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家長覺得0-2歲的孩子需要看書嗎?
要看。
至於為什麼要看,我先來分享幾個女孩閱讀的經歷。來讓我們看看閱讀,到底能給她們帶來了什麼令人意想不到的收穫。
先讓我們來看一下兩個特殊的女孩——卡索拉和珍妮弗,她們的朗讀經歷。
卡索拉的父母在她4個月大時開始給她朗讀。卡索拉9個月大時,已經對特定的一些故事有反應,並向父母示意哪些是她最喜愛的故事。5歲時,卡索拉已經能夠自己朗讀故事。
卡索拉的經歷特別之處在於,由於染色體受到破壞,卡索拉出生時脾臟、腎臟和口腔都有缺陷,肌肉有痙攣現象,這使她晚上的睡眠從來沒有超出過兩小時。而且直到3歲,她才能用手握住東西。另外,她還弱視,無法看清比自己手指尖更遠的物體。卡索拉3歲時,醫生們都診斷她是「心智及身體生長遲緩」,並建議把她送到特殊的收容機構去。
然後她的父母拒絕了醫生的建議,取而代之的做法是每天朗讀14本書給她聽。在她5歲大時,心理學家發現她的智能發展超出了一般孩子的平均水平,而且社交適應能力良好。
另一個女孩珍妮弗,因先天心臟缺陷,必須住院7周做矯正手術,在這段時間內,她必須接受特別護理。她的父母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給她朗讀的。他們無法在醫院陪伴她時,會將故事錄音帶留下來,請護士幫忙給她播放。
之後,珍妮弗的父母抓住所有可能的機會讀故事給她聽。當珍妮弗上小學一年級時,她成為班上閱讀成績最好的學生之一。她的閱讀測驗總是得滿分,而且她懂的詞語相當多。下課時,經常可以在學校的閱覽室看到她的身影,在家裡,她也喜歡和父母坐在一起看書。
珍妮弗的故事與眾不同的是,珍妮弗出生時,被診斷患有唐氏綜合症,她兩個月大時,醫生告知她很有可能全盲、耳聾,而且嚴重智障。然而當她4歲接受智商測驗時,她的智商卻高達111。
珍妮弗後來從馬薩諸塞州的康科德高中畢業,並通過了馬薩諸塞州綜合評估系統的考試,成為「美國國家高中榮譽生會」的一員。珍妮弗在藝術方面非常有天賦,她參加了2003年的特別藝術家比賽,參賽選手的身體或智力有缺陷,年齡在16~25歲之間。此次比賽共有15幅作品被選中並進行全國巡展。珍妮弗的作品就是其中之一。2005年,她註冊學習了位於馬薩諸塞州劍橋市的萊斯利大學的入門課程,並於2008年畢業。
如果卡索拉和珍妮弗的父母都可以幫助孩子克服障礙,並成功地教育他們,試想一下,正常家庭如果能夠儘早並且認真地讀書給孩子聽,將會有多麼令人意想不到的結果呢?
