近的組織。除了組織關係外,其它關係都不太重要了。


承前周老師的觀點——「農耕文化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和家庭生產模式」是「中國人重視家庭觀念」的重要原因和來源,豐富一下這個問題的答案。

易中天說,西方社會之所以建立起財力社會,比如雅典,是因為土地貧瘠,不適合耕種,只能發展航海、殖民、貿易和經商,而這都必須遵循市場規律,交易雙方要講究誠信,因而慢慢培育出契約精神;中國社會土地多半較為肥沃,形成農耕社會的基礎,農耕社會小農經濟,需要武力的保護和社會的穩定,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人們多半傾向於建立一種權力社會,來維持社會的秩序和經濟的發展。所以,其實從這一點上來看,我們社會模式的建立是有偶然性的——我們,也就是中華民族的落腳之地碰巧就在了土地肥沃適宜耕種的地區,所以就有了農耕文明,也是有必然性的——在這樣一種自然環境之下,我們發展出的政治制度,我們對於家庭觀念的重視,從來都不是偶然的,它是有它的自然基礎和社會基礎的。

在古代,如我前文所說(如天時、地利、人和),如周老師所說(農業社會是一個重經驗、抗風險弱、生產力低下、少變化的社會),農業社會對於自然氣候、政治穩定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古代常說「三年耕種始有一年之蓄」,耕種了三年,才會有一年的積蓄,而三年之中又不可能年年風調雨順。農業社會的民間疾苦、抗風險能力之弱,一場天災就可以讓政權不穩,這種「弱」在我們今天是很難想像的。所以,作為非常重要的原因,這就使得抗風險能力強的組織——也就是家庭家族——在農耕社會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家庭不斷擴展形成大的家族,而大的家族就有能力為家族中的所有人提供強有力的庇護和保障。

古代的家庭、家族,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多的,若從經濟學的觀點來看(下分四點敘述):①我們現在市場中的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等保險功能在古代都是由家族為單位來實現的,這可以增強單個家庭的風險承受能力,古代說多子多福,有一部分就是出於養兒防老、增大老年時福利水平因素的考慮;②古代單個家庭的財力有限,大家族可以起到很好的融資功能,比如古代的婚姻中置辦彩禮、嫁妝,有時並不是單個家庭能夠承受的,而在家族裡親戚朋友就可以幫上很大的忙;③古代家庭承擔了很大程度上的教育功能,而現在的社會有整個教育體系來承擔此項功能;④從交易成本經濟學的觀點來看,在家族內的交易成本要低於市場中的交易成本,這促使很多交易更適合在家庭內進行而不必到市場上搜尋交易對象。而現在這些功能很多從家族中剝離出來,保險功能、融資功能、教育功能,這些都交給了或市場或政府去經營,實際上剝離了大家庭存在的一部分基礎,大家庭也就不復存在了。專業化分工的加強,家庭家族能夠提供的各項服務功能逐漸地減弱,以致於根本無法滿足現代社會的要求。

而且,從現在社會的情況來看,大家族的管理成本是非常高的,雖然古代社會大家族的管理成本也很高,但現在這種情況更為嚴重。現在人們更加崇尚民主、自由,絕不會認同封建制度下管理家族的那一套確立家族秩序的規範,人們有更廣的交際範圍,也逐漸不會拘束於家族的管束了。

以上兩段部分內容參考了俞煒華的《婚戀與選擇》一書,這本書還是挺有意思的。


我覺得提問者是問為什麼西方多是父妻+子女的核心家庭,而我們是大家族。

據我所知,在大部分社會裡,大家庭才是常態,理所當然。西歐這種核心家庭的文化模式,是他們特有的,就是在歐洲,也只是在西歐;而相比之下,緊相鄰的南歐,東歐,和中東地區,都是大家族模式。

至於為什麼西歐會出現這樣的家庭模式,現在還只是假說,沒有定論。


中國的家庭觀念應形成於周禮,而到了春秋時期,孔子通過遊學的方式推廣復禮周朝方式,他的儒學理念,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觀念。

