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法國為什麼會走投降這條路?

為什麼要不戰而棄巴黎?法軍的傷亡好像也不大,為什麼沒有繼續打下去?大家能不能給出數據證明當時法國確實打不下去了。或者,如果能打下去的話,分析一下法國為什麼沒有繼續打。

希望大家指教。

——————————————————————————

我的水平確實十分有限,也很感謝大家的賜教。就是這樣。


正面邏輯是,法國軍事上已經撐不下去了;反面邏輯是,投降也沒那麼不可接受。

戰爭爆發時,聯軍的兵力構成大概是這樣的:荷蘭10個師(加上後勤空軍啥的大約40萬官兵),英國遠征軍(BEF)12個師(大約30萬官兵),比利時22個師(大約65萬官兵)。

法軍全軍共117個師,其中在本土的104個(其他的在北非、西非、敘利亞、印支),地面作戰部隊大概224萬(全軍領取口糧人員610萬,對一個4000萬人口的國家來說已經動員到了極限)。除了防備義大利、在訓練中的師以及一些預備隊,一線大概72個師——其中18個在北線,18個在阿登方向,整個馬奇諾防線上則部署了多達36個師。

而對面的德軍共135個師,其中一線93個(北線29個師對付60個聯軍師,中線45個師對法軍的18個師,南線19個師牽制了36個法軍師)。

到敦刻爾克結束的1940.6.4,荷蘭和比利時都已經投降,英軍兩個師(12、23)被殲滅,剩下的部隊裝備全部喪失,短時間內已經不可能再投入作戰(多說一句,德棍喜歡說俘虜了66萬人的基輔口袋是軍事史上最大的包圍圈,蘇棍則拿包圍了86萬人的布拉格來洗地。其實最大的包圍圈是黃色方案形成的北法包圍圈,包圍了多達130萬以上的英法比聯軍——當然面向海洋一側是個開口)。

而法軍到此時陣亡了大約5萬人(確數好像是49784),總損失了30萬,看起來不多。但北線的18個師一半損失掉了,一半打亂了編製、喪失了裝備撤往英國,短時間內同樣沒有戰鬥力;中線的18個師,連通德軍一路掃蕩的各軍區的後勤、機關人員,一部被殲滅、剩下的大部分則陷入了潰散狀態,丟失了裝備,喪失了抵抗意志,驚慌失措地四處奔逃,短時間內同樣無法恢復戰鬥力。這些潰散和喪失裝備的部隊包括法國最精銳裝甲部隊:三個輕機械化師(DLM)和四個預備裝甲師(DCR)。所以,到「紅色方案」發動時,法軍只能以不足70個師來應對德軍壓上來的135個師,當然沒有勝算。

當然有人會問,法軍不是有幾百萬人員嗎?怎麼不動員起來?因為歐洲戰場的軍事邏輯不是東亞的步槍兵邏輯,抓個幾千壯丁配幾個軍官就叫做一個「師」。一群烏合之眾無法在短時間內得到需要的軍士、參謀、炮兵、工程設備、輜重車輛而成為一個合格的作戰師,而拿不合格的部隊去「消耗」德軍其實也毫無意義,因為法國人口只有德國的一半,消耗的只能是自己。

從反面來講,投降對法國人也不是那麼不可接受。

從政治上講,法國不算是完全投降,而是附帶了保留條件:法國艦隊、法屬北非殖民地不用於對英作戰全法國除了阿爾薩斯-洛林,民政事務基本一直由法國人自理;在42年11月之前地中海沿岸部分則是划出來的「中立區」,貝當還有個獨立王國。

從待遇上講,按奧地利地攤民族學家希特勒的那套劃分方式,高盧人畢竟也算是「西方文明」序列中的「高等種族」,和斯拉夫人甚至猶太人不是一回事——和窮光蛋蝗國那套竭澤而漁的搞法更不是一回事。當然了,法國人免不了為「反布爾什維克聖戰」支付高額的佔領費,帝國師也在奧拉杜爾(Oradour)村屠殺了642名無辜的法國平民——但比起一天配給熱量不到600卡的波蘭和烏克蘭平民,基輔娘子谷數以萬計的屍體,勒熱夫後方地域德國人剿游擊隊剿出來的無人區,德軍在法國簡直算得上「秋毫無犯」、「紀律嚴明」了。

應該說,在德軍佔領下,由於法國人的生活歷來比較富裕加上很長時間內免收戰火和盟軍轟炸之苦,法國人(除了猶太人)在當時的歐洲過得算是不錯的,以至於在諾曼底登陸前巴黎人甚至有閑心跑到諾曼底海灘上度假。因而法國的「抵抗運動」一直不成什麼氣候,貝當在1944年4月間訪問巴黎,得到的歡迎超過了10月間的戴高樂


因為法國人的戰爭慾望在二十年前就消失殆盡了。

1914年的時候法國人可不想投降,那時候法國的將軍們認為面對德國人的機槍陣地,哪怕小跑著前進也是有失榮譽的,巴黎的小報上印滿了進攻進攻再進攻。

然後法蘭西在戰爭中損失了近六成的青壯年男性,戰爭結束的時候法國人喊的是永不再戰。

然後法國人花了整個間戰期修了一條馬奇諾防線,修好之後時任英軍總參謀長去參觀,回去彙報的時候說,是很壯觀,但很難想像當它崩潰後法國會發生什麼。

「那道工事落成的時候,凡爾賽戰爭側廊里的十四幅壁畫就已成為歷史,曾經在五大洲中的四個取得勝利的法軍失去了進攻的慾望。」

1939年的時候,法國的經濟總量和工業產值仍然排在列強中的前列,但人口已經是最少的一個。

當戰爭再次開始,德國人為了復仇,英國人為了維持秩序和平衡,俄國人為了實現公鏟主義,哈布斯堡的私生子們要奪回父輩的遺產,而法國人呢,法國人要為何而戰?

