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對比漢語的優點和不足都有哪些?
從黑格爾辯證法看待,任何事物優點本身也是一種缺點。
漢語的優點是靈活、主觀性強。與之相對應的缺點就是過於靈活,不方便邏輯化處理。以上觀點來源全部兩本書-沈家煊《語法六講》和彭澤潤的《語言理論》漢語語法研究擺脫印歐語眼光.doc這是其中的一段摘錄:5441字。 不好讀,得慢慢讀再附上呂叔湘在《中國文法概要》講「是」這個問題的段落截圖:5)漢語的語句的「主觀性」強,「移情」的成分多。
所謂「主觀性」(subjectivity)是指說話人在語句中留下「自我」的印記,包括態度、立場、情感等。從語言類型學上講,有的語言屬於主觀性較強的語言。例如日語,發達的敬語系統表明說日語時不可避免地要用明確的形式來表達說話人對所說內容和對聽話人的態度或感情。許多東亞語言(包括漢語)的被動句多帶有一種「不如意」的遭受義,這也是主觀性強的一種表現。漢語里的虛詞大多能表達各種主觀意義,特別是語氣詞。在漢語語法的對外教學中,如果我們能從語言和漢語的主觀性著眼,就比較容易把一些以往難以講清楚的語法現象講得比較簡單而又清楚,使學生「體會」而不是「知道」(多半是一知半解)漢語遣詞造句的特點和規律。這方面的研究有兩個新的進展。一是主觀句式的研究。
主觀處置句——「怎麼把個晴雯姐姐也沒了」既然說把字句的賓語應該是有定的,為什麼有定的專名做賓語時經常在前面加上「(一)個」?「沒」是個不及物動詞,怎麼能表示處置用於把字句?
問題的關鍵在於,要區分兩種互有聯繫又性質不同的「處置」,一種是「客觀處置」,一種是「主觀處置」:客觀處置:甲(施事)有意識地對乙(受事)作某種實在的處置。
主觀處置:說話人認定甲(不一定是施事)對乙(不一定是受事)作某種處置(不一定是有意識的和實在的)。客觀地敘述甲對乙進行了處置是一回事,主觀上認定甲對乙進行了處置又是另一回事,雖然兩者之間不是沒有聯繫。我在《如何處置「處置式」?》一文論證,把字句的語法意義是表達「主觀處置」,傳遞說話人對處置對象的「移情」。
主觀得失句——「王冕七歲上死了父親」
這個句子的動詞「死」是一個公認的不及物動詞,只能帶一個名詞性成分,句子怎麼會一前一後出現「王冕」和「父親」兩個NP呢? 比如英語就不會說「John died his father」(不合英語語法)。「王冕病了父親」不能說,但是「王冕家病了一個人」或「王冕病了一個工人」卻能說。「王冕七歲上死了父親」很好,「王冕七十歲死了父親」就不好,為什麼?
我在兩篇文章里論證,這類句子可以叫做「得失句」,句式意義是「表得失」。能說不能說雖然跟客觀上的得失大小有關,但是歸根結底取決於說話人是否認為得失的大小值得計較。這種句式的意義與其說是「計量得失」,不如說是「計較得失」。「計量」是客觀的,「計較」是主觀的,所以這類句子叫「主觀得失句」。主觀認同句——「我是去年生的孩子」
有人把「去年生的」叫做「準定語」或「偽定語」,形式上是定語,但是語義上不起修飾「孩子」的作用,可比較英語「I am a child born last year」。漢語里這種定性為「形義錯配」的句子多得很。對於這類句子的生成有人提出「賓語挪後說」,原來是「我是去年生孩子的」,有人提出「後置主語說」,原來是「我孩子是去年生的」。跟學生灌輸這樣的移位說不解決問題。我在《「移位」還是「移情」?》一文里論證,這類句子表達了說話人的一種移情和主觀認同。我認為下面a句的結構和句式意義在總體上和b句是一致的。
a. 我是去年生的孩子。
b. 我是美國太太。a. 我是昨天出的醫院。
b. 我是協和醫院。對「我是美國太太」和「我是協和醫院」這類b句,我們並不覺得有太特別之處,因為大家承認漢語里主語和謂語之間的關係是鬆散的,又如「我是炸醬麵」,「人家是豐年」,「他是兩個男孩兒」等等。而對a句就說它是「形義錯配」,只因為「我」不是「孩子」也不是「醫院」。其實a和b的句法和語義類型是很一致的。a和 b都表達一種主觀認同的意義:客觀上「我」不是「孩子」,這跟「我」不是「太太」是一樣的;但是主觀上說話人可以將「我」和「美國太太」等同起來,同樣也可以將「我」和「去年生的孩子」等同起來。「昨天出的」和「協和」一樣是「醫院」的修飾語,客觀上「我」不是「醫院」,但是主觀上可以將「我」和「醫院」等同起來。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跟「我的太太是美國人」或「我娶的是美國太太」這樣的說法相比,「我是美國太太」的說法雖然簡單,但是簡單產生力量,它表達說話人對自己太太的一種強烈的移情。說話人不僅可以移情於人,還可以移情於物。「我是協和醫院」就是移情於物的情形。最近看到《北京青年報》載一報道,標題是《我是iPod》,講在美國很多人都有一種「iPod情結」,不管它出了什麼新產品,它的粉絲們都會無條件地想去擁有。
講一類句子的用法,講個三條五條語法規則,學生很可能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還是在「瞎子摸象」,缺乏從整體上對句式意義的感性把握。「人心是肉做的」,語言也是肉做的。語法規則可以演繹理性的程序,卻未必闡釋得了感性的波譜。「櫻桃紅了,芭蕉綠了」是理性的陳述;「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卻是感性的創作。在漢語語法教學中,要使學生掌握漢語語法的特點,一項重要的工作是設法使學生體會到漢語一些重要的句式所包含的說話人的「感性波譜」。第二個新進展是對虛詞特別是語氣詞的「行、知、言」三域的研究。我這裡主要講「言域」的用法。
副詞「還」
a. 這輛車大,那輛車比它還大。 (行域增量)
b. 大車通不過,小車還通不過呢。(言域增量)行域增量的「還」字句是客觀地陳述一個命題,言域增量的「還」字句是對一個引述的命題(「大車通不過」)表明說話人的主觀態度,即認為這個命題提供的信息量不足,帶「還」的命題才提供足量的信息。b句都應該這樣解讀:你光說「大車通不過」還不夠,沒有提供足量的信息,還要說「小車通不過」,小車通不過,就別提大車通不過了。
連詞「可是」
a. 錢少,可是需要快跑。 (行域轉折)
b. 錢少,可是無需快跑呢。 (言語轉折)
「錢少」按事理「無需快跑」,可是事實上「需要快跑」,前後形成逆轉,所以a句的「可是」是一般用法。b句「錢少」而「無需快跑」,按事理是順接而不是逆轉,怎麼也用上「可是」了呢?b句應該按「可是」的言域用法理解為:
b. 有人說錢少,可是我說無需快跑。
「可是」連接的是兩種說法:說「錢少」隱含著「這活兒別干」,說「無需快跑」隱含著「這活兒干」。說了才有言外之意,不說就沒有言外之意;不同的說法有不同的言外之意。因此這一句是「干!」與「別干!」之間存在逆轉關係。這種言域用法的轉折句實際上是:雖說p,但我(不說p)說q。
介詞「被」
被自殺,被就業,被幸福,被中產
「XX」榮登2009年「十大流行語」社會生活類榜首。XX是不及物動詞或形容詞,甚至是名詞。有人說「被」的這個特別用法是表示「被強迫」,說得並不到位。「被自殺」並不是「被強迫自殺」的意思,因為表達的實際是沒有自殺而是他殺,「被就業」也並不是「被強迫就業」的意思,因為表達的實際是沒有就業而是待業。其實這種「被XX」是「被強說成XX」的意思:「被強說成『自殺』」、「被強說成『就業』」、「被強說成『幸福』」,「被強說成『中產階級』」,等等。這是言者故意把「說」字隱去,把嘴上說的當成實際做的,通過言和行的反差產生強烈的修辭效果。這是「被」字的言域用法,「自殺、就業」等字眼就是在指稱這些語詞自身,使聽者特別注意這樣的「說法」及其內涵。
注意不要把這種「被XX」跟「被房奴」和「(作品)被上網」那類「被XX」混同起來。「被房奴」只是「被強迫做房奴」的意思,是名詞「房奴」臨時用作動詞,「(作品)被上網」只是「作品未經作者同意被放上網」的意思,是不及物動詞「上網」臨時用作及物動詞。這種「被XX」也屬於修辭手法,但跟「說成XX」無關。語氣詞「了」
走好了,再見。
請了!
