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祖傳法偈「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怎麼解才正確?


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

直譯:有靈有感的眾生情愛染著貪戀世間的種種事物,因為眾生種下造作執取世間事物的種子,所以便會在輪迴中招致受生的果報。

修行人通過正確的方法(若一念頓悟本來覺性,默契功深而後)斷除情愛染著,自然便沒有了再次受生的種子。

在這個過程中沒有真實的自性(解脫)可以得到,因為一切如幻化的緣故,從始至終也沒有真實的情愛染著、生死輪轉生起與熄滅。

有情:有靈有感的眾生。

:情愛貪戀的業力種子。對應於十二因緣中的「貪愛」。

無情:沒有情愛貪戀的造作行為。

:獨立的自性、解脫境界。也可解作「法」的代詞,即一切物質與精神現象的總稱。

無生:一切物質與精神現象沒有真實生起,所以也沒有真實的壞滅。緣起如幻化故。

這首偈有三層意思。

凡夫境界:因為情愛戀著世間的種種事物,這些造作行為帶來的執著慣性(業力),必然會令眾生在輪迴中招致別處受生的果報。

二乘境界:在緣起的世界中,這一類人通過修行洞悉生命是因緣的集聚,也了悟我們這個五蘊集聚的「生命」其中聚散生滅並沒有真實的「我」存在。於是止息了對於世間種種事物的貪愛染著,這一期生命過後便不再受生新的生命。

大乘境界:緣起如幻化,畢竟是無生。大乘修行人一念頓悟佛性,了知一切物質與精神現象沒有真實的生起,所以也沒有真實的壞滅。因為沒有真實的生滅生起,所以自然也無須尋求所謂的解脫。

《圓覺經》: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於中百千萬億阿僧祇不可說恆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因為「斷除對世間事物的貪愛「是修行能夠解脫的共法,所以還有一種比較有意思的解釋是關於苦集滅道的:

有情來下種——集諦,這是講集苦之因。

因地果還生——苦諦,這是講苦因招致的苦果。

無情既無種——道諦,這是講修道方法。

無性亦無生——滅諦,這是講苦滅不再受生的清凈涅槃境界。

註:以上所說純屬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這整句話以我個人見解,分兩個意思來理解。一為修行的次第;二為降伏煩惱的方法。

以修行的次第來說,有情和因地是對應性的關係,有情就是我們所講的眾生,因地呢就是菩薩還未正入佛果之前的地位,也就是這個地位的名稱。所以這兩個對應一個就是一般的眾生,另一個就是透過修行得到菩薩的果位。那有情來下種種的是什麼果,是如來的種性。

如我們引導一個人來學佛,來學易經,就是給他種下了一個種子,等待能夠發芽,當這個有情的眾生,他願意開始來接觸這些東西,他就下種,就開始了種子準備發芽,通過修行到達菩薩的境界果還生,他就能不斷往前生,進步。

在修行當中,如果基本對於佛理,道理沒有真正悟懂,是很容易改變一個人的心智,因為我們在這個五濁六色煩惱的地方,我們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

基本來講有情眾生願意來下這個種子之後,還未成正果的菩薩會不斷的往前生,進步,不退。他就能夠有所成就。

因為有情,你會感知煩惱,感知到痛苦,感知到一切盡不如意的東西,所以會想去探究,想去了解,才會產生疑問,當然有疑問你才會產生去追求,就有機會下這個種。

當你無情的時候,你就沒有這個機會去播下這個種子,怎麼說,當你對任何東西不感興趣,不產生疑惑,沒有任何追求,當然你就不會種下種子,當你沒有了追求,你也就無性,無法到達菩薩還未得到正果的境界,你也就無法生起永不退的心。

這是修行次第的意思。

以降伏煩惱方法來說,有情,有一句話叫做【情不種不墮娑婆】。

娑婆所指是我們這個世界,娑婆的世界其實它所指是有苦有樂的世界,一般有情種才會墮落到這個世界來。

有情就是講我們一般的人,也是講眾生,有情是代表我們對一個東西喜好,才會開始有去反應喜好或厭惡這個種,你下喜好的種,厭惡的種,因地果還生,有因就有果,什麼是因果,是你做這件事情會產生另一個結果,當你對這件事的時候你有喜好的動作,就會產生不同結果出來,當你這個東西厭惡的時候,你所產生的動作跟你喜歡的動作是不一樣的,那麼它產生結果也就不同。

所以你有什麼的心境就會產生什麼的結果出來,那麼這個果就會還生,所以因地果還生,無情亦無種,當然這個無情不是讓我們對這個世界無情。有一句話叫做【人若無情與木石何異】,如果你對任何事情都漠不關心,那跟木頭石頭有什麼區別。

