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不啦幾作為顏色形容詞的後綴是怎麼來的?黑不拉幾,灰不拉幾,黃不拉幾…?

感覺至少是官話區的人們都這麼說哇

大家都能理解它表示的意思,卻沒有固定的寫法只有發音:不啦幾/不啦嘰/不拉幾

類似的還有x不隆冬 不愣登

這種語言習慣是從哪兒起源的呢


謝@陳蒟蒻 邀(似乎@不出來),我個人覺得這種情況完全是利用共時層面上無意義音節的語音特點構詞,類似擬聲詞,應該是在距今不遠的時期自發產生的。

因為這種形式存在著強烈的感情色彩,所以需要構造比較誇張的語音特點。@陳蒟蒻 也提到為了增強表現力後兩個字常常是疊韻的。另外還有後兩個字都讀成普通話里音高最高的陰平;一般第二個字用輕聲,而與之相鄰的第三個字聲母是普通話聲母里響度最大的l,這很可能也是為了增強前後兩部分音強的反差,增強語音特點的誇張程度。

總之,基本上它們的共性都能在現代官話音系裡找到並且給以合理解釋,因此可能沒有太遠的來源。


「黃不拉幾、酸不溜丟、黑不愣登;嘰里呱啦、嘀里嘟嚕、稀里嘩啦;傻了吧唧、土了吧唧、綠了吧唧……」這類形容詞後的「X不拉幾、X不溜丟、X里呱啦、X了吧唧」等形式現代漢語叫「形容詞的生動形式」

一般格式是:單音節形容詞+「不、里、了」等詞嵌+表生動的後綴構成四字格。

當前能想到只有「不、里、了」這幾個詞嵌,應該還有其他。這幾個格式不太一樣。

以「不」為詞嵌構成的生動式往往帶有貶低厭惡義。目前我們看到的詞嵌「不」的意義基本虛化,但我猜測一開始就是用來表否定貶低義,至於後面的「後綴」本該什麼意思就不得而知,很可能也是實詞虛化而來。

「里」構成的生動式表示擬音。懷疑後綴「呱啦」是從[kwa]→[kua la];「嘟嚕」[tu]→[tu lu],很像閩語的「切腳詞」。而且「嘰」和「呱」、「嘀」和「嘟」構成雙聲格式,所以猜測一開始是純擬音,為了增強表現力,中間加了[li],還拆分了第二個音節,這樣把兩字格擴大到了四字格。

「了」好像只跟「吧唧」在一起,也常寫作「啦」。

其歷史來源又是個詞源的問題,要查找書面文獻材料看能否找到早期的字形。個人推測是增加了擬音成分使結構生動化。具體不了解不敢多說。

想到再補充。本來不經意見到的一個小問題,越想越發現有不少可以挖的。等我去邀請別人來解答。

---------------------2015-12-13更---------------------

謝大家贊。我的回答只是拋個磚,很高興引來了玉。大家看後面幾位答主的回答都是乾貨。冬冬答主給出了「A不拉B」出現考,源於蒙語的 bula,我們再觀察「黃不拉幾、酸不溜丟、黑不愣登」可以看到它們都是「A bu la B」的格式;另評論區杜帥提到:

X了吧唧和X不啦唧只是中間的聲母換了個位置吧,一個是le ba ji,一個是be la ji,這裡的「不」在這種口語里基本不會發成bu

「X了吧唧」和「X不啦唧」確實只是中間倆音節調換了位置。

若事實如此,那麼我上述回答里給出的格式「單音節形容詞+「不、里、了」等詞嵌+表生動的後綴構成四字格」是不正確的,因為所謂詞嵌「不、里、了」都只是表音,並無實義,並且二、三音節是個整體,不能割裂。


