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Black Mirror》(黑鏡)第三季第一集《Nosedive》?

《黑鏡》第三季已上線,編劇腦洞又一次大開,第一集的主題便是「打分社會」。


解讀神劇《黑鏡》第三季:社交網路化帶來的深刻恐懼

一貫以「大尺度」和「黑科技」著名的科幻劇《黑鏡》第三季回歸了,在被出品過《馬男波傑克》和《紙牌屋》的Netflix電視台收購後,《黑鏡》由英劇變身美劇,同時又增加了更濃的致郁色彩。

黑鏡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它放大了科技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最後往往又導致一個恐怖或諷刺的結局。黑鏡的題材,和人們對這一題材的反應,體現出了我們的對現代信息科技的「不適症」。

比如第三季第一集「急轉直下」,寫的就是人們對社交網路化的迷戀與恐懼。

故事設定在科技發達的未來時代,人們的眼睛中被植入了類似於隱形眼睛的裝置,可以實現裸眼AR的效果,配合著手上類似於手機的操控終端,將社交徹底「網路化」。路上遇到任何一個路人,都能通過終端翻看對方的社交網站。

同樣通過AR顯示在每個人面孔旁的,還有一個分數。這個世界存在一個評分系統,當你和任何人產生任何社交行為後,都需要通過手中的終端系統為其評分。分數從1-5,代表著你對這個人的印象。在這個世界,評分系統已經是一套歷史悠久的制度,它和各項社會福利掛鉤。通常4.5分以上的人被認為是高分人群,他們可以享受到更多優先的社會資源,比如租房福利、機場快速通道、更優質的教育和醫療服務等等。而低於2.5分的人,即使健康健全也會被看做異類,失去工作和住房,被整個社會體制拋棄。

女主角是一個在社交上相當努力的4.2分,她對身邊每一個人都十分友善。對於女主角來說,4.2分遠遠不夠,她看中了一處高檔房產,必須達到4.5分才能以她能接受的價格租住。而女主角的評分分析師告訴她,因為她平時的評分都來自於服務人員和同事,也就是同樣是3-4分左右的人群,意味著她的社交圈子質量不高,很難在短時間內將分數提升到4.5分以上。

女主角的社交圈中,只有一位兒時的舊相識是4.7分的高分人士,女主角為了儘快提高分數,開始刻意討好身邊的高分人士,比如在社交網上發布了一張和這位舊相識一起製作的手工娃娃的照片。

很快,這位舊相識為女主的照片打了5分,並聯繫她說,希望讓她當自己的伴娘,在婚禮上進行演講,舊相識特意提到,婚禮上都是4.5分以上的高分人士。這幾乎成了女主角唯一的機會,她精心準備了關於兒時友情的演講,希望能藉此獲得高分人士的好感,讓自己的評分上升,成功入住夢想中的社區。

可就在她趕赴婚禮的路上時,航班被無故取消,補救政策也只為高分人士服務。女主角憤怒的在機場發了火,被引來的安保人員對女主實行了懲罰機制——24小時短期扣除1分評分,此期間負面評分加倍。

一下子從4分變成3分的女主角十分憤怒,但她認為當自己在24小時後趕赴婚禮現場,不但短期扣分會恢復,還可以通過演講提升自己的評分。於是女主角選擇租車趕往婚禮,一路上她嘗盡了評分系統的馬太效應,因為分數低,自己無法租到好用的汽車,在路上搭車也不被理睬。

更是有很多路人僅僅因為看到她落魄的樣子和頭上的低分就給了她負面評價,於是女主角越來越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也讓她的評分越來越低。

當女主角快要趕到婚禮現場時,她接到了兒時舊相識的電話,對方說禁止她出現在自己的婚禮,一個4.5分的婚禮不能出現一個2分的伴娘。憤怒之中雙方都說了實話,兩人之間哪有友情,不過一個需要一段兒時的友誼為婚禮撐場子,一個需要進入高分人士的社交圈。