保重了! 對不起了! 請喝茶了!這些句子不加「了」也可以,只是口氣生硬一點。《現代漢語八百詞》把句末「了」的意義概括為「肯定事態出現了變化」,但是又說這些句末的「了」並「不表示有過什麼變化」,這就互相矛盾了。其實這些句子都是見面或告別的時候常說的寒暄、應酬的話,是「了」的言域用法,「了」等於「說[X]了」,只是「說」字隱而不顯而已。如果說一般句末的「了」是表示「新事態」的出現,那麼這個句末的「了」是表示「新言態」的出現。「言態」也是一種「事態」,一種特殊的「事態」而已。原來的「了」(如「他們倆吵架了」)是把一種「新事態」提供給聽者,這個「了」是言者把自己的一種較虛的「新言態」提供給聽者。
「言態」除了常說的「寒暄」套語,還有「請求、命令、警告、詢問、許諾、宣布」等。幫幫我了!
給碗粥喝了!千萬別開除我了!這些句子都是「請求」,不加「了」也可以,只是生硬一點。「幫幫我了」實際是「我請求[幫幫我]了」,這類句子可概括為「我請求[X]了」,「了」的作用就是把「請求」作為一種新言態提供給聽話人。
快點了!
抓牢了!當心摔倒了!這類句子都屬於「我提醒/警告/規勸[X]了」,不加「了」也可以,只是生硬一點,「了」的作用就是把「提醒」、「警告」或「規勸」作為一種新言態提供給聽話人。
去了老李、小張,還有誰了?
每天遲到,你還想不想要這工作了? 這衣服怎麼不漂亮了?這類句子都屬於「我問[X]了」,不加「了」也可以,只是生硬一點,「了」的作用就是把「詢問」或「反問」作為一種新言態提供給聽話人。
就這樣了!
包在我身上了!是了!
不了!這類句子都屬於「我承諾/應允/拒絕[X]了」,不加「了」也可以,只是生硬一點,「了」的作用就是把「承諾」、「應允」或「拒絕」作為一種新言態提供給聽話人。
主席:現在開會了。
老師:安靜,上課了。經理:你被錄用了。拍賣師:這件拍賣品歸你了。這類句子如果改用英語來說都用一般現實時,用事態「已經發生變化」或「即將發生變化」來解釋都很牽強。其實這些句子都屬於「我宣布[X]了」,說話人必須是根據某種制度或儀式被承認為具有特定權力的人,一旦說話人具備這種權力,那麼在話語說出的同時,宣布的行為就得以實施。這裡的「了」就是把「宣布」作為一種新言態提供給聽話人。
6)英語看重「是」,漢語看重「有」。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無為有時有還無。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 ——曹雪芹《紅樓夢》
Is that all there is? 有,還是沒有啊?這個可以有。
Is that all there is? 這個真沒有。 ——佩姬李唱流行曲《如是而已》 ——趙本山小品《不差錢》「是」「存在」「擁有」三個概念表達的英漢比較如下:
概念 英語 漢語 是 「是」 be 存在 「有」擁有 have
漢語里「有」是「有」,「是」是「是」,「有」和「是」是兩個分立的概念。否定「有」有否定「有」的否定詞「沒」,否定「是」有否定「是」的否定詞「不」。「是」的概念在漢語里通常無須用「是」字來表達,如「陳嬰者,故東陽令史」和「老王上海人」。
「是」屬於「非有」範疇。「非有」的注意點在「做不做這件事」,而「做不做這件事」跟「是不是這件事」一樣是個「是非」問題,不是真正的直陳。在應對命令/禁止的時候用的也是一個「是」字:他不開槍?——是。(是不是這件事)
開槍射擊!/ 別開槍!——是。(做不做這件事)而「有沒有這件事」是個「有無」問題,是真正的直陳,「有無」問題跟非直陳無關:
有沒有開槍?——有。(有沒有這件事)
開槍射擊!/ 別開槍!——*有。漢語「是」的源頭跟「指示」有關,引申義跟「是非」有關,都有主觀性和非直陳性。漢語的「有」字三千年來同時表「擁有」和「存在」。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擁有」和「存在」有緊密的聯繫,可以互相轉化,「X擁有Y」意味著「X那兒存在著Y」,可比較:
你還有多少錢?
