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治大學就讀是怎樣一種體驗?


咦,為什麼那麼巧邀請到我…我好像沒有說過我是明治畢業的啊=-=

不過還是謝謝邀請。

明治大學有4個校區,和泉,駿河台,中野,生田。前3個都在東京都內,第4個在神奈川縣。

我是在中野校區讀完大學院的,平時偶爾會去和泉,駿河台,而生田則一次都沒有去過。生田基本是理工科和農學的校區。

我是在中野校區開放的那年讀的大學院1年級,說是校區其實只有一個樓,附近有早稻田大學國際交流中心和另外一個專門學校。樓和裡面的設施都是全新的,還蠻幸運的。

我是文科專業,每周有一次zemi,平時大概每周3-4天有課。2年一共要修滿30學分吧,其實一點也不多。平時還蠻輕鬆的,基本每節課都會點名,因為大學院嘛,學生也不是很多,老師點起名來也很快……但是其實有事不能去的話提前打個招呼,問題不大。成績主要看作業(每學期也就那麼幾次而已)以及期末報告(這個比較重要),以及出席情況,每個老師算的比例可能有不同。

拿A好像是4個績點吧,有的老師非常容易給A,有的老師一輩子也沒給過誰A…想要高績點的話選課前得多跟前輩打聽打聽。留學生GPA3.5可以申請一些很好的獎學金,但是基本GPA有3.2就算很不錯了,嚴格的老師還是有幾個的,雖然平時都很溫柔和藹。但只要有一門課得個B,平均GPA可能就給拉下來了,3.5還是比較有難度的。還好學費減免是每個留學生都可以申請的,大概減15-20%。

我們教授經常承接一些原畫展的任務,我們整個研究室和底下學部的孩子們就會一起去幫忙布展,當斯達夫什麼的,現在想來是些很有意義和有趣的經歷。比如我們辦過魔法少女小圓的立體原畫展,還有anime未來的原畫展,我的前輩就參與過更多了。平時經常會有知名人士來演講,比如著名漫畫腳本作家天樹征丸的講座我就有幸參加過(他有眾多馬甲),他的作品有金田一系列,神之水滴之類的。我們專業的幾個教授本身也都是亞文化研究領域的先鋒,他們站在學術角度研究ACG等流行文化,平時都是一邊崇拜他們一邊覺得他們好宅。教授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單獨的一個辦公室,可以隨意布置,都十分有個性。一般來說他們的房間里都會堆滿各種書籍,貼滿各種海報。

院生有自己的研究室,我們的房間里的書架上擺滿了各種漫畫雜誌,漫畫書,CM的目錄,CD,手辦之類的……前輩還搞來了投影儀和音響,偶爾看個動畫爽爽……也有人會在研究室里掏出3DS聯機。

但是研究生活其實很痛苦的,教授要求太嚴格了,每個周都必須有進度,沒有進度就挨批。每周zemi前都特別不安,也不知道2年是怎麼挨過來的,經常失眠,有時候很迷茫,一個人默默的哭……但還好最後交了論文的都給通過了,這點他還是很溫柔的。另外找工作期間只要跟他打個招呼就可以不出席zemi,zemi也不記錄出席情況的,因為就是一個交流研究成果的場合。

我們整個大專業一般是中國人日本人一半一半,我教授底下我那屆有5個人,只有我一個中國人,其實還是有一點點寂寞的,不過有個後來讀博的前輩很照顧我們,人也很好,很熱情,還是很慶幸的。我之後的那屆就都是中國人了,挺羨慕他們。

其他的我也不造要說啥了……

和泉那邊我去考過托業,聽過KKryu(在日本奮鬥的中國人聲優)的演講,找過教授什麼的,那邊是有校園的,外面有大門,裡面有點舊了,整體比中野有學校的氛圍多了。

駿河台那邊是學校公開日,入校前的校領導宣講,以及最後拿證書的活動場所。那邊也沒有校園,是好幾個散落在御茶水車站附近的高層建築組成的,有我們學校最大的圖書館。法學部有人在那邊,其他有啥專業我也不清楚,可能商科,經營之類的吧。最後一天去學校就是去的駿河台拿畢業證和學位證,第一天去學校也是去了駿河台,參加說明會。大概每個學生和明治大學的開始與結束都是在駿河台吧~那裡附近有很多上班族的,御茶水也是東京很主要的一個車站,節奏略快,沒有中野和和泉那麼休閑。個人最喜歡的可能還是和泉校區,比較有大學的氣氛。

順便說明治大學的入學典禮和畢業典禮都是在日本大名鼎鼎的武道館舉行的,因為學生人數眾多,參加的時候有種自己很牛逼的感覺23333然後明治大學畢業的藝人很多,典禮的時候都會播放畢業藝人為我們錄製的錄像,我入學的時候是井上真央(花樣男子的女主角),畢業的時候是小山慶一郎(和山下智久一個隊的那個,山下智久也是我們學校畢業233)。

答得太亂,不好意思。其他還想知道啥請留言。


比吉祥物賣萌我們就沒輸過!

