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媒體轉行做什麼?

到底能轉行做什麼呢?有過來人提供轉行的經驗嗎?


雜誌編輯-網站編輯-網站運營-互聯網產品....


ZT 魏武揮的一篇文,希望對LZ有所借鑒吧。同迷茫中。

地址:那些出走的媒體人們--百度百家

這些年,資深媒體人離開就職多年的傳統媒體的事,時有發生。本來職場里跳來跳去,也屬正常,但伴隨著深刻而且未知的媒介生態轉型,這些媒體人的轉身,就變得極為搶眼。

大致說來,有如下幾種轉身方式:

其一,從為媒體打工,到改為與媒體打交道,比如從事廣告或公關,尤其後者更甚。對於很多中國很多公司來說(無論是企業主還是公關公司),他們更喜歡用媒體人做公關,因為他們認為媒體人人頭熟,做事方便。比如21世紀經濟報道的記者郎朗加入了騰訊電商,在第一財經效力較久然後在21世紀商業評論雜誌短暫過渡後的徐潔雲,加入了小米,更有資歷非常老先後在財經、財新待過的王以超,加入了京東做公關,近日轉至樂視。

其二,創業。前《NEWSWEEK》中文版執行主編陳序跑出來創業一個眾籌項目「讚賞」,21世紀經濟報道的左志堅創業做「拇指閱讀」,剛剛還拿到了經緯的投資。財新的資深記者趙何娟創業「鈦媒體」,中國企業家李珉創業「虎嗅」,在IT圈裡都很知名。申音、羅振宇、王凱都是媒體人,現在湊一起創業,羅振宇的《羅輯思維》已經鼎鼎大名,申音在背後也頗有功勞,時下王凱的《凱子曰》正在慢慢運作。網易這個網媒前後頗出來一些人創業,如雪球的方三文,春雨的張銳,猿題庫的李甬,陌陌的唐岩,儼然一個網易系。創業隊伍里相當大的一個腕兒,21世紀經濟報道創始人之一劉洲偉拉出一個投資基金來,據稱要主要面向互聯網金融。

其三,改行,比如商業價值的主筆夏勇峰,跑去做了小米的產品經理。改行其實也非常多,另外還有天下網商主編許維去了一個以企業社交為核心的創業公司明道就任主管銷售的副總裁。還有加入風險投資去做投資的,先後有李黎、趙楠等。

至於從紙媒跑到網媒,那更是不可勝數,在網易、騰訊等門戶里,你都可以發現大量的人有著各種各樣的媒體從業經歷。這早已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一個近來比較知名的事件是錢江晚報的潘越飛去了搜狐任IT頻道主編,這本來也不算什麼值得關注的事,重點在於潘越飛尚不能算是「名記」序列,但就是因為在虎嗅網上前後發了兩篇個人隨筆性質的文章,聲名大噪,被搜狐看中挖去。這儼然是一個自媒體人依靠幾篇文章成功轉崗的非典型性案例。

離開媒體的媒體人,最直接的動因就是「收入」,以報道國美事件而著名的記者郎朗在離開21世紀經濟報道時,在微博上發布了一篇長長的離職原因。他提到,過去媒體行業所提供的薪水還是能讓人滿意的,但物價上漲之下,媒體行業的薪水卻不上漲,到了今天,早已經不能視為中等收入群體。我個人的看法是,這是非常實際的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動因。有些媒體人在離開媒體之後,聲稱過去所從事的工作由於種種原因,限制極大,很不自由。但我委實要批判一句的是:矯情。事實上,媒體行業的工作是極其自由的,上下班時間並不固定,如果只是因為內容寫作上感覺不自由,那是多少年的事,也不用現在忽然有了大發現似的恍然大悟。人奔利走,應有之義,非要加一個價值判斷,為實則謀利的事兒去佔據道德制高點,沒什麼意思。

另外一個動因在於對未來趨勢的判斷。傳統媒體江河日下,是很多人的判斷。守著一個王小二過年般的行業,自然想離開。有俗語說,站在風口的豬都會飛,傳統媒體行業,自然不能算站在風口上。離開一個正在下滑的通道,改換跑道,進入一個上升通道,本質上也是奔著利去。只不過前一個動因「收入」是現實,這個動因「趨勢」是謀求未來。

比較值得關注的是媒體人創業,這是這兩年很大的一波潮流,也和時下的外部環境有關。

總體來說,這個時代的創業門檻越來越低,做一個項目很有可能只需要很少的人。羅振宇曾經和我說,做類似《羅輯思維》的視頻節目,三四年前他就有這個想法,而之所以一直到現在才著手做,就是因為有兩個條件:網路視頻的受眾因為寬頻普及以及習慣養成已經達到數億的規模,製作一檔視頻節目的硬體採購已經是幾年前五分之一的成本。這兩個條件成立後,他才放手去做自己的視頻節目——換句話說,正式開始創業。

不得不承認的是,互聯網興起後,創業才興起,互聯網有一種類似將生產資料下放的特點。在過去,自己開辦公司,缺少環境支持,而在今天,則變得相對容易很多。媒體人,尤其是財經媒體人,成天接觸的都是創業致富故事,就像見慣了錢但那些錢不是自己的人那樣,很容易動一個自己也要創業致富的念頭。

