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普通話的用字哪些不是本字?
這裡所謂非本字主要是指誤用。
跟方言考本字是一個意思。只不過普通話有當下事實上的標準(以港台為準,暫時不考慮簡化字)。比如「的」-&>「底」「吃」-&>「喫」
不是指有些由一個字根分化出來的字。
借題整理。主要針對宋代以來新興的(白話)常用字,用字與唐宋字書韻書上的本字不同的(且大多敓佔了其他字頭)。唐宋用字習慣與字源字理或其他上古用字規範(如《說文》)不一致的不涉及。
泊(洦):該字古代只有停船義項和一些連綿形容詞。音韻地位上是一等,與眾多方言湖泊一詞中的二等不同。湖泊一義當為《廣韻》普伯切的洦/湐(二者同義)字,本義「淺水」。
拌(秚):拌字諸書只收「棄也」一義,是現在南方一些方言裡做「摔」講的一個詞的本字。攪拌的拌,《集韻》作秚,意為「物相和也。」
炸(灹,煠):相當後起的一個字,諸字書不收。去聲讀音(爆炸)來自《廣韻》陟駕切的灹字,義為「火聲」,玉篇釋義「火焰」,本指燃燒時的爆裂聲,後來指火藥造成的爆炸。陽平讀音(油炸,實際來自入聲)來自煠字,本義指類似現在說的「焯」的烹飪方法,在沸水或沸油中對食物斷生。現在意義縮小,僅指用油來煠。
拼:韻書只作「伻」異體。今用法本字不明。
(謝 @李鶱棹 此條已刪)
卡(?):俗字。可能來自口下切「?」,《六書故》:「骨著齒閒不去也」。
歪(竵):俗字。
尖(櫼):俗字。不過唐代已經大量使用。
套(韜):「罩」的意思來自韜的去聲反切。套字韻書也有,是本字的同音字,從大從長,「長大也。」
喝(欱):喝是「?口歇」的簡字,表示呵斥。飲水的意義當是「欱」,《說文》:歠也。
拓(搨):拓碑的拓,也就是讀ta4的,本字是搨,「手打也」,《唐書·百官志》:「搨書手」。
閘(牐):閘字廣韻只有見母、影母讀音。照母讀音及意義來自廣韻裏的牐字。這種用法是宋代以後興起的訓讀。
抹(?):抹讀ma1那個音,表示擦拭的,應作?。
烤(燺):苦浩切,音考。《玉篇》燥也。《廣韻》火乾。烤是晚近俗字。
蹲(蹾)
(待續)
訂-釘-定
訂除了「斠訂/校訂、訂正」「商量」義之外,目歬旳其他用灋都是「定」「釘」字。
「釘」如「裝釘」「釘書箴」「合釘本」,是名詞「釘」作勭詞旹旳去聲讀灋;
譬如「訂婚」是「商量締結婚約」旳過程,而「定婚」則是「塙定婚約」旳結果。
尤其容易溷殽旳是「定製-訂製」。「定製」是「塙定做灋、制度」,「訂製」才是「豫先商量製做」。
我近幾秊維護旳字表中收録了很多這頪字,帖上徠以供曑攷:
我近幾秊維護旳字表中收録了很多這頪字,帖上徠以供曑攷:
texts/dzing_variants.txt at master · coywjs/texts · GitHub--------------------反襾刷存在感旳分割綫--------------------
題主旳說灋「溥通話用字」不太準塙。「溥通話」是審音笵圍內旳,「規笵字」是訂字笵圍內旳。
拝拝。
建議題主申明,
1.不包括一簡(証證)和二簡孑遺(桔橘,粘黏)2.不包括同源分化字 (辟避僻闢,吅喧)3.不包括無本字的假借字 (莫暮)慢慢列,考證不定期更新(如果實在是看不下去,就略去書證、理據,看結論吧)
一、完全的 1.昆,?2.洗,灑,灑3.蛘,癢,癢,養4.四,泗,亖
5.十,七,丨6.沾,添,霑7.伯,霸,魄8.閑,間,閒9.草,皁(皂),艸(艹)10.操,日,?,肏11.逼,屄(毴)12.慫,?13.拋,炮,礟,砲14.球,毬,?
