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抗日戰爭期間,日本本土國民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和中國大陸老百姓比呢?


如果是戰爭前期,餓不死而已,別的不好說了,很多人當兵之後就胖了,因為當兵能頓頓吃大米,還有肉。

去工廠做女工,可以吃到少量的大米,摻著粗糧的。偶爾吃點魚。

農村就更慘了,自己種出的大米大部分都上交了。好一點的人家吃米飯摻豆子,海邊的人家是米飯摻著海帶,窮人家只有來客人才做一點米飯。

等到戰爭後期,按照國際組織的說法,他們吃的飯連基本生存的能量都不夠。已經開始出現餓死人的問題。

小林多喜二先生活著的時候,日本還是和平時期,當年開發北海道,就經常有農民餓死,好的土地被有錢人提前霸佔了,剩下都是一尺來厚的土,下邊是膠泥,等到把土地養好了,弄熟了,人家以收債的名義就把土地收走了。

他在文章中寫,一個牌子上寫著,越後國人某某某。

死了,都是他鄉的野鬼。

他在描寫農村的時候提到,雪化了之後,跑去看自己的鄰居,發現已經餓死了,嘴裡還又沒來得及嚼的稻草。

要想有活路,就要去滿洲!

可是滿洲的苦寒,比北海道又好到哪裡去了呢?好在可以直接搶劫中國人的土地,然後繼續給地主們交租,直接就交了,還省去了借錢的環節,提前進入穩定的餓不死,吃不飽的狀態,美滋滋。

三菱,三井看那個年代,簡直妙不可言。

某些平民還能當右翼,特么腦有病。怕是吃的太多,需餓上一餓。

至於中國人?日本人都快特么養不活,哪有功夫管你,為什麼吃大米是經濟犯?什麼叫雜合面?

四世同堂里,小妮子為什麼會死?原著是因為雜合面里的石頭卡住了闌尾,小姑娘最後活活疼死的。電視劇里是餓死的。

某些人天天懷念偽滿洲國,民國,其實不難,雜合面是不好找了,高粱米也不多見了,天天給他吃野菜包子,不加油。你還別說,這都是有錢人了,你打聽打聽,誰們家舊社會能頓頓吃白面?

三個月後,他就知道什麼叫社會主義優越性了。

我姥姥家是地主後代,沒有什麼悲慘的故事說,後來因為抽大煙敗落了,土地改革沒受什麼牽連,太爺爺是唱戲的,太奶奶是要飯的,平津戰役期間土地改革給分了土地,成了當地唯一一戶姓劉的,後來就有了我們這一大家子,三年困難時期因為家裡人口少,也沒挨到餓。

也許別人有這樣那樣關於在共產黨治下悲慘的故事,我這裡沒有。在我看來,這是最好的時代。

僅此而已。

另外,關於女工我再嘮叨兩句,小林先生在描寫日本農村的時候,很多時候會提到誰誰家的姑娘被騙,和富家公子上床,然後被迫墮胎或者挺著大肚子回家,而出了這種醜聞,男人不會被責怪,女孩子往往被迫回家。而回家後,也是全家地位最低的,全家人吃完飯,她負責洗碗,有吃的就吃點,沒吃的就挺著。

他文中提到的姑娘上吊以後才被人們提及,誰誰家的姑娘上吊了,然後沒有了下文。

和野狗一樣。

連父母都羞於提起,儘管他們的女兒是受害者。

對比中國人民,我認為包身工更慘一些,但是悲哀程度不分伯仲。

夏衍先生的包身工一文里,就提到,包身工吃的是米粥,要幹上12小時的活。偶爾老闆會讓人去市場撿點爛菜葉,用鹽一泡,就是難得佳肴。

添粥?只有發薪的日子和老闆老闆娘的生日。

我認為,即使征服中國,他們的日子也不會好,因為他們不會停止戰爭。

所有的資源都要投入到下一場戰爭中去。


總體戰,糧食配給制

日本的配給制度

日本在20世紀30年代開始的侵華戰爭,一度收益非淺,依靠東北地區豐富的礦產糧食,以及台灣的蔗糖和稻米,使日本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在1938 年達到高峰。可是緊接著,隨著侵華戰爭已經陷入無法速決的泥潭,軍費開支惡性膨脹,在國際上由於日軍殘酷的暴行和無限的野心而日益孤立,並引起太平洋地區的英美的警覺和制裁。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國在柏林簽訂了《三國同盟條約》,是真正為日本開啟了向孤注一擲自殺式太平洋戰爭的災難之門。

。侵略成性的日本與遠在歐洲的新興擴張集團德意結盟,作起瓜分世界的迷夢,可由於地理位置的因素,德意與日本在軍事無法互相支援策應,只能各自為戰。利令智昏成為軸心小夥伴,使日本置身為太平洋地區的英美眼裡的潛在對手。

日本之所以敢發動侵華戰爭,仰仗的是其雄霸亞洲的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強大的國防工業。1937年前後,中國的經濟實力和國防工業與日本相比,居於絕對劣勢:經濟實力方面,中國的鋼產量是4萬噸,而日本是580萬噸;中國石油年產量為1.31萬噸,日本為169萬噸;中國銅年產量為0.07萬噸,日本為8.7萬噸。軍工生產方面,日本年產飛機1580架,大口徑火炮744門、坦克330輛、汽車9500餘輛,40餘萬噸造船能力,5萬噸造艦能力。而中國僅僅只能生產步兵輕武器和小口徑火炮。在7.7事變前日本的經濟總量達到283億美元,是世界第6經濟強國,

但是這樣的數字與美國相比則是不值一提的,日美軍事潛力之比,鋼鐵為20:1,石油超過100:1,煤10:1,飛機5:1,海運2:1,勞動力5:1,總比例為10:1。實力如此懸殊,縱有「大和魂」也決不可能取勝。

美國陸軍部長史汀生的說法,「對付日本唯一的辦法,就是什麼也不給它」。隨著英美日益嚴厲的經濟制裁,日本的戰爭經濟與國民生活日益步履維艱起來。

物資配給制度被提上日本國民經濟的議事日程1940年7月1日本:開始對糖、火柴及其他商品進行配給,東條英機上台後宣布,從1941年起,日本開始實行糧食配給,大米實行配給制,成人每天口糧330克,各家以購糧本在指定的米店購米,並且頒發了白米禁止令,要求糙米和精米混吃。

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是以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大勝開始的,在日本人民看來,在經歷了短暫的喜悅後,戰爭帶給他們的是資源短缺、食物配給制、通貨膨脹、黑市泛濫和超長時間的勞作。在這段黑暗的日子裡,日本人民遭受的痛苦甚至要超過其他發動戰爭的民族。他們像機器人一樣做著乏味的工作,忍受著折磨。然而,他們所做的一切不論從主觀上還是從客觀上都是為了讓這場侵略戰爭繼續下去。