你手裡還有多少錢?英語表達「是」的概念用be,表達「有」的概念用there be,仍然離不開be。否定be用 not,否定there be還是用not,可見英語里「是」和「有」是不怎麼分的,there be「有」也是一種be「是」。英語have表「擁有」,(there) be表「存在」,兩個概念倒是分開的。
中國人學英語,老師首先告訴there is的用法,提醒不要把「公園有很多遊人」說成「The park has many people」,要說There are many people in the park。西方人學漢語,經常聽到他們該說「山上有座廟」的時候猶豫不決,說成「山上是座廟」。對西方人來說,to be還是not to be,這是個首要問題;對中國人來說,「有」還是「無」,這是個首要問題。漢語的名詞和動詞都能用同一個否定詞「沒」來否定,對中國人來說「有沒有這樣東西」和「有沒有這件事情」區分不重要。有車 沒有車/沒車 有沒有車
有去 沒有去/沒去 有沒有去和漢語相反,英語里be「是」和there be「有」不怎麼區分,注重的是「有沒有這樣東西」(沒有用no)和「有沒有這件事情」(沒有用not)的區分,所以首先區分的是「否定名詞」和「否定動詞」。
總之,西方「名動分立」而「是有包容」。中國「是有分立」而「名動包容」。哲學背景
趙元任(1976)曾經說過下面一段話:
[英語的]「There is」無法直譯成漢語,漢語里只有「有」。「There is a man」譯成「有人」。…… 碰巧的是,「There is」與「has」都譯作「有」,而「有」字與作「是」字解的「is」沒有任何關係。所以,西方哲學中有關「存在(being)」的問題很難用漢語說清楚,除非特別切斷「存在」與「是」的聯繫,把它與「有」掛鉤。
西方哲學是圍繞being而進入形而上學的思辨,而中國先秦名家則是通過對動詞「有」的反思而進入形而上學的思辨,「有無」概念是中國傳統哲學本體論中的核心概念。中國人習慣於「類比」(analogy),把「是」變成了「好像是」或者「就當是」,「甲,乙也」是傳統的訓詁學的基本格式,所以「是不是」的問題不值得深究,不值得注意。我們認為這也許就是中國「是有分立」而西方「是有包容」(there is也是一種is)的哲學背景。
中國哲學很早已注意到「物」與「事」之間的聯繫,鄭玄在界說《大學》中的「物」時,便認為:「物,猶事也。」(《禮記注?大學》)這一界定一再為後起的哲學家所認同,如朱熹在《大學章句》中便上承了對物的如上界說,王陽明也認為:「物即事也。」(《王陽明全集》47頁)我們覺得這就是西方語言「名動分立」而漢語「名動包容」的哲學背景。
各種漢語優勢論和英語優勢論基本都來自於偏見。
偏見1,(英語辭彙的記憶量太大。「有文化」的英美人辭彙量總得在三萬以上。漢語有三千個字就足夠用。當然學漢語還得記片語,但是負擔會小很多,因為那些字你都已經認識了。)
對於現代漢語,詞語一樣是最小的意義單位,而不是字。別說字都認識,經常出現一個詞構成的字你都已經認識,但一樣不知所云的情況。比如成語,比如黑話切口,比如特定領域的術語。讓一個普通中國人翻開黑格爾的小邏輯。我相信絕大多數字他都認識,但他一樣看不懂。不是句子用了非中文的語法,而是那些辭彙在常人認識的辭彙量之外。現代漢語中還是存在單字構成的詞,但雙字詞,多字詞比例越來越大。這是漢語知識容量快速擴張而漢字被常用字型檔固定的必然發展趨勢。
當指出英語辭彙量大的時候, 需要指出英語的常用詞根數量小很多(和常用漢字數量接近),也一樣有類似望文生義的功能,還可以看詞根知詞源(從拉丁文,希臘文,法文還是條頓語等等),這些詞根詞源會給單詞不同的感情色彩。
當指出漢語常用字少的時候,需要指出現代漢語的辭彙量並不少,否則漢語豈不是一門知識不足的語言?一門語言能夠表達的東西越多,其辭彙量自然就會越大。一個人的知識越多,他的辭彙量也就會越大。語言的辭彙量大並非什麼缺點,努力論證漢語只需要比較少的字所以更優越的人應該把這個邏輯套用到鳥語上,然後得出嘰嘰喳喳的鳥語最為優越的結論。
偏見2:(英語只有母音與輔音,漢語除聲母和韻母之外還有四聲。因此,漢語總的發音種類大約是英語的三倍。傳遞同樣的信息,發音總數少的語言一定會用到更多的音節,所以用漢語的話,單位信息的表達速度以及思維速度更快。)
提高閱讀速度的一個常識是,放棄默讀。在心裡把字詞一個個念出來只會嚴重降低閱讀速度。
涉及閱讀的思考需要脫離「讀音」這件事, 而更多的思考(形象,聯想,推理等等)和語音表達就完全沒什麼關係了。從所謂單位信息使用音節的數量 關聯到 思考速度是多麼的大謬不然。而關於漢語單位信息表達速度更快的觀點也未必正確:每種語言都有自己較短捷的表達方式和較冗長的表達方式,並非漢語在每個詞語都佔優。隨便舉例:動物園三個音節 vs zoo一個音節,詞語如此,從語義到語法都各有快捷的表達。
偏見3: 漢字是方塊字所以整齊美觀。
這不是一個錯誤觀點,這只是出於個人感情的審美偏好。所以我不評論了。
ps,字母都一樣大,所以也很整齊的。偏見4:英語比漢語精確,語法成熟。
我想指出,英語語法書中的例外之多讓那些語法書都應該正名為英語語法例外書。從冠詞,單複數,從句,倒裝,沒有一個語法約定的地方沒有10倍於約定的例外。
其語言的不嚴謹大約可以和漢語媲美。要說語法嚴格,法語比英語強多了。
漢字字型檔已經被國標固定,所以國民無法造新字。最多是老字新義:比如囧字的新生。
幸好現代漢語的意義單位確實已經變成詞,因此以成千上萬的字為單位開始造新詞。 網路時代這點尤其明顯。英語造新詞相比起來方便不少,但他們要想添加一個約定俗稱的詞根也非常困難。所以也出現不少中國式堆字成詞的詞語:比如你要是看哈利波特,能看見 who-you-know, know-it-all 這樣的詞。但一句英語里要是有太多這樣的詞還真就不怎麼像英語了。
@internet探索者 的答案都能漲到400贊真是有點無語,現在好像已經被舉報了,底下評論中各種無腦黑和強詞奪理讓我大開眼界,這不僅讓我想到了之前看過的一個答案
如何評價 74% 的網友支持聘用有能力但持假文憑的人? - Xi Wa 的回答
為什麼這個答案中那麼多人都覺得漢語語言優美,表達豐富,英語相比死板僵硬就是渣渣?因為90%的人的英語水平根本不夠領略英語之美。
不過這也是情有可原的,我們的母語水平必然比我們的外語水平要高。打個比方,漢語就像我們周圍的空氣,雖然看不見摸不到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但無時無刻不在它的懷抱之中。而英語,雖然知乎上每個人可能都學了十年以上,但如果仔細想一下,除了英語課打著瞌睡聽到的一點辭彙和語法,真正的實際運用能力有多高?要是不信,隨便找一本英文原著小說,捏著鼻子看10頁,測一下自己需要多長時間,能讀懂多少。或者下一部生肉美劇,試試自己不看字幕能聽懂多少。這還是簡單的讀和聽,是信息的輸入。信息輸出就更難一點,有多少人能和外國人正常交流而不是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所以一定要正視自己的水平,不要總是自我感覺良好,而實際能力只是渣渣。
這個問題下很多答案和評論都表現出知乎上面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當談論某一個門檻比較高的東西時,例如量子物理、高等數學,識相的人會懂得及時收嘴。討論某個門檻較低的東西時,比如語言學,很多人就開始一擁而上,憑自己的一知半解就開始發表自己的觀點。他們以為自己長著嘴就可以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以為自己學過兩頁《生活與哲學》就可以討論馬克思主義和辯證法,以為自己學了幾年的英語就可以評價英語的優劣。殊不知別說他們的英語水平,連母語水平都未必過關。任何一個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不會把「笨拙」寫成」笨絀「。每一道不起眼的門檻面前,都有萬丈高山需要攀登,爾後方能一覽眾山小。沒有認真研究過英語的人,根本沒有資格也沒有能力進行英漢比較研究。既然大家願意把時間花在知乎上,說明大家見識更大的世界,希望大家盡量保持謙虛的態度,對自己尚未充分了解的東西謹慎發表評價。
例如,之前底下好幾個答案都提到了一首英文詩(現在大多已被摺疊)和其幾種漢語版本的譯文,企圖以此來證明英語的表達力不及漢語。事實上,這首英文原詩的意境很樸素淡雅,用詞也都很簡單,很有白居易詩歌的感覺。與之相比,漢語版本的翻譯很大程度上有過度翻譯之嫌,很多意象過於厚重,與原文的格調很不符。不僅如此,其中很多版本都是徒有其表,只是表面上符合詩經楚辭七律的格式,仔細一讀就能發現韻律什麼的根本不符合這幾種體裁的要求。這種翻譯可以說是單純的作秀,初看之下驚為天人,仔細分析就會發現根本就不算翻譯。如果單看英語原詩,用詞確實很簡單。但是不能以這樣一首簡單的小詩,就認為所有的英語詩歌都是簡單的,以此否定掉一門如此古老的語言。英語中同樣有意蘊悠長的愛情詩,這裡隨便列兩首大家感受一下。如果讀不懂,可以自己找翻譯。但這兩首詩是無論如何都翻不出原汁原味的風采的。
第一首是Shakespeare的「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ing buds of May,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ed; 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ed;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rest in his shade, 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st.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So long lives this,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第二首是John Donne的WITCHCRAFT BY A PICTURE。
I FIX mine eye on thine, and there
Pity my picture burning in thine eye ; My picture drown"d in a transparent tear, When I look lower I espy ; Hadst thou the wicked skill By pictures made and marr"d, to kill, How many ways mightst thou perform thy will? But now I"ve drunk thy sweet salt tears, And though thou pour more, I"ll depart ; My picture vanished, vanish all fears That I can be endamaged by that art ; Though thou retain of me One picture more, yet that will be, Being in thine own heart, from all malice free.