前Donews主編劉韌就有這樣的心態。曾有一個媒體在去年對劉韌有一個非常長的人物專訪,就曾提及早年那些今天的互聯網大佬還是小佬的時候,劉韌就和他們是平起平坐的關係,甚至是有提攜的關係。當小佬們混成大佬時,劉韌還在原地踏步做他的一個網站主編,看著曾經的草根們今天個個都是數字新貴,要說沒點心態上的變化,那是不太可能的。劉韌目前是一個早期投資基金的創始合伙人,至於donews,早就被他賣給了陳一舟的千橡集團。

媒體人通常思維活躍,也見多識廣,更擅長於將一件事的傳播範圍做到極致——這也是很多媒體人轉行做營銷公關的原因之一——在創業這件事上,有很不錯的優勢條件,我稱之為「媒體思維」,即如何將一個項目進行傳播層面的操作。大多數媒體人創業,都會至少在圈內成為一個被關注的事件,甚至該位媒體人還沒有透露自己到底要做個什麼項目,同行們就開始猜測,於是就形成了一種傳播。就在近日,在京華時報與農夫山泉爭鬥中成名的媒體人李斌,同時也是一位比較知名的自媒體人,宣稱要離開報社,引起了自媒體人圈中的廣泛傳播,紛紛猜他下一步的動向。

同樣是一位很資深的媒體人,早兩年就開始轉行進入騰訊做微博開放平台的徐志斌,就和我聊過關於「媒體思維」的問題。我當時問及他離開新浪門戶後為何不創業,他就坦承媒體思維雖然有優勢,但始終是一條腿走路。創業的確需要輿論關注,但如果只求輿論關注圖個熱鬧,創業是必然失敗的。媒體人的優點是看得多,缺點卻是做得少。過去對很多公司的報道,其實只是表面上的一些了解和總結,真正裡面操作的法門,媒體人並不知曉。所謂「看人挑擔不吃力」,真正去挑擔的時候,媒體思維過強,就變成嘩眾取寵,炒作是到位了,但產品不行,還是白搭。

徐志斌強調需要媒體思維和產品思維兼顧。我的理解是,媒體思維滿足的是產品看客,產品思維滿足的是產品真正意義上的需求者。客觀講,這兩者都重要。悶頭做事是遠遠不夠的。產品思維的極致表現是所謂「工匠精神」,埋頭打磨產品,很多人奉以為真理,但其實並不如此。手機行業里最富於工匠精神的其實是西門子,今天西門子手機早已經在市場上消失不再。反觀喬布斯做iPhone,第一次演示時連所謂手機信號滿格都是硬生生靠代碼寫出來的,一台手機展示一個應用後就會內存溢出導致死機於是要準備十幾台手機供喬布斯台上演示,無論如何是談不上什麼工匠精神的。在國內,早期的小米手機返修率之高,遠遠比不過魅族。但小米是非常有媒體思維的——俗話叫善於炒作——到了今天,小米手機的份額,遠超魅族,三年估值從0到100億美元,的確是當下的一個創富神話。

但我們也要看到,無論是喬布斯,還是雷軍,在長於媒體思維的同時,也不是對產品沒有任何追求,第一代iPhone並不好用,但到了iPhone3GS,已經基本成熟,事實上成為當時最棒的手機。小米手機早期返修率高,但在今天,質量也已經基本穩定。在產品的某些局部細節上,也很早就有所謂「工匠精神」,也的確仔細打磨過。產品思維是需要悶下頭來踏踏實實做點事的,雖然在今天這個快速的互聯網時代,早已經沒有「十年磨一劍」的事兒,但十月磨一劍還算正常。這十個月里悶頭做事,不求熱鬧,是今天創業的媒體人必須持有的心態。

媒體人在媒體之中,即便收入相對來說開始下降,但在一些公開場合,動輒被人稱為「老師」、「專家」,虛榮心還是能得到很大滿足的,創業之後,凡事都需要別人幫忙,加上創業時資本不夠雄厚,要人幫忙還是屬於要賣面子的事,求人為主,這種心態上的變化,媒體人需要去度過。而且,有時候想得太多,也有可能導致裹足不前。俗語說「書生造反十年不成」,就是說書生會想太多,也會太顧及所謂面子問題,這是媒體人的短板,需要加以克服。

媒體人的出走,是對現在和未來的一個判斷,也是媒體大轉型中必然會發生的一個註腳。轉行也好,創業也好,必須認識到自身多年的媒體思維和習慣,發揮其優勢,控制住其劣勢,這種轉身,其實並不華麗,反倒是很艱難,需要在心態和習慣上進行重大調整。非如此,即便離開了媒體行業,未必會有光明的未來。


雜誌編輯-新媒體編輯-新媒體客戶經理

雜誌編輯-公關經理

雜誌編輯-廣告銷售

雜誌編輯-瑜舍創始人……

雜誌編輯-自由撰稿人-暢銷書作家/編劇

……

以上是我見過聽過經歷過的一些路徑。

還是看你喜歡什麼了,這個時候業餘的愛好能大顯神威。


推薦閱讀:

《三聯生活周刊》有哪些優良傳統?
作為編輯,遇到過怎樣誇張的拖稿作者或拖稿事件?
大連賣英文圖書或雜誌的好書店有哪些?在哪裡?
除了科學美國人(現在中文版叫環球科學),還有那些靠譜的科普雜誌?
如何合法地在大陸辦一份雜誌?

TAG:雜誌 | 編輯 | 轉行 | 平面媒體 | 紙質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