戰爭帶給1400萬日本農民的不僅僅是喪失親人的悲痛,還有生活負擔的加重。戰爭時期,日本農村平均每個家庭擁有100公畝的土地,但大部分農民根本沒有自己的土地,他們只能租種地主的土地。「地主不斷催我們,『交租!交租!』」一位農民抱怨道,「他們輕易地拿走了我們辛苦流汗種來的大米。」農民必須通過更辛勞和長時間的勞作才能達到戰前他們糧食和蔬菜的收成。

在1943年以前,為滿足戰爭需要,日本政府不斷增加大米、小麥、大麥、土豆的生產配額,這給農民施加了更大的壓力。而且這些生產配額從不會根據蟲害、氣候災害、肥料的短缺等等導致歉收的因素而有所變化。一旦產量降低,農民們絕望地發現他們必須把全部的收成交給政府才能夠滿足自己的生產配額。但到戰爭後期,這一情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因為許多農民私底下用自己的糧食和城市居民直接交換貴重的物品,有些人甚至在收成好的時候發了一筆小財。

豆腐」做成的衣服

戰時的物資匱乏表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於進口被封鎖,日本本土惟一能用於生產的布料僅限於一種叫做「豆腐」的易碎織物,這種「豆腐」布料是用木漿和樹皮混合著粉碎的廢舊棉布製作的。日本的紡織業曾居世界第三位,從澳大利亞進口羊毛,從印度、美國、埃及和巴西進口棉花,但在盟軍切斷其海上運輸線以來,由於原料的缺乏,日本只能生產人造布。起初紡織工廠曾用從被日軍佔領的中國運來的棉花作為替代原料,但中國的棉花纖維較短,在專為印度和美國長纖維棉花設計的機器上難以應用。最終,日本政府銷毀了800萬個紡錘和25萬架織布機,然後命令其餘的工廠不斷增加「豆腐」布的生產份額,並利用破布、桑樹皮和山羊毛來代替對綿羊毛的需求。由於紡織品的極度匱乏,加之橡膠都供應給了軍隊,木屐重新成為日本最流行的鞋,甚至被政府稱為「愛國鞋」。日本國民只有在極其重要的場合才穿上好不容易保存下來的舊鞋子。

回收金屬運動

為了滿足武器生產對金屬原料的大量需求,日本國內實行了嚴格的物資回收制度。在這一時期,城市居民做出了最大犧牲。各個城市紛紛拆除金屬裝飾材料,東京的金屬路燈支架、鐵軌、金屬交通指示牌以及建築上的各種標誌牌全部被拆卸下來,就連靖國神社的銅製大門也被放倒,運到軍工廠作為生產子彈的原料。日本神道教的神社獻出了銅製神龕;佛教寺廟貢獻出大鐘和銅鑼;建在橫濱的日本地震紀念館陳列著1923年大地震的紀念物,該館一次性捐獻出10噸金屬,包括在地震中損壞的公共汽車和自來水管道。

家庭主婦紛紛貢獻出家裡的生活器具,所有人都把原來的鋁製一日圓硬幣換成新鑄造的錫幣。既然日本國內已經沒有用來取暖的燃料,政府官員們便紛紛拆下辦公室里的暖氣上交給國家。

儘管這樣,到1944年,日本國內的鋁資源還是消耗殆盡。警察傾巢出動,挨家挨戶動員人們交出金屬器具,到後期更是規定每家只能留下一口鍋和一隻金屬桶。

交通危機

對許多日本人來說,每天上下班的難度不亞於前線的一場戰役。由於缺乏燃料和維修更換的零部件,公共汽車、計程車和小轎車都已經徹底停運了。每天通勤上班的人擁向了城市鐵路和有軌電車,但這些僅存的公共交通工具也是朝不保夕,運營次數被縮減到最少,票價也飛漲,排隊等車的隊伍卻越來越長。許多時候火車和電車被軍隊徵用運輸軍人和軍事物資,這時候普通市民只能繼續等待。

既然公共交通癱瘓了,上班族便開始騎自行車。不過隨著戰事的進展,日本國內所有的橡膠都被用于軍工生產,這些自行車爆胎之後便不能再使用了,而且車架也被回收鍊鋼。最後,沒有任何辦法,人們只能步行。

戰爭剝奪了人們生活中的一個又一個的樂趣,使他們的生活變得單調、乏味。以前空閑時喜歡釣魚的人再也不能在餐桌上吃到自己釣的魚了,因為國家有新的規定,由於食物緊缺,他們要把釣上來的魚交給軍隊的食堂。印刷工人被抓去充軍,而紙和墨是配給產品,對戰爭有自己意見的作家因為嚴酷的文化審查制度而變得沉默,人們從此別想看到新的書籍。新書的發行量從1938年的28,138冊降到了1941年的5,300冊;雜誌種類在1940年有1,970種,而到1944年,已經不足1,000種。

戰爭導致日本國內物資匱乏,而且糧食採取配給制度,不允許用糧食喂狗。狗幾乎被吃光

代替男性勞動力的女性們

在戰爭開始之初,女性還沒有大規模投入到工廠的勞動中。日本社會福利部炫耀道「我們的敵人們招募了女性入伍,但是在日本,出於對傳統家庭結構的考慮,我們不會讓女性參軍。」首相東條英機補充道「我們的軍人能夠完成自己的使命,是因為後方的妻子和母親們在家中期盼著。」到1943年夏天,傳統也淪為戰爭機器的犧牲品。為了滿足無止境的軍事需求,政府政策變更為:男人到前線去,女人到車間去。在全日本境內,女人們承擔起許多從前被貼上「男性」標籤的工作:火車司機、公司職員、售票員、廚師、理髮師和售貨員。

儘管政府沒有硬性要求所有女性加入該組織,但全日本的婦女對這項計劃非常支持,不參加的未婚女性會被鄰里扣上「不愛國」或「好逸惡勞」的帽子。在民間,婦女們也自發建立了許多類似的地區性組織,讓日本的工廠能繼續生產,東條英機的一個女兒也響應號召到工廠勞動。

傳統的束縛已經被打破,日本的婦女和女學生甚至接手了許多危險的工作,她們到礦井中挖煤,或者到鍊鋼廠工作。

到1944年,日本國內已經有超過1400萬女性成為全職勞動力,她們與為數不多的未被招募入伍的男性工程師和技術人員一同工作,也分享他們的艱辛每天在條件惡劣的工廠里工作12到16個小時。到了晚上,她們還要睡在工廠里,雖然工廠規定下班可以回家,但一般第二天的生產從凌晨三點就要開始了。