愛情是全人類共有的情感。每一種語言中都有大量以愛情為主題的妙詞佳句。如果覺得只有漢語有,其他民族的人全都是冷冰冰的硬石頭,難免貽笑大方。
原問題的評論中,還有人質疑我的愛國立場,認為英語學得多就是不愛國。無可否認每個語言都有自己的社會文化屬性,每個語言都是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漢語當然是中華文化中璀璨的明星。但我強調一點,我熱愛漢語,是因為漢語是我的母語,並不是因為漢語優於其他的語言。同樣,漢語並不會因為有這麼多人熱愛它,就天然地優於其他語言了。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熱愛漢語,但熱愛漢語並不需要同敵視其他語言聯繫在一起。在21世紀,還以封閉的眼光對待世界,恐怕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無論是於自身成長還是於民族復興都不利。與廣大知友共勉。
PS:如果大家真的想客觀了解一下英語和漢語的區別,推薦大家讀一下連淑能的《英漢對比研究》,觀點非常深刻,語言也很通俗易懂。不過新出的增訂版後面加了很多英漢文化方面的對比,這部分就比較神棍了,只讀前面半本即可。讀完之後就會發現英語和漢語在方方面面都不同,但並不妨礙它們都成為古老而歷久彌新的語言。
目錄
上篇 英漢語言文化緒論語言與文化1 綜合語與分析語2 剛性與柔性3 形合與意合4 繁複與簡短5 物稱與人稱6 被動與主動7 靜態與動態8 抽象與具體9 間接與直接10 替換與重複綜述英漢語言常用的表達方式下篇 中西思維方式緒論思維方式1 倫理型與認知型2 整體性與分析性3 意向性與對象性4 直覺性與邏輯性5 意象性與實證性6 模糊性與精確性7 求同性與求異性8 後饋性與前瞻性9 內向性與外向性10 歸納型與演繹型綜述悟性與理性參考文獻記得網上前段時間傳了一個說漢語是比較符合面向對象思想的,是封裝性的語言。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406310.shtml漢語的信息熵很大,就是說相同字元承載的信息量大。也就意味著中國人不怎麼動嘴就可以把事情說清楚,不過我覺得這樣使得中國人變得思維懶惰。。。這些英語都不具備,但是英語卻是計算機領域的通用語言。其實我也解釋不清楚這其中的奧妙。大概是因為對於程序而言拼寫語言確實比象形語言有優勢,更高效,可以產生更高的生產率。「優勢」 「劣勢」 都是主觀且片面的。
首先語言根本是用來傳遞信息的,就是交通工具; 其次語言是演化的。因此,存活到現在的語言,都是有著自己的特點。都能描述我們所在的世界的所有概念。與此類似的是計算機程序語言之爭,有人認為C最「好」,因為可以直接指針操作內存;有人則認為是Java, 因為與平台無關,且自動GC大大加速了開發,還有人認為Lisp functional programming才是王道...
優勢還是劣勢需要放到某個scenario才有意義,比如在尊卑分明的文化里,語言就能演化出你,您,尊駕,寡人等,這點中日韓都類似。 但是英文沒有。
語言中最小的語義單位是『詞』, 在英文里詞就是兩個空格間的字元串, 中文裡面詞的概念比較模糊,而且每個單字都可以自己成詞;因此會有「表述同樣意思中文比英文短」,但實際上這也算不上是什麼優勢,長度是短了,但是沒見省墨水。優點
(1)表音文字(漢語的一個字既要掌握字形以外還要掌握讀音,增加了中間的信息量;無拼音時,反切法、注釋法等注音方法存在很多缺點導致語言推廣很困難,產生了九成文盲;雖然英漢對掃除文盲的貢獻率都不如日語,但明顯英語>漢語)。
(2)西方發達國家如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加上一個發展中大國印度的語言,佔盡信息、媒體、科研、技術優勢;全球使用人數僅次於漢語,而且全球使用者總gdp>其他同一語言使用者的總gdp;使用地區遍布全世界,為其他語言所不能及;且英語作為非母語、第二語言的學習人數,為其他語言所不能及。
(3)思維巧妙,講究句式章法。
(4)總體來說,在全球語言中悅耳程度算中上流;而且屬於盎格魯-撒克遜語,學習如德語之類等發達國家 印歐語系的語言也有思維上的優勢。
(5)非聲調語,音節內沒有聲調變化;相對於漢傣語,相當於降低了發音難度。
缺點
(1)準確性差,意思表達歧義多,且在意境營造方面差於漢語的。(漢語廣泛運用詞根複合法,在組詞方面比較靈活,意境營造更加優美)
(2)音節數多,表達同一個抽象概念,英語往往不能像漢語一樣用雙音節詞解決(就總數來說,英語音節十萬個左右,漢語只有四百個左右)。
(3)輔音佔優勢(母音屬於樂音,而漢語是母音佔優勢),且屬於非聲調語,音樂性不如漢語。
(4)同一本書,篇幅往往比漢語長,而且閱讀漢語書的時候翻中間的一頁幾行基本上就知道這本書說什麼,英語不行。
(5)形式變化複雜(語法規則比漢語複雜,講究形合,英語的語法如一些定語後置,賓語前置,強調句很像古代漢語的;漢語經歷了一個發展的歷程,王力先生認為,漢語相對於英語更講究意合)。
(6)數數比漢語複雜,化學元素表達沒漢語來的巧妙。
在我看來,漢語還是更加博大精深的。學了這麼多年英語,我最痛恨英語中兩大現象:
一、書面語中大量使用長句、複合句(幸虧英語口語中很少有此現象)
明明可以用四五句簡單句說清楚的事,老美、老英在寫作時非要揉到一起搞一個長句,然後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動詞的形態問題,然後老美發現這麼長的句子就連他們自己都搞不清每個動詞的時態、語態該怎麼用,於是乾脆用名詞化結構把大部分動詞都幹掉……我泥馬服了!用幾個簡單句代替長句不就結了,會要了他們的命嗎?