已經崩潰的女主角並沒有放棄希望,她選擇偷偷來到婚禮現場,沖入人群搶走麥克風開始自己的演講。結果顯而易見,賓客們面對衣衫襤褸的低分女主角無法產生任何好感,女主角也因為崩潰和窘迫想不起任何一句台詞。

崩潰的女主角產生了過激行為,說髒話、要挾要自殺。她的評分急轉直下,成了0分,警察帶走了她。

在監獄中,女主角接受了懲罰——卸掉眼中的隱形眼睛,徹底被清退出評分系統。當隱形眼睛被摘掉後,整個畫面的顏色都產生了變化,原來以前粉嫩的馬卡龍色和溫馨的柔光只是社交網路系統的濾鏡,女主角看到了真實世界空氣中的粉塵和自己臉上的雀斑。

脫離了評分系統後,她終於可以說自己想說的話,她開始和對面放假的犯人對罵起來,語言中充滿了惡意,兩人的表情卻是無比鮮活快樂。

【社交可能顛覆階級嗎?】

在黑鏡第三季中,這一集最容易引起中國觀眾的共鳴。人們一定能聯想到那些朋友圈裡虛偽的照片和點贊,每個人身邊一定也有像女主角這樣渴望以社交來突破現有階級的人,或者用一句更接地氣的詞——混圈子。

其實不論在哪個年代,都有人渴望以社交來改變自己生活的現狀,但結果往往是悲劇。比如莫泊桑筆下為一串假項鏈貢獻了自己一生的瑪蒂爾德,又比如之前被抓捕的靠和政要合影進行詐騙的西班牙大學生。

放到中國來看,這樣混圈子的人在創業領域最為常見,創業者自己沒有機會接觸到VC或行業大佬,於是混入一個有VC或行業大佬的微信群就成了他們的目標。倘若是誰能夠加了這些人的微信,一定要好好吹噓一番。

剩下的,就是創業者在朋友圈裡的表演:早上發雞湯、晚上秀加班,一年總要發一次長途旅行,最好是跨國,差一點的可以選擇新疆徒步,只發工作的是屌絲員工,創業者要有自己的格調。遇到大佬們發朋友圈一定要評論點贊,且意見永不相左。

就像女主角和服務人員互刷好評,又小心翼翼的討好高分人士一樣,耗費了我們大量時間的社交網路,真的有效嗎?

【停止表演=被社會拋棄?】

如果說在社交網路上的社交因為不夠走心而被視為無效,那麼這一集黑鏡就拋開了這一前提。實際上這也是對我們生活現狀的放大,在中國,我們的人際關係突破了地理限制,全都累積在了微信上。從現狀來看,與其說是社交網路,不如稱之為社交網路化更為貼切。

因為我們永遠在線,所以我們永遠在社交,即使沉默,也是一種表態。好朋友去世,你不發微博,說明你們沒有真正的友誼;親戚發小孩照片,你不點贊,說明你不尊重長輩。黑鏡所體現的,就是人們被無處不在的社交網路綁架時的恐懼。

如果我們停止這一切呢?卸載微信、微博,關掉手機,於是我們的社交圈子就只剩下了每天辦公室里的同事。黑鏡將這種結果具象化,拋棄社交網路,幾乎等於拋棄一切社交,於是自己就會被社會拋棄,進入一個自由表達的牢房。

而且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想要拋棄一切社交軟體是不可能的,因為大多數社交軟體都和通訊掛鉤,除非你的生活不需要任何交流。

於是我們只能選擇活在朋友圈的濾鏡之中。

【當社交與評分機制掛鉤】

這一集除了無所不在的社交網路之外,更多的是對評分機制的詰問。劇中享受著種種福利的高分人士也不乏刻薄陰險之徒,女主角在路上偶遇的低分大媽卻是唯一對她伸出援手的人。

評分機制現在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不少見,比如芝麻信用分、比如央行徵信,又比如知乎的友善度。在芝麻信用分中,也有添加高信用好友增加自己評分的機制。現在各種各樣的信用評分正在被接入更多領域,和旅行住宿、車貸甚至房貸等等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掛鉤。又比如現在各個城市的積分落戶政策,不可避免的是,我們的價值正在以數字的形式量化。