這種以孝道為管理理念的方法,合乎封建統治君主的要求,於是推而廣之。

這種方式有利於家天下的形成,以及喚醒國家凝聚力。

而隨著由上及下的推動,很快傳統的家庭觀念深深植根於中國人的血液里。

父母在,不遠遊。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等等。

每一個成年人最先面對的社會壓力就是家庭壓力。

無怪乎當70、80後漸漸成長後,房子,車子,面子蜂擁而至,因為傳統的家庭觀念需要你建立一個穩定的生兒育女的系統。

在更為傳統的鄉鎮很多的年輕人迫於壓力早早當爹當媽,早早的背上了家的重擔。

也正因為這樣的家庭觀念,所以無論經歷怎樣的天災人禍,中國人都以異常勤勞的生活方式生存著,只有心裡還有固守著家這塊凈土。

外國的傳統沒有經過儒教的洗禮,所以沒有辦法進行對比。

可當盡孝成為迫在眉睫不可等待的事情的時候,改革開放過程中的發展弊端也漸漸的湧現出來。

老人開始認真的為自己的養老問題擔憂。

以前是養兒防老,現在是養兒啃老。

一個老人要肩負起三代的責任,這就是非常殘酷的社會現實。

年輕人不得不在夢想和現實中做出取捨,可這種取捨往往都是以選擇傷害至親的方式。

年輕人不能拼爹的時候,就只能拚命。

這就是中國年輕人面臨的家庭困境,也是社會的困境。

我們年輕人不想抱怨什麼,也不想謾罵什麼,我們還是會選擇以我們的方式努力,而我們中國人都是很好騙的,只要能讓家族的生命得以延續,再多的苦難也願意背。

古往今來,尤為如此。

夢想與現實的衝突,其實往往就是說一個人的期望與一個家庭的期望的衝突。

這久是我們中國人傳統的家庭理念。

每一個奮鬥的年輕人都必須面臨的一道坎......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元。儒家文化中,國家是「家」,家族是「家」,大家是「家」,小家是「家」。自古以來,中國的法制弱於人治,人治的根本或在於「天、地、君、親、師」的倫理體系。

中國文化講究自上而下的階層,講究各有其為,不得僭越,以此維持社會的和諧穩定。家庭觀念是國家統治倫理在家庭倫理中的具體體現,道理是相同的:自上而下,各就其位,不得僭越。習慣了嚴格的家庭文化,在社會上就會本能地遵循這樣的行為習慣。

統治階層大力推行儒家文化,就必須重視家庭觀念的灌輸和培育,歷朝歷代都可見來自皇權、最高層的宣傳教育,各類牌坊就是一例,而文人學究更是維護這一宗法的重要力量。

人為劃分上下層級,必然將社會割裂,科舉制度是打破層級約束,連接社會階層的通道,當然革命則能帶來更加徹底的層級重組。

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是,儒家文化重視縱向的層級倫理,卻禁錮橫向的同級倫理。中國自古以來的同一層級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聯合,都是被嚴厲禁止的。一般情況下,同級之間的關係都是競爭和內耗,而不是聯合,統治階層將囚徒困境的博弈理論應用得滾熟,千年而下,永遠重複的都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不到非不得已的情況,同級之間的聯合似乎無法進行,和平民主的合作雙贏只能是美麗、空洞的口號。

另,關於孝道,經濟學家陳志武運用金融理論進行過分析,推薦閱讀相關文章:我與我所知的金融。

在儒家「孝道」體系下,人更多是作為投資、保險、信貸交易的載體存在,人首先是經濟工具,而人性價值、個人權利和個人自由被犧牲太多。一個人可以因為「不孝」而被處死,等於說人存在的唯一價值就是金融交易的載體,就是他的金融工具作用,這就體現為「養子防老」,不承認超越金融交易載體的人權。