不要嘲笑法國人懦弱膽怯,一個世紀前法國人在歐洲點燃了民族主義的大火,但那火在法國已經熄滅,今天你們覺得自己戰無不勝,那是因為你們還在燃燒。


一戰初期,法國就鼓吹大規模,集團化進攻,然後自己大量的士兵無謂的死亡。但是當法軍整體轉型成防禦戰後,卻取得了成功。

所以你要是法國將領,估計你也不會擺脫一戰的類型。。也就是利用炮兵掩護,然後加強線性防禦,逐步的殺傷敵軍。

也就是說,二戰法軍的一切軍事行為準則都是以這種思想為基礎的,理解了這一點就好辦了。

法軍利用現代技術的增強,讓防禦工事變得更加強大,馬奇諾防線就是個最好例子。換句話說,無論是法國還是英國,亦或者是荷蘭比利時的低地三國,對於裝甲部隊作戰根本毫無概念,他們就覺得坦克就是個玩具,只有炮兵才是王道。

當然,其實法國也有有識之士要求讓機械化部隊和空軍結合,比如未來的總統戴高樂先生,他根據在波蘭的經驗寫成的備忘錄《機械部隊的誕生》,就強調了坦克與飛機配合作戰的重要性。但是沒什麼人聽,基本沒起到什麼作用= =

以二戰初期的法國陸軍總司令兼西線盟軍司令甘末林為例,他在西線戰爭爆發初期發布的命令就非常搞笑:我們必須等待敵人進攻,並在由堡壘和戰壕構成的無法突破的延伸防線上遏制住德國佬。

很明顯,這人的戰略思想還停留在一戰= =,實際上波蘭戰役的閃電戰是怎麼樣的,這個人是看到了全部過程的,然後被他自動忽視= =

這是第一點,也是法軍戰敗的最主要原因:整體高級將官的戰略思想極度落後。

接著第二點

西線戰爭在五月十日爆發,當天盧森堡投降,開戰五日荷蘭軍隊就投降,開戰十八日比利時就投降了。

而西線戰爭爆發僅僅兩天,也就是五月十二日,德軍的七個裝甲師就已經抵達了法國色當。

簡單地說,就是戰爭形勢變化太快了,法國人根本反應不過來,這也是因為法軍整體過於僵化,反應極度遲緩。

有一個常見的誤區,就是有很多人認為西線戰役,法軍沒怎麼抵抗,實際上是錯誤的,法軍抵抗了,而且反擊的非常猛烈。

德軍渡過馬斯河之後,法軍動用了大批坦克部隊,發動反攻,當時率領法國第四裝甲師的戴高樂先生也在拚命進攻古德里安過長的戰線,古德里安自己也回憶:「已經有兩輛坦克成功攻擊到了距離我指揮部只有一英里的地方。」(真怪不得未來能當總統,也是條鐵血硬漢)

法軍的問題在於配合極差,裝甲部隊的速度又比德國人慢,還缺少無線電,當然敵不過訓練有素,準備充足的德國軍隊。

最後德軍成功切割了法國本土和法國北部的聯繫。

第三點,臨時換將。

68歲的甘末林先上,甘末林不行,換73歲的魏剛。(怪不得戰略思想一塌糊塗,全是老年人)

北部法軍的司令是比約特,比約特掛了,換布朗夏爾。臨陣換將,局勢變得更加混亂。

第四點,戰略思維判斷嚴重失誤。

法國統帥部以為德國人實行的計劃會是一戰施里芬計劃的翻版,但是實際上人家根本就不是= =

人家直接改成從阿登地區進攻,法國人根本就反應不過來。

最後一點,因為法軍用的全是這些一戰老將,必然造成軍事思想僵化,以及對任何會威脅到他們固有軍事思想的年輕軍官抱有敵意。

總結法軍戰敗法軍自己的原因:

1.整體高級將官的戰略思想極度落後。

2.配合極差,反應遲緩。

3.臨陣換將。

4.戰略思維判斷嚴重失誤。

5.迷信一戰老將,不用新人。

這幾點加一起,再加上德軍本身也準備非常充分,戰敗也是情理之中了= =

當然你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強國,居然打了六個星期就投降,怎麼也說不過去的= =輸是在意料之中,但是你能輸得這麼難看,也著實讓人想不到。。。


瀉藥


你們好啊~

昨天……星……15號那天早上嘛,我們去要了幾輛坦克,然後拿去德軍那裡送了~

沒兵啦,輸完啦,一個師都沒有

去馬奇諾玩啊,High啊,高興去玩~

沒有兵啊,肯定要投啊,不投的話沒有兵用

題主:為什麼不繼續打下去啊?

打這方面……打德軍是不可能打德軍的,這輩子都追不上古德里安的。還有……打義大利又打不過,就是抱英國這種大腿,才能維持得了政權這樣子的。

一在英國流亡跟回家一樣醬~我一年回家……聖誕夜晚上我都不回去對不對,就平時馬其諾出點事,我就回去看看這樣子。在英國流亡的感覺呢……流亡的感覺比在家裡面好多~了!在家裡面一個人就很無聊,甘末林就會蹲坑,波爾多全是法奸,進了英吉利個個都是人才,打仗又賊菜,喔呦呦超~喜歡在裡面的。像在馬奇諾蹲坑一樣,HIGH到那種感覺~


靈感來自@LFT

LFT:一戰時期俄羅斯軍隊表現如何?


法國戰役中聯軍共傷亡36萬人,190萬人被俘,損失兩千二百架飛機,四千輛坦克,而且其中大部分部隊(61個師)都被成建制的殲滅,無法補充,法國只剩下64個師的兵力在廣大的戰線上去面對142個德軍師。法國沒有蘇聯那樣廣大的國土來拖延德軍的進攻(即使是蘇聯,也在幾次會戰失敗之後被逼到了莫斯科城下,更別說法國了),因此,到了法國戰役的第二階段,法軍在主力盡喪,技術裝備大量損失的情況下已經不可能再抵抗德國。

當然,法國政府為什麼選擇投降,而不是流亡繼續戰鬥,那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流量黨誤入!!!