15.娘,孃16.鰂,賊,鯽, 17.豚,魨18.蠢,惷,憃19.稱,偁,秤20.考,攷21.邍,原,元,源22.凋,雕,彫24.夢,?25.何,荷
26.她,姐27.強,彊28.商,,賞29.落, 30.單,襌31.29.岩,30.郁二、在某些成語、詞語中的(每字一般選取有代表性的一詞,且僅限於字的層面,不涉及詞 : 王八蛋[忘八端],三個臭皮匠[裨將] 等々)
1.跳梁(踉)小丑
2.行李(理) 3.磊落(硌) 4.指揮(麾) 5.根底(柢) 6.思維(惟) 7.蒜苔(薹)8.滾(緄)邊9.菁(精)華,菁(精)英10.扒(掱)手
11.毛(蟊)賊12.顛(蹎)沛(跋)~~~~~~~~~~~~~~~ 爲便於大家理解,所以我使用了漢語拚音。事實上漢語語音的演變比較複雜,而且漢語拚音也不能用以描述古音。~~~~~~~~~~~~~~~1.昆, ? ? kūn 許沖《上說文解字書》:「而天地鬼神、山川艸木、鳥獸?蟲、雜物奇怪、王制禮儀、世間人事、莫不畢載。」《說文》:「蟲之緫名也。從二蟲。凡?之屬皆從?。讀若昆。古魂切」 段註: 「註解蟲下曰: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析言之耳,渾言之則無足亦蟲也。蟲下曰:或行或飛、或毛或蠃、或介或鱗。皆以蟲爲象。故蟲皆從蟲。而蟲可讀爲蟲。蟲之緫名偁?。凡經傳言昆蟲,卽?蟲也……《禮記·王制》:「昆蟲未蟄,不以火田 』 註解二蟲爲?。三蟲爲蟲。?之言昆也。蟲之言衆也。古?切。十三部。」可見,昆蟲之昆,本應作?。經傳假借作昆。今者沿襲之。
蟲(hǔi) ?(kūn)蟲(chóng)2.洗,灑,灑
灑《說文》:「灑,汛也。從水麗聲。山豉切」 《茅屋爲秋風所破歌》:「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洗xiǎn《說文》 :「洗,灑足也。從水先聲。穌典切。」
段註: 「註解灑俗本作灑。誤。今依宋本正。《禮記·內則》曰:『面垢,燂潘請靧;足垢,燂湯請洗』。此灑面曰靧,灑足曰洗之證也。洗讀如跣足之跣。自後人以「洗」代「灑滌」字。讀先禮切。沿至近日以灑代灑,轉同詩禮之用矣。」灑①sǎ《詩·唐風·山有樞》:「子有廷內,弗灑弗埽」引申爲散落。《禮記·內則》:「屑桂與薑,以灑諸上而鹽之。」
②xǐ 洗滌《左傳·襄公十二年》:「在上位者洒濯其心,壹以待人。」《說文》:「灑,滌也。從水西聲。古文爲灑埽字。先禮切。」 段註: 「註解下文云:『沬,灑面也;浴,灑身也;澡,灑手也;洗,灑足也。』今人假『洗』爲『灑』。非古字。」 又曰: 「『灑、灑』本殊義而雙聲。故相假借。凡假借多疊韻,或雙聲也。《毛詩》『灑埽』四見。傳云:『灑,灑也。』鄭注《周禮·隸僕》,韋注《國語》皆同。皆釋假借之例。若先鄭雲『灑』當爲『灑』。則以其義別而正之。以漢時所用字正古文也」。可見,洗本讀xiǎn(洗足),假藉以爲灑(xǐ灑澡) ;灑讀xǐ及sǎ,讀sǎ時與灑同(灑脫,灑掃,瀟灑);灑的含義被灑包含,文改委立「灑」爲繁體,強令廢除。今港台灑、灑、洗皆通行。
