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中國版的電影《嫌疑人 X 的獻身》?

簡介:在刑警學院任職的物理天才唐川與中學教師石泓年少相識,因彼此對數學的共同興趣而惺惺相惜,多年後唐川在調查一樁殺人案時, 身為石泓鄰居的陳婧被列入警方的「嫌疑人」之中,石泓與唐川因此再度重逢,而唐川卻在調查中發現了更大的秘密……被迫站在對立面的唐川、石泓由此展開了一場高智商對決,一步步推動故事走向既震撼人心又令人扼腕的結局。

《嫌疑人x的獻身》作為東野圭吾流傳度最高的作品,是推理小說經典之一。據東野作品影視化的傳統,每一版必須與之前不一樣。中國版的嫌疑人x的獻身於3月31日上映。目前西安,濟南等地已開展點映活動。

3.26日更新:居然有作者的親筆信,再對照這幾天的點映評價,確實感覺值得一看。


認真地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我可以給中國版《嫌疑人X的獻身》合格分,但是也就僅此而已了。蘇有朋第二部作品比第一部好太多,但離優秀還差很遠。

而且,在這部電影中出現的很多問題,其實都是我們國產片的通病。

第一,是男主角都往帥里整。這是我作為一個花痴,非常反感的一點。我喜歡男主角帥,但那種帥,是專註帥,認真帥,而不是裝帥。

張魯一是三個主角里演得最好的,但扮相還是太帥了。

我朋友說,如果隔壁大叔長張魯一這樣,絕逼會愛上他啊,這就沒有嫌疑人X的獻身這個故事了。因為正是因為嫌疑人是一個不被社會接納,不被愛、孤僻內向的數學天才,他的愛情故事才會顯得悲壯。

對比一下日版的石神(看起來就像一個變態),會覺得張魯一的石泓真的太帥了。

王凱就更不用說了,我覺得他在這部戲的作用,真的就是耍帥吧。

他是很好看,但沒有一個教授,會像他那樣搗鼓自己的形象。

日版的福山雅治演的真像一個教授。

王凱嘛,大概就像是警隊選出來的形象代表……

這不只是演員演技的問題,大概也跟劇本設置、導演安排有關,如果你跟演員說,你只要負責帥就可以了,大概王凱是演得真不錯。

中國的電影、電視太有偶像包袱了,他們對角色的塑造,還是停留在好看這個階段,而不是立體去突出這個人物的性格、特點。

二、女主角實在太白蓮花了。

大概是林心如演瑪麗蘇劇實在太多,我真的沒法從她身上讀到複雜的情緒。

她好像完全就像一個沒有思想的布偶,就被命運推著走一樣。

為了讓林心如的殺人顯得更「正確」些,中國版還特地安排了強姦未遂這個理由。

△三個人裡面,眼神最沒內容就是林心如。

可是按照設定,林心如的角色是酒店女啊,她怎麼可能有一雙這麼純潔的大眼睛?

日版的女主角則豐富很多,她對石神是防備的,不信任的,她知道怎麼利身邊的男人。

她美麗,但她也有陰暗的一面。她想過脫罪,就讓石神一直背鍋下去,是湯川那一番話,才點醒了她。下面評論提醒了我還有女兒的割腕,總之日版女主角善良的喚醒是需要過程的。

她吸引石神的,也正是藏在她這種複雜人格背後的善良。她渴望過正常人的生活,她渴望給女兒好的生活,她雖然有過陰暗的過去但最終還是選擇做一個「好人」。

這才是女主角的魅力啊,如果是林心如那樣比較單純的「大眼睛」,我實在很難明白石神為什麼會被她拯救?

三、就是各種細節的不到位。

因為有原著的加持,中國版的《嫌疑人X的獻身》故事是沒有問題的。

可是,還是跟大多數國產片一樣,缺乏細節。

日版教授的實驗室是真的有人在做實驗。

石神的辦公室有其他老師,也通過他一個人吃飯背後其他老師圍在一起吃顯出他是多麼孤單。

湯川學為了破案也會真的做實驗。

可是在中國版里,所有的一切都好像是道具、背景板。

破案什麼的都是因為主角智商超高、憑空想出來的。主角也完全沒有什麼生活痕迹。

很老實地說,如果不是我們都很了解原著,這部戲除了張魯一的石泓,其他人有性格嗎?

四、太過圓滿的結局。

林心如那一跪,讓人瞬間穿越到《還珠格格》,也回到了我們熟悉的國產片主旋律:

犯罪是沒有好結果的,誰都不會有得到幸福。

嗯,如果沒有原著,大概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這個結局吧。

但問題是,原著想說明的問題是更深層次的。

日版的最後,除了情緒更為到位之外,湯川說的那幾句話,也有意思。

石神如果像以前那樣,不知道愛上別人的滋味而活在這個世界上的話,他就不會犯罪了。

但問題是,如果沒有愛,石神又怎麼可能活得下去呢?

這就是這個故事最動人的地方,它揭示出了人性的複雜性:

如果沒有愛,我們都不會犯錯;但如果沒有愛,我們就算不犯錯,活著又有什麼意義呢?

這一句話,不僅僅是說石神,湯川也是跟自己說的。

因為他自己一直被認為是個冷血動物,覺得情感沒有用,直覺沒有用,一切都要用科學說話。可生活真的是這樣就可以了嗎?他自己也在思考。

但是,中國版就完全沒有這樣的思考了。

王凱最後走向光明的那個背影好像是要告訴我們,請相信人們警察,真相總會大白的……

人物平面化,故事簡單化,缺乏人性,這是中國版《嫌疑人x的獻身》的問題。

也是大部分國產片的問題。

在國產片里,主角不帥不美的話,都顯得三觀不正了。


根本沒有想到能破500贊 本來只是群里的一個小小的腦洞

至於為什麼說像看狼人殺一樣,是因為所有人就好像是拿了一個身份牌在假裝自己是這個角色一樣。也並沒有哪裡很不合適,角色刻畫也比較細緻,但就是給人一種「僅僅是演繹一個故事」的感覺。尤其是某個身份,演繹除了陽光就只剩下陽光。就好像所有的角色都是帶了個面具的玩家,圍在桌邊玩一局爾虞我詐的狼人殺。

--------------------------------------------------------------------------

原答案:

就像看了一局狼人殺一樣

《女巫X的獻身》

請玩家確認自己的身份牌。

本局遊戲九人局,三狼,三民,三神:預言家,女巫,丘比特 。

一號玩家 陳婧 狼人 特約嘉賓新手玩家

二號玩家 石泓 女巫 高配玩家

三號玩家 唐川 預言家 高配玩家

四號玩家 羅淼 平民 抿人較強

五號玩家 陳曉欣 狼人 新手玩家

六號玩家 滕坤 平民

七號玩家 傅堅 狼人 玩家中口碑較差

八號玩家 流浪漢 平民

沒錢拍不起大片

九號玩家 東野圭吾 丘比特 日本玩家

上帝 蘇有朋

--------------------------------------------------------------------------

遊戲即將開始,請各位玩家做好準備。

【第一夜】

天黑請閉眼。

丘比特請睜眼。九號玩家東野圭吾連了新手玩家一號陳婧和二號玩家石泓。

陳婧與石泓睜眼確認彼此身份。

狼人請睜眼。七號傅堅面露凶光,安排陳婧自刀,又看出堅決反抗的陳婧定有貓膩,以往事威脅陳婧自刀。識破傅堅詭計的母女二人齊心協力,在時間緊迫之際以2:1的優勢刀了狼人傅堅。

預言家請睜眼。三號唐川驗了羅淼,是好人。

女巫請睜眼。二號石泓沒有用藥。

天亮了。

競選警長。場上唐川、羅淼兩人上警,真預言家唐川發言極為陽光,平民羅淼退水,唐川自動成為警長。

今天死的人是傅堅。從六號開始發言。

前置位幾位選手發言持續划水。

四號羅淼發言,總結場上信息並且表示兇手窮凶極惡,提醒好人場上危險的局面,並且踩了陳婧與石泓,推測死者身份是平民。

九號玩家由於語言不通,持續掉線。

一號陳婧面對羅淼的質疑,擺事實講道理,真實的發言獲取了場上絕大多數人的信任。

末置位石泓僅以一句「我不知道」結束了本輪發言。

警長總結,認同羅淼的好身份,感慨很久都沒和舊友石泓一起玩了,他還是老樣子,對陳婧略有懷疑但是她狀態較好,暫時難以判斷。

警長選擇不歸票。本輪無人投票。

------------------------------------------------------------------------

【第二夜】

天黑請閉眼。

狼人請睜眼。緊張的陳婧陷入混亂,選擇空刀,只想保住女兒身份。

預言家請睜眼。三號唐川驗了場上同為高配玩家的舊友石泓,是好人。

女巫請睜眼。石泓選擇使用毒藥,潑死了平民流浪漢。

天亮了。

今天死的人是流浪漢。從九號開始發言。

狼人陳婧前置位發言,略有緊張,但是發言略有爆狼。

二號石泓透露較多場外信息,表示自己與一號陳婧有一定交集。並且給警長遞話,並交代今晚警長可能會死,要好好交代警徽流。暗跳女巫,表示他覺得流浪漢大概率狼,被自己潑死。

四號羅淼對陳婧的發言狀態極為懷疑,並且直接把她標狼,並且也踩了二號石泓,並且以二號巨大的發言信息量懷疑他,認為他身份不做好,很有可能是狼穿女巫衣服,認為流浪漢的身份難以定義。

五號曉欣划水,站邊一號陳婧,認為流浪漢是狼。

六號滕坤無條件站邊一號陳婧,認為流浪漢是狼。此時二號玩家表情一抽。

警長總結髮言。聽懂了石泓遞話的唐川愈發覺得石泓不對勁,而昨天晚上得出他的好人身份又使他打消了這個念頭。警徽流四號羅淼,二號石泓,警長歸票一號陳婧。

投票開始。

五號曉欣二號石泓九號票了六號滕坤,四號羅淼與警長掛票一號陳婧。

六號滕坤出局。

------------------------------------------------------------------------

【第三夜】

天黑請閉眼。

狼人請睜眼。緊張的陳婧沒有聽懂石泓的遞話去刀警長,刀了九號東野圭吾。安排女兒倒鉤,沒有任何問題絕不和狼一起投票。

預言家請睜眼。三號唐川驗了一言不發卻幫狼沖票的九號,是好人。

女巫請睜眼。石泓看到九號的死亡,十分失望,救起了唯一能幫他們沖票的人。而此時場上的局面已經難以挽回,石泓決定背水一戰,盡量挽回狼人的勝利。

天亮了。

今天沒有人死。從二號石泓開始發言。

二號石泓前置位發言,突然爆狼,號票撕警徽,並且表示一號選手這個愚民如果不遵從他的安排當晚就刀了他的女兒曉欣,就像當時的六號玩家一樣的下場,嚇得一號玩家驚聲尖叫。

一號玩家陳婧驚慌失措,向在場的好人求救,表示今天一定要把跟蹤狂魔石泓公投出局。

九號持續掉線。

五號曉欣表示害怕極了,希望得到保護。

四號羅淼發言陽光,表示一定會保護好人,認為陳婧作為受害者身份較好,這局先出石泓。

警長總結,歸票二號石泓,表示對他失望至極。

投票階段,二號九號投警長,其餘全部投二號石泓。

石泓出局。

陳婧當晚殉情

曉欣心態崩盤,頂不住壓力,選擇交牌,遊戲結束。

------------------------------------------------------------------------

精彩復盤:

石泓將自刀的富堅與第二晚被潑的流浪漢身份對調,將這張平民拍表為狼牌,獲得場上所有人的信任並且坐實女巫身份。隨後通過爆狼發言坐實陳婧好身份的行為蒙蔽了場上大多數人的眼睛,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他希望被公投出局後曉欣能夠刀了警長,至少保證狼隊獲得勝利,卻沒想到曉欣承受不了心理壓力,選擇交牌。