有一個幸運的女孩,從她出生的第一天起,一直到她上大學前夕,她的父母堅持每天都朗讀繪本給她聽。
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這個幸運女孩艾琳的故事吧。
艾琳出生時,她的媽媽擔任小學老師已長達22年,她非常熱衷於讀故事給學生聽。她將課堂上使用的教學方法以及給學生家長的建議,都運用在艾琳身上。
艾琳出生第一天所接觸的第一本書,是羅伯特·馬修所著的《永遠愛你》,艾琳的爸爸用錄像機將艾琳媽媽讀這本書的情景拍了下來。他本來對這本書的內容並不熟悉,但來回聽了好幾次之後,他深受感動併流下了眼淚。這段錄像曾分享給他們的親戚和朋友們,用這種特殊的方式把艾琳帶到他們的生活中。
艾琳出生後的4個月內,都是看一些軟軟厚厚的幼兒書、紙板書或者堅固的翻翻書,這些書除了看之外,還可以當玩具玩。
艾琳4個月之後開始喜歡在嬰兒健身器里,跟著詩歌、童謠和立體書蹦蹦跳跳,每天2至3次,而且每次長達45分鐘。艾琳和父母一遍一遍讀傑克·普瑞拉特斯基的《小小孩朗讀詩》,還跟著《歐美經典兒歌》一起唱。
到艾琳8個月時,她漸漸對嬰兒健身器失去興趣,開始到處爬來爬去,尋找吸引她的新玩意兒。這期間,她很喜歡撕紙,所以她的父母給了她一大堆雜誌去玩,而這時給她看的書必須是很結實的,給她讀的書也一直是這一類的。
到她10個月大時,艾琳的媽媽開始很渴望讀真正的故事書給她聽,所以她決定將艾琳放在兒童用餐的高腳椅上聽她讀故事書,這麼做效果好得令人驚訝。
從一開始,艾琳和媽媽之間就沒有出現過吃飯大戰,因為媽媽忙著讀書給艾琳聽,而不會太在意她吃了多少食物。媽媽讀故事時,艾琳通常手抓食物吃,媽媽也會喂她一些嬰兒食品,她的用餐時間通常都是趣味盎然而且有意義的。往往最後她還會用手指著書架,要求媽媽讀另一本書。像這樣用餐時聽故事的情形持續了許多年,她的媽媽一直都利用早餐及午餐時間讀故事書。當有朋友來訪時,她們也在點心時間讀故事書。
艾琳的媽媽在1990年2月4日的日記里寫道:「早餐後9本書;午餐後10本書、4首詩;晚餐後7本書。」而這樣的閱讀量已經成為家常便飯。
10天之後,1990年2月14日,艾琳媽媽在日記上寫道:「早餐後艾琳要求讀一本書。這個月底我們即將搬家,所以我決定選擇法蘭克·艾許的《房子,再見》。每當我讀完一本,她馬上又要求聽另一本,最後我總共花了75分鐘讀了25本書。14個月的她一直保持著對故事的強烈興趣,她總是認真地聽,指著書上的畫,說出幾個字或發出一些不同的聲音。」
通常艾琳不會立即喜歡上一本新書。艾琳媽媽會先用幾天時間慢慢將書介紹給艾琳,第一天只是看看封面,再談談這本書,第二天才讀一兩頁,接下來的每一天再多進行幾頁,直到第五天或第六天,艾琳媽媽覺得她對書足夠熟悉了,才把整本書讀給她聽。
艾琳一家搬到賓夕法尼亞州不久,艾琳媽媽用之前6個月以來使用的方法給艾琳讀艾瑞·卡爾的《好餓的毛毛蟲》。這本書的第二個句子是:「星期天的早晨,暖和的太陽升起來了。啪!一條又小又餓的毛毛蟲,從蛋里爬了出來。」艾琳媽媽剛要念出「啪」這個字,艾琳就先說出來了,而且是用極生動的語調說出來的。那時,她才17個月。從那之後,她會在聽熟悉的故事時,主動說出其中的一些字,這使得原本已經很愉快的讀故事時間變得更有趣了。
21個月時,艾琳就可以說出完整的句子,到了24個月時,她已經知道上千個詞。這樣的成就並沒有藉助任何識字卡片和訓練技巧來完成。艾琳的父親也參與了讀故事,他們有一些藏書被艾琳貼上了「爸爸的書」的標籤,表示那些是爸爸讀的書。
因為有了聽故事的經驗,艾琳很容易就能集中注意力,而且她對書的興趣也一直在增長。到4歲時,除了繪本,她也可以聽長達100頁的長篇故事。
當艾琳到上小學的年齡時,她的媽媽決定利用自己多年來的專業教學經驗,自己在家教艾琳,而不是把她送進學校。他們覺得應該盡最大的努力給獨生女最好的教育,也就是由具有22年教學經驗的媽媽親自教育她。
在艾琳進入俄克拉荷馬城市大學之前,她的父母決定一起給她朗讀最後一本書——《湯姆·索亞歷險記》。從艾琳4歲起,他們就給她讀章節故事書,迄今為止,這已經是第694本。
這些書完全沒有妨礙艾琳在高中時獲得「美國優秀學生獎學金」,並在SAT考試中獲得辭彙部分800分的滿分。大學時代,她的學術能力也並沒有降低——她以優異的成績從大學畢業,GPA排名全班第一。
艾琳絕不是個書獃子,她還喜歡游泳、壘球和音樂。吉姆·崔利斯(《朗讀手冊》的作者)採訪她時,她表現得既熱情,又泰然自若,充滿天賦,而且口才極佳,是他見過的最出眾的年輕女士之一。
雖然,並非所有的父母都有時間像卡索拉、珍妮弗和艾琳的父母那樣做,但如果能用他們所花時間的一半去讀故事給孩子聽,他們孩子的未來一定會更美好!
