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花500W買學區房只為孩子在北京上好學校的,為什麼不考慮移民呢?
昨天看到新聞,一個11平的房子只因學區房賣出去500W,也只為能上個好高中。但是如果孩子資歷平平,上個好高中也不一定能上好大學。稍微不錯點的,這筆錢留著,上個普通高中畢業後直接出國讀大學。或者直接移民加拿大,澳大利亞這樣的國家豈不是更好的投資?
在我看來,買500萬學區房的人,是因為有信心等孩子入學後再以700萬或者800萬把這套房賣出去。
這就相當於花500萬去買個銀行理財,人家免費送一個好學校的名額,三年後再連本帶利(還可能是暴利)把錢還給你。
這種好事,誰不願意干?
你說你沒有500萬?那你孩子本來也不是該學校的目標對象,請你就近去讀傳說中的「菜場小學」(上海把接受統籌,接受外地來滬人員子女就讀的學校戲稱為菜場小學)。所謂的好學校,很大一個功能就是讓那些家裡有500萬閑錢的孩子們聚在一起嘛。
所以有時候不得不感慨這個世界不公平,有錢人的子女相當於免費上了個名校,順便給家裡還掙了幾百萬。
如果說500萬的房子只能換來一次入學名額,用完作廢,那樣題主的問題才能成立。真是那樣的話,這學區房也就不會有什麼人來買了。
————————
再說點題外話,不知道知乎有多少人上過水庫論壇(該論壇專註炒房)。水庫的觀點是學區房不碰,因為學區房面臨的政策風險實在太大了。學區變動,教育資源轉移,入學政策修改,都可能讓學區房價格面臨斷崖式下跌。就比如前段時間鬧得很火的那個北京學區過道,就直接被剝奪了入學資格,價值瞬間清零。
雖然說從以前的經驗來看,所有買學區房的人都賺了,但擊鼓傳花的遊戲玩到了現在,這個鼓聲越來越急,什麼時候會停,還真的就不好說了。能拿出500萬買學區房的人,在國內的資源價值都遠高於500萬,到了海外這些可都要重頭再來。
如果僅僅考慮教育問題,是資產和負債的區別。
500萬買的學區房是資產,買到之後可以租出去享受利息,並且附贈學位這個分紅,之後還能高價賣出去。500萬辦下來的綠卡是負債,年年都得去坐移民監(比如美國得每一年住半年才能保住綠卡),還有可能多交稅這樣的或有負債,不想要了也不能賣出去。
這樣一對比結果自然不言而喻了。移民發達國家,對中國的底層而言,是妥妥的提升階級
但對中國的中高層而言,只是一個結果未知的賭博
花500萬買11平米學區房不是用來住的,只是買一個學位——中小學入學資格而已。
因為賣學區房和買學區房人的需求不同,北京的學區房很多原因是利欲熏心的中介推波助瀾炒上去的,北京學區房已經不僅僅是為了孩子教育,還兼具投資產品屬性,可以預期長期保值增值,對抗通脹的理想產品。
留學的話錢花了就花了,幾十萬小百十萬就沒有了,而學區房自己孩子上完學,不知道價格早就翻了幾倍了. 北京西城一學區房2008年是兩萬多一平,今年3月份限購前均價是16萬一平,過了八九年上漲了好幾倍,這六年孩子不僅能享受學區房帶來的便利,考上理想大學,賣掉學區房連孩子上大學全部學費,連以後結婚新房都差不多了。
北京前段時間學區房的暴漲,也與未來幾年北京適齡入學人口增長有關,放開的二胎政策、不斷入籍新北京人(各行各業的年輕精英人口到了育齡年齡)等都有關係。
北京十六區的教育資源分配嚴重不均,實施入學派位、校額到校正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育不均衡到何種程度,請看下圖
海淀、西城、東城、朝陽四區高中幾乎壟斷了清北乃至重點大學的錄取生源,優質教育資源高度集中在海淀和西城兩區。
