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悟就是成為自己的旁觀者嗎?
我是一個禪修初學者。
以下鋪墊是給不了解禪修的人說的:佛教的禪修四念住,身念住指觀察身體的動作,受念住指觀感受,心念住指觀心念。在釋迦牟尼之前就有通過冥想修禪定,但其不能達到完全解脫。釋迦牟尼的貢獻是在禪定的基礎上發明了內觀,並由此修成正果,達到覺悟,得道解脫,離苦得樂。印度葛印卡老師的內觀修習核心方法是「觀受」,在禪坐中從頭到腳一遍一遍觀察身體各部位的感受。不貪愛愉悅的感受,不厭惡痛苦的感受。最終達到在生活中隨時察覺自己的心念升起而不起貪愛嗔恨心。泰國隆波帕默尊者的內觀核心方法是「觀心」,在日常生活中隨時覺知自己的心念,無論何種心念情緒,只察覺,不評判,不打壓。最終達到能夠覺察自己的每一個心念時即可照見「無常」、「無我」、「苦」三法印,即可放下自我,脫離煩惱,進入涅槃。禪修分四個階段,從初果「須陀洹」到四果「阿羅漢」。能達到初果的人都很少。
在知乎上看到一些禪修者或非禪修者說自己彷彿看到另一個自己,也就是「成為自己的旁觀者」。向有這種感覺的人士請教以下問題:1.你感覺自己成為了自己的旁觀者嗎?2.你是禪修者嗎?3.葛印卡和隆波帕默的描述似乎是說,修成正果或至少是達到初果的狀態就是成為自己的旁觀者,彷彿靈魂出竅一般,靈魂隨時俯視著自己的思想和情緒。旁觀者清,隨時發現自己的貪嗔痴就可以脫離貪嗔痴的影響。那麼,我說:「覺悟就是成為自己的旁觀者」,這種說法正確嗎?4.這種旁觀者的感覺是暫時的還是長期的?是不間斷的還是時有時無的?如果是間斷的,發生頻率有多高?何種情況下發生?或觸發條件是什麼?5.旁觀者的詳細感受是怎樣的?你的思想、情緒、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是否照見了「無我」、「無常」、「苦」?你認為自己是否解脫了煩惱和恐懼?有副作用嗎?6.達到這種狀態的原因是什麼?是通過禪修還是其它什麼?如有不便,以上問題可以只回答一部分,也可做延伸闡述。謝謝。 @酵母君 @奇楠君 @乾五 @平象法師 @Jkore @無夢神遊 @李暘 @法嘉宗智 @洪達 @website @狗進炮 @許哲 @蘇冥昭 @公益瑜伽人
謝謝您的邀請,隨喜您修習四念處!
首先總述一下這個問題的結論,我個人的答案是否定的。這個「覺悟」是什麼定義不好講,本人也只是一位普通的修行者,最終所需要抵達的那個狀態究竟是如何對於自己還屬於超驗的範圍,不過就目前的修行而言可以說對方向有了一定的把握(由體驗的主觀判斷上的)。我們應該知道四念處最終的目的是離苦,為了通達這個目標,需要對現象如實知見反覆訓練心,達到對種種現象客觀認知而不執取、不排斥的狀態,單單只是「成為了自己的旁觀者」,從理論上來說尚不能完全滿足以上一層的要求。您在問題描述中的一些問題其實可能會有些私人,考慮了一下決定還是如實回答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但是涉及到禪法的不同和各人修行體驗的不同,希望如果也有其他的四念處同修回答的話,互相之間盡量避免有爭執,畢竟我們都是朝向著同一個目標在努力。接下來逐條回復這幾個小題。
1、你感覺自己成為了自己的旁觀者嗎?
這個問題答「是」或「否」都會不準確,確實在某些程度上體驗到了心成為了現象的旁觀者,而「自己」這個概念在其中被弱化了。
2、你是禪修者嗎?
是的。
3、葛印卡和隆波帕默的描述似乎是說,修成正果或至少是達到初果的狀態就是成為自己的旁觀者,彷彿靈魂出竅一般,靈魂隨時俯視著自己的思想和情緒。旁觀者清,隨時發現自己的貪嗔痴就可以脫離貪嗔痴的影響。那麼,我說:「覺悟就是成為自己的旁觀者」,這種說法正確嗎?
我本人沒有修習過葛印卡體系的禪法也不太清楚葛印卡老師的教導,而關於隆波的一些觀點可以參考本答案首段及第一個問題的回復。我在轉變為當前這樣的開放式覺知修習方式之前,修習專註型禪法的時候,確實是有過如同您描述中字面意思上那樣的體驗,並且是易入的、強烈的、持續的,也曾一度沉迷於這種特殊的體驗,後來在同修和隆波的開示的幫助下扭轉這些習慣,現在基本上已經完全放棄對這種體驗的索求。改變的原因在下面會提及。
4、這種旁觀者的感覺是暫時的還是長期的?是不間斷的還是時有時無的?如果是間斷的,發生頻率有多高?何種情況下發生?或觸發條件是什麼?
而現在的這種狀態,可以說是長期的,因為全天只要是有覺知的時候都是處在這種覺知中。理想的狀態下應當是保持正念綿延不斷,不過對於我這樣的普通修行者來當然說是間斷的,特別是從事思維性的工作和休閑娛樂的時候會大段的間斷,比如現在上網消耗時間的時候,很容易就會忘失。但是至於什麼時候發生「知道」包括刻意去保持都並不去強求,頻率和條件的話可以打一個比方,就是我曾經以「知道」本身作為一個參照點,當沒有「不知道」的時候就都在維持「知道」,而當忘失了不知多久之後醒悟過來的那一剎會知道當下「不知道」的情況,不去慚愧和追悔失去正念,而在之後又是繼續的「知道」。
5.旁觀者的詳細感受是怎樣的?你的思想、情緒、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是否照見了「無我」、「無常」、「苦」?你認為自己是否解脫了煩惱和恐懼?有副作用嗎?