3.蛘,癢,癢,養 蛘,今指陳米中之小黑蟲。 《說文》:「蛘,騷蛘也」段註:「騷蛘者,擾動於肌膚間也。」 《說文通訓定聲》:「字亦作癢。」 元應引《禮記》:「蛘不敢騷。」今本作:「癢不敢騷。」 從「蛘」到「癢」的過程中,有借用「養」或「癢」的時期。 《荀子·榮辱》:「鼻辨芬芳腥臊,骨體膚理辨寒暑疾養。」楊倞註:「養,與癢同」 《周禮·天官·疾醫》:「夏時有癢疥疾」孫詒讓正義:「癢,即蛘之假字,俗作『癢』」 因養癢各有其義,「養」供養;「癢」病名。於是有造「癢」字 蛘,癢二字參考洪成玉《古今字字典》4.四,泗,亖
亖,數字詞four Ⅳ,指事字,積畫爲數,形義明瞭。 四,鼻涕。一二三亖,易混,「亖」於是假「四」爲之。而其「鼻涕」義乃增形旁作「泗」5.十,七,丨
直至漢時,尚沿用此法,以橫畫長短為別。
以上出自陳獨秀《小學識字教本》
6.沾,添,霑沾(tiān)《楚辭·大招》:「吳酸蒿蔞,不沾薄只。」洪興祖補註:「沾,音添。益也。」《說文》:「沾,水出壺關東入淇。一曰『沾,益也』」段註:「沾、添,古今字。俗製『添』爲添益字而『沾』之本義廢矣。」徐灝《注箋》:「古但言增加不言添,『添』乃後出俗字。」沾有二義,一爲水名;一爲增添,都讀作 tiān添(tiān)《集韻·沾韻》:「添,通作『沾』」後梁宣帝《遊七山寺賦》:「復有標奇神井,萬載澄渟,汲之不竭,添之不盈。」霑(zhān) 《詩·小雅·信南山》:「旣優旣渥,旣霑旣足,以生我穀。」《離騷》:「霑余襟之浪浪」比喻受恩澤。《說文》:「霑,雨也。從雨沾聲。張廉切」《國語辭典》:「ㄓㄢ①弄濕【例】霑衣。②受恩【例】霑惠」沾(zhān)《史記·陳丞相世家》:「勃又謝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對。」可見,沾音tiān是添之本字,添是從氵忝聲的形聲分化字,約產生於南北朝。霑音zhān有濡濕之義,後俗或假沾(tiān)爲之。
7.伯,霸,魄
伯《說文》:「伯,長也」段註:「凡爲長者皆曰伯。」《繫傳》:「臣鍇按《周禮》:『九命作伯』諸侯之長也。」 霸《說文》:「月始生,霸然也……從月?聲。《周書》曰:『哉生霸。』,古文霸。普伯切。臣鉉等曰:今俗作必駕切。以爲霸王字。」《繫傳》:「臣鍇按《漢書》載《尚書》,『魄』皆作『霸』字。諸侯之盟主爲伯,伯者長也。是以《周禮》:『九命作伯』,大王爲西伯、齊桓、晉文之類,雖音『灞』猶作『伯』字,爾後人作『霸』」 魄《說文》 :「魄,陰神也。從鬼白聲。普百切」可見,伯(bó)本指長者,引申爲霸王義(bà),後假借霸(pò月魄)字為之,霸(pò月霸)於是又假魄(pò魂魄)字
《國語辭典》:「魄,②人死後尚存在的精靈。④指月亮不全時殘缺黑暗的部分〖例〗月魄」 伯兩義分化存一,霸本意假借魄字,魄身兼兩義。8.閑,間,閒
9.草,皁(皂),艸(艹)艸《說文》:「百卉也,從二屮(chè)」用作部首時,寫作『艹』草,從艸早聲,皁之本字《說文》:「草,草斗,櫟實也。一曰象斗字。」徐鉉註:「今俗以爲艸木之艸,別作皁爲黑色之皁。」皁 ①餵馬槽。楊雄《方言·五》:「櫪,梁宋齊楚北燕之間…或謂之皁」《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使不羈之士與牛驥同皁」裴駰《集解》引《漢書音義》曰:「皁,食(飼)牛馬器,以木作,如槽也。」司馬貞《索隱》:「皁,養馬之官,下士也。」
