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青蒿素是從黃花蒿里提取的?

青蒿里有青蒿素么?


中文學名青蒿的,拉丁名為Artemisia caruifolia,不含青蒿素。

中文學名黃花蒿的,拉丁名為Artemisia annua,含青蒿素。

在傳統的藥典描述中,各種描述之間矛盾之處頗多,並且夾雜大量的主觀成分,搞得植物分類學家也很撓頭……

比如說——

《本經》陶弘景註:草蒿,處處有之,即今青蒿,人亦取雜香菜食之——能吃

《蜀本草》:《圖經》雲,青蒿葉似茵陳蒿而背不白,高四尺許,四月、五月采苗,日干,江東人呼為犭卂蒿,為其臭似犭卂, 北人呼為青蒿。——像茵陳,味道臭

《圖經本草》:青蒿,今處處有之。春生苗葉,至夏高三、五尺,秋後開細淡黃花,花下便結子,如粟米大,八、九月間采子,陰乾。根、莖、子、葉併入藥用,干者炙作飲香尤佳。——能泡茶喝,還挺香

《本草衍義》:草蒿,今青蒿也。在處有之,得春最早,人剔以為蔬,根赤葉香,今人謂之青蒿,亦有所別也。但一類之中,又取其青色者。陝西綏銀之間有青蒿,在蒿叢之間,時有一兩窠,迥然青色,土人謂之為香蒿。葉與常蒿一同,但常蒿色淡青,此蒿色深青,猶青,故氣芬芳。恐古人所用以深青者為勝——有的香,有的臭,有的綠,有的黃

從這些標準看來,歷來本草書中記載的,應該是好幾種東西,加上「能吃不能吃」「好聞不好聞」這類具有極強主觀性的判別標準,因此按照這些藥典的描述,Artemisia caruifoliaArtemisia annua是應當都有的。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在「青蒿」之外,另立了一個「黃花蒿」條目,這大概是本草書首次試圖將Artemisia caruifoliaArtemisia annua兩種物種分開的嘗試。但是李時珍列出黃花蒿的理由,是因為舊稱「草蒿」的東西中,有一類「氣辛臭不可食」,他覺得那不是「青蒿」。因為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中的繪圖比較清晰,所以近代植物學家在訂名的時候,根據他的繪圖,將李時珍所述的「青蒿」考訂為Artemisia caruifolia,而將「黃花蒿」考訂為Artemisia annua

但是《中國藥典》將「青蒿」訂為Artemisia annua是很粗率的。早期的各種官修本草書中,並沒有記載「青蒿」具有治療瘧疾的功能。李時珍考察前人著作,才在「青蒿」條目之下列了治療瘧疾的方子,但是他並沒有考究前人所說的「青蒿」和他所說的「青蒿」是不是一致的。趙葯農先生曾經指出,新中國成立前,北方多用Artemisia annua而南方多Artemisia apiacea(舊名,現已訂為Artemisia caruifolia var. caruifolia)。而《中國藥典》直到1985版才規定Artemisia annua為中藥「青蒿」的唯一來源。

我們不應該因為發現了Artemisia annua有青蒿素而Artemisia caruifolia沒有,就把中藥「青蒿」簡單的認定為Artemisia annua。(2015.10.6 11:51修訂,調整語序)