具體感受可能會因人而言,但是重點還是如一開始所言的,只是如實知道現象而已,心隨順當下成為現象的旁觀者,對現象不執取、排斥,你會發現你的「認知」與「現象」之間是有明顯的距離感的,限於文字的水平我也很難去用語言完全還原這種感受,此外這也只是個人的主觀體驗,並不能作為一種依據,也希望您在修習的時候不要以此作為目標去刻意製造這種感覺。其實北傳《金剛經》里有一些文字非常類似這樣的感受,即「念起即覺,覺即不隨」、「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應無所住」等等,我也是據此推測這部分大乘經典最初的來源便是禪師和瑜伽士們試圖將禪修中的具體體驗用文字描述而形成的開示。南傳相應部第一經也有如此描述:
「朋友!我無住立、無用力地渡過暴流。」 ……
「朋友!當我住立時,那時,我沉沒;朋友!當我用力時,那時,我被飄走,朋友!這樣,我無住立、無用力地渡過暴流。」
而在思想、情緒、生活發生的變化同樣很難去詳細表達,我只能說一下個人的一些經歷,我曾經是一位重度抑鬱患者,長期服藥但效果不理想,對很多細枝末節的無聊事情常常難以言喻地在意,一點點小事就會導致要麼自我折磨、要麼折磨他人,現在想來這就是佛教里所言的嗔重的表現吧。而在持續地進行四念處的修行之後,不僅逐漸斷葯後僅靠著這種心理療法就恢復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生活中的負面情緒也越來越少,此外你對世界的認知方式和習慣的觀念會發生巨大的改變,究竟是如何的可能必須要靠自己的體會。正是因為在四念處中見到了無常、苦、無我,才樹立了對佛陀的堅信,而作為一個普通的修行者,對於徹底「解脫了煩惱和恐懼」這件事,我只能說自己還差得很遠,只是當有覺知的時候,會有一種解脫的感覺,當有覺知的時候,不會受貪執和嗔恨的逼迫造作苦而自我折磨。尚不明確有什麼副作用,非要說的話可能會影響你對某些事情的一些積極性,不過這也是就自己個人而言的,我本身就屬於不是那麼積極的人,這可能是天性使然,對於天生積極的人,通過修行會不會更加精力充沛的去完成他想做的事情呢,這個我也說不準。
6.達到這種狀態的原因是什麼?是通過禪修還是其它什麼?
的確是通過禪修……四念處是通達離苦的直接之道,它的特性個人分析一是對現象的理解和認知,二是對於心本身的覺知的訓練,後者是主要的,前者是對後者的輔助和促進。前者主要是猶如專註型禪法中由於高度專註而對現象本身的反覆伺察和把握,掌握它的特性去了知這不是我不異我,而對於後者隆波帕默有一個比喻,就像小孩子看到火苗認為很好看卻不知道會受傷一樣,反覆覺知到去觸摸後會疼這件事,最終你的心理習慣自然會趨向不那麼痛苦的一邊;在不熟悉四念處的時候,可以用前者初學入門,而只是停留於現象本身的話,則可能會像你知道你從別人那裡借來了東西和錢,但是因為這些東西太好了卻不容易輕鬆的給別人還過去一樣。
早前因為用專註的方法可以很快取得輕安和寧靜,我常常把注意力躲避到專註里去作為守護,在之後才逐漸學會了如何真正的對治和調御痛苦。我還記得第一次掌握這種技巧品嘗到這種感覺時候的記憶,是一個普通的工作日早上,我從車站下來轉車,走路過程中我只是維持著最低限度覺知著當下所能感受的東西而已,而忽然當明白過來的時候我非常高興,不誇張的說我流淚了,我終於明白了此前一直理解得很朦朧的一些經文、開示在講什麼,我立即告訴此前一直把我往這方面引導的一位朋友,他也非常為我高興,說你終於明白了,在這之後我便一直維持這種方式的覺知修行方式到現在。
今天一直在工作,有時間的時候才間斷寫幾句,所以會有些亂,希望能幫得上忙。
願各位同修一道勇猛精進,成就苦的止息!
不是,是把旁觀者拉回身體中來,用整個身體來完全徹底的經歷當下。
我修禪,但不太懂佛學名詞。以下分享一下實修的體驗。
用心理學的方式方法來自我分析的時候,需要跳出來看自己,看自己的感覺,看自己的想法,看自己的情緒。
但是修禪,修「覺」,修「悟」,需要把所有的「分身」都抓回來,完全收進當下的這具肉身,傾宇宙之力,全身心地經歷當下。
日常生活里,如果我發現了自己正投射出一個旁觀者在觀察、評判,會立刻把它抓回來。
舉個例子:
前兩天在購物廣場里,連續遇見幾個強行給發傳單和推銷的人,拒絕之後還會強跟過來繼續推銷。我頓時一股怒氣湧上來,腦中浮現出各種上去扇耳光的影象——情緒一起,腦子裡必須馬上出現與之相對應的行動「預演」。這是我作為一個哺乳動物的正常生理反應——我的安全受了威脅,我的腎上腺激素迅速大量分泌,我本能地進入了「戰鬥」、「裝死」或「逃跑」的動物本能模式。
這時候我清醒過來自己的情緒反應,腦中自然出現分析這種情緒反應的種種念頭,我的大腦告訴我,「憤怒是由恐懼而生」,那麼我的恐懼是什麼呢?怕被騙、被糾纏、被各種碰瓷兒。心理學理論如果看得多了,接下來可以繼續心理分析三天三夜,揪出來各種童年模式、社會問題什麼的。
然而作為一個修「定」的人,會選擇馬上放下。這時候我再一次從大腦的念頭中醒悟過來,長長地吐一口氣放掉所有的念頭,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身體各處的感受上,放在呼吸上,重新去找我天然的那個呼吸節奏。這時候我發現到我體內的氣(或者叫能量),在小腹的位置糾結成一團,又重,又堵。
於是我主動去放鬆小腹的位置,這時候我感覺所有鬱結的能量,像一道一道的光柱一樣從小腹的位置發散出去, 這種感覺持續了十幾秒的時間,接著我的腹部感覺特別的輕快,之前堵了一團的東西沒了,身體裡面自然的「氣」的流動又重新回復了。
「氣」的流動是什麼東西?常練內觀和禪修的人,會感覺這個「氣」的流動像心跳、呼吸時身體的一起一伏、和身體感覺一樣真切,實在。如果暫時還沒修禪,不太感受地到,你大概多少也聽說過「大周天」、「小周天」這類的說法,身體里大運轉全身的「氣」的流動,手臂里有手臂里的,大腿里有大腿里的,每個穴位、每個脈輪都像一個小龍捲風一樣,有「氣」在轉動。東方習慣叫「氣」,西方習慣叫「能量」,東方習慣叫「氣功」,西方習慣叫「能量治療」,埃克哈特.托利自創一個叫法,叫「內在能量」。大體說的都是一件事。不用深究理論,用身體去感受就好。越不求,發現它越快。
禪定裡面的「定」到底是指什麼?不是一個人「努力」地不為外界所擾,也不是麻木身體不去感受,更加不是臆想出來一個旁觀者來不停地觀察自己,而是完全徹底的以整個身體來經歷當下。在外人看來也許是一個淡定的狀態,其實當事人的內在是一個一直不停的在動的狀態。一呼一吸,身體在不停的動;心臟在不停的跳動,血液在不停地流動,「氣」在身體里不停的運轉。定得越深,越感受到內在的動,所以禪定是很好玩兒的,斷然不是枯燥無味的。越進來,越好玩兒。
所謂的「禪修」是在修什麼? 修的就是找到身體里這些自然的運轉運轉節奏,然後不管發生什麼事,都盡量回到這個自然的節奏上面來,而不是屏住呼吸或者繃緊身體試圖去控制。「禪修」修的就是不停地放手,不停地接納,不停地容許宇宙地洪流經由自己的身體,去做它想做的事情。就像一片葉子不抗拒風,一個浪花不抗拒海洋。
所謂的覺悟、覺醒、開悟是指什麼?關鍵就在這個「醒」上面,不停地「醒」過來,活在真相中。
什麼才是「真相」?你、我跟一片葉子、一棵樹、一根草都沒有區別。自然有春夏秋冬的更替,你我的體內有天然的呼吸節奏和「氣」的運轉節奏,心臟的跳動節奏,這些都不用你我控制就可以自然運轉。這些都是自然在我們身上的體現。「自然」是比你我腦中的念頭(「觀察者」也不過是一個念頭)更接近真相的。
一點兒小經驗,供參考~
屏蔽用戶@Eric Yi,文章內為事件說明 - 知乎專欄
現已改名 @電熨斗
謝@Armani邀這麼好的問題。
這樣的理解是錯誤的,這個問題的核心在於如何去理解觀和覺知,類似的問題有很多人提過,我的個人專欄也針對這些問題寫過文章,在類似的回答中複製粘貼過很多次,這裡同樣摘取選段以供參考,如有需要,可根據鏈接查閱全文。
什麼是觀智?在佛陀的教導中,佛陀不斷強調,唯有修觀才是通往解脫的唯一道路。
那什麼是觀呢?