綜上,政治和文化層面,社會等級倫理塑造家族倫理;經濟與保障層面,血緣、孝道搭建穩固的物質基礎。

以上愚見,望拍磚。


僕勉以傳統及禮之方面淺論一二,謬誤之處,還請斧正。

古者以孝治國,而天下服。然孝也者何?利親也。

親之所在,之謂家。人之有情,故利親,利親而家興,家興而反利乎己。然若有親者爲一人私利,而謀害親、家,當奈何?故家以慈孝爲本,父慈而不虧子,子孝而不害父,故家愈安,丁愈興。家安丁興,然後利乎家中每個人,慈孝之禮生焉。

家之所在,之謂國。家與家之相爭,政刑之。政刑所定,家得所事,故能安。藉設有彼國而來攻我,則國不安,家亦不得安,故人守之。然若有一家爲其一家之私利而謀害國,當奈何?故國以忠愛爲本,國愛而不虧家,民忠而不虧國,故國家安。忠愛之禮生焉。

千多千來,中國之國政,讀書人之所尚,忠愛慈孝也。故其深入中國人之心,因此重視家庭。

倘若中國之人,全部忠國愛家,父慈子孝,則國治矣。

烏托邦矣乎。

順安喵~。


首先要明白這個家庭觀念的基礎,中國人的家庭觀念除了是一種傳統,也是建立在大家庭每個家庭成員的利益上的,內部有等級,甚至有尊卑,長輩和晚輩不是完全平等的關係,這樣一個系統在古代在某種程度上市統治階級的一個工具,每個家族有個家長,管理著以家庭為基礎的社會單位,對於統治階級來講這個是很好的保持社會結構穩定的一個方式。現代社會傳統的社會結構被打破,人們不用固守家園,人們活動自由,工作生活不在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必然會打亂原有穩定的大家庭結構。包括孝道在內從古至今也是對統治階級有利的一種思想,拿現代來講,養老問題政府沒有能力管利用孝道把兩代人捆綁在一起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但是隨著社會經濟飛速發展,這些格局終究會被打破。所以中國的家庭觀念的基礎其中有統治階級的利益,也是大家庭內部各個成員的利益,只是很多人不會探討歷史和文化的根源而單一的把中國的家庭觀念說成是中國的傳統並上升到道德的範疇這個是不準確的。

再說說西方的家庭觀念,中國人重視家庭觀念不代表西方人不重視家庭觀念。只是家庭單位不同,中國人所謂的家庭包括幾代人在一起組合成的家庭,西方人的家庭大多是指小單位家庭。西方人對小單位家庭的重視不亞於中國人甚至超過中國人,整個社會都是這種價值觀,家庭放在第一位,但是這個家庭通常不包括成年人的父母,主要是指丈夫老婆和未成年的孩子組成的這個『family』單位。

在西方公司,如果一個同事跟上司請假說是去看孩子一個什麼演出,上司就算心裡不情願嘴上也要表現出毫不猶豫的同意。很常見的如果丈夫工作調動到別處,即使只有一年也要想辦法這一年有足夠的時間跟老婆孩子在一起。說說我自己的例子,我在國外工作但是上司是中國人,由於部門老外很多,我的生活跟他們相似,周末從來不加班。但是有一次上司說周五晚上利用出去吃飯的機會討論項目,叫上我和另外一個中國同事,我說我今晚本來有一些計劃因為先生周六生日我們一般都是12點過的,我想做一些準備,中國上司直接回絕說讓我周六再說。如果換成老外上司,這種事情是絕對不可能做的出來的。我的先生也是西方人,從我諸多同事和我先生身上我可以看到他們基本沒太多社會應酬,陪家人永遠都是放在第一位,如果做不到,會被別人說閑話,這是另外一種西方中產階級的社會壓力。