陳婧作為新手,前期在石泓的指導下發揮不錯,獲得場上絕大多數好人的信任,但是卻被細緻的羅淼抿出身份,最後抵不住壓力在情侶石泓被公投出局後殉情並且交牌。

預言家本次狀態極佳,次次發言都極為陽光,且沒有對跳狼,得到警徽有巨大優勢。然而驗人略有偏差,並且第三陣營打的花,警長三夜未倒易被抗推,如狼隊沒有交牌選擇刀預言家,就能獲得勝利。

前期遊戲中,情侶獲得巨大優勢,而在陳婧被懷疑,石泓力保狼隊獲勝的情況下,石泓的表現可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好人隊伍雖有陽光的鐵警長帶隊,但是分票嚴重,站邊錯誤,最終導致好人險勝第三正營。

------------------------------------------------------------------------

本腦洞源自群聊蛇蛇蛇。

改動較多電影內容,純屬腦洞。


《嫌疑人》是蘇有朋對林心如的隱秘告白。

《嫌疑人X的獻身》上映幾天。

我已經看了。

大家討論片子好壞,我卻覺得——

這部電影,是蘇有朋對林心如的隱秘表白。

正如片中台詞:

看起來是幾何問題,實際上是函數問題。

了解他們的感情,你就能從另一角度,「看懂」這個故事。

那是1997年。

23歲的蘇有朋進入《還珠格格》劇組,認識了21歲的林心如。

同為台灣人的他倆,在《還珠格格》眾多主演中,關係最好。

當時,林心如做客台灣某節目,主持人現場連線《還珠格格》眾主演,請他們評價林心如。

趙薇誇她有涵養,范冰冰誇她很漂亮。

唯獨蘇有朋的評價,最動人,他說:

心如的真實個性和紫薇不同,她是個敢做敢當,很現代、很年輕的女孩子。女孩不一定要波大才是美,像心如這樣的女孩,會有很多男孩喜歡的,比如至少像我,就比較喜歡這一型。

這段評價動人,在於蘇有朋更懂林心如。

後來的演藝生涯,林心如常收到朋友祝福,但往往流於表面。

只有蘇有朋,能說出真實的她。

隨著《還珠格格》紅遍全國,兩人傳出了緋聞。

甚至有傳聞說,他倆有一個「四十歲約定」,說如果到了四十,男未娶,女未嫁,就結婚吧。

這件事,一度是娛樂新聞頭條。

但林心如從來都是否認,蘇有朋從來都是打哈哈:

林心如:我沒有說過這句話。

蘇有朋:45歲再說吧。

這件事的影響力,持續了20年。

此後,林心如和蘇有朋總被一起談論,按蘇有朋的話說:

我和心如時不時就會遇到,所以我們有很多共同記憶。

他們一起上新聞標題。

一起上綜藝節目。

一起簽約內地的華誼兄弟公司。

沒一起時,媒體也要想辦法讓他們一起,反覆玩味他們的曖昧,慫恿他倆在一起。

比如,在台灣某娛樂節目中,主持人要蘇有朋現場打電話,向林心如表白,蘇有朋打通電話,對林心如說「我喜歡你很久了」。

林心如問:哪一種喜歡?

多年後林心如參加國內某節目,現場連線蘇有朋,重複了這個對話。

蘇有朋:我一直都很喜歡心如其實。

林心如:哪一種喜歡?

他們達成了默契,在媒體面前表演曖昧。

而媒體,也樂於做配角,在他們人生的每個節點,問出那句:

還記得當年的四十歲約定嗎?

真實生活中,他倆關係親密,口無遮攔,像互懟的男女同學。

比如林心如曾說蘇有朋邋遢,家裡、車裡全是垃圾。

蘇有朋馬上說:

我跟她不熟,她說的話不要信。

在某節目中,主持人問林心如:

你覺得蘇有朋眼裡,你是個什麼樣的女孩?

林心如卻說:

他不覺得我是女孩,他覺得我是男孩。

2012年,蘇有朋宣傳電影《甜蜜殺機》,談起林心如客串的角色:

他在劇中演一個有點年紀的奇怪女人,到處相親,有點變態,跟她本人蠻接近的。

簡直沒任何忌諱。

可當媒體嚴肅追問他倆的戀情,回答永遠是:

我們是朋友。

一對相處愉快的男女,整整19年,被媒體慫恿在一起。

可無論怎樣,就是不來電。

這,就是命運吧。

事實上,他們的不來電,不光在戲外,也在戲裡。

二十年間,合作過許多戲,共同點是——擦不出愛情的火花。

2000年,兩人合作電影《大贏家》,在片中,蘇有朋的角色為了追求林心如使盡奇招,比如模仿《泰坦尼克號》跳海一幕。

可直到最後,林心如也沒有接受蘇有朋的愛,而是把暗戀蘇有朋的容祖兒介紹給他。

2001年,《情深深雨濛濛》。

蘇有朋扮演的杜飛,努力追求林心如扮演的如萍,可如萍喜歡的,是古巨基扮演的書桓。

故事最後,如萍追不到書恆,勉強答應了杜飛。

可觀眾仍然覺得,他們並不相愛。

2004年,《魔術奇緣》。

蘇有朋扮演的魔術學徒,愛上了師父的養女——林心如扮演的曉梅,可曉梅喜歡的,卻是安七炫扮演的魔術師。

分分合合後,兩人終成「兄妹」。

2014年的《甜蜜殺機》中,蘇有朋和林心如相親,見面後兩句話,林心如就頭也不回地走了。

兩人合作的角色,唯一一次真正相愛,是2001年的《少年張三丰》。

但這愛情,也是一直不來電,兜兜轉轉直到最後,才大徹大悟。

關於他倆不在一起的原因,有一些傳聞。

有說蘇有朋是同性戀的。

也有說是兩人事業心太強。

比如林心如創辦了林心如工作室,而蘇有朋不斷轉型,從挑戰怪異角色到成為導演。

《風聲》讓蘇有朋獲得百花獎最佳男配角

拋開這些無定論的因素。

我覺得蘇有朋和林心如引出了一個困擾很多人的問題:

男女之間,有沒有純潔的友誼?

2016年,林心如40歲,她公開了與霍建華的戀情,並訊速結婚。

「四十歲約定」宣告破碎。

蘇有朋沒有出席她的婚禮,對外宣稱,在籌備電影《嫌疑人x的獻身》。

這部電影講的是:

一個數學天才犧牲自己,把暗戀的人送入另一個靠譜男人的懷抱。

而蘇有朋智商高達140,曾以全台灣第五的成績考入台大機械工程系。

電影將映,他對林心如「說」:

除了你,我想不到更適合「她」的人。

也許這就是他想要的。

借這部電影,為兩人長達20年的曖昧感情,做一次表白。

祝福她在「靠譜」男人身邊,過得幸福。

儘管我沒有直接證據,但蘇有朋為什麼選這個故事?女主角為什麼必須是林心如?

作為一個喜歡故事、喜歡追尋傳奇的普通觀眾,我不願相信這是巧合,更相信,這是蘇有朋潛意識的選擇,是命中注定。

正如普希金所說:

男女之間沒有友誼,所謂的友誼,只是愛情的開始,或者愛情的結束。

所以我覺得,這部電影是蘇有朋在眾目睽睽下,祭奠了自己已經失去的愛情。

謝謝!

(好吧,其實我這人挺有趣的,想第一時間看到我的文章,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吳耀)


總的來說,稍遜於日版,強於韓版,是一部水準之作。

原著與日影中,婧子對石神只是單純的友鄰,對他的幫助十分疑惑,對假意的威脅只是恐懼。一方面這是強調石神獻身的純粹性。中版則加入了些許溫情好感,關心起石泓的生活起居,還為他買了衣服,收到威脅信,恐懼之外更有一種憤怒的失望。那一件終究沒能送出的衣服,是一個很好很受用的道具,第一次因為有唐川在場為避嫌沒敢送,第二次收到威脅信憤而丟棄,可惜的是,也就此沒了下文。參照日影的結局,鏡頭給到了從河中撈起的砸過富堅的破碎水晶球,中版在真相大白之後,大可落筆於某個垃圾場中,那件曾經寄寓關懷又被丟棄的衣服,如同這場無果的感情。

至於湯川與石神的天才重逢,物理與數學的思維暗戰。日影中福山雅治的湯川與堤真一的石神,很好地還原了兩者的形象與氣場。中版這種雙雄表現稍有不足,王凱的唐川更多像在擔任解說的角色,張魯一的石泓,到底還是太文秀了點,不夠丑與瘋狂,感覺電影太想表現他的頹廢,忘了其實他是個很強壯的人。閃回的少年戲有點敗筆,不知道是不是蘇有朋受早期出演瓊瑤劇,和上次導演《左耳》的後遺症,兩人的少年相逢,又給拍出一絲狗血青春的氛圍。成年重逢之後,處理得有些言辭曖昧,閃爍不清。明明是新人演,還是給我一種這個段落就是為了讓TF-boys加進來的感覺。直至影片最後,都能沒比較強烈地展現出那種惺惺相惜的互動與交鋒。

當初閱讀小說,最深刻的印象莫過於書最後一句「他彷彿嘔出靈魂」,留下無盡複雜的悲傷與扭曲的惡寒。日影中堤真一的驚天一嚎,基本還原了這個經典場景的衝擊力。中版如何表現這一場「嘔魂戲」,是觀影期待的重中之重。最終的結果,稍稍有些遺憾。林心如前面都不錯,但到了最後一跪一哭,還是有些陸茹萍附體。而更令人奇怪的是,石泓本已在醞釀崩潰的情緒,按理說這是一個應該完全交給演員的鏡頭,但竟然移開,只留下背景中的乾嚎聲,頗有不解。

的確是認真做了本土化改編創作,刻畫差了一些火候,沒能將這個故事的情感衝擊力最大化。蘇有朋用了心,只是還沒有嘔出靈魂。

PS:

1、死者叫了富堅這個魔性的名字,從日版到中版,看他被勒死總有一種老賊你也有今天的喜感……

2、、這個案件的發生,放在今天,也算是不堪母親被侮辱憤而殺人吧,當初覺得石神鋌而走險的幫忙還有點勉強,現在完全理解了……

3、 如果這一部《嫌疑人X的獻身》中國版的票房收成不錯,那麼很可能會引發一波東野圭吾和其他日本推理名篇的IP改編熱潮。而根據國產影視這些年來的操行,這種潮流下,基本都是開了頭的那部片子即是巔峰,後面的片子瘋狂跟風,粗製濫造,圈一波票房就走。幾年之後,一地雞毛,什麼類型片的經驗積累都沒留下。

就拿此次發行中版《嫌疑人X的獻身》的光線影業之前的片子來說,2012年無心插柳的《泰囧》爆了13億,影視圈就開始死艹各種跟「囧」字沾親帶故的爛喜劇,沒有一個真的去學習《泰囧》對西方喜劇類型劇作的成功化用。2013年《致青春》拿了7個億,又引起各路鬼怪瘋狂榨取青春題材,撈得金山銀山。小燕子的爛片,擱在一堆後來的垃圾里已經是電影素質最高,五阿哥的《左耳》沒墮胎只出車禍,都能拿出來吹。

所以覺得這次改編不符合心中期待的書迷和影迷,先別急著罵,指不定以後會不會有什麼白瞎的《白夜行》,墮胎的《放學後》,東野先生有的是被糟蹋的時候。蘇有朋這次拿到了這口礦的一血,也許若干年後,這部《嫌疑人X的獻身》就會是國產推理電影唯一的良心巔峰之作。

原文鏈接,也歡迎關注【gbs8850】 :

《嫌疑人X的獻身》.蘇有朋的良心之作,說不定以後會變成巔峰之作


先上結論:這是一部對路人友好的國產商業片水準之作,值回票價。

1、關於評分

改編東野圭吾的經典著作是把雙刃劍。作為素材,原著小說的內容與主題顯然非常新穎,足以打動人。但也正因如此,凡是那些讀過小說、看過日韓版電影的觀眾們,也很難避免先入為主地對影片的品質有較高要求。