觀:觀察;看但是不參與,就如大街上有人在爭吵,我看,但是不參與到爭吵中,不去評判誰對誰錯,誰成熟,誰幼稚,看,就只是看,這就是觀。
但是佛陀講的觀不是對外在世界的,是對我們自己的,觀察我們自己身心的實相,這個觀察不是想像出來的。這裡的「觀」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分為兩部分:覺知與平等心,這兩部分就如馬車的雙輪,鳥的雙翼,是觀的全部內容。
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當念頭或感受在心或身體中升起時,我清楚的知道了它升起了,並且我的注意力沒有去理會它就是觀。
它升起時,我警覺到了,是覺知,而在警覺到以後,我不去理會它,它沒有對我的注意力造成影響便是平等心。
觀不是想像,而是清晰的了知,清晰的了解和知道。
當你觀察呼吸時,你清楚的知道氣息從鼻孔進入,在這裡知道即可。就如同你知道火會燒傷手,知道水能解除饑渴一般,是發自內心清楚的知道,不需要經過思考才知道。你知道呼吸進入即可,知道的同時繼續保持平等心,就是觀。
什麼樣的平等心呢?你的注意力知道氣息進入後,就只是知道,繼續去觀察(覺知,知道)氣息的進出,而不是隨著心中的妄念紛飛,不會因為腿部的麻癢而怨恨,惱怒,繼續觀察呼吸,不去理會它們,就是平等心。
觀察呼吸不是要你想像出一個人物看著自己,而是用注意力去覺知,去體驗,呼吸的進出,除此之外什麼都不做 。
平等心不是壓抑能夠允許過程繼續演變,不著急做出評判,開發淡定的能力, 這就是平等心。
真正的平等心是在告訴我們,當疼痛升起了,我清楚的知道它的存在,並且不去理會它,繼續讓你的注意力安放在呼吸或感受上,不要讓心著急做出評判。
覺悟是一種獎勵,只有覺悟了才會發現一切聯繫之伏筆,才不會用眼見去判斷一件事的功效,才會看到萬事萬物背後的聯繫,才會確定當下的作為給他人長遠帶來什麼。要想獲得覺悟,首先得摒棄或者改善思維上的定式和習慣,就是所見即所得,而能夠再觀察,再等等,等到心念篤定,不自負也不自卑的時刻定奪。
感恩狗進炮先學的邀請!的確,在末學的回答中,常用這個形容方式,形容就如指月,指月可能永遠無法取代月。若去揣摩別人的意思想法等,這都被歸納為世間法,真正的覺悟者,應該是體驗或體會了趣向出世間法的道路,也就是末學常說的:"親身體驗體會滅苦之道"。雜阿含785經:"何等為正見?謂正見有二種:有正見是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無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見有漏、有取、向於善趣?若彼見有施,有說,……乃至知世間有阿羅漢,不受後有,是名世間正見,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
何等為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是名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禪修:看只是看,聽只是聽,觸只是觸,...若想要了解末學所學法門,初學者是如何開始禪修的重點,請由這篇往下看,真正以身觸為所緣是重點:
禪修應從什麼開始?? - 自在之路的回答 - 知乎能"觸只是觸","看只是看",只是達到覺悟的過程,真能覺悟,是如雜阿含785經所說的,因為熟練覺觀苦集滅道而親身體驗體會滅苦之道的行者。所有的話語文字,都是為了溝通,纏在其中,可能永遠稱不上禪修。禪修是很單純的,就只是將所緣放在自己五蘊的展現上,離開所緣時,回到所緣就好。初學者,因為能念住所緣,心一境性,而達到禪境。任何的想要達到禪境,就可能沒在念住所緣,當然的,是更遠離心一境性的。禪修的次第,重要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經歷了經上所說的,自己更有信心;不重要的是,經歷了,也就知道原來只是那麼的單純,越不執,越不纏,就越可能單純,而讓自己越清楚的覺觀及親身體驗體會。纏在方法中的師兄,到處都是;願意開放自己的心胸,覺觀自己的束縛及執著,就可能漸能覺觀到,若只是努力精進,而忘了覺觀自己的心態及身口意,可能在練習迷而非練習覺。相信說法,而沒正確的實修,很可能都是停留在學習"指月"的階段,再如何學習指月,也不會看到月。若相信雜阿含785經,先學習四念處(練習覺觀),熟練覺觀後,練習覺觀苦集滅道,若能親身體驗體會滅苦之道,您就在開始見到月,而非學習指月。練習覺觀的過程,真的是漫長的,不過末學認為是值得的,但請正確練習,沒以五蘊為所緣的練習,您若看末學的回答,末學常說,您可能在練習外道禪,古印度的四禪八定。真能正確的練習,就在累積資量,別在意進步多少,當然,定期的與師父溝通是受鼓勵的,以免走偏了。四念處的練習階段,就在培養自己的無貪無嗔無癡習性,這一切的進步都很慢(以末學本身的經驗),但當自己能有中性覺觀的能力(親身體驗體會滅苦之道),您就能開始趣向如實,就在漸走在自在無煩惱的生活。覺悟,親身體驗體會滅苦之道,無法用言語來描述的,是需要由四念處的熟練,及覺觀苦集滅道的熟練,當您機緣成熟,而親身體驗體會滅苦之道的。禪修,越能輕鬆放鬆開放的覺觀自己的束縛與執著,就可能有越快的進展,所有的期望想要等都不在禪修,只會讓自己更纏。末學建議,別再纏在任何束縛或執著中,開始如實的練習四念處,熟練後練習覺觀苦集滅道,等自己能親身體驗體會了滅苦之道,就一切豁然開朗了。願人人煩惱不生!感恩!
