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在中國的發展前景如何?

CT發展現在有何新技術


看了好幾次這個問題,一直沒敢動手回答,主要是題目太大了,夠寫篇論文了……題目就叫《淺析醫療器械在中國的發展前景》。

家用醫療器械這塊舉個例子,拋磚引玉吧。

隨著老百姓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人們自我保健意識的增強,新醫改政策對醫療器械也給予了足夠的重視。整個醫療器械產業市場也發展迅速,利潤總額增長遠高於醫藥行業的平均水平。

2011年,中國家用醫療器械市場規模達176.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8.3%,2006-2011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29.8%。但是另一方面,中國家用醫療器械占醫療器械行業的份額較低,2011年僅為13%,遠低於全球25%的水平,有著巨大的增長潛力。預計到2013年,中國家用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將達到290億元。

對於那些剛出院的患病群體來說,是迫切需要在出院後使用各種家用醫療器械進行持續性康復治療的。

家用醫療器械一般分為治療儀類、檢測類、保健類和康復類等4大類,像體溫計、助聽器、血壓計、血糖儀、牽引器、高電位治療儀、溫熱理療床等。中國有接近2億的高血壓患者和6000多萬糖尿病患者,類似慢性病都對家用醫療器械的需求有很大潛力。隨著國家醫療保障的投入、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的不斷轉變,預計2013年中國按摩器械、電子血壓計、血糖儀市場規模將分別可達65.9億元、52.0億元、24.0億元。

目前,全球高端家用醫療器械市場基本由美國、德國、日本公司的產品佔據著統治地位,而且知名跨國企業紛紛在華投資建立生產基地,搶佔市場份額。如歐姆龍佔據了中國約70%的電子血壓計市場,強生、羅氏、雅培合占著中國約60%的血糖儀市場。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家用醫療器械企業不斷進步,目前在中低端市場競爭優勢明顯,出現一批如魚躍醫療、九安醫療、蒙發利、三諾生物等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

前景是美好的,道路是艱難地。


題目很宏大,我們說一下CT技術的發展吧。

前方多圖,流量黨慎入!!!

CT設備從誕生至今共經歷四次變革,不斷向單源多層和多源多層發展。

2008年RSNA上推出的高端新CT被業內人士稱之為「後64排CT」,這些高端CT的發展主要依賴於X線管、高壓發生器、探測器、影像重建等技術的不斷進步。目前,公認的具備新技術的「後64排CT」仍處於寡頭壟斷中。

(圖可能不大清楚,手殘找不到更好的了,見諒)

一、GE寶石CT

所謂寶石CT是採用寶石作為探測器材料的CT。由於寶石其特殊的物理特性,不但大幅度提高了圖像質量,同時也開拓了能量應用的新領域。寶石CT創造性的設計取得了臨床與科研領域的突破。

硬體方面,GE寶石CT主要有這幾個方面的提升:

1、探測器技術:分子結構穩定的寶石材料對X線響應速度明顯加快;寶石純度高,通透性強,光電轉換率高;寶石材料硬度高,穩定性大幅提高。探測器材料的變革帶來了高清晰CT的時代,使我們看得更多,看得更清,並且劑量更低。

2、動態變焦球管:傳統球管通常是大小兩個焦點,臨床需求單一,圖像質量不高。而動態變焦球管可以動態改變球管焦點,並根據不同條件自動選擇匹配的焦點大小,從而為臨床帶來高質量影像。同時,GE選擇更耐用的燈絲材料,使球管更加耐用,壽命更長。

3、數據採集系統:GE寶石CT數據採集系統提速3倍,為業內最高水平之一。同時其功耗較前降低一半,電子雜訊更低,信號傳輸更好。

4、 高壓發生器:GE寶石CT的高壓發生器與傳統不同,可以進行能量瞬間切換,周期為0.5ms,和寶石探測器的快速反應性能相對應,從而使能量應用進入臨床實踐階段。

臨床方面,GE寶石CT獨特優勢在於:

1、能譜柵:GE寶石CT能譜柵可以得到單能譜圖像,為臨床鑒別諸如冠狀動脈斑塊、胸水、結石、腫瘤等具有廣闊的應用價值,也可以根除由於金屬、造影劑造成的硬化、偽影等現象。它是目前唯一能進行心臟與冠狀動脈能譜分析的CT,也是最先進的能量成像設備。