工人被迫上前線

雖然日本在戰前擁有充足的勞動力,日本的工人也具有傳統的勤奮和努力,對工廠和自己的本職工作也很忠誠,但在戰爭開始之後,日本本土的工人並不能滿足戰爭的需要。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咎於政府沒有合理的整體經濟規劃,單純以產量為終極的目標,結果導致了各部門的政策和命令相互衝突,導致資源和工廠生產能力不匹配,既打擊了工人的勞動積極性,又降低了產量。

最根本的問題在於負責國內經濟生產的部門與徵兵機構缺乏合作。深受武士道信仰影響的軍事將領想當然地認為每個日本人都是勇士,都可以去作戰,結果就是工廠里的工程師、技師、領導者、機械師和熟練工人都被抓去充軍。到1943年9月,日本國內共有300萬名工人被抓去充軍,這讓工廠沒有熟練的工人可用,從而導致飛機、戰艦和軍火產量的大幅下降。一位在日立電子公司工作的主管說道,「我們損失了一千多個熟練的技術工人,為了保證生產,我們必須找四千個新手才能代替他們的作用。」

許多大型公司或工廠要依靠數以百計的小公司提供生產原料和零配件,而在日本,很多小公司只有兩三個技師。如果這些小公司里的關鍵技師被抓去充軍,那麼這家公司的整個生產都要停止,進而產生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大型組裝廠因為某個零部件無法到位而使整個生產全部停止,這直接影響了軍火的產量和質量。

軍工廠里忙碌的身影

日本國內軍火生產的另外一個問題來自軍隊的干預。大多數陸軍和海軍的高級軍官都沒有任何的商業或生產技術常識,在這些軍官的監管下,工廠的經理拚命組織生產來滿足不斷增加的船舶、飛機和槍支的生產配額。位於名古屋附近的三菱飛機製造廠,原來不過是生產牛肉罐頭的工廠,臨時改為飛機製造廠。而中島工廠的生產條件更加簡陋,但政府還是要求其在1943年9月到1944年3月之間把飛機產量增加一倍。「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中島工廠的總裁說,「我們調動了所有的資源。但3月份之後,資源用盡,機器也損壞了,熟練的機械師都被抓去充軍,代替他們的是一些學校的孩子。」

結果是可想而知的。到1944年底,日本產的戰鬥機大概有2/3在到達戰鬥地點之前就毀掉了。由於存在致命缺陷,中島工廠生產的四式戰鬥機Ki-84得到了「飛行員殺手」的惡名。

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以掠奪的方式對中國及東南亞的榨取,導致了它戰爭經濟的短期畸形膨脹。掠奪的財富被迅速地轉化為生產力。例如,以不變價值計算,1943年日本的GNP(國民生產總值)增長了10.7%,1944年則增長了10.1%。1937年,日本鋼產量為五百八十萬噸,而到1943年,則達七百八十萬噸,其生產能力則達一千三百多萬噸。儘管如此,日本還僅及美國鋼鐵產量的9.5%。

商業造船由1941的二十三萬八千噸,增加到1944年的一百八十五萬噸(加進掠奪之運輸)。1942年完成一艘64千噸戰列艦和六艘小型航空母艦,1944年完成的噸位則比此高出十萬噸。飛機生產由1942年的每月七百架增加到了1944年的每月兩千五百多架。

汽車工業始終是日本比較落後的行業。1941年,日本的汽車產量最高也只有5萬多輛。而由於戰爭的破壞,到戰爭結束時的1945年,日本的汽車產量下降到了只有7857輛,僅及1941年最高產量的15.6%。

但是隨著盟國對日本工業的持續的轟炸,以及海上原料運輸道路的切斷,這一切只能是日本帝國曇花一現的迴光返照。

美國軍隊從1943年開始對日本國土進行持續的轟炸,據統計,盟軍對日本的轟炸除了奪去幾百萬平民的生命,還摧毀了四十七萬桶石油製品、二十二萬一千噸食物和二十億平方碼的紡織品。

44年,當東南亞和中國東北的往日本本土的石油糧食大動脈被美國切斷後,由於燃料和食品的枯竭,日本人一再緊縮消費。1944年的民用汽油消耗量降至二十五萬七千桶——僅為1940年消耗量的4 %。那些被認為是必須使用汽油來行駛的車輛改裝成使用木炭或木柴。工業用油則從黃豆、花生、椰子和蓖麻中提煉。民間貯藏的上豆、糖和米酒——甚至零售店貨架上的瓶裝米酒——都被徵用來提煉酒精,用作燃料。

在非常需要燃料的情況下,海軍不顧一切,發起一場異想天開的挖掘松樹根運動。在「兩百個松樹根能使飛機在空中飛行一小時」的口號指導下,本土各島全民開始挖掘松樹根。兒童被派到郊外去尋找樹根。松樹根經過十二小時加熱後,生產出一種原油代用品。三萬四千隻鍋子、蒸餾器和小型蒸餾裝置組合在一起,旨在使每組日產三四加侖油料。但所需勞動力顯示出這種努力是徒勞無益的。生產每加侖油料需要兩個半勞動日。要達到日產一萬二千桶的官方指標,每天就需要一百二十五萬個勞動力!

松樹根運動的有些結果是顯而易見的:山上的所有樹木和樹苗都被拔得精光,大捆的樹根和樹株堆積在路邊。到1945年6 月,松根油的產量達到了每月七萬桶。但提煉方面的種種困難仍未解決。事實上,到戰爭結束時,從松根油中只提煉出千桶供飛機使用的汽油。

在國內,事實上石油已從國內經濟中消失,成為更大的資源匱乏局面中一個組成部分。煤氣、電力、煤和炭的供應都奇缺。日本人已不可能在私人浴室里洗澡,公共浴室則變得非常擁擠。人們把這種情形稱為「在澡盆里洗土豆」——熱能來自街上抬取的碎木柴。

還有一些樂觀的日本人在物資短缺的時期也能保持幽默感。一位市民在一篇諷刺文章《維生素D正在從浴室中流失》中嘲解說,沒有肥皂的時代也是神的恩賜。然而對政府來說,能讓每個市民都能洗上澡不再是一個輕鬆的話題。1944年,燃料的匱乏致使東京的許多公共浴室被迫關閉,而洗熱水澡是日本人長久以來的習慣。

日本政府認為洗浴對民眾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而且通過沐浴,還可以達到安撫民心的效果。因此日本政府下令公共浴室必須不惜任何代價繼續營業,很多人都被派到野外搜尋木柴,甚至每家浴室的舊木屐都被拿來當柴火。公共浴室的老闆都必須提供讓顧客滿意的服務;如若不然,警察就會派別人來接管浴室。

許多日本人開始把藏書當作燃料生火,他們估計那些書籍在以後的空襲中終究難免毀滅。

45 年的大米產量不過 6 百 60 萬噸,前幾年的年平均產量超過 1 千萬噸,少了快一半,其他穀物產量也是大大下降。本來就不能自給,外來運輸再一斷,食物的缺乏顯然是致命的,45 年春每天食物配給的標準是 1,600 大卡,而且由於運輸的破壞和分發系統的不完善,實際遠遠達不到這個標準,換句話說大多數人天天得餓肚子。