***************************
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國外的一些研究,給孩子朗讀繪本到底是如何影響孩子未來的。
3200萬詞的差異
美國堪薩斯大學的貝蒂·哈特與托德·雷斯利博士做的一項名為「美國兒童日常經驗的有意義的差異」的研究,結果令人瞠目結舌。
研究人員將42個正常家庭按社會與經濟水平的不同分為3組:福利家庭、工薪家庭、專業人員家庭。從孩子7個月開始,研究人員一個月拜訪家庭一次,每次1小時,持續了兩年半。在每次的拜訪中,研究人員把在孩子面前發生的所有對話都用錄音機錄下來,並對孩子的行為做了書面記錄。
通過1300小時的拜訪,研究人員總共累積了2300萬位元組的信息資料庫。然後,研究人員將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整理,發現了42個家庭間「有意義的差異」。
如果將三組孩子每天聽到的詞累積4年,那麼,到4歲的時候,專業人員家庭的孩子會聽到4500萬詞,工薪家庭的孩子會聽到2600萬詞,福利家庭的孩子只聽到1300萬詞。這時,他們之間辭彙量的差距已高達3200萬詞。3200萬詞,需要每秒鐘講10個詞,連續講900個小時,才能全部說完。
圖表來源:《朗讀手冊》
這42個孩子表現各異,是因為他們的辭彙量構造了不同的大腦。當這些孩子長到3歲時,專業人員家庭孩子的辭彙量已經達到1100個,而福利家庭孩子辭彙量只有525個。研究結束時,他們的智商分別是117和79。
這些差異與父母愛孩子的程度無關。每個父母都希望給予他們最好的一切,只是一些父母有更好的教育觀念。他們知道應該將單詞放在有意義的句子和問題中,反覆說給孩子聽。他們還知道把一個兩歲的孩子丟在電視機前3小時是有害無益的。
社會學家喬治·法卡斯和庫爾特·貝隆研究了6800名3~12歲的學生,發現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入學時辭彙量往往較低,而且隨著他們長大,也很少有人能夠彌補自己的辭彙量不足。
這類研究的結果毫無歧義:造就孩子不同人生的並不是房間里的玩具,而是他們頭腦中的辭彙量。
繪本朗讀,是如何影響孩子未來的?
思維的縝密性取決於至少兩個非常重要的後天習得的能力:辭彙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增加辭彙量和閱讀理解能力的最佳方法,就是父母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開始為他們朗讀。
孩子是通過聽來學習說的,如果這個詞你沒聽過那你一定不會說。
如果你從沒講過一個詞,那麼在印刷讀物上看到這個詞時,你就幾乎不可能懂它的意思。
如果你從來沒有說過或讀過這個詞,你又如何知道怎麼書寫它呢?
所有的語言藝術都來源於聽力辭彙,因此需要有人來填滿孩子的聽力辭彙庫,就這麼簡單。
當你給孩子朗讀時,你會把文字以及文字的發音灌輸到孩子的耳朵里。另外,通過繪本朗讀,你為孩子補充了必需的背景知識,幫助他理解身邊並不常見的事物,例如鯨魚或者火車頭。
上學前,最重要的一項技能就是掌握入學前必需的辭彙,因為它是決定孩子未來成績優劣的重要因素。孩子進入學校後會學習新的辭彙,但是他已經掌握的辭彙決定了老師說的話他能夠理解多少。因為上幼兒園的三年和上小學的第一年裡,大部分指令都是口頭的,所以辭彙量最大的孩子就能理解得最多,而辭彙量最少的孩子理解的也就最少。
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習內容也變得更複雜,一旦開始閱讀,辭彙量就會幫助會阻礙理解。
豐富的辭彙在哪裡呢?在交談中還是在閱讀中?