北京的優質中小學教育資源非常集中,而入學資格基本和戶籍所在地綁定,天假學區房的出現就不難理解了。北京每年小學新生入學人數十萬多點,也並不是大多數家庭都能留學,畢竟留學的還是少數家庭的孩子。
謝邀
移民,應該是一個家庭 從文化到經濟的一個重大決定,牽扯著幾代人的生活變動,因此不敢妄加揣測。我曾經在UCLA學習過兩年,也接觸了很多當地華人,最後還是選擇回國生活了。總覺得第一代移民,從文化上很難融入美國社會。第二代,如果美國出生還好,如果已經懂事了再去美國,也是存在文化矛盾衝突的。第三代,文化上完全是美國的,但是卻和原生家庭濃重的中式生活方式水火不相容了。
因此,僅僅是為了省去學區房費用,就選擇移民,我覺得可能很小。
而且,加拿大美國包括德國,也都存在學區的概念。家長們,也都是盡量搬家置業到好的學區,讓孩子接受更優秀的教育,接觸更加註重教育的同齡人。跟美國同事聊天,都會不自覺討論到房產,學區這些同齡人都在糾結的字眼,這是相比之下他們沒有咱們「搶房,天價」這麼嚴重。
目前我周圍的移民群體有三種人:
1)私營企業經營者,不一定是實體經濟老闆,也可能是服務業經營者。通過自己努力積累了一定的財富,也沒有很合適的投資渠道,想到了移民。認為移民,能夠鞏固自身的財產,給自己和子女帶來更優質的生活環境以及教育環境。
家裡親戚就有70後這一類移民者,孩子處在小學-初中階段,教育是他們移民選擇是很重要的考量。對他們來說,學區房不是問題,但是寬鬆的教育環境和語言能力提升是移民原因。
2)在海外攻讀過博士學位的知識分子,回國之後,感嘆職場房價空氣污染等等不如意,選擇重新回到海外工作生活。孩子的教育,當然是他們認為的移民好處之一,但並不是為了躲避學區房而移民。因為,他們依然要面對好學區對應高房價的問題。
3)家裡比較有錢,國外攻讀學位後直接申請綠卡,移民。這一類,是家庭已經安排好了出國移民的道路,因此,也沒有考量到學區房的問題。
綜上所述,我還是覺得,移民是一個大問題,牽扯到如何贍養國內的老人,如何快速在海外安頓,如何教育孩子適應不同的文化和環境。不只是500萬的學區房一根稻草就決定的。有那麼多錢的,肯定知道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移民也許早已辦完,只是用另外一張出生證明而已。
買學區房,其實只要出首付就夠了,剩下的都是銀行貸款,等於用銀行的錢,賺房子的升值,利潤最高可以放大2.333倍。
因為投資移民可能有風險。在北京買學區房不但解決孩子教育問題,房子應該也可以升值!
在你看來人家只能在500萬買學區房和500出國讀書之間作出選擇,能拿出500萬買學區房的至少可支配收入幾千萬吧,誰也不可能把所有的錢都用來買一房子,人家拿500萬買學區房將來拿1000萬出國2000萬移民不過是分分鐘的事情。
不要用自己的見識衡量別人或者社會。500萬人民幣,80萬美金,移民?哈哈哈哈哈。。。
500萬人民幣,80萬美金,買國外學區房?哈哈哈哈哈。。。
500萬人民幣,80萬美金,十幾年以後國外上大學?哈哈哈哈哈。。。
題主還是沒有明白一個道理,買房是為了資產的保值增值,其他的都是添頭。人家這賬是這麼算得,今天花500萬買了11平米學區房,等孩子上完了學一賣,刨去了通貨膨脹還有的賺,自己孩子白上了個重點小學,還能產生利潤,這麼好的事哪找去?
====================================
看了評論區,我深深的覺得,哈哈哈哈哈!!!!!!
