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Tech 的發展是否增加了金融風險?為什麼?

看到一篇文章: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可探索人工智慧應用於金融監管

FinTech本身的金融屬性決定了其很強的風險特徵,這主要包括:一是FinTech使金融風險更具隱蔽性、傳播速度更快、傳播範圍更廣,增加了金融系統性風險;二是FinTech使傳統金融「脫媒風險」加大,FinTech使資金供給能夠繞開現有的商業銀行體系,直接輸送給資金需求方和融資者,完成資金體外循環,金融交易脫離現有金融管制的情況愈發嚴重;三是技術風險更加突出,FinTech業務發展有賴於先進的技術和交易平台系統,技術和交易平台系統選擇失誤可能給FinTech機構帶來較大風險;四是數據風險與信息安全風險相互交織,由數據使用和保護不當將同時帶來的數據風險與信息安全風險等;五是監管套利,由於一些FinTech公司處於監管灰色地帶,從事類似銀行的業務,但卻沒有受到類似的監管。

應如何應對?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金融科技浪潮 ,更多「金融科技」話題討論歡迎關注


我先不說這個問題的答案,先簡單說說分析框架。

1.如果原來沒有某一種金融機構,現在在已有金融體系的基礎上加入了金融機構,會不會產生新的風險?

答案是「會」。不管什麼金融機構,一定有交易對手風險和操作風險。每多一個機構,就多一塊交易對手風險和操作風險,這是一定的。

2.如果原來沒有某一種金融機構,現在在已有金融體系的基礎上加入了金融機構,會不會使經濟里的總風險增加?

答案是「不一定」。如果這種金融機構減少的風險多於它新引入的,那麼儘管它帶來了新的交易對手風險和操作風險,但是由於它減少了更多風險,以至於引入新的金融機構,可以減少整個系統的風險。

好了,既然我們面臨的問題是比大小,那麼一切單方面指責FinTech行業的發展引入了新風險的,和一切單方面鼓吹FinTech行業的發展增加了新的風險管理手段和風險吸收裝置的,都屬於拉偏架。對於這兩類觀點,不需要太琢磨它有沒有道理。它即使有道理,由於其屁股所在,只展示了支持自己觀點的一部分信息和論證,即使說的論點每個都對,也不一定意味著它說的方向就是對的。

下面我們來看一個金融機構可以做什麼去降低風險。一般有這麼幾種手段:

1.催收,或者更廣義的enforcement(翻作「強制力」?)。只要一個金融機構具有比市場內大部分其他主體更強的催收能力或者強制力,那麼引入這個金融機構就增加了整個金融體系的強制力。

2.分散風險,或者說投資組合管理。只要一個金融機構可以構建一個足夠分散的投資組合(「分散」的意思是各個頭寸之間相關係數別太高,不一定非得是負的)

3.吸收風險,或者說虧了(實際或者浮虧)靠資本金扛得住,得以不破產,繼續和其他市場主體做業務。

4.撒嬌賣萌。這個屬於我國國情,不展開說,大家知道找誰撒嬌賣萌就好。

知道了這些手段以後,我們一條一條看FinTech能幹啥。

1.催收和強制力。這本事,已有的FinTech業態和銀行差著十萬八千里,更別說和幾大AMC了。擺在明面上的,銀行可以自己直接凍結公司賬戶,FinTech……還得通過銀行對嗎?

2.分散風險,這個FinTech是有的。理論上,多招點統計和ML的人可以對風險主體之間的相關係數估的更精確一些,有了更好的相關係數,可以幫助事前管理和事後調整。當然,理論和實際有區別。估計相關係數得有足夠的數據支撐。所以,人家說用什麼什麼模型,有什麼什麼團隊其實沒那麼關鍵,如果沒有數據,啥也玩不出來。

3.吸收風險。這事就是銀行和保險公司的日常活動了。你們見過幾個FinTech公司在資本金上能和用戶人頭數相似的銀行和保險公司比的?這事能做到什麼程度,還真單純看誰更襯錢。所以還是那句話,理論上可行,實際能不能實現,看你手頭有沒有關鍵資源。在分散風險上,關鍵資源是歷史數據,在吸收風險上,關鍵資源就是資本金。

4.莫談國是。

一條一條捋下來,我想列位已經明白了兩件事:

1.為什麼去年嘩嘩出方案嚴管,今年嘩嘩落地。

2.為什麼今年各監管機構都呼呼吹風提醒FinTech和系統性風險的關係。

因為在沒方案,沒人提醒的時候,大量的FinTech公司是舉著雙創的大旗,到處承諾其實沒資源乾的事,尋找傻多速的。

這不管行嗎?

長遠來看,FinTech按照社會最優的方向去發展——用好已有的歷史數據——是有助於降低風險的。但是打著這個旗號到處干它們沒實力乾的事,對於降低風險並沒有什麼幫助。這就好比一個18歲的數學省隊選手,在大學裡呆個10年,多學東西,做做研究,是可以成為大學老師的。但因為他10年後若不走彎路能成為大學老師,現在就放他去大學裡帶專業課,這能行?