祝福!不是的。
普通人都認為有個「我」存在,認為自己就是自己,所以我要伺候好自己,給自己吃好穿好用好,享受一切好的感官和精神體驗,儘可能讓自己happy。
這是凡夫境界,也是大部分人的常態。
如果了解無為法,並具有一定的實修經驗,就會知道,「我」其實是虛幻不實的,「三法印」里說「諸法無我」。
但是,人不可能一步到位,達到覺悟的境界,暫時只能從理上明白,事上面卻做不到。
對於修行的人,無論從哪種方法入手,念佛也好,修禪也好,都要有個過程,用《俱舍論》里的話說,就是有尋有伺。尋比較粗,伺比較細,好比貓捉老鼠,開始的時候,並不知道老鼠在哪,只能到處找,這就是尋。等知道它在洞里,然後就伏在洞口,機警地觀察,等它出來,這就叫伺。很多人修了一輩子,都還是在有尋有伺里打轉。
至於覺悟的狀態,那是照見了五蘊皆空,一下子什麼都空掉了,自己沒有了,「我」不存在了,但是卻又無處不在,既可以是自己的體驗者,同時也是旁觀者。
如果覺悟僅是成為自己的旁觀者,那不妨試想一下,旁觀自己的那個是什麼呢?
並不是自己成了旁觀者,也不是靈魂看著自己,這種說法只是打比方而已。
印度葛印卡老師的內觀修習核心方法是「觀受」,在禪坐中從頭到腳一遍一遍觀察身體各部位的感受。不貪愛愉悅的感受,不厭惡痛苦的感受。最終達到在生活中隨時察覺自己的心念升起而不起貪愛嗔恨心。
泰國隆波帕默尊者的內觀核心方法是「觀心」,在日常生活中隨時覺知自己的心念,無論何種心念情緒,只察覺,不評判,不打壓。最終達到能夠覺察自己的每一個心念時即可照見「無常」、「無我」、「苦」三法印,即可放下自我,脫離煩惱,進入涅槃。
「觀受「和「觀心」都有個基本要求,不去喜歡,不去討厭,不去造作,就是我們說的平常心。只有智慧的力量能夠使自己觀察到潛意識的變化,而在持續的用智慧觀察的狀態中,不喜歡也不討厭觀照,會使心性得以顯現,心性的力量會使煩惱煙消雲散。
通過實修禪定,自己的智慧會越來越敏銳,剛開始,能通過智慧發現自己煩惱的生成,以及煩惱作用的過程,但這時還不能控制煩惱,只是發現了「賊」,還不能「殺賊」,這時,煩惱會生成,自己還是會憤怒,煩惱依然會控制自己去造作惡業。但是隨著智慧越來越強大,煩惱一露出苗頭就被智慧觀照到,而且被心性的力量滅掉,這時賊就無處躲避了,煩惱將不會引發造作惡業。
這只是實修禪定提高後發生作用的一種表現,還不是開悟。
隨著禪修者禪定的日積月累,空性的力量顯現的越來越多,我執越來越小,會體會到「我」是四大假和,煩惱、因緣、業力、智慧、福報等共同作用,形成了「我」,並主導著「我」的想法和行動。隨著已經生成的煩惱障逐漸被凈化,被凈化的過程中空性的見解和覺受也越來越強大,最後煩惱障和其他負面的力量被清除,這時才是開悟。
開悟後:無我相,無眾生相。能明白到煩惱也是沒有自我特性的東西。
覺悟,是指明了事物的實相,例如證入預流果就會徹底地接受:
凡任何集法都是滅法(SN.56.11…)
這會導致對有為法的執取逐漸降低,直至最終放下。
「獲得法眼」這個詞意味著心自然地承認和認識到了真理:身和心是無常、苦、無我的,身和心現象一旦生起自然就會滅去。禪修者從心底確認了這個終極的真理,就象去了宇宙遨遊的孩子終於找到他的父母那樣真切。--隆波帕默
錯誤。哪怕是葛印卡說的。就算佛這麼說,我也敢說這話。錯的就是錯的。
成為自己的旁觀者,只是開悟的入門方法,不是開悟本身。成為旁觀者,也就是道家說的無為,其實也就是你把後天意識對身體的控制切斷了(止)。不讓後天意識當身體的領導了。當你這樣做旁觀者足夠久了之後,突然有一天,你旁觀到一個新的主人出現了,那就是你的先天意識。站在先天意識立場去看去聽去感知(觀),才是真正的內觀!回歸先天意識的立場叫開悟。所以其實是先開悟,然後才開始內觀的。內觀根本不是學會的。沒開悟之前,你的內觀,根本就是假的。而且,凡是真正在內觀上開竅了的禪修者一定會很自然而然的轉向道家的。因為你一路無為的觀下去,很快就會出現煉精化氣的現象,事實擺在那裡,不服不行。和尚們嘴硬到底,最後是害了自己,更害了眾生。但是我也不建議大家上來就學道家的內丹靜功,最好是先在四念處修法上先開悟了,再轉而去讀道家的東西,只讀不練。就守著先天意識,一路無為下去,就好了。慢慢的你就會經歷那些道家的各種功境,煉精化氣練氣化神煉神幻虛慢慢知道都是怎麼回事了。【青璽】
所謂覺悟,就是經歷時間和考驗也不會坍塌的意志。存在心底,不斷被打磨洗刷,為其生,為其死。成為「自己」的旁觀,沒有者。
————————————————————
不想碼太多字,簡單說說自己經歷的過程,主要是圍繞以下幾個問題。
1,什麼是我,我是什麼,我從何而來。
2,是什麼在看在聽在感受在思考。
3,意識/世界的產生和變化是怎麼回事,意識/世界從何而來?