一名德軍摩托兵停在法國一戰陣亡士兵墓地前

佔領巴黎的德軍在艾菲爾鐵塔前留影

這些被俘的法國殖民地軍隊士兵看上去很開心

他們和德軍是一家人

前去德軍指揮部談判投降的法國軍官,德軍正為其解下蒙眼布

法軍的列車炮沒有派上什麼用場

部分在法國被俘的波蘭軍人

1939至1940年德軍進攻低地國家計劃之變動

德軍兵力分布及最後進攻方案

至5月16日德軍進攻形勢圖

5月16日至5月21日德軍進攻形勢圖

德軍裝扮成法軍,做出投降姿勢

一名德軍士兵和繳獲的法軍超輕型裝甲車

德軍和繳獲的法軍雷諾坦克

戰損遺棄的法國雷諾坦克

佔領法國的德軍三號坦克

1948年11月14日,法共《人道報星期日刊》點名指責當時任新聞國務秘書的密特朗:「這位國務秘書是法國最早的維希分子之一,因此,他被列入那份授予『法蘭克戰斧』勳章的達官貴人的名單。」

1954年12月3日,戴高樂派議員雷蒙·德羅納在國民議會講壇上,指著坐在部長席上的內政部長密特朗高聲嚷道:「內政部長先生,我根本不信任您,這點您是清楚的……」

 1940年6月,法國以當時歐洲頭號陸軍強國不到六個星期而敗於德國之手,實在太出人意料之外,即使當時一些有遠見的政治家,包括丘吉爾和斯大林等人也為之驚諤不已.一國之突然失敗,總有其比較深遠的複雜的原因,多年來史學家和軍事學家們從不同角度去總結這場悲劇的教訓,雖然已經作過比較詳盡的探討,但立場不同,角度不一,難免帶有其片面性,即使當時的當時者,其評訴也並非完善.

最荒謬的莫如投降派-維希政權頭子貝當,,將戰敗之責委諸人民,說是:『人們貪圖安逸勝於犧牲精神,只想享受權利而不願盡義務.....我們戰敗的根源在於放縱了自己.『這當然是他自己的開脫之辭,不值一駁.但是關於法國敗降的真正原因,在一些方面仍有待繼續深入探討.

諸如:軍事,政治,意識形態諸因素在法國敗降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如何?它們之間的關係怎樣?在諸原因中主要的,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又是什麼?等等

軍事上打了敗仗是法國敗降的直接原因,而它又是一系列政治,軍事錯誤路線發展的必然結果。

從現在已經公布的史料看,戰爭開始時,交戰雙方在兵力和武器上的對比,即使不說優勢在同盟國一方,至少也是旗鼓相當.

說遠一點,德國在發動侵波戰爭時,動員98個師,其中52個是現役師,其餘的46個師不是新兵就是已過中年的老兵,而且有36個師裝備很差,簡直沒有受過訓練;而法國有90個師,動員後三個星期內可以編成108個師,波蘭有30個現役師,波,法合起來約達130個師,這還不算英國的四個師在內

當然也不能單從兵力的數量去看問題.問題是德國幾乎集中其全部力量去打波蘭,包括幾乎所有的裝甲兵團和摩托化部隊,以及三分之二以上的空軍力量,在西線只留下極其薄弱的兵力,而英法軍隊卻按兵不動,坐失良機,造成東線德軍對波軍的巨大優勢.這且不去說。

1940年5月,當希特勒掉頭先打西歐時,當時雙方兵力對比是德軍136個師,英法加上荷,比的軍隊也達到135個師,兵力大致相等.

希特勒攻打西歐主要靠的是坦克,飛機,傘兵之力.但即使這些新型的兵種,德方也力量有限,並不擁有多少優勢.以坦克而論,德方的坦克共2800 輛,多為輕型坦克,甚至沒有重型坦克;而單單法國就有坦克三千多輛,裝備比德國的強,裝甲厚,火力猛,只是速度稍遜.傘兵作為當時新出現的兵種,德軍的傘兵部隊不過4500人而已.

空軍方面,德國雖然對法國擁有很大的優勢,但對英國皇家空軍並不佔多少便宜,英國擁有一支數量可觀的戰略空軍,戰鬥機和轟炸機各半,噴火式戰鬥機在性能和速度上都比德國梅式110戰鬥機好,無線電設備更為先進;在防空中已經使用雷達.如果英法合作得好,全力以赴,德國還是占不了便宜.至於海軍,德國更遠遠不是英法的對手。

在戰略資源方面,納粹德國的弱點更加突出.於是它只能企求速戰速決,時間越持久,矛盾越暴露,對它就越不利.這是它乞靈於『閃擊戰『的根源。

在雙方旗鼓相當,兵力武器大致相等的情況下,戰爭一經打響,卻完全是另一個局面,英法聯軍幾乎是一觸即潰,甚至沒有經過一場梢具規模的決戰,在比利時境內的80萬大軍就兵敗如山倒,潰不成軍,在一個星期內,就決定了法蘭西覆滅的命運.這是什麼原因呢?

1939年10月,德國陸軍總部根據希特勒的要求制訂了進攻西歐的『黃色方案『.使用總兵力是A,B,C三個集團軍群.把主要兵力和幾乎全部的裝甲部隊集中使用在右翼的B集團軍群上,通過比利時企圖擊破預計將遭遇到的英法聯軍的主力,目標是海峽地帶,『以求為對英法兩國的陸上和空中的戰爭,創立有利的條件『;A集團軍群則以較弱的左翼兵力穿越阿登山脈向色當方向助攻,以掩護其側面;C集團軍群則防守從盧森堡到瑞士的一段齊格菲防線.這個計劃基本上是重複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軍進攻法國的路線,其主要部分是施利芬計劃翻版。

後來,由於一次偶然的飛行事故,德方估計泄露了這個作戰計劃.所以,1940年3月希特勒批准『黃色方案『為『曼斯坦因『計劃.