我們所害怕的,是真的像黑鏡中描述的那樣,將影響著社會資源分配的評分機制和社交聯繫起來。因為我們明白,社會階級化所形成的社交關係,是多麼的難以撼動。不同社會階級下養成的氣質、談吐和人脈無時無刻不在讓他人對我們有所評價,如果這種評價真的以分數形式計入各種評分系統,階級間的流動將會更加困難。

【結語】

科技發展的本源,來自於人類的貪婪和懶惰。而我們正在將這種貪婪和懶惰帶入越來越多的社會領域,比如利用大數據下的評分機制代替人為的社會治理。

黑鏡展示的,從不是科技帶來的惡果,而是人性。科技是不會作惡的,作惡的永遠只有人類。


這一集的中心思想,實際上講的是互聯網將空間扁平化之後所帶來的「民粹」問題。

社會價值觀被迅速地收緊,「次文化」中的住民,在主流社會裡不再有生存空間。「政治正確」被一步步強化、量化,最終變得畸形。

作為一個內容行業工作者,新媒體工作者,「營造一個 likeable 的形象」是我的工作,而觀眾的反應某種程度上是考察我工作得是否足夠好的標準。

所以我對這個問題有著比較深的認識,我每天都在花精力把握自己遣詞造句的方式。而如果你願意了解一下的話,以官微形象出現的我、在知乎的我、在個人微博或朋友圈的我,實際是完全不一樣的。

我十分清楚,我們距離這一集中的社會,其實一點都不遠。而我在竭盡全力地讓自己在不涉及公司利益相關的場合,儘可能原生地表達自己。把朋友圈的體驗搞得更爛一點。

而作為一個個人,現代社會,特別是生活在互聯網社會裡,想要獲得很好的體驗,需要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和外界建立起一堵無形之牆的能力。

這個能力可以讓你無視周圍 90% 的人都沒有能力訪問 Google、YouTube、Wikipedia 的事實,繼續使用這些切實存在且很好用的服務,並且把這些鏈接分享到任何平台。它們就在那裡,它們很好用,你的生活就是由它們構築起來的,而不是百度。

這個能力可以讓你有勇氣花一點時間,只去和那些值得你交流的人進行交流。不浪費時間進行 』comment』、並親身踐行去關閉或無視評論區,轉而去發一封讀者反饋郵件,寫一篇單獨的 post,認真地使用 Twitter 和 Medium 這樣鼓勵優質討論的平台,而不是微博,更不是貼吧。

這個能力可以讓你大部分時間自由地 』speak in code』,表達自己想表達的任何想法,不在意自己在某個 10 年交流過一句話的點頭之交的手機屏幕上的 likeability,更不在意有沒有陌生人在你的微博評論區舔或噴你。

讓你距離《Black Mirror》S03E01 的那種極端世界,更遠一點。

以上。


我們期待是鞭辟入裡的人性剖析,不是雞湯式的人生哲學。

毫不誇張地說,在 第一集 Nosedive 急轉直下 的第一分鐘,女主角在慢跑途中對陌生人微笑,評分時,所有情節走向顯露無遺。不出意料,這是一個深陷評分系統想方設法設計刷高分最終失去控制的故事。

而除去毫無新意的情節,這一集的結局,淺白地讓我大吃一驚。

以黑鏡的殘忍和真實,再怎麼也該是分數急轉直下直至零分的女主角被鎖進監獄,懲罰是每天學習如何微笑和讚美,定時欣喜地向家人彙報自己「快樂」的再教育生活,被察覺一絲不滿就回爐再造,直到獲取足夠回到社會的分數。

不管鏡頭停留在她再一次見到真實社會時眼中的茫然,恐懼,卻無法控制自己早已掛上完美的微笑。還是停留在她在「再教育」過程中不堪重負,被內心真實的情緒折磨得無法忍受後自殺。都還算完整。

而結局是,

她和另一個被關進監獄的人酣暢淋漓地對罵,順暢地抒發著以前無法抒發的所有情緒。並且第一次,有了真實的笑容。

統治者藉助科技建立了一個階層分明,向下流動迅速,向上流動緩慢而艱難的穩定社會,對打破規則,被棄之於體制外的「犯人」沒有任何懲罰,而是獲得了全社會都曾在內心深處渴望過的真實?