======================

2015.10.08 增加圖片

Artemisia caruifolia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植株有香氣。主根單一,垂直,側根少。莖單生,高30-150厘米,上部多分枝,幼時綠色,有縱紋,下部稍木質化,纖細,無毛。葉兩面青綠色或淡綠色,無毛;基生葉與莖下部葉三回櫛齒狀羽狀分裂,有長葉柄,花期葉凋謝;中部葉長圓形、長圓狀卵形或橢圓形,長5-15厘米,寬2-5.5厘米,二回櫛齒狀羽狀分裂,第一回全裂,每側有裂片4-6枚,裂片長圓形,基部楔形,每裂片具多枚長三角形的櫛齒或為細小、略呈線狀披針形的小裂片,先端銳尖,兩側常有1-3枚小裂齒或無裂齒,中軸與裂片羽軸常有小鋸齒,葉柄長0.5-1厘米,基部有小形半抱莖的假託葉;上部葉與苞片葉一(至二)回櫛齒狀羽狀分裂,無柄。頭狀花序半球形或近半球形,直徑3.5-4毫米,具短梗,下垂,基部有線形的小苞葉,在分枝上排成穗狀花序式的總狀花序,並在莖上組成中等開展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外層總苞片狹小,長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背面綠色,無毛,有細小白點,邊緣寬膜質,中層總苞片稍大,寬卵形或長卵形,邊寬膜質,內層總苞片半膜質或膜質,頂端圓;花序托球形;花淡黃色;雌花10-20朵,花冠狹管狀,檐部具2裂齒,花柱伸出花冠管外,先端2叉,叉端尖;兩性花30-40朵,孕育或中間若干朵不孕育,花冠管狀,花藥線形,上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圓鈍,花柱與花冠等長或略長於花冠,頂端2叉,叉端截形,有睫毛。瘦果長圓形至橢圓形。花果期6-9月。Artemisia annua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植株有濃烈的揮發性香氣。根單生,垂直,狹紡錘形;莖單生,高100-200厘米,基部直徑可達1厘米,有縱棱,幼時綠色,後變褐色或紅褐色,多分枝;莖、枝、葉兩面及總苞片背面無毛或初時背面微有極稀疏短柔毛,後脫落無毛。葉紙質,綠色;莖下部葉寬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3-7厘米,寬2-6厘米,綠色,兩面具細小脫落性的白色腺點及細小凹點,三(至四)回櫛齒狀羽狀深裂,每側有裂片5-8(-10)枚,裂片長橢圓狀卵形,再次分裂,小裂片邊緣具多枚櫛齒狀三角形或長三角形的深裂齒,裂齒長1-2毫米,寬0.5-1毫米,中肋明顯,在葉面上稍隆起,中軸兩側有狹翅而無小櫛齒,稀上部有數枚小櫛齒,葉柄長1-2厘米,基部有半抱莖的假託葉;中部葉二(至三)回櫛齒狀的羽狀深裂,小裂片櫛齒狀三角形。稀少為細短狹線形,具短柄;上部葉與苞片葉一(至二)回櫛齒狀羽狀深裂,近無柄。頭狀花序球形,多數,直徑1.5-2.5毫米,有短梗,下垂或傾斜,基部有線形的小苞葉,在分枝上排成總狀或復總狀花序,並在莖上組成開展、尖塔形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內、外層近等長,外層總苞片長卵形或狹長橢圓形,中肋綠色,邊膜質,中層、內層總苞片寬卵形或卵形,花序托凸起,半球形;花深黃色,雌花10-18朵,花冠狹管狀,檐部具2(-3)裂齒,外面有腺點,花柱線形,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鈍尖;兩性花10-30朵,結實或中央少數花不結實,花冠管狀,花藥線形,上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具短尖頭,一般花柱近與花冠等長,先端2叉,叉端截形,有短睫毛。瘦果小,橢圓狀卵形,略扁。花果期8-11月。

-------------------------------

李時珍對於「青蒿」的形態描述:青蒿,二月生苗,莖粗如指而肥軟,莖葉色並深青。其葉微似茵陳,而面背俱青。其根白硬。七八月開細黃花頗香。結實大如麻子,中有細子。

大家可以自己對比一下,推測一下應該是啥。


這個問題不適合用「為什麼」……

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

要注意的是,植物的中文名,還有中藥材的中文名,存在大量極為不嚴謹的一對多、多對一、多對多的現象。譬如匿名用戶給出的青蒿在《中國藥典》當中的條目,確實就是一對多的。

再譬如中藥當中大量出現的「石韋」一詞,指的也是好幾種不同的植物。

石韋

拼音名:Shiwei

英文名: PYRROSIAE FOLIUM

本品為水龍骨科植物廬山石韋Pyrrosiosheareri( Bak.)Ching、石韋Pyrrosia lingua (Thunb.)Farwell或有柄石韋Pyrrosia petiolosa (Christ)Ching昀乾燥葉。全年均可採收,除去根莖和根,晒乾或陰乾。

更好的例子是貫眾,大量不同種的蕨類都有「貫眾」的名字並且分別入葯,然而它們的有效成分、藥理作用如何,卻仍然不那麼受到重視。

今天上午查資料剛剛看到另一個例子:

2015版的《中國藥典》的目錄當中,「細辛」一詞收錄了兩種;一種是細辛,一種是燈盞細辛(短葶飛蓬 Erigeron breviscapus)。

對了,細辛也不只是一種。

細辛

拼音名:Xixin

英文名: ASARI RADIX ET RHIZOMA

本品為馬兜鈴科植物北細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Schmidt val.Mandshuricum(Maxim.)Kitag.、漢城細辛Asarum sieboldii Miq.var.seoulense Nakai或華細辛Asarum sieboldii Miq.的乾燥根和根莖。前二種習稱「遼細辛」。夏季果熟期或初秋採挖,除凈地上部分和泥沙,陰乾。

這兩類東西的差別有多大呢?