②穀粒未成熟。《詩·小雅·大田》:「旣方旣皁,旣堅旣好」毛烹《傳》:「皁,實未堅者曰皁。」③植物名。皁斗,其殼煮只可以染黑,引申爲黑色,成語「不分青紅皁白」。又⑴皂莢——又名皂角、皂角、豬牙皂、扁皂角、穿心刺、刺皂、刀皂, 隸屬豆目/雲實科/皂莢/皂莢種⑵肥皂——又名肉皂角、肥皂樹、肥皂角、肥豬皂、肉皂莢、油皂,隸屬豆目/雲實科/肥皂莢屬/肥皂莢種而這兩者最大區別是皂莢有刺、肥皂莢無刺.但是二者的果實(皂莢),都含有皂甙成分,這是一種天然植物表面活性劑,具有起泡、去污、乳化等作用,並且比真正的化工肥皂耐硬水,無鹼性。艸cǎo草本植物的統稱,古籍多假「草」字爲之。而草(zào草斗、草莢)則假借皁字爲之。
10.操,日,?,肏11.逼,屄(毴)12.慫,?慫,慫恿。疊韻連緜字。從旁勸說鼓動。《方言·一〇》:「慫恿,勸也。南楚凡己不欲喜,而旁人說之;不欲怒,而旁人怒之,謂之食閻,或謂之慫恿。」王安石《和吳沖卿雪詩》:「填空忽汗漫,造物誰慫恿?」?,本爲「屣xǐ」之異體,後俗假借爲「精液sóng」義。今有罵人爲「?包」者。與國罵「肏你媽」相類。後義轉爲形容詞「指男人膽小懦弱【例】你真?,這都不敢。」按:?包,卽睾丸也。13.拋,炮,礟,砲
14.球,毬,?懶得打字了,湊合看吧15.娘,孃
16.鰂,賊,鯽, 有一個字打不出來「 」17.豚,魨
18.蠢,惷19.稱,偁,秤20.考,攷21.邍,原,元,源22.凋,雕,彫23.閑,間,閒24.夢,?25.何,荷26.她,姐27.強,彊二、辭語中的
1.跳梁(踉)小丑 跳踉 : 跳動、跳起。韓愈《送窮文》:「言未畢,五鬼相與張眼吐舌,跳踉偃仆。」柳宗元《三戒·黔之驢》:「因跳踉大,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俗假「梁」作「踉」。2.行李(理)
受命出使者。《左傳·昭公十三年》:「行理之命,無月不至。」」杜預註:「行理,使人通聘問者。」《國語·周語中》:「敵國賓至,關尹以告,行理以節逆之。」韋昭註:「行理,小行人也。」 章炳麟 《官制索隱》:「行人之官,某名曰使,亦或借理爲之,《周語》云:『行理以節逆之』是也。亦或借李爲之,《左氏》云:『行李之往來』是也。」3.磊落(硌)
磊,高大的樣子。會意字;或作磥,會意字;又或作礌,形聲字。《說文》:「磊,眾石也,從三石」《文選·海賦》:「?泊柏而迆颺,磊匒匌而相豗。」硌,山石高大的樣子。《山海經·西山經》:「上申之山 ,上無草木,而多硌石。」郭璞註:「硌,磊硌,大石貌也。」磊硌,亦作「磥硌」,大貌。 《文選·嵇康》:「參發並趣,上下累應,踸踔磥硌,美聲將興。」李善註:「磥硌,壯大貌。磥與磊同。」4.指揮(麾)