二、不厭其煩使用多個詞去描繪同一件事情(這就是英文詞彙量相當大的原因,大部分都在重複)
現代漢語描述一件事、一個概念往往用一個名詞就能搞定,比如用馬拉的車,就叫「馬車」,你跑遍華夏大地都叫做「馬車」,可是英語呢?cart/coach/wagon/carriage都可以表示「用馬拉的車」,最要命的是這四個單詞都必須學,因爲就算你對老美說話時認準了用「wagon」,可是老美說話寫文章時一會兒「wagon」、一會兒「coach」、一會兒又是「cart」,你只學一個「wagon」怎麼夠用?再比如動詞「停車」,全中國13億人除了少數民族的專用語之外都是說「停車」二字,最多衍生爲「停下」,都有個「停」字,英語中卻有stop/halt/pull over,都能表示「停車」,更可惡的是這三種說法字面上看起來毫無關聯,美國電影中一會兒「stop」、一會兒「halt」、一會兒又是「pull over」,你只學會一個「stop」怎麼夠用?看電影都不通順。再舉一個生僻的例子,你知道「月球」在英語中有幾種說法?我知道的就有三種:moon/luna/selene,日常生活中美國人只用「moon」,但是當涉及到月球的天文學術語時,上述三個單詞都能見到身影!你只學會一個「moon」遠遠不夠!例如「selenography」(月面學,研究月球表面地理形態的學科)、「apolune」(遠月點,航天器以橢圓軌道環繞月球飛行時離月表最遠之處)等等。
這裡我還要聲討一下「moon」這個詞:英語中「moon」一詞除了指「月球」之外還經常用來表示「天然衛星」,土星、木星、火星等太陽系其他行星的衛星也經常稱作moon……其他行星的衛星竟然也叫moon!moon你個頭啊!此用法翻譯成中文就是「土星的月亮」、「木星的月亮」、「火星的月亮」,完全把「satellite」(衛星)這個詞拋到腦後!你讓satellite情何以堪?!
看到沒有?描述100個概念,漢語中基本上用100~150個單詞就行了,詞彙記憶量也就是這麼多,而英語呢?每個概念都要起若干個名字,而且這些名字看起來毫無聯繫(無論拼寫上還是發音上),描述100個概念英語可以給你400~500個單詞!最可氣的是每個詞都要學、都要背,因爲英美人士寫文章時總喜歡變著花招來!一會兒「stop」、一會兒「halt」、一會兒「pull over」這種事情在英語中比比皆是。
至於構詞法?別跟我提英語構詞法!學了這麼多年英語,老子終於搞清楚一件事:英語單詞是由希臘語詞、拉丁語詞、德語詞、法語詞四種主料再加上一大堆副料(其他語言借詞)混合而成的超級大雜燴!就像英國人做菜時什麼都往裡放(全球著名的英式黑暗料理),英語也是什麼語言的詞抓過來就用,以前我就納悶了:「動物」明明是「animal」,「動物學」怎麼是「zoology」?「高度」明明是「height」,「恐高症」卻變成「acrophobia」;「水」明明是「water」,「水文學」卻是「hydrology」;「溫度」是「temperature」,「溫度計」卻是「thermometer」……這種見鬼的例子太多了!後來才知道泥馬「zoology」、「acrophobia」、「hydrology」都是希臘文單詞!是從希臘語借用過來的,把希臘字母改成拉丁字母、再改一下拼寫細節而已,像「thermometer」這種單詞還是希臘語跟法語聯姻的產物(「meter」來自法語「mètre」)……學到這裡我真的有一種想罵人的衝動!!!!這麼多年,我學的究竟是「日不落大英帝國的語言」還是「歐洲大鍋飯」?這種大雜燴一樣的烏七八糟的語言,別跟我提什麼「構詞法」,它不配,真的。(我還沒提到「alcohol」是從阿拉伯語跑過來的呢)
英語的優勢之一是學習成本低,通俗易懂。漢語為母語的人,面對生僻漢字往往連讀都不會讀,但是英語的native speaker見到一個生僻單詞很多時候可以順利地讀出來,並且根據詞根詞綴大致猜到意思(專有名詞除外)。
其二是因為英語的結構性規律性較強,可以在有限的單詞基礎上很方便而又通俗易懂地構造新的辭彙和短語,比如decision-making, job-hunting, absofuckinglutely(誤)。順便吐個槽,英語菜單比漢語菜單實在多了。經常出去吃飯看到中文菜名寫得風雅飄逸然而根本猜不出是啥的,一看下面英文名秒懂,比如成都某著名高大上坑爹私房菜的花開富貴——spicy snowflake beef,其實就是一道擺盤比較能折騰的香辣牛肉而已。非語言學專業,話有點糙,敬請指正。語言沒有高低之分。漢語古老、靈動、優雅,但是這不代表中文就是高貴的其他語言就是低級的。也沒有任何捧英語的意思,不服不辯。———————————————— @趙二狗 的分隔線————————————————說不服不辯一半是賣萌一半是因為我懶。並不是理虧。雖然不是語言學專業,但因為興趣所在選修過linguistic。語言不分高低貴賤,no language is superior or inferior than any other,這是語言學最基本也是公認的常識。熱愛自己的語言和文化沒有錯,我也非常為漢語驕傲。但是需要靠母語來尋求優越感的,99%是英語不好漢語功底也未見得多深且閱歷短淺心胸狹隘的人。哎呀這個地圖炮好像放得有點大。
世界上7000+種語言,因為宗教學專業問題,接觸過300+種,尤其是接觸過各種已經滅絕的語言。
所以我覺得我對這個還是有發言權的。
———————————————————————————————————————————
梵文學了十幾年,拉丁語學了幾年,漢語學了二十年,其他語言可能說出來大部分人沒聽過
——————————————————————————————————————————
1.針對這個問題,我要說的第一點:
英文不是ABCD而已世界通用語言,拉丁語之外,經歷了西班牙語和法語,然後是現在的英語階段。
現在全球99%的程序語言都是英文,沒有英語你覺得會怎麼樣?
2.你確定你嘴裡說出來的是漢語?
歷史語言學的角度來說,純漢語已經GG了。 現在的漢語夾雜了N多種少數民族的語彙和語法內容——————————————————————————————————————————
3.提問的人估計主要想問: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的區別。語言的演進,基本是 語音、語法、辭彙、文字 四大點
其中,漢語的語音、辭彙 都跟文字關係密切1、語音
漢語語音簡單,這其實說不上什麼好壞,只要別簡單到像日語那樣就行,那就是先天殘疾了語音簡單的直接影響,就是漢語非常不適合表音文,由於辨識度過低,漢語用表音文相當於自殘日語是先天殘疾,韓語、越南語則是自殘2、語法
這一塊其實,要說透太難了,浩如煙海,因為他是造句,更是作文大家都熱衷於中英比較,其實我覺得可以不急著比較,先去歸納整理 英國喬叟、莎士比亞、托爾金的文學,以及中國四大名著,才能把兩種語言在語法上的表達潛力,挖掘的清清楚楚否則,因為英翻中不順、中翻英不順,就說漢語或者英語有缺陷
那我覺得是因為自身水平不行《挪威的森林》日中英三種版本對照,是一種享受,因為三種語言都真的太美3、辭彙-文字
這一點,我能想到的就是:「中國日本人小時候學漢字,好過歐美人長大後學羅馬希臘」從倉儲量來說,漢字根 vs 希羅根 就算能分出高低,也是遠遠超過這個21世紀所需兩邊都還有很大的容量可供使用差別在於,漢字是幼年學,希羅詞根是歐美人長大了再學東亞人幼年學一個「四」,歐美人長大了還得學quadro、tetra東亞人幼年學一個「水」,歐美人長大了還得學aqua、hydro至於先天殘疾就真的是很吃力了日語現在片假名大量充斥,雖然確實有二戰後倒向美國的因素但我覺得還有另一種可能,就是漢字、漢借詞幫日語補的血,日語也已經快用完了日語一直在用盡一切辦法提高自己語言的容量,但感覺招數已經快不夠用了一個是條行碼
一個是二維碼有得比么漢語:星期+一二三四五六七
英語: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Saturday,Sunday 月份就不寫了。漢語:牛,牛的;馬,馬的;豬,豬的;狗,狗的;貓,貓的;狼,狼的......
