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是大眾旗下為數不多的良心車型之一嗎?


雖然我也是個大眾黑。而且上一台車的慘痛經歷讓我下定決心此生不買大眾車。但是對於高爾夫,我還是要客觀的講一下。

大眾在A級車這個級別里,是有著做良心車豐富經驗和歷史的。

不管你信不信,高爾夫的前身就是甲殼蟲。它是正兒八經被大眾拿來替代家用主力車型的。而且銷量事實也證明了,高爾夫在面世的43年時間裡,和它的前輩甲殼蟲一樣取得了成功。

為什麼我這麼說。

我們都知道甲殼蟲是希特勒的偉大構想+費迪南德波爾舍偉大執行後的產物。自1938年正式量產,甲殼蟲以其獨特的造型、穩定可靠的品質,在全球範圍內累計收穫了超過2500萬的銷量。

但是我們也知道,老款的甲殼蟲真正意義上的換代,是在誕生後的60年,也就是1998年才完成的。如今能夠買到的,說白了不過是它的第三代產品。而且似乎也已經不在大眾的發展目錄上。

也就是說,費迪南德波爾舍先生設計的那個經典甲殼蟲,一個殼子就賣了60多年而不變。至於為什麼不改款,按照公開的說法就是這車太皮實太好賣太經典,利潤如此之多,捨不得改,萬一改款失敗了呢?就賺不到那麼多錢了對吧。

最直觀的就是銷售數據。二戰以後的五年里,甲殼蟲一共賣了不到9萬台,從1952年開始,它的年銷量就開始突破10萬台。而從1965年開始的連續六年時間裡,它的年銷量一直保持在100萬台以上。巔峰時期的1971年,它的年銷量接近130萬。而這已經是它推出後的33年了。

換做任何一個品牌,都不敢隨隨便便給暢銷車做換代了。根本就是一台自動提款機啊!當然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除了最早風靡的歐洲市場,甲殼蟲自1960年代開始又進軍美國和南美洲市場。尤其是第三世界的拉丁美洲,如此便宜、耐操的甲殼蟲,根本找不到第二個對手。

可以這麼說,正是甲殼蟲一枝獨秀般的存才,大眾汽車才能迅速崛起,成為歐洲第一、世界第四的汽車公司。

但經典歸經典,你一個車啥都不變賣幾十年,肯定是不合理的。而且技術在變,人們的審美在變,對於汽車的各種需求都在變,老款甲殼蟲肯定不能永遠適應富裕的歐洲人民的口味。

所以1978年,最後一台歐洲產的甲殼蟲從德國埃姆登工廠下線。第一代甲殼蟲也完成了它在歐洲市場的銷售使命。但直到2003年7月30日,全球最後一台老甲殼蟲才離開大眾墨西哥工廠。今天依然可以在墨西哥街頭看到無數的老款甲殼蟲。

還是回到高爾夫。它是1974年推出的兩廂掀背造型家用車。也是從這一年開始,甲殼蟲的銷量就有了明顯的回落。從中可以認為,大眾是有意識地減少甲殼蟲在歐洲的投放,轉而把更多精力用在高爾夫的市場培育上。

大眾就是需要這麼一款產品,延續甲殼蟲在家用車市場上的領導地位。但說真的,如果直接拿第一代高爾夫的樣子,以換代的名義接替甲殼蟲,我相信會招來無數人的口水。

乾脆另闢蹊徑,重新推出一款車。人們自然就會有新鮮感。更重要的是,第一代高爾夫在定位和形象上,跟甲殼蟲最初亮相時候是一樣的:家用的、耐用的、有品質的、大家都能買得起的。變的是外觀內飾和動力操控,不變的是那種定位和精神。

既然是一款家用主力車型,當然要用心去做了。不然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群眾基礎,分分鐘就會崩塌。

於是乎,高爾夫接過了甲殼蟲的衣缽,以刷銷量為樂。它用了兩年時間刷過50萬,又用了半年時間刷到100萬,用14年的時間刷過1000萬銷量,在2000年9月份刷新到2000萬台……

銷量就是品質最好的證明。甚至可以說,大眾可以戰略性放棄輝騰那樣的流弊產品,也不可能輕視高爾夫。

大眾會把所有能在這個級別上提供到的最好的技術,都放在高爾夫上。

1976年就推出了第一代GTI,搭載了一台1.6L 110匹馬力的發動機;

1982年推出了搭載柴油渦輪增壓發動機的TDI車型;

1987年開始高爾夫可以選裝ABS;

1992年開始可以選裝氣囊;

1998年推出了四驅版本車型;

1999年全系配備ESP;

2002年的第五代高爾夫開始提供DSG雙離合變速器……

這台車就是大眾的命根子。或者說,家用A級車市場就是大眾的命根子。

所以高爾夫是大眾旗下為數不多的良心車型之一嗎?當然是咯!

