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採的輪迴和佛教的輪迴有何異同?


這個事兒吧,是個世界觀的問題

在尼采之前呢,世界觀只有一種。

這個世界觀被因果效應歸納,

就是直面意思上的因果效應,我在地球上撿起一塊石頭扔出去,這塊石頭會因為引力掉到地上一樣,同一原因(動作)會造成同樣的結果。

但是這個很基本的物理規律產生了一個小問題

那就是——

我們的未來被註定了

對於一個人來說,他的出生是被註定的(父母),他出生下來的環境發展軌跡等等等知道他死為止,都會被之前的因所註定,當我們面臨選擇的時候,我們以為自己在幾個方案中選擇了,但我們的選擇不過是之前的因所造成的結果,他的父母也是之前的因產生的。我們的文明,就像一個機器穩定地運轉。

哲學上的專有名詞是:唯物主義機械論

這個木偶就是你自己,但是操作這個木偶的人一樣被一條線操作,這是比較直觀的理解唯物主義機械論

百度找的圖,不知道會不會被吃。

現在的問題又來了,誰是一開始的因?科學上目前認為宇宙的起源是宇宙大爆炸,但誰製造了大爆炸?或者在末端操作木偶的。。。是人么?還是。。。神?

這就是造物主不可證偽的原因。我們的哲學乃至所有的自然科學都指向唯物主義決定論,所有的自然科學都指向這個結果——————世界上存在一個創造一切的因

然後尼采出生了,他大喊出了「上帝死了」

相應的提供了世界觀「永恆輪迴」

木偶的盡頭也是木偶的末端,我們的文明和世界一遍一遍的重複。

這就是永恆輪迴

佛教的輪迴指的是前世後世,而尼採的輪迴可以理解為一個人重複地在輪迴中過著相似的生活。


題主說的是尼採的eternal return吧。區別其實很清晰:佛教的輪迴是一種試圖被擺脫的糟糕境地。佛教修行的最終目的就是擺脫輪迴(涅槃)。

另一方面,尼採的eternal return實際上是一個判斷標準。當你面對一個問題需要做出抉擇的時候,假設世界會永遠循環,如果每一次你都會做出同樣的決定,那麼這個決定就是符合你內心的決定。對於尼采來說,eternal return是一種假想的、幫助作出判斷和決定的情境。

如果錯誤,麻煩斧正,謝謝。

以上。


剛好在另一個回答中 @霜天曉角 同學問我類似的問題。本來想隨便說幾句,然後發現自己居然打了一大堆廢話,所以就直接找個問題作答了。

永恆輪迴還是要和強力意志結合在一起看。至少我是這麼覺得的。

永恆輪迴指的是相同事物會在無限的時間內出現回歸。尼采認為,強力意志是追求超越的,但是他又反對亞里士多德-基督教式的線性時間觀,所以他選擇把基督教的線性時間觀對接成環形,這就是永恆輪迴。

最近語言表達能力有點差,請讓我再說清楚點。

尼採的本體論(如果我可以在這裡很不恰當地運用這個詞的話),基本是和叔本華一樣的意志論,但是他把叔本華的生命意志接過來,把裡面殘留的小資情調的悲觀主義去掉了。這就是強力意志。

強力意志是肯定生命的,它欲求那有著價值的東西,甚至連那衡量價值的尺度本身,都是由他自身給出的。汪峰的一句歌詞作為描述是很貼切的:我要飛得更高……

再其次,我們得弄清楚這一點:強力意志的運動是單向的,也是無限的。這裡的單向指的不是空間方位而是其目的的單一性——強力意志只有」超越「這一個目的。

超越必然導致無限。因為,如果它有止境,那就意味著它有一個不需要超越的狀態,而這和強力意志的自身規定是背反的。

那麼在這裡以基督教末世論為代表的線性時間觀,很明顯是不合拍的。因為它設定了起始和終結而就此成為了有限的

而如果時間由線變成環,那它就沒有開端也沒有結束,它就是無限的。但這樣一來,在時間中的事物很明顯會無數次地重複發生。(如果不是這樣的,那時間就不是輪迴了)

這就是我理解的相同者的永恆輪迴。它既是存在,又是生成。

意志既然是要征服一切的(否則它就不是強力意志),那它最後面臨的最大的對手就是兩個,一個是自身,一個是時間。

首先,通過超人般地對自身現有狀態的揚棄,意志征服了自身。

其次,在永恆輪迴式的時間觀中,當下的一刻,既是曾經發生過的,也是將要發生的。所以當下的這一刻同時凝聚了過去、現在和未來。

所以,在某種意義上,征服當下的一刻,即是征服了無限的時間。

就如尼采所問啊:如果這件事會無數次以同樣的情態發生,你也願意經歷它嗎?