曼斯坦因計劃不同於前者,他把原在比境的右翼兵力改為助攻,而將主攻方向放在左翼.將重兵集中在A集團軍群,從那慕爾和色當之間的阿登山區來個中間突破,然後沿索姆河北岸急趨英吉利海峽,來個大迂迴,使在比境的英法比軍盡陷羅網.

曼斯坦因說:『只有用這個手段才能完全殲滅在比國境內的敵軍整個右翼兵力,並且為在法國境內贏得最後勝利的工作做一個準備.『

在英法方面,也部署三個集團軍群:第一集團軍群連同英國遠征軍駐守法比邊境直至海峽海岸;第二,第三集團軍群在馬其諾防線之後,從斯特拉斯堡至瑞士邊境.

1939年11月,盟國最高軍事會議通過了聯軍總司令甘末林制訂的D計劃.計劃規定,一旦發生德軍入侵比利時的情況,法國第一集團軍群就連同英國遠征軍一起立即馳入比境禦敵.

於是,當1940年5月10日德軍進攻開始,聯軍總司令甘末林立即將D計劃付諸實施.法軍將其精銳的三個機械化師,五個騎兵師中的四個,三個裝甲師中的一個悉數劃歸第一集團軍群指揮,儘快開入比利時並要求盡量向東推進,會同英軍一起,要在數量上造成對德軍的優勢

從雙方的作戰計劃及兵力部署看,可見英法聯軍統帥部對德軍的意圖和主攻方向判斷錯誤,一布局就錯,在比利時的兵力使用得越多,越往前推進,就越中德軍的圈套,一方面使防守主攻方向色當一線的兵力薄弱;另一方面,使其主力盡陷入德軍的羅網.未經戰鬥而敗局已定.

I事實的經過比紙面的計劃發展還迅速.還順利.

這是因為:第一,法軍在色當一線,恰好是最薄弱的一環.

他們根本不相信山巒起伏叢林密布的阿登山脈有可能通過大規模的德軍裝甲部隊。因此駐防兵力也薄弱得出奇,工事草率,裝備很差。

第二,難民和敗軍混在一起,謠言動搖軍心,人心惶惶,加速了敗勢。

第三,在色當突破之後,法軍統帥部一時還摸不著頭腦,以為只是一個小突破口,不明敵軍主攻方向,沒有及時組織反擊。甚至負責該地帶防衛的法國第二集團軍也「並沒有一下子投入激烈戰鬥的準備」,直至5月15日,法軍統帥部終於有所察覺,才命令在比利時的軍隊停止前進。反之,德軍則目標明確,速度驚人,不忙於抓俘虜,不急於攻佔巴黎,日夜兼程,急趨海邊,以切斷英法軍後退之路。

他們甚至向被追上的法國敗軍說:「我們沒有時間來俘虜你們!」要其防下武器,往南逃命,免得擋路。如果不是希特勒突然命令古德里安坦克軍停止前進三天,敦刻爾克唯一的退路也保不住,幾十萬英法聯軍將成為瓮中之鱉,難逃全軍覆滅之險。

所以「敦刻爾克奇蹟」雖然英法軍丟盡裝備,狼狽逃命,但是英國人已經如釋重負,「幾乎令人認為是勝利了」。

這是決定命運的一周,敦刻爾克撤退之後,雖然法軍還有65個師,1200輛坦克的兵力,似還可以抵擋一陣,但技術裝備落後,士氣不振,在法國北部大平原,德軍坦克橫衝直撞,斯圖卡式俯衝轟炸機的呼嘯聲使人膽戰心驚,號稱「不可逾越」的馬其諾防線從背後被迂迴,已經失去作用,人心惶惶,一片敗亂潰退的景象,已難於組織有效的抵抗。

所以雷諾在5月15日一早就打電話給丘吉爾,沮喪地說「我們被打敗了!」這場敗局就始於色當突破。連甘末林也不得不承認, 「這真是一奇著!」這一仗「後來就成為決定勝負的一仗」。

法國可以說是「一著失算,全盤皆輸」。

西方不少史學家和軍事理論家雖然高度評價了這場戰役是「參謀工作的一項非凡絕技。」但認為德軍只是「險勝」而已,是由於一系列的偶然因素在起作用。說:「如果不是同盟軍犯下大錯.....德軍本來是難以取勝的。」

有的說:「如果比利時能多堅持幾天,如果一些橋樑能夠及時破壞,如果在色當地段有更精銳的軍隊和更好的指揮官,歷史可能就完全不同了。」

雖然,不能否認法軍統帥部在這一役的「失算」有一些偶然因素,但從雙方的軍事思想和軍事路線去考察,德軍的戰勝就有其必然性,而絕非偶然的僥倖了。

首先,在這一役德軍攻敵之不備,出奇制勝,善於用兵,而法軍被困於陳舊的軍事思想,頑固的認為「坦克,飛機並不能改變戰爭的基本要素,法國安全的主要因素還是以要塞加固的連綿防線」(貝當語)。只想到馬其諾防線之固若金湯,根本夢想不到德國大軍會飛躍阿登天險。德軍用兵的基礎恰恰就在於奇襲。

其次,德軍大膽出色的奇襲完全是建立在對敵情充分了解的可靠基礎上,真正作到了「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戰爭開始之前,德軍將領曼斯坦因和古德里安對法軍作過透闢而精確的分析,他們認為法軍戰略思想保守,墨守陳規,困於一戰時陣地戰的經驗,而完全不重視運動戰的原則,未重視坦克出現後所引起的戰術變革;德國從對敵情的了解上,知道英法軍主力集中在佛蘭德平原,而蒙梅迪到色當一線卻防衛薄弱,因而「明了敵方是預料德國人又會再度使用施利芬計劃」,

「敵人很不可能料想到會有一支強大的裝甲兵力,透過阿登山地前進,並且還有一個整軍團的兵力跟在它的後面走」;再則,法國領導人缺乏戰備觀念,但求避戰,於是未戰而已知「此戰必勝」。