原諒我沒法不認為這個結局過於美式過於雞湯化,毫無閃光點可言。

就像《楚門的世界》這樣充滿悲劇美的故事最終被處理成圓滿結局,標籤里總會標示著「喜劇」,實際上它脫離了現實的殘酷,經受不住一絲拷問。

以人類顯露無遺的貪婪,隱於深處的暴力和稍加挖掘就足以迸發的殘忍,真的配得上一個如此寬容的美好結局嗎?

是的,是的,我知道你想說這樣的評分系統多麼現實多麼殘忍多麼值得深思啊。對,你說的都對,但這到底帶給了我們什麼的思考呢?也請你如實地告訴我,平鋪直敘的情節和莫名其妙的結尾是不是減弱了帶給你的衝擊呢?

不管是政治諷喻,還是人性解讀,以往黑鏡帶來的思考大多是能從哲學角度抽象出來的,值得探討的問題。s2e02 white bear 白熊公園 的結局在情節的步步暗示下不難猜出,但它卻能延伸出很多思考。記憶構成了一個人的全部嗎?一個失憶的殺人犯還應該被處以極刑嗎?我們如何界定暴行,精神施暴和生理施暴應當同等對待嗎?站在正義的道德高度懲罰暴行的人一定正確嗎?

我期待的黑鏡是應該使我陷入沉寂,而不是像跳樑小丑一樣奉上一碗「不要被社會的評判標準綁架,要做真實的自己「的毒雞湯。

有關全劇:

其實就好像,我不會吃飯時拿手機看《馬拉卡佐夫兄弟》,正如我不會為了一些精巧的短篇做十分的心理準備甚至正襟危坐。

每本書,每部電影,每部電視劇都在生活中有它們自己的位置,宏大不一定優於微小,莊嚴不一定優於輕鬆。

而當本來能夠打到4.8分的黑鏡下落到3分時,它失去了自己的位置

我深記在2014年的冬天,自己是如何富有儀式感地打開客廳的投射燈,把電腦連上電視,捧著一杯熱水坐在沙發正中央,莊重地和黑鏡開啟一段聖誕旅程的。

《白色聖誕》,實在很喜歡。

而現在,我不知道該如何對待黑鏡了。

我不需要在打開視頻前暗吸一口氣,也不再想推薦給梁先生和他再看一遍。但我也沒法僅僅把它歸為消磨時間的娛樂性商品。

是的,它當然還是比大多數粗製濫造的無意義劇集優秀得多,但它再也不是黑鏡了。

並非一無是處,只是再不震懾人心。

喜歡的話可以看看我的全劇評價

如何評價 10 月 21 日首播的《黑鏡 Black Mirror》第三季? - 一條大魚波浪寬的回答


第一集中拋出了一個很尖銳的問題,我們一定要符合大眾審美才能算得上「優秀」么?

然而很不幸,這樣的事情正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每一個角落。

為了更好地理解,就拿最近的一部電影舉例來吧。

近年被黑的最慘的電影無疑就是郭敬明的《爵跡》了,而郭敬明這個人本人早之前也是黑點無數,《爵跡》與郭敬明的被黑絕不僅僅是作品與人的原因,更多的人是人云亦云,胡亂打分,就像第一集裡面看A片的管理員一樣,認為無用,按照自己的想法。反觀,郭敬明就那麼垃圾么?也不盡然,起碼我高中看他的作品時,依然會為那裡面的主人公們心碎,因為那個年紀就處於一個情緒波動,愛幻想,同情心泛濫的青春期,這些剛好滿足了我。而郭的作品到今天這般田地,首先是他自己的作品沒有跟上時代的人群,再者,也是無數人對他的不尊重。

再來說說我們自己,點贊,轉發,閱讀量,這些東西不是時時刻刻存在我們四周么,這跟打分一樣,越多代表大眾對你滿意度越高,所謂分數也就越高。而我們也要為這些「滿意度」去做一些迎合的事情,而迎合的事情做得越多,就越是喪失自己。比如:上面提到郭,有人就會覺得我在洗白,我應該跟風黑。恰巧,我不是那樣的人,我有自己獨立的思考。

人們在評價別人的同時,難免帶有主觀的情緒,在你所謂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時,為什麼不能尊重別人表達自己的想法呢?