無論是成人之間還是成人對孩子,一般的語言交流大多平淡簡單,只使用5000個基本詞語。事實上,與孩子的正常交談的詞,有83%來自於最常用的1000個詞。另外還有較少使用的其他5000個詞,這一萬個詞被我們稱為常用詞。在這一萬個常用詞之外,就是在閱讀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生僻詞。我們的語文程度並非由那一萬個常用詞決定,而是取決於了解多少生僻詞。
如果我們不常在交談中使用這些生僻詞,那麼在哪兒找到這些詞呢?下面的圖表顯示,印刷文本中包含了最多的生僻詞。大人對三歲的孩子說話時,每千字只用9個生僻詞,但童書中的生僻詞是其3倍之多,報紙的生僻詞高達7倍以上。
圖表來源:《朗讀手冊》。日常的家庭對話可以包含基本辭彙,但是當你給孩子朗讀時,就開始涉及生僻詞。這對孩子入校並開始正式學習大有裨益。與此同時,你用了一種可以給孩子帶來快樂的方式,讓他們熟悉了印刷讀物。
從圖表可以看出,在積累辭彙方面,口語交流明顯不如印刷讀物。貧困家庭的孩子聽到的辭彙量較少,在家接觸書本的機會不多,問題更加嚴重。這些孩子面臨著巨大的辭彙短缺問題,影響了他們在學校中的閱讀發展。
*****************************
一定會有很多父母聲稱要忙於工作學習,以及被生活中的各種瑣事拖累,而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所以沒時間給孩子朗讀繪本。
那麼,沒關係。但是,請你明白,即使是最忙的人也會為他們認為真正有價值的事情擠出時間。
如果看了上面的文字,讓你意識到了朗讀繪本的重要性,而且你是真的在乎孩子和他們的未來,那麼不要猶豫,請你擠出時間,即使每天只有十分鐘,也請開始為你的孩子開始大聲地朗讀吧。
參考文獻
1. 吉姆·崔利斯,朗讀手冊,新星出版社,2016-07-01
推薦繪本清單
0-3歲推薦繪本書單
0-1歲《挖孔認知繪本》、《猜猜我是誰》1-2歲《逃家小兔》、《親愛的小魚》、《我爸爸》、《我媽媽》、《小金魚逃走了》、《寶寶創意大發現》、《鴨子騎車記》、《從頭到腳》、《法國幼兒科學啟蒙玩具書》、《寶寶科學翻翻書》、《小熊寶寶繪本》、《阿波林的小世界》、《噼里啪啦系列》、《小熊很忙》、《幼幼小動物繪本系列》、《小玻翻翻書》、《晚安,大猩猩》、《月亮,你好嗎》、《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好好玩神奇的生命立體書》、《爸爸,我要月亮》、《走開綠色大怪物》、《菲菲生氣了》2-3歲《青蛙費洛格的成長故事》3套、《小豬佩琪》、《人人都愛瑪德琳》、《我的感覺》系列、宮西達也恐龍系列、《小老鼠的漫長一夜》、《你好,夜精靈》、《不睡覺世界冠軍》、《阿波林的大事件》
—————————————————————————————————————————
微信公眾號:雪球媽媽 ( snowballmom )—— 分享有趣有料、有理有據的育兒知識。
我是2歲小女孩雪球的媽媽,當媽2年來,積攢了一肚子的育兒經驗和教訓,無人分享。
歡迎大家和我交流育兒生活中的問題。(*^__^*)
六歲以前都不需要強求閱讀,但是從0歲就應堅持為寶寶朗讀
需要,我家是4個月開始給孩子朗讀的。具體原因請參考《朗讀手冊》(有時間再來做書摘)。
需要,但不是跟大人一樣的書~理由如下:
1.培養閱讀習慣。除了讓孩子讀書之外,大人也要讀書,而且要把書放在孩子自己可以拿到的地方。2.親子互動載體。父母跟孩子之間需要遊戲、擁抱,而繪本可以做到,父母可以抱著孩子,一問一答。3.促進認知發展。除了大自然的各種刺激(聲音、圖象、味道,各種觸覺),繪本,特別是好的繪本,顏色運用、構圖都特別棒,能讓孩子認識很多動物、植物和動作,還能培養他的藝術欣賞能力。4.培養注意力、觀察力、表達能力。電視和電腦遊戲的畫面都相當快,在孩子的大腦還沒有發育成熟的時候,易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而書籍是靜止的,有助於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引導孩子去尋找繪本中的顏色、物體,有助於孩子觀察能力的培養,他還能表達出看到的內容。有朋友說,孩子會撕書,也正常,孩子要鍛煉他手的精細動作,可以拿紙巾給他撕,看書的時候要告訴他輕輕的翻書,並跟他一起修復撕壞的書。當你把書放在他們面前的時候,他們只會撕書
說一下關於這個問題我的看法,個人認為,很需要,我家寶現在兩歲,從九個月開始讀繪本,現在很愛看書,並且有很好的閱讀習慣。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任何哪怕是一分鐘,強迫他讀書,尤其到現在,基本上是他自己主動拿出書來要求家長給讀了,說這個是想說,完全可以不用任何強制的培養出孩子的閱讀習慣。
關於為什麼需要,
不得不說,很多人不愛讀書仍然生活得甚有趣味,但只要稍稍有閱讀習慣的家長就會知道,閱讀帶給一個人多麼大的一塊內心享受和帶來一個什麼樣的豐富的世界。時間上,再長壽的人也不過百年,身邊事所見當然也不過這百年,可是書籍展現給你的是一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和由此沉澱而來的智慧。空間上,一個人受多種條件所限,所能涉足的地方總是有限,但是書籍可以展現給你全球甚至外太空的景象,所以,如果想讓你的寶寶有見識,最容易的方法莫過於讀書了吧。從寶寶的角度講,小的時候他見到的人無非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有限的親戚朋友,他所見的動植物也無非是樓下公園裡那一點點,但是書籍可以告訴他恐龍,企鵝,北極熊,落葉松,告訴他很多我們家長也未必了解的一切。即使你是只重視成績的家長,你覺得這些都不重要,但是你真的不需要你的寶寶有更好的想像力更好的專註力以及良好的閱讀習慣來銜接學校教育嗎?
關於如何培養寶寶的閱讀興趣,個人認為做到兩點基本就可以了,一是給寶寶做出榜樣,二是陪伴寶寶閱讀。
榜樣很好理解了,小孩子就是學大人的,基本上大人做什麼他都要模仿,如果你的業餘時間是在看書,他也會認為讀書很有趣,就會很感興趣,如果你總是擺弄手機,他就會覺得手機很有趣,想玩手機,並且電子產品總是更吸引小孩一些,所以想要讓寶寶愛上閱讀,首先自己在家裡收起手機,拿起書來,然後等著寶寶自己跑過來要求讀就可以了,基本上我現在看沒有圖的書,小傢伙都要跑過來翻一翻的。
關於陪伴,把寶寶抱在懷裡,然後繪聲繪色的給他講手裡的繪本,或許一開始寶寶只是喜歡這種親密的感覺,但是要知道,寶寶很小的時候,就是父母幫他建立起來的和外界事物的聯繫,包括書,當寶寶把這種親密感和閱讀聯繫到一起的時候,閱讀帶給他的就不只是閱讀了,還有愉悅和安全感。當寶寶漸漸大了,對陪伴和閱讀的要求要高一些,不過總結起來也不難,前幾天一個繪本群里一位媽媽說,陪寶寶閱讀的要點就是媽媽要「愛閱讀,愛寶寶,有點二」,前兩點很好理解了,有點二翻譯過來就是有童心,能和寶寶一起嗨起來,成為笑點接近的小夥伴。
