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的園路都是如何設計的?要考慮哪些因素?


一般要看公園的設計主題,比如一個公園設計者給出的主題是太極,那公園的道路十有八九是八卦樣式的;又比如主題是四維空間這樣的抽象概念,那道路很有可能是一些不規則的直線道路,而且在寬度上會有一定的變化,或許還有銳角相交的空間。只要有一個概念,就能以此生成一套交通法則,當年巴黎的拉維萊特公園就是範例。在規劃區域內劃分出26個點,在各點的基礎上形成線,再形成面,整座公園就是照著「點、線、面」的結構骨架向四周鋪展開來。

要論影響因素,公園裡重要景點的布置對園路分布是有較大影響的,因為最重要和最明顯的景觀要通過最便捷、最顯眼的路徑看到,所以有很多公園是中軸線對稱布置的,因為中軸線布置方式最能體現出中心景觀。但也有把道路設計地極盡曲折的例子,為的就是「移步易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視覺效果。周邊地形對園路也有一定的影響,因為很多靠近出入口和地塊邊線的園路追求和道路平行或垂直等特殊關係。當然,公園和景區的道路設計還是要滿足最基本的交通要求和景觀要求,即較短時間內能在最佳的角度接觸到最美的景觀。

PS:聽到過這麼一個故事,迪斯尼樂園在開始設計的時候對於園區道路很迷茫,直到有一天有人想出了這個辦法:先在園區里種滿草,不鋪路,等到園區開放後根據遊客們的在草地上走出的人工流線再鋪。(個人認為真實性不怎麼高)


你的問題比較寬泛,不太好做具體的回答,以下是我自己對於這個問題的一個總的理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景觀設計是一種對室外空間的體驗,園路的設計就是為這種體驗而服務的,也就是說園路的設計要根據設計者的意圖而進行,可以設計成直線的也可以設計成曲線、折線的,可以設計成上坡也可以設計成下坡的,可以設計成斷頭路,也可以設計成迴環路??總而言之,就是看設計者自己對作品的想法。所以說園路的設計沒有定式、定法,把同樣一塊地給不同的設計師,會設計出不同的景觀,當然也就會有不同的園路設計。但是從技術上來說園路的設計又是有一定規律的,比如你要考慮與地塊的出入口的聯繫,考慮園路與各個場地空間的聯繫方式,考慮豎向上能否行得通、考慮主路、次幹道及小道的連接等等??從工程技術上來說,你還要考慮車行、人行,轉彎半徑等問題??

所以說公園的園路設計是個簡單的問題也是個複雜的問題,和設計的道理一樣,設計簡單也複雜,很多時候往往簡單的設計才是包涵了作者深刻的思考。還是像上次回答問題那樣給你一個參考項目,即朱育帆老師的青海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你可以去網上查查平面圖,看看它的園路設計,希望對你有幫助。


公園園路應該分級

第一級,可能是機動車行駛道路,也可以是6人坐電瓶車道路,6M左右,盡量環線或者雙出入口,要求是貫穿整個景觀,能聯繫各個景點服務區。

第二級,可能是非機動車道路,可以在3M左右,供給單、雙人電瓶車或自行車使用,要求是盡量走風景優美的地方過,比如:環繞水系,環繞綠地等。這一級道路可以將整個景區的景點分為幾個主團,並盡量將組團大小均勻化。還有一個作用是連接一級道路。

第三級,遊客步行道,這一級道路可以在1.2M左右,僅供遊客步行,樣式可以多樣化,汀步、卵石路都可以,具體可以在景觀圖集上找。這一級道路可以散一些,主要是連接二級道路之間的景觀服務點,和風景優美適合停留照相的地方。

如果還嫌不夠,可以有第四級,這一級就是圍繞水系、濕地的棧道,1M左右,或者可以局部設置棧台觀景使用。


謝邀!這個問題真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的,所以搜集了網路上已有的資料(來源:景觀設計幾個基本元素),供各位同行參考、討論。

園路是公園中不可缺少的構成要素,是骨架、網路。園路的規劃布置,往往反映不同的園林面貌和風格。例如:蘇州園林,講究峰迴路轉,曲折迂迴;凡爾賽宮,講究平面幾何形狀。一般設計中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園路的功能

園路和多數城市道路不同之處,在於除了組織交通、運輸,還有其景觀上的要求:組織遊覽線路;提供休憩地面。總之,園路引導遊人到景區,沿路組織遊人休憩觀景,園路本身也成為觀賞對象。

二、園路的類型和尺度

一般綠地的園路分為幾種:

主要道路。聯繫全園,必須考慮通行、生產、救護、消防、遊覽車輛。寬7~8米。

次要道路。溝通各景點、建築,通輕型車輛及人力車。寬3~4米。

休閑小徑、健康步道。雙人行走1.2~1.5米,單人0.6~1.0米。

這裡要強調的有三點:

一是園路的鋪裝寬度和園路的空間尺度,是有聯繫但又不同的兩個概念。舊城區道路狹窄,街道綠地不多,因此路面有多寬,它的空間也有多大。而園路是綠地中的一部分,它的空間尺寸既包含有路面的鋪裝寬度,也有四周地形地貌的影響。不能以鋪裝寬度代替空間尺度要求。一般園林綠地通車頻率並不高,人流也分散,不必為追求景觀的氣魄、雄偉而隨意擴大路面鋪砌範圍,減少綠地面積,增加工程投資。倒是應該注意園路兩側空間的變化,疏密相間,留有透視線,並有適當緩衝草地,以開闊視野,並藉以解決節假日、集會人流的集散問題。園林中最有氣魄、最雄偉的是綠色植物景觀,而不應該是人工構築物。

二是園路的尺度、分布密度應該是人流密度客觀、合理的反映。上述的路寬,是一般情況下的參考值。"路是走出來的",從另一方面說明,人多的地方,如遊樂場、入口大門等,尺度和密度應該是大一些;休閑散步區域,相反要小一些,達不到這個要求,綠地就極易損壞。現在很多規劃設計,反過來誇大第五立面、鋪砌地坪的作用,增加建設投資,也導致終日暴晒,行人屈指可數,於生態不利,不能不說是一種弊病。當然,這也和園林綠地的性質、風格、地位有關係。例如,動物園比一般休息公園園路的尺度、密度要大一些;市區比郊區公園大一些;中國古典園林由於建築密集,鋪裝地往往也大一些。建築物和設備的鋪裝地面,是導遊路線的一部分,但它不是園路,是園路的延伸和補充。

三是大型新建綠地,如郊區人工森林公園,因為規模宏大,幾千畝至萬畝,要分清輕重緩急,逐步建設園路。建園伊始,只要道路能達到生產、運輸的要求,例如,每200~500米,其密度就可以了。隨著園林面貌的逐步形成,再建設其他園路和小徑、設施,以節約投資。初期建設也以只建園路路基最為合理有利。

三、園路的線型

1.規劃中的園路,有自由、曲線的方式,也有規則、直線的方式,形成兩種不同的園林風格。當然採用一種方式為主的同時,也可以用另一種方式補充。不管採取什麼式樣,園路忌諱斷頭路、回頭路。除非有一個明顯的終點景觀和建築。

2.園路並不是對著中軸,兩邊平行一成不變的,園路可以是不對稱的。

3.園路也可以根據功能需要採用變斷面的型式。如轉折處不同寬狹;坐凳、椅處外延邊界;路旁的過路亭;還有園路和小廣場相結合等等。這樣寬狹不一,曲直相濟,反倒使園路多變,生動起來,做到一條路上休閑、停留和人行、運動相結合,各得其所。

4.園路的轉彎曲折。這在天然條件好的園林用地並不成問題:因地形地貌而迂迴曲折,十分自然,不在話下。而在用地變化不大的區域就不是這樣,為了延長遊覽路線,增加遊覽趣味,提高綠地的利用率,園路往往設計成婉蜒起伏狀態。例如,在轉折處布置一些山石、樹木,或者地勢升降,做到曲之有理,路在綠地中;而不是三步一彎、五步一曲,為曲而曲,脫離綠地而存在。

5.園路的交叉要注意幾點:

避免多路交叉。這樣路況複雜,導向不明。

盡量靠近正交。銳角過小,車輛不易轉彎,人行要穿綠地。

做到主次分明。在寬度、鋪裝、走向上應有明顯區別。

要有景色和特點。尤其三叉路口,可形成對景,讓人記憶猶新而不忘。

6.園路在山坡時,坡度≥6,要順著等高線作盤山路狀,考慮自行車時坡度≤8,汽車≤15;如果考慮人力三輪車,坡度還小,為≤3。人行坡度≥10%時,要考慮設計台階。園路和等高線斜交,來回曲折,增加觀賞點和觀賞面,未嘗不是好事。

7.安排好殘廢人所到範圍和用路。

四、園路的鋪裝

建議采塊料-砂、石、木、預製品等面層,砂土基層即屬該類型園路。這是上可透氣,下可滲水的園林--生態--環保道路。之所以如此建議,是基於下面幾點考慮:

1.符合綠地生態要求。可透氣滲水,極有利於樹木的生長,同時減少溝渠外排水量,增加地下水補充。

2.與園林景觀相協調。自然、野趣,少留人工痕迹。尤其是郊野公園中,粗獷一些並無不當。

3.新建園林,往往因地形變更,土方工程使部分、甚至大部分園路、廣場處於新填土之上。

4.園林綠地建設是一個長期過程,要不斷補充完善。這種路面鋪裝適於分期建設,甚至臨時放個過路溝管,抬高局部路面,也極容易不必如剛性路面那樣開腸剖肚。

5.園林綠地除建設期間外,園路車流頻率不高,重型車也不多。

6.是我國園林傳統做法的繼承和延伸。

塊料路面的鋪砌要注意幾點:

園路同一走向,用一種式樣的鋪裝較好。這樣幾個不同地方不同的鋪砌,組成全園,達到統一中求變化的目的。實際上,這是以園路的鋪裝來表達園路的不同性質、用途和區域。

一種類型鋪裝內,可用不同大小、材質和拼裝方式的塊料來組成,關鍵是用什麼鋪裝在什麼地方。例如,主要幹道、交通性強的地方,要牢固、平坦、防滑、耐磨,線條簡潔大方,便於施工和管理。如用同一種石料,變化大小或拼砌方法。小徑、小空間、休閑林蔭道,可豐富多采一些。

塊料的大小、形狀,除了要與環境、空間相協調,還要適於自由曲折的線型鋪砌,這是施工簡易的關鍵;表面粗細適度,粗要可行兒童車,走高跟鞋,細不致雨天滑倒跌傷、塊料尺寸模數,要與路面寬度相協調;使用不同材質塊料拼砌,色彩、質感、形狀等,對比要強烈。

塊料路面的邊緣,要加固。損壞往往從這裡開始。

側石問題。園路是否放側石,各有己見。要依實而議定:

①看使用清掃機械是否需要有靠邊;

②所使用砌塊拼砌後,邊緣是否整齊;

③側石是否可起到加固園路邊緣的目的;

④最重要的,是園路兩側綠地是否高出路面,在綠化尚未成型時,須以側石防止水土沖刷。

建議多採用自然材質塊料。接近自然,樸實無華,價廉物美,經久耐用。甚至於舊料、廢料略經加工也可利用為寶。日本有種路面是散鋪粗砂,我們過去也有煤屑路面;碎大理石花崗岩板也廣為使用,石屑更是常用填料。如今拆房的舊磚瓦,何嘗不是傳統園路的好材料。厚150毫米以上塊石路面(通車),包含至鋪砌完成,價150元/平方米以內,彈街石價100元/平方米以內(以上未包含前期已施工碎石墊層)足比使用砼路而便宜。

五、園路與種植

1.與園路有關的綠化形式有:

中心綠島、回車島等;

行道樹;

花缽、花樹壇、樹陣;

兩側綠化。

2.最好的綠化效果,應該是林蔭夾道。郊區大面積綠化,行道樹可和兩旁綠化種植結合在一起,自由進出,不按間距靈活種植,實現路在林中走的意境。這不妨稱之為夾景;一定距離在局部稍作濃密布置,形成阻隔,是障景。障點使人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棲口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城市綠地則要多幾種綠化形式,才能減少人為的破壞。在車行園路,綠化的布置要符合行車視距、轉彎半徑等要求。特別是不要沿路邊種植濃密樹叢,以防人穿行時剎車不及。

3.要考慮把"綠"引伸到園路的可能,相互交叉滲透,最為理想:

使用點狀路面,如旱汀步、間隔鋪砌;

使用空心砌塊,目前使用最多是植草磚。波蘭有種空心磚,可使綠地佔鋪砌面2/3以上。

在園路、廣場中嵌入花缽、花樹壇、樹陣。

4.園路和綠地的高低關係。

設計好的園路,常是淺埋於綠地之內,隱藏於綠叢之中的。尤其是山麓邊坡外,園路一經暴露便會留下道道橫行痕迹,極不美觀,因此設計者往往要求路比"綠"低,但不一定是比"土"低。由此帶來的是匯水問題,這時園路單邊式兩側,距路l米左右,要安排很淺的明溝,降雨時匯水瀉入的雨水口,天晴時乃是草地的一種起伏變化。


《公園設計規範》


看到上面的迪士尼公園園路設計,深有感觸,以前讀大學的時候,我們學校新修的廣場旁邊有幾條路,看似位置布局也合適,但學生來往上課還是在另一個地方踩出一條路。校方就根據踩出的路做了鋪裝。所以我覺得園路設計第一要功能上人性化,便利。


謝謝您的邀請。

對於公園道路景觀設計我是外行,但是我認為構圖感,便利性,故事性是基礎,通時要考慮道路的功能。定義不同的道路功能,會產生對於鋪裝材料,幾何形狀,和所處位置的不同選擇。再者,就是要考慮行走在道路上的人所能看見的「風景」吧~(出自一名建築師...)