同時我也對很多中國的家庭不能花太多時間陪家人是表示理解的,大多中國人普遍還有這對自己財政狀況的焦慮,就不說很多農民工背井離鄉留妻子孩子在家常年不見面,因為對於這樣的家庭,吃飽肚子賺錢才是首要這個是沒有辦法的,是沒有選擇的。但是同時也看到很多受過教育的經濟狀況還不錯的白領階層會因為一個好的工作機會而忍受夫妻兩地分居,一年只看到孩子一次,去年問一個外派的同事,說一年沒見老婆孩子了,我問你老婆有沒有抱怨,他說夫妻關係挺穩定的,也沒什麼太大問題。一方面,妻子支持丈夫的工作,即便長期見不到也不會想到離婚,一方面丈夫也沒多大愧疚。當然因為此種情況離婚的也不在少數。而這種情況不大可能在西方人身上發生。曾經我先生有一個去迪拜工作的機會,他首先考慮的是能否帶我去,並且讓同一家公司給我提供一個工作崗位才會考慮,即便只是短期的一兩年,如果放在中國,八成夫妻就先分居了。我看到的是一些掙得錢已經不少的白領階層也還是會為一個工作機會拋家棄子而老婆也沒什麼可說的,原因就是對自己金融狀況的不安全感和焦慮,即使有其他解決辦法比如跳槽到國內另一家公司,可能機會沒有海外那麼好但是可以保證陪伴小孩兒的成長,很多人不會這麼做,而在這件事情上很多時候太太也是站在丈夫這一邊的。《爸爸去哪兒》這種節目也就在亞洲才能引起更多反思,節目本身源於韓國,我的韓國朋友告訴我韓國是儒家文化重災區,節目播出後反響跟中國差不都,都在反思親子教育中父親的缺席。對於很多我看到的歐洲家庭,父親做的已經相當不錯了,至少把陪孩子這件事放在首位,至少在18歲之前,中產階級的家庭都覺得自己有責任做好這一點。當然這跟社會福利也有和生活環境都有關係,西方中產家庭雖然享受不到很多窮人享受的福利但是至少他們有合法的勞動保障制度,沒有加班,無需應酬,一年25天年假,人際關係平等簡單,買房壓力也相對比較小,有了這個基礎才能做到多陪老婆孩子啊。

所以對於家庭觀念的概念需要解釋清楚,其實只是家庭觀念所指代的家庭單位不同罷了。


應該是與金融現代化的發展有關,有了發達的市場經濟和社會保障後,個體不需要藉助血緣關係的支撐才能生存。一個人一輩子所需要的絕大部分物質和服務均可通過金錢獲取,給予了人更大的自由度。

中國進入市場經濟時代還沒多少年呢。以前是養兒防老,現在是靠保險、股票、固定資產、債券來給自己養老,當然前提是經濟環境要一直景氣,國力強盛。


傳統的家庭觀念和家族觀念是屬於農業時代,建立在土地基礎上的。

西方並非不重視家庭和家族,西方的家族可是有族徽的。《三個火槍手》里的阿多斯使用化名,也是不願玷污了家族的榮譽。資本主義剛開始的時候,家族企業也是再常見不過。只是在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中,對家庭的重視淡化了或者說家庭觀念發生演化了。

如今這個市場經濟時代的中國,就像@劉克波 所說的,也沒那麼重視家庭了。在外打工的人許多一年只能見父母和孩子一面——這還是在有幸能買到春運火車票的情況下。像我這樣老家也不算遠的,一年也就回家兩次。

前面大家都談了傳統文化和市場經濟的影響,我在這裡補充一下另一個重要的方面——繼承法。托克維爾曾在《論美國的民主》專門說明了繼承法的改變對社會的巨大影響。

過去的實行長子繼承製,地位和土地都由長子一人繼承,整個家族的所有其他的家族成員只能依附於這個唯一繼承人來生活,分享地位和財富,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家庭觀念和家族觀念自然會很強。

