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覺得《嫌疑人x的獻身》不是那麼好看?
幾乎所有人都在向我推薦這本書,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索然無味,只有我一個人有這個感受嗎?
東野圭吾的作品閱讀了近四十本,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作為讀者而言,一部文學作品「好看」與否是個極為主觀的概念,它往往帶有著一種「對比性」。在「沒有那麼好看」前面,要有一個「相比…」作為前綴。
什麼是對比性?譬如,「相比」別人的極力推薦,我覺得這部作品並「沒有那麼好看」。這裡是和別人的主觀感受做對比。在有了別人的先入為主後,你會對這部作品產生極高的期待。我們假設別人沒有對你做任何推薦,你也許讀完會暢快淋漓,覺得是部佳作;但是如果別人先告訴你這是部佳作,你自然會對它產生一個提高的「期待值」。這過程中可能你閱讀《X》的收穫是相同的,但不同之處在於,前者是「它很好看」,後者是「它沒有別人說的那麼好看」。這兩種感受並不矛盾,但是你也的確沒有收穫到在此基礎上的「滿足度」,所以會得出「我覺得它並不(像別人說得那麼)好看」的結論。
那麼,我對這部作品的感受如何呢?
表明我的觀點,我也認為《嫌疑人X的獻身》並沒有那麼好看。但除上述外,我的原因也許和題主有所不同。最初,在剛剛接觸東野圭吾的時候,諸如《白夜行》,諸如《X》,諸如《惡意》,我對這些「代表作」早有耳聞,也是抱著同樣的「期待值」去閱讀的。但是,我卻覺得《白夜行》很好看。畢竟「好看」是個很主觀的概念。就好一個導演被捧上天,所有人都抱著期待的心情買票進電影院,但卻發現到頭來徹底感受了一番「落差」。但是寫出《百年孤獨》的馬爾克斯,即使同樣被大家捧上天,你到頭來還是能徹底感受到一番暢快淋漓。一切用作品說話。嗯,這句話一點兒都不假。但同時,個人喜好的不同也會造成這種落差。也許對《白夜行》和《X》都有耳聞的讀者,覺得《X》更好看的人要更多。嗯,也許說得就是正在看這個答案的你。回歸正題。前面我提到了「沒有那麼?」是一個很主觀的概念,它前面是有一個「相比…」作為前綴。
那麼我認為《X》並「沒有那麼好看」的前綴是什麼呢?
相比東野圭吾其它的作品,我覺得它並沒有「那麼」好看。在這裡,我要借用上一條所說的「期待值」與「滿足度」來談。東野圭吾很多作品的知名度,相比《白夜行》《X》而言略低(這裡僅是略低)。比如神探伽里略系列(不可否認福山雅治的影響力),加賀恭一郎系列《新參者》《紅手指》《祈禱落幕時》,還有《解憂雜貨店》《信》《單戀》《分身》《秘密》《宿命》等等。在我早起接觸東野圭吾的時候,有所耳聞,期待值有但很模糊;那麼某種意義上,「相比」知名度極高的幾部作品,我獲得「滿足感」的提升空間也會越大。一部知名度極高的作品,我必須要獲得與其知名度相符的「滿足感」;一部知名度略低的作品,我只需要獲得「好看」的滿足感。甚至,還會有一種情況------我會額外產生一種「好看到它應當與《X》有同樣知名度」的「滿足感」。後來更深地接觸東野圭吾後,我閱讀了那些在知名度上與《白夜行》《X》有著天壤之別的作品。
當然,我不會有什麼期待值,因為這部作品根本就不擁有讓我有所期待的「知名度」。但發現了幾部意外好看的,讓我獲得了「滿足感」。比如《殺人之門》,比如《超·殺人事件》。其次,《變身》《時生》《布魯特斯的心臟》《疾風迴旋曲》《流星之絆》也覺得還不錯。當然這個過程中,我也是一步步從《迴廊廳殺人事件》《使命與靈魂的盡頭》《瀕死之眼》《湖邊兇殺案》《偵探俱樂部》《十一字殺人》等一系列「不好看」的作品中殺出重圍的。我記得在我剛把那些略有知名度的作品讀完後,看《毒笑》《黑笑》《怪笑》時,第一次產生了「不愧是東野圭吾!」的感覺。
這就是在我沒有期待值的情況下,感知到的這部作品原本應該反饋給我的感受。當然,我再也無法對比三笑和其它東野圭吾作品哪個「更好看」,因為畢竟在我讀三笑的時候,我的對比對象是「三笑與《白夜行》的知名度」,我才會沒有壓力地收穫滿足感。所以後來看得越多,對比的對象也就越多。但假如,我當時第一部看的是《X》,我會不會覺得它是東野圭吾「最好看」的小說?我不知道。
誰又能知道呢?這也就是剛剛我列為「好看」與「不好看」僅是本人看法的原因。畢竟,「對比」這個玩意兒太微妙了。也很美妙。夜深了,諸位晚安。這本書最讓我吃驚的是我自動忽略了流浪漢被殺應產生的男主罪惡感,自行把流浪漢歸到了道具一類了。當我意識到這一點之後上網一查書評,吃驚的發現大多數人都是如此。男主冷血殺害無辜的行為都被其熾熱的愛情全面覆蓋了。在所謂的愛情之下,人命只配作道具了。
小說嘛,好不好看除了一些客觀因素,主觀因素還是佔一大部分的。 當然我們不能草草結束,首先想客觀部分,不外乎兩點,迷題構造和行文,我們可以看到,嫌疑人x的迷題並不是多麼的強大,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利用時間差別的迷題,行文來看,作為東野的早期作品,也不是那麼絲絲入扣。 從主觀來看,題主身為東野的粉絲?對他的一些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肯定有深入了解,我們常掛在嘴邊的白夜行啊什麼的,水平很高,所以題主可能是先讀了某些作品,而本身對推理的需求並不大,所以才會如此。 我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口味,對我來說,白夜行劇情略過拖沓,並不喜歡,而這部嫌疑人x對我來說,是一部很重要的作品,雖然他迷題並不困難,但是契合了整篇文章,氣氛環境的渲染非常好,人物的塑造很棒,我至今都對那個女主對石神道歉的畫面酸到鼻子,沒發生就死亡的愛情,沒人關注的流浪漢,沒有開始便結束的故事,這是我心中的容疑者x。
因為這不是你自己發現的。
哎!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嘛!