換言之,這部電影天然帶有兩個觀影群體:

A群體是普通觀眾。他們想要聽一個好故事,如果這個故事講得跌宕起伏、出人意料,節奏流暢緊湊,推理合乎邏輯,演員不讓人齣戲,對他們而言,這必然是一部精彩影片。

B群體是內容知曉者。他們是原著讀者、日韓版觀眾或兼而有之,因為他們已經知道了整部電影的最大謎底,破梗之後的觀影過程,自然也就轉變為「看你如何重現整個故事」的審視。那麼導演講這個故事的方式如何,與原著和其他國家版本的差異在哪裡,這種差異是升華還是踐踏,演員的表現是否抓住了人物的精髓等等,才是他們的觀影重點,這相當於自帶挑剔屬性。

為了獲得雙重視角,我在觀影中割裂了自己,最終得到這樣的結論:

對於群體A,該影片得分應在7.5左右,敘事和演員表現都足以征服普通觀眾。

對於群體B,該影片得分應在6.5左右,水準之上,缺陷也比較明顯。

2、關於改編

根據蘇有朋的訪談:東野圭吾先生有一個要求,每一次的翻拍必須要跟前面的版本不一樣。同時任何改動必須徵得他本人的同意。

那麼中國版的原創內容與原著內容結合得如何呢?反正東野圭吾的官方態度是相當滿意:

我的感覺亦然:中國版幾處涉及案情核心的改動雖然不夠完美,細想也能挑出bug,但在珠玉在前的原著面前,任何創新與改動都會非常艱難,現在這個程度已經超出預期。

個人不滿的反而是一些展現手法。

比如唐川想通案情那段的處理十分割裂,情緒突兀,感覺特別挑tone,這可能是剪輯問題,也可能是導演意圖傳遞不足。

比如登山片段里,石泓遞斧子給唐川,處理成疑似殺人的懸疑感,雖然意為與之後的詭計呼應,但依然有生硬感

比如影片的結尾,明顯想用數學這個意象去指向人生、愛情、選擇等大命題,但略顯刻意,拔高意圖太過赤裸,不夠自然

比如BGM過多過濃,個別時刻甚至影響對話。

比如鏡頭的轉換銜接總能讓觀眾察覺。

等等。

正是這些缺陷影響了影片的流暢,阻礙了影片從水準之上到精品的跨越。

但毫無疑問,作為一個導演,蘇有朋走在正確的方向上。

他用非常顯著的進步告訴所有人,做導演,他不是在玩票,更不是在收割粉絲紅利。

3、關於演員

王凱、張魯一、林心如三位主演,無疑都奉獻了非常合格的演出。 以我個人的評價體系(相關回答戳這裡:什麼是演技?普通觀眾如何甄別演技優劣? - 知乎),水準超過2是沒有問題的。

對於想看一個精彩故事的觀眾而言,這種水準已經十分足夠。

但對於總期待華語影壇多出幾個大演技派的我個人來說,主演——尤其是兩位男演員——在片中的表現,各有各的遺憾之處。

所以注意:以下評判,建立在這種額外期待之上,相當於是附加題。

王凱的遺憾是人設。

剛出場的他高智商、積極向上,但也十足自負,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邏輯解釋不通的東西,不太恰當地說,像一隻驕傲的孔雀。

隨著案情的發展,他的疑惑、糾結、猶豫、同情、痛苦、煎熬,都要在短短几場戲裡以非常克制的方式表現出來,這個人物的表演難度並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容易。

而王凱,在這個人設框架內做得十分精彩,給出的表演也比較精準。除了上面提到過的劇情的突兀外,可挑剔的地方並不多。

可惜當前這個劇本下,這個人物本身的發揮餘地,不足以與石泓抗衡。與日版相比,這個角色的各個片段總有點匆忙的感覺,演員的施展也因此大打折扣。

兩個角色在片中的勢均力敵是智商上的,不是血肉飽滿程度上的

唐川這個觀察者、解讀者的角色,與石泓這個設計者、犧牲者的角色相比,在精彩程度上就是天然弱了一截。無論是原著,還是日版、韓版,都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張魯一的遺憾是痕迹。

就像張魯一所說,一個演員能遇上石泓這樣的角色,實在是太幸運了。他的表現顯然十分亮眼,最出色的還不是表情,而是肢體語言。整部片子他都佝僂著身體,已完全看不出來演員平日雅痞裡帶點暗暗的騷包(此處為褒義)的個人特質。

當然表情也十分出彩,他努力(不知道是怎麼做到的)把所有面部線條向下耷,變成這樣一副模樣。

這個表情一出來,人物的落魄感也就給足了。即使遮掉髮型服飾,你也能毫不費力就區分開石泓、徐天與畢忠良。

就這種給予角色不同氣質的功力,夠流量小生們學好一陣子呢。

片尾的崩潰片段也很出彩,張魯一在這個段落的表現與日版的堤真一大神相比也並不遜色,正式上映後估計會催淚無數。

但從全片來看,張魯一塑造這個人物的斧鑿感仍在,他與人物的貼合不夠渾然一體。

打個比方:玩古董瓷器收藏的人都知道,燒制完畢剛剛出窯的瓷器釉面鋥亮,火氣十足,被稱為「賊亮光」,隨著時光流轉,這股火氣逐漸消散,瓷器的釉面亮光會逐漸收斂,瓷器的氣質方沉穩下來。

張魯一在本片中的表現,時不時就帶著這種「賊亮光」——你覺得他演得挺好,但畢竟,你時不時就能意識到,他在演

火候不夠,有待沉澱。

林心如的表現不過不失,整體並不十分出色。哭戲不錯,但最容易看出水準的殺人後的片段,神經極其緊繃的感覺沒出來,你能十分清晰地感覺到她在表演恐懼,而不是真的恐懼,挺遺憾的。

但當然,作為有演技的老牌偶像派,她的表現足以秒殺某寶貝某爽某嫣某冪等,這幾位流量霸屏花要能在流量劇里體現出這個水準,觀眾吐槽能少90%。

葉祖新真是……說他是全片驚喜的,要不是托兒,那肯定是真瞎。

伊台詞全程都像在朗讀,端的是字正腔圓凜然正氣,然而現實生活里沒人這麼說話。表情也不行,不夠生動,缺乏變化,堪稱齣戲大戶。

4、關於其他

#全片最喜歡的段落#

是石泓回憶與陳婧的初遇。導演對這一段落的處理非常乾脆和漂亮。整體構想、細節設計、燈光、演員氣質與表現都十分對勁,如果全片都有這個水準,得分起碼8分以上。

作為觀眾看到這段,一下就能get到石泓對陳婧的愛無關肉慾,也非佔有,而是以一種被救贖的心,虔誠地愛他在這個世界的坐標。

(這一幕里陳婧母女的陽光與甜美也恰到好處)

#彩蛋#

張魯一在某個小片段破功了一秒,那一刻特別徐天,喜歡《紅色》的觀眾可以把它看成是小小彩蛋。(*/ω╲*),沒看過的或不喜歡的大概會覺得很跳。

#小演員#

兩位小演員長相氣質都十分神似正主,但對遇見勢均力敵的朋友兼對手的感覺把握出了點問題,基氣十足……

#大膽設想#

從演員氣質與過往戲路來看,導演對王凱和張魯一的選擇,難免讓人覺得在打安全牌。如果有膽讓兩人角色對調,可能十分危險,也可能萬分精彩,期待這樣有膽的導演出現。

零零散散說了許多,看起來似乎挑毛病比誇讚的部分還多,但這份挑剔本身,是出於欣喜與期盼。

因為像這樣花笨功夫努力講好一個故事的團隊,才是華語商業片的希望所在呀。


看完電影我都有一種強烈的感覺,張魯一演石神過於帥了,他身材高大,大眼睛雙眼皮,即便是在演員儘力偽裝得很頹廢的外表下,也依舊有很帥的違和感,掩蓋了石神本該有的麻木並且自卑的氣質。理想人選應該是祖峰比較合適,想像一下祖峰大叔才有那種淹沒在人群之中的外形,又能有天才數學家的充滿優雅智慧的精神吧。落選可能是因為臉不圓....

張魯一我覺得更適合演湯川,他應該比王凱能演出湯川那種聰明自負的感覺,因為聰明自負一定是鬆弛流暢的,王凱太緊繃了,張魯一也更能演出後面揭露案情時的矛盾糾結。如果是他演,從破案這個角度看應該會更好看。

為什麼破案這個環節可以演得更好看,中國版電影有一個處理的比較好的點是,湯川在大橋下對拾荒和流浪的人眼眶含淚那裡。是那裡突然使我想起,這不是一道漫長的推理的謎題,也不是一個多麼偉大的愛情故事,這就是真實的案件,案件中還另外有一個人。枉死了。這道題從石神布置下來,無論多難,都一定要被解開。

這才讓我真正想明白為什麼書里寫湯川那麼痛苦糾結,也依舊要告訴婧子揭露真相,因為有另外的人枉死了,在書中那是一個雖然在大橋下流浪也身著整齊等待工作機會的人,在電影中是讓湯川眼含熱淚的鮮活的人。石神布好謎題,完成的並不是一份至善的愛。最後真相揭露,才讓這個故事對每個人都有了悲憫性。

說到悲憫性,我想到書中的兩個點,一個是石神為什麼沒有從事數學研究,而是去做了數學老師,書中這樣寫:之所以沒能如願,是因為他必須照顧雙親。父母都已年邁,又有病在身。縱使能夠半工半讀地念研究所,也籌不出父母的生活費。

但是他沒有告訴湯川,因為石神覺得就算告訴湯川這些事情也無濟於事。不得不放棄成為研究者的人,多半都有類似的苦衷,他明白自己的境遇並不稀奇。

另一個點是追求婧子的工藤,在妻子絕症的辛苦和痛苦之下,在婧子酒廊上班的最後一天,工藤還帶了一束花來送她。對她說,你要好好加油幸福生活哦。

書里寫:當時他是抱著什麼心情說出那樣的話呢?他自己明明背負了更大的苦難,但他隻字未提,反而祝福靖子重新出發。

在苦難中也能想到他人。東野是個充滿悲憫情懷的作者。

公眾號,水底飛行:shuidifeixing

歡迎來玩~


可能是點映評價讓我期望值過高了吧,實際觀感比較一般。只有詭計,卻無愛情

本人東野圭吾粉,看過多次原著與日版,非專業影評見諒。

詭計,是故事,是東野圭吾先生已然創作完的。

而愛情,是靈魂,是嫌疑人的靈魂。

一個好的懸疑題材,是基於故事的基礎上,還能表達出什麼東西,這顯然是作者本人最擅長的東西,因此備受追捧。而一部好的改編電影,卻在於能否表達出故事以外的那種東西,於嫌疑人而言,是愛情。

而試問,若無靈魂,為何還要用兩個小時去買張票觀看?網路上隨手一搜便能搜齣劇情梗概不是?