再次,集中優勢兵力,充分發揮兵力上的優勢,在迂迴運動中圍殲敵軍主力。摸准了情況,就敢使用重兵,德軍在其主要的突擊方向上的A集團軍群,統轄 3個集團軍(45個師)和一個坦克集團軍群,幾乎集中了其進犯西歐的總兵力的近半數;飛機,坦克的使用尤為突出,動用了其全部十個裝甲師中的七個師,把其中五個師用在色當地帶。在兵種的配合作戰上也有新的發展和創造,將坦克集中編成威力強大機動快速的裝甲軍(師),以飛機配合作戰,用傘兵奪取關鍵要地,形成一套新型的「閃擊戰」戰術,提高了奇襲的突然性和快速性。

兩軍相比,法軍的戰術更顯得呆板落後,雖坦克不少於德軍,卻分散使用於各步兵師,以步兵為主體,坐在堡壘和鐵絲網後面挨打。

最後,德軍善於布置疑陣,調虎離山,用佯攻來迷惑對方,使其摸不清主攻方向。德軍是以右翼的助攻兵力提前兩天發動襲擊開始這一場戰鬥的,一時比荷告急,坦克,傘兵齊進,來勢洶洶,使盟軍統帥部誤為是施里芬計劃之重演,完全忽略了左翼德軍的主攻方向,趨兵直入比利時,這就正好中計,自投羅網。

綜上所述,可見德軍之勝並非偶然,法軍之敗根源在於其落後的軍事思想和錯誤的軍事路線。利德爾-哈特說:「法國軍事思想落後二十年」這話是不無道理的。

但是,這種落後的軍事思想不能單純以一些軍事將領(甘末林,魏剛等)的思想老化,死抱住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老經驗不願革新來解釋,其更深刻的根源在於政治上的綏靖戰略。

軍事路線總是服從於政治路線的。軍事戰略也總是受政略的影響和制約。一個政治上處於守勢,力求避戰的國家,其軍事戰略當然不會以進攻為主;反過來,一個奉行擴張侵略的國家,其戰略方針也不可能偏重於防禦。法國在軍事戰略方針上側重於防禦,正是它推行的綏靖政策在軍事上的反映。

不少二戰史指出,在希特勒突然揮戈西向進攻西歐之時,英法(尤其是法國)在軍事上處於毫無準備的狀態。

說當時法國在軍事上缺乏準備的根據,綜合起來包括三種情況:其一,軍事工業沒跟上,甚至經濟上沒有轉入戰時軌道,物質上缺乏準備;其二,按法國的計劃,要到1942年才能打仗,所以一切慢騰騰地按部就班去做,可是1940年就打仗了,思想上缺乏準備。其三,軍民上下的和平主義幻想,都不願打仗,似乎師出無名,不知為何而戰,思想上缺乏準備。

這些都有事實為據。請看,法國在1937年每月只生產飛機三十八架,而德國月產已超過一千架。1939年開戰時,法國前線的反坦克炮,高射炮,輕機槍都很缺乏,甚至將官們佩帶的手槍也難買到。大敵當前,很多軍火工廠的熟練工人卻被調離公廠「去打掃花園或剝山芋」幹些雜工;在工廠里的也照樣「按和平時期的速度去進行工作」並不加班生產。一切軍火定貨和建立新廠都按1942年才打仗的計划去做。

但是戰爭終於不按其主觀願望提早爆發了,軍民勉強被拉進戰爭,然而卻缺乏戰鬥激情,有的人甚至連但澤在那裡都不知道,更感到沒有必要去「為但澤而死」。上述這些亂糟糟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國既參戰而又在物質上,精神上缺乏準備的現實。

對於這種情況該如何解釋呢?是由於一些當權人物的不負責任,溺於私慾私利,勾心鬥角而貽誤戎機;抑或由於政局的動蕩不安,以至於誰都缺乏長遠之念,而只作一時權宜之計;或者是由於法郎不穩,財政困難,而影響軍備建設?這些都不乏事例,可以舉得出一些事實來。

但是這都不是根本性的原因。根本原因是,這種物質上,精神上的缺乏準備,正是幾年來政治上推行綏靖政策所種下的惡果。

說法國對德國的侵略完全缺乏思想準備是說不過去的。這完全可以由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整個法國的歷史去證明。對於德國的崛起,法國本能上就能感受此威脅。一戰後,法國在巴黎和會上力主支解德國,主張以非常苛刻的賠款和軍備限制等條款以削弱德國,目的是防範東山再起。

三十年代希特勒德國出現之後,從巴爾都的「東方洛加諾」計劃,以至於賴伐爾的聯意政策,無一不是為了對付德國。甚至從二十年代末起,不惜耗時費資,投下大量人力物力去修建馬其諾防線,難道不正是為了防範德國的入侵。所以,思想準備還是有的,只是在於對強鄰這個明顯迅速壯大的敵對力量採取什麼態度的問題。

法國在達拉第上台執政之前,甚至在勃魯姆的人民陣線政府時期,就開始追逐英國,對法西斯侵略日益採取綏靖的態度。這條基本的政策路線並沒有因為內閣短命,政府更迭而變更,不管是激進黨還是社會黨當政,都始終沒有改變這條政策路線。其根本原因只能從整個國際階級鬥爭的格局以及英法所處的地位去考察。最根本的是,一戰後英法是既得利益的國家,它的願望是維持狀態,但求相安,盡量避免戰爭。為此不惜犧牲次要利益,尤其是其他民族的利益,只要事情不是和自己生死攸關,可讓則讓;當然,出自階級本性,它們更希望法西斯這股侵略的禍水能引向社會主義的蘇聯,那是求之不得,一箭雙鵰的美事。

在法西斯咄咄逼人的攻勢面前,這條但求妥協的綏靖路線在政略,戰略上處於守勢。這在軍事上就表現為不做主動進攻求戰的準備,而作避戰防禦的打算。

當1939年希特勒連續早中歐製造德奧合併和捷克斯洛伐克危機時,法國不是不知道其中歐盟國逐個被吃掉是最終是造成對自己的威脅。當時法軍總參謀長甘末林早在1937年就指出德國在解決捷克斯洛伐克和奧地利問題之後很可能進攻法國。