這是一個有意義的問題,所以睡前抓緊時間手碼一下。

首先,這個問題提出來反映了題主沒看懂原文作者在講什麼的這一事實。自截選文章片段之後幾乎全部都在講怎麼應對監管。從國際的經驗講到我國自身特點,給出了很貼地氣的監管方面的答案。

其次,金融科技可能目前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個新詞。新詞往往就意味著未知和風險,作者是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互聯網金融在前幾年也是一個新詞。當時很多人也把它們當洪水猛獸,結果現在一看,所謂的p2p很多已經倒了,有一些甚至還引起了社會問題。比特幣作為虛擬貨幣也算是和金融科技沾邊吧?無形中也涉及到外匯的監管,所以現在很多比特幣交易所不支持美元充值取現。(這裡還涉及到可能洗錢的問題) 所以文中講得很對。我補充這些細節是因為國內這種文章是偏期刊性質的,受眾不是知友,舉幾個例子加深印象。

那麼我就按照文章的框架繼續解讀此文,作者引用了國際的案例,結合了我國國情,最後提出了RegTech的概念和頂層設計微觀把控的框架。至於框架,目前部分官員對於金融創新還是抵觸的,但是抵觸能解決問題嗎?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不是也有很多問題,都是摸著石頭過河這麼過來的,也不是一帆風順的,自然不能堵,哪裡出問題堵哪兒(現在監管層很多時候迫於各種限制無奈而為之)。所以頂層還是需要及時設計一下,下面就有方向。

Regtech本身是針對有方向之後的執行,比如利用人工智慧技術等等,其實regtech存不存在?當然存在,你以為一些內幕交易怎麼抓的? 很多人也是低估了監管層的能力,其實他們還是挺厲害的,只是我們一直按美帝的標準要求中國的金融市場罷了。那麼既然有這個基礎,那麼本文的真正目的就是在呼籲監管層進行監管升級,利用最前沿的這些技術來進行高效又留有自由度的監管。通過雲計算,機器學習來進行更快更有效地甄別,從而提高所謂做莊的技術門檻,豈不美哉?

說回最初的現象描述部分。很多時候不是金融科技自身的問題,是風口的問題,風口在哪兒,隱患就在哪兒。fintech作為一種新的商業技術形態,某種程度上肯定是提高了資源分配的效率,即以支付寶為例,如果不是支付寶當初這麼折騰,以提升零花錢收益為由切入整個市場,你是不是還得跑到銀行去做那種很低端的理財。恰恰是fintech的出現,倒逼了銀行推出更有誘惑力的理財,那麼這時銀行如果做不下去就是說明經營效率不如支付寶和其背後的螞蟻金服,這不是很正常嗎?題主,凡事不要只看到風險,也要看到收益,辯證地看才能減少風險的產生。再說回支付寶,難道就真的一點風險都沒有,也未必吧?但是有風險不代表不可挽回,有一個足夠好的制度和執行力,按照作者提的這個方向去做,相信結果會不錯。


我不這麼認為。

像智能風控,主要依託高維度的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對風險進行及時有效的識別、預警、防識,突破了傳統風控的局限,減少了風控的成本。億歐在《2017中國智能金融產業研究報告》中指出:像百融金服、明略數據和同盾科技就是三家具有代表性的智能風控公司,目前已經完成了B輪及以上融資。

還有智能投顧,它依據現代資產組合理論,結合個人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和理財目標,利用演算法和友好的互聯網界面,為客戶提供財富管理和在線投資建議服務。與傳統投顧相比,智能投顧具有低費用、投資廣、個性化定製等優勢,降低了投資風險。像小妮選股之類就是這類智能投顧產品。

所以,我不認為FinTech的發展增加了金融風險,相反,它應該是降低了風險。


毫無疑問是增加了金融風險,而且是巨大的風險,然後我們就不要搞這個了嗎?啥都不幹肯定風險最小,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嘛。但是這個世界並不會等著我們,出了問題想辦法解決才是合適的態度。


這叫技術風險。區塊鏈「51%攻擊」場景,大數據背後信息來源的可靠或真實性,都會給金融市場帶來新風險。

誠然運用金融科技可能降低了信用風險或市場風險,但若使用不當,又會衍生技術風險或操作風險。總之,fintech願景是美好的,但管理者要有心理和技術準備。


FinTech的發展增加了金融新的玩法,使更多的風險暴露出來,就這點來說,肯定是增加了金融風險;然而就金融風險控制來說,FinTech的發展又無疑地對風險的辨識、度量(定性和定量)、以及認定都增加了技術手段、提高了技術能力。

既然人類的貪慾是無止境的~所以不管FinTech發不發展,金融風險總在不同程度地增加,而FinTech既然以技術自居,那就有理由相信FinTech會盡量保持著正面作用吧。


一般而言,模式增加金融風險,技術規避金融風險。沒錯,這話是我說的,引用請說明來源。

金融衍生品、金融市場不同玩法,都是金融模式的變化,槓桿層層加碼,美式期權、歐式期權、對沖基金……名詞太多了,無非都是玩法的更新,在資金成本(利率)這個基礎上,搞出各種遊戲規則,玩得更HIGH更刺激,適應更多玩家的更多需求。相應的,其中鏈條式失控的風險就越來越大,次貸危機是典型。

而技術介入金融,目的都是在預測風險、控制風險。Fintech的兩個馬前卒,智能信貸是為了控制信貸風險,智能投顧是為了資產長期配置的風險控制(本質上是一種適用多種風險需求的偏穩健的理財),這其中的實現都是通過技術實現的。而其他的,電子化金融業務這些,本質都在提升效率從而減輕信息遲滯帶來的盲區風險,反應越來越快,縱然風險不變,應對起來也會更有效率。

而這二者也沒有衝突,一方面,模式的革新在大肆增加金融風險(這又是需求變化的結果,玩家已經不滿足於老的玩法,這個過程無法避免),另一方面,玩家又通過技術來儘可能規避風險。金融的進步,不就是這樣相輔相成往前進呢?


FinTech增加了沒掌握FinTech金融機構的風險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央行宣布第三方支付備付金集中存管,2017 年 4 月 17 日起機構不得擅自挪用?
銀行存貸比為何會有「存廢之爭」?除了它還有什麼替代指標能更好的控制相關風險?

TAG:風險管理 | 金融監管 | 金融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