————————————————————
這幾樣想明白了想通了,事都不叫事兒了
————————————————————
找不到感覺找不到門道的人兒,就去觀察自己和周圍的種種變化
觀察身體,觀察感受,觀察自己的思想,心念
反正就這麼看著,方法繁多,但其實說白了就是看
不斷的看,深入的看,一層一層剝離,撇下
三十七道品中,最珍貴的四念處,是佛教真正修行的精華。
四,指的是,身受心法
但是沒人告訴你,什麼是念處。
只會說,觀身不凈,。。。
念,攝受的意思,處,一個點。
念處,就是專註在一個地方,心不動念。專註在一個地方,心不起妄想。專註在一個地方,心無所住。
身念處,也叫身繫念處。系,連起相應不間斷,的意思
四念處的觀身不凈。有的人說,觀身不凈就是不凈觀,想像自己的身體腐敗生蛆等等。
這個絕對不是釋迦牟尼佛真實之意,而佛陀所說的觀身不凈,至今沒人知道什麼是不凈、都認為這個身體不幹凈,非常骯髒。
如果我們學這樣的觀身不凈的話,你們會走向極端,產生幻覺,厭惡身體,自我否定。
以前有很多修行者修習這樣的觀身不凈,就是因為不得法,因地不正。結果全部抑鬱而死,自殺的也有。
佛教歷史上也有記載,真實的事件。
所以,真實的觀身不凈,絕對不是指身體骯髒的不凈觀,修行這樣的觀身不凈,是附佛外道,定當遠離,遠離,再遠離。
現在我來講真正的觀身不凈到底是什麼,觀身不凈的身,包括我們的五官,五臟六腑,血管,骨骼,脂肪,等等,這就是身的內外組成部分,也就是內身和外身。
所以,觀身不凈,指的就是無常,這個無常,直接到達苦。如果我們過於把身當真,過於執著,最後肯定會產生一種苦。
這就是觀身不凈的真相,告訴我們不要執著於身體,也不應當捨棄身體。而是注重內在的東西,這樣就突破了身障,
觀身不凈,它是無常的,所生起的任何相,都是因緣和合的。
比如初學打坐,坐兩小時,身體酸麻脹痛,然後你知道了這都是因緣和合的,不真實。它確實疼,但是這個心,不會因為酸麻脹痛而焦躁了。
比如說,世尊生病了,他知道身體的疼痛,但是心不會痛苦,焦躁,憂愁,苦惱。
這就是超越生死,而不是長生不老。
觀身不凈有三種身,外身,內身,內外身,
外身就是你們能看到的這些東西,眼睛鼻子手腳等等,
內身就是五臟六腑等等。
內外身,看不到,摸不著,打個比方,心臟病病發的時候,是不是渾身抖,發汗,疼痛。同時,恐懼,就出來了。這就是內外身,
所以說,身體感受的一系列東西,都是內身,外身,內外身因緣和合的。
那麼就有一個很有趣的疑問:我在哪裡?
在外身?不對。
在內身?不對。
在內外身?也不對。
在內在的思想?更不對。
是不是找不到一個我?
你發現了沒有,我們找了半天沒找到,是不是還有個東西在找?
哎!它就是你!你找不找它都在。
這就是佛性在作用處呈現了一個我。
比如我的眼睛能看,耳朵能聽,手能動,誰在作用它?
是不是裡面的東西在作用,但是卻看不到,找不到。而又能找,又能看,這就是佛性。
這就是觀身不凈和其背後的真實義也講完了。
手在動,是誰在讓手動,是不是那顆心?
是心在藉助手,呈現了這個動。手是沒有動的。
那麼這個手,是不是心的顯現,也就是看到了手,其實是看到了心。
而看到了心,問這個心是什麼?如同認為手在動一樣,又跑出來了。
那麼你找的那個心,是不是永遠找不到?而永遠找不到的那個心,又在手上呈現,又在心上呈現,又在找的這個上呈現。
是不是還有個東西在作用?那就是佛性。
明白了以後,修行一帆風順,就再也不會排斥善惡,愚痴聰慧,天堂地獄,你的心完全得到了菩薩種智,這才是菩薩行。
比如貪嗔痴,你不知道貪嗔痴是以什麼樣的形態,什麼樣的作用,以何因緣而呈現的。你不知道,因為你找不到那個真心。
那麼找不到真心的話,是不是一直用不真的心在揣摩貪嗔痴?那麼這個不真的心,不就是貪嗔痴嗎?
比如,當我們找不到真心的時候。一生氣,就是這個貪嗔痴借無明的作用。
有一個東西是真心在演繹,一個是無明在演繹。
偏向無明,那麼這些都是果報。
找到真心,那麼這些全是自在。
所以說,觀身不凈相當於一個無明,通過無明的作用,讓你知道背後的那個東西,能看到無明在作用,它就是覺,就是真心,
前面五步的運作,是無明的運作,當你的心知道是無明的運作的時候,那麼你的心就回到真心上來了。
任何東西都是平等無二的,煩惱即菩提,妄想即真如,天堂地獄皆是凈土,自在受用吧。
好,總結一下,觀身不凈,就是不要對自己的身體過於貪取,執著。但不代表舍了身體,而是要更好的用它。
就能夠更好的修行,更好的幫助他人,多好的身體啊!
這就叫如來法身。
所以見性之後,幹什麼都會圓滿,就是不落斷滅。
那麼剩下的就不用講了,四念處基本就這些,你要想問具體的修行方法,你私聊我,我可以告訴你。很完整,詳細的方法。
好啊,今天因緣具足,我就多說一些,其實下面我要說的這些,才是重點。
我想講《佛說阿彌陀經》,為什麼要講這部經典呢?因為這部經是最為飽受爭議的!
然而,這部經,確是無比殊勝的。有緣之人,看到這裡,那就是緣分。隨喜讚歎吧。
佛說阿彌陀經,其實是方便說,因為世尊滅度的時候講,誰說我說法四十九年的,就不是我的徒弟,誰說我沒有說法四十九年的,也不是我的弟子。
什麼意思?就是說,你認為有一個說法的人,是不是就沒有離相?你認為沒有一個說法的人,是不是就落入斷滅了?
所以,佛說阿彌陀經,其實是方便說,因為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那麼什麼叫阿彌陀?意思就是無量光,無量壽,也就是不生不滅而又圓滿具足的。
那不就是自性光明嗎?我們本來具足如來智慧德相嘛!
你我的心,本來就具足,這就是阿彌陀。
那麼什麼叫阿彌陀佛?不是說有個佛,叫阿彌陀佛。是我們功德具足的一切妙象,遍滿法界,就叫阿彌陀佛。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希羅、離婆多、周利盤陀伽、難陀、阿難陀、羅侯羅、喬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那樓陀,如是等諸大弟子。並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1、如是我聞,也有稱「聞如是」,意思就是弟子阿難當時怎麼聽到的,就怎麼講的,不撒謊,是用真心講經。
2、也就是,阿難的那顆真心,和釋迦牟尼佛的那顆真心,完美相應了。這就叫「一時」。也就是說,只要你的真心,與佛心相應了,你就是阿難。只要你看到我打的這些字,與我的真心相應了,這就是一時。
3、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我們知道,當時有一個很有錢的居士,不惜黃金鋪地,建造精舍,請佛陀來講經說法。這個人叫孤獨長者。
這個孤獨長者非常的惜法,他知道佛陀的傳教,能改變地球眾生的輪迴!所以建造了一個很大的場地,那就是祗樹給孤獨園。
4、佛講經說法,需要因緣具足,要有恰當的時間,恰當的道場,恰當的時節,要有大眾聆聽,要有一個善知識講解,還要有很多的護法,這六個具足,就可以講經說法了。這就叫「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5、每一部佛經,都有「大阿羅漢」,然後才說「菩薩」,那麼,今天我就這個回答,告訴你們一個真相,當我說完,會顛覆你們對於漢傳佛教的盲目崇拜。
「大阿羅漢」就是上座部,是佛陀的弟子,是真人,不是假的。只有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大成就者!
