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福德與功德,大師的見解有出入,求助!?

南公懷瑾先生在南禪七日中講: 學佛,福德不夠你怎麼樣修持都是沒有用的

凈空老法師講: 佛教我們修功德,不勸我們修福德,為什麼?福德只在人天,果報在人天不能超越三界。

感覺二位大德的看法好像有所差別,不知誰對誰錯,該如何理解,如果有明白的大師,請開示,不勝感激!


南公所謂的福德,因為口語化,省略了兩個字,全稱應該叫做福德資糧。

在修行的五個次第中,第一個是資糧位。也就是要圓滿兩種資糧,其中一個是福德資糧,一個是智慧資糧。

圓滿了這兩種資糧,才能夠進入下一階段的修行。

正如所說,不積資糧無悉地,猶如榨沙不出油。

所謂悉地就是成就。白話說就是沒有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是不可能成就的,就像榨砂子不可能出油一樣。

其中,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是指:【瑜伽師地論】一福德資糧謂由宿世修諸福德。而於今生豐饒財寶。遇善知識。離諸障礙。能勤修行。是名福德資糧。二智慧資糧謂由宿世修習智慧。而於今生聰慧明敏。解了法義。是名智慧資糧。

凈空法師所說的福德,用他老人家自己的一段講記來解釋再好不過了。

凈空法師於1996年4月美國達拉斯佛教會在《地藏經大意》中講到:

  福德是可以自己與他人受用享受的,比如金錢、房屋等;而功德是自受用的,修持清凈心是可以讓福德轉化為功德。斷惡修善是因,得到福德是緣,獲得福報是果,有大福德自然有大的福報,但是不管怎麼大也脫離不了六道。而功德不一樣,功德是可以幫助勇猛精進修持佛法的自身脫離六道,來到一真法界乃至極樂凈土所必須的,簡單的說,就是功德大就是功夫得大力,功夫成片,果報自然稀有殊勝。

自然我們不難發現,二位大德的講解並不矛盾。修道是為了解脫,不是為了滿足生活條件。但是沒有生存的條件又不能修道。所以一個是強調福德作為修道的條件,一個強調福德不是修道的目的。

好比我們常說,吃是為了活著,但活著不是為了吃。

頂禮二位大德!

頂禮慈悲上凈下空老法師!

頂禮南公懷瑾大居士阿闍黎!

PS。

您把南公的名字寫錯了。南公的名諱來自成語「懷瑾握瑜」,比喻人具有純潔高尚的品德。

戰國·楚·屈原《楚辭·九章·懷沙》,「懷瑾握瑜兮,窮不知所示。」

司馬遷 《屈原賈生列傳》:「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

另外,偷偷告訴您,直呼大德名諱,是損福報最快的方法——沒有之一。


南師說:你如果想從北京到西藏,沒有錢是萬萬不行的,因為沒有錢,你就無法乘坐最好的交通工具。

凈空法師說:不要為了賺錢而賺錢,就算賺了很多的錢,最後也僅僅是在享受。

而這句話的潛台詞是:你賺再多的錢,都不能讓你到達西藏,除非你用錢去乘坐交通工作,才能到達西藏。

所以要樹立正確的目標,賺錢應該是為了到達西藏而賺錢,不能純粹的為了攢錢,而去賺錢。


感恩題主開題!

兩位大師說的都對,學佛的基本在舍,捨得才不執,福德與功德都在您不執之後,才有其作用。

執了,再如何修,原地踏步,因為這執,所以自己把自己纏住了。

執於福德,如大師說的,還在三界。

但若不執,立即受用,受用無窮。

"用而不執" 是 學佛人該學習的:

學習了 佛法 "用而不執",

無"法執";

對自己的身心 "用而不執",

無"我執"。

用古德的話說:

「但求息妄,莫更覓真」:不用去追尋著甚麼,先別讓自己的"妄"繼續展現就好,如我們眼見、耳聽、意想等之後,通常都會有自己的偏見、成見(妄)跟著由腦中釋放,能不被這些偏見、成見牽著走,就是息妄的第一步(先別要求自己能有不會有偏見、成見由腦中釋放的程度,先做到偏見、成見由於習性流露出後,不被影響)。

別想要除妄,也別去覓真,但求息妄,是讓妄自己消滅的意思,想要除妄,只是在頭上安頭,將一個新的妄加上來壓住原來的妄。

想要福德、功德也是同理,"用而不執",只問耕耘,您哪天回過頭來看,自己內在外在,都會顯現福德、功德的作用。

但若執了,您一再以為自己在做福德、功德,其實您在訓練自己的得失心,越做執越重,何苦呢?

