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稻共作」模式是真的還是忽悠人的呢?
「蝦稻共作」模式:小龍蝦供不應求 生態米受追捧
看文章介紹很厲害的樣子,但是下面的評論充滿了質疑,摘抄如下:我去,,這又是在欺上瞞下,,龍蝦把稻子都夾斷了,,還有個屁稻子啊,,城市人不懂農村人的生活,亂彈琴
蝦在田埂打洞,稻田不就會漏水嗎?龍蝦會打洞,水都裝不穩,怎麼讓稻子生長?
要稻不要蝦,要蝦不要稻,只能選其一稻子一打葯蝦都死了小龍蝦:拍完了沒?這水一股農藥味,我要回養殖場!在田裡養絕對是災難!!扯吧,能養的話,大米減產 有了解這個模式的大牛嗎?請介紹介紹,想了解一下,謝謝了
麻煩大家幫忙邀請下了解這方面的用戶,再次感謝
這就是稻蝦共作的稻蝦田,網上就能搜到。水稻田四周挖蝦溝,溝里養蝦,田裡種稻。現在主要在湖北推廣,樓上說的300萬畝還是有的。稻蝦田打農藥比稻單少,技術員會推薦小龍蝦可耐受的農藥和肥料。 水稻和小龍蝦存在互作,一般蝦養的個頭較大,水稻產量比稻單略低(因為用藥少)。小龍蝦會挖蝦溝,但影響不大。至於網路上的評論,什麼文章都有這樣的噴子,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嘛。
你好,我們正在做的項目就是關於稻蝦共作系統的研究,實際上,稻蝦共作和稻蝦連作都是屬於漁農複合生態系統的範疇。目前,農業部力推的主流種養模式就是漁農複合種養系統,一方面能提高收益,一方面具有生態學方面的意義,減肥增效、減少農藥使用、提高水產品和農產品品質等等。說到稻蝦共作系統,目前在湖北省推廣的最為火熱,已有接近300萬畝稻田改造為了稻蝦田。稻蝦共作系統能在保證水稻不減產的情況下,額外收穫300斤小龍蝦,在保證基本糧食供應的情況下額外提高農民收入,是一項受歡迎的模式。
這個是真的,我已經搞了一年了,有質疑精神是好的,但是只質疑不求證就是噴子了,稻蝦共作,主要收益在龍蝦,稻子是副產品,減產是肯定的,因為幾乎不施肥打葯,題主要是夏天去湖北農村走一圈,到處可見該模式的生產方式,順便說一下,因為蝦田稻子幾乎是天然綠色的,所以很好賣,售價也比普通的稻子高
你好,最近也在看這方面的問題,想嘗試一下。其實你看的那些問題有的是可以克服的,蝦稻工作,並不是同時在一個田裡操作的,而是挖環形溝。具體的可以加我好友我們可以以前探討下。。
不知道有沒有專門做這個模式的,但是水田裡面是可以養的活蝦的。熊貓有個主播就是每天早上直播撈龍蝦的。不過數量上不去,畢竟專門養殖的,個頭大小也不一樣。龍蝦會打洞是個大問題,除非做個規模化,幾百畝田養殖,統一加固田埂不然水全漏了。
我是湖北監利人,監利是全國龍蝦產量第一縣,絕大部分農戶是通過蝦稻共養的方式養殖小龍蝦,少數是將過去的魚塘進行改良。總的來講,養殖龍蝦的經濟效益要比種植水稻要高很多
不是忽悠人,現在大城市對龍蝦的消費需求越來越大。小龍蝦極強的社交屬性導致夏天餐飲市場的火爆。我個人覺得目前小龍蝦市場已經打開,關鍵是規模化養殖的問題,涉及到土地流轉和開發資金。現在養殖技術已經成熟。
如果採取稻蝦共作模式餵養,那麼水稻是在每年的六月中旬栽種,小龍蝦從三月份開始放養,周期是70天左右,也就是六月初就賣完了,何來的蝦子吃稻之說?簡直就是不懂裝懂啊!
我現在採取的就是稻蝦共作!目前已經是500畝的規模了,基地在江蘇盱眙縣!
肯定減產,相比單種水稻的來說。
單種水稻,一年兩季是標配;但弄生態養殖之後,只能一季稻了,每季的產量還比不上單種的,不過稻子的質量是高的,但以產量為犧牲的。
剛開始,農民是以低產田做生態養殖的,現在看賺錢眼紅,到處都弄,才不管其它呢,
看這裡,明說了,生態養殖肯定是以犧牲水稻產量為基礎的。但因為糧食價格控制,而經濟類水產價格高,所以農民總收益是多出很多的,沒什麼人關心糧食減產怎麼辦,反正自己賺到錢就行。
https://kknews.cc/agriculture/xmbbj8o.html
水稻田裡做副業,雖產量不及水稻,但收益卻是水稻的好幾倍 - 今日頭條(www.toutiao.com)
龍蝦飯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