6.我從來不承認,所謂的「菩薩」。所以,先說完大阿羅漢之後,才說的諸菩薩摩訶薩!說白了,「菩薩」就是在家人。
真正的修行人,只有阿羅漢,沒有菩薩。要說有菩薩,那就是在家人,就是大眾部。
佛陀當時就想啊,出家斷除五欲之樂,這個那個,有人能做到,有人就做不到啊!但是又不舍眾生,想讓你們好好修行,出離生死輪迴。怎麼辦啊?苦思冥想啊!哎!腦子一轉,「菩薩」誕生了!就把你們這類白衣居士,稱之為「菩薩摩訶薩」。甚至可以不去廟裡,在生活中修行!
然後佛陀就搞了好幾個榜樣,各種菩薩。白衣居士們看了,有希望了!就會努力修行了!
有一個菩薩,每次都是首座。比如佛陀坐在第一個,那麼第二個座位,就是文殊菩薩。為什麼呢?因為文殊菩薩智慧第一啊!不是真的有個菩薩叫文殊,坐在佛旁邊,而是智慧是最頂級的自在!換句話說,你們沒有智慧,是學不到佛法的。所以你看知乎上很多說大乘小乘怎麼怎麼樣的,偏執小乘的人罵大乘非佛說。偏執大乘的罵小乘自了漢。這都是不正確的,是沒有智慧的!也是愚痴的!你看恩師法嘉宗智,從來不說大乘小乘怎麼怎麼樣。這就是有智慧,這就是文殊菩薩化身!
這就是大乘佛經的正確讀法,漫天神佛,不是迷信,而是在表法,指的是,八萬四千法門,從自性生啊!是我們的真心,真如,在演繹啊!
如果看經書上說,有個地方叫極樂世界,你就認為真的有個地方叫極樂世界,那就是封建迷信,因為你沒有智慧,不是文殊菩薩化身啊!有了智慧,那你就是文殊菩薩化身了。
好了,再不講了,能看到這篇回答的,都是與釋迦牟尼佛有緣分的,都是與正法眼藏有因緣的。
自己的旁觀者,不就是兩個「我」嗎?不僅不是無我,反倒多出了一個我。這種感覺是下一個念頭與上一個念頭的殘影同時留存的假象。
建議看《法言微言》,雖然不能直接解答你的問題,但是應該會有幫助。對於止觀的問題,還是需要請教專業的業處導師。
是「成為自己心念的控制者和觀察者」。
從這個角度來看:
控制,是「止」;觀察,是「觀」。修止得定,是為「禪定」。
修觀得慧,是為「禪慧」。在修習的過程中,需要「持戒」。以上,便是禪修中的「戒定慧」。開悟的十個辨別方法
宗鏡錄告訴我們,什麼叫作悟了。書中提出十個問題,悟了的人沒有不通經教的,一切佛經教理一望而知,如看小說一樣,一看就懂,不須研究。
永明壽禪師宗鏡錄卷一:
設有堅執己解,不信佛言,起自障心,絕他學路,今有十問以定紀綱。
一、還得了了見性,如晝觀色,似文殊等否?
二、還逢緣對鏡,見色聞聲,舉足下足,開眼合眼,悉得明宗,與道相應否?
三、還覽一代時教,及從上祖師言句,聞深不怖,皆得諦了無疑否?
四、還因差別問難,種種征詰,能具四辯,盡決他疑否?
五、還於一切時一切處智照無滯,念念圓通,不見一法能為障礙,未曾一剎那中暫令間斷否?
六、還於一切逆順好惡境界現前之時,不為間隔,盡識得破否?
七、還於百法明門心境之內,一一得見微細體性根原起處,不為生死根塵之所惑亂否?
八、還向四威儀中行住坐卧,欽承只對,著衣吃飯,執作施為之時,辯得真實否?
九、還聞說有佛無佛,有眾生無眾生,或贊或毀,或是或非,得一心不動否?
十、還聞差別之智,皆能明達,性相俱通,理事無滯,無有一法不鑒其原,乃至千聖出世,得不疑否?
我的理解,覺悟就是「自我」只領導五蘊而不主宰五蘊。正如一個人鞭打陀螺,不需要在陀螺旋轉時直接干涉陀螺。一個人領導小組,只列出目標和綱領,細節交給小組成員把握。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647722/answer/189846557?utm_source=com.samsung.android.app.memoutm_medium=social
如果成為個旁觀者就能覺悟,那也太容易了。
成為自己的觀察者,還是二元對立,不是開悟
讀讀【 大般若經】,再說話吧。 你小看了佛陀意。 佛陀意,遠遠不是你說的修行 。 佛陀意,是世界之本。
佛陀的本義,不是只有修觀才是通往解脫的唯一道路。
修行佛法,不是要【你看但是不參與】!
這是漢地佛教對佛陀的本義的最大歪曲。
【如大街上有人在爭吵,我看,但是不參與到爭吵中,不去評判誰對誰錯,誰成熟,誰幼稚,看,就只是看,這就是觀。】就是漢地佛教最大的惡,對佛教最大的歪曲。
佛陀的本義,是要你對於世間與出世間,不起分別心,不住相,不起念。
行 般若。而行菩薩道,行真如。不能住 般若相,住菩薩相,住真如相。
般若相,菩薩相,真如相,是不生不滅的,只是假名。
這一切,你就要好好讀【大般若經】,才能區分大乘佛教與漢地佛教之區別。
漢地佛教的說法只是方便說,不是究竟說。
知乎網上,大多數的對佛教有興趣之人,是難於分辨大乘佛教與漢地佛教之區別。
大般若卷 贊大乘品 大乘含受無數無量無邊有情 我見真如 虛空 大乘 無數無量 一切法 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複次,善現,汝言『譬如虛空,普能含受無數無量無邊有情;大乘亦爾,普能含受無數無量無邊有情』者,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所以者何?善現,有情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由如是義故,說大乘普能含受無數無量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有情、若虛空、若大乘,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複次,善現,有情無數無量無邊故,當知虛空亦無數無量無邊;虛空無數無量無邊故,當知大乘亦無數無量無邊。由如是義故,說大乘普能含受無數無量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有情無數無量無邊,若虛空無數無量無邊,若大乘無數無量無邊,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複次,善現,有情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如是義故,說大乘普能含受無數無量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有情、若虛空、若大乘、若無數、若無量、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複次,善現,我無所有故,當知有情亦無所有;有情無所有故,當知命者亦無所有;命者無所有故,當知生者亦無所有;生者無所有故,當知養者亦無所有;養者無所有故,當知士夫亦無所有;士夫無所有故,當知補特伽羅亦無所有;補特伽羅無所有故,當知意生亦無所有;意生無所有故,當知儒童亦無所有;儒童無所有故,當知作者亦無所有;作者無所有故,當知使作者亦無所有;使作者無所有故,當知起者亦無所有;起者無所有故,當知使起者亦無所有;使起者無所有故,當知受者亦無所有;受者無所有故,當知使受者亦無所有;使受者無所有故,當知知者亦無所有;知者無所有故,當知見者亦無所有;見者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如是義故,說大乘普能含受無數無量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虛空、若大乘、若無數、若無量、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複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真如亦無所有;真如無所有故,當知法界亦無所有;法界無所有故,當知法性亦無所有;法性無所有故,當知不虛妄性亦無所有;不虛妄性無所有故,當知不變異性亦無所有;不變異性無所有故,當知平等性亦無所有;平等性無所有故,當知離生性亦無所有;離生性無所有故,當知不思議界亦無所有;不思議界無所有故,當知虛空界亦無所有;虛空界無所有故,當知斷界亦無所有;斷界無所有故,當知離界亦無所有;離界無所有故,當知滅界亦無所有;滅界無所有故,當知無性界亦無所有;無性界無所有故,當知無相界亦無所有,無相界無所有故,當知無作界亦無所有;無作界無所有故,當知無為界亦無所有;無為界無所有故,當知安隱界亦無所有;安隱界無所有故,當知寂靜界亦無所有;寂靜界無所有故,當知法定亦無所有;法定無所有故,當知法住亦無所有;法住無所有故,當知本無亦無所有;本無無所有故,當知實際亦無所有;實際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如是義故,說大乘普能含受無數無量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真如乃至實際,若虛空、若大乘、若無數、若無量、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複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色亦無所有;色無所有故,當知受亦無所有;受無所有故,當知想亦無所有;想無所有故,當知行亦無所有;行無所有故,當知識亦無所有;識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如是義故,說大乘普能含受無數無量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色、受、想、行、識,若虛空、若大乘、若無數、若無量、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複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眼處亦無所有;眼處無所有故,當知耳處亦無所有;耳處無所有故,當知鼻處亦無所有;鼻處無所有故,當知舌處亦無所有;舌處無所有故,當知身處亦無所有;身處無所有故,當知意處亦無所有;意處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如是義故,說大乘普能含受無數無量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眼、耳、鼻、舌、身、意處,若虛空、若大乘、若無數、若無量、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複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色處亦無所有;色處無所有故,當知聲處亦無所有;聲處