放下吧!

真正的放下,您才能體會福德、功德的作用。

末學學習四念處禪修到今年四月中正好六年,有興趣的師兄可以繼續看下去,以下是末學學習四念處禪修的心得報告:

馬祖道一禪師:

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

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會其道,平常心是道。謂平常心,無造作、無是非、

無取捨、無斷常、無凡無聖。

道不用修,並不是真不用修,

而是強調,莫污染 (莫將原味 加油添醋)。

中性的 覺知觀察(道不用修,但莫污染),就是好的辦法。

許多人用有為法,殊不知很可能變成頭上安頭,加一個妄來壓住原來的妄。

學佛,其實 是教導我們,

別執於五蘊,

別被五蘊牽著走,

最直接的,別做自己想法或思維的奴隸!

練習,讓自己 時時 能 中性的覺知觀察,

是培養,不被自己的想法或思維牽著走,最好的方法。

實修,可輔助自己驗證,正見的觀念。

進而,讓自己 親身體驗體會,而生"信"。

(盲目的"迷"信 在佛教 是不被鼓勵的)

世尊所教導的四念處禪修,是練習 覺觀 自己五蘊的好方法。

這方法:

沒時間的人,用少許時間練習,

有時間的人,用較多許時間練習。

重點 都一樣:

訓練 自己 中性覺知觀察的能力,

沒有壓力,只有放鬆,

放鬆時,才易 念住所緣。

所以,若每天只有幾個 十五分鐘,

就只練習,幾個 十五分鐘,

但,練習時 要 放鬆心情,輕鬆愉悅 的 練習 念住所緣。

不給自己 任何壓力,是必要的。

練習時,就只是 念住所緣,

有人 打斷時,因緣不具足,

不對抗 不排斥 不抱怨,

愉快的,處理被打斷的因緣,

處理完,還有時間就再念住,若沒時間,也欣然接受。

禪修時,用 不對抗 不排斥 不抱怨 的心態。

不在禪修時,也可 提醒 自己 時時 不對抗 不排斥 不抱怨。

微笑 放鬆 輕鬆 愉悅 的過日子。

隨時,面對問題 解決問題 然後 放下問題。

儘力做事,但不強求完美,還有的瑕疵,留給將來再有機會 運作時,把握因緣努力。

(我們 隨時 都可能犯錯 犯錯後要儘力改進 然後就放下 而不是掉悔)

所以,平時 就算還沒太多時間練習,

時時,覺知觀察自己的心態,

並提醒自己,時時 微笑 放鬆 輕鬆 愉悅 不對抗 不排斥 不抱怨,

讓自己練習覺觀,也會拓展自己的心態及心量。

我們 生理的需求,或 過去的知識經驗,

都常會由腦中釋放,

腦中釋放了訊息,

我們該 選擇 被其 牽著走呢?

還是 好的拿來用,沒用的放一邊呢?

要能不被 自己的想法或思維牽著走,

中性覺知觀察的能力 是必要的。

有中性覺知觀察的能力 做任何事 都只會 儘力 而不執著。

"用而不執" 是 學佛人該學習的:

學習了 佛法 "用而不執",

無"法執";

對自己的身心 "用而不執",

無"我執"。

學習了 中性覺知觀察的能力,

自己就會,漸漸 有 如實觀 及 因緣觀 的能力,

能有 如實觀,就能讓人 趣向如實,

有 因緣觀,做任何事 了知因果,在 因緣的捉拿上 會更熟巧。

末學在這篇回答也略述了一些學佛的好處:

有興趣的話請參考:

學佛修行現世能得到那些利益? - 自在之路的回答

所以,練習四念處禪修,的短程目的:

當 眼見 耳聽 意念 ... 時:

別將自己的,偏見 成見 (及以上的污染) 加入(道不用修,但莫污染),

而一再的,被 自己的想法或思維 牽著走。

(就算 能力還不夠 污染 自腦中釋放了 也不需被牽著走 讓它去 莫管它 就好)

如何 才能 有 在 日常生活中 具備 覺觀能力,而不被 內外境 牽著走呢?

這四篇可參考:

一篇敘述 四念處 修行的次第 (第5帖) (介紹 實修的方法 及 正見的觀念)

(修行的次第是最需實修練習的,但前幾帖也值得多讀,加強正見的觀念)

http://www.zenheart.hk/viewthread.php?tid=46017page=1#pid649699

一篇敘述 "不做自己 想法 或 思維 的奴隸" (正見的觀念)

http://www.zenheart.hk/viewthread.php?tid=46032

雜阿含經學習報告

http://www.zenheart.hk/viewthread.php?tid=46027

四念處 -- 如實修

http://www.zenheart.hk/viewthread.php?tid=46084

祝 早日成就!