達拉第在1938年4月的一篇聲明中也流露這中擔心,認為「德國既已佔領中歐,很可能會掉過頭來轉向西方大國。」但是法軍最高司令部對德軍實力估計過高,存在畏戰厭戰心理空軍參謀長維耶曼在1938年2月就指出:「德國空軍四倍於法國」,最高軍事委員會的成員也多認為「法國空軍當時處於絕對劣勢」,對於德國在1936年才動工建造,號稱「西部壁壘」的齊格菲防線,估計尤高,認為「德國人已經築成了一個十分可觀的防禦工事體系,法國如發動進攻,勢在必敗。」(這些當然不符事實,其實,德國將領對這道倉促築成的防線非常擔心)。

椐此,1938年3月甘末林得出的結論是,不能夠在中歐和德國人交戰。他向達拉第提出「只要不進行任何敵對行動,即不宣戰,法國政府就能始終控制局勢。」

是軍事上的悲觀估計影響了政府的決策呢;還是政府的態度決定了軍方的態度?這當然是互相影響。因為政府的決策要考慮各方面的情況,特別是敵我雙方力量對比的情況;軍方也要服從政府的決定。達拉第是綏靖政策的積極推行者。

如果考慮到他從1936年6月以後一直擔任國防部長這一要職,1938年4月他擔任總理以後還自兼國防部長(後曾短時間改任外交部長),幾乎一直到法國投降之前都把持著國防和軍備的要務,那麼,他所執行的這條綏靖路線對軍隊和戰備的影響恐怕是相當深遠的。更何況他的軍事思想和戰略方針的主張和總司令甘末林非常吻合,都主張對德作戰只能是以防禦為主,並且要極力避戰。

雷諾雖然對此表示反對,說過:「一個主張守勢的將軍,必將大遭失敗。」但是但他想撤換甘末林時,達拉第就以辭職相威脅,結果還是改變不了這個局面。

正是這條綏靖路線使法國坐視其夙敵德國的力量日益壯大而終於不可收拾,自己卻迷信馬其諾防線萬無一失,遲遲不做迎戰準備,到一旦被迫應戰,就顯得極其被動,物質上,精神上都準備不足。

1938年時,法國已經為德軍的優勢兵力發愁,不敢輕易和它在中歐較量。

1939年宣戰後,面對德軍在波蘭的兇猛攻勢,而自身缺乏進行一場大戰的準備,更不敢輕舉妄動,所以只在薩爾地區虛張一下聲勢,以履行對波蘭的盟約,然後就按兵不動,以110個師之眾面對德軍在西線的46個師(其中只有11個正規師),而不敢有所動作,坐失良機,變主動為被動。

當時巡視過德軍在西部防務情況的德軍將領馮.梅林津說:「我越看越不理解法國的那種全然消極的態度。」

有人認為,法國之所以對德綏靖妥協,消極避戰是由於其人民在一戰時消耗過大,因而特別酷愛和平,厭惡戰爭,其當政的人物也多受此影響。法國的喬爾.羅曼就說過:「達拉第對於戰爭,可說根本是厭惡的。原來他在一戰時,曾參加過戰爭,所以現實反映在他的政治生活上,便是固執厭惡戰爭的成見。他主張現在法蘭西萬不能捲入戰爭,弄得象第一次世界大戰那樣。」

問題當然不是在於哪個民族特別酷愛和平或哪個當政人物的格外厭惡戰爭。而是由於它在這場要求重分世界的戰爭中所處的地位所決定。要不然何以解釋它對德國就如此忍讓避戰,而對蘇聯則相當兇狠,主動出擊?

1939年11月蘇芬戰爭爆發,法國決策者不顧德軍壓境,本身兵力武器有限,自身難保的情況,慷慨支援芬蘭175架飛機,500門大炮,5000挺機槍和一百萬發炮彈。並擬由魏剛將軍親率十五萬英法兩軍以志願軍形式開赴芬蘭作戰。

此外,1940年1月,在切斷德軍戰略物資和燃料供應線的借口下,還擬訂過一個轟炸蘇聯高加索油田的冒險計劃。這些決定都是在同一個執政者——達拉第的領導下乾的。可見,這完全決定於仇恨共產主義的階級本性,完全駁倒了說他「根本厭惡戰爭」的說法。

也有人認為法國長期以來財政困難,法郎不穩以致影響了軍備建設的速度。這話也似是而非。

以為法國財政部雖然有削減國防經費預算的情況,但是國防部卻經常沒有將撥給它的款項用完,「以至1935年年度撥款的60%不得不轉入1936年度。」而且財政困難,能夠不惜耗費巨資,已每英里一百萬美圓的代價去建造「馬其諾防線」,卻沒有錢去製造飛機,大炮?連德國將領古德里安都說:「為什麼有用來構築要塞的那麼多金錢,不把它用在機動兵力的加強和近代化的工作方面去呢?」

可見,問題並非出自法國人民的「特別酷愛和平」或者財政格外困難,而在於其對德國的綏靖政策以及與此相聯繫的守勢戰略,這條縱容侵略的政策路線到頭來還是害了自己。


第一,國內有一堆人對民主的共和制度深惡痛絕。法西斯現在看是一個邪惡的代名詞,可當年卻不是,只是一種制度的名字。西班牙,義大利,德國都選擇了這種制度。尤其是德國,在法西斯制度下迅速崛起,讓很多人對法西斯這個制度,充滿了幻想。

第二,極力支持馬奇諾防線的人,正是貝當元帥。他對法國當時的政體制度就是充滿了厭惡和失望,所以選擇去西班牙做個駐外公使逃離法國政壇。西班牙就是一個法西斯國家。

第三,德國繞過馬奇諾防線,從戰略層面到戰術層面,都完爆當時的法國。有部分法國人的信心被擊潰。

第四,對英國盟友的不信任。當時有很多法國人,根本不相信英國人可以幫助他們。甚至很多人覺得,英國也是早晚歇菜。事實上,敦刻爾克,英國確實沒有想帶走法國人,種種行為也傷透了法國人的心。