在繼承法以長子繼承權為基礎的國家,地產總是代代相傳而不加分割。結果,家庭的聲望幾乎完全以土地體現。家庭代表土地,土地代表家庭。家庭的姓氏、起源、榮譽、勢力和德行,依靠土地而永久流傳下去。土地既是證明家庭的過去的不朽根據,又是維持其未來的存在的確實保證。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繼承法由長子繼承改為所有子女均分,家庭和家族也會在分割土地的過程中分割,家庭和家族的概念也會隨之弱化,更重視個人。

而當繼承法以平分原則為基礎時,家庭的聲望與保持土地完整之間的密切聯繫就遭到破壞。土地不再代表家庭,因為經過一代或兩代土地必然被分割,而且顯然要越分越小,達到沒有可分的為止。

凡是在家庭聲望不再生效的地方,個人的自私心就會取而代之。當家庭不再表示聲望,而變成一種模糊、含混和不確定的存在時,每個人就只求目前的安樂,只想把自己這一代搞好,而不考慮其他了。


中國人為他人(家人)活著,沒有足夠的獨立空間,成年之後缺乏獨立生存能力,是有父母的過度溺愛以及大環境的本能依賴造成的。待到成家「獨立」之後,又想把孩子交由父母帶,又想有獨立空間享受二人世界。到晚年時沒有自己的生活,一切寄託於子孫身上,不懂得生活和享受。

這是一連串原因導致,不是國人更重視家庭觀念,而是一些問題不得不依賴家庭去解決。也有國情的因素,各種福利保障的不健全導致年輕人不能過早獨立,老年人不能獨立渡過完年。

越是強調只能表明越缺乏,一個原本孝順的人不會逢人自吹自己多孝順。國家不給保障,老年人沒有足夠的積蓄和自理能力,孩子們再不「孝順」這些老年人會流浪街頭的。


實際上美國人對於家庭的重視程度相比中國人並不遜色,這其實也是兩國在價值觀上最相似的一點了


允許我吐槽一下,說到中國人重視家庭而西方國家不那麼重視家庭我真的不是很同意啊。先說下國內的實際情況:是否注意到有多少農民工是離鄉背井獨自出來打工的?甚至是夫妻出來打工而把小孩留在家鄉?這能算是一種重視家庭的觀念嗎?各位再捫心自問一下,有多少是結婚之後願意與父母住在一起的?又有多少和父母住在一起是實際因為需要父母的幫助來照顧小孩的?各位在周末加班和在家陪家人之間如何選擇?有多少國內企業尊重員工的休假權利的? HW更是赤裸裸的提倡周末加班呢。至於春運,西方人在聖誕節之類的大的節日的時候也都是回家團聚的。

說到西方人的家庭觀念,舉一個身邊的例子,同公司的德國同事,最近遭遇公司在德國裁員,他也40多歲了,最基層的程序員,不得已現在重新開始找工作。一家公司給了他一個offer,錢很多,但是條件是需要他來上海常駐三年(因為他之前在我們公司的時候就有在上海工作一年的經歷),他考慮再三,因為兩個小孩還小,還是放棄了這個職位。

時移世易,很多東西都在變。我們在評價自己的時候特別要小心,要跳脫出來看一下,什麼中國人民勤勞勇敢,重視家庭之類的說法都需要重新審視一下了。


1.獨尊儒術。儒家思想內核之一,孝悌。

2.西方福利制度優越。無需養子送終。


在某國工作一年,所見所聞對比國內的情形,我認為國內的家庭觀念正在逐步崩解。以下僅說國內,深夜打字純當練筆,輕批。

一、家族觀念的消散


我所看到的傳統家庭觀念是以鄉土社會、人情社會為主導的,和稍年長的一些親戚交流,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遇到什麼事情,站出來的還是這些人」。
這句話隱藏這層意思:遇到什麼事情,別人不會站出來,這是社會治理結構所決定的,在沒有強大外力(比如法律和道德觀念)保障私人利益的時候,有直接或間接血緣關係的親戚組成天然的、或緊密或鬆散的利益共同體,抱團取暖。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鄉土社會正在迅速崩解,這種家族觀念越發淡薄了,一家人因為各種利益糾葛發生劇烈衝突、以致「老死不相往來」,屢見不鮮,甚至成為常態。典型案例是改造、拆遷帶來的補償分配問題。
鄉土傳統家族觀念逐漸消散的原因還包括城鎮化和加速的人口流動對傳統聚居模式的衝擊、農業社會向商業社會過渡對傳統收入模式的衝擊、政府職能(相較以前)的變更等。