一類位於被子植物基部的馬兜鈴科;一個是進化輻射最厲害、可以說在進化樹上離祖先處於最遙遠位置之一的菊科。

並且中草藥的品質控制也是很大的問題,不同產地的有效成分、有毒成分,含量可能有很大差別。

總體言之,這個問題,反映出一個事實:

中國古代雖然在博物學領域有自己的積累,但完全沒有達到細緻、科學、成系統的水平,還需要提高知識水平。


我來答一發。

今天恰好刷了些老文章,刷到了1987年的一篇,恰好談及了這個問題。並進行了詳細的考證。

而且,我保證,你們看完答案會想發一個MMP的表情的。

為了不讓大家混淆,我先確定幾個詞:

【A.annua】含有青蒿素,藥典名:黃花蒿

【A.apiacea】不含青蒿素,藥典名:青蒿

屠呦呦提取用的是前者。

於是就有人跳出來黑了:中醫用的【青蒿】里根本沒有青蒿素。

我真的想甩一句MMP。

真相是如何呢?

其實在明代之前,中醫用的蒿草只有一種:

公元前168年,馬王堆文物《五十二病方》始載青蒿。

公元2~3世紀《神農本草經》列名草蒿,列為下品。

公元281~340,東晉葛洪《肘後備急方》「青蒿一握……」

宋代《聖濟總錄》青蒿湯

宋代《證類本草》列兩幅草蒿圖,難以肯定種屬(見下圖)

元代《丹溪心法》「截瘧青蒿丸」

明代《普濟方》「青蒿散」、「祛瘧神應丸」

明代《本草綱目》列茵陳蒿、青蒿、黃花蒿三種:

大家可以看一下中間青蒿的圖,是否和下面這張在 @munichounia 答案中貼出的【A.annua】一樣呢

至少看到這裡,只要不瞎,都不會把上圖中的A.annua認作黃花蒿。

而且,你去買青蒿,全國的藥商給你都是上圖中這個含有青蒿素的【A.annua】而不是

【A.apiacea】,因為後者市售尚品極少,而【A.annua】全國各地大量生產,資源極為豐富。

然而這個粗淺的眼瞎的錯誤被大家一向認為比較嚴謹的日本人犯下了,而且遺臭萬年,直至今天的藥典里,青蒿條目下的植物學名仍然寫著「黃花蒿」三個大字。給方舟子等人及一眾中醫黑留下了一個看似了不得,實則能反證他們自己不學無術的小把柄。 @科學貓頭鷹

原因如下:首先給《本草綱目》中的植物注以拉丁學名的工作,是日本人白井光太郎等在1933年《頭注國譯本草綱目》中完成的。而在這本書裡面,青蒿項下,被注以:A.apiacea;而黃花蒿項下則被注以:A.annua。

於是,對應的傳統中藥青蒿,在植物學裡就變成了A.apiacea,黃花蒿。

對應的黃花蒿,責成了植物學裡的A.annua,青蒿。

就這樣,硬生生的給寫反了。

反了!摔!

上述論證工作,主要在1987年完成,原文作者及題目如下:

原文鏈接:

www.cjcmm.com.cn/cjcmm/ch/reader/create_pdf.aspx?file_no=5485flag=journal_id=cjcmmyear_id=1987


munichounia 講得很好了,但沒有回答「為什麼從黃花蒿里提取」,我來試著回答一下。

1972年,屠呦呦在北京從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Ⅱ,然而在73年的臨床實驗中效果似乎並不夠理想而且發現有心臟毒性

1973年9-10月,北京中藥所用提取出的青蒿素在海南昌江對外地人口間日瘧及惡性瘧共8例進行了臨床觀察,其中外來人口間日瘧3例。膠囊總劑量3~3.5g,平均退熱時間30小時,複查3周,2例治癒,1例有效(13天原蟲再現)。外來人口惡性瘧5例,1例有效(原蟲7萬以上/mm3,片劑用藥量4.5g,37小時退熱,65小時原蟲轉陰,第6天後原蟲再現);2例因心臟出現期前收縮而停葯(其中1例首次發病,原蟲3萬以上/mm3,服藥3g後32小時退熱,停葯1天後原蟲再現,體溫升高),2例無效。

在借鑒了北京的研究經驗後

1973年11月份在山東省中醫藥研究所從山東省泰安地區采來的黃花蒿(Artemisia annua L.)中提取出7種結晶,其中第5號結晶命名為「黃花蒿素」。這個結晶也就是當時山東省提取出來的抗瘧有效晶體。