開玩笑^

明治大學G30英語項目一年生在讀,等這個學期結束了來更新感想

不過meijiro真的可愛的啊,我把所有能買的明太郎周邊全買了^


感謝邀請。不知道樓主具體想了解明治大學的哪個方面,只有范范地說說咯。

個人在明大讀了兩年文科碩士,談不上一種什麼特別的體驗,和在國內大學讀書沒感覺有什麼太大的區別。大概就是聽老師講課,寫作業,當助教,寫論文大概就是普通的大學生活。

1.概要

貓塔san已經說過了,明大有四個校區,最新的是中野校區(我畢業那年剛剛建好),最老的是主校區駿河台校區(目前主要是文科本科3、4年級和文科大學院),從創立到2016年已經有135周年的歷史了。其他還有以理工科為主的生田校區和文科1、2年級為主的和泉校區。

除了這幾個主要校區以外,還在東京擁有大概三四個體育場(足球、棒球、橄欖球、袋棍球等等),主要是給體育生們訓練用的,我一次都沒去過。

此外,還在各個避暑聖地有四五坐集訓設施(Seminar House)。各個專業的Zemi、體育系等等的寒暑假都會去舉辦集訓、合宿等活動。我在校的時候,我們研究室去了兩三次,條件還是很好的。

2.有錢的明大

明大和其他大學區別最大的地方就是有錢,在私立大學裡算是比較有錢的那一撥。這幾年明大擴招力度比較大(留學生和日本國內學生都是),據說收入不錯。此外,猶豫畢業校友之中不乏名人、有錢人,校友捐助的收入應該也不錯。

有錢,可以各種置辦地產、大興土木。光是我在校的兩年時間,明大就建成了中野校區、和泉校區新圖書館、駿河台校區新研究生教學樓(Global Front樓)。條件都是很好啊……

有錢,還可以置辦好圖書館。據我了解明大圖書館(特別是駿河台校區主圖書館)在私立學校中還算是藏書量比較大的,特別是文、法、史等專業的書比較齊全。曾經有一個在別的私立大學法學院讀書的朋友,拜託我幫他借法律方面的專業書(德語的)。

有錢,還可以充實獎學金和助教的待遇。我在讀的兩年時間裡沒有申請獎學金,而是當助教(TA)。明大助教的收入算是比較高的,幹得多的,一個月大概能有七八萬日元的收入(比好多私立大學高不少)。可能有人覺得七八萬比較少,但別忘了一個月在自習室坐20個小時就能拿到七八萬(閑的時候可以自己看書、寫作業),比在居酒屋和便利店打工輕鬆得那可不是一星半點。讀博士之後可以當RA,一個月20萬收入堪比一般上班族了。

3.自由的明大

明大的校園生活還是比較自由的。只要不違法違規,按時聽課按時交作業,沒有什麼太多的條條框框來束縛你(其實這點絕大多數大學都差不多)。

4.好找工作的明大

因為我沒在日本找工作,所以這點我沒什麼太深刻的體會。

不過按照社會上的評價,據說明大(特別是本科)在就職支援上下的功夫比其他學校多不少。但具體我也不太清楚,在這就一帶而過吧。

簡單寫了一些,歡迎補充。有反對意見的也歡迎提出~

謝謝。


首先上學不用去很偏僻的地方了。我校區是御茶ノ水,從車站出來路過樂器一條街。周圍美食不多,學校食堂很高。我經常選個臨窗的位置。大學院自習室進出要刷學生證,很安靜,一個人一個專屬的位置。在次頂層。圖書館不大,有我喜歡旅遊類的書。沒亞細亞大學和帝京的好。老師也有嚴有松,大部分還是很認真的。學校氣氛其實還不錯。我在讀的時候還是最受歡迎的大學。為了顯擺,附原定畢業典禮因11年大地震而取消的那天拍的畢業照一張。於主教學樓附近。