無所有故,當知香處亦無所有;香處無所有故,當知味處亦無所有;味處無所有故,當知觸處亦無所有;觸處無所有故,當知法處亦無所有;法處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如是義故,說大乘普能含受無數無量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色、聲、香、味、觸、法處,若虛空、若大乘、若無數、若無量、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複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眼界亦無所有;眼界無所有故,當知色界亦無所有;色界無所有故,當知眼識界亦無所有;眼識界無所有故,當知眼觸亦無所有;眼觸無所有故,當知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亦無所有;眼觸為緣所生諸受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如是義故,說大乘普能含受無數無量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眼界乃至眼觸為緣所生諸受,若虛空、若大乘、若無數、若無量、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複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耳界亦無所有;耳界無所有故,當知聲界亦無所有;聲界無所有故,當知耳識界亦無所有;耳識界無所有故,當知耳觸亦無所有;耳觸無所有故,當知耳觸為緣所生諸受亦無所有;耳觸為緣所生諸受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如是義故,說大乘普能含受無數無量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耳界乃至耳觸為緣所生諸受,若虛空、若大乘、若無數、若無量、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複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鼻界亦無所有;鼻界無所有故,當知香界亦無所有;香界無所有故,當知鼻識界亦無所有;鼻識界無所有故,當知鼻觸亦無所有;鼻觸無所有故,當知鼻觸為緣所生諸受亦無所有;鼻觸為緣所生諸受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如是義故,說大乘普能含受無數無量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鼻界乃至鼻觸為緣所生諸受,若虛空、若大乘、若無數、若無量、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複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舌界亦無所有;舌界無所有故,當知味界亦無所有;味界無所有故,當知舌識界亦無所有;舌識界無所有故,當知舌觸亦無所有;舌觸無所有故,當知舌觸為緣所生諸受亦無所有;舌觸為緣所生諸受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如是義故,說大乘普能含受無數無量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舌界乃至舌觸為緣所生諸受,若虛空、若大乘、若無數、若無量、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複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身界亦無所有;身界無所有故,當知觸界亦無所有;觸界無所有故,當知身識界亦無所有;身識界無所有故,當知身觸亦無所有;身觸無所有故,當知身觸為緣所生諸受亦無所有;身觸為緣所生諸受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如是義故,說大乘普能含受無數無量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身界乃至身觸為緣所生諸受,若虛空、若大乘、若無數、若無量、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複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意界亦無所有;意界無所有故,當知法界亦無所有;法界無所有故,當知意識界亦無所有;意識界無所有故,當知意觸亦無所有;意觸無所有故,當知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亦無所有;意觸為緣所生諸受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如是義故,說大乘普能含受無數無量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意界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若虛空、若大乘、若無數、若無量、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複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地界亦無所有;地界無所有故,當知水界亦無所有;水界無所有故,當知火界亦無所有;火界無所有故,當知風界亦無所有;風界無所有故,當知空界亦無所有;空界無所有故,當知識界亦無所有;識界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如是義故,說大乘普能含受無數無量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地、水、火、風、空、識界,若虛空、若大乘、若無數、若無量、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複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苦聖諦亦無所有;苦聖諦無所有故,當知集聖諦亦無所有;集聖諦無所有故,當知滅聖諦亦無所有;滅聖諦無所有故,當知道聖諦亦無所有;道聖諦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如是義故,說大乘普能含受無數無量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苦、集、滅、道聖諦,若虛空、若大乘、若無數、若無量、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複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無明亦無所有;無明無所有故,當知行亦無所有;行無所有故,當知識亦無所有;識無所有故,當知名色亦無所有;名色無所有故,當知六處亦無所有;六處無所有故,當知觸亦無所有;觸無所有故,當知受亦無所有;受無所有故,當知愛亦無所有;愛無所有故,當知取亦無所有;取無所有故,當知有亦無所有;有無所有故,當知生亦無所有;生無所有故,當知老死愁嘆苦憂惱亦無所有;老死愁嘆苦憂惱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如是義故,說大乘普能含受無數無量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無明乃至老死愁嘆苦憂惱,若虛空、若大乘、若無數、若無量、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十八
初分贊大乘品第十六之三
「複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內空亦無所有;內空無所有故,當知外空亦無所有;外空無所有故,當知內外空亦無所有;內外空無所有故,當知空空亦無所有;空空無所有故,當知大空亦無所有;大空無所有故,當知勝義空亦無所有;勝義空無所有故,當知有為空亦無所有;有為空無所有故,當知無為空亦無所有;無為空無所有故,當知畢竟空亦無所有;畢竟空無所有故,當知無際空亦無所有;無際空無所有故,當知散空亦無所有;散空無所有故,當知無變異空亦無所有;無變異空無所有故,當知本性空亦無所有;本性空無所有故,當知自相空亦無所有;自相空無所有故,當知共相空亦無所有;共相空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空亦無所有;一切法空無所有故,當知不可得空亦無所有;不可得空無所有故,當知無性空亦無所有;無性空無所有故,當知自性空亦無所有;自性空無所有故,當知無性自性空亦無所有,無性自性空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如是義故,說大乘普能含受無數無量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若虛空、若大乘、若無數、若無量、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複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布施波羅蜜多亦無所有;布施波羅蜜多無所有故,當知凈戒波羅蜜多亦無所有;凈戒波羅蜜多無所有故,當知安忍波羅蜜多亦無所有;安忍波羅蜜多無所有故,當知精進波羅蜜多亦無所有;精進波羅蜜多無所有故,當知靜慮波羅蜜多亦無所有;靜慮波羅蜜多無所有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所有;般若波羅蜜多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如是義故,說大乘普能含受無數無量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布施、凈