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文字需要分陰陽上去聲?

我們在生活中會發現,外國人學中文的時候在最初的階段都是分不清陰陽上去四聲的,但是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都能聽懂。同樣的,如果兩個歪果仁互相用中文對話,並且也是沒有陰陽上去的,他們也可以完全彼此互相理解。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這樣的東西有和沒有都可以正常交流,那麼為什麼中文還要講究陰陽上去四聲呢?我個人覺得存在即有理,但是真的很難找到解釋得通的理由。求解!


文字晚於語言產生,所以你的問題應該是為何漢語有四聲。而且,四聲不是漢語和漢字的專利,西夏文和字喃也有的。


補充說明一下,題主用的詞是「需要」,不過事實上產生聲調並非需要不需要的問題,這只是一種「現象」。

-----------------------

漢語聲調的分化,一般認為是在上古漢語後期,由於大量韻尾的消失與合流而產生的補償性變化。若聲調突發性地消失,那麼會造成大量音節的合併從而影響交流效率。

聲調在(大部分)漢語中沒有(完全)消變,這是一個既有的現象。當然,從中古漢語到現代諸漢語方言又經歷了許多音繫上的簡化,而這其中為何不選擇消滅聲調而是選擇發生聲韻簡化,我也不知道,但理論上這種情況也是有可能的。據資料,西北一些方言有兩聲調的,而吳語和閩語發達的連讀變調也暗示其一種聲調演變的傾向。

結論是,漢語產生一種無聲調方言也是有可能的,但事實上目前(應該)還沒有產生這麼一種方言。

感謝@Portus Lupus補充,臨夏唐汪話回民次方言聲調已不明顯,補以為例。

(本答案不涉及域外方音。)


簡單說,不分聲調地說漢語,實際就是丟掉了聲調里的辨義成分。

同理,講普通話,失去平翹舌對立的普通話使用者也可以互相通話理解,失去某些韻前後鼻音對立的人們也可互通,把jqx讀成女國音的人也可以互通……

這是因為語言本身就有一定容錯度。照題主所想,消掉漢語語音里的某種對立,似乎沒有多大問題。但是如果所有合流同時發生,就會產生可怕的滑坡一般的後果,音系會坍塌得不成樣子,同音詞巨量,大幅增加交流難度。古代漢語到現代漢語大幅度簡化,因此由上古的單音節詞主導逐漸變為雙音節詞多音節詞為主,就是一個體現。大家想像一下一種語言語音簡化成兩個音節噫啊,像二進位數一樣,那人家正常語言一個音節「CCVCC」就能表達的概念,是不是平均水平要「噫啊啊啊噫噫啊啊」這樣長度的詞兒來編碼這個特定含義。

而現代漢語諸方言其音系和辭彙體系的樣貌,都可以說很大程度是由古漢語發展過程中語音合流和產生新的代償機制的平衡的產物。都像中古漢語,聲調是平上去入四個,但是聲母分清濁,後來濁音清化了就一個聲調變成了陰陽兩種,如普通話里陰平陽平,以此減小聲母清化帶來的信息量損失;再如,吳方言里應對韻母簡併的方式就是加快語速(音系簡單的日語西語也是同樣策略,但吳語音系其實也不簡單嘛)來保持單位時間的信息量。漢語的聲調系統的產生也有可能是漢語祖語複雜的韻尾輔音叢或輔助音節什麼的簡化以後遺留痕迹和代償形式。也就是關上一扇門,掀開了一扇窗的道理。

其目的大抵就是為了是自己的音系保持一點的複雜程度,延緩語音的崩壞進程,說的時候可以更精確地表達信息和聽的時候更省力地接收信息。


先有語言後有文字,漢語本來就有聲調。

聲調不是為了什麼目的而發明出來的是,是漢語演變過程中的一些殘留。

你的問題有點像問:為什麼人只有四肢?如果人有六肢,也完全不影響行動啊。


@Tinnitze 講了漢語聲調的起源。我想說一點別的東西。

很多人在學外語或其它方言的時候,會覺得外語或方言的語音、語法中有很多困難和麻煩的東西,包括但不限於:

  • 對於大部分外國人來說,漢語的聲調;
  • 對於中國某些方言區的人來說,普通話中的前後鼻音、兒化音、n/l 的區分、h/f 的區分;
  • 對於日本人、韓國人來說,l/r 的區分、b/v 的區分;
  • 對於中國人來說,印歐語中的清濁音區分,以及單複數、時態、動詞變位、名詞變格。

這些東西,都是有其產生的淵源的,並不是專門發明出來為難外國人的。

如果要問這些特徵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去掉的話是否影響交流,那麼答案是:

  • 在大多數情況下不太影響交流,但是母語者聽起來會費勁,需要費額外的腦力去猜測你想說什麼(it"s belly belly hard do dog do dem);
  • 在少數情況下,會嚴重影響語意(肚子飽了 vs 兔子跑了,水餃一碗多少錢 vs 睡覺一晚多少錢)。

我覺得題主的重心錯了,外國人之間用聲調不太正確的話語交流,他們之所以能互相明白對方的意思,主要是因為他們都處於學習一種語言時的同一中介語階段,在這個階段他們對聲調的感知、理解以及運用,甚至說他們自己對這種錯誤的理解,都在同一層次上,也是因此他們都能明白對方說的是什麼,或者說他們都知道這個聲調是錯誤的並且知道錯在了哪裡,但一時又改不過來,所以不影響雙方的理解。就好像兩個4歲的孩子說「我季己(自己)」他們都能互相聽懂一樣,是因為此時他們的智力和語言都在同一水平上。但不能因此就說漢語的聲調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其他人也已經說了很多漢語聲調存在的必要性。


我可以wen你嗎?