--------------------

整部作品故事銜接還是比較生硬了一些,比較平淡。只是講出了故事,卻沒有表達出這部作品的靈魂。講故事嘛,人人都會,甚至我一句話也可以概括出,但至於怎麼講好這個故事,我想還是原著的語言會遠大於影視作品,而影視作品中中版還是比日版遜色了一些。

順帶提一句配樂,我並不懂配樂,但我只看到整部電影配樂都是一個基調,第一次看沒有仔細注意,我甚至感覺整部都用了同一首bgm,這無疑奠定了整部電影的單調沉悶。

中間改編部分大部分可以接受,但無法接受的是結尾,無端增設的情節更實在無用。講真,這部作品原著和日版我看過不下十次,卻每次到結尾處總能潸然淚下,而這次我的內心真心毫無波動。

主演演技都還算在線,發揮不錯。說實話,主演的選角是我去影院看的最大原因。王凱確實符合我心中湯川的形象,事實證明演技確實也過關了。林心如絕對是我看原著時就心中帶入的形象,更是沒話說。至於張魯一,雖然長相比石神差一大截(…),但演技(除結尾,也可能是我看了太多次日版的對比之故)確實也演出了石神。

蘇導是我最大的擔心,不過擔心確實也不假。很早之前知乎上便有王凱是否能飾演湯川的問題,我那時擔心的便不是王凱,而是蘇導。誠然,嫌疑人比左耳要好的不只是一星半點,雖有硬傷,卻也不算太 浪費票價。但我想,這並不能全歸功於蘇導的進步。

都說一部好的電影三樣東西:好的劇本,好的劇本,好的劇本。而嫌疑人原著的水準擺在這裡,劇本差不到哪去,也就直接決定了這不會是一部左耳一樣的片子。並且基於選角不錯的底子,我想達到現在這樣的水平並不難。所以蘇導的水平如何,我想總會是比左耳有進步,並且也很用心,這些觀眾都已經看到。但作為非導演科班出身確實還有一些硬傷,希望蘇導能夠慢慢進步,我們都期待著您更加出色的作品。

看完馬上寫的東西,肯定不完善,日後如有想法隨時增補。

另外向大家安利原著作品,比影視絕對值得一看。


看完電影了,確實如傳言所說,影片整體質量不錯,雖然不算完美,但也確實是難得一見的商業文藝片了。

蘇有朋導演的功力見漲,對比《左耳》,各種鏡頭的轉換,色彩的調控更加嫻熟自如。尤其是那幾個空鏡,我不是專業人士,但是看著心裡就會心裡一沉,那種看電影的感覺一下子就上來了,而且用心程度顯而易見。不愧是儘力追求完美的處女座,讓自己滿意的東西,大眾的認可接受度也挺高的,看電影時揭開真相時聽見旁邊有「哦~」的聲音,同為處女座,與有榮焉。

王凱一如既往,把握住本版湯川學的精髓,第一部大男主電影算是給關注這部電影的人交上了一份可以打到良好的卷子了。他的表演方式一直都是那種走內的,就是打眼一看,唐川這個角色內心戲就很足。王凱的表演細膩得彷彿一個眨眼一個皺眉都是演員為了角色而設計的,這一點說起來是演員的職業素養,但是真正要做到對這些細節進行準確的打磨調控其實真的挺不容易的。

張魯一前段表現也挺好的,中規中矩不算巔峰,但是最後那段本來應該「嘔出靈魂」的戲沒有表現出來還是挺可惜的,要知道很多書迷都非常期待最後這個高潮。我當初看原著時最心疼的就是這個橋段了,當時石神大大給我的震撼力太大了,他的獻身完全不同於亮司和雪穗兩人那種共生關係中的獻身,而是一種純粹的想要花崗好好過下去的深情。當時看完一度對湯川學特別怨念,雖然三觀不正,但是石神所為真的太打動我了!總之,電影表現得太孱弱了,總覺得少了那麼點意思。

林心如,基本沒有讓我失望,雖然最後那一跪有點突兀導致齣戲,但是前邊的表現還是非常用心且恰到好處的。

感覺幾個小演員都了不得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小石泓的背有點駝,但是小唐川挺直挺直的,我相信這一定是為角色而設計的。越發覺得新生代演員嗯實力不容小覷,未來主角是他們的電視電影可以期待一下。

配角老師們的演技都太出眾了,要不是北京首映時提到,我都沒看出於成龍在裡面,你說演的好不好!

關於電影在中國的一些改編,我覺得夠可以了,瑕疵不小,但瑕不掩瑜,畢竟兩國國情不一樣,硬要以日本的來衡量咱這邊的,未免過於苛刻。我相信下次蘇導會做的更好,或許不久之後,他也能成為一塊招牌也未可知呀!

說句題外話,我是真的很討厭一類人,就是那種成天說外國電影如何如何好,中國電影如何如何垃圾沒有前途希望然後又偏偏給有野心又用心的導演演員唱衰的人。國產電影就像培養孩子一樣,固然需要鞭策,但也需要鼓勵不是嗎?直接放棄太過殘忍了,徹底放棄了還要踩兩腳的更可恨,根本不配為人師長!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通過這部電影明白蘇導通過王凱最後那個偉光正的背影想給大家傳遞的東西:尊重生命,尊重這個世界的一切並熱愛它們!這是我自己的理解,不喜勿噴!


這一版的感覺,敘事上跟日版更接近,離韓版更遠。簡單來說就是典型的懸疑敘事。

敘事本身問題不大,唯一感覺美中不足的,就是敘事線索太簡單,很快就揭露了事情的真相,把一開始基於日版的改進——即陳婧開門後發生了什麼單獨拎出來以回憶形式描述——給浪費了。因為在門鈴響了以後和衝突發生之間,有一段主線推進;而衝突全過程則是在陳婧的恍惚回憶里完成了,顯得有點頭重腳輕。我覺得,如果把衝突以幾段的形式嵌入主線可能會好一些,例如騷擾和試圖強暴、第一次反擊、謀殺,這三個人物行為的階段,完全可以分開。

比較大的問題,我覺得還是在添加進去的不倫不類「高智商犯罪」的梗。至於有多尷尬么,就像硬生生把名偵探柯南里的犯罪計劃移植過來——炫酷又中二,跟殘忍寫實風完全不搭。

還有個問題就是,唐川的定位到底是個啥。說是物理學教授,乾的又都是犯罪學和工程學的東西。我覺得導演在開拍之前去稍微找個顧問了解一下物理學在幹嘛,都不至於把這個設定搞得這麼尷尬——湯川學是物理學教授不假,可是破案是人家的愛好,不是正職啊。

另一個尷尬點就是唐川了。王凱是全片最令我失望的演員,他的臉一出現,我就徹底齣戲。所到之處,如同花孔雀開屏,生怕別人看不到自己風度翩翩。即便日版里福山雅治帥成那個樣子,逼格也端得夠高,也沒有讓人覺得四處抖著屁股炫羽毛。如果王凱繼續演什麼都像自己、生怕有一點喪失風度,那也算浪費了他的演技了。

張魯一是全篇最大亮點,沒有之一。張的演技不必多說,而且有意思的是,他把人物內外雙重感給展現出來了。外在,他幫助隔壁是人生的一個小插曲,一個「報恩」;內在,他熱衷於如何設立一個無人能破的局,他必須贏——所以最後和陳婧在看守所相遇的時候,陳婧是單純的情緒崩潰而哭泣,而他的反應則複雜很多。前一刻他剛覺得自己贏了,後一刻就被打臉,那種偏執被打破的感覺,臉部的抽搐、瘋狂的眼神,與其說是報恩未成,不如說是ego被徹底擊破了。

中日韓三版對比起來是很有意思的。日版因為有「神探伽利略」劇集在前,湯川學已經比較成熟,所以全篇的關注點都在石神的身上。湯川學的角色除了作為線索,更有一種旁觀者的視角,又帶有一點物傷其類的感傷。這一版的石神跟中版接近,但跟婧子的關係卻有所不同。雖然二者都凸出了數學家對美的追求,而日版的石神則是更著重於這一點。恰好,婧子的形象則應了石神心中的美,例如片中借警察之口評價的「華麗的美人」,有種不食煙火氣的味道,石神所追求數學之美而不得,而美人的美成了他的投射。這一形象在韓版里則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清秀平凡但堅韌的女性,充滿了活力和煙火氣。這一版里的石神在她身上看到的是被愛的可能,渴望的也是愛的聯結。中版的陳婧有一點像二者的合體,林心如的微表情很到位,無時無刻都有的皺眉頭和焦慮的臉,去見舊恩客時艷俗的妝容和髮型與局促的舉止,顯現出一種社會底層掙扎的普通女人的心境和形象。

這一角色對張魯一飾演的石神而言,意義與其說是報恩,不如說是追求危機之際,提供給他的一個刺激。他熱衷於幫助陳婧,更是享受幫助的過程,來填補數學上毫無進展的空洞。所以張魯一的石神在三版里,最體現了人物冷酷的一面。他與其說是不憐憫「時鐘的齒輪」,不如說他最恐慌和最痛恨自己在數學上一無所成,也慢慢變成了他無視的「齒輪」的一員。同樣是最終相遇而爆發痛哭,日版石神在婧子那句「我們一去贖罪吧」的哭訴下,尚有最終一絲罪感的爆發,而中版則是純粹遊戲失敗後的不甘。

最後,之前看到一個回答認為,張魯一來飾演唐川,祖峰飾演石神,我覺得真的可以。


二刷前還是想先說一說,畢竟這裡沒人認識我可以隨心所欲說我想說

——————本文內含輕微劇透

就電影來說這部電影前期給人的期待值應該是蠻高的,畢竟原著讀者基數大,導演的國名度也是有目共睹,兩位男主角又是近兩年來評價不低的演技派中年(這個是真的不知道咋稱呼了)男演員。

由於中國版電影主打雙雄對決,所以大家的關注點放在唐川和石泓的偏多。就唐川而言挺符合大學教授的感覺,我身邊也能見到類似他性格的老師,可能沒有他聰明沒有他帥但是給人的感覺是一樣的,優秀的人並不一定是刻板的,教授也並不一定是雙鬢斑白的。他們往往更熱愛生活,懂得享受,有自己的小驕傲和小清高卻同時也懂得適應人情世故,他們或許不圓滑但也一定不死板。

回到電影中來,就人設來說唐川是一個解題人,由於這個原因他的作用更多的是穿針引線推動案件的進行,所以王凱的戲份被分割的比較零碎,相對而言沒有較為完整的時間來表現人物性格。從而也使很多人忽略了教授這個角色的意義和在影片中的位置,認為男主角應該是案件的設計者石泓。蘇有朋導演說唐川這個人物代表的就是導演的態度,我想湯川學這個人物代表的應該也是作者的態度。不管這個案件如何複雜,兇手如何狡猾,破案者如何糾結最後一定會真相大白,因為這是底線。

王凱的演技是屬於細膩的那種所以大熒幕更容易突出他的優秀,你可以在熒幕上看到他的眼淚毫無徵兆的從眼睛了流出來也可以看到他紅著眼睛為石泓感到不值和惋惜,而且全片所有的笑點基本都集中在了唐川的身上。導演通過唐川告訴我們生命都值得被尊重,齒輪自己才能決定自己的作用。

我不知道蘇有朋和張魯一心中的石泓是怎樣的,但我心中的石泓並沒有張魯一演的那麼頹廢陰鬱,在我心中石泓孤單同時也簡單,沒有遇見陳婧之前他生命中只有數學,遇到陳婧之後他的心中只有陳婧和數學,他可以不修邊幅,每天穿同樣的衣服,但是他不邊緣不神經質。可能是習慣原因我真的看不了石泓從頭到尾都佝僂著身體,我甚至想一巴掌給他拍直。除了這個之外,在他看向陳婧時你會覺得這個男人也挺可愛嘛,在他誇曉欣薩克斯(記不清是啥樂器了貌似是這個)吹得beautiful時你會覺得這個男人也不是那樣冷酷無情嘛。真正讓我覺得石泓聰明且引以為傲的有兩個畫面印象深刻,一是他連夜推理數學定理的時候。二是他對唐川說你在吹噓自己的理論的時候。這兩個畫面讓我覺得石泓本該如此,這樣的他才是他,不是愛情里卑微的追求者,不是為了頂罪裝出來的變態跟蹤狂,而是原來的最原本的石泓。