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若虛空、若大乘、若無數、若無量、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複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四靜慮亦無所有;四靜慮無所有故,當知四無量亦無所有;四無量無所有故,當知四無色定亦無所有;四無色定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如是義故,說大乘普能含受無數無量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若虛空、若大乘、若無數、若無量、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複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四念住亦無所有;四念住無所有故,當知四正斷亦無所有;四正斷無所有故,當知四神足亦無所有;四神足無所有故,當知五根亦無所有;五根無所有故,當知五力亦無所有;五力無所有故,當知七等覺支亦無所有;七等覺支無所有故,當知八聖道支亦無所有;八聖道支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如是義故,說大乘普能含受無數無量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若虛空、若大乘、若無數、若無量、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複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空解脫門亦無所有;空解脫門無所有故,當知無相解脫門亦無所有;無相解脫門無所有故,當知無願解脫門亦無所有;無願解脫門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如是義故,說大乘普能含受無數無量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空、無相、無願解脫門,若虛空、若大乘、若無數、若無量、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複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五眼亦無所有;五眼無所有故,當知六神通亦無所有;六神通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如是義故,說大乘普能含受無數無量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五眼、若六神通、若虛空、若大乘、若無數、若無量、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複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佛十力亦無所有;佛十力無所有故,當知四無所畏亦無所有;四無所畏無所有故,當知四無礙解亦無所有;四無礙解無所有故,當知大慈亦無所有;大慈無所有故,當知大悲亦無所有;大悲無所有故,當知大喜亦無所有;大喜無所有故,當知大舍亦無所有;大舍無所有故,當知十八佛不共法亦無所有;十八佛不共法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智亦無所有;一切智無所有故,當知道相智亦無所有;道相智無所有故,當知一切相智亦無所有;一切相智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如是義故,說大乘普能含受無數無量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佛十力乃至一切相智,若虛空、若大乘、若無數、若無量、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複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極喜地亦無所有;極喜地無所有故,當知離垢地亦無所有;離垢地無所有故,當知發光地亦無所有;發光地無所有故,當知焰慧地亦無所有;焰慧地無所有故,當知極難勝地亦無所有;極難勝地無所有故,當知現前地亦無所有;現前地無所有故,當知遠行地亦無所有;遠行地無所有故,當知不動地亦無所有;不動地無所有故,當知善慧地亦無所有;善慧地無所有故,當知法雲地亦無所有;法雲地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如是義故,說大乘普能含受無數無量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極喜地乃至法雲地,若虛空、若大乘、若無數、若無量、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複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凈觀地亦無所有;凈觀地無所有故,當知種性地亦無所有;種性地無所有故,當知第八地亦無所有;第八地無所有故,當知具見地亦無所有;具見地無所有故,當知薄地亦無所有;薄地無所有故,當知離欲地亦無所有;離欲地無所有故,當知已辦地亦無所有;已辦地無所有故,當知獨覺地亦無所有;獨覺地無所有故,當知菩薩地亦無所有;菩薩地無所有故,當知如來地亦無所有;如來地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如是義故,說大乘普能含受無數無量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凈觀地乃至如來地,若虛空、若大乘、若無數、若無量、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複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預流向亦無所有;預流向無所有故,當知預流果亦無所有;預流果無所有故,當知一來向亦無所有;一來向無所有故,當知一來果亦無所有;一來果無所有故,當知不還向亦無所有;不還向無所有故,當知不還果亦無所有;不還果無所有故,當知阿羅漢向亦無所有;阿羅漢向無所有故,當知阿羅漢果亦無所有;阿羅漢果無所有故,當知獨覺向亦無所有;獨覺向無所有故,當知獨覺果亦無所有;獨覺果無所有故,當知菩薩摩訶薩法亦無所有;菩薩摩訶薩法無所有故,當知三藐三佛陀法亦無所有;三藐三佛陀法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如是義故,說大乘普能含受無數無量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預流向乃至三藐三佛陀法,若虛空、若大乘、若無數、若無量、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複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預流向補特伽羅亦無所有;預流向補特伽羅無所有故,當知預流果補特伽羅亦無所有;預流果補特伽羅無所有故,當知一來向補特伽羅亦無所有;一來向補特伽羅無所有故,當知一來果補特伽羅亦無所有;一來果補特伽羅無所有故,當知不還向補特伽羅亦無所有;不還向補特伽羅無所有故,當知不還果補特伽羅亦無所有;不還果補特伽羅無所有故,當知阿羅漢向補特伽羅亦無所有;阿羅漢向補特伽羅無所有故,當知阿羅漢果補特伽羅亦無所有;阿羅漢果補特伽羅無所有故,當知獨覺向補特伽羅亦無所有;獨覺向補特伽羅無所有故,當知獨覺果補特伽羅亦無所有;獨覺果補特伽羅無所有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所有;菩薩摩訶薩無所有故,當知三藐三佛陀亦無所有;三藐三佛陀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如是義故,說大乘普能含受無數無量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預流向補特伽羅乃至三藐三佛陀,若虛空、若大乘、若無數、若無量、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複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聲聞乘亦無所有;聲聞乘無所有故,當知獨覺乘亦無所有;獨覺乘無所有故,當知正等覺乘亦無所有;正等覺乘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如是義故,說大乘普能含受無數無量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聲聞乘、獨覺乘、正等覺乘,若虛空、若大乘、若無數、若無量、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複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聲聞乘補特伽羅亦無所有;聲聞乘補特伽羅無所有故,當知獨覺乘補特伽羅亦無所有;獨覺乘補特伽羅無所有故,當知正等覺乘補特伽羅亦無所有;正等覺乘補特伽羅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如是義故,說大乘普能含受無數無量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聲聞乘、獨覺乘、正等覺乘補特伽羅,若虛空、若大乘、若無數、若無量、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善現,當知如涅槃界普能含受無數無量無邊有情,大乘亦爾,普能含受無數無量無邊有情。善現,由此因緣故作是說:譬如虛空,普能含受無數無量無邊有情;大乘亦爾,普能含受無數無量無邊有情。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