副食品、調味品的供給量,與昭和16年(1941年)度相比,肉類減為約20%;魚類減為約30%,調味品減為50%以下。而且由於配給不規律、保存設備不足等原因,實際情況更壞。食油、砂糖 等的供應,幾乎沒有。

納豆變成日本人在戰爭期間可以獲取的營養豐富的食品,對於蛋白質食品匱乏的日本非常重要,經過日本科學家研究 100克納豆,便可以從中獲取相當於吃3個雞蛋、80克牛肉或者120克豬肉所含的蛋白質。二戰期間納豆已經在日本是一種軍人要吃,百姓也要吃的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品,甚至在震驚世界的珍珠港事件中,日軍為了減輕負擔,每艘潛艇只帶有足夠的納豆作為食物,為士兵提供身體每天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納豆成了重要的軍需產品。

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供應量同昭和12年(1937年)相比,棉織品減為2%;毛織品減為1%,膠鞋減為10%;皮鞋減為零,肥皂減為4%,紙類減為8%。糧食和生活必需品的奇缺,勢必加劇通貨膨脹,引起黑市交易的泛濫,腐蝕著國民的道德觀念和進行戰爭的決心。

從1944—1945年的嚴寒冬季開始,直到1945年5 月,東京始終沒有燃料配給。在此之前,大多數居民已經學會在這個飽受轟炸的城市裡,用燒焦的殘木片燒飯。1944年末到1945年春夏,日本政府每天只配給11至60歲的男女330克(摺合中國6兩6錢)大米,對從事重體力勞動的人每天也只給390克。 每天從食物攝取的熱量降至1900大卡,大大低於戰前日本人的平均每日食物熱量2160卡,到投降時,已經跌至1680卡的最低需要量。

為了解決糧食危機,日本政府與營養專家號召人民採取新的反覆仔細咀嚼食物的方法進食,以充分吸收營養。政府制定計劃把橡子製成食物,「號召全體國民同心協力」,特別是小學生等收集了500萬石橡子。

計劃中的對本州的進攻是 46 年 3 月,假如日本沒有投降而一直堅持的話,缺乏維繫生命所起碼的糧食、燃料、禦寒的衣服,45~46 年的冬天對日本人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所謂 1 億國民玉碎距離實現真得不遠了。

因戰爭原因死亡的日本平民和軍人達300餘萬人,約佔總人口的4%。可以用於再生產的國家有形財富損失了約1/4。如果以1935年工礦業生產指數為100,那麼,1945年工業生產下降到38,礦業下降到59。日本投降後,經濟陷入空前的混亂和凋敝,物資奇缺,生產不足,失業人數劇增,通貨膨脹嚴重,人民生活極端困苦。自明治維新開始的日本現代化進程受到挫折,現代化的物質成果損失慘重。

到了1945年日本投降的時候,日本以東京為首的119個城市幾乎已經被夷為廢墟了。當時除了火車站附近以外,整個城市都被夷為平地。

1945年日本的鋼產量為80萬噸,相當於1941年的15%;煤產量是6330萬噸,相當於1941年的21%;石油的庫存量為494萬桶,是1941年的10%。全國當時除了空氣是可以自由供給的以外,完全實行了配給制度,每天每個日本人的糧食為290克,其中40%為豆類。他們生存在這樣一個已經完全破敗的環境之中。

從1945年底開始到1946年,日本在海外的即在中國的、東南亞的潰敗的軍隊,有360萬人正在返回國內,隨軍家屬也有350萬人,而國內有400萬人曾經從事軍事工業生產,現在全部被停止了,他們被拋擲到社會上。日本本土當時尚有駐守的軍隊和警察250萬人也被盟軍解散,總加起來大約有1800萬人左右立時變得無家可歸。

1940年日本人口為七千一百九十三萬三千人。1945年日本人口為七千一百九十九萬八千人。其中有1800萬人無家可歸流浪在這樣一塊狹小的土地上。當時他們的條件極為困難,大學教授在馬路上撿拾垃圾,大學生們在美國軍營的邊上撿美國人吃剩的罐頭,然後用幾十個罐頭刮出裡面的殘羹,放上水在火上煮,半罐頭的雜物要吃上幾天。公園裡到處掛著醒目的標語:「禁止自殺」。

因為遍地都是沒有辦法活下去的人。正是在這樣一種生存幾乎毀滅、民族遭到嚴重摧殘的情況之下,生存的實際狀況推動了一部分以知識分子為主體的日本人開始詛咒戰爭,開始意識到自己身負著一種歷史的罪惡,應該進入到反省的層面上來了。

日本人在東南亞無限制地發行南方開發金庫券及軍票等紙幣,徹底進行收刮。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等地的主要農產品本來是砂糖、煙葉、咖啡等,日本人卻勒令他們改種水稻與玉米。同時又把越南、泰國、緬甸所生產的稻米幾乎全部征為軍糧或運回日本本島。後來,日本在戰事處於不利時,為扭轉敗勢,對中國和各佔領區的掠奪更加變本加厲。1944年末到1945年,越南農民即因糧食全部被奪而餓死兩百多萬人……

建立一個在原料和石油自給自足的帝國,一直是日本軍國主義者夢寐以求的,整個日本統治集體已經喪失起碼的理智,把國家民族的未來和命運寄托在鋌而走險孤注一擲上。

通過科技手段與軍事掠奪,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中一度保證了燃料物質的自給自足。但日本畢竟是後起的工業國家,他的科技生產水平與美,德等發達國家存在巨大差距,而且日本海軍力量不能保證石油運輸航行的安全,當南方的石油產地和中國東北的礦化油工廠往日本本土的石油大動脈被美國切斷後,日本的軍事工業生產就迅速衰竭,而仿效德國的人造石油工業,因為技術水平的落後,無法規模化生產。

大和武士們最後認定;沒有燃料的軍艦和飛機還不如燒火棍!於是從飛機到潛艇甚至最大的戰列艦,節約燃料不買回程票的自殺式攻擊蔚然成風。日本,終於完成了由戰略自殺到戰術自殺的可喜軍事革命!?