最最最後,突然發現我好像跑題了一些,不過還是就這樣吧,不改了

還有可能因為近幾年男男cp炒的有些過火,觀影途中凡是石泓和唐川的對視總是覺得有基情的樣子,尤其是小唐川和小石泓對視的時候整個影院一片曖昧不明的笑聲……


沒看過日版,只看過韓版,可以簡單對比一下

與韓版相比

優點1:敘事順序做了調整,韓版是一開始就放了母女殺死渣男的畫面,再有後面的故事……國產的是把殺人經過放在了後面,懸疑的味道更濃

優點2:韓版里倒沒有強調唐川是數學牛人,看起來像是個普普通通的警察……國產的裡面體現了唐川和石弘從小的另類,一樣聰明,一樣痴迷數學,頗有點天才對壘的感覺,更有戲劇性

缺點1:王凱!當初看琅琊榜的時候,覺得王凱把這個高冷王子演的不錯啊,現在才恍然大悟,話少+面無表情 就是他的本色出演!!王凱演的味道不夠,面部表情基本沒有變化,該焦急的時候我只看到了帥氣的皺皺眉頭 ……王凱小時候明明比石弘看起來要陽光的多,長大後跟石弘一樣寡言

缺點2:林心如在片尾的下跪,雖說下跪是中國的最大禮,但是怎麼絲毫感覺不到感人吶,還不如韓版片尾的追車啊……兩個人佇在那兒對著哭,有些尷尬……

缺點3:細節沒處理好……我從來沒見過公交的車頭寫著「公交」兩個字,校車的車頭寫著「校車」兩個字的……林心如和女兒的表現看起來不夠「母女」,石弘的學校未免黑的太狠,我大天朝哪個學校的學生會在老師上課的時候鬧成那樣?追查案件的警察和醬油的區別就是顏色比較白……成年的唐川和石弘以及小時候倆人,不靠長相,靠髮型就能認出誰是誰,你以為是博人轉和鳴人傳啊,也許是怕我們智商不夠吧,故意提醒……整部戲裡就石弘表現得最好,很喜歡,其他人的表演感太強,該表現的沒有表現,不該強調的又怕觀眾智商低看不懂而在強調

總的來說,雖有缺點,但也好過圈錢爛片,還不錯吧,豆瓣6.5有點低了,應該在7以上


我為了看張魯一「哭得嘔出靈魂」去看了嫌疑人,感覺這個電影就是想吐槽不知道從何吐槽起,想誇又不知道從何誇起。

==

可能日版珠玉在前,因為日版石神是讓我發第一條朋友圈的男人。

但張魯一確實是整容般的演技,電影里整個面部都垮下來了法令紋深深深幾許,再也不是我的「我要回家給媽媽煮飯的呀」的徐天了。

(除了垃圾桶旁和小女孩講話的那一秒,他的招牌套餐——點頭!閉眼!笑!特別特別像《紅色》里的徐天。B站上還剪過他幾十條點頭閉眼笑的集錦,BGM是不是睫毛彎彎眼睛眨呀眨我忘了...)

至於大家說他演這個角色的雕琢感,我也沒有很突出的感覺。可能是話劇演員出生有幾幕有點點用力?橫向比,他是演的很好,他的完成度達到了——他很像石神,日版的達到了——他他他是石神。縱向比,他很像石神,他他他是徐天。(也可能真的是要考慮到先入為主的因素)

===

但王凱感覺和這部電影格格不入,像一個愛豆。我覺得也不能全怪人設,高精尖且優雅展現,日版福山雅治的角色就沒有這麼和整部電影格格不入。今天看電影的時候,我一直很困惑,我在想凱凱王的挺拔和下巴和笑容給了我一種非常熟悉的感覺,到底是誰呢,這麼似曾相識燕歸來。

這一刻我終於想起來了,是曉明哥!

講道理我還蠻喜歡凱凱王的

不要啊

我希望他以後能多接點有突破的角色,不要走上了教主那條非凡之路。

不過講道理當年我也蠻喜歡教主的,《大漢天子》里豐富的表情和傾情的演出,讓我以為這個小夥子很優秀啊必然不會走上放桌上擺看的偶像派那條路。

====

不過以上的不成熟的小建議小批評,都是建立在我觀影之前的期待上的。畢竟選角深得我心,這在一眾光是看演員表就看得我顛沛流離的影視劇中就已經很難得了。

不知道五阿哥是不是看了《紅色》,裡頭徐天三番五次地把女主作案的鍋偽造證據背到自己幼小的肩膀上,啟發了他所以才選了張魯一。我覺得選的很棒棒,大拇哥,看見我的大拇哥了嗎五阿哥。

那他當導演和小燕子也是有點點像的,節奏的問題,讓電影顯得不那麼「好看」,指的是不那麼吊住我的注意力讓我屏息。我覺得並不是我熟悉故事,還真是抑揚頓挫的安排問題,讓我這個電影院日益多動的人,今天又走神了。

革命革的還可以,新導演仍需努力!!!

(最後五阿哥的小老婆鎮樓!)

===============================

我有一隻公眾號,叫:沒想過

關注之後容易睡不著覺


重溫經典是一件很愜意的事,就好像西門慶可以在葡萄架下慢慢的調弄潘金蓮一樣,有多少美妙的滋味,都細細品嘗。若一本好書只准你讀一遍,那真是最狠的折磨。

可惜蘇有朋搞出來的這個潘金蓮,最多只能算一個網紅臉。

以下正文,有劇透。

「這是我能想到的最純粹的愛情,最好的詭計。」

——東野圭吾

導演和劇組很用心,這我是可以感受到的。但這個翻拍,與原著相比,有幾個非常大的瑕疵,是我不能忍的。同時也說明了我們的五阿哥,理解的還不深刻。

首先說最關鍵一個點,「嘔吐靈魂般的嚎啕大哭」。

我們來看,最後靖子(陳婧)自首時,原文是這樣的

日文原版:

   湯川は石神の後ろから、彼の両肩に手を載せた。

    石神の叫びは続いた。魂を吐き出しているように草薙には見えた。

台版:

   湯川從石神身後,將手放在他的兩肩上。

   石神繼續嘶吼著,草薙覺得他彷彿正嘔出靈魂。

  

新經典版:

   石神繼續嘶吼,似是要嘔出靈魂。

(日版堤真一大神最後靈魂的嘔吐)

石神為什麼要嘔吐靈魂,他在吼什麼?在哭什麼?我先賣個關子,放到最後面說,先說這電影。

全是紫薇姐姐在哭啊!感覺對面石神剛入戲要開始嘔吐靈魂,就被帶走了啊!

我原本回答只想發一句「都帶走」來黑色幽默抗議的,後來想想算了還是說清楚。

因為真的好不爽!!石神從頭到尾忍了兩小時了,你讓他發泄出來啊!

我就順便說一下這個演技吧,唐川把湯川演成什麼了?知道的是「嫌疑犯x」,不知道的還以為是隔壁「人民的名義」劇組裡邊哪個檢察官呢。紫薇姐姐都比你強啊喂。

第二點,再說紫薇姐姐和前夫這兩個角色。

女主在原著里是一個什麼樣的女人?是一個不懂愛的女人。

為什麼這麼說。從陪酒女到和付堅結婚,她沒有考慮過,結婚不是我陪你睡,你給我錢這麼簡單。她也沒想過,付堅的錢,是貪玩來的,而不是靠技能賺來的。所以她心安理得的花著錢,又在離婚後,拿錢打發他。

付堅想要的是錢嗎?他之前出手闊綽的對靖子好,是為了性嗎?並不是。他想要的是自信和尊嚴。然而靖子給不了,她不懂。而且她也不懂女兒想要什麼,給不了溫暖和關心。她從始至終都是一個自私的女人。如果最後沒有自首,那她就是社會上所說的臭女人。這就是原著里的靖子,不懂愛。

據說蘇導有提過想讓女主變成腹黑女,最終打消念頭。其實如果這麼改,我反而覺得大膽合理。可惜沒有。

所以電影里對這個角色的處理問題就暴露出來了。

首先這個前夫,層次少了很多啊,直接就是個為了壞而壞的龍套。然後反襯女主,層次也少了很多。反而顯不出她過去的性格,和結尾那句「為了我這樣的女人」,呼應起來弱了一大截。

如果這你覺得沒什麼,是改編電影必然會減少的橋段,那你看第三點就絕對說不過去了。

第三就是這個女兒。

在小說行將結束的地方,靖子接到學校老師打來的電話,聽到女兒美里割腕自殺的消息,當即心理防線全面崩潰,並覺悟自己照此下去將終生良心不安,最終向警方自首。

原著里女兒自殺是推動自首最大的因素啊喂!

你來個暈倒了,而且警察是說給唐川聽,幾個意思?

原著里女兒從覺得母親懦弱愚蠢,到拿花瓶打付堅的時候,心裡是怎麼樣的心情啊?豁出去了吧?

最後為什麼自殺呢?因為對母親乃至世界徹底失望了啊。母親自始至終不明白人生需要的到底是什麼,所以才會絕望吧。才會說無論如何不能讓石神坐牢吧?

然而在這部電影里,蘇導把小女孩處理成白傻甜了我去。

而且最後還暈倒了之後,警察還加一句,每個涉及案子的人都需要時間走出來。

我的天,我的導演,你想表達什麼?你見過警察這樣說話么?

這個地方有矛盾你知道嗎?小警察到底是認為石神殺人還是石神頂罪?如果石神殺人,女兒要什麼好走出來的還要暈倒還要你說?

反之如果連小警察都看出來石神在頂罪,那還要湯川幹什麼???

真的不能忍。

第四再說孤獨的石神。

石神並不是愛母親。而是愛著母女。並不是世俗的男女之愛,而是守護和信仰。

「怎麼會有眼睛如此美麗的母女?」

「但是想像母女倆的生活就令人開心,在世界這個坐標上,竟有靖子和美里這兩個點,」

「星期天最幸福,只要打開窗子,就能聽到她們說話。」

「他壓根兒沒有要和她們發生關聯的慾望,他們不是他該觸碰的對象。」

他從一開始就知道孤獨是永恆的,是不想發生關聯的。他只是找到了自己的信仰。這是一個理智的人,一個冷靜的人最崇高的守護,只要在監獄裡想著母女二人的幸福,就滿足了。

然而電影里,卻感覺像是戀愛的因素要多一些。這是不忠於原著的。這其實還是第三點的延續,女兒因無法忍受而割腕,母親因無法忍受而自首,這是合理的。可是電影大大的削弱了女兒的層次,進而把石神的層次也削弱了。

在這各種不合理的情況下,人物的層次縮水,那麼觀眾只能把目光聚集在演員身上,只能靠演技來撐起人物。然而你找的又不是影帝,這演技平均下來真的只能是合格而已。石神雖然還可以但表演痕迹還是太重,湯川的演技甚至連合格都不到。更別提那個警察了,分分以為自己走錯片場。

這還不是全部,還有最關鍵的第五點。

第五,說回靈魂的嘔吐。

所以石神靈魂的嘔吐一般嚎啕大哭,到底是哭什麼?

是哭自己的信仰沒了啊!

全書直到最後一頁,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說他贏了。

他贏了什麼?贏了湯川嗎?

大錯特錯。

他贏得是信仰,是戰勝了孤獨。

那片打轉的樹葉,那個不是走出去而是走下去是什麼意思呢?

是石神對孤獨的反抗,是不願意成為時間裡的齒輪。他所有的棋里,都沒有想要和那對母女在一起。人的一生並不只是機械的一生,所以在他自殺的臨界點上,那對母女的笑容讓他重獲希望。她們應該一直笑下去,只有這樣,他的人生才有意義,他才獲得他的信仰,戰勝他的孤獨。

「只有你們最終幸福了,我的付出才有意義。」

然而他還是敗了,他漏算了人情。靖子如果真的想成全石神,她就該按照石神的意思,好好活下去。然而她還是抵不過自己想要贖罪的心,這也可以說是一種自私。她始終理解不了,為什麼石神,「要對我這樣的女人這麼好」。

當靖子自首時,石神的靈魂就脫離了他的肉體。直到故事的最後一頁,他輸得一塌糊塗嚎啕大哭。

不懂愛的靖子終於學會了愛和良知,

石神卻嘔吐了自己的靈魂。

悲劇。

湯川贏了,他沒有幫石神,甚至還告訴靖子石神的行動。

什麼?你說他是為了正義真相大白?