2、高清晰圖像:寶石CT給臨床的首要突破是高清晰的圖像,可以到達類MR的圖像質量,為臨床提高診斷率和鑒別診斷,發現更早期的病變提供有效的工具。

3、全自動處理流程:全新的後處理流程徹底解放了醫生的雙手,該流程可以實現掃描結束後自動實現二維與三維重建,為醫生節省了大量的時間,明顯提高工作效率。

二、西門子新雙源(Flash)CT

西門子新雙源(Flash)CT改變了目前常規使用的一個X線球管和一個探測器的CT成像系統,通過兩套X線球管系統和兩套探測器系統來採集CT圖像。這種設計突破了目前常規CT的局限性,大大提高時間解析度,無論患者的自身狀況和心率,該系統都能進行高質量的檢查。另外,通過雙能量採集,新雙源CT在提高組織解析度方面拓展了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

西門子新雙源(Flash)CT具有如下特點:

1、掃描與採集速度比心率更快:新雙源CT可對心率過快、不規則以及屏氣有困難的患者進行心臟成像並採集數據,無創心臟CT成像可以像其它部位的CT檢查一樣將成為CT應用的常規。

2、低輻射劑量:儘管新雙源CT使用了兩套X線球管系統和兩套探測器,但其在心臟CT掃描中的放射劑量卻只有常規CT的50%。

3、「一站式」急症診療:新雙源CT可以通過一次最快掃描來完成大量急診患者的檢查,並提供高質量的診斷圖像。大功率、高掃描速度及業內最高時間解析度的結合使臨床醫生能夠及時獲得危重急診病人的診斷資料。

4、雙能量減影超越常規視野: 新雙源CT提供雙能量掃描,在一次掃描中生成包含有同一解剖結構的不同能量數據的信息,為臨床應用開闢了新領域。例如,新雙源CT可分離解剖結構,通過一次掃描直接獲得骨骼和血管的圖像。另外,它可以進一步區別組織類型和描述病變特徵。

三、飛利浦128排CT

飛利浦128排CT的設計充分考慮掃描速度、覆蓋範圍、圖像質量和輻射劑量四個重要因素,優化各要素達到最佳平衡性能,臨床上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最優質的診斷圖像,同時最大限度降低對病人的輻射劑量。

飛利浦128排CT具有如下特點:

1、超高速掃描:飛利浦128排CT的首要創新在於更快的旋轉速度,運用高科技的空氣軸承技術,降低旋轉摩擦阻力,提高旋轉速度,最快旋轉速度可達到0.27秒/圈,較常規CT提速近一倍。

2、超寬探測器:其核心技術為納米探測器技術。飛利浦128排CT採用8cm探測器設計,更寬的掃描範圍意味著更短的時間內得到全身檢查,飛利浦首創的大面積納米探測器,結合探測器的光電背感技術,可以根據需要任意組合探測器層數。基於飛利浦此項專利技術並根據臨床的需求而推出飛利浦128排CT。

3、超高解析度成像:飛利浦128排CT的空氣軸承技術大幅度提高機架旋轉的穩定性,減少高速旋轉中機架晃動導致的圖像偽影,同時獨有的三維錐形束重建可消除錐形束偽影。空間解析度達到24LP/cm,解析度較前提高4倍,高清晰度成像給診斷提供更多信息,目前在解剖結構成像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4、低輻射劑量:飛利浦128排CT採用大面積探測器在心臟成像方面以非螺旋掃描取代螺旋掃描,從而消除螺旋掃描的重疊覆蓋,整個心臟成像的輻射劑量減少80%以上,低至2~3mSv。

「後64排CT」時代的到來是CT發展的又一里程碑,各自走不同的技術發展路線,向提高圖像的時間解析度、空間解析度、能譜成像、低劑量輻射等研究發展。在這個時代,只有更加註重掃描劑量優化技術,更加註重臨床應用價值,才能正在走在「前沿」。

以上回答由青銳創投負責醫療行業研究的投資經理 @姚姍姍 提供,我們也在自己的同名公眾號『青銳創投』更新自己的行研和觀點,歡迎知友們關注與交流。


引用一篇公眾號文章來回答一下吧!