轉載註明出處

2016年10月26日08:23:19


說實話,這一集看完特別壓抑。當女主跟「閨蜜」通完最後一個電話時,我滿以為她會觸底反彈,完美逆襲,在婚禮上手撕綠茶婊,用她的真實與率真贏取上層「精英」們的集體點贊,最終成為白富美,嫁得高富帥,從此走向人生巔峰…然而結局就如這集的名字一樣nosedive急轉直下,最終淘汰出局。這和《藍色茉莉》凱特布蘭切特的遭遇不禁相似:你對命運的掙扎吶喊,讓你看到一絲曙光,以為可以擺脫黑暗,可最終證明那只是命運又一次的戲弄罷了。所以,假如生活欺騙了你,oh~我親愛的,不要悲傷,不要心急,那也許是你活該呢。


感覺第一集的邏輯並不是很嚴密。

打分依據:沒什麼嚴格要求。可以簡單的來自第一印象,可以泄憤式打低分,可以聯手排擠某個人,甚至在機場提供的服務不佳、顧客難以接受時,機場可以用打低分要挾顧客妥協。

分數決定的事情:社交印象參考自然是沒有問題。但分低就進不了公司(因為不受歡迎,而不是工作本身出問題)、租車服務按分數分三六九等(社交印象決定信用值?)、機場保安對態度不友好旅客採取的措施是扣分(通過分數預判某個人潛在的危險程度也能講得通,但那分數有多不靠譜我們都知道)。

綜合一下就是,社會中一些重要體系的運行是基於一個如此不靠譜的分數?

外在很未來,但內在邏輯不能倒退啊。雖然也get到了作品想表達的想法,但有種邊看邊騙自己的感覺。


很多人都意識不到,別人對你評價的決定性因素不是態度而是核心競爭力。捨本逐末只會漸行漸遠nosedive


感覺這就是中國人的日常啊2333


我倒是覺得,第一集的重點在於「評分可以影響資源分配」,這才是最恐怖的事情!!!全集的故事就是圍繞女主想要住在一個高檔小區展開的,而小區的評分需要4.5分可以打8折,問題就從這4,5分開始了。不到一定的評分不能買特定機票、不能租用某些型號的汽車、不能某種服務等等,甚至不能進入某些地區(女主上班那棟樓2.5分以下的不能進入)!!!而人們一直為了可以獲得更多社會資源而「刷分」,同學們注意,是刷分,既然是「刷」真實性就可想而知了,那麼隨之而來就又有一個問題:這套看似可信的評分機制到底有多可信?1分的女主和2分的卡車司機真的就這麼不堪嗎?4.7分的朋友一定是一個非常好的人嗎?我們是否可以將一個人的「好壞」去量化,並決定他們能獲得多少社會資源?實際上這個設定是非常荒誕的,天吶!評分可以決定社會資源多少?!等等,這不正是我們所生活的社會嗎?長得好看可以少奮鬥很長時間;爹媽有錢可以少奮鬥很長時間;道德標杆可以獲得更多社會支持……你們了解他們嗎?你們只在網站上看到了他們的「擺拍」,然後就決定用輿論去支持或打倒誰,說來慚愧,是你們親手將更多的社會資源送給了最不需要他們的人;也是你們親手剝奪了一些最需要這些資源的人的資源。這是多麼恐怖的事情!!!