可笑。

然而導演卻並沒有表達出這層意思,我甚至懷疑五阿哥有沒有哪怕想過拍出這層意思。他給了個什麼鏡頭?唐川耍酷般濕著眼眶離開現場,背後剛張開嘴還沒開始嚎啕大哭的石神就被「都帶走」了。

你在逗我呢??到底誰是主角??

以上,這就是我說這部翻拍之作只能算是個網紅臉的的原因。

《茶花女》小仲馬

「我認為只有深刻地研究過人,才能創造出人物,如同只有認真地學習了一種語言才能講它一樣。」

電影瑕疵很多,包括結尾拖拉,台詞齣戲,包括改編的追車戲,我覺得這麼明顯簡直是在侮辱湯川的智商。如此等等,很多浮著的瑕疵,我認為都是導演對人物把握的不深刻所致。

作為一個酷愛讀推理的人,我這次打分肯定是很嚴格的。

然而讓我糾結的是,在看到不足的同時,我也確實看到了劇組的用心的地方,要說一點沒用心那也不公平。也看到五阿哥的野心,如果繼續進步,下次也許能做的更好。

所以最終,還是給三個星吧。鼓勵國產。

據說東野圭吾對自己的作品拍電影,都要求一定的改編並給他過目才同意。所以寫這封信應該是只看過劇本而沒看電影。

不知道看完電影東野大大心裡會怎麼想。

畢竟蘇有朋離真正的《嫌疑犯x的獻身》還差99個網紅臉。

喜歡讀書可以搜索這個微信公眾號

世上最孤獨的讀書俱樂部


以下涉及劇透。我看過原著,挺喜歡的,再看中國版也覺得毫不遜色。沒看過原著的觀眾應該更會被驚艷到。說實話能不把故事大綱改掉,又能有中國版自身的特色是挺難的。電影最大的改編應該在於換了一個角度去看整個故事。

唐川的演繹是自然流暢,不刻意又貫穿始終的,很有說服力很立體,讓人信服,看了才知道什麼叫"完成度高"。唐川是一直在變化著的,他對待身邊人的態度、對待這個案件的態度一直有著合情合理的轉變,這種細膩的轉變讓人覺得舒服,情緒也順理成章,是融入了角色和故事裡了。看了之後會有"嗯,這人的確是這樣,應該會這樣"的感覺。唐川的存在感比小說里強了很多。

石泓一開始是還可以的。後來開始有點突兀了。例如爬山的時候突然爆發的情緒,有點莫名其妙?他演出的是一個變態跟蹤狂,我沒有看到一個刻意偽裝成變態跟蹤狂但實質上是懷著報恩之心的人。

林心如殺人的那場戲挺好的。驚恐無助情急之下的不假思索,殺人後的後怕,由始至終想讓女兒置身事外的立場,都表達到了,不知道和懷孕了有沒有關係?另外在知道真相後的難以置信和覺得自己承受不起這份愛的自卑和途中以為石神是壞人的對比也有看到。

坤哥由始至終的狀況外的天真,一心只是想和女主延續舊情的單純無知也是很到位。

經常和唐川搭戲的那位助手,印象比較深的是剛有點開竅了的沾沾自喜那一幕...沒有太深印象但是挺符合助理刑警的人設的。

小時候的唐川和石泓反而挺不錯?我覺得小時候的石泓感覺更對。

喜歡爬山時候那一片在水中緩緩流走的落葉...那個鏡頭好美。還有結尾推門走進光里的唐川的背影。還有教授跑步經過橋下,看向流浪漢的淚眼,這幾個鏡頭,喜歡。

Ps.聲波震碎玻璃干擾駕駛者殺人是驚艷到我了~~~很巧妙。


昨天去電影院看了,感覺就四個字「用力過猛」,但是此處的用力過猛是褒義。

蘇有朋作為一個導演是有野心和誠意的。

其實一開始聽到五阿哥又要導演電影,而且還是東野圭吾的「嫌疑人的獻身」,就...覺得又有素材可以罵了!

甚至看到官方放出來的東野圭吾的表揚信,心理陰暗如我一聲冷笑:呦,這公關團隊挺屌的

畢竟五阿哥的處女作是 ...青春災難片「左耳」啊!

現在想想「左耳」可能真的不是導演的鍋,本子本身就是辣雞。

中版「嫌疑人X的獻身」不論人設、演技、劇本的改編甚至電影畫面都算可圈可點,可以說是誠意之作。

關於人設

原著靈魂人物物理學家湯川和數學家石神,日版電影最為精確還原了這兩個人物。

這部電影在日本上映前,已經有以湯川學為主角的大熱日劇「神探伽利略」創造的觀眾基礎,「嫌疑人X的獻身」更像是日劇的SP,觀眾對人物熟悉,接受度很高。

堤真一演技超神,細節相當還原,最後一段「嘔出靈魂的哭泣」,相當震撼。

韓版則直接捨棄了物理學家湯川這個角色,只有刑警和石固(韓版角色名)的對峙,沒有高智商人物的交鋒,精彩度下降很多。

韓版石固非常痴情,低到塵埃里,與女主角的感情戲份加了不少,不愧是愛情大國韓國,與原作氣質相去甚遠,也算是本土化了吧。

中版,從選角上就很有意思。在熱門電視劇中因精湛演技備受關注的王凱張魯一尬戲。

王凱飾演的物理學家唐川長期協助刑警調查,相當於智囊團,牛屁哄哄的角色,人設還算站得住腳,就是有點太帥了( 。(感覺要轉粉

張魯一飾演的數學家石泓孤獨、沉默、深不見底。但區別於日韓版石神的低調隱忍,中版石泓帶上了張魯一賦予的獨特暗黑色彩,眼神里透著對生命的默然。

與唐川的對手戲,可以說佔了上風,分分鐘懟回去,有一股狠勁。中版的石泓是三個版本中最有手段,也是「獻身」得最徹底的。

關於改編

日韓版案件的推進基本上忠於原作,這裡就要說到中版「用力過猛」的問題,前期宣傳劇本經過106次修改,電影最終呈現出的效果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確實是經過反覆修改和合理性上的推敲的

電影中後段高潮部分不停地反轉,看過多遍原著和日韓版的我也稍微驚到了。當然對沒看過原著和日韓版電影的觀眾來說,這樣的展開無疑是精彩的。即便對於原著黨來說,改編增加了故事的曲折度和可看性,中版「嫌疑人X的獻身」是三個版本中最複雜、最激烈、最「商業片」的。

關鍵情節的改編之外,人物的關係也有新的展現方式,中版的唐川和石泓CP感爆表,加入了不少基情四射的對峙戲份。

(王凱的眼神真的是嘖嘖嘖)

比如增加了石泓去唐川實驗室參觀,唐川偷偷拆了石泓手錶做檢測這樣的戲份,強化了戲劇衝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電影少年時代兩個角色小演員的選角很棒,一直聽到後邊有觀眾念著,這選得也太像了!

不僅像,還選的非常可口!演技雖然很生澀,但是我想導演的重點應該就是這CP感了吧!好幾次兩個角色對視,電影院發出陣陣意味深長的笑聲。

嗯大概很快B站就會有CP黨出來剪各種視頻了。

關於細節

原作是日本小說,很多情境和人物的行為基於日本文化去設置的。中版「嫌疑人X的獻身」在本土化細節的設置上,還是相當用心的。

石泓和陳婧住的舊樓,電影一開始就用一些空鏡頭去展現,不管是破舊的樓房,樓下的小店名字,還有住戶門口貼的各種小廣告,都很「中國」。

另外比較有趣的點是石泓每天上班會路過的路上,除了橋下整理垃圾的流浪漢,還加入了中國特色廣場舞大媽,早點攤,晨跑的人,趕著上學上班的人流。

這一段路設置得很擠很滿,很有「人味」,流浪漢也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區別於日韓版突出流浪漢的城市邊緣化。

順帶一提,五阿哥對廣場舞大媽真有執念!去年還拍了一部廣場舞大媽紀錄短片,蠻有意思。

全片最驚喜的一個細節設置是陳婧母女初見石泓的敲門理由,日韓版里都是因為母女二人新搬過來需要跟鄰居打招呼送點見面禮,這是日韓文化里的禮儀,而在中國並沒有這樣的習俗。

中版改成了女兒需要完成學校布置的捐書任務去拜託鄰居石泓,合情合理,本土化還是相當成功。

關於遺憾

最後談談遺憾,電影缺點還是不少。

我以為最大的敗筆在於石泓所作所為的情感鋪墊太少,以至於中國觀眾並沒有辦法深刻體會電影最後的絕望,也沒有達到日版最後那樣「嘔出靈魂」的震撼效果。

石泓作為一個數學家,是痴狂的,是有匠人氣質的,這一點很日本,所以放在日本文化里,因為作為數學家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完美解答選擇自殺,是合理的。

而就我電影院里感受到的,石泓上吊的時候,觀眾大多是笑了,甚至聽到有觀眾說著:不就是數學做不出來嗎?

這說明,本質上電影還是以日本文化為內核的,在中國水土不服是很正常,這也是翻拍異國作品最大的難點了。

雖不完美,但非常值得一看,可惜這片檔期非常尷尬,接下去幾天各種備受期待大片就上映了,估計很快就會被淹沒。

之前我是只要翻拍作品一律罵,原因是因為絕大多數翻拍是想走捷徑,直接拿一個成功的IP來重現,成功概率高啊!

而蘇有朋這樣的翻拍別說是走捷徑了,他簡直是繞遠路,還是遍布荊棘的那種。不僅沒有選擇中規中矩的拍法,還進行了創意改編,賦予作品新的色彩。這樣的翻拍,再來一打也沒問題啊!

剛剛登豆瓣看了一下,只有6.7分,太心疼了。

PS.昨天去電影院的時候遇到一票高中生妹妹,心想呀高中的時候我也是在看東野圭吾呢,結果電影開始之後這群高中妹看著王凱kyakya 叫,感受到了自己年紀可能是真的大了!(淚

————分割線—————

更多影評吐槽八卦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人間喪話

精彩如下:

第六季了,孤獨的美食家究竟有什麼好看的?

你只管看,猜得到兇手算我輸!這部電影才是去年日影最佳!