大家講的都太好了,感覺都沒啥好說的了。

明治大學在校三年生,前兩年和泉後兩年駿河台。我校除了理工和農學部在生田(神奈川),國際日本語在中野以外,其他學部都是這個模式。

生田,去過幾次,給我的感覺是荒涼,路長加爬山。

中野,去過半學期,去當教中文的志願者的,中野校區最新,外國人最多,沒辦法,國際日本語學部打的就是國際化嘛。

和泉,和泉真的很棒,剛去會覺得門口兩棟樓很新,走進去的幾個教學樓有點久,但是都是見證我校歷史的老樓,走進去能感受到很多年前日本的教學樓那種古老的感覺,還不錯,我挺喜歡的。老師沒什麼好談的,哪裡都有好老師,壞老師,嚴的松的是吧。同好會,我校種類繁多,每年春季開學的時候,在媒體樓和主樓之間的空地有很多櫻花樹,同好會就會非常熱情的拉新生入會,基本同好會分三種,一種是很認真的,廣播啦,跳舞之類的同好會,非常累但是都會很認真的練習。一種「幽靈」會,進入之後沒啥活動,專屬同好會的那棟樓里,這樣的同好會長年不開門的,剛進入想入個推理小說會的,去了三次都房門緊鎖的。還有一種比較可怕,就是泡妹子的,沒事就喝酒,然後……不說了。再談談食堂,不算好吃,但是那個價位還是很樸實的,哈哈哈。但是我個人非常愛校門口的武藏家拉麵,現在搬去駿河台校區了,還周六日跑去和泉吃。圖書館也很棒,一樓是大廳,進圖書館的邊上有一個咖啡店,不好喝,個人感覺。二樓,三樓可以用電腦,學校一樓有借電腦的,大家會在圖書館寫報告。快到考試期間,呵呵,簡直就想帶個椅子去圖書館。裡面還有沙發躺椅,除了不能吃東西以外,我都想住學校圖書館,收藏稍微舊點的書的地方不要太有哈利波特的感覺,都想上圖。

駿河台,位於御茶水,離日本武道館(開演唱會的)和秋葉原(賣電器)的都非常近,一站路好像?熱鬧程度不言而喻。非常多辦公樓,還不是小規模企業,都是非常牛的企業,所以大家所說的明治就業率高,不單單是學校在一方面重視,還有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每天看著高樓聳立,跟精英坐一塊兒吃飯,擠電車,總會多少在腦子裡形成一種自己的理想像。食堂在17樓,還不是我校頂樓,呵呵了真是。每次坐窗邊吃飯覺得自己就是個大手企業的OL(? ???ω??? ?)???。但是那挖到嘴裡的飯瞬間就能把你帶回現實,難吃啊,不是一點點。駿河台的圖書話哦,在地下,還往下建了三層,待過和泉圖書館之後在讓我們去駿河台的,真是太有心理落差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呀。

對不起不小心寫多了,平時寫報告都是4,5000字的,一寫就停不住。


.....人生頭一次被瀉藥,(? ?;)因為我是壞學生還是理工校區狗。所以稱不上啥體驗,唯一體驗就是讀久了對這地方會產生歸屬感.會覺得這就是母校。但是有的時候還會得瑟一下自己學校這個絕對是臭毛病還有加屌絲的行為-_-#因為這不是一個真的能拿出來吹牛逼的學校。


和泉校區二年生在這兒

怎麼說呢,第一次到和泉校區還是比較失望的,可能腦子裡都是中國的大學裡那種一眼望不到邊的大學城,食堂!好幾座!教學樓!特別高!小花園!炒雞美!

但事實是我在的明大和泉校區真是不怎麼大,而且食堂來說也不好吃...

誒?我是不是胳膊肘往外拐了?說回去

雖然如此!但是明治已經連續五六年成為全日本報考人數最多的大學了,所以知名度肯定是不用說,社會上的認可度也是比較高。

對於留學生來說,我身邊的朋友們在報考學校的時候,除了出願早慶上一般都會選擇報一所明治,為什麼呢,因為它名氣相對於march其他幾所來說相對高,入試難度沒有那麼難,每年招收的留學生很多(經營學部每年要收90個左右留學生呢,要知道日本人也就最多400多個人)

還有很值得一提的一點就是,如果你是文科生,那恭喜你四年都可以享受在大東京都中心的大學生活了,校區的選址真的很贊。和泉校區直到新宿只用5分鐘!這是什麼概念?平時下個課就可以去和朋友吃吃吃買買買啦!有些朋友進了山裡的大學,平時學校和家兩點一線單調的生活繰り返し...明大生在一旁不說話。

至於提到的成績方面,我覺得當然一個是因為自身情況啦,到了大學,先生都是用日語講課,聽得懂多少全看本事。另一個還有根據學部吧,我在的情報交流學部,算是比較好過,平均gpa比較高的學部了,大家一年下來可以大概保持在2.7左右。(可以拿到35%的學費減免)別的學部聽說會很低吧。選課很重要!