題外話:我想問下,在這種世界觀設定下,一個總統會是多少評分?我相信絕對是在3分以下的;就好比特朗普當選後,你覺得希拉里粉們會給他多少評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本身就不太善於社交,看完第一集真的很有感觸。隨著成長,我們每天都要去面對一些自己根本就不喜歡,不感興趣的人或事,可是為了自己的social network 還要違心地戴上一副面具假裝感興趣,假裝見到你很開心。美其名曰社交。真的很厭煩這種虛偽的表現。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好像都建立在互相利用互相吹捧上面。都是小女孩嘛?呀!你的裙子真好看!你的也好好看!我們是最好的朋友啦!Fuck you!


黑鏡的所有故事,說白了,都是用現代或超現代科技的手,勾畫出從古至今人性中不變的焦慮、困頓與罪罰。

一、第三季第一季,講的是「北上廣新青年在買房壓力下的自我救贖與失敗」。

女主很像一類人的縮影。這類人,有很高遠的目標,嚮往更好的生活,抓住一切機會「做更好的自己」,面對困境決不輕言放棄。這種人像極了我們身邊的學霸和隔壁家的孩子,熬夜學習,積極提問,永不自滿,待人熱情甚至還有一些樂於助人。但是,就像同學會裡混的最好的永遠不是成績最好的孩子一樣,似乎並不是越努力收穫的就越多。

本集開頭,女主猶如國產電視劇中女主一般,以陽光燦爛鄰家女孩的形象出場,與同事關係和諧、希望攢錢能有一套更好的房子(也代表著更好的生活)。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她專門向分析師諮詢了有效方法,並堅持每天踐行。除此之外,女主還善於從生活中學習,她對比高分人的照片特徵並將自己向這些特徵靠攏,天吶,這優秀程度已經秒殺國產電視劇傻白甜女主不知道多少遍。為了更好的完成婚禮致辭,一遍又一遍的排練。哪怕歷經磨難,她也不拋棄不放棄,在每一個困難處尋求解決方案,離開老太太后,她用零散信息和勇敢的勾搭爭取到了搭便車的機會,哪怕被告知已經與致辭無緣,她依然堅守自己「最初的夢想」,一路披荊斬棘來到婚禮現場。

如果最後閨蜜一陣感動讓她致辭,她結合自己一路境遇侃侃而談感動全場,那這簡直就是完美的勵志劇。如果最後女主在監獄裡認真蟄伏,出來後通過自身努力復仇閨蜜,那這就是先抑後揚的年度復仇大戲。

但結局偏偏是女主選擇了放棄,一句f**k道出了多少正在努力的人內心的不甘。

其實,無關評分系統,這樣的故事可以發生在任何競爭環境的失敗者身上。

二、第三季第一季,講的是「大數據時代個人徵信的所帶來的恐慌」。

想想芝麻信用,你是否參加公益活動、是否按時交水電費、有怎樣信用等級的朋友都將決定你的信用等級。當人的行為能被數據化並通過演算法形成評判個人的數字的時候,傳統的社交結構將會發生變化。

比如,現在我們的好友主要是:身邊的人、有共同興趣的人、好看的人、有工作關係的人。在徵信越來越重要之後呢?為了提高信用,哪一類人我們在添加好友時會猶豫?總體而言,在選擇壓力下,理性將會更多主導社交構成,形成「高分假合群,低分真孤獨」的現象。

影片中,對人的評價有三種層次:感性化、標籤化、數字化。

在影片中,第一印象是被數字化的,女主看到一個人首先不是他好不好看而是他多少分,分數直接決定了第一印象。這是一種我們不喜歡接受的模式,所以劇情里出現了對這一模式的反思,即當女主因分數低而被人拒載。

在社交平台和日常生活中,女主看到的人是被標籤化的,高分人群、服務人員、低分人群,不同的人群帶有強烈的特徵。高分人群西裝革履談吐自由,服務人群永遠微笑不斷示好,低分人群放蕩不羈,服飾詭異。劇中同樣有對這一套模式的衝擊,即唯一與這一套規則相悖的就是低分女老司機——溫柔、熱心、淡定,與之後一車妖艷賤貨一點都不一樣。

諷刺的是,只有當吵架、發瘋的時候,我們才能感性化的認識一個人。只有在吵架的時候那個罵她的人才是她的弟弟而不是隨便哪個可以被替代的低分人群,只有當婚禮上發瘋的時候閨蜜才是小時候那個欺負自己的閨蜜而不是哪個隨便可以被替代的高分人群。

所以,當現實生活中,更加細節的個人徵信所帶來的理性的壓力與傳統意識里社交的感性元素的衝突時,我們的1無所適從該如何解決?