國產高端醫療器械逆襲,難在何處?

(本文作者:Mr.J,轉載或交流請加微信號mrjmed)

之前聽到不少同行和醫生朋友感嘆說國產器械尤其是高端器械發展的太慢,而且品質與進口產品相比差距還是很大。雖然內心愿意(至少號稱願意)支持國產產品,但幾台手術下來,還是覺得寧可貴個2-3倍去選擇進口產品,至少可以買個安心。

本人在國產醫療器械公司奮鬥了十幾年,也在全球最大的醫療器械外企工作了兩年,目前負責一家Startup階段國產器械公司的整體市場銷售。因此,對國產產品進行進口替代的踐行算是有切身感受。在此和大家分享幾點鄙見,如有不當之處,敬請交流指正。

從筆者看來,所謂的高端核心醫療器械的特點包括:

1. 技術含量高。這個主要涉及到精密加工,微量控制,新材料等各個方面的技術。比如:神外植入物,創傷類可變角度鎖定板,高精度微量輸注泵,動態血糖監測,心臟瓣膜,心血管支架,微創腔鏡吻合器,CT,MRI等等。

2. 風險等級高。一般來說風險等級高就要求研發人員對於各類標準的安全規定要吃得很透,研發過程中的各種驗證和確認要做到位。

3.分類級別高。高端醫療器械在CFDA的器械分類裡面大多歸屬於2類或3類,CE體系內歸於II,IIB以上。這就意味著註冊周期長,資本投入大,拿證相對困難。

從這幾個特點出發,分析一下所謂高端醫療器械發展緩慢的原因:

1. 研發層面

研發層面的差距主要體現在產品原創性,產品技術細節和產品核心材料和關鍵部件幾個層次。

首先,目前產業和臨床需求的合作研發模式很不成熟,很難有原創性的產品。

舉個國外的例子,骨科行業的標準和研發思路提供者是 AO(國際內固定學會),他們與Synthes(辛迪斯,全球最大創傷骨科類生產企業)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從醫生的需求,醫生的建議,到產品的定型,生產,改進,以及臨床試驗,雙方都是緊密合作的。最終產品的知識產權AO有很大的一部分獲益,從而反哺AO進行各類學術推廣,而這種學術推廣又反過來促進了產品的銷售。所以AO+Synthes的模式,是 治療理念推廣+產品研發銷售 兩條腿協調走路。國內這種情況非常少見,基本上所謂的產學研結合都走的磕磕碰碰,鮮有成功案例。所以,國產產品目前大多數還是處在Copy階段。

其次, Copy進口產品的過程中存在技術細節差距。

目前國產公司的進口Copy過程中,由於對設計研發思路的理解不夠深刻,很多細節上只能做到形似而神不似,這遲早會在臨床應用上導致各種問題。所以,一些國產公司會選擇挖個進口公司最懂產品的產品經理來參與研發,但這些產品經理大多出身臨床,很多時候只是理解操作層次的細節(開玩笑的說,外企產品經理的主要工作就是翻譯PPT和DA),但對於整個研發設計思路和深層次的技術問題是不甚了解的,往往難以找到根本癥結。

不過,隨著很多進口產品的生產本土化,或者是創業團隊整體由國外團隊轉化而來,有一部分國產企業真正掌握了核心技術和產品研發思路。此時的最後的一道門檻有可能會卡在新材料和關鍵組件上面,理解不夠深入,甚至是採購不到,最後做出來的產品還是無法完全達到進口水平。

所以,在研發層次,國產進口的差距是有兩種情況的。一種是70分和100分的差距(核心技術基本掌握,產品細節存在差距),一種是Yes or No的差別(核心技術或部件無法獲取)。前者的一個例子是骨科植入物,隨著高精度加工機床和加工技術引入國內,目前創傷類植入物,國產進口的差距已經很小。後者的一個例子是動態血糖監測探頭,關鍵原材料合成技術始終未能完全掌握,因此在獲得此項關鍵技術之前,國產探頭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夠採購到怎樣的關鍵原材料。