感恩!

祝福!


文 | 雪漠

很多人容易把福德和功德混淆,其實它們是兩回事。福德多帶有功利色彩,比如求福、求報、求壽,求這些時心並不清凈,因為有各種慾望和執著。比如有的人向觀音借庫,祈禱說「我來年要賺一千萬」,有的人則祈願全家人長命百歲,這都是在求福報。如果你不求這些,而且心很清凈時,善行所積累的就是功德。

很多人一生很富有,也做了許多善事,卻為什麼生不起功德?就是因為他們心有所求。當清凈心生起,功德與福德都不求時,其行為才會有功德。

求功德時並無功德,不求功德時才有功德。托爾斯泰辦學時沒有想過要得到後世的美譽,但他確實得到了。這也是行為的反作用力。

真正的修行本身就是目的。

做事的時候心要是非常清凈,就可能生起功德。功德是幫助我們證悟的。物質的東西大多屬於福德。功德更偏重於精神,會讓你的心清凈,變得安詳、快樂,智慧增加,長此以往你就會證悟。

福德雖然不等於功德,但有時候,福德是必要的,因為它可以帶來一種資糧——修道的資糧。比如說一個人經常布施和供養,看上去他把東西都給別人了,但實際上因為業力——行為的反作用力,他仍然擁有布施和供養帶來的福德。

選自《光明大手印:實修頓入》 雪漠著 中央編譯出版社


福德是過往,功德是未來

因緣具足,得聞正法,正信正念正行,這是福德;

精進行道,慈悲修慧,蓄積功德,學佛進而成佛,這是功德;

也許這可以側面說明南師修養學問如此之深,但終未出家。

自我感覺有點強答了。

當然,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勿執,如下:

金剛經 第十九品 法界通化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金剛經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貪分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福德,大家都清楚。修福德如果有智慧,就是功德。什麼智慧呢?離相智慧,就是般若智慧。

念佛人求生極樂凈土,極樂世界是不得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念佛人修福德就行。但修福德會有善業跟著,不消業心就不能清凈。而念佛法門是特殊法門,眾生可以帶業往生。

修功德,是離相修福德,不著業相,往生品位更高。所以凈空法師希望大家都做功德,上品上生。懷瑾先生的意思,先積福報,讓大家先往生到極樂世界在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兩位善知識說的都對。


在滿足物質需求的基礎上才能追求精神文化需求。


功德不建立在有所得心上,功德只於有所滅中建立,福報是建立在有所得心上。

……(節選)

夢境蘇醒,過去未來從未誕生,眾生世界如夢如幻,沒有修行者,也無有圓滿的人,猶如被砍掉頭的人,無法再去言說頭被砍掉,無生圓滿,寂寂明明;過去未來,十法界生滅聚合,皆於如來自性中完成,自性如來清凈無掛,隨順生滅,周遍緣起,卻無生無滅,無來無去,過去即未來,幻相即實相,輪迴即涅槃,煩惱即菩提,生死即圓滿,眾生即如來,十法界過去未來藏於一心,心見當下如幻,離幻即覺,一心覺醒,十法界原本無生,隨十法界而不住,隨因緣而無生,隨眾生而不掛,即心離心,即相離相,如如不動,名如來。

眾生是覺性所現智慧,世界是覺性所現光明,覺性空性所現虛空,而虛空世界眾生卻是束縛你自性的枷鎖。所以說,真正的慈悲是離於慈悲的,真正的普度是無有眾生的。什麼是真正的普度?將究竟的實相說出來,並留下修行的道路,眾生能夠聽聞真理,順從真理道路,自覺覺他,離幻即覺,這個叫普度。沒有能讓你真正解脫生死的道路,何談普度呢?如果沒有究竟的真理,在形式中去尋找真理,有我相必定有人相,你自己還有我呢,必定因為有你而產生了眾生相,你還在生滅當中呢,你還是生滅幻影呢,如何去普度那些和你一樣迷幻的眾生啊?就算你修行福報,因緣成熟往生天界,享受天人福報,照樣會被因果業力所制約。因果業力源自什麼地方?源自你內心的無明啊!心不能破無明,無明必定會牽引心而形成新的業境,那就是因果輪迴永無出期啊,何來普度呢?真正普度眾生的,只有正知見,只有佛義,佛知見。所以為什麼如來講,佛以大事因緣所現世間。什麼叫大事因緣?宣揚佛知見。什麼是佛知見?究竟的實相,以及通往實相的道路,稱為佛知見。