因為沒有石油與資源維持侵略擴張的軍事體系,而發動席捲亞洲的太平洋戰爭,戰爭罪犯東條在窮途末路時,竟也因為石油,而沒有逃脫作為日本軍國集體的代表必須面對的懲罰,這是歷史對日本軍國主義的莫大嘲諷。

淪陷區國統區

一九三九年一月份,一斤玉米面八、九分錢,到一九四二年底就上漲到一元零五分。一九四二年,日寇先後在一些大城市實行糧食「配給」制度,配給數目極少,遠遠不夠食用。在華北,大米白面為日寇軍糧,禁止一般人食用。北平日寇配給的「糧食」是由豆餅、樹皮、草根等製成的「混合面」。就是這種混合面「配給」的也很少。因而普遍發生飢餓現象,經常有人餓死。

淪陷區北平高校概況

淪陷初期,因燕京是有名的教會大學,美國人司徒雷登作教務長,實際是主要負責人,還同重慶教育部保持聯繫,燕京、輔仁的校園就成了北平的「孤島」和避風港。一時優秀高中畢業生,紛紛報考這兩所大學。特別是燕京大學院系齊全,名教授很多,「七七」事變之後,少數離開古城到了內地,而大多數還留在學校教課。還有協和醫學院和附屬醫院,教授名醫都在北平,照常上課、看病。

此外原有大學裡面,唯一保持原狀的是北平大學醫學院,因為這是漢奸湯爾和一手創辦的。他參加王克敏的臨時政府,出任偽教育部長;南京汪精衛偽政權成立後,王克敏的臨時政府改稱政務委員會,各部改稱「總署」,偽教育部改稱「教育總署」,部長改稱「督辦」,次長改叫「署長」。湯爾和改稱「教育總署督辦」,兩個署長是原中國大學教務長方宗鰲、原西南李宗仁部屬張心沛,後來一些偽政權下的「國立」大學的恢復設立,都是在他們的主持下辦理的。

繼醫學院之後,祖家街工學院、新華街師範大學、李閣老衚衕女子文理學院的舊人開辦了女師大,銜接的是北洋軍閥的舊傳統。

北平淪陷後的校園生活

在淪陷期間,北平幾所殘餘的公私立大學中,無法南下的一些教授的生活,說起來真是夠慘的了。當時北平有「四大賤物」之稱,就是「坐電車,吃咸鹽,買郵票,請教員」。別的東西都是因紙幣貶值,不斷漲價,而這四樣都遲遲未曾漲價,所以謂之「賤物」。教授雖是「請教員」中的最高檔,但其生活水準,仍是隨著紙幣的不斷貶值而下降的。

開頭兩三年中,物價上漲尚可忍受。以麵粉為例,「七七」事變前4元不到的一袋洋面(每袋22公斤),到1939年漲到5元出頭,漲幅為20%—30%;其他日用百貨、副食品等,漲幅也是20%—30%左右。1939年謝剛主所寫的《一士類稿序言》中說:一兩年前的生活,尚不至於像現在這樣貴。我們所約會的地點,總是喜歡在中山公園上林春吃茶,順便吃一些點心。

後來上林春是吃不起了,就跑到來薰閣閑坐,有時光請他們老闆買一點燒餅和麵條,就當晚飯。七七事變前,北平一般都以白麵粉、白大米作為主食,很少吃小米、玉米面、雜合面一類的粗糧(又叫做「糙糧」或雜糧),除非極窮苦的人,才吃所謂「窩窩頭」,就是完全由玉米面捏合蒸成的食物。而在淪陷之後的1938—1939年間,大多人家就主要以小米、小米麵、小米粥為主食,也就是主要改吃雜糧了。

抗戰後期水深火熱

日偽機關對一些職員每月配給半袋麵粉,勉強維持活命。每月配給偽師範大學1200袋麵粉,但不給大米。所以師大夥食最好的就是饅頭,早起不能吃稀飯,只能吃疙瘩湯。1100多名窮苦學生,加一些職員、工友,靠日本侵略者掠奪中國農民的糧食之後施捨的這一些殘餘過日子。混合面蒸出窩頭是灰色的,吃到嘴裡如嚼花生皮等物,難以下咽。

1942年下半年起,日本侵略者擴大戰場,物資缺乏,偽聯銀券開始猛烈貶值,物價大漲,糧食極為困難。到年底,玉米面已漲到每斤1元5角,較「七七」事變前上漲20—30倍,較淪陷第三年1939年上漲11倍。

亂世物價不停上漲。1943年春夏之交,農村青黃不接,糧食最緊張時,北京糧市官價:小米每石285元,玉米每石195元,高粱每石234元,黑豆每石183元。但均「有行無市,有市無貨」。各糧店前櫃放的都是空笸籮,按照限定的「官價」壓根兒買不到。糧食都秘密藏起,通過熟人賣高價,囤積居奇的糧商都大發其財。

1944年夏天,玉米面漲價到每斤5元,不久又漲價到5元8角,小米漲價到每斤6元,大米每斤22元,油每斤45元……其他物價,也同步飛漲。

後方國統區的配給制度

抗戰大後方,國民政府戰時施行統制經濟政策的最重要原因,是國民政府在抗戰形勢下,順應戰前的基本思路,針對戰時時局的需要,作出的最重要的政策選擇。

國民政府戰時經濟統制政策內容:

第—,依靠外援,大量借債和發行國內公債。

第二,壟斷金融。

第三,擴增稅收。

第四,實行專賣制度。

第五,實行統購統銷。

第六,漲發紙幣,通貨膨脹。

從好的方面來看:

實行戰時經濟政策,運用國家政權的力量,對於與抗戰有關的國民經濟各部門、各領域、各環節,按照統一的計劃,實行「統制」,這是國民黨政府當時的唯一選擇,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經濟政策的核心就是「統制」,從工業建設到財政金融,從物資管理到外貿出口,正是利用和依靠這些統制政策控制資源,利用工業統制建成了後方工業基地,粉碎了日本侵略者摧毀沿海工業基地以迫使國民政府屈服、放棄抗戰的企圖。

成功的度過抗戰初期孤立無援的局面,保證了戰爭的基本需求,拖跨了日本侵略者。 此外,外貿統制政策在進出口方面起到了保證供需,增加外匯的作用,對抗日有重要貢獻。

利用糧食統制政策,維繫了抗戰軍民的最基本溫飽。糧食統制政策維持了抗戰軍民生存的基本需要,穩定了軍心民心,使國民政府的各級機關照常運轉。

從不利的方面,經濟統制政策消極的一面,此項政策是建立在犧牲人民利益、對全民的普遍掠奪的基礎上的。

例如工業統制和限價政策制約了私人資本企業的發展,促使官僚資本主義迅速升級;田賦徵實、徵購、征借的「三征」政策,嚴重的損害了農民的利益,造成農業生產萎縮,並進一步導致農村經濟破產。

對經濟發展危害最大、對人民掠奪最為殘酷的一種掠奪方式就是與實行財政金融統制相關聯的通貨膨脹政策。此種掠奪以全民為對象,比之實行經濟統制的掠奪,在範圍上更為廣泛,在程度上更為深刻。