在參加了北京的會議後

1973年春節期間,雲南藥物所的研究人員羅澤淵在雲南大學校園內發現了一種一尺多高、氣味很濃的艾屬植物,當下采了許多,帶回所里晒乾後進行提取。當時她並不認識這種植物,是學植物的劉遠芳告訴她這是「苦蒿」。「苦蒿」的乙醚提取物有抗瘧效果,復篩後結果一樣。後來他們邊篩邊提取,1973年4月分離得到抗瘧有效單體,並暫時命名為「苦蒿結晶Ⅲ」,後改稱為「黃蒿素」。分離出來抗瘧有效物質後不久,所里的羅開均將苦蒿的植物標本送請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學家吳征鎰教授鑒定,確定這種苦蒿學名為黃花蒿大頭變型,簡稱「大頭黃花蒿(Artemisia annua L. f. macrocephalaPamp.)」。

北京山東雲南廣東(李國橋帶領廣東「523小組」使用雲南的黃蒿素)各自獨立地完成了自己的臨床驗證,結果如下


中藥名和植物名不是一個命名系統,所以很多名稱一樣但是卻不是對應關係。比如中藥的澤蘭和佩蘭(手機碼字,有敢興趣的自行查百度)。青蒿素的提取是根據中藥青蒿具有截瘧功能而發現的,而中藥青蒿對應的是黃花蒿的植物。就是這麼簡單。


按道理應該叫什麼黃花蒿素的,但是中醫典籍里有「青蒿一握……」blabla,為了附會,顯示我大中華中醫的厲害,強行叫做「青蒿素」,也是醉的不行。

然並卵,青蒿素和中醫沒啥關係。


如是世尊,青蒿素非青蒿素,是名青蒿素。


叫法不同吧。

反正當時我們那當時漫山遍野一大堆,我們叫「苦蒿」。然後有人來收購,晒乾了賣,賣價很高,然後絕跡了。。。


都怪日本人,把我們的名詞體系搞壞了很多。青蒿-黃花蒿就是其中之一。

傳統的青蒿里主要是黃花蒿,現代中醫也是這樣。可是現代植物學的中文名詞裡面,青蒿不是也不包括黃花蒿,是兩個不同的東西。其根源就在於日本人的翻譯錯誤。

坑爹啊。

都怪日本人。


以後上課再也不刷知乎了,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葯代動老師剛剛講完他在昆葯提取青蒿素的實習經歷。


青蒿黃蒿都叫青蒿


沒有


《中國藥典》

青蒿

【漢語拼音】QINGHAO

【英文名】HERBA ARTEMISIAE ANNUAE

【別名】蒿子、臭蒿、香蒿、苦蒿、臭青蒿、香青蒿、細葉蒿、細青蒿、草青蒿、草蒿子

【來源】本品為菊科植物黃花蒿 Artemisia annua L.的乾燥地上部分。秋季花盛開時采割,除去老莖,陰乾。

【性
狀】本品莖呈圓柱形,上部多分枝,長30~80cm,直徑0.2~0.6cm;表面黃綠色或棕黃色,具縱稜線;質略硬,易折斷,斷面中部有髓。葉互生,暗
綠色或棕綠色,捲縮易碎,完整者展平後為三回羽狀深裂,裂片及小裂片矩圓形或長橢圓形,兩面被短毛。氣香特異,味微苦。

【鑒別】取本品粉末3g,加石油醚(60~90℃)50ml,加熱迴流1 小時,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正己烷30ml使溶解,用20%乙腈溶液提取3 次,每次10ml,合併乙腈液,蒸干,殘渣加乙醇0。5ml 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青蒿素對照品,加乙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醚(3: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炮製】除去雜質,噴淋清水,稍潤,切段,晒乾。

【性味】苦、辛,寒。

【歸經】歸肝、膽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暑,除蒸,截瘧。用於暑邪發熱,陰虛發熱,夜熱早涼,骨蒸勞熱,瘧疾寒熱,濕熱黃疸。

【用法用量】6~12g,入煎劑宜後下。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

植物的青蒿 A. caruifolia Buchanan-Hamilton ex Roxburgh里沒有青蒿素,藥物的青蒿指的就是黃花蒿。關於青蒿與黃花蒿在古代典籍中的問題,個人認為是古代植物學不發達導致名物混雜所致,好在在現代植物學的發展以及資源普查下這個問題應該會逐步解決。