「古無輕唇音」,從先秦到南北朝,不一直是個上聲字,王力先生擬音為[piu]或[piu?t],少有形容詞贅音之用。據敦煌文獻研究,不字以輕唇音作為後綴贅音,最早出現在晚唐五代北方方言里。"安史之亂"後,中原士庶避亂南徙,南方方言也有了類似用法。

元明清民間,加入不字贅音的ABC 式形容詞已不算少見。以口語性很強的語料《元曲選》為例,該書就收錄了呆不騰、淡不剌、灰不答、羞不答、苦不嚌、火不登、火不騰、滑不溜、酸不基等詞。但在漢語書面中,明顯的詞綴化傾向確實是五四白話運動以後才表現出來的。

至於「A不拉B」是如何出現的,目前我看到有三種不同的見解:

第一種觀點出自社科院語言研究所博導楊永龍,他認為「不拉」是由語音屈折產生的。

他在1994年的論文《試論元曲贅音ABC式形容詞》中提出一條可能的演變路徑:ACC ——>ABCC ——>ABC——>AB1B2C。這一觀點裡,最關鍵的是ACC 式通過語音屈折變為 AB1B2C 式,其中包括了近現代最常見的「A不拉B」,而且他認為「不拉」是無意義的贅生音節。

幾個例子:

酸基基——>酸不基基——>酸不基——>酸不拉基

軟耷耷——>軟不耷耷——>軟不耷——>軟不拉耷

滑溜溜——>滑不溜溜——>滑不溜——>滑不溜丟

第二種見解出自語言學家黎錦熙門下弟子——王學奇先生。他認為「不拉」是「不剌」的訛變。

從龍潛庵先生的《宋元語言詞典》中可以看出,元雜劇中「不剌」作為形容詞、動詞語尾助詞使用十分常見。如: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怕曲兒捻到風流處,教普天下不剌的浪兒每許。」

《竹葉舟》楔子:「你穿著這不剌的舊衣,擎著這黃甘甘的瘦臉。

《舉案齊眉》:恰捧著個破不剌椀,住的是灰不荅的茅團,鋪的是干忽剌的葦席。

而且王學奇老先生認為「不剌」的詞源可以追溯到上古的西周:

不剌,難道僅僅是流行在北方的語助詞嗎? 實際南方也用為語助詞,也不僅限於華北、 滿蒙一帶, 遠在新疆克拉瑪依地區,也普遍使用不剌為語助。據我調查, 他們說咸為咸不剌的,說淡為淡不剌的等皆是。

而且,不剌也絕不是在元代土生土長的,它的遠祖,可以追溯到上古。《詩·大雅·桑柔》:「捋采其劉」。 毛傳:「劉,爆爍而希也」。 鄭玄箋:「 及已捋采之,則葉爆爍而疏。 爆爍,亦作暴樂。」《爾雅·釋詁》:「毗劉, 暴樂也。」 郭璞註:「謂樹葉缺落,蔭蔬暴樂。」 郝懿行義疏:「 暴樂之為言猶剝落也。」 可見,不剌是由爆爍、 暴落以至剝落一脈相承,音轉而來。

第三種觀點出現在朱亞軍2000年的論文《現代漢語詞綴的性質及其分類研究》里,作者認為「A不拉B」中的「不拉」是他源詞綴, 源於蒙語的 bula , 但沒有具體解釋。

在黑龍江方言附加式形容詞( 尤其是詞根) 中,也許可以找到些許痕迹,比如勺不拉嘰、 勺了巴嘰、 勺了光嘰。這些附加式形容詞常見於清代黑龍江的站話里。所謂站人,即東北地區清代驛站的站丁和眷屬及其後裔,因為吳三桂叛敵而充謫山海關外。站人所使用的方言融合了滿語、蒙語等少數民族語言,被稱為站話。歷史語言學者周振鶴、游汝傑在《方言與中國文化》里也提到:今日的北方方言不是古漢語純粹直線發展的產物,而是融合了長城以北游牧民族阿爾泰語的成分的結果。換而言之,站話是今天北方方言的一條支流,也可能是現代漢語的一個構成,這也是一個思路。