英語:cow, bovine;horse, equine;pig, porcine;dog, canine;cat, feline;wolf, lupine 想到每種動物都有一個跟它名字完全不同的形容詞,您不覺得後脊樑直冒冷氣?這是英語最大的問題,也是這種語言顯得很「笨」的地方,辭彙的記憶量太大。「有文化」的英美人辭彙量總得在三萬以上。漢語有三千個字就足夠用。當然學漢語還得記片語,但是負擔會小很多,因為那些字你都已經認識了。
英語的拼寫學到一定的程度也會發現一些規律,但是畢竟詞源複雜,例外很多,遠不如漢字像「月貝凡」之類的好記。所以,能認會說就是不會寫的英語單詞數量多於同樣性質的漢字。
英語只有母音與輔音,漢語除聲母和韻母之外還有四聲。因此,漢語總的發音種類大約是英語的三倍。傳遞同樣的信息,發音總數少的語言一定會用到更多的音節,所以用漢語的話,單位信息的表達速度以及思維速度更快。具體的例子是趙元任曾經比較用英語和漢語背誦乘法口訣的速度,漢語用時30秒,而英語使用了45秒。另一個直觀的例子是漢語與日語的比較,由於日語的發音種類比英語更少,所以許多漢字讓日本人念總得兩三個,甚至四個音節才能表達。
漢字與位元組的比永遠是1:2,一個漢字佔兩個位元組。英語則有不少長單詞,再加上每兩個詞之間必須有比漢語多出來的空格,所以單詞與位元組的比例大約是1:6。漢字明顯節約儲存空間,聯合國6種文字的官方文件(注意不是官方語言)中最薄一本一定是漢語。
漢語是方塊字,所以詩詞的書寫形式本身就具備整齊劃一或錯落有致的美感。英語如果沒有左右對齊或居中的自動排版,只能是自然錯落。當然英美詩人也有注意到形式美的,刻意鼓搗出金字塔、平行四邊、墓碑,等形狀。不過這顯然人為痕迹太重,缺乏自然趣味。
以上各點都表明了漢語的優勢。
比較起來漢語的不足之處在於,打算深入了解掌握漢語的人必須讀許多成語故事,背一些常見的古詩詞,還得熟悉那些經常被引用的古文典籍,所以學習量比較大。雖然英語也是一樣的,打算深入也得讀莎士比亞戲劇或經改編的戲劇故事,了解聖經和希臘神話,以及其他必要的經典著作,但是其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內容是可以在西方通用的。換句話說,深入學習英語中有一半左右的功夫是事半功倍的。畢竟目前世界上西方文化占強勢地位,通過學習英語不僅了解英國文化而且熟悉整個西方文化顯然是一舉兩得的事。反過來學漢語下了同樣的功夫只能了解中國文化,不可能涵蓋整個東方。
英語最大的優勢就在於由歷史原因造成的國際通用範圍廣。包括英美加澳新這五個核心英語國家以及英聯邦國家和前殖民地國家在內全球約三分之一的人口講英語或可以說英語。科技信息70%以上的載體是英語。許多工程項目規定的工作語言都是英語。所以,正如已經有人提到在現代科技,尤其是計算機,互聯網,IT業等方面,英語佔據絕對優勢。
英語還有一點局部的小優勢就是英語字母很容易用手勢表示,所以在手勢語方面比漢語更發達。
------------------------------------------------------其他方面--------------------------------------------------
手語。這裡討論的是聾人使用的手語。手語有兩種,我自己給它們分為「口語」和「書面語」。目前常用的一般被稱為自然手勢語,就是小虎隊曾經比划過的還有電視上有時會在小屏幕出現的,都屬於「口語」 。它是根據手勢的變化模擬形象或者音節以構成一定意思或詞語,在聽力障礙的人之間互相交際和交流思想的一種手的語言。其中,動作快慢、方位、面部表情、體態語言、視覺空間位置都是重要組成部分。「書面語」則是單純用手勢表達一種文字,然後根據文字來會意的手語。這種手語也被稱為指語或文法手語,只是使用的人較少。即使這樣,從前只是英語手語有「書面語」,漢語僅僅是「口語」中夾雜約五分之一的漢語拼音,而沒有漢字型「書面語」。在手語的「口語」方面,大家應該都差不多,英語和漢語都不具備明顯優勢。但是在「書面語」方面,顯然英語比較麻煩。儘管有不少縮略語,但還是不能滿足表達的需要。「說話者」經常得按照規定好的手勢把一個一個字母拼出來,再把一個個單詞連成句子很費時間,「聽眾」也很累,所以只在必要時少量使用。在中國,近年來集眾人智慧發展起來的PL型音形碼漢字手語(普樂手語)可以看做是中國手語的突破。如果在政府支持下由專家課題組深化研究完善,該手語非常有可能取得世界領先地位。同時將又一次證明漢語語言本身的優勢。
旗語。這個完全是英語的天下,不過只是海軍對外使用範圍很窄。
盲文。英語盲文沒有什麼變化。中國盲文有大陸、台灣和粵語三個分支。其中大陸目前有現行和雙拼兩種盲文並存,這裡的現行是指舊盲文。近年來,又有人設計出了雙指盲文和高速盲文。很可能在這個領域未來將證明漢語依然有優勢。越短漢語優勢越明顯,越長英語優勢越明顯。
首先要說明一下英語是一門非常優秀的語言,語法簡單,學習容易,構詞和發音科學,表達力非常強大。
相比較法語的語法,英語更簡單合理。 相較與俄語的發音,英語又優雅上許多。 當然這主要源自美國文化的影響力。 漢語呢是一個奇葩,表意字體在全世界基本上都滅絕的情況下,漢字還能活得如此興興向榮,它一定有它的絕活。 總的來說,漢語和英語最大的區別在於表意的精準度上。 英語是一門精準度極高的語言,像文藝復興時期的人體解剖,漢語則像後來的印象畫派,籠統,抽象,更靈活,更藝術。這種差異也延展到了中西文化當中。
中文的使用需要中國傳統的文化和思維,我們經常會說"春秋","酸辣","柑橘"(注意這種構詞法,中文大量存在)等等,外國人就會問,你到底說的是春還是秋,是酸還是辣,是柑還是橘啊? 沒有中國傳統的文化做底子,像西方人那樣去思考問題,這種文法就很可笑。但我們中國人就知道其中的意味。
韓國人全面放棄了漢字,估計在中西文化的衝突中,他們崩潰了,因為沒有中國文化的底子,但據說最近他們又後悔了。
日本人正如他們善變的性格一樣,自明治維新後,中西都各半,但是漢字很多已經不是原來的漢字,他們又自己發明了很多。東方文化的底蘊還在。
漢字在五四運動的時候一度要被廢除,後來胡適改白話文運動,建國後又改簡化字,現在的漢語實際上吸收了大量的外來語,尤其是日本轉譯的單詞。
中文的文法非常有利於文化的傳承。就像印象主義提倡的那樣,你通過光和影的變化就能感受到一百多年前畫家內心的感受,這種感受真實存在,但不能精確描述,只能是一種印象。
這樣我們就能從文獻中感受到中華文明的博大燦爛,我們先人的精氣神,就能一代一代傳承下來。
而英語則更有利於科學發展,我們搞計算編程的人都知道,哪些鼓吹中文編程的人都是扯淡,英文的優勢太大了。英語由於是由發音來造詞的,它造新詞非常容易,不同的詞根組合就可以了。相比之下,中文造新詞就很困難,造一個詞需要組成這個詞的字能解釋它的意思。
我們的網友在這方面做了很多貢獻,比如說粉絲,不能說好壞,至少普及了。台灣人說部落格,我們說博客,似乎大陸的水平要高點。
所以未來,我認為日本是做得很不錯的,要好好學習。中文的發展,我個人意見是首先全盤西化,讓西方文化流進我們的血液,然後再融合中國文化。放心,英語和西方文明不會同化我們中華文明的基因,它們沒那個本事.英語的結構性和邏輯性很強。運用從句可綿延數行但包含的邏輯關係清晰明了。中文對語法的要求則非常低,表達的自由度很高,雙音節詞的造詞創詞也很多。
我就說一點英語這麼多年讓我羨慕的地方吧——就是那句「I"m sorry」。
看美劇或外國電影時候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場景,兩個人在談話,其中一個說到一些自己遇到的不好或不幸的事,對方會呈現出同情或共情的表情,說一句「I"m sorry」,這個人回答一句「thank you」或是「It"s ok」。這句「I"m sorry」讓我十分的羨慕,因為在相同的境況下,漢語里是沒有這樣一句功能類似的萬能回答的。
比如有時候遇到朋友跟我說某某親人去世了,看著朋友難過的神情,我十分想安慰一下,但卻找不到一句合適的話。說「不要太難過」吧,太不痛不癢了,遇上這樣的事誰會不難過,又怎麼可能一下就不太難過;說「我知道你很難過」吧,顯然又太假了,你沒有經歷,怎麼可能感同身受;根據「I"m sorry」翻譯過來說「很抱歉」、「我很難過」或者「對不起」吧,又太牽強了,不符合我們中國人的文化和習慣。真是讓人心塞,到現在都沒有找到像英語的「I"m sorry」一樣讓人既能感受到你的關心,又確實能緩解氣氛的回答。O系東亞底層土著 父系語言得內漢語系 漢語核心辭彙和印歐語同源率23%藏緬語74%南島語14% 6千年夷苗古中原人
「大O(O3)至上主義」開歷史倒車的誤區 - Off Topics - 人類生物學在線 Biological Anthropology online - Powered by Discuz!