我當然知道大多數情況是「問」,不過萬一不是呢?


1.從擁有大量單音節詞,到以雙音節詞為主,重碼率大大下降。僅在這個時候,去掉聲調,才進入題主說的可以接受的範圍。如果在擁有大量單音節詞的時期,去掉聲調,那重碼率,高得驚人。

2.冗餘信息是必要的。如果沒有冗餘信息,那麼說、聽雙方都必須嚴陣以待,任何一個細微錯誤,都可能導致結果的偏離。有了冗餘信息,犯點小錯也不要緊,聽方可以憑其他細節來彌補和糾正。


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拼音輸入法就是不帶聲調的溝通。

如果拼音輸入法永遠不出現重碼不需要選字,那麼你可以說聲調是不需要的。

現實是拼音輸入法確實會出現重碼(尤其是輸入花名冊)。增加聲調確實有利於降低重碼。因此反過來說,去掉聲調確實會造成溝通上的問題,中文使用聲調是有必要的。


"也可以彼此相互理解"

事實前提錯誤,無需討論。

Yu yan bian ma ken ding shi you rong yu de. Dan pu tong hua qu diao sheng diao jiu si bai duo zhong yin jie ni gen wo shuo jiao liu mei you wen ti wo shi bu xin de. Ni jue de neng hu xiang li jie bu guo shi jiao liu shi ke yi sui shi jia yi jie shi chan sheng de cuo jue ba le. Dan yi zhong yu yan lian ji ben jiao liu dou yao sui shi jie shi de hua na ji ben jiu shi fei le.


音太少,字太多


看起來是缺乏語言學基本常識的提問,然而卻使用了「陰陽上去」這樣需要對漢語語言學稍有了解才會說出的表達,而不是用「四聲」之類大眾化的辭彙。耐人尋味啊。


先不管交際問題,假如聲調消失。最起碼影響人們研究古詩詞文。都知道詩詞講究平仄。有聲調,即使從古至今發生變化,但大體一致,所以還能體會到古詩中的平仄交錯。聲調消失,估計體會不到古詩的「音韻美」了吧。從這一點來說,其存在便是合理的。

至於現代漢語存在的原因,個人認為還是如大多數人所說,這是從上古以來一直存在的,並且流傳下來的。至於現在為何沒有消失,有可能還是音韻美吧。最起碼,有聲調,聽起來很舒服。


外國人說話聽得懂是因為他說的太簡單了

複雜一點你就聽不懂了

證據就是有些歌詞你並不知道說的是啥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適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

適施氏適市。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濕,

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是十獅屍。食時,始識是十獅屍,實十石獅屍。試釋

是事。

================================

從《資訊理論》角度來說,聲調有增強error correction的功能。雖然沒有聲調和有聲調都會出錯,但是又聲調的出錯概率根據資訊理論會更好。


我今天看了粵語九聲科普視頻,對外國人的體會感同身受


「為什麼中文字需要分陰陽上去聲?」 請你全部用一聲讀這句話,你就知道了。


我賣腎不賣身啊!

當然我也不買身更不買參!


個人覺得,有些北方方言最大的變化只是音調改變,大多數熟悉普通話在聽到這些方言的時候也可以勉強猜出來在講什麼。所以我認為語言本身就是有一定的容錯的,但不能太大。你可以想想,如果讓兩個外國人用中文討論學術問題,走調的漢語並不足以支撐這種高精確度的要求。而日常對話,就算音調改變、甚至聲母改變,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適應。


四聲在分析語里已經夠簡陋的了。

最早確立的永明四聲,是為了方便佛經轉讀,減少梵文翻譯漢文過程中的意義損失。

說白了是為了適配梵語文的森嚴健全的發音規則而開發的對應系統。這一事件也間接促成了六朝詩歌和散文的大爆發。

可見即使在對外交流方面,複雜的發音規則確立可能比簡單隨意而為更能降低交流成本。


外國人是輸入碼,我們是輸入法。

以及我並不想一直當輸入法。


推薦閱讀:

各大語系的原始語為何鮮見分析語?
印度人r/l不分,是不是跟中國有些人n/l不分一個原理?
為什麼世界上的語言都在簡化?現在或歷史上有沒有什麼語言是在繁化的?
既然拉丁字母「U」是「V」派生出來的,為什麼「U」排在「V」前面?
漢語是一種語言還是一個語族?

TAG:語言 | 文化 | 語言文化 | 漢語 | 語言演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