有些人還是和題主一樣,沒搞明白這是一個什麼問題,孩子上學?移民?買房?國內好還是國外好?國外哪好?
no,no,no,我親愛的同志們,這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問題,現在有500萬,要解決資產保值增值和孩子上小學兩個問題,最好的方案是什麼?
買實驗二小的學區房!
當然,個人認為500萬買11平米有點買貴了,即使是實驗二小學區房,新文化街那大院里也有好多比這便宜的。如果誰能告訴我,在今天這個市場上,有什麼別的方法可以更好的同時達到這兩個目的,說出來我學習一下。有些閑得蛋疼的,趕緊該幹嘛幹嘛去,什麼時候你有500萬了你就懂了,現在別操那閑心。好多人給孩子申請個澳大利亞的會計碩士還要花幾萬找中介弄呢,就5分鐘填個表格,外加1小時寫份文書的事兒。你讓他們自己全程操辦自己孩子去加拿大讀高中,他們會瘋掉的。
大部分中國人就是這樣,越不知道的事情,越懶得查,心裡也就越害怕。最後要麼因為怕麻煩就放棄了,要麼花一大筆錢找中介搞定,也很少有小朋友能像 @白正告文 一樣初中畢業後隻身一人去加拿大讀高中,申請到U Toronto的Rotman,最後成為人生贏家+白富美+網紅。
還有樓上有人說八十年代出國的都高中輟學或者上普通學校的,真是心疼,其實他們代表了一大類典型:非技術移民的,一般買不起學區房,也就談不到後代的教育。比如我認識的我叔叔居住的高檔中產區Sugar Land的9分學區Clements High的所有青少年,基本都是石油和醫療機構家庭,全是藤校+頂級私立本科,最差的都去了UT Austin,有一次統計有誰們家孩子去了TAMU,居然只有我一個人舉手,場面非常尷尬。
為的是校友啊,你同學的父母可能是大官或者富商,假設以後創業,你的天使輪說不定同學就搞定了,而且同學也有可能帶你飛,當然你不要做人太奇葩就好了。如果你的學校還不錯,又是怎樣一番境遇。到現在我父母說起這件事,他們還是很後悔當時沒有幫我去跨區,沒有仔細調研這件事情的,所以上了一個一般的中學。
好的小學基本一隻腳踏進了優質中學,優質中學就意味著頂尖大學。我那個掉次高中,那年似乎就一個人過600分,這還是我們區第4-6名的高中,當然後來合區似乎就變成第17了?宣武區第一合到西城也就是第6還是第7(印象中100多個過了600)………畢竟我考他們初中的時候差了點分,沒交那3w塊錢………
我有幾個北京小學的朋友,他們的圈子就跟我完全不一樣了……很多私人內容不宜多說,畢竟我上學的時候跨區還比較容易,現在相對成本比較大。
去海外,500w連入學資格可能都沒有,父母在當地可能連正當職業都沒有………在英國,很多bbc去那些有名的學校都並不容易,因為很多家長都是撈偏門或者開餐館,那些有良好工作的家長占的比例並不高。哪國的好學校都是這個價。
說有這些人不移民是因為在同樣用錢國內一線買房收益更高,我覺得不妥。
房子是用來住的,目前的投資屬性,恐怕是市場畸形下的非理性認識,即便是這些現在可以買的人,能想到或有餘力投資的,恐怕根本就沒多少人了。對於咬牙買房的人來說,天天看著自己房子漲了幾百萬,那是空的(沒有流動性),不可能賣,賣了還不定同樣條件買一套。
很多人買學區房,恐怕是因為自己老本可以搏一下(有一套老房子之類),而不是真有多少錢。如果這個前提成立,那麼這些人的話基本就是普通老百姓,缺乏基本的國外謀生技能,出國了幹嘛呢?本都沒了,生活無以為繼,還不如在國內做一個虛擬富翁,指望下一代呢!