謝邀 對這個問題額。。。沒做過公園的項目,這應該是園林景觀的吧?!你是不在做什麼項目要找一些靈感?這個問題太廣泛,不同的公園會因地適宜再根據自己公園的景觀情況設計不同的東西。所以我覺得你還是自己根據實際情況想一些比較有意思而且又實用的設計提案吧~(非專業性)


2017年1月1日實施的 公園設計規範[附條文說明] GB 51192-2016 第六章

6 園路及鋪裝場地設計

6.1 園 路

6.1.1 園路應根據公園總體設計確定的路網及等級,進行園路寬度、平面和縱斷面的線形以及結構設計。

6.1.2 園路宜分為主路、次路、支路、小路四級。公園面積小於10hm2時,可只設三級園路。

6.1.3 園路寬度應根據通行要求確定,並應符合表6.1.3的規定。

表6.1.3 園路寬度(m)
http://www.zzguifan.com/uploadfile/zzsite/crierion/2017-01-12/87898/4128735_91f37ea728ad4921a4f62f6e0bd22248.jpg

6.1.4 園路平麵線形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園路應與地形、水體、植物、建築物、鋪裝場地及其他設施結合,滿足交通和遊覽需要並形成完整的風景構圖;
2 園路應創造有序展示園林景觀空間的路線或欣賞前方景物的透視線;
3 園路的轉折、銜接應通順;
4 通行機動車的主路,其最小平曲線半徑應大於12m。

6.1.5 園路縱斷面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 主路不應設台階;
2 主路、次路縱坡宜小於8%,同一縱坡坡長不宜大於200m;山地區域的主路、次路縱坡應小於12%,超過12%應作防滑處理;積雪或冰凍地區道路縱坡不應大於6%;
3 支路和小路,縱坡宜小於18%;縱坡超過15%路段,路面應作防滑處理;縱坡超過18%,宜設計為梯道;
4 與廣場相連接的縱坡較大的道路,連接處應設置縱坡小於或等於2.0%的緩坡段;
5 自行車專用道的坡度宜小於2.5%;當大於或等於2.5%時,縱坡最大坡長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範》CJJ 37的有關規定。

6.1.6 園路橫坡以1.0%~2.0%為宜,最大不應超過4.0%。降雨量大的地區,宜採用1.5%~2.0%。積雪或冰凍地區園路、透水路面橫坡以1.0%~1.5%為宜。縱、橫坡坡度不應同時為零。

6.1.7 梯道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台階踏步數不應少於2級;
2 縱坡大於50%的梯道應作防滑處理,並設置護欄設施;
3 梯道的凈寬不宜小於1.5m;
4 梯道每升高1.2m~1.5m,宜設置休息平台,平台進深應大於1.2m,條件為特陡山地時,宜根據具體情況增加台階數,但不宜超過18級;
5 梯道連續升高超過5.0m時,宜設置轉折平台,且轉折平台的進深不宜小於梯道寬度。

6.1.8 園路在地形險要的地段應設置安全防護設施。

6.1.9 通往孤島、山頂等卡口的路段,應設通行複線;條件不具備時,應加寬會車段路面。應根據路段行程及通行難易程度,適當設置供遊人短暫休憩的場所及護欄設施。

6.1.10 園路面層材料應與公園風格和使用功能相協調,不應採用拋光面材,並宜與城市車行路有所區別。

6.1.11 園路的路基設計應根據使用功能提出填料選擇、壓實係數、強度要求、邊坡要求等,還應考慮路基排水、路基防護等內容。遇軟弱及特殊路基,應作特殊處理。

6.1.12 公園主要園路及出入口應便於輪椅通過,其寬度、坡度及面層材料的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無障礙設計規範》GB 50763的有關規定。

6.1.13 公園遊人出入口寬度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單個出入口的寬度不應小於1.8m;
2 舉行大規模活動的公園應另設緊急疏散通道。


推薦閱讀:

用戶對某一功能的需求多代表這一需求合理嗎?
為何蘋果在 watch series 2 保留了深空灰,而 iPhone 7 沒有?未來還會有深灰嗎?
衛生間太小能裝浴缸嗎?浴缸使用中最令人煩惱的是什麼?
什麼是匠心,怎麼才能有匠心?
如何以圖形和圖像來思考?

TAG:設計 | 城市規劃 | 道路設計 | 園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