第五,貝當回國,主持「曲線救國」戰略。其實貝當自己就對法西斯政權沒有什麼敵意,持這種觀點的並且追隨貝當的人,還是很多的。

以上五點,是我的一點點個人的愚見。


de♂ep國入侵,

fa國奮勇頑抗,怎麼料de國繞過馬騎♂諾防線。

最終不敵。不得不海灘撤退,

史稱腚♂刻爾克玉碎戰


很簡單,法國對馬奇諾和向比利時反推旋轉門的軍隊過於自信,在國內幾乎沒有留下預備隊。而德軍從阿登森林鑽出來後將比利時派遣軍包圍後,法國幾乎找不到可以來打破包圍圈和建立第二道防線的軍隊。

被包圍的英法聯軍雖然實力雄厚,但是由於被包圍人心混亂,高層指揮無法統一沒能夠及時進行反擊和突圍。幾次有限的嘗試,如阿拉斯反擊戰也因為調度問題導致半途而廢。英法比聯軍也因為撤退方向問題逡巡不前,最終被德軍收緊包圍圈,再也無法逃脫。

法國快速失敗的原因最關鍵就是沒有預備隊,這既是法國軍事思想陳舊的體現,也是一次大戰對法國造成巨大創傷的一個縮影。


因為第三共和國是個垃圾。

從1870到1940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一共更換了108屆內閣,不到一年換一套班子,這種政權能當個P用。納粹德國橫掃歐洲的時候,300萬英法聯軍只知道龜縮在馬其諾防線後面看戲,巴黎議會裡忙著撕逼,反正就沒人想好好打仗。

第四共和國繼承了第三的大部分血統,所以也是個軟蛋,碰到阿爾及利亞危機就不知如何是好。

要不是有戴高樂,法國怕是藥丸。

懦夫和廢柴只配得到這樣的下場,哪怕是全副武裝軍備不下於德軍的廢柴也一樣。


因為見識過戰爭。

一戰時,法蘭西青年高唱著歌就上了戰場,以為僅僅是一場華麗而浪漫的冒險,然而馬恩河,凡爾登,索姆河等戰役,成了絞肉機。

二十年左右,戰爭又來了,你說還想不想打仗,打個鎚子打?再加上法國第三共和國的凝聚力本來就不高,既然主力已然被包圍,突圍又不會,撤退的人又不多,那只有投降這樣子,才能維持住生活。


打星際爭霸,對面三攻三防,200人口純機械化部隊。 你花了大部分經濟擺了個地堡陣,沒升部隊攻防,你本想著等著對面沖地堡,結果地堡陣被對面繞過去了。 這時候你還是覺得自己2v1優勢很大,F2A了上去,結果死光了…………這種時候不打GG,難道等著人家拍基地在你臉上嗎……………


法雞設想:馬奇諾防線採取守勢+在比利時境內打一波消耗戰磨死德國佬

德三總參謀部設想:馬奇諾防線採取守勢+在比利時一波莽穿來個右勾拳包餃子

可以看出法雞的設想很棒對不對

可惜小鬍子就不按理出牌了

小鬍子最後同意的作戰計劃:馬奇諾防線採取守勢+從阿登森林裡中路突破不管不顧直奔大海一波莽穿吃掉比利時

最終:法雞瘋狂地往比利時里排隊送人頭,動員效率越高、部隊摩托化程度越高=進入比利時越快=越配合德三的瘋狂計劃,結果英國佬一個敦刻爾克跑路了,法雞沒地兒去,後方前期動員效率太高,湊不出預備隊解圍,只能打出gg。連解圍的預備隊都湊不出,還指望能湊出正面肛的巴黎守備軍?


有人說是因為一戰法國死傷太大,其實這並不是主要原因,根本原因還是軍事因素,在於德軍控制了巴黎,法國就真的是無力抵抗了。

當時的法國鐵路網發達,巴黎又是鐵路網的核心,只要控制了巴黎,德軍就可以直接利用鐵路網隨心所欲的出擊法國的任何一個地方,將法國軍隊隨意切割成小塊吃掉。

和中國不同,法國其實真的很小,嚴重缺乏戰略縱深,所以巴黎淪陷這種事情一發生,就是想打也沒法打了,只能投降。

想像一下,法國當時任意一個地方有反抗軍,然後德軍就能立刻通過發達的鐵路網,從在法國的任意地點駐軍召集數萬軍隊,在最多三天之內就抵達到反抗地點……

那這仗還怎麼打?

沒打了,巴黎就是法國的死穴,控制了巴黎,法國就直接輸了一半。

而一戰的傷亡其實真不算什麼,在投降之前,法國也是召集了200萬軍隊試圖抵抗的,如果不是被突如其來的一記右勾拳揍的頭暈目眩,根本不可能輸的這麼快。

感覺這個問題下簡直群魔亂舞啊,很明顯的軍事問題,居然扯什麼國家意識?

知乎墮落的有點快啊(摸不著頭腦的懵逼臉)


這是一個路線問題。

談法國二戰,就不能不談一戰,談一戰就不得不從拿破崙戰爭說起,但這麼一講就有點長了,簡單地說,法國地位的下降是從拿破崙開始的,拿破崙之後,法國人口銳減,一戰的時候法國表現如何?不能說十分優秀,但軍隊也是比較堅決的戰鬥著。

一戰法國得到了什麼呢?死了倒是不少,一戰二戰贏家只有美國,英國法國已經虧出血本了。

拿破崙之後,英國敏銳的察覺到法國已經干不過普魯士德國俄國奧匈了,就開始聯合法國奉行大陸均衡。

戰中法國和德國打陣地戰和防禦戰,法國沒想過打敗德國,就是想撐下去,自然有人幫忙贏,奈何損失太大,在二戰中法國還是這麼想的,打防禦戰,因為你德國只有快速擊敗法國才有的談別的事情,只要我防禦好了,你德國還是輸,只不過這個時候法國人口只有德國一半多。

法國花費大量資源維繫的防禦體系被忽悠瘸了,後備力量又很少,這時候有兩條路可以選。

一是繼續抵抗,但是即便是贏了,二戰之後法國還剩什麼呢?