幾大O系父系分支語言形成的語系區別都比較大。為什麼分離年代和主要地理分布遙遠的幾大O系分支在中國版圖內,後來又形成了講統一一致的漢語?為什麼與中國鄰近的韓日語與漢語相距那麼遙遠? 漢語與以O系父係為主的所有支系語系都相去甚遠,卻與中東高加索語系、西伯利亞的葉尼塞語系、北美的納得內語系非常相近!而這些語系都是Q系父系高頻。根據父系舌頭假說,我們不得正視面對,最初的漢語是Q系的父系舌頭語言!
漢語的另一個獨特之處是,它是東亞語言中,罕見地和印歐語有很多相似性。
漢藏-高加索語系
20世紀80年代,俄國學者斯塔羅斯金提出獨樹一幟的"漢藏-高加索超級語系假說"。英年早逝的俄國天才語言學家謝爾蓋-斯塔羅斯金(Sergei A. Starostin,1953-2005,也是漢學家,他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與美國漢 學家白一平[William Baxter]、中國學者鄭張尚芳不約而同地提出相似的漢語上古音構擬方案,在漢語音韻學研究史上是千載難逢的佳話) ,他從辭彙、語音、形態三方面分別進行了論證,曾主張 「漢-高加索語系」的概念,把漢藏語、北高加索語和葉尼塞語(古代匈奴人可能說與此有關的語言)包括在內,後來又把巴斯克語、布魯沙斯基語、蘇美爾語等系 屬不明的語言材料加進去,從而形成「得內-高加索語系」,為漢語和漢藏語具有更遠古的語源關係提供了進一步的線索。葉尼塞語系分布在俄羅斯西北利亞地區。
漢語的遠古淵源
漢-高加索語系,亦作得內-高加索語系,或譯作達內-高加索語系,包括漢藏語系、布魯夏斯基語、葉尼塞語系、北高加索語族以及北美的納-德內語系。其存在還處在爭議中,因為大部分的研究在20世紀90年代才開始展開。有時蘇美爾語和阿爾岡昆-瓦卡希語系也被歸入其中。這個語系與美洲印第安語的Na-Dene語系有關。美國學者也法國-西班牙交界處的巴斯克語、巴基斯坦北部的布魯沙斯基語(Burushaski)、兩河流域的蘇美爾語(Sumerian)等語言的材料加入進去,從而為漢語具有更遠古的語源關係提供了更進一步的線索。因此,對漢藏語系的起源問題,應該從史前的全球語言聯繫特別是歐亞大陸的語言接觸的角度重新審視。
我們看到以上納-得內語系、葉尼塞語、布魯夏斯基語、巴斯克語等,在當地都顯得比較孤立,人數也少,象葉尼塞語現在只有幾百人會說了,幾近滅亡。
然而我們看到同屬於該大語系的漢藏語系卻很龐大。同樣地我們漢藏語系尤其是漢族中存在一種特殊的特徵單倍群,即Q1a1a1-M120。通過此我們看到漢藏語系與在地理上隔絕那麼遠甚至孤立人群的納-得內語系、葉尼塞語、布魯夏斯基語、巴斯克語、高加索語、爭議中的蘇美爾語竟然屬於同一個語系。而其中內在本質奧秘就在於這些人群都存在Y-Q或Y-Q1a系人群存在!
我們也知道漢藏語系人群占高頻的主要是Y-O系人群。這個情況說明東亞Q1a1a1系人群曾經強烈地佔據了社會的主動,在O系中普及Y-Q系語言!結合歷史我們知道,曾經經過了長期遷徙的姬周家族從西北地區進入關中,推翻殷商,建立周朝。周人自稱華夏族。歷史明確記載後來華夏族東進南下,融合了土著東夷南蠻等族群,從而形成了漢族。顯然這個過程必將把周人的語言形成官方語言而在土著人群中普及。東亞的漢藏語系由於姬周的強勢地位,最終形成了東亞大一統國家而得到普及。推測姬周為Q-M120系,那麼漢-高語系的存在就得到了完全合理的解釋。其實這種改變很容易發生的,只要你能取得統治主導權。我們現在都知道很多新疆維吾爾人漢語說得很地道,這是因為漢語普及教育的結果。另外一方面也看到以土著O系語言影響佔優的南島語言、壯侗語系、苗瑤語系實際上與漢語系距離較遠。(參見:歷史上並不存在漢藏分化。) 1972年,美國學者白保羅(Paul K Benedict)把壯侗語和苗瑤語從傳統的漢藏語系中清理出去,歸入澳台語系,組成了一個涵蓋南亞語,南島語,壯侗語,苗瑤語在內的南方大語系(Austric)。 南方大語系當是以Y-O系人群的原初語言佔優,受Y-Q系的影響相對較小。
2008年,Edward Vajda 提出得內-高加索語系假說(Dené–Caucasian languages -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né–Caucasian_languages),已經被不少人接受。該語系家族包括:東亞的漢藏語系、北美的納-得內語系、西北利亞的葉尼塞語系、北高加索語系,以及西班牙-法國交界的巴斯克語系、巴基斯坦境內的布魯夏斯基語語系。考察這些語系人群,發現都受到過Y-Q系人群的強烈影響。根據2012年一篇論文對納-得內語系相關人群進行基因測試證明,納-得內語系人群的Y-Q分布頻率約有50%或更高,其中一種特別的類型Q1a1-F746*又在Q系中佔了30%左右。而葉尼塞語系族群Y-Q系頻率更高達80-100%。這就確定性地把得內-高加索語系與Y-Q系單本群人群聯繫了起來。屬於這個語系的講漢語的Q分支主要是Q1a1a1-M120,估計約佔漢族3-8%左右。
Starostin和他的同事按照二叉演變樹從「巴別塔項目」中提出該理論,並計算出語系分離年齡,漢語與葉尼塞語系分開年代最近,大約在公元前5100年。著名加拿大漢學家蒲立本專門著書論證匈奴語言不屬於阿爾泰語系的,而屬於葉尼塞語系的。這與司馬遷記載匈奴王族為黃帝後裔以及有關的古DNA匈奴王族多Q也吻合。
我們需要思考一個問題:幾大O系父系分支,所對應形成的語系以及地理分布都存在區別。但為什麼分離年代和主要地理分布遙遠的幾大O系分支擴散到東亞中國境內的人群,在中國版圖內,後來又形成了講統一一致的漢語?為什麼與中國鄰近的韓日語與漢語相距那麼遙遠?漢語與以O系父係為主的所有支系語系都相去甚遠,卻與中東高加索語系、西伯利亞的葉尼塞語系、北美的納得內語系非常相近!而這些語系都是Q系父系高頻。根據父系舌頭假說,我們不得正視面對,最初的漢語確是Q系的父系舌頭語言!