三、第三季第一季,講的是「飛機晚點/取消所引發的血案」。

是的,如果那班飛機正常起飛,也許這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希望有關領導多轉轉,航空公司多看看。


沒有人和我一樣在琢磨這套評分系統的合理性嗎?比如如何防止買分之類的


既然大家都提到評分機制的Bug,那我就談談如何去優化這套體系吧:

1.初始值何時生效?

人在出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未形成穩定的三觀,所以一出生就把他們接入評分系統明顯是不合適的,所以我會在每個人的18歲後,或者以做任務的方式,什麼時候考核及格再把他接入評分系統,否則,老師們真的會很慘的...

2.初始值設為幾分?

四個方案:

a.初始值統一設為0分 ——這也是當前大眾點評的做法(之後第一個打分人給出的分數便是店家現在的分數)。
b.統一設為5分,也就是滿分——顯然這也是很簡單的做法,但弊端則是剛剛進入評分系統的人卻比所有長期注重自己言行以達到高分的人的分數都要高;
c.取當前系統所有人的平均分——用歷史數據跑個平均分就好了
d.根據每個人的各種指標值給出其初始分——指標值包括:互刷財富值、健康值、學歷值、地位值、社交值、社會貢獻值。這個方式就殘酷得多了,但其實更貼近現實。

3.什麼樣的打分機制才是合理的?

假設A對B懷有恨意,每天沒事就找他茬然後打一星,這合理嗎?
假設沒頭腦和不高興是一對好基友,每天待在一起互刷高分這合理嗎?
我只是瞄了一個美女三秒鐘,她就給我打一星,這合理嗎?

要解決這些極端問題,其實要做的是兩件事:

a.設置有效機制,防止互刷高分和惡意刷分的影響

b.減少歷史分數對當前打分人的影響,換一句話說就是努力減少從眾心理對分數的影響

關於防刷分的解決方案如下:

  • 設置每人每天的總打分次數上限,以防止有些人批量給需要提分的人打高分,以此賺錢;
  • 設置個人與個人之間每天打分次數上限,降低刷高分行為和差評黨對個人分數的影響力;
  • 對打分資格設置最低互動時間,比如說多於1分鐘的互動才需要打分;
  • 對於不同的打分人,賦予不同的打分權重;比如家人之間大部分時候都會給彼此打滿分,我們就會判斷出這"intimate voters",給其降權;再比如有些慣性差評黨(關於這點,淘寶賣家最有感觸→_→),我們也會對他的打分降權;以及某些優質高分人士,我們則會對他們的打分加權。

說完了防刷分部分,我們說說如何減少從眾心理的影響。

不得不說評分對用戶而言是個有用的功能,特別是電影評分和書籍評分,原本需要耗費很多成本才能知道內容的優劣,評分幫助了用戶進行快速決策;但,對於「給人打分」,或者說對其他人人的品行打分,這件事真的是可以快速決策的嗎?所以我會選擇將所有人的分數設為「對他人不可見」,你只需要對這一次的互動打分就好啦。

事實上,主打評分和排行榜的產品,利用的都是用戶無法克服從眾心理這一「短板」;但快速決策與不給事物貼上強標籤之間,本身就是矛盾的。快速決策是為了省時間、降低風險;而你真正去讀完一本書、看完一部電影、了解一個人,這恰恰是最耗費時間的事...


