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歌比其他語言的歌曲更容易聽錯詞嗎?
12-30
外語水平不行,不了解外國人是否經常聽錯詞,故此一問。
也可能是自己聽力的問題,總是感覺漢語歌很容易聽錯詞,有些古風的不標明歌詞完全聽不出是什麼。當然,外語歌很可能也出現聽錯詞的情況,想順便了解下外語歌與漢語歌在這方面有何差異?
1、漢語是聲調語言,聲調可以區分音節相同的字的意義,但是在歌曲中,發音隨著音樂旋律走,丟失了聲調的信息,(按照「依字行腔」方式填詞的傳統戲曲和《家在東北》一類故意誇張處理每個字的聲調的歌曲除外)而外語歌沒有此類現象。英語雖然在歌曲里也丟失了重音信息,但是重音信息只能區別有限的幾對單詞,它的信息負載量和漢語的聲調不可同日而語。
2、漢語的口語和書面語的差別是比較大的,歌詞一般又追求文雅,有些口語里不用的字詞當以聽覺形式呈現時,一般人也很難反應過來。(如果對一個沒聽過的人字正腔圓地朗誦一遍《青花瓷》的歌詞,我敢說肯定也不是百分之百都能聽明白)
3、漢語的流行歌曲咬字習慣里,一些音的發音和日常說話是不一樣的,比如在港台流行歌曲里「shou「和"xiu「兩個音節幾乎沒有區別,"i"和「ing「的差別也被抹消到了可以用來互相押韻的程度。又丟失了不少信息。當然,漢語歌曲如果寫詞寫曲時就存心想讓人聽明白歌詞,也是相當容易做到的,不信去聽聽《春天的故事》、《走進新時代》這類政治宣傳歌曲。那是因為現在寫詞曲的那些人太爛了。。。
你以為詩詞中的平仄是隨便定來好玩的嗎?詩詞都是要配曲唱的,平仄的變化要和曲調的變化保持一致才不致於讓人聽錯。
京劇也有所謂按字行腔的說法,同樣關注的是曲和詞的配合問題。
本來正確的事情是,現有詞,那配曲就要照顧詞的音調,先有曲,寫詞的人就要配合曲調來用字。問題是,現在搞音樂的那幫人,不是我看不起他們啊,有幾個真正學過音韻學的?語音簡化,現代漢語(普通話)先失去入聲,又不分尖團,導致同音字過多。
《戲妻族語不正》呼十卻為石,喚針將作真。忽然雲雨至, 總道是天因。
「您幸福嗎?」「我姓焦」推薦閱讀:
※辭彙量只有兩千多的人應該如何準備托福?
※詞根詞綴是不是最好的記單詞的方法?外國人怎樣看待詞根詞綴以及他們也用這種方法嗎?
※英語是如何演化來的?是和漢語演化一樣經歷了許多王朝嗎?又是怎麼成為世界的語言的?
※托福上 110 分需要英語達到什麼水平?
※背單詞:六級-專四-專八,這樣的背誦次序合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