至於國產後的高爾夫。現在我家地庫里還能看到一台改裝後的第四代高爾夫,那會兒的車多棒啊!第六代也不差喲!國產的第七代么……咳咳……

不是高爾夫變弱了。而是它的對手們都變強了。


歪個樓,不管高爾夫是不是良心車型之一,但有一點必須要承認,單從設計角度來看,這款車設計的太成功了,幾乎每一代都稱得上經典。

就拿這一代為例,高爾夫的兩廂車造型是非常考究的。

比如,C柱以相對垂直的形象出現,並沒有太多的花哨,從C柱一直連接到後輪輪眉的家族化轉角設計,顯得很厚重。配合上平直的車頂,給人的感覺並不會像是其他兩廂小車那樣呈現出視覺長度不足的情況。相反,車頂線條在視覺空間上的向後延伸,也使得這輛車看上去會修長得多。

相對垂直的C柱也使得高爾夫在空間內的體積佔有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帶動了整車體量感的提升。

比如,高爾夫和兩廂科魯茲的對比是這樣的:

這種大體量感的設計以及相對敦實的線條形象,保證了高爾夫的整體形象可以擁有更大的用戶群體跨度,也就是說老少皆宜。而科魯茲,只適合年輕人。

再看高爾夫的內部設計。

從外觀上不難發現,高爾夫的窗框線條呈現出的是上下近乎於平行的設計。上窗框和下窗框的線條延長線在距離車輛尾部很遠的地方才會相交。而這種平行的趨勢也就起到了一個視覺延伸的作用,有效的提升了車輛內部的通透性。

作為反例,來看看歐寶雅特,雖然從數據上來看雅特的內部空間比高爾夫更大,但是雅特的上下窗框線條是在車尾相交的,這種視覺導向作用讓歐寶雅特的內部空間看上去並不是那麼的寬敞。這樣的設計顯然會只適合於更加運動化的場景。

所以,不要以為神車都是靠信仰加持,它確實有別人比不了的地方。


20W以內大眾裡面最值得購買的車型之一,累積銷量第二的車系,與大眾全球同步的MQB平台,優秀的車身設計結構,配置也不錯,值得買。


是的。

大眾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車公司,當家車型就是高爾夫。沒有兩把刷子,買不到全球年銷量近百萬。

再懟一下 @tufei1946 的答案。

空腔滴蠟(誤)、激光焊接這些,縣級市4S店的妹子介紹還覺得畫風挺和諧,你上來就吹起來,可不太好。比如這個激光焊接,可以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可這對消費者有多少好處?增強車身強度?大眾在IIHS上的成績非常好嗎?——更何況,只有大眾用激光焊接?這種有利於廠家的工藝,真以為別家都不用?

你前面剛說了,大眾是搪塑材料豐田是硬塑料,後面就來個「日韓在看得見的地方顯得配置高」,我就納悶了,你的車塑料看不見?

這麼說吧,到底大眾是認為車要用很多年呢,還是認為可靠性無所謂只要技術先進就好?——更何況,大眾的變速箱常年從豐田集團愛信公司採購,連高端AT都搞不定,怎麼反而它成了以技術為主導?長城公司不僅買變速箱,還買三菱發動機,它是不是也是以技術為主導啊?

我覺得,你在4S店賣車之餘,不妨看看藥品的研發。驗證、測試,這是新葯面試必然的流程;汽車技術沒有這麼嚴格,但是,可靠性測試一樣是非常重要的。總不能老是讓用戶當小白鼠。何況,別人比你還早研發,只是因為別人在測試,你省下來測試的時間直接面世了,結果你還得了技術先進的好名聲,這不合適啊。

講真,CVT或許不怎麼複雜,但是AT絕壁比所謂的DSG難搞定。要不自主品牌清一色的雙離合呢。現在雙離合的名聲快被大眾搞臭了,別再用「DSG+TSI」黃金搭檔來忽悠大家了。

又見「賺錢越多越沒良心」神論。不過大眾雖然利潤比不過豐田,但是還是比下面這個車廠多多了:

你買高6真是巨大的錯誤,應該買夏利的。

其實,車廠把車造好,不是什麼良心,只是為了多賣——只要能多賣,任何車廠能想出來任何招數,比如車門站人之類——更何況,這個車廠是連美國佬都敢騙的主。一個作弊被抓現行的公司,沒有資格談良心,就這樣。


大眾的車我覺得哪一款都不是良心車。什麼是良心車?就是做的很好用很不錯,但是價格卻很親民,比如像五菱宏光這樣的幾萬塊錢就讓你發家致富的車。比如吉姆尼這種十幾萬塊錢就能帶你陪幾十萬的牧馬人一起玩的車。大眾並沒有這種車。大眾的車都是要麼就一分錢一分貨,要麼就拉皮坑你沒商量比如朗逸。

但是大眾的車有幾款非常獨到的車,往往讓你覺得只有大眾針對性的生產了這個類型的車。你很難找到一個競品。這就

屬於那種一分錢一分貨的車。

首先就是高爾夫啦,A級精品兩廂車在國內你就說還有誰。日系並沒有什麼兩廂思域兩廂卡羅拉,福克斯現在已經不是當年那個福克斯,而且高爾夫的口碑,動力,造型明顯都勝過其他的兩廂車一籌。所以雖然A級車選擇很多,但是兩廂A級真的除了高爾夫沒什麼能打的。其實昂克賽拉兩廂也是可以的但是然並卵,大家看了昂克賽拉之後都會買三廂。

然後就是這貨的另一個版本,高爾夫嘉旅。這個車真是絕了,你就說國內還有哪個車是和高爾夫嘉旅類似的競品?寶馬2系旅行車嗎?可以買兩輛嘉旅好嗎?傑德嗎?比這車起碼長半米。保留了高爾夫的操控,兩廂造型小巧,而空間更大,後排舒適,還帶小桌板,簡直是居家旅行必備之神器。但是這車就是貴了點。

還有一個就是在日吹的大本營日本都獲得了最佳進口車並廣受讚譽的緊湊型MPV,途安L~這也是一個屬於在國內競品很少的車。五座大空間,車長也只有四米五,帶娃神器。而且造型適合家用,看著不像商用的。有的人說什麼奧德賽啊~GL8啊~拜託你那和途安L根本就不是一個類型的車好嗎?途安L的競品我看目前只有雪鐵龍c4畢加索。並且是一個毫無威脅的競品。

最後請讓我再吹一波。大眾還有一種很值得吹的車就是他的旅行車。眾所周知在中國並沒有什麼人買旅行車。但是大眾集團一直堅持不懈的把旅行車帶到中國,從斯柯達,大眾到奧迪。明銳旅行,速尊,邁騰旅行,奧迪A4,A6旅行到高端的RS6,我從未見過如此堅持之人,導致廣大旅行車買家除了大眾和德系BB,並沒有日系可以選擇。這些車我覺得最靠譜的是去年新引入的大眾蔚攬旅行車,這車在中國售價居然比德國本土便宜你能信?前幾天去4S玩了一波,2.0T的低配蔚攬旅行車裸車25萬...和國產邁騰2.0T幾乎一個價了,25萬裸車的歐洲原產B級旅行車啊同志,真的沒什麼友商競品了。想買旅行車的就他了

另外要說一句,其實大眾經常走這個路子來獲取銷量,經常發掘一些沒有競品的市場。比如途觀上市那個時候,除了crv真的也沒什麼這個級別的SUV可以選擇了,並沒有昂科威,並沒有cx5,並沒有榮威傳祺,所以途觀才取得那樣的銷量。還有寬體轎跑凌渡也是,當時精品A級車也是個空白,並不像現在這樣有那麼多細分市場的車。還有現在的蔚領也是走了這個路子,廣大車企之中我覺得寶駿其實挺像大眾的這麼個套路的,從730,560到現在的310和310w,都很有意思。


IIHS 2016年安全榜單中,大眾只有4款上榜,分別是高爾夫、GTI、捷達、帕薩特,沒了!

http://www.iihs.org/iihs/ratings/TSP-List/2016

從這個角度看,高爾夫不錯。


中規的不是



十年以前的高爾夫是,十年以前的很多大眾車都是


大眾良心車多,昧心車也有,不要買中國特供朗逸寶來之流就行,那都是利益為上的拉皮捷達。根據中國百姓喜好專門設計的簡單大車。 這個問題我覺得可以把我關於「大眾差到不能買」的回答移植過來,相關問題寫一遍答案夠了。