40年後重慶方面物價飛漲,法幣僅在1936年及1937年兩年內就貶值了三分之一,到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貶值更多。到抗戰結束的1945年底,法幣的發行量已經從十五億元增加到了一萬億元,增加了六百六十七倍,也就是百姓的財富被貶值了六百多倍。

1942年12月重慶各類主要物價指數與1937年比較,食物上漲50倍,纖維上漲76倍,燃料上漲139倍,金屬上漲282倍,建材上漲103倍。導致連大學教師也過著溫飽無著的生活,不過倒有一個意外收穫,就是日本對中國的偽鈔戰徹底失敗,一共40億偽鈔相比千萬億的貨幣發行量怎麼可能擾亂中國的金融,呵呵,難怪日本負責偽鈔的鬼子哀痛;中國真正是個不可思議的國家。

1940年抗戰大後方四川的小學教師在飢餓線上的生活狀況。

他們的薪水,每年最多的是大洋券30—36元,其次是20—30元,再其次,甚至還不到10元。前兩項是代表學校經費充足的高小校長及一般小學教員。他們的收入,除了這些微薄的「硬工資」以外,就沒有別的了。

但他們的支出呢,最低有哪幾種?到底需要多少錢?

在一般的學校,煙、茶、油、炭要自己出,筆、墨、紙也要自己出,衣服費、零用費、膳費當然更要自己出,其餘還要應酬校董、鄉人、朋友及醫藥用款。膳費在過去每月最高不過9元,現在卻非15元不可。米價的騰飛,實在令人可怕:在抗戰前每斗是1元左右,抗戰後特別「六二一」大轟炸以來,就由1元、2元、3元一直升到4元5角,平均每人吃稀飯單算米錢就要9元,此外柴、鹽、米、菜都漲價幾倍。這樣一來,教員由吃飯,轉到喝粥吃番薯;由三餐不得不變為兩頓,餓著肚子刻苦過活。

1941年,四川省開始普遍實行「徵收學米」制度。就是小學生入學時繳納穀米,辦法是:高小學生收一斗,初小學生五升。願意多繳也可以,家境貧苦的免繳。這辦法對教師們的生活,多少是給予了一點補助。「學米」的收入,差不多已夠解決他們一學期吃飯的問題了,然而有家室的教師們仍舊是困苦的。那28塊錢的「干俸」,如何能養活一家人呢。

裸體上課

雅美蝶!!!!!!


直到日本投降之前,日本底層平民的生活水平還是高過所有日佔區域底層民眾的。

「汪偽南京國民政府」統治中心的南京,萬馬齊喑,百業蕭條,大小工廠紛紛破產,外貿公司相繼倒閉。

香煙、糖、油、煤餅、肥皂等絕大多數生活日用品,都執行了配給制度,而且分量極少,質量也很差。作為主食的白米幾乎從市面絕跡,或者僅限日本人可買。

市民只能以玉米粉和土豆、山芋充饑。

汪偽政府偶爾配給的「平價糧」,最初還是糙米和碎米,之後變成了拿摻有沙子的豆餅渣、變質的軍馬料和腐爛的雜糧磨製的混合面,不僅讓人難以下咽,而且還有食後中毒的危險。

如果誰真的按照日偽殖民當局的配給糧食定額生活,那麼可以斷定和慢性自殺沒有區別。


窮的一比。

舉個側面例子

本來大正年間電力都全國普及了

那時候我國絕大部分還在用煤油燈

抗日戰爭一打,全日本限電,一朝回到大正前

哎呀,活嗶~該 (摳鼻)

導致他們日本人現在想到昭和,說起昭和生活方式

就是勤儉度日少開燈

為什麼以前老有人說日本人節儉

那都是昭和遺風


碾壓同時代除英美法德外的幾乎全部平民。

尤其碾壓明治維新、對外侵略開始之前的日本平民。

尤其更碾壓東亞日佔區的全部平民。

是的即使包括1945年。把死的人加權平均進去,也是這個結論。


如果擴大到明治後期和大正,還真不好說。

只說昭和前期的話,日本肯定是比中國要高的。

但是絕對不是亞洲最高的。

NHK的紀錄片里引用了日本陸軍當年拍的一個關於菲律賓的宣傳片,片子裡面酸溜溜地說,「菲律賓人被白人的生活方式腐化了,忘記了作為亞洲人的艱苦奮鬥的傳統,現在皇軍要讓他們想起來」。

當時手錶在日本是絕對的貴重財產,跟珠寶放一起賣的。凡是去了南洋的日本兵,人手一塊手錶,有人甚至不只一塊。

窮兵黷武還想致富,未免把生活想得太簡單了


用這一組「支那事變」債券來說明即可,包括割引券,報國券,福券,勸業券…等等,不一而足,但本質就是盤剝日本老百姓,榨乾他們口袋裡最後一毫錢。我們來看看發行時間,昭和十六年(1941)日軍侵華作戰陷入僵局,加之八路軍的破襲戰卓有成效,前方作戰嚴重缺乏補給,導致士氣低落,戰鬥力直線下滑。於是日本政府就巧立名目設置各種債券,鼓吹購買戰爭債券就是愛國,騙取日本市民的錢財。再看看兌換日期,昭和二十六年(1951),抗美援朝都爆發了…世界大戰之後的日本政府一貧如洗,根本無力兌現承諾的高回報,這種債券除了作為殘酷的收藏品,也只能當做廢紙。


題主你這個問題太大了,一時半會兒答不完...

單就國力/經濟來講,1937 年日中戰爭以前,國力處於上升時期;從第二年起,國力開始逐步衰退,在逐步衰退的過程中對美、英開戰;從第三年即 1943 年起,國力迅速衰退;1944 年中期,日本陷入經濟崩潰狀態。

具體到老百姓的大米和鹽


肯定要比日佔區的百姓生活要好,而生活最差的就是在相互對峙線附近的百姓了。

雖然日本國內軍閥大佬也視普通日本百姓為賤民,草民。但是這些人畢竟可以被自己忽悠灌輸後成為維護自己地位,權利和戰爭的工具。不管怎麼說,人家都是大和民族的一員,再是賤民也是日本普通百姓。

而日佔區的中國百姓,那是被佔領區的,基本上地位就是半奴隸地位了,隨便殺,隨便搶的。在任何日佔區的中國百姓,鄉紳,偽政府官員,見到任何日本軍人,不管什麼級別,都要鞠躬敬禮,如果不對日本人鞠躬敬禮輕則幾個耳光,幾次槍托打擊,重的直接一槍斃掉了。這只是一個小小的縮影,實際情況還有更嚴酷的。我以前寫過一個慰安婦的文章嗎,不過不是知乎的,複製過來給大家看看。