豆瓣9.2!這劇拍的是職場,更是人生

突然飆車 ▏這些情色電影打開我新世界的大門!(上)

突然飆車|這些情色電影打開我新世界的大門!(下)


化神奇為腐朽,把精彩的故事拍得太平庸。

《嫌疑人X的獻身》的原著是我最喜歡的推理小說之一,電影版還原了基本劇情,可是在細節處理上總是差了一些,所謂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一些細節沒處理好卻把作品的精髓毀了。沒看過原著可以給這電影7分,看過原著簡直想給負分。

對於經常閱讀推理小說的讀者,《嫌疑人X的獻身》中的詭計並不算非常出彩,雖然開篇透露兇手、透露手段、透露動機的寫法非常大膽,也起了很好的效果,但詭計本身略顯平庸。然而,《嫌疑人X的獻身》之所以精彩,核心並不在於詭計或者開篇三透的敘事方法,而在於對於人性的刻畫,以及作為本格推理自身對本格的批判性。

本來很簡單的案件,母女就算自首也不會受太重的處罰,可是強行設置詭計卻讓整個案件變成了悲劇。這是作者對傳統本格推理的詰問:你們費勁心機設置詭計犯下案子圖個什麼呀?簡單一點不好嗎?作為一部設置詭計的作品,通過最後的悲劇性批判了設置詭計的行為。這涉及一些推理小說流派之爭的問題,電影不太可能展現出這種批判,我們不能苛責。然而,對於人性的刻畫,蘇導的電影卻差了太多。

先說原著中湯川和草薙這兩個人(電影中的唐川和羅淼),他們是推理小說中的偵探,偵探的任務就是解開謎題。但是,本案中,厲害的兇手把偵探本身也算計在內,若偵探揭開了真相,偵探自己就會陷入苦惱與愧疚中,若不揭開真相,幾乎是皆大歡喜。天平一邊是真相、是偵探和警察的職責,另一邊是對朋友的憐憫、對於弱者的同情、基本的人性。究竟放棄那一邊,這才是兇手真正布置下的難題,不是犯案手法上的難(這個手法太普通了),而是人性中的左右為難,近乎一種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靈魂拷問。

原著中對這道難題表現的非常到位,寫出了偵探身上的矛盾衝突,花岡靖子最後去自首時,有這麼一段:

「怎麼回事?」草薙問岸谷。

「這個……是她主動聯絡說有話要說,所以,就在剛才……聽到了驚人內幕……」

「就你一個人聽到嗎?」

「不,組長也在。」

草薙身為一個警察,問出了「就你一個人聽到嗎?」 這幾乎是要包庇犯罪者了,如果警察組的組長不在呢?上頭不知道真相,他多半會把真相壓下來包庇犯罪者。然而組長聽到了真相,沒辦法壓下來了,原著中便有這麼一句:

「別碰他!」湯川擋在他們的面前,「至少,讓他哭個夠……」

湯川這一擋,以及草薙那一問,體現出的是偵探身上的矛盾和人性,寫出的是人面對靈魂拷問時基本的回應。

然而蘇導的電影中,這些體現人性的核心部分全沒有了。想要表達唐川身上的糾結,就讓他低頭沉思,或者罵罵咧咧兩句表示自己很糾結。然而這種口頭糾結是很無力的,嘴上說著不要身體卻很老實,毫不猶豫把真相揭露出來了,女子自首時真相大白,偵探們只是冷眼旁觀任其發展,少了原著中的一問、一擋,偵探身上的衝突就弱了,兇手給出的靈魂拷問的難題也顯得沒那麼難了。因此,可以說蘇有朋導演架空了原著中最難的難題,非常可惜。

再說主角,原著中的石神(電影中的石泓),擁有絕對冷靜而發達的頭腦,機器一般的冰冷理性,但是,這麼冰冷的人對於鄰居花岡靖子卻有著最熾熱最深刻的愛。理性的冰冷和愛的熾熱共同構成了石神這個人,互相凸顯,缺一不可。

原著中,石神去自首,唯一的目的就是更好地保護自己愛的人,為了花岡靖子的幸福,他已經放棄了倫理道德,也可以放棄自己的一切。可是在電影中,變成了唐川說兇手不自首的話會有悔疚感,受良心的折磨,石泓聽了便決定自首。

這完全是畫蛇添足。石神是一個絕對冰冷理性的人,除了對花岡靖子的愛,他不會再有任何非理性的情感。可是,因殺人而愧疚的石神就不再是石神了,變成了一個感情正常的普通人。愛對於石神冰冷的人格應該是唯一的意外,這正是這份愛的深刻之處。電影里卻試圖讓石神變成一個有負罪感的正常人,殺了人會愧疚,這樣一來,這份愛的特殊性就被消解了,顯得不那麼深刻。愧疚感在電影中的出現雖然沒有影響根本劇情走向,卻毀了這部作品的主題。

原著中的工藤先生是一個幾乎完美的好男人,可以帶給花岡靖子真正的幸福。可是電影中卻醜化處理了這個角色,滕先生一口泛黃而不整齊的牙讓人看了便心生厭惡,所作所為更是完全沒有展現出他的魅力。這種處理非常糟糕,石泓派人襲擊騰先生那一段更是敗筆。

工藤先生的存在非常重要。石神算好了,自己自首伏法後,花岡靖子後半生的幸福可以託付給這個男人,石神對此是放心的。石神對於花岡靖子的愛早已超出了佔有對方這種層面,他一開始就做好了認罪的打算,不可能佔有花岡靖子。他對花岡靖子的愛太深刻,佔不佔有已經無所謂,唯一的希望就就是花岡靖子能夠幸福,只要你能幸福啊,我什麼都可以做。

因此,工藤先生必須是一個完美的出現,這樣才可以帶給花岡靖子真正的幸福。對工藤先生的醜化其實就是對花岡靖子幸福的醜化,是對石神這種深刻的愛的醜化。如果工藤先生真的如電影里那樣令人厭惡,石神是不會安心自首認罪的,他不能把花岡靖子的未來幸福交給這樣糟糕的人。既然認定了工藤先生可以達成自己的終極目標——給花岡靖子幸福,那麼,石神絕對不會做任何傷害工藤先生的事,就像他不會傷害花岡靖子一樣。

電影里醜化處理了工藤先生,以為這樣就可以反襯出石神更好,還把滕先生打了一頓幫觀眾解氣,然而這反而消解了石神的愛的內容。

因此,雖然電影基本還原了原著的劇情,可是總比原著差了些什麼。對偵探進行靈魂拷問弱化了,人性的難題被消解成了簡單的犯案手法問題。石神冰冷理性不復存在,而變成了會因殺人而愧疚的正常人,石神的愛也不那麼深刻了。

正是因為沒能鋪墊好,全局最後的高潮部分便失去了力度,徹底垮下來了,原著最後這麼寫:

石神邊搖頭往後退,那張臉痛苦地扭曲著。

他猛然一個轉身,用雙手抱住頭。

喔喔喔——他發出野獸般的咆哮,那同時也是夾雜了絕望與混亂的哀嚎。那個叫聲令聽者無不為之動容。

警員跑過來,想要制止他。

「別碰他!」湯川擋在他們的面前,「至少,讓他哭個夠……」

湯川從石神身後,將手放在他的兩肩上。

石神繼續嘶吼著,草薙覺得他彷彿正嘔出靈魂。

我讀小說時看到這一段幾乎哭出來,一切詭計都失去了意義、野獸般的咆哮、吐出自己的靈魂,非常精彩。電影中卻變成無力地哭哭啼啼,這不是演員爆發力不夠沒演好的問題。石神吐出自己的靈魂,因為他有靈魂,有最強大的理性和最深刻的愛,結果理性的詭計被看穿,深刻的愛被辜負,因此,才吐出自己的靈魂,才有悲劇性。可是,蘇導的電影中,石神沒有靈魂,此時強行爆發是沒有用的,沒有靈魂的角色無法表演出什麼叫吐出自己的靈魂。

電影抽空了展現人性的靈魂部分,觀眾很難與劇中人物產生共鳴,剩下的犯案手法只不過是皮肉,整部作品便軟塌塌的,失去了張力。獻身本是深刻的悲劇,卻變成了平庸的鬧劇。


從拍電影的消息放出來到電影上映,期待了大半年,今天終於看了。

先說下選角和演技吧:
個人認為,三大主演與原著的貼合度蠻高,演技也在線,雖然略有尬點,但不是很影響觀影感受。配角嘛,演陳婧女兒的小演員比較出彩,兩大男主的小演員演技瀰漫著天才少年的裝×氣質,欣賞不來(以及,為什麼他倆cp感那麼強??兩人相視一笑的時候,影院一眾腐女差點沒叫出聲來。)

再說一下改動之處吧:

個人覺得改動最失敗的地方是:唐川發現石泓開始注重外表,可能陷入戀情這一關鍵線索提出的太早,並且電影里弱化了這一線索的重要性。可能是因為電影時長與結構需求,但是這裡沒有過渡自然,就導致唐川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缺了點兒合理性,兩大男主的關係與情感渲染的不夠到位。

再說一下改動的比較成功的地方吧:坤哥(陳婧追求者)戲份弱化的很巧妙,兼顧了電影時長與高潮渲染的需要。

然後想吐槽一下電影最後:看得出來張魯一拚命想演出「靈魂彷彿嘔了出來」的感覺,但是...實在是尬,像吃多了要吐; 唐川邁著正義又堅定的腳步走向光明的出口,真的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最後真的要誇一下導演了,本以為按照拍《左耳》這個套路,《嫌疑人》鐵定會垮,但知道主演人選之後,有了些信心與期待,再後來知道了東野圭吾的手書稱讚,就更加期待了。最後也真的是沒有令人失望,可以說是良心國產翻拍電影了,沒有像某些翻拍電影那樣鏡頭、台詞原封不動;也沒有改動的面目全非,邏輯混亂。

總之,蘇導,你超棒啊,以後不叫你五阿哥杜飛了,叫蘇導。


【長文·劇透·多圖·中版與日版對比】

先上結論:在大部分觀眾已經被原著和日韓版劇透的前提下,中版是較用心、抓住精髓、富有煙火氣的改編。

1劇情合理性

1.1爭論的焦點之一是,死亡的流浪漢難道不無辜嗎?中版的解釋能夠讓我信服。「看似是幾何問題實際是函數問題。」同理,看似是感性問題實際應該理性看待。情感上不能釋懷,邏輯上,數學家x認為既然是無用的齒輪就可以消亡吧,無論是流浪漢,還是自己。

路過橋的時候x對教授說,流浪漢每天活得都一樣,真是毫無意義。

而爬山的時候,x吐露了心聲,自己曾經有過迷茫崩潰的時刻,覺得自己像無用的齒輪,事實上那也是他選擇自殺的原因。

之前我很介懷流浪漢的死亡,明明是你的愛情為什麼犧牲我,看完中版的電影真的釋然了。這個選擇無關惡毒或者高人一等,只是邏輯的裁決,無需感情來動搖,所以之後可以漠然經過流浪漢的長凳,步伐絲毫不變。

日版解釋為x是為了有更加真實的負罪感,為了真的有負罪感就去殺人了?目瞪狗呆。可是教授推測x只是幫凶就是因為他不會選擇殺人,很肥的bug啊喂。而且日版完全沒有解釋x去自首的激發原因,有點突兀。

原著中教授說「x重視的是邏輯性,感情次之,只要他判斷哪個方法對於解決問題有效,他什麼事都幹得出來」,他殺人是為了讓自己之後頂罪時不動搖,x之所以自首是因為教授跟他講沒有無用的齒輪,每個人都有存在的意義,他產生了歉疚。我認為中版的改編是合理的甚至把x作為數學家的特徵描繪得更明晰。

其實除了殺人,另一個方案是把人際關係簡單的賭棍沉江並且退掉賓館房間,一切了無痕迹。但是啊,第二種方案存在一定的女主暴露風險,縱然很小,x也不能承擔。相比之下,除去一個無用的齒輪就可以保護有完美不在場證明的女主,有何不可呢。(說明:截屏純粹是為了回答才下載的資源,支持正版,侵刪)

1.2 爭論的另一個焦點是,這樣的犧牲值不值得

中版電影的開場,清晨,x聽著隔壁女主叮囑女兒起床喝牛奶的瑣碎小事,微笑著起床洗臉。這就像是生活在不同房間的家人啊,我願意做一切來捍衛自己的妻子和女兒。

而這個問題的關鍵還在於,他愛上的是怎樣的女人。超市偶遇的時候,女主教x挑選橙子是我很感動的一段,原來橙子這樣挑,日子這樣過。

注意到x每天都穿一樣的衣服後決定送給他一件新衣,雖然沒有來得及送出去主角就變態了。

會提前準備好x愛吃的招牌便當,並且寫下感謝的話。

生活那麼無趣,攀登數學高峰又那麼難,感謝你們像光一樣出現。

相比之下,日版會讓我覺得,啊就是這樣一個女人嗎,愛情確實是盲目啊。女主的具體對比我會在下一部分展開論證。

2人物的塑造

2.1女主 日版的女主有著似蹙非蹙罥煙眉,從始至終都處於一種冷漠困惑防備忐忑小心翼翼中,直到最後崩潰。以下三幅圖並不是同一通電話,而是情節不斷變化時截取的,可以看到她的情感沒有太大波動,可能作者和導演本來就不是要塑造一個完美的女主吧,只是這樣的冷冰冰,我無法感同身受,不過因此替石神感到委屈,也算是對觀眾代入感情有作用。