ps:真正嚇人的是房價高,導致實業科技中堅力量(有良好教育背景有技能的人)被逼著出國,那真要金融興國了,吃棗藥丸。1.500W買的學區房,不是用來住的,而是買的學位,用來投資的
2.買的是學校的師資力量和硬體設施
3.買的是學校的同班同學的綜合素質
展開說:
以北京海淀為例
1.500W買的學區房,不是用來住的,而是買的學位,用來投資的
①等孩子上初中了,再賣房子,可以賺一筆;
②如果有多餘的住房,可以把學區房租出去賺一筆(啰嗦一句:孩子上小學之前,學校會入戶做入戶調查,得有人在家)
2.買的是學校的師資力量和硬體設施
①好學校必然會吸引優秀的教師加入,教委的重視與投資(比如為學校引進外地優秀的教師),同時教師教學水平,責任心等各個方面也相對較強,由此升入重點學校的幾率更高;
②好學校會有更多的資金,必然會花錢裝修校舍,升級電腦等硬體設備
3.買的是學校的同班同學的綜合素質
肯花500W買學區房,證明家長從小重視教育,孩子,家長的綜合素質也高一些,往遠了說,孩子長大後同學多人脈也廣一些
如果去移民,到了國外要過語言關,要重新找工作,要適應當地的風俗,習慣,甚至會面對歧視,不少亞裔孩子在學校會受到歧視,在國外無依無靠,孤單寂寞。
因為那些花500萬買個不到15平米的學區房的人,大概率本來就在北京衣食無憂啊。
又不是全家砸鍋賣鐵買了這麼一個學區房。
前不久限購之前我同事300萬買了10平米的學區房,你覺得人家一家會去住么?
移民,500萬,夠么?學區房可以加一道智商稅再賣出去,這叫擊鼓傳花。移民名額又不能加稅賣。。。
本人在紐西蘭留學。按現在1:5的匯率來算,投資移民紐西蘭需要1500萬人民幣。而且如果移民紐西蘭,等到孩子上學也是看學區,並不像國內的朋友想的,國外都人人平等上得起好學校。奧克蘭是紐西蘭最發達的城市,最好的學區房人民幣2500萬左右。雖然是別墅,但是是七八十年代的老房子,有些房子比爺爺輩的年齡都大
謝謝邀請;
首先,題主的提問,分析的有一定道理, 500W買學區房為能上個好高中,值不值,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桿秤,無所謂對與錯,我也看了很多知乎朋友回答,如果有足夠錢,買個學區房讓孩子上個好學校,用完學區房,再賣掉,解決了學區,也能賺錢,沒有賠本。。。
反過來說如果拿500w其中200w去移民,全家拿到綠卡身份,孩子到國外免費上公里學校,剩下300萬投資國內房產,房子低吸高拋,也同樣是一舉兩得, 或一舉三得。。。
看大家怎麼說的都有,但是歸根到底,還是看拿著500w的這個人,怎麼規劃的,在你看來人家只能在500萬買學區房和500出國讀書之間作出選擇,能拿出500萬買學區房的人,或許還有幾千萬上億資產呢,或許人家有更多更深的考慮,人家拿500萬買北京學區房,或者再拿3000w移民也可能不為過。我們有時候總是用自己的考慮去衡量別人。無所謂對與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現在投資移民政策都在變化,有些國家也不是有錢就能辦的了的,比如加拿大移民,對160加幣資產來源和積累過程審查非常嚴格。投資移民也可以說是有錢人的遊戲,沒有四五百萬資產移民是;當然貧賤,也是不能移的;
這就跟在北京買不起學區房的人都想留著北京戶口去衡水深造一個道理
推薦閱讀:
※每年有多少中國女生在美國生下了擁有美國國籍的中國孩子?
※為什麼中國人移民之後往往不傾向於入籍?
※33歲單身大齡男,工程師,澳洲PR,要不要登陸澳洲發展?
※馬來西亞值得移民嗎?
※鳳姐是如何拿到美國綠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