知乎平台是我見大眾被黑最慘的地方。大眾年年國內銷量第一,高爾夫年年歐洲銷冠拿到手軟,說得都是人傻錢多靠信仰一樣。我一直覺得知乎算一個相對理性有辯識力的平台,凡事都該辯證的看,全面的看,這一竿子打倒一切的無腦黑算怎麼回事。

黑大眾無外乎性價比和可靠性,先說性價比,同級合資車裡大眾會貴一些,日系其次,韓系最便宜,要知道世上永遠只有一分錢一分貨,性價比原本是個偽命題。自己可以看看拆車坊,在看不見的地方,大眾底盤防腐是最好的(平民車領域),底盤平整,空腔注臘,大面積隔熱保護,而日韓一直斤斤計較。大眾車身結構有大面積的激光焊接,一體化衝壓車門,車門鉸鏈是鍛造件,我們不談其他,單論價格,激光焊接,一體化衝壓車門,鍛造鉸鏈就是比日韓普遍的點焊,拼接車門,衝壓鉸鏈成本高。而鈑金工藝,車漆硬度普遍比日韓好。大眾是十來萬平民車裡面率先全系配車身穩定系統Esp的,日韓近兩年才慢慢跟上來,經常還是中低配不給,像卡羅拉,我記得好像1.6低配還是沒Esp。現在大眾開始在家用車普及LED尾燈了,日系好像還是沒有。另外大眾車門標配4門一鍵升降,日系普遍只有司機側一門一鍵升降,最近陪朋友看逍客和豐田RAV4,皆如此,記得豐田一款車好不容易有4門一鍵升降,可是在每個按鍵顯著位置都標明Auto,搞得跟好不容易的恩賜一樣。大眾車門按鍵簡單也不標Auto,在理念上就認為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另外看車時逍客和RAV4都有全景天窗,但是不能開,只能看,沒有電機,沒有軌道,這樣當然可靠性高了。銷售說看看就行了,效果一樣的。我印象中大眾的全景天窗沒這樣的。

另外說說我自己開高爾夫6的感受,先說結論:同級車裡的標杆。車內覆蓋件都是搪塑軟材料,要知20萬的RAV4,Crv都還是一車硬塑料;發動機倉蓋是液壓挺桿,也就是會自動彈起,不用一手舉著倉蓋,一手去找支撐點;油箱蓋按一下彈起,不用低頭找油箱開關;後備箱開關就是大眾車標,簡潔又美觀,平時是車標,按下即把手,不用在牌照燈處亂摸找按鈕開關;車內儲物格,眼鏡盒,副駕箱內都用植絨,能減少儲物碰撞的車內噪音;地盤規整,後獨立懸掛,高速平穩,過彎有信心。另外一些小細節也貼心,例如行車自動落鎖;後視鏡旋到L可同時調整左右兩側後視鏡,倒車時很方便;胎壓報警;可以先按鎖車,後關車門(手拿一堆東西時很方便)等。你可以說你不在意這些細節,但是你要知道這些都是成本,這也是大眾比同級貴的道理。日韓在看得見的地方顯得配置高,或許人性化些,但看不見,或不起眼的細節處,大眾也在用心。

再說說可靠性,這就是大眾和日系的造車理念差異。大眾一直以技術為主導,認為車是技術的集大成,是完美的工藝品,需要用很多年,需要皮實(防腐上可見),願意運用更多先進的技術在車上,造車越先進技術越複雜,必然就會降低一定的可靠性。甚至前些年,市場會認為大眾運用到車上的技術,顯得技術過剩。如果你願意為先進技術工藝買單,也就該接受它的理念;而日系(主要是兩田日產)是完全以市場為主導,認為車就是消費品,消費品有一個生命周期,夠用就好。消費者喜好什麼需要什麼,我就怎麼生產,看不見,不關注的地方我就盡量減少成本,底盤防腐更是夠用就行。日系普遍用成熟的技術,自吸發動機,CVT或AT變速箱。電子手剎,AUTOHOLD電子設備盡量少用。使用相對成熟的技術自然儘可能提高了可靠性。

另外你要知道大眾,豐田全球銷量差異不大,但豐田利潤一直高於大眾。長城H6看似便宜,長城卻是全球利潤率最高車企。結論:當然不是人云亦云道聽途說大眾就不能買,每個品牌有它的特點和生存之道,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就好。大眾內飾質感做工好,科技配置更高;兩田簡單可靠。(中國特供拉皮車除外) 不過,高6用了幾年,我也沒發現毛病呀,真真良心車,不後悔。