一個符合強力意志的回答是這樣的:即使這件事會無數次發生,我也願意經受它,並且還想著「再來一次」。

最後還是得補充一點我自己對永恆輪迴的看法。

在我的理解中,永恆輪迴不是脫離生活的東西,也不是一種本體論。

相反,它意味著一種有待賦予的意義,也正是你看待生活的另一種方式。

==分割線==


尼採的說得更殘酷


可以簡要地將永恆輪迴說的基本思想表述如下:世界是按照極其漫長的時間周期,即所謂的」生成的大年「,周而復始地永恆輪迴的;這個周期因為過於漫長而實際上無法預測,但又不是完全確定的;在這個永恆循環的過程中,世上的一切,包括我們每個人以及我們一生中的每個細節,都已經並且將要無數次地按照完全相同的樣子重現,絕不會有絲毫改變。(《尼采與形而上學》)

而佛教的輪迴是是指對於宇宙間一切眾生,就其個體生命而言,在一個軀體寂滅後,可以轉到另一個軀體。而世間所有軀體(除了佛菩薩羅漢)分作六類。由低到高為地獄、餓鬼、畜牲、阿修羅、人、天。作善升的高,作惡降得低。

所以基本上兩者沒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不了解尼採的輪迴,所以不敢妄加評論。

只是簡單說一個,來源不同:

一個是哲學理論,哲學理論來源於科學成果與邏輯思辯。

一個是佛教實證,佛教實證來自於回歸自性後,對宇宙的真實感悟。(好吧,或許有些人覺得這不太可能,但佛就是這麼說的)

假設我們都住在一個圈起來的城市,這個城市叫認知,認知外面的世界叫真理。

城市西邊的人喜歡根據在牆內看到的牆外景色來推測真理到底是怎麼樣的,他們不斷用新技術去探究真理的世界,讓認知的牆越來越擴張。當然有的時候,他們以為自己擴張了,但其實後來新的理論證明,這其實是假象,他們還沒真正擴張,但到底這次是不是真的擴張了呢?誰也不能確定。

西邊有個人,說,他是真理的主人派來的,他的主人叫上帝,好吧,這人我不太熟,就不細說了。

東邊還有幾個人說,他們去過外面,他們見過真實的真理。其中一個姓釋,還有一個姓老,有人說他其實姓李。

他們說他們去過外面,真的見過真理,他們超越了現有人類的認知。因為他們並不是靠推動認知的牆而了解世界的,他們是靠入定直接穿牆而過的。牆裡面的人都議論紛紛,有的人認為他們說的是假的,應該堅持推牆技術,也有人拜他們為師,學習如何穿牆,當然了,也有那麼一批人兩方面都沒興趣,他們覺得自己外面的世界也就那樣。但釋老師說,外面的世界跟裡面的完全不一樣,我們應該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但是這穿牆術很難,真的很難,但你真的得到了要領,其實也很簡單,只在一念之間。

所以,對於佛教來說,沒有部分正確之說,更沒有發展之說,要麼全對,要麼全錯,你不去試試你永遠都不知道。當然,一些附著在佛教上的亂七八糟的東西除外。

我盡量站在中立的角度描述兩種追求真理的思路,希望大家能對後者有更清楚的認識,消除迷不信。

好吧,有點歪樓,不過我覺得我的故事編得還不錯,哈哈。


尼採的永恆輪迴是為人生的虛無找個意義。

這麼說吧,

1關於「虛無」,尼采幾乎全部的哲學都是在說一句話「上帝死了」也就是要求重估一切價值。而人類殺死上帝,或者說理智殺死信仰的結果就是社會失去道德,理性淪為算計,在之前上帝面前如果說是盲目的那麼沒了上帝的生活就是虛無。就是叔本華口中的,人生是一段沒有方向沒有意義的慾望不斷膨脹。歷史是一列高速行駛的火車,卻不知道它要去往哪。這就是殺死上帝之後的信仰危機,生命的虛無。

2關於永恆輪迴:

先問一個問題「如果今天過完了明天你醒來睜開眼發現還是2014.10.23同樣的人同樣的事同樣的你(類似電影《偷天情緣》),一切都是無休止,無方向的輪迴你會怎麼感受?」不管你是怎麼感受的,尼采看來,意義就是你要找到一種方式,如果在下次,下下次,下下下次你碰到同樣問題還是毫不猶豫地做出同一選擇時,那就是你生活的全部意義。就是生活的每一秒都值得,就是人生成為審美的享受的原因了。舉個栗子吧,你說你愛他,再給你一次選擇機會,你還會堅決地向著他說出一句愛嗎,再過十年呢,再面對十個高富帥呢?

總結而說,永恆輪迴是尼採在假設的情況下為虛無的生命找尋意義。只不過特別是在他接近精神崩潰時提出的論述,容易被誤解。


佛教輪迴觀念意圖在於證明人生是苦的,我們一遍一遍經歷輪迴,這樣的人生沒有意義,這一切都是虛無的。我們需要超脫輪迴,這是我們成佛的目的。

尼採的永恆輪迴和佛教不一樣。佛教的輪迴是一種對於時間對於靈魂的理論,它更像是一種心理測試。

「如果再讓你經歷一次這樣的生活,你願意嗎?」

你對你的生活滿意嗎? 尼采是在問這樣一個問題。

永恆輪迴理論的目的在於幫助你肯定生活,認識生活,從虛無中解脫出來。

可以說,單從目的上而言,佛教和尼采就有本質的區別(證明虛無和擺脫虛無)。

以及,很多答主說的都是對的︿( ̄︶ ̄)︿


推薦閱讀:

什麼是信息守恆理論,信息是怎麼定義的?
如何評價海德格爾及其代表作《存在與時間》?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怎麼理解這句?
佛祖是否不關心自己的死亡?即使預見死亡也不迴避?
「後現代」的概念該如何界定?是否只是被純粹建構出來的?

TAG:哲學 | 尼采Nietzsc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