東野圭吾基本上所有作品都看過的來答一發。
事實上,在我印象中,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中有兩本是比較特別的,一個是《嫌疑人x的獻身》,一個是《浪矢雜貨店》。
《浪矢雜貨店》比較特別的地方在於初讀可能並不會覺得這本書會是東野圭吾寫的,實在不太像東野平時的寫作風格啊。然後就是《嫌疑人x的獻身》了。
我覺得題主覺得不好看的原因是,以往的推理小說都是到了全文後期才會告訴你兇手作案手法的真相。但是這本書不是,這本書一開始就搞你女主角和女兒是怎麼殺死了前夫,石神又是怎麼決定去幫助女主的。雖然結果還是出人意料,石神最後還是真的殺了人。這本書的視角不是以旁觀者的開啟的,更多的偏向於石神的視角。讀者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實際上更多的是跟隨著石神的腳步看他的計謀被一點點揭穿,也就是說這本書更像是在講訴犯案之後犯人的點滴。情節也就相應的沒有其他作品那麼跌宕起伏。還有就是我覺得這本書石神和女主之間的愛情是一種單相思,或者說是石神在享受愛人的感覺,有點牽強,東野說這是最純粹的愛情,並沒有感受到,所以這方面也無法引起題主共鳴吧。湯川和石神的對決也是有點雲里霧裡,題主可能沒有經常接觸這類作品所以不是太能理解這些東西吧,這才覺得索然無味。我暫時想到可能的原因就是這些,想到更多再來補充你覺得不好看就不好看,這特么也能提個問題。
覺得不好看就不好看,不用非得在知乎上問。覺得不好看的原因是你自己,也就是作為讀者的你自己。你自己明明知道答案的。我就想問你:你為什麼覺得不好看。你自己肯定有自己的原因。我又不是你,我怎麼知道你為什麼覺得不好看呢。即使你問出了什麼,也不見的就是你覺得不好看的原因。就拿《小時代》來講,我覺得拍得跟屎一樣,但是就是有人覺得好看。然後他還問我為什麼他覺得《小時代》拍得好看。我tmd還想問你呢!
可能因為太多人推薦,太多人讚揚,所以在看之前自己在心裡對它的期望值特別高,覺得這麼多人說好這本書一定屌炸天。結果看了之後發現沒有自己想的那麼好,心理落差太大,所以才會這麼覺得。
如果沒有人告訴你關於這本書的評價,而是偶爾讀到這本小說,那樣或許會有更好的體驗。
我也覺得最後的詭計沒有那麼驚艷(可能是因為相比於占星術。。。)
我覺得《嫌疑人x的獻身》打動我的有個方面:
1、東野圭吾一貫的細膩的人物刻畫。
2、相對於最後的詭計,讓人驚嘆的是到了最後,石神為了洗清女主的嫌疑刻意的把自己刻畫成一個有妄想症的跟蹤竊聽變態狂。
熾熱的情感,遠勝於冰冷的詭計。
一部推理小說,如果不能配以編織縝密的邏輯和感人肺腑的情節,,即便你有令人嘆為觀止的詭計,也無法打動任何人。
為什麼我覺得許多名著都不是那麼好看
因為小說是講故事的藝術,而不是故事的藝術,嫌疑人 X 的獻身 有本格推理上最好的設計(之一),然而這並沒有什麼卵用,當你看小說的時候,你希望得到的是各種各樣的元素營造出來的「感受」,情節是一種元素,但是你並不會對著它擼,你需要的是更多「動人」的部分。
其實嫌疑人 X 的獻身還不錯啦,不過情感上確實顯得比較單薄。很簡單,因為你沒問我,到頭來,向你推薦的他們也只能算是中國第二號推理小說迷了。
《嫌疑犯X的獻身》單純從詭計上來說可以算是接近一流,至少能騙過95%的讀者,不過這個詭計缺乏真正令人震撼、拍案驚奇的地方,要達到不可思議、令人信服的推理可能需要空間、時間上的不可能來布局整個案件或一環扣一環的精妙邏輯,我感覺這本書東野圭吾是借鑒了《本陣殺人案》+《雙曲線殺人案》的合體。
情感方面似乎也是《嫌疑犯X》打動許多人的地方,就像很多人被《白夜行》中的悲劇跪拜一樣,不過個人看完《白夜行》給的是差評,很稀鬆平常的情感,一直認為情感描寫和人物塑造在社會派中來衡量,他只能算一般。說了這麼多暢銷君的壞話,照慣例要先抑後揚,所以,另說一句《惡意》《名偵探守則》真的挺好
推薦閱讀:
※為什麼唐澤雪穗會有那麼多人喜歡?
※《嫌疑人X的獻身》有哪些漏洞?
※為什麼都說金田一比柯南好,但柯南比金田一受歡迎那麼多呢?
※如何評價雷蒙德·錢德勒的作品和其人?
※為什麼我感覺祈禱落幕時不是那麼好看而網上的書評都說這本書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