有的朋友說撕書的問題,這個問題我也遇到過,或許撕書那個嘶啦一聲對於寶寶真的有吸引力。說下我的處理方法,或許可以給寶媽們一些借鑒作用。最開始厚哥(我家寶寶)撕書大概是不到一歲的時候,起初不小心破個口,然後順勢一扯就撕壞了,小傢伙還很興奮的樣子,這時候告訴他要愛護書,不能撕書,然後拿來膠帶和他一起把書修復,經過幾次後,書再撕壞,小傢伙會自己去拿膠帶,後來我覺得這不是辦法,於是在拿出一本繪本後,用膠帶把四邊和中縫都粘好,就撕不壞了,時間長了,到現在他已經完全不撕書了。
此外說一下適合0-2歲寶寶閱讀的書,首選當然是繪本。
在寶寶正式讀書之前,最好寶媽們事先給予一些準備,布書是個不錯的選擇,撕不破,可洗,因為大家都知道,寶寶會毫不客氣的把書塞到嘴巴里的。時常給寶寶翻一翻布書,起碼能讓寶寶對於書有個模糊的概念,為今後愛讀書打下一點基礎。
然後可以漸漸拓寬一下寶寶繪本的類型,半歲以後可以給看一些認知類的書和卡片,給寶寶認識動物植物日用物品交通工具什麼的。建議選那種圖案鮮艷簡明,最好是實物拍攝的。這個過程家長要注意引導,比如在戶外指著實物告訴他是什麼,在超市教他認識各種水果蔬菜魚類,激發寶寶的好奇心,讓閱讀變得日常起來。
再大一些,一歲多一點的時候,要看一套習慣養成書,比如佐佐木洋子的《噼里啪啦系列》,小熊系列等。關於情感和愛方面,可以看安東尼布朗的《我爸爸》《我媽媽》等,還有著名的《猜猜我有多愛你》
寶寶一歲半到兩歲期間,會淘氣了,也漸漸有自己的小脾氣了,這時候可以帶他們看《菲菲生氣了》《大衛不可以》都是很好的情商培養書。還有關於語言啟蒙的《棕色的熊》《從頭動到腳》(此書也是一本很好的親子遊戲互動書),關於常識啟蒙的《海馬先生》《好餓的毛毛蟲》等
關於適合0-2歲寶寶閱讀的繪本詳細內容的鏈接:
【繪本推介】推薦幾本入門級繪本——適合一歲半以上寶寶回答是肯定的——要看。不過,當然不是直接拿一本書給孩子,讓他們自己看,而是父母陪著孩子一起讀。
我是一個兩歲女孩的媽媽,就說說我自己的感受吧。在孩子11個月大的時候,我和她讀了第一本繪本《小熊寶寶繪本系列》(這應該是很多繪本推薦裡面推薦給孩子讀的第一本繪本)。記得當時第一天把書拿到她面對時,我也是懷著提心弔膽的心情,假想了各種狗血事件的發生:會不會一上來就把書撕得粉粹?會不會壓根就不會聽?會不會直接就把書踩在地上?……伴著這些擔心,我還是挑選了適合她的三本(全套書共15本)拿到了她的面前。或許是我太幸運了,也或許是閨女太給面子,事先假想的一切可怕的後果都沒有發生,而是她基本上順利聽完了我給她講的第一本繪本《你好》。
第一次和她讀繪本,我選擇了拋開故事情節的做法,因為畢竟11個月的孩子,關注力和認知度都是有限的,他們如果能靜下來三分鐘聽你說一件事已經謝天謝地了。所以,我一開始是從小動物入手,讓她先認識書里的小動物,畢竟對於孩子來說,對動物的喜愛應該是一種天性,他們很容易被書里各種可愛的小動物吸引,加上佐佐木洋子筆下的各種動物形象既簡單又超萌,孩子接受起來應該說是沒有難度的。有了第一天的「不拒絕」,至少也算是給了我極大的信心和鼓勵(此處省去給自己的掌聲和得意)。然後再慢慢,一步一步地和她讀小動物們在做什麼呀,說了什麼呀,故事就在不知不覺中連成了串。她可能真的是太喜歡小熊,在她的意識里,諸如刷牙、坐馬桶拉臭臭、自己吃飯、交朋友、排隊等等這些事情都是小熊「教」她的。大約在她1歲1個多月的時候,常常會主動把繪本拿到我面前,「嗯嗯啊啊」地示意讓我講。