2. 質控體系層面

醫療器械必須保證產品能夠達到「安全有效」,此處安全是放在有效前面的。這就對醫療器械公司的質控體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是產品的研發和技術更改階段有反覆的驗證確認過程,另一方面則是體系必須保障產品的批量性穩定並能夠持續性改進。

筆者之前所在的一個公司在十幾年前接手了一項為進口公司OEM的項目。當時每次提供的樣品對方完全認可,而一旦進行批量化生產時,檢驗合格率又始終達不到要求。這也是當時很多國產公司的一個真實寫照,沒有體系,或者有空架子體系,為了通過審查而維持體系。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產品的批量穩定性都不能保證,又何談產品的持續性改進呢?

3. 公司運作層面

醫療器械的每個細分領域市場容量相對都比較小。比如骨科算是醫療器械細分領域裡面比較大的行業了,國產公司一年賣到3-4個億基本上就能排名全國前三了,這個體量和做葯的比起來就太小了。比如除新華醫療外,營業收入最多的醫療器械A股上市公司樂普醫療,如果放在同年度製藥企業裡面進行排名,大概只能在40位左右。

引自2015年各公司年報數據

醫械企業Top10的企業規模也不大,更何況各個細分行業的中小型企業,其規模很難支持有效的研發和大規模的市場推廣。所以,到目前為止,真正投入學術,培訓,市場宣傳的基本上只有進口大公司。倒逼回來就是三甲以上醫院主要還是採購進口品牌為主,國產產品只能針對二三線市場進行價格戰,通過經銷商的高空間和中間環節費用搶佔市場。這又是一個惡性循環。

反過來說進口公司,比如美敦力,強生,波科等等,往往都是多產品線同時運營,在市場學術品牌投入上有規模效應。品牌上來之後,廠家的利潤空間又大大提升。這就是一個良性循環。

所以,國內醫療器械企業圍繞核心業務的整合併購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但這顯然對於一家公司的併購思路,人才儲備以及整合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引自微創醫療2016年年報

4. 資本層面

為啥現在投資最火的是OTO,TMT之類的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項目?因為足夠有爆發性,足夠有市場容量想像空間,更重要的是項目周期短啊。

但是醫療器械以上三點都不滿足。基本上是,沒有爆發性,沒有海量市場容量,而且項目周期很長。同時,研發風險高,政策影響大。

以三類醫療器械為例,從拿到投資算起,研發2年算快了吧,3年註冊證拿下那可是運氣好到爆,算你產品好空間大,渠道鋪起來神速,那參與各地的招標之類的也要花個1-2年。也就是說,從投入資金到真正大規模賣至少需要7年的時間。額,不對啊,一看VC的回收期到了,面臨馬上變現退出的壓力。 退一步講,不考慮藉助外部資本,內部自己投,那有魄力持續十年投入一個項目的老闆或創業者又有幾個呢。所以,這就不難理解聯影這種規模的醫療器械企業,如果身後沒有國家資本的支撐,根本走不到今天。

讓我們再來看看美國的情況,美國有著非常完善的資本市場體系,從天使到VC、PE、納斯達克和產業資本,一波又一波的資本持續接力,協助創新公司的發展。例如研發出POCT神器i STAT血氣分析儀的初創公司,以及研發出GeneXpert PCR分析儀的Cepheid,從創立那天開始,二十年如一日持續虧損,這要放在國內投資人肯定要拍桌子的。

成功案例

總的來說,在高端醫療器械領域,國產和進口產品的差距正在日益縮小。越來越多掌握核心技術的國產企業正在逐步打破進口品牌的壟斷,甚至逆襲成功。比如心血管支架領域國產進行進口替代是比較成功的,除了前述微創醫療,樂普醫療也表現不俗,並且更為穩健;而山東威高在骨科耗材方面也走在國內前列。在高端醫療器械領域,總的來說,國產和進口產品的差距正在日益縮小。越來越多掌握核心技術的國產企業在各個領域正在逐步打破進口品牌的壟斷,甚至逆襲成功。比如心血管支架領域樂普,微創,吉威三家國產公司的進口替代是非常成功的。

後記: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放眼未來,對於國內市場,國產進口替代是大勢所趨,國家的政策也在向國產器械傾斜。海外市場也許會被貿易保護政策和專利政策延緩一段時間,但性價比高的中國製造遲早會對國際大品牌在全球範圍進行挑戰。真正能限制國內醫療器械水平發展的瓶頸可能在於臨床研究、新材料和新技術等基礎學科方面的差距。

本文作者:Mr.J,轉載或交流請加微信號mrjmed.