首先,抗戰時期,中國戰區內的絕大多數慰安婦都是強征的中國婦女,其次才是強征的朝鮮婦女,日軍中的中國籍慰安婦大部分是被強迫的,少部分是被欺騙來的。

其次,慰安婦分為正式的長期慰安婦和臨時徵用的慰安婦兩種。

長期的就是在那些大城市慰安所里的慰安婦,有正式的登記和管理,固定的場所等。這些人大部分是被欺騙過來的,日軍說他們是給日軍縫補衣服啊,做飯洗碗啥的工作從日佔區尤其是日本人佔領時間較長的地方招募來的,東北和台灣省居多。也有部分是日軍強迫掠過來的,這些人結果都不怎麼好,絕大部分在抗戰勝利前就死了。少部分人活到了抗戰勝利,但是大部分人失去了生育能力,絕大部分終身未婚,古老終生。

臨時徵用的慰安婦是鬼子軍隊行進過程中進駐某個村莊或者城鎮,因為規模不大,沒有設立慰安所。為了滿足日軍的獸慾,讓當地為政府人員(維持會長,偽鄉長鎮長等),強行在村莊或城鎮臨時徵用村內的婦女充當臨時慰安婦。具體數量根據鬼子軍隊人數和村鎮規模大小而定,要的少全村每幾戶出一個,要的多估計每戶都要出一個,如果要的太多估計全村的女人就都要徵用了,當然一般情況下維持會長,偽鄉長鎮長,以及大地主等家裡的家眷是不會被徵用的。但是日軍如果看到這些家的女眷非要徵用也是沒辦法。這種臨時徵用都是強迫取得,在活命和被侮辱之間做選擇,因為維持會長,偽鄉長鎮長等都是本地人,知道哪家有合適人選,所以是很難逃脫徵用的。一般情況下,日軍駐紮一段時間後開播去其他地方這些臨時徵用人員就會被釋放回來,少數人也可能被選中當隨營慰安婦的被日軍裹挾而走。

最後,不管是長期的還是臨時徵用的慰安婦,其命運都是很悲慘。因為日軍在中國駐軍大概一百多萬,而慰安婦數量不是太多,所以超負荷的接待和蹂躪是必然。長期慰安婦因為管理還算嚴格,且慰安婦算慰安所財產,所以是嚴禁過度傷害和殺害的,而且相應的避孕和婦科檢查治療等還是有的。而臨時徵用的就沒那麼好了,被徵用的婦女少有反抗和不配合就有可能丟掉性命,而染上疾病和受傷的也很多,因為沒有避孕措施,導致很多婦女被侮辱後懷孕,這些婦女要麼冒著生命危險土法墮胎,要麼直接自殺結束一切。當然臨時徵用的只是日軍臨時駐軍的這一小段時期,日軍開播他們還能被放回來,比那些長期慰安婦,他們其實還算幸運的。

所以,作為後人,我們應該知道並同情那些被日軍蹂躪的同胞,並發誓這種事情不會在出現我們身邊,我們能有能力依靠強大的國家保護好我們的母親,妻子和女兒。


上面說到女人做慰安婦,下面在說說男人做勞工。

日軍在抗日戰爭的14年里強征了幾百萬中國勞工,其中很多是戰俘和掃蕩根據地後抓的青壯年,當然還有很多在敵占區的是被搶抓或者欺騙手段招募等方法。

這幾百萬勞工,有的被拉倒日本,有的被弄到東北,還有的在華北等地的廠礦,干著最累的體力活,吃的甚少很差的飯。抗戰勝利後存活下來的非常非常少,個別地區被抓走近百萬人,而活著回來的是個位數。而很多地方,尤其是在一些秘密工程的勞工,大部分大型工程都是幾萬人甚至有十幾萬人規模的,日本鬼子基本上沒有留一個活口。

目前,在東北的一些大型廠礦附近還有當時日軍留下的萬人坑,數量很多很多。


記住,日本的國父不是什麼天皇更不是什麼秦始皇當年派出去的徐福

而是這位大爺

他真正的大幅改善了日本民眾的生活質量

而在他接手之前,日本平民也就比其他被侵略國家民眾高,用他們自己漫畫家畫出來的表述,也是高層沒把民眾當人看

人家都沒把自己國家人當人看,作為被入侵的中國,東三省各地的萬人坑又不是沒有


最近正好在查詢昭和16年到昭和20年的日本國民生活情況。

以下將展示在下搜集到的關於飲食方面的一些資料,日文部分就由在下做翻譯(有不妥之處還請指出)。

首先看一幅日本國民每日攝入食物組成變化的圖表

いも類:土豆·甘薯·柏樹·山芋·紅薯等

みそ:味噌

野菜:蔬菜

雑殻:堅果

我們的目光集中在1930~1946,也就是918事變/滿洲事變到日本戰敗這段時間的數據。可以看出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日本國民的飲食結構變化都並不大。太平洋戰爭之後可謂是除了薯類外全線供給下降。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為了讓各位看官有個更加深刻的體會,讓我們拿它和中國2015年的居民食品消費粗略比較一下。數據來自中國統計年鑒2016

讓我們取15年的數據,加和再換算成g/day,與1946年的日本比較一下

  1. 穀物 :中國340.5g 日本≈375g
  2. 薯類:中國6.57g 日本≈175g
  3. 豆製品:中國21.36g 日本≈37.5g
  4. 蔬菜 :中國267.9g 日本≈150g
  5. 乳製品 :中國33.97g 日本≈0
  6. 水果與堅果:中國121.91g 日本≈45g
  7. 水產品:中國30.6g 日本≈25g
  8. 肉類:中國71.78g 日本≈0

這大概是一種什麼狀態呢?

請諸君想像一下沒有雞鴨魚肉乃至水果,靠著地瓜白薯填塞胃袋的日子吧。

至於日本人的主觀感受,接下來是個人翻譯的一段生於日本帝國時代的老人的自述

原網址:太平洋戦爭中の食生活は?

(要問太平洋戰爭時期人們的飲食生活的話)這個時代(出生)的人們已經白髮蒼蒼了。

我是昭和8年,1933年出生。戰爭結束是在昭和20年,1945年。現在68歲(2001年)。

上過前線的人應該都進入古稀之年了。

我的體驗是在小學2年級到小學6年級的時候,這個時期的體驗在這裡(網頁)是無論如何也說不完的。

說到發育期的年齡,自然要談到食物的事情。

雖然根據成長環境與場所的不同而存在差異,談到食物的話還是說說農村比較好。

粟和稗子倒是不吃,佔據了主食位置的是干豆渣·麥糠·南瓜·地瓜·杏干·大麥等。

白米飯加上梅干就是最好的招待了。至於肉,凡是目光所及之處都不會有的。

一切的生活物資都在國家的統制之下。雖然規定了每個人應該分配多少,到了戰爭末期這種分配也變得有名無實。

即使鞋子還是衣服也是這樣的。每年大一點的孩子都要為了鞋子而辛苦操勞。即使拿到的是左右大小不一樣的鞋子也很高興,可是後來連這樣的也領不到了。即使是穿著草鞋,新的草鞋也會在學校被偷走。