現在對於我和孩子來說,親子閱讀也不知不覺一年多了,我和她一起也讀了上百本書(書名就不一一列出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互相交流哦),一起讀繪本,已經變成了我和她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至少每天睡前她都會習慣性地問一句「媽媽,今天講什麼呢?」睡前的一個半小時里,我們都是在讀繪本的快樂中度過的(當然不是一個半小時的時間都在讀書,其中會有遊戲和閑聊,不然的話就算她不瘋估計我也早瘋了)。
我作為一個資淺媽媽,在共讀的過程中也遭遇過各種吐血和惱火:比如我興緻勃勃地拿來一本新書,女兒看都沒看就甩出一句「媽媽,這本書不好看,不看這個」;比如明明一本書已經連續讀了幾十遍了,她依然還是會從書架上取下來,拿到我面前說「媽媽,講這個」;又比如我正聲情並茂地讀著一本書,剛讀了個開頭,她就會一把搶過去,說「媽媽不講,陶陶講給媽媽聽」;……只是當我遇到這些情況的時候,只能是堅持,堅持,再堅持,不著急,慢慢來,儘可能地去享受與孩子一起讀書的過程。可以讓他讀些繪本:繪本的神奇作用:熏陶最美的想像力——新手爸媽從「零」開始了解繪本一、繪本畫面精美,富有內涵,能給孩子美的熏陶
「幼兒最初的欣賞是無固定模式的,對世界的認知也十分朦朧。繪本所傳遞的信息,可以最直接走近他們的視眼、走進他們的心靈,參加構築他們想像的空間」。
繪本的特質首先在於它裝幀的精美性。書的大小舒適度、外形的變化、翻頁的安排、構圖的排列、書的立體度及變化、有聲的配套等,都能快速地吸引孩子的眼球,引發孩子對繪本最初的審美傾向。
此外,目前繪本中的圖畫部分,多數都是世界上知名插畫家的作品,他們運用各種手法,營造故事情節,讓孩子在閱讀過程中,享受文學,也感染到美學。
其次,繪本流淌的美術語言,獲得直覺的審美感知。「優秀繪本中的美術語言通過顏色、線條、構圖的融合,能巧妙地運用各種表現手法渲染書本的風格與意境,引領著幼兒個性化地賞閱」。
3、4歲的孩子在關注與選擇繪本時,更多地傾向於情節重複、畫面清晰、色彩基調鮮艷、角色主體鮮明、情節主題生動誇張、遊戲動作特徵外化的繪本。
5歲以上的孩子,已從簡單的形式審美向複雜的藝術審美髮展,選擇的繪本題材更廣泛了,選擇的繪本風格方面也豐富了,如油畫、水彩畫、卡通畫、漫畫、剪紙、水墨畫、鉛筆畫、黑白連環畫等。爸爸媽媽不妨在這方面做出個性化的抉擇,從而幫助孩子領略繪本的藝術魅力。
二、繪本提供的不止是故事,更是創造故事的能力藝術想像力是審美和創造能力的核心。繪本提供的是圖畫,兒童可以通過圖畫創造故事,這樣比直接看動畫片或者電視節目更能調動孩子的想像力。繪本是孩子創造故事的一種工具。
繪本能激發孩子的想像,有利於孩子創造力的培養。任何人都不是生來就具有豐富想像力的,是通過直接、間接的體驗不斷獲得的,體驗越豐富,想像力也越豐富。繪本的內容大多是細節詳細的十幾幅插畫,有的會給圖配上簡單的情節概要,一個故事便結束了,留給孩子們的是大塊大塊的想像空間。
例如:《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中開始時吉蘭泰龍會吃掉小甲龍嗎?最後小甲龍和霸王龍賽跑時究竟會發生怎樣的事情?孩子們想像的會各不相同,會思考為什麼會是這個結果呢……
關注小步讀書,讓孩子愛上閱讀。
不認識字,怎麼看書。看圖吧。
雖然嬰兒很多事情還不能理解,好習慣從小培養也是可以的,畢竟腹有詩書氣自華。如果擔心寶寶撕書,不安全,可以選擇布書,撕不爛還可以水洗。上面的內容色彩感豐富,可以激發寶寶的好奇心。(如圖)