麾 : 用來指揮的旗幟。《周禮·春官·巾車》:「建大麾以田,以封蕃國。」《南史·卷六·梁武帝紀上》:「望麾而進,聽鼓而動。」 指麾,以信號旗發調動令。 5.根底(柢) 6.思維(惟) 《新華字典》惟 :「④思,想。『思惟』通常寫作『思維』」 《國語辭典》惟 :「 ①〖動〗思念;【例】思惟 ②〖副〗只有,獨;【例】惟一 ③〖連〗但是;【例】他雖聰明,惟不用工讀書。 動詞和『維』相通,副詞和『唯』相通。」7.蒜苔(薹)8.滾(緄)邊9.菁(精)華,菁(精)英10.扒(掱)手11.毛(蟊)賊~~~~~~~~~~~~手機打字,覺得有用的話就請點個讚吧。四的本字是亖,四的本意是鼻子,所以涕泗滂沱的泗才會是鼻涕。
亖
四
作動詞的「日」,本字是「入」。
考—攷
蟲合……蟲下
詴,現在寫喂
逼,做屄的借字基本上完全通假了,也算見證了當代高頻文字的一個通假轉變過程
1.河魨-河豚
2.屄-逼3.肏-槽/艹/草/操…………簡化字人盡皆知的72組合併字胖的pang音,肥胖意 本字 肨
桔子蒜苔
詞彙(辭彙) 匯合(匯合) 原來這兩個「匯」各用各的 簡化漢字以後 成為一個字
「別」「挺」「都」……虛詞基本都是假借字。
「葉」-&>「葉」也是一個典型吧「葉」字是怎麼從「葉」簡化來的? - 漢字簡化
現代漢語不等於普通話,普通話只是其有聲形式。現代漢語的用字習慣是長久以來約定俗成的,其來歷貫穿了中古晚期到現代的所有時期,並非上個世紀才形成的。雖然最終定型於國朝,和普通話共享同一批決策者,但其「年齡」遠高於普通話,不能隨便將它的特徵都歸到普通話名下。畢竟多數寫法是漢語共用的。
我不太清楚這個問題的答案,不過想分享下現代漢語里和古代漢語里意思完全不同的兩個字。一個是「葷」,現在說道葷菜,大家都認為這是肉食,其實在古代葷指的是蔬菜,腥才指的是肉類,所以才有古語「半天不見葷腥」,只句話原本指的並不是我好久沒聞到肉的腥味了,而是我好幾天沒吃東西了,餓的不行,不管是蔬菜還是肉類都沒吃到。還有一個是妓女的妓,其實妓原本並不是大家所認為的青樓女子,妓女主要是表演樂器的女子,而娼才是青樓之中靠性交易賺錢的女性,所以才有古語「逼良為娼」
怕,來自怖。怖按規律讀鋪,讀成布是讀半邊。
「姜」:姓;「薑」:常見植物,根莖做調味品
我猜的,不知道對不對:
系→_→是粵語里是發音是系,學英語時有個東西老師管它叫系動詞,但他們翻譯過來都是是的意思。可能是因為廣東是中國開放的最早的地區,那的人們最早學習英語。說普通話的人學英語時問一個說粵語的人「這個詞是動詞么?」得到的回答是「是(xì)動詞啊」,然後「系動詞」就這麼傳進了普通話區域。我猜的,不知道對不對: 系→_→是 粵語裡是發音是系,學英語時有個東西老師管它叫系動詞,但他們翻譯過來都是是的意思。 可能是因為廣東是中國開放的最早的地區,那的人們最早學習英語。 說普通話的人學英語時問一個說粵語的人「這個詞是動詞麼? 」得到的回答是「是(xì)動詞啊」,然後「系動詞」就這麼傳進了普通話區域。推薦閱讀:
※為什麼廣東人比較偏向認為粵語是獨立語言,而上海人更偏向認為上海話是一種方言?
※閩南語中的「血」的文讀為什麼會讀成hiat?
※糾正自己的方言發音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為什麼中國南方的方言相互間差異更大?
※為什麼說晉語是北方漢族地區的唯一一個非官話方言,安陽話為什麼歸入晉語而不是中原官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