從另外幾個角度來說點看法:

1. 高端家用醫療器械(如果能稱之為醫療器械的話),這個行業壟斷是沒有辦法克服的。歐姆龍等很多巨頭很多年前就實現了無創血糖監測、非接觸式家用體溫計(不要拿非典時候在機場、車站的那種昂貴東西說事),技術含量不是國內的企業能夠實現的;

2. 中低端家用器械的主要利益鏈在渠道(例如藥房),國內做的人多,自然大打價格戰,不是不可以做好,而是不願意做好,否則無利可圖。

3. 市場和商業問題:國內邁瑞、魚躍是做醫療器械出身。做醫療器械和家用醫療器械是完全不同的商業領域,做法完全不同。各大公司的重點都在高利潤的醫療器械上面,心思從來都沒有真正放到家用領域。

4. 根據國內情況,普及性的醫療器械設備(例如微波治療儀之類的)只能通過渠道走。高端的,是一定要潛下心來,做實體店,做高端產品,正如XXX助聽器那樣,才是正道。但是國內醫療器械廠商技術有限,無法研製出,或者無法考慮到院外高端家用醫療器械的需求,所以只能在那些什麼糖尿病、高血壓之類的低端市場打拚。一旦國外產品能夠駕馭國內渠道,控制生產成本,降低價格,我不知道那些國內廠商怎麼活。

5. 政策風險。即使是家用醫療器械設備,所需要獲得醫療器械許可證的門檻也是極高。如果要做高端,那更是不可逾越的障礙。不僅是廠商還沒有準備好,連政策也還沒有ready. 除了門檻之外,醫保的限制也使得家庭醫療器械的普及和應用完全達不到預期。

6. 根據國情,做保健類市場極好。不是說那些所謂的增高鞋、背背佳之類的騙人東西,有個較好的概念,例如經脈康復儀等,其實市場都很大。親眼見過一個過頸椎按摩設備的小公司,從展會上偷偷溜進去見人就推銷按摩產品,到做到一個億,其實不到2年的時間。


前景是美好的,前進是艱難的。確實,這個題目很大,涉及到的東西也非常非常多,技術,法規,監管,政策,消費意識,社會醫療保障等各種因素。長期是看好的,具體到細分的領域則問題各不相同。另外國內的自主技術和製造水平確實與國外差距還是很大。


如果你每年都去參加醫療博覽會的話,就不會問這樣的問題了。

回答問題,你可以搜下a股市場葯業上市公司的曲線圖,看看醫療市場是一個什麼樣的市場。

醫療器械比葯業發展晚,但相信我,一定會走出來葯業一樣的曲線。會有白葯,阿嬌,天士力這樣的tenbager出來的。未來就在邁瑞,樂普,威高,微創,納通這些企業。


排名最高的兩個都是說的家用醫療器械也是醉了。

醫療器械行業的消費大頭明明是在醫院!

總的而言,這個領域屬於進口替代的階段,也屬於快速發展的階段。

@朱天 說的比較好了,我補充一下:

CT領域近些年最大的突破莫不過是PET/CT的出現,現在PET/MRI也出現了但是在臨床的價值上不如PET/CT。

PET/CT價格一般在800萬到數千萬左右,之前國內確實沒什麼廠商能夠生產與GPS抗衡的產品,這兩年慢慢有一些廠商出現,特別是像上海聯影,在近兩年的中國政府統一採購中取得了訂單。而且使用單位是很好的三甲醫院,像國產設備以前連大三甲醫院的門都進不去。