具體就是這些啦。等到了大三,我再去御茶水校區開啟新技能!


謝邀~

註冊知乎以後第一答寫在這裡。

因為經驗年代久遠,為避免不必要的誤解,請勿轉載。

標題涵蓋的範圍太廣,無法面面俱到。我作為一個05年畢業於公共政策院國際政策科的過來人簡單說一下。現在和日方有一些往來,作為資源,另外一直比較關心教育問題,有所了解。(僅供參考,民治在10年改革12年擴容以後,社會地位稍有下滑)

前提:記得大概2000年的時候有一部紀錄片叫《我們的留學生活,在日本的日子》。我是01年奉旨過去,那時候的情況和紀錄片裡面的相似,就是打工可以養活自己(現在普通工已經養不活了要靠家裡給),另外那時候經濟還沒有現在這樣糟糕,社會各狀態都還很不錯。基本情況網上一搜就有,說點搜不到的,實際點。

1. 出路

算是歷史老校了,社會地位也很高,個人感覺混合排名在日本能排前8吧。我一般不看什麼機構的學校排名,都是自己感受。地位高來自於政商界學科是強項(和國立的政治科不同),對於日本本國來說,情報學科是強項,另外文學也很厲害。校友各種商會已經經過幾十年沉澱已成體系,非常富裕。這對留學生來說非常重要,意味著完成學業的情況下可以省很多錢(基本全省,打工就自己享受了)。這個在後來12年擴容後,就完全變了。不是我潑髒水,教育產業化帶來的弊病現對全球大學都有不同的影響,最嚴重的當屬英日。

出路現在和以前很大不同,以前只要按學院規定,研究生畢業以後會有一紙薦書幫你工作起步,現在模式變了,沒了。現在是企業來要人,跟國內和美國是一樣的。所以想藉此留日的人,現在來說不太容易,現在很少聽說日校畢業留日工作還不錯的。

現在不管是哪個大學畢業的,除了高精尖,找工作都不太容易,不會因為你是早稻田或者東大畢業就搶著要(這個我們倒是沒法兒比,國內很多學高精尖的畢業找不到工作最後逼著又出國)。所以要在日本去學高科技然後留日,現在條件倒是不錯。(但是不是有個美國嗎?所以挺尷尬的)

2.求學福利

獎勵: 以前在明大申請全額獎學金很容易,還有各種商會下不同名義的助學金,只要可以達到標準,可以疊加。現在,沒了。留學生申請獎學金難度蜜汁提高,而且全額獎學金附帶條件。

衣食住行:以前是有校舍,商會名義下的宿舍,協議民房,包水電。現在只有校舍,不含水電。其他就是全自費。公共交通沒有補貼,食堂也由特供改為了承包制(這個很早就改了,現在只有幼兒園和少數國立小學還保持著特供)。

社會體驗和實習:現在大多數是自己申請,學校只收報告。

以上對比一下英美留學,就知道現在為什麼很少有人去日本留學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3.在校氛圍

私立大學自從產業化以後,普遍都不怎麼好了,所以這個最好自己去看一看。14年我回去走了一下,感覺和上海交大差不多,還算好,但是看不到以前跑著去上課的場景了。新生同好會這個哪兒都有,一如既往的熱情,就是玩兒嘛。

基建方面就不用擔心,越來越漂亮,幾乎每次去就一個樣,本部地域限制了外表變化不大,擴容的幾個學院環境就不錯。

擴容以後國際院,理工,農學院就很遠了,沒去過,聽說修得不錯就是周邊還沒跟得上,不如本校區和研究院方便。

4. 狀態

最後寫一下當時的狀態吧,給大家一個參考。

5:00起床跑步聽電台

6:00吃早飯

7:00開始到24點就一直是上課,分析,模型,圖書館查資料。

最後一年比較輕鬆,事情都差不多了,買了個S15到處玩兒,體驗完了頭文字D裡面的山路。

暫時就想到這麼多了。在日本很多事情不能脫離社會人文,日本是一個自我要求很高的國家,所以人文線條特別鮮明,也就造成了種種的社會現象。

去玩兒去撒錢,那真的是個好地方。。。。。至於其他嘛,要看適不適合了。


推薦閱讀:

我現在應該怎麼去過下去?
擔任學生會主席是怎樣一種體驗?
在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就讀是怎樣一種體驗?
在北航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就讀是種怎樣的體驗?
在交大凱原法學院就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TAG:留學日本 | 日本大學 | 大學就讀體驗 | 明治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