以上,希望能給題主一點啟發。


我地無。


我們這邊說 *求子的。


我猜很有可能是從滿語演變過來的


從語法上來講:

A不BC,如黑不溜秋,黃不拉幾,這屬於狀態形容詞的一種構詞方式。

形容詞分為性質形容詞和狀態形容詞,性質形容詞表示屬性,狀態形容詞帶有明顯描寫性,是在性質形容詞基礎上,通過重疊、增加增加語素等方式形成的,使用時後面一般要加「的」。

狀態形容詞有五種構詞方式,其中有一種是:單音節性質形容詞後面加一個表示程度的後綴,包括ABB式(綠油油),A里AB式(邋裡邋遢),A里BC式(稀里糊塗),A不BC式(灰不溜秋)。

題主所說的諸如黃不拉幾這些,都屬於A不BC式,是狀態形容詞。

像我們常說的:窗帘怎麼灰不拉幾的。

以上是語法課上老師在講形容詞時的內容,關於題主詞綴來源,這個又要涉及到現代漢語辭彙學。

黃不拉幾,灰不拉幾,兩個詞語真正要表達的含義,其實就是黃的程度以及灰的程度,灰和黃,是具有實在的辭彙意義,是這個詞語中的詞根,「不拉幾」並沒有實在的意義,應屬於詞綴範疇

詞綴的產生一般來源於詞根的意義虛化,當某個詞根在長期應用中,由於使用條件相互作用的結果,有可能使它的辭彙意義變得空零弱化了,從而虛化成表示某種類型的語法意義的附加語素了。

關於詞的形成,如同語言一樣,它是約定俗成的,最終通過社會成員的普遍認可,確定了這個詞的產生。

ps:x不拉幾之類的詞語應當是有它固定的寫法的,有不同的字應當屬於錯別字或異形詞範疇(這個是文字學方面的問題)。

題主可以去研究下這類詞語的起源,據我猜測有可能是某地方言導致的詞義演變,可以去CNKI之類的資料庫查找此類文獻,需要語料可以去北京語言大學語料庫查找。

pps:關於A不BC類詞語的另一個問題是,A里AB式,A里BC式,A不BC式形容詞基本都具有貶義的性質,截至目前漢語言學界還沒有人對這個問題有深入的研究,題主有興趣可以研究下這個~


還有紫孬孬、粉嘟嘟、白凈凈、黑乎乎、紅彤彤、藍瓦瓦……

求問來源。


你聽說過 紫微微 嗎?


好可愛的問題,學習啦,沒啥乾貨我就先看看


黃歪歪,黑乎乎,白生生,綠油油,紅艷艷,藍盈盈,紫丟丟……


這問題好可愛!感謝題主和各位答主,學習了...


黑了吧唧,粉的嚕嘟等等,這些詞我並不認為是官話,還是應該算作方言里的,但是由於俏皮,通俗易懂,流傳範圍漸廣,就像東北某些方言現在已經融入到南方一些地區人們的日常生活


我有一種猜測,建國初期流行過一種俄羅斯連衣裙叫"布拉吉",或者與這個有關係吧。


拉幾,陝西方言、表達不舒服、不爽的意思

百度可以查到的啊,親...


推薦閱讀:

為什麼「埋」只有在「埋怨」裡面才讀mán的音?這個讀音來源是什麼?
古有倉頡造字,漢字是否到了捉襟見肘,並需要製做新字的時刻?
表示「全部、統統」的方言詞「humblung」(含蹦楞)源自粵語還是吳語?正確寫法是什麼?
中國需不需要造一個字來表示未知性別時的 TA?
有哪些大家都以為是近代才出現,其實古代早用爛了的辭彙?

TAG:文化 | 方言 | 語言文化 | 漢語 | 漢語辭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