這兩年反腐,有些醫院擠壓了部分大型設備的採購需求,去年CMEF會議連GE都沒有參加,可見一斑。但是設備該買還是要買的,這部分需求還是會釋放。

其他領域如IVD,POCT自然是投資的熱點。還有高值耗材,這個領域的一些公司在資本市場也比較活躍,比如最近想借殼的威高骨科。

總結下大部分這個領域的投資背景還是國產替代進口。低端產品看龍頭,高端產品看技術。


這個話題太大了,說下個人的理解。

設備類:

高端大型影像設備、監護設備目前還是GE、西門子、飛利浦三家主導,其他如東芝、東軟、邁瑞、百勝瓜分其他市場,國產的崛起迅速,以聯影舉個例子,今年應該開始陸續出貨了。

消毒滅菌類設備中國產開始佔據大部分市場,如山東新華,進口產品如潔定實在太貴了好不好。。。

手術器材情況類似,國產基本在低端徘徊,逐步攀升。。。

檢驗設備么,羅氏診斷、賽默飛會告訴你什麼叫壟斷。。。

耗材類:

低值耗材如采血針、輸液器材、手術縫線等國產占絕大部分市場,國外品牌也基本都在國內建廠降成本,如百特在上海,泰爾茂在杭州

高值耗材,如心外耗材,支架、人造血管、起搏器、人工心肺套包、透析耗材等,除了支架國產化比較成熟,其他幾無替代品,全是進口的。

骨科齒科產品,進口和外資品牌主打

IVD

國產還有很漫長的道路要走。前期研發投入太巨大了。。。

家用設備和耗材

國產慢慢起來了,但還是以外資為主。

血糖類體溫計血壓計上面已經回答很細了。家用呼吸機基本是飛利浦偉康、邁斯瑞等。國產的還是康復類器材做的比較大,拐杖輪椅什麼的。。。。 角膜接觸鏡么基本全國產。

總體來說,醫療器械的前景還是很好的,和醫藥行業比較起來,約莫還有十幾年的發展距離。。。CFDA的監管力度也開始加大,日子沒以前好過了。。。


題目真的很大,真的可以寫一篇論文了,看了好幾次這個題目也不敢回答,因為光憑几句前景廣闊這類的詞太宏觀了,要讓人信服總得有理有據有圖有真相才行,終於鼓起勇氣採集各方資料總結了一下,(以下很多內容是參考了其他的分析報告)。。

一、行業發展和市場規模

據中國醫藥物資協會醫療器械分會抽樣調查統計,2013中國醫療器械市場總銷售規模超過2000億,已經超越日本,成為全球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醫療器械市場預計比上一年度增長21.19%。年均增長率約23%,預計到2015年市場規模要達340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與全球醫療器械占醫藥市場總規模的42%相比,中國醫療器械的佔比僅14%。

圖1:2001-2013中國醫療器械市場銷售規模統計

國家統計局2013 年2 月22 日公布了《2012 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我國適齡勞動力人口佔比不斷下降,老齡人口佔比持續上升,我國正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老齡化局面。1999年中國就已是人口老齡化:60歲以上者占人口總比例已超10%,14歲以下的青少年在1999年大約只有22%-23%。「到2015年中國的人口紅利將徹底消失……在2020年前後中國的老齡人口比1999年要翻一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多種多樣,最突出的是健康問題。人口老齡化,通常會伴隨著老年人疾病的增加,這些疾病包括心血管病、糖尿病、老年痴呆症、癌症、骨質疏鬆症和精神病等。

圖2:中國人口結構變化圖

繼科技部印發《關於印發醫療器械科技產業十二五專項規劃的通知》之後,8月17日,衛生部又發布了《《「健康中國2020」戰略研究報告》摘要》,當中提到未來8年將推出涉及金額高達4000億元的七大醫療體系重大專項一事,當中有1090億元被明確用在了縣醫院建設。在2008年時,針對醫療體系投資安排的資金為48億元,而未來8年年均將有500億元的專項資金,為2008年時期的10倍。實際上,上述縣醫院建設規劃,其實與此前的醫改及如今被重點解讀的「城鎮化」也有相輔相成的味道。城鎮化過程中自然要涉及到醫療體系的構建和升級,醫療器械受益在情理之中。「縣級醫院肯定是有機會的」,如今國內和國外的各醫療器械廠家,也都緊盯著縣醫院建設的這個市場。