而且整個劇情中旁觀者不斷重複的字眼是「美女」,很齣戲。我不是否定外貌的重要性,只是覺得這樣深沉的愛卻彷彿是因為是美人兒呢,太過表面。

而中版的女主形象豐滿太多了,不提之前論述的感激之情,殺人之後的反應也很真實。

日版女主心理太過強大,就算最後不去自首我都不會意外。其實也可能只是中版符合我的想像,即使經歷不幸還這樣溫暖賢良,才是x會動心的人吧。

2.2 X 在X這個角色上,我認為中版日版各有千秋。被中版的張魯一圈粉,眼神的無辜演得很好,扮演變態的時候氣質猥瑣陰鬱,最後仍然像小鹿一般澄澈。劇情設定上,x從頭到尾都沒有想要告知女主自己的犧牲,偽裝攻擊女兒實際攻擊教授也是為了塑造「我用了自己的聰明我儘力了我真的是變態」的人設,你不得不出賣我,所以不用愧疚啊,你幸福就好啊。這種改編像是比原著的男主考慮更加全面,可以接受。不過也有一些崩人設的地方,只是瑕不掩瑜。

日版的話,首先堤真一真的可以封神,其本身的表演簡直讓我震撼。但是劇情上,x給了女主一封咖啡色的信揭露部分真相,還差點被警察發現,這不符合x的作為。下圖是,在女主表示感激之後,x表面上不動聲色,實際激動得靈魂都在顫抖。

總的來說,日版x表面是非常普通的大叔,表現出了人物不動聲色下深沉的熾熱,和原著設定相符;而張魯一的表現手法要露骨一些,主角的塑造也和兩個影片風格相符,一個內斂克制一個有著煙火氣息,傾向於哪一版本只能說見仁見智吧。

舉個栗子,下大雨的時候x看到工藤(坤哥)送女主回家,

日版的x石神克制又隱忍;

中版的x石泓卻能讓人感受到他的落寞,魂不守舍上樓但是褲腿還在滴水,心疼嚶嚶嬰。

2.3 教授 我覺得凱凱王的長相挺限制戲路的,長相和服裝不符合教授氣質,一秒誤以為警察,也許加眼鏡會好一點吧。演技還是可以的,除了涉及到物理知識的時候大部分時間不齣戲,但是也絕對算不上出挑。其實原著的湯川教授基本脫離塵世,雖然遺憾好友的犧牲,也不過覺得能與我匹敵的人是這樣落敗的,真是遺憾啊,是惋惜而並不是難過,這就勝了一籌。而中版的人物設定很有煙火氣息,一方面覺得有點俗了,另一方面又覺得這才把教授神一般存在的平板化形象加上了血肉,附一張側面淚花照。

2.4警官 我對葉祖新挺滿意的,一看就是透著機靈勁兒的正直小白楊,比日版瞪著正義的大眼睛性格擰巴強行不斷出鏡和教授卿卿我我炒cp的女警官好一萬倍……

3電影本身

3.1優點 想了想優點在前文中講了很多,此處不再贅述。補充兩點,構圖和光影的處理還是不錯的,還有就是x和教授在爬山時的交流真的很棒,展露了主角心跡,而隨著談話內容變化脫困於石頭的落葉也是亮點。

3.2缺點 ①工藤(坤哥)那條線斷了,求婚是挺重要的情節,起碼要表現出值得託付,這樣才表現女主的糾結;②x在教室嚴厲地訓斥學生,這個有點崩人設了;③流浪漢所在的場景不如日版的符合原著,很熱鬧而且有跳廣場舞的大媽還指望消失一人不被發現?④反證明黎曼假說的時候x居然睡著了,遠不如日版的清醒並享受;⑤結尾心如演技尷尬,x也沒有「嘔出靈魂」,最後教授居然來了個羽化而登仙的背影比較不能忍;⑥bgm全程基調沒有變化,就像老師考試劃重點划了整本書一樣過分! ⑦偽裝殺教授的時候非要使用定向聲波發生器,純屬電影手法實在無趣。

總之,不能說增加了明顯的情感就落了下乘,反而會讓人更有共鳴吧。畢竟我們都是塵世俗人,從來都是感動於真情,不管克制還是流露。

4利益相關

4.1我是數學專業,看到x捐書的時候拿出來一本偏微分方程簡直笑暈在影院。

4.2教我偏微分方程的老師人稱J神,畢業於中科院,未到不惑之年頭髮已經夾白,講課堅持板書,不論課堂還是課後總是不厭其煩地把黑板擦乾淨,有時會在校園遇見他,書包側拉鏈開著,不知道是不是壞了。其實不管是外表還是作風,他都很顯眼,在這所功利氛圍尤為濃厚的財經類211,不知道是不是什麼感受呢。可能內心可以自成一個世界吧。如果一部電影可以讓我對生活中的一類人有稍微多一點的了解與體諒,那就值得。

震驚!那個不眠夜剛滿二十歲的他們竟然……把「信J神不掛科」的表情包刷遍了朋友圈,男默女淚。然鵝我還是得到了所有主要課程中的最低分……

4.3因為看了日版的第二天好朋友就邀請一起看中版,又重新看了兩個版本的電影和原著才動筆寫影評,我的第一篇影評可以說是比較有誠意了,雖然大部分人把日版捧得很高並且對國產改編髮泄了十足的戾氣與嘲諷,我還是想要說出自己的觀點。感謝閱讀。

最後,如果沒有算計到人心,怎麼能算最完美的犯罪。

所以還是要談戀愛啊大叔,你怎麼知道女孩子被你這樣付出還無動於衷呢

其實我在圖書館寫影評的時候對面情侶一直親來抱去捏耳朵摸臉蛋,/(ㄒoㄒ)/~~所以單身汪點個贊然後去撩妹/撩漢吧,提前祝成功~


先放結論,蘇有朋作為導演技術上還是青澀的,但是片子明顯是花了心思認真做的。我不奢望國產商業片能在近幾年做到傑出,能用心就行了。

以一處細節為例:
石泓和唐川在山上燒湯聊天。石泓說「解題解不出來,打算上吊自殺。自己是個無用的零件,被困在了樹林里。」鏡頭切水裡一片落葉打轉,象徵石泓之前的心境,無力絕望。唐川說,「我可以想像這種絕望,最後你可以走出困境。」石泓說,「解題和爬山一樣,我要做的不是走出去,而是走下去。」鏡頭切那片落葉不再打轉,順著水流飄走了。一是映襯唐川的話,所謂走出困境;二是為「走下去」做鋪墊。為什麼說走下去呢?因為此時石泓已經完成了整個計劃的布局,後接高潮,他只差「模擬暗殺唐川」這最後一塊拼圖,就爬完這座山,完成獻身。

兩個景物鏡頭其實用得是挺刻意的,切得不太自然(這就是導演青澀的表現。怎麼拍可能稍微自然點呢?不要太實在的給演員正面,給個側面,順著視線看出去。缺點還包括整個配樂都很滿以及台詞的作和結尾反轉的無力。新人導演比較喜歡做加法,大師做減法),但是就這個落葉細節一看就是導演動腦子花心思設計出的剪輯。

就如我結論所言,不指望能做到完滿的好,讓觀眾看到用心,片子也能看下去,沒有什麼讓人十臉懵圈的情節,就差不多了。


說點招人討厭的話——不及格。

至少對於一個看過原著的觀眾來說,不及格。

電影這個東西如果有個對比的話,高下立現。

先說說看得見的缺點:

張魯一演的還可以,但是跟原著人設嚴重不符。

事實證明,顏值高就是顏值高,怎麼打扮成頹廢大叔,該好看的還是好看。第一眼看到張魯一,我就覺得他特別像韓國演員李必模:

但是原著里,石神是一個長的相當抱歉的一個人,他之所以成為社會的邊緣人,除了他孤僻的性格以外,就是他長得實在對不起觀眾,看看日版里找的演員:

這長相可以對於電影演員來說可以說是十分抱歉了,但是這才是真正的石神,一個孤僻且醜陋的大叔。

但是張魯一太過注重這個「孤僻」的感覺了,表演的有一些,,用力過猛,連正常的交流都困難,人家說三句他說一句,看的人十分憋氣。

不過選擇張魯一還是比較正確的,畢竟這年頭顏值即正義,找個長得跟宋小寶一樣的演主角,政治不正確,而且張魯一還是正確把控了這個角色的方向,相比之下,王凱的方向就出了嚴重的偏差:

王凱犯了一個楊洋般的錯誤。

什麼叫楊洋般的錯誤?就是整部戲銘記一句話:「我好帥我好帥我好帥!」。

是很帥,帥過頭了。

王凱在全劇中各種造型隨便照一張都能上封面,但是他演的唐川職業是教授而不是模特,天天西服筆挺大長腿那不是教授,估計王凱對「學者氣質」的理解就是乾淨整潔。。。

看看日版的湯川,也相當帥,但是帥的像個教授:

其他的諸如林心如之類的角色,在戲裡存在感很弱,就不吐槽了。

這個片最大的弱點是:劇情。

看過嫌疑人原著的都知道,這部小說最核心的主題是——詭計。

小說主題是警方如何在石神的圈套下一步一步走入困局,探案進入到迷霧當中,各種證據自相矛盾,在這個過程中讀者也跟著陷入了困惑,最後真相大白以後大家恍然大悟,至於說石神於湯川的交流,是重要伏筆,但並不是故事的主線,推進故事前進的是破案的過程。

而電影就完全走錯了方向,對於警察怎麼搜索證據,怎麼排除嫌疑,怎麼陷入困局只有很少的篇幅,表現石神設計的圈套中有「盲點」居然是用說話來展現的。而電影的主演篇幅很多給了無意義的交流,兩大主角探討類哲學問題成了電影的主線。

小說里的警察和湯川是同等重要的角色,警察盡全力想破案,做了大量工作後卻發現走進了盲區,電影中的警察完全是給王凱打下手,台詞也沒幾句,《嫌疑人》本該是一部偵探片,在電影中破案的情節卻被大幅度簡化。事實證明,沒有故事來支撐的哲學討論就是非常尬,小說里石神和湯川的探討能讓人明顯感覺到氣氛越來越緊張,電影里兩人的對話更像是為了裝x而裝x。

估計很多人會吐槽我,你們原著黨理解不了改編嗎?不知道電影不一定要按照小說拍嗎?

小說改編電影改編成神作的情況屢見不鮮,但是《嫌疑人》這部作品,就算改編成電影,主題也應該是不能變的——詭計,讓觀眾看的時候陷入困惑,最後真相大白。而電影由於插入了太多王凱與張魯一的多餘的交流(節奏慢到我在電影院里鬥地主),對探案過程的筆墨又太少太少,對於破案中的細節基本沒有交代,導致最後王凱想「真相大白」的時候,很多觀眾都忘了開頭交代的犯罪現場是什麼樣的,完全沒有恍然大悟之感。

這是一次並不成功的改編,雖然東野圭吾老爺子自己是認可這個劇本的,但是對於很多觀眾,尤其對於原著黨,這部作品並不及格。

不過好在一點,就像劉亦菲評價《擺渡人》的那句話:電影,有心在就好(雖然這句話用來評價擺渡人並不合適)。王凱(也可以包括蘇有朋),本來完全可以量產那種兩個月一部的垃圾作品來圈錢,但是他們沒有,他們努力的拿出一部可以名留影視榜而不是下映之後就再也不會有人想起的作品獻給大家,憑著點就比某峰某凡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這不是《嫌疑人x的獻身》,這是《有節操小鮮肉的獻身》。


推薦閱讀:

諾蘭新片《interstellar》的片名如何翻譯更貼切?
如何評價《喊山》這部電影?
冰河世紀5電影里的可愛細節有哪些?
新上映的電影是選擇在上映的時候看還是等下線後在網上看?
教父3中,麥克為什麼聽安東尼演奏想起以前的事情會哭?

TAG:電影 | 影視評論 | 嫌疑人X的獻身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