二是立刻投降,較少損失,等機會,除了丟了面子之外,其他方面都賺翻了。而且看當時納粹的勢頭,就算沒有貝當賣國估計最後也得投降。我既然投降了,有生力量和城市基礎設施都保留了,畢竟法國人不是猶太人,你德國又能怎麼樣,這時候你要麼接著打英國,要麼和英國和談。

整個二戰法國自己開場打了一下,終場打了一下,其他時候都在掛機,德國從法國撤退時還因為走得太急沒來得及進行焦土政策,巴黎市民更是整個二戰幾乎都沒聽到過炮聲,對比華沙起義實在是天壤之別。在海外作戰的法國士兵也都是外國給你給養,唯一鬧點事的也就是游擊隊了,基本算是直接躺贏,最後還撈了個常任理事國,戰後成為佔領德國和柏林的四國之一,也算是報了二戰的一箭之仇

這就是法國最擅長的漁翁得利戰術了:你可以在戰爭一開打的時候就投降,然後自然會有其他人幫你贏得這場戰爭。

一戰要是法國早點投降,最起碼不會虧。

識時務者為俊傑,這是個路線問題,路線之爭沒得談的,要是同盟國贏了,戴高樂上台,找幾個投降路線的人處死就完事了,要是德國贏了,貝當就是勞苦功高,法國人多底盤大,你德國還剩多少人,還有幾口氣,你不哄著法國,還想幹嘛?


首先謝謝@Sayaka Kanzaki 法雞的邀請

題主的這個問題一定是初中歷史學的不好

所以sayaka他作為法雞才會異常憤怒

在其它的回答下都已經說出了法國在政治,軍事等因素的原因了

按理來說,我作為英吹勢力是會習慣黑一下法雞的,可這次我突然笑不出來了

當然這是怪我自己

為什麼呢?

那自然是在一戰被打怕了,英法兩國是真的被打怕了,光是在凡爾登絞肉機死去的年輕人已經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數字了

所以二戰一開始,英法兩國才是那麼的不願意參戰

要是可以打,幹嘛用綏靖政策呢?

站在後世的角度張伯倫他們那一幫人確實很智障,可是在那個經濟蕭條的大背景下反戰情緒激昂的英法兩國自然也是有說不出的苦

你說法國為什麼要投降?

當時的法國肯定會回答:我為什麼不投降?

難不成讓它也成為平獨鎮露的大波波嗎?


簡單說,是因為當時貝當覺得,面對希特勒,面對法西斯德國,投降是法國唯一能走的路。

首先來看軍事。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法國,就開始修鋼筋混凝土構造的馬奇諾防線,其中最重要的推動人,正是這位貝當元帥。

但是萬沒想到,二戰時,在德國現代化坦克集團軍面前,馬其諾防線根本不起作用,法國軍隊在短短几個星期之後就全面潰敗。

設身處地地想,如果你和貝當一樣,84歲了,此前一直確信不疑的有效手段突然沒用了,你是不是覺得自己遇到了外星人?是不是也會失去抵抗的意志?

第二個因素,來看聯盟。

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和法國都是盟國。但是,英法才是歷史更久遠的世仇啊。

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的時候,英國人雖然前來增援,但英國畢竟只是一個海上強國,陸軍沒那麼強,差一點被德國全殲。

所以,英國首相丘吉爾幾次請貝當不要放棄抵抗,繼續作戰的時候,貝當斷然拒絕了。他不相信,英國人會全力幫助法國,甚至不相信英國能堅持到最後。

第三個因素是政治。

這個方面比較複雜,簡單來說,就是長期以來法國的政局很不穩定,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法國的總統和內閣平均任期只有6個月。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不但沒有公信力,甚至解決不了任何實際問題。

所以,在一戰之後,貝當先是對政府不滿,最後發展到對民主政體不滿,甚至失去信心。所以,在晚年的時候,貝當離開法國政壇,去西班牙當駐外大使。

順便說一下,今天的我們在看法西斯和希特勒的時候,肯定會覺得是十惡不赦。但是站在二次大戰之前來看的話,所謂「法西斯」只是一種政治理念或形式而已。英國和法國都有法西斯組織,西班牙和義大利更是在德國之前就實行法西斯政治。

由於對民主政體失去信心和厭惡,貝當在很大程度讓認可「法西斯」。

摘自邏輯思維第五季《貝當的委屈》


確實打不了了!據統計,法國當時只剩下60~70個師———名義上,實際上缺額嚴重且戰鬥力差,英國又跑了,無法抵抗有上百個師之眾德國精♂壯的國防軍。為什麼不在巴黎抵抗?因為布爾喬亞政府是懼怕下一個巴黎公社的,而貝當也是法西斯的支持者。


說個題外話,關於投降。

眾所周知,東亞文化中歷來讚美玉碎,唾棄瓦全。所以我們骨子裡都下意識的看不起投降派,否則也不會對汪精衛有著碾壓性的一邊倒批判(不展開,不跑題)。

然而,如果我們去看歐洲史,我們會發現不管希臘羅馬還是英法意德,對於「投降」這件事,他們是認真的、有著古老傳統的!對他們來說,形勢一旦明朗,投降是一種完全可以接受的選擇,大不了賠錢賠地,過一百年再重新打過就是了。


法國看到了華沙和鹿特丹的下場,於是宣布巴黎為不設防城市,可以說是靜待上帝正義的伸張了


推薦閱讀:

韓國二戰里明明是日本的一部分,為什麼他們不像奧地利那樣認為自己是軸心國,還覺得自己是受害者?
二戰波蘭和日軍軍事實力對比如何?如果雙方國土相連,開戰的結果會怎麼樣?
高速戰列艦有幾艘?
如何評價南雲忠一的軍事才能?
為什麼二戰勝利後審判時不起訴日本天皇?

TAG:法國歷史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二戰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