……………………………………

買車最好買全球款,歐洲北美標準比我國高,企業會按照最高標準地區設計,進入我國即使簡配,最多在內飾配置上動手腳,整體結構變化不會太大。這種車相比特供車會更保險些。

https://baijiahao.baidu.com/po/feed/share?wfr=spiderfor=pccontext=%7B%22sourceFrom%22%3A%22bjh%22%2C%22nid%22%3A%22news_368400161204%22%7D

(才發現在知乎飽受讚譽的本田思域居然沒有後排中間頭枕,要知道頭枕也是安全配置,在中間坐人,後方追尾的情況下,沒有頭枕必定脖子難保。這種不顧消費者安危,在安全環節簡配的行為我覺得是不能接受的)


輝騰 途銳 tiguan 甲殼蟲 polo 高爾夫 邁騰的R36 我覺得挺好的


大眾旗下良心車很多 高爾夫肯定不是 但是golf是


Polo才是。


我最喜歡的兩個車型就是思域和高爾夫,高爾夫和我玩過的其他所有車都不一樣,只有高爾夫會像安卓手機一樣,一群車友研究刷固件,你以為高爾夫車友僅僅滿足刷個隱藏小功能嗎?他們刷方向助力曲線,刷DQ200變速箱固件,刷mib導航固件,刷出電子差速鎖。雖然未必會讓車提升多少,一個mk6你可以給他裝上大眾幾乎所有其他車型的導航和方向盤

有的人認為車就是代步的工具,有的人覺得車就是面子,但是有那麼一群人覺得車是可以承載更多其他東西和樂趣的東西,高爾夫算是車神吧,86也是,吉姆尼同樣也是,這些車不僅僅可以代步,下賽道和越野,更可以帶給用戶一個不同的車友圈子


神車高爾夫

大眾只有一款車高爾夫:小一圈就是UP!,拍扁就是尚酷,去掉頂棚就是EOS,去掉兩個門就是GOL,揉圓了就是甲殼蟲,加個屁股就是速騰,加寬點就是凌度,縮短點就是POLO,拉長就是帕薩特,一汽產就叫邁騰,溜個背就叫CC,再拉長就叫輝騰,縮短點就是輝昂,拍成方的就是嘉旅,加長點就是途安,加多兩個坐就是夏朗,加高底盤就是途觀,再加點就是途銳,再加長加寬加高就是途昂。


澳洲現款Golf:

一汽大眾現款高爾夫:

澳洲1.4T高低功版本都是後懸獨立懸掛,到中國全系就變成扭力梁;PQ35換扭力梁,斷了,所以現款速騰換回後獨立懸掛;MQB平台搭配扭力梁不會斷是吧?所以能減配就減配?

澳洲市場的現款Golf算不算良心車我不知道,但一汽大眾的現款高爾夫絕對不是!


我感覺應該是停產的輝騰。他的品牌溢價不高,無法和奧迪a8,賓士S,寶馬7系抗衡,可是他的做工水準,包括他的一些黑科技都挺好的,而且都是手工製作。奈何大眾只能夠在A,B級車裡面混,導致輝騰慘敗。其實如果換一個奧迪的標,那要好很多很多。上海大眾推出來的輝昂,雖然說是奧迪a6換標,可是價格確實有點小貴,感覺還不如買奧迪a6了。所以我感覺大眾最有良心和水平的車應該是大眾輝騰。


選擇高7的原因很簡單,這個價位的主氣囊側氣囊頭部氣簾都不缺,關鍵是還有個膝部氣囊,貪生怕死的我對此還是很上心的。


還是那句話,在路上看見一輛綠色四眼polo竟然是四輪碟剎。。。


個人覺得大眾的車定價其實挺良心的,敗壞名聲的就是這些經銷商們,各種加價和服務態度惡劣

良心的車型還有途銳啊,6.70的價位能買到3.0T 6缸,空氣懸架等等配置,說實話挺良心的。你看X5,XC90那些車型,7.80萬了還是一個2.0T 4缸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人認為捷達質量這麼好?
上班通勤代步小車,哪一款經濟實惠?
張國榮是同性戀,為什麼還不能被大眾接受?
一汽-大眾CC這車到底開起來怎麼樣,我只想聽車主的真實用車感受?
8萬預算,買代步小車選飛度還是大眾POLO?

TAG:汽車 | 大眾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