那是在【無勝利,無慾望】的標語下忍受物資短缺的生活。

雖然海里似乎有很多魚,但是出海捕魚的船也受到軍方的管理。後來出海的人越來越少,再後來出海的漁船甚至會成為轟炸的目標。

戰爭結束後,我不但一直低燒,還因為飢餓與營養不良而發高燒。

從我們這個年代走過來的人談到戰爭,每每都是一旦談到食物的話題然後就不得不結束了。

那時在日本的大中城市生活的人們則應該體驗了轟炸的恐怖以及衣食住行的種種心酸。

我聽說甚至有人因為那段生活帶來的精神重壓乃至於拒絕談論這段經歷。

記得野坂昭之(可能字不是這個)有本叫《美國羊棲菜》的小說講述了終戰前後人們的飲食,還得了獎。

也有以這個時代為背景的動漫,當時看的我淚流滿面。

這些事情我曾經和我的侄女講過,講了快2小時也講不完。

即使經過了這樣的生活也有人活了下來,有時真令我感覺生命是如此的頑強啊。

··········································································

也許還會繼續搬運一些資料(順便鍛煉下閱讀水平)


按照窗邊的小豆豆所講,當時日本市民生活水平還是不錯的,不過從開戰後就一直在下降,特別是42年以後急劇下降,最後拉到了快餓死人的水平。

黑柳家算是當時的中產偏上階級了。她爸黑柳守綱(音樂家,鋼琴手)一人工資就能養活一家四口加一條狗,還能帶小豆豆到樂隊去找老外聊英語。

家用收音機有一定的普及。

(收音機當時在工業國應該不算特別貴重但也不便宜的東西,但放到民國絕對是奢侈品)。

往學校裡帶便當吃,老師跟學生講你們不要偏食,要營養均衡,有菜有肉。

(對比國軍很多一輩子就吃過幾隻雞...)

假期可以坐火車去泡溫泉或滑雪。

街上有專賣奶糖的自動售貨機。

雖然電視還是奢侈品,但電視放送已經有了(此時美英也才剛開始放送沒幾年)。

東京市內遍布鐵路,電車出行完全常態化。

41年以前基本都是這樣,沒講太多生活水平的變化。(然而事實上從37年開始,東京的物價就已經開始上漲了。特別是水產品和進口商品,由於漁船和貨船大量被徵用為運輸船,上漲幅度驚人。)

41年開始,由於各個工廠全力開工做軍品,日用品價格猛漲(為了徵兵,日軍把飲食標準訂的很高,向歐美看齊,導致需求遠超國內生產力。這也是凡日軍所到之處必搞三光的原因之一。但41年開始打太平洋戰爭,太平洋上可沒有雞和水稻讓你搶,結果只好動員國內一切工業服從於軍事。)。所有公立學校和媒體禁止講英語。

42年,副食和肉類變得完全弄不到,有的家長開始用梅干放進便當盒湊數,火車遠足被取消。

43-44年,整個日本陷入瘋狂狀態,所有男性都被徵發入伍,樂隊面臨人員危機,基本無法維持。同時東京大轟炸開始,隨時會傳來防空警報和飛機引擎聲。軍隊把持了一切資源,只要到軍營演唱軍歌就給送好幾袋米和紅豆,但豆豆爸拒絕去軍營演奏。

45年,校長拿出一包魷魚乾分食都能讓全校小孩開心的不得了。巴學園被燃燒彈燒毀,黑柳家按照疏散計划到青森避難。黑柳守綱被徵發到中國戰場,幸虧因為沒幾個月就投降,然後被蘇聯俘虜到遠東勞動一段才回國。

這是中產,至於下層,就不好說了。為了吃上肉和精米而參軍的大有人在,為了拿千把塊錢養兄弟就上戰場慰安的女孩也不少;到了後面工廠還沒事給工人喂覺醒劑「提高產量」。


高於當時的中國人民是肯定的,但是跟歐美比,那是不知道低下到哪裡去了。

日本這個國家,雖然在二戰中打的我們很慘,但是畢竟國土和資源限制放在那裡,為了供應軍事上的補給需求,再加上明治維新的不徹底,其國家組織可以理解為封建大資本財閥上構建的一套組織,對於民眾的壓迫和剝削,在小林多喜二的蟹工船這本小說中已經有過很多的體現。

而且,就算當時去當陸軍,也只能保證吃上很少量的肉和魚。但是就是這樣,依然有許多日本青年趨之若鶩。因為,作為平民家庭,他們家庭能保證吃飽就不容易了。日本陸軍給的每日伙食定量,肉類大概是150-200克,但是很多時候用魚肉來代替。魚肉在我們今天看來,是健康食品,但是很遺憾,作為軍人來說,魚肉起碼要三倍以上的攝入量,才能保證每日的蛋白質消耗。(對比美軍的B和C戰鬥口糧,日軍真的要哭。)

所以,日軍為啥侵略中國經常要下鄉掃蕩,抓雞抓狗搶糧,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食物不夠,一方面是因為後勤壓力大,一方面就是吃的真的不算太好。


就國民黨的水平,跟日本比?


有部日劇叫天皇的御廚,基本反映整個戰爭期間的日本人民生活水平


看看日本電視劇阿信,就回答你的問題了。


也可以看看 《在世界的角落》


各位不要多想了,日本經濟困難是因為要和美國打,和中國打也就是美國越戰的程度。


有一部日本電視連續劇,叫:阿信。非常真實的反映他們的生活,吃飯的時候有蘿蔔飯就激動到流淚


中國根本不是個可靠的比較對象,日本好歹是個工業國,比農業國強有啥奇怪的嗎…

跟捷克義大利之類的國家倒是可以比比。

跑題了…


非常慘,不見得比大陸好太多。舉個例子,讓中學生收集橡樹果子來當飯吃。

應該說明治維新後日本普通平民都活得很慘,甚至弄不好比幕府時期活的還要慘。所以馬克思思想在日本某段時間也很熱。比如那個蟹工船。還有去南洋失足換取艦隊經費的。坂上之雲這種日本愛國主義教育片都有不少農村很慘的鏡頭。

所以說軍國主義害死人,民族國家帶來的不見得都是好東西,發展到現代動員起來你從頭到底什麼都是國家的。尤其是不要打仗,寧為太平犬莫為亂世人。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漢字只用來做姓氏?
「抗日戰爭直接向日本投降,之後再發力趕上」的言論有道理嗎?
解放戰爭時期共軍身體素質為什麼這麼好?
為什麼中國曆朝歷代南方的版圖都沒什麼變化?
如何看待古地名與今地名的差異?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中國近代史 | 抗日戰爭 | 日本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