二、家庭觀念的變遷

傳統的家庭觀念是在傳統的兩性觀念、婚姻觀念和模式、生育觀念和家族觀念等的基礎上產生的。而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對比「從前」:
1,兩性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2,婚姻觀念和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3,生育觀念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4,一般家庭的家族觀念也發生了變化;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基礎都沒有了,而一般家庭的經濟基礎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傳統家庭觀念或許……已經死了。

我不是來踢場子的,但是我認為,題主所提的問題根本前提就是不準確的。

為什麼中國人這麼重視家庭觀念?又是怎麼形成的?和孝道是否有些關聯?

現實是: 1,只有一部分中國人重視家庭觀念,而他們家庭觀念形成的基礎有可能是別的大多數家庭所不具備的,比如兒童和青少年時期正常的親子交流(留守兒童問題)、具有維持正常家庭生活的空間(人口流動問題、房價問題)、具有維持正常家庭生活的時間(工作、通勤時間的延長)、具有產生良好家庭觀念的教育基礎、具有維持良好家庭生活的物質基礎等。 2,沒有體驗過良好家庭生活的人,雖然有維持自身良好家庭生活的意願,但或許並沒有產生良好家庭觀念的能力和維持良好家庭生活的能力(必要的溝通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比如眾多留守兒童、眾多離異家庭的子女等。

所以,可以預期的是:我們或許將看到越來越多的薄情無義之人。

缺什麼補什麼,題主為啥不多看看電視上目前被試圖引導的關於【孝】的解讀,說明有人認為這個社會缺這種【孝】了。


西方也重視家庭的。但是西方的家庭觀念經歷了從以宗教為紐帶到血統論的過渡。可以參考庫朗熱的《古代城邦》。(雖然這本書被批得很狠,但思考角度很新穎,值得參考)


如果我們不帶著先入觀,就自己品讀論語,很多孔子的想法都是非常有意義的。

孔子說的是,遊必有方!所以年輕人該游還是游,但是記得顧家。

孔子說的是,要給父母講道理,講不通了,你先照著做。君子對親近的人,也講究和而不同。不行哄一下,折中法子多了。小人才講同而不和,天天不穿一條褲子就不要在一起。

這個重家庭,不是說要你清規戒律抹殺人性。而是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也希望別人照顧你的感情不是,所以你要照顧一下別人的感情,特別是你家人的感情。

家庭里那些人其實組成了你遇到的第一個社會。你在家庭這個大學裡面,學到的為人處世的道理,到了世面上是行得開的。這也和我們當今社會重視家庭教育的想法是融合的。

講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文不對題,就匿了。


別扯了,中國人真的這麼注重家庭嗎?就拿工作這一方面來說,有多少人能做到,我為了家庭放棄這份工作,更多的是夫妻分隔兩地,甚至直接把小孩扔家裡,口上說為了家庭,結果卻是一個家不像家,你在那個城市,我在這個城市,孩子在老家。

想想都可笑,我從沒聽說過西方人愛家庭,說自己是禮儀禮儀之邦,但滿耳朵都是國人的這些禮儀道德,實際缺恰恰相反,驗證了那句話,缺啥喊啥


陳志武《金融的邏輯》


推薦閱讀:

「王」這個姓氏,似乎很難搭配名字,很難給人高大上的感覺?
文化遺產應該如何擺脫瀕臨滅絕的窘境?
立秋為什麼要吃西瓜?
怎樣的孝才是我們當代社會應該傳承的?
如何看待古琴熱?

TAG:文化 | 家庭 | 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