綜上:市場容量很大

二、政策影響

《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50號)》已經2014年2月12日國務院第39次常務會議修訂通過,條例新規將調整產品註冊與生產場地許可次序變更,從必須先辦理生產許可後註冊產品轉為可先註冊再辦理生產許可。這意味著,醫療器械企業可以專註於產品研發、上市,而不必將前期資源消耗在生產廠房投資上,這將大大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壓力,有利於創新。同時,新條例對醫療器械的註冊審評進度也有所提速,如增設審評綠色通道,三類高風險醫療器械是適用綠色通道的主要對象。

《衛生部等6部門聯合印發《高值醫用耗材集中採購工作規範(試行)》》,明確對血管介入等高值醫用耗材探索實施省級集中招標,並提出與藥品招標類似的「推進帶量採購、量價掛鉤的購銷模式」的要求,重點加強對醫用耗材價格的監管,嚴格控制單獨收費品種,價格管控已箭在弦上

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明確支持創新藥物、醫療器械、新型生物醫藥材料研發和產業化,支持到期專利藥品仿製,支持數字化醫療產品和適用於個人及家庭的健康檢測、監測與健康物聯網等產品的研發。

新醫改推動醫療器械市場需求放量,新醫改的總體目標是完善四大體系,即全面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醫療服務體系(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路、新型城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快建設醫療保障體系(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鄉醫療救助)和建立健全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到2020年,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醫療器械市場需求得到進一步釋放

所以,總得來說,市場容量大,發展有潛力。


問題本身太寬泛。長期看好,潛力巨大。

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科技含量,營銷上也需配合國家醫改,細分市場有更多機會。


隨著政策的偏重,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醫療器械在中國未來20年將會迎來井噴式的發展。


美國醫療定價高是錯配,是由於壟斷和高門檻導致的。一台幾百萬的ct機包涵的人類智力勞動是遠低於一台手機的,從三個方面就可以看出:晶體管數量、原件廠家數量、代碼量。美帝看不起病的人民急需互聯網行業和新興國家的挑戰者們來擊敗壟斷者。


會越來越好的,畢竟市場需求擺在這裡。相信家用的會首先引爆市場,院內使用的還要看政策的具體走向才能估計大概時間。


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的《2015-2020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達將近2556億元,躍居世界第二,且在中低端醫療器械領域中,產品適量位居第一。不過70%的高端市場被國外廠商壟斷,我國醫療設備產業大而不強的發展現狀需要引起廠商重視。

不過,隨著鴻海精密的入局,將有更多代工廠商從消費電子中脫身,發力醫療器械領域,行業規模將進一步壯大,實力強大的代工企業將會從中脫穎而出,並發力高端領域,我國醫療器械產業瓶頸有望得到解決。

目前國際市場上,影像大型設備、心血管、體外診斷、眼科、骨科與內窺鏡是醫療器械產業中附加值最高的6大領域,國內醫療器械研發與生產廠商可以重點布局。另外,隨著國內BAT等企業正加緊布局醫療市場,中國醫療器械廠商也可以採取與互聯網企業合作,加大品牌影響力。


還可以,但是國內市場不成熟,目前任職於某醫學公司,主要做內鏡微創手術器械,比如活體取樣鉗什麼的,公司發展還是比較快的,因為公司規模不大,去年銷售額6000萬,利潤率20%以上,每年基本都有40%的銷售額增長??產品90%銷往歐盟和北美的醫院??然而,作為一個掌握公司主打款(該產品利潤占公司所有利潤80%)核心技術的設計師。月薪不足萬 ,悲了個劇。