分越高的人擁有越高的評分權重,也就是話語權,能決定低分人的人生。這就是個封建社會啊。


走了個極端,讓別人對你的印象具現化,使得結果也得到了放大。

我們在生活中,由於從小接受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教育,接受中國傳統的教育,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都是在努力提高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當然有人說我不在乎別人的眼光,但是社會在乎,所以片中老奶奶的形象就是對應的這個)片中用收穫贊的方式來使這個行為更加具體。而這也是很具有現實意義的。

相比較於黑鏡之前的兩季,我覺得這一集也不是很遜色,我越來越覺得我就像片中的女主,你看,這不是正在知乎尋求別人的贊嗎?

我們最怕也最容易變成別人想要我們變成的樣子,那樣我們失去什麼?看起來幸福的背後真的就幸福嗎?你會為了在領導面前表現自己而不斷說服自己丟掉自己堅持的東西嗎?你會為了別人的敬佩而吹牛逼嗎?這一集讓我思考了很多。


第一感覺,這尼瑪不就是《廢柴聯盟》某集里的meowmeowbeenz么。

雖然說兩部劇本身是兩種風格,側重描寫的點也略有不同,但一旦創意雷同了,看起來就有點乏味。

圖侵刪


一開始我奇怪,為啥弟弟玩遊戲還要帶vr,明明隱形眼鏡那麼好用。

後來發現,弟弟不知道姐姐的分數,吵架時質問姐姐「你多少分,4.2?4.3?」。那麼就說的通了,弟弟沒有帶那款隱形眼鏡,也就是戴眼鏡與參與打分系統,是自願的,但大多數人選擇加入這個系統,這也是諷刺的原因之一。


高考升級版,計分系統終於實現了實時查分---一般人就好好學習,不要總想的很好去自招,你看,這個自招生最後連個三本都沒考上,哎 -_-/


這集感觸挺大的。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一些時刻不就是像劇里一樣,像發個朋友圈發個微博,有人點贊心裡多少會有滿足感,也不乏為了得到別人的贊而去主動贊別人的。有的人互相贊來贊去,就像劇里互給五星一樣,就算我心裡不是很樂意,但是為了得到我的五星我也還是要給你五星。這樣就有了太多的偽裝,Naomi邀請女主去當伴娘是因為有專門的數據統計師給她算過這樣她的評分可以提升0.2,女主答應參加也是想提高自己的評分。Naomi邀請女主時整個通過聽的我尷尬症都犯了,到女主後來的致辭,虛偽。

劇中整個社會的設定分層極其嚴重,對於女主這種奮鬥的人來說,也確實鞭策著這類人隨時保持友善保持禮貌,不管是對熟人還是陌生人。但是所謂熟人的交流也真的令我挺無語的,女主和同事在電梯里寒暄時都幾乎沒有看著對方好嗎。

那些分高的"上層人士"只不過是更加sociable,女主在路邊搭車時因為評分低沒有人願意give her a ride,但是後來有一個評分只有一點幾老太太停了車,一路上講了自己的故事,跟女主分開時還悄悄的在她行李箱里放了水,所以說評分低的人也並不是有多邪惡,可以說看的更善良更淡然不是嗎

女主竭盡全力,最後還是落入監獄,沒有了給別人的評分資格。但是最後她和對面的黑人男人互說F-word時,真的看得出心情舒暢,尤其是最後特寫的Fuck,她和那個黑人男人,兩個0分的人,真的很開心。擺脫了評分束縛,擺脫了自己在鏡子前練習了數百遍的微笑,隨心所欲表達,簡直awesome

回到現實生活中,也許我們不那麼在意收到了多少贊,不那麼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洒脫一點,也許也會輕鬆很多吧


寓言版網路霸陵

比如現在,我也想你們給我點贊,這個和打分有什麼區別。知乎?呵呵


推薦閱讀:

有哪些好看的英劇?
有哪些法律題材的美劇英劇值得推薦?
不看國產劇,只看美劇日劇等外劇的女孩有什麼特點?
為什麼英劇翻譯中經常把「no」翻譯成「是的,對」這種完全相反的意思?

TAG:Netflix | 英劇 | 黑鏡BlackMirr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