個人認為,當然需要,因為在這個年齡段,寶寶的成長需要全方位的刺激。而書,是非常理想的刺激媒介。而對於孩子來說,最合適的書是繪本。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首先發育的是聽覺、觸覺和視覺,而繪本的存在讓寶寶的視覺得到充分刺激、聽覺得到充分鍛煉,而且如果在大人的懷抱里聽繪本還會滿足肌膚親近的觸覺需求。
口手的發育讓孩子學會翻書,繪本裡面簡潔但重複性強、極具韻律的文字促進孩子語言的發展,繪本里的精美插畫滿足了孩子對色彩和形狀和繪畫的感受,繪本裡面巧妙並真誠單純的故事促進了孩子感受性的發展,並激發了孩子的想像力和理解力,從此,在繪本的滋養下,我們的孩子開始搭乘著想像的翅膀從此啟航。大家會擔心寶寶撕書,在這時,家長可以選擇購買紙板書,它的內容和繪本相同,只是紙張更為堅韌,更適合低年齡段的孩子閱讀,也可以陪伴孩子玩耍。BTW:其實,撕書,也是寶寶進行手部發育期間的需求哦,如果不能撕書,家長可以提供機會讓寶寶撕紙或其他東西,以鍛煉寶寶的精細動作的發展。我覺得需要的,你可以給寶寶讀書,她也是很願意聽的哦,潛移默化的影響寶寶,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哦,加油~~
很有用,娃娃28個月,現在已能識不少字母和字,每天最愛的就是抱著書來找我念,有的時候我念,有的時候他自己講。說說美國這邊的情況,美國這邊是很鼓勵父母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開始念書給他聽。第一,父母在念書時的抑揚頓挫對孩子的聽力發展很有幫助。第二,繪本圖畫中的各種顏色可以刺激孩子的視力發展。第三,布制書和硬紙制的書裡面有很多可以讓孩子親手觸摸的部分,爸媽可以拉著孩子的小手去感受,同樣可以刺激孩子的觸覺發育。第四,有的書里還有一些無害的氣味,可以讓孩子試著聞一聞,刺激嗅覺。這一切都可以幫助刺激嬰幼兒的腦部智力的發育。而最重要的是,父母陪著孩子一起讀書,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快樂和安全,讓孩子在心理上變得強壯而健康。而我個人經歷來說發現讀書在除了以上的優點外,還有不少其他的優處。比如和這麼小的孩子講道理,因為養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很多的道理就可以通過閱讀書里的故事來講,對於孩子來說會更加容易接受。但是,對於爸媽來說,讀書不該是硬性的規定也不該有太多的期待,不該認為孩子讀書就該識多少字,會什麼才行。讀書本身就是件非常愉快的事,讓讀書這件事在孩子的世界裡變得輕鬆又快樂才最重要。
1、題主在中國么?是中國人么?
2、問這個問題的目的是?3、現在的兒童繪本賣的很火,猜想是大家都在拼看書呢~ 4、我家妞1.5歲,有藏書近百冊。從認交通工具、表情到花草蟲魚。親子閱讀,一面是讀書本身可以讓孩子獲得認知,另一面更重要的是,親子互動那種甜蜜的體驗。艾瑪~畫面太美~ 這種美好的回憶,無與倫比。可以買塑料的那個看圖識字的畫貼牆上,書就算了,就我的經驗來看,6歲以下的小孩看到書第一反應就是去撕
推薦閱讀:
※值得推薦的哲學書有哪些?
※有什麼書讓你看完之後逢人就推薦?
※剛開始接觸日本文學,到底該去看哪些作家的哪些作品呢?
※如何系統的練習寫作?
※讀過的書中,哪個人的心機城府最深,讓你感到欽佩和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