樓上們這種Copy Paste重複有意思么,說的都是別人說過的話

針對樓主對於CT新技術的詢問,以我所知盡量告訴樓主

應該有個commen sense CT是斷層成像技術,區別於一般Xray機,包括醫院的DR和DSA也是一般X光原理而非斷層成像。CT的產品革新倫排數,目前國內主流三甲醫院配備一般為2台64排螺旋CT,但也有少部分有128排CT(當然實驗室里也會躺著256排的CT只不過我在醫院還沒見過)。從技術角度講除了排數的升級,我感覺另一個可發展點就是球管(tube)的更新利用。球管是CT機的主要耗材,國產廠家沒有能力生產,原廠(如GPS)不肯出賣零件,只有少數幾家專門的球管生產商(如桑尼克),一個球管50-100w RMB,assume 三甲醫院2年換3個球管就是at least 150w comsumable fee,所以一般醫院會選擇買二手球管,也就是舊機器上拆下來的換上,價格便宜很多。所以球管目前還是國內廠家的壁壘,邁瑞CT的球管目測也是從桑尼克採購的,未來球管技術的提高也是推動CT更新換代的主要推動力


這個必須匿了、我父親在某省做醫療器械10多年了、我們家也一直是地方招牌、但是並不是你們想像的富二代、因為醫療器械最難的地方其實是地方上的關係、有時候我們產品很好價格不高、但是會被很多院長主任的侄兒侄女的皮包小公司搶了機會、但是隨著國家的發展、二線城市包括鄉鎮都必須解決看病難的問題而不應該都往省會城市聚集、只有靠良好的售後體系才能把一些投機者攔在行業門外、希望國家大力整改、慢慢會越來越好


國產醫療器械滿足不了市場需求。

比如說骨科手術中使用的內固定鋼板,國產鋼板比進口鋼板便宜,但是有的病人也必須用進口的,進口的鋼板有13孔的,國產的鋼板沒有那麼長的。

比如說助聽器,同學的弟弟需要植入頭顱一個助聽器,國產的20年使用時間,進口的30年還是50年,頭部還是想減少手術次數的,人現在能活七八十歲的話,用個50年的更好吧。

也在考慮如果不做醫生了,就去賣醫療器械&>&<


和衣食住行,教育、養老、醫療等相關的一切民生行業,發展前景都絕對ok!

關鍵看你怎麼做了……

象山有家今年創業板上市公司。

做嬰兒培養箱(育嬰箱)的。

寧波戴維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300314

http://www.nbdavid.com/cn/index.php

感興趣的可以關注下。


醫療設備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是朝陽產業。

?醫療器械指單獨或者組合使用於人體的儀器、設備、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軟體;進而實現對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監護、緩解

?醫療器械行業是知識密集、資金密集、多學科交叉、競爭挑戰激烈的高科技產業,它是一個國家製造業和高科技尖端水平的標誌之一

?醫療器械的分類

–按設備價值:大型醫療器械,小型醫療器械

–按使用目的:診斷類,治療類

–按結構特徵:有源醫療器械,無源醫療器

?行業內常規的定義是把大型的、診斷類、有源的醫療器械定義為大型醫療設備,主要包括:CT計算機斷層掃描、MR核磁共振、GXR放射X線機,US超聲

?目前中國醫療支出佔GDP總量的4%,而世界平均水平為8%

?國家推行新醫改政策,積極推動醫療設備行業的發展

?2008年到2011年,國家投資8500億,用於鄉村醫療設備的改善。後續會有持續的投入,改善中國醫療條件,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醫療設備行業是一個永遠不會枯竭的行業,即使是在2008年經濟危機期間,醫療設備行業仍然保持20%以上的增長率。人們可以暫緩購買住房、汽車、家用電器;可以降低衣、食、住、行標準;但對於健康的追求卻不會停止

?醫療設備行業協會運作越來越成熟,新興技術,臨床診斷應用不斷發展。構成醫療設備發展的良性土壤

?醫療設備行業所需的電子、電氣、機械、軟體人才,基本都能被大學的專業所覆蓋,部分院校專門設立醫療設備專業

有需求就有供給,因此醫療設備是一個非常好的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推薦閱讀:

風投的資金來源是哪裡?
公司註冊資本10w,風投投資給公司200w。投後估值1000w,佔20%,現在工商變更改如何操作?
VC在投資初創公司占股比例是怎麼算的?VC付錢獲得股份,而這部分股份是怎麼劃給投資者的?失去這部份股份的人是否獲得了現金補償?
如何看待子傑 C輪融資成功?
對賭協議是真的「公平」么?

TAG:風險投資VC | 醫療 | 醫療器械 | 醫療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