我再告訴你們,這個修行的道路,成佛的道路講完了。怎麼樣走完這條道路,就是那句話,殉道者。一個人的修行道路就是你心底里對真理無上的虔誠。還有一個,在人性當中,本著寬恕兩個字就可以了。首先要寬恕自己,不要把自己當成敵人一樣看待,你只有愛自己,你的心才可能放鬆,才可能柔軟,柔軟才可能清凈。因為柔軟的本質就是放棄,如果你心底里有慾望、緊張、有目標的話,你一定會緊張的。你們心底裡面如果有一個對境,我要幹什麼,修行什麼的話,你一定會振奮,這個振奮本身就是緊張感。那個緊張感是因為你迷失了自己,你要去尋找自己你才會緊張,所以才會有你的人格,依你的人格建立你的理想,包括你的思想情緒體驗,你的家庭生活,種種種種。我們都是在夢境中被自己的夢境所牽引著,流浪著,所以我為什麼講跟隨我修行的人,一定要質疑,你沒有質疑你無法提高,知道嗎?我今天講的這個法,雖然很質樸,但這個質樸背後的法義很究竟,很圓滿。為什麼?因為祂是實相。為什麼是實相?離思維造作,於身心煩惱中,清凈無染,無生無滅,如如不動,稱為實相。實相併不是脫離幻相稱為實相,而是幻相的本質就是實相,這就是煩惱即菩提。

修行是要有資糧的。這個資糧就是你累世修行的功德。這裡我給修行的人,真正修行的人說一句良心話,說一句真正中肯的勸告:修行的初期啊,是打基礎的時候,這個基礎是什麼?基礎是有一個善良的心,而不是學多少法。有一個善良的心,做一個利他的好人,多為別人考慮問題。什麼是善良?能夠在矛盾中捨棄自我利益的人,是真正的善良。

修行的中期是什麼?法理,你一定要深入法理,背會,理解到佛法義理,遵從究竟真理對於心靈不同境界的指導,我們才可以從心識攀緣六根所現的自我迷夢中解脫蘇醒。所以,要以法為師,所以釋迦牟尼佛說:「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所以我一直在強調,真理無師,真理為師。

修行的上層啊,就是你的心,與心靈覺知對話的過程,外界沒有眾生了。修行的高層就是心靈的分別和所分別的幻影交流的過程,通過清凈心光覺照心識念頭,並且清凈妄念,融化習氣的過程。什麼叫對話?並不是你自言自說,而是你的心從覺察念頭開始,一直到心可以看到思想和念頭的生滅來去,並且寬恕他們,離舍他們,安住當下身心無掛,就是覺觀,覺觀是心靈與心靈所分別幻影在對話。

在修行過程中,初期和中期的人一定要有足夠的資糧才能走上去。什麼叫足夠的資糧?就是對於自己業障的削減。怎麼削減業障?咱們講的迷信一點,法布施是最快地削減業障。還有一個,就是給那些邪教裡面的人講的,去把自己所做過的錯事彌補,可以削減他很大的罪業。

……(節選)

三界眾生所見到的光明,全部是心靈無明的投射。現在這個房間不是有燈嗎?你們感覺自己看到了光明,可是這個光明,本身卻是黑暗,為什麼?光明是心靈覺知的妄想投射。心靈攀緣了覺性的光,認識了光的存在,才會依光明相產生出黑暗相,因為心識分別取捨黑暗,才會產生對光明的辨認。對於光和暗的辨認,已經迷失了覺性原本無掛、圓明十方的智慧覺照,無生本來圓滿,無掛即是清凈,無染才是光明。咱們現在生活在黑暗當中呢!

修行就是一個自我覺醒自我本來面目的過程,不要迷信了,外界沒有佛的。

——《曙光》

立靈修行網


參見達摩祖師見梁武帝的那段經典對話。


推薦閱讀:

普羅大眾一直在念阿彌陀佛是在一直堅固阿彌陀佛的化身嗎?這麼說阿彌陀佛是屬於香火佛或者眾生意念產生的?
阿彌陀佛,出家的殊勝利益是什麼。在家的過患是什麼。?
禪宗如何看待密宗?
什麼是見性?
佛教徒與醫學生角色在動物實驗時如何能兼容?

TAG:禪宗 | 南懷瑾 | | 凈土宗 | 佛的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