記得幾年前CCTV播過一個專門介紹青蒿素的紀錄片。大概就是研究人員們希望從中藥中尋找治療瘧疾的有效成分。後來他們相中了古典中所說的「青蒿」,並發現了有效成分。然而青蒿並不適合提取青蒿素。研究人員考慮到古典距今久遠,在考證、研究後找到了適合提取青蒿素的黃花蒿。不過最終還是決定將其命名為青蒿素。


不請自來,

中藥取名字不僅僅是植物學的名字,而且植物學的名字很少用。

1.中藥用人名,比如劉寄奴。就是古詩里人道寄奴嘗住里的劉寄奴。也就是宋武帝劉裕。

2.用性狀取名,比如細辛。細辛這味葯就像蔥根一樣,一叢,很細,味道辛辣。

3.音譯。比如鶴虱。再比如白朮過去叫做乞力伽,因為蘇合香丸(現在有冠心蘇合香,治療冠心病)裡面有白朮,所以過去叫做乞力伽丸。

4.用官職名。如使君子。使君是漢代官名,劉備當過這個官。比如曹操曾經對劉備說「天下可稱英雄者,唯使君與操爾」

5.植物學的名字,比如麻黃等。

6.採收季節,比如半夏,在夏天的一半採收。

7.外來葯,藏紅花。(西藏不產藏紅花,因為古代進口都是從國外傳入西藏再傳入沒地)

8.特殊用法。比如陳皮就叫橘皮,因為陳久之後用的效果更好。

9.道地藥材。比如硃砂辰州的好就叫做辰砂。赭石代州的好就叫做代赭石。

10.提煉程度。比如芒硝是通用名字。沒有提煉的就叫做朴硝,朴是粗朴的意思,提煉的叫做馬牙硝,不是說像馬牙一樣,馬者大也,因為提煉的過程是重結晶,大的晶體就叫做馬牙硝。(日本現存的鑒真和尚帶去的芒硝成分就是硫酸鈉和硫酸鎂)

11.當時科技所限,一些錯誤。比如自然銅,成分是黃鐵礦。比如巴豆,古人認為是巴地產的豆子,其實是大戟科的,跟豆科沒有一點關係。

12.用東西的名字。比如馬兜鈴(被黑的最慘的中藥),這個馬也不是動物的那個馬,也是大的意思(查查字典,馬就有大的意思),兜鈴也作兜零,是烽火台上盛放狼尾草(點燃就是狼煙)的筐,形狀像就這麼叫了。

13.用植物的古名,比如萊菔子,就是蘿蔔子。古名指的是至少是先秦的名字,但是中藥卻是秦漢以後才有的。比如菡萏就是荷花。南唐中主李璟就寫過攤破浣溪沙一首,裡面第一句就是「菡萏香銷翠葉殘」,這句被王國維稱為「眾芳蕪穢美人遲暮」。

14.其他。比如紫河車就是人胎盤,我也不知道這個名字從何而來。

此外還有,中藥一般都叫做一味葯,而不是一種葯,因為一味中藥可能同時有好多種植物都叫做這味葯。比如板藍根入葯有三個正品,菘藍,板藍,蓼藍。三種植物的根入葯都叫板藍根,三種植物葉子入葯都叫做大青葉,大青葉提取出色素都叫做青黛,就是勸學裡「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意思,也就是青黛是從蓼藍中提取,顏色卻比蓼藍還藍的意思。

另外,還有一種植物取代了原來的植物用了這個名字。比如宋朝以前,地丁這味葯就是蒲公英,可是以後卻被紫花地丁代替,蒲公英只能用他的植物學的名字了。

綜上,中藥取名字有很多方法,有可能古代兩種植物同時入葯,都叫做青蒿,雖然有一種植物沒有截瘧的作用,但是青蒿這味葯下面又不是一個功效,還有退虛熱等功效呢。也有可能古代這兩種植物不分。也有可能人家就這麼叫,你有啥辦法。還有木瓜,中藥的木瓜是薔薇科的兩種植物木瓜和貼梗海棠,而現在人們買到的木瓜都是番木瓜科的植物的果實,那你是不是也可以問「為什麼中藥的木瓜不是木瓜」


推薦閱讀:

迄今為止,獲得諾貝爾獎的日本人半數集中在物理領域,說明了什麼?
大隅良典為什麼能獨得 2016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在細胞生物學研究上做出了哪些突出貢獻?
老舍、沈從文在生前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是否屬實?
繼魯迅郭沫若巴金之後,誰能擔負當代文壇領袖之名?
村上春樹連年落選諾貝爾的原因何在?

TAG:植物 | 諾貝爾獎 | 藥物化學 | 2015年諾貝爾獎 | 青蒿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