實際上Y-Q系遍佈於歐亞美大陸各個角落,大部分Y-Q系都融入了當地土著,融進世界各不同民族當中。而納-得內語系、葉尼塞語、布魯夏斯基語、巴斯克語這些頑固堅持獨立不同化的語系族群又幸運地保留了內在基因學證據,即與Y-Q系高度相關!除了東亞Q-M120到來深刻影響了O系語言,同樣Y-Q系對歐亞大陸眾多民族語言都形成了眾多影響。一個最簡單例子就是全世界絕大多數語言的爸爸媽媽發音幾乎都相似!最為典型就是英語與漢語的對應關係:
漢 英
父 Father (書面語)
母 Mother (書面語)
爸爸 Papa (口語)
媽媽 Mama(or Mom) (口語)
爹爹 Daddy (俚語)
有人說爸爸媽媽是人類起初的共同語言,並沒有什麼稀奇。但我們看到以O系語言佔優的日韓民族其爸爸媽媽發音卻與世界大多數民族爸爸媽媽發音完全不同。日語中爸爸是 「哦托窩桑」 媽媽是「哦卡啊桑」 。還有一種讀法,爸爸是「奇奇」,媽媽是「哈哈」。韓語中爸爸:??? (讀:o bo ji),媽媽:??? (讀: o mo ni)。日韓位於歐亞大陸邊緣,受Y-Q系影響較小。雖然漢時在朝鮮設置過四郡,但是底層O系語言仍然強大。這一點從當今朝鮮半島廢除漢語漢字就可以看出。
漢民族爸爸媽媽發音與鄰近的日韓完全不同,卻與遠在歐洲的英法德俄等語幾乎一樣,這難道不是很說明問題嗎? 英語的mother,法語的mère,德語的Mutter,俄語的мать,拉丁語的māter,梵語的mātā都是表示「媽媽」的書面語詞,最終都來源於原始印歐語詞根ma,也是兒語詞。 表示「爸爸」的還有拉丁語的pāpa,希臘語的pápas,法語的maman,義大利語的babbo,保加利亞語的babá等。表示「媽媽」的還有德語的Mama,法語的maman,西班牙語和荷蘭語的mama,義大利語和拉丁語的mamma,希臘語的mámmé等。
英語中與漢語音意相同的辭彙還有相當多,比如Then-然後、Stone-石頭等,這裡不詳細列舉。有人計算英語與漢語的分化時間當在5000年左右,這個時間比斯塔羅斯金計算的得內-高加索語系分化時間還要晚。實際上蘇美爾-古埃及文明體系大約從7000-3000年前進行過全球殖民探險與人種遷徙,伴隨Y-Q系遷居世界各地,他們的語言也就深刻改變和影響了土著語言。在東亞是Y-Q系語言佔據主導地位,而東亞南方少數民族的語言Y-O系則佔優。在歐洲則是Y-Q系深刻影響了Y-R1b,Y-IJ系的語言。由此形成漢語與英語看上去分化年代非常晚近的現象。由此本人在這裡提出歐亞美超級大語門的概念,即印歐語系與漢藏語系存在一個內在的語系聯繫。根據美國語言學家格林勃格的意見,提出歐亞總語系包括愛斯基摩-阿留申語系、楚科奇-堪察加語系、阿爾泰語系、烏拉爾語系、印歐語系等。俄羅斯學者提出諾斯特拉特語系,把阿爾泰語系、烏拉爾語系、印歐語系、閃含語系、達羅毗荼語系、部分高加索語言劃入「諾斯特拉特語系」,有的學者還將印第安語系納入。
- 華夏文明起源於Y-Q系族群!(這與山西橫水北倗國華夏文化諸侯國考古證據一致)
- 漢語起源於Q系父系的舌頭!
- 強大的華夏-漢文明同化了許多講不同語言的O系分支民族,他們成了漢民族一分子,他們的語言轉向了漢語。沒有被漢語同化的部分,就以少數民族形式保存了下來。
- 在強大華夏-漢文明營養哺育下,部分O系分支等在漢族內形成了爆發。由於歷史和地理的原因,某些偏南的分支如O1a1a1a1a1a1-F492 沒有遭受到北方民族大規模屠殺而在今天漢族中有較高的倖存頻率分布。
- 歷史時期,五胡亂華,北方民族系歷次入侵中原,逐漸超過了漢族人口,在強大華夏-漢文明影響之下,他們中大部分也成了講漢語的漢人,當然在這個過程,漢語也逐漸被胡話所影響。由於「民族融合」,他們在人種相貌上也與最初的華夏-漢人相貌甚至智商都趨近。但Y染色體對性格的強大影響還需要觀察。O-M122某些支系大規模融合於漢族或在漢族中爆發,也造成了漢語與藏緬語的接近,這是所謂「漢藏語系」背後的殘酷基因真相。
- 結合古DNA證據,可以認為五胡亂華之前的北方漢人以Q-M120、O1b-M268*、O2-M122*等為主力,而南方漢人可能以O1a-M119為主力。屬於北漢單倍群的人口後來曾被北方民族(五胡、契丹遼金、蒙滿等)大規模屠殺過。基因證據與歷史發展邏輯是一致的。從歷史發展事實講,蘇美爾-古埃及-古印度早早滅亡,美洲文明近代滅亡,僅漢文明幸運保存(幾次滅亡邊緣),Q系確實又是「失敗者」。
古代中文是很簡潔美觀的語言,言簡意賅。 古代英文則是有太多外來辭彙。
但是現代英文絕對比現代中文要好用的多,首先語法邏輯非常豐滿,可以支持很長的句子。 所以很多中國人討厭說話,覺得很累,懶得說。 而英語國家的人不會有這種感覺。
中文的強大離不開漢字,漢字可以擺脫失讀症,是目前人類最好的輸入文字。英語的優點:1.國際通用,尤其是高端領域。2.語法比中文嚴謹。3.書寫系統比中文方便。
英語的缺點:需要花時間學習才能掌握。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紀錄片《衝天》?
※中國有沒有能夠反映民族特性的著作?
※台語文化中的志明春嬌等人名,有典故嗎或者從何發源?為何成了情侶的代名詞?
※大隱於市的高人存在么?為什麼隱於市?怎麼尋找隱士、高人?
※什麼是有文化?有文化的人和沒文化的人有哪些顯著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