所以菩薩境界是對眾生是憐憫的,不是無情的,是有情的,但有情不會干擾的菩薩的心境,無性不是行為上的無性是心理內的性,也就是沒有喜好,沒有厭惡,所以視眾生一律平等。

像好人會帶給我們喜悅,壞人會帶給我們厭惡煩惱,這是我們凡人所做的分別。所以這個無情不是講好壞分不出,很多事情在你面前你也漠不關心,那這就跟木頭石頭有何異。只是做任何事情我們都跟平常心態一樣,問題是眾生會去執著,會有這個種,菩薩他不會,他對眾生的憐憫喜好跟一般人沒有什麼差異,差異在哪裡,差異在內心所受到影響干擾而已,所以你無情也就不會去種下這個所謂的煩惱,因為你內心並沒有個人情性的思想在裡面。

當沒有無性也就不會產生所謂的煩惱,煩惱是因為我們喜歡這個東西,失去了,不喜歡這個東西卻來了,自然而然煩惱會隨之而來,當你對這個東西看透,你看透因緣,緣生,緣起,緣滅,該有就有,該沒有就沒有,你看透很多道理之後,沒有這個喜好的性,煩惱也就不會隨之而來。

所以【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就是這整句話就大概這個意思,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像佛學它有很多更深入的東西,延伸度很大,自己還在研究佛法,所以只能簡單的講述到這。


我認為2L說的挺好的。這句偈語是否能這樣理解:世間眾生都有自己的感情和思想,有時他們(出於感情或出於慾望利益等等)做出這樣那樣的事,都是為自己種下了因。到後來他們必定會因為這些經歷而獲得這般好或壞的結果,這是「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後兩句我覺得是說講出這偈語的大師看見這眾生紛紛擾擾,沉浸在紅塵愛欲中不能擺脫「因果」的糾纏,於是感嘆「無情亦無種」。你看這眾生皆身在紅塵而不自知,他們那裡知道「沒有自己種下的因,又何來的苦果呢?!」最後一句「無性亦無生」......沒搞明白。「性」指什麼?「生」說的又是哪般?只能理解到這了。但是從這句話講的來看,這個「性」應該就是「生」的根源或者說來源。亦或是為眾生指明了超脫因果的「道」


種真性情,得真性果,活潑潑的;無情如枯木死灰般,種亦不長,怎得菩提,怎見如來。


佛教【有情 無情】是一個奧秘,與佛法的本質是一致的。

可以這樣表達

1.菩薩摩訶薩不見有情生,不見有情滅

2.不起我想、有情想,

3.我、有情等畢竟不生,亦復不滅。

4.菩薩摩訶薩不作是念 『我能成熟有情。』亦不作是念:『我當證得所求無上正等菩提,轉妙法輪度無量眾。

5.可以判定 漢地佛教強調【佛教可以渡眾生,救拔有情】的表述,是有嚴重缺陷的,因為【菩薩摩訶薩不見有法離於法界,不見法界離於諸法】,何來【有情 無情】

6.可以判定 藏傳佛教強調【佛教徒一定有出離心,菩提心】的表述,是有嚴重缺陷的。因為【菩薩摩訶薩不見有法離於法界,不見法界離於諸法】,何來【出離心,菩提心】

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起我想、有情想、命者想、生者想、養者想、士夫想、補特伽羅想、意生想、儒童想、作者想、使作者想、起者想、使起者想、受者想、使受者想、知者想、見者想故。所以者何?我、有情等畢竟不生,亦復不滅。彼既畢竟不生不滅,云何當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及得種種功德勝利?

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不見有情生故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見有情滅故修行般若波羅蜜多,知諸有情空故修行般若波羅蜜多,知諸有情非我故修行般若波羅蜜多,知諸有情不可得故修行般若波羅蜜多,知諸有情遠離故修行般若波羅蜜多,知諸有情本性非有情性故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不見有法離於法界,不見法界離於諸法,不見諸法即是法界,不見法界即是諸法,不見有法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見有法得佛授記,不見有法當得無上正等菩提,不見有法嚴凈佛土,不見有法成熟有情。

「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不作是念:『我與般若波羅蜜多相應。』不作是念:『我得受記,定當作佛,若近受記。』不作是念:『我能嚴凈佛土。』不作是念:『我能成熟有情。』亦不作是念:『我當證得所求無上正等菩提,轉妙法輪度無量眾。』


熱心網友供:眾生具有靈明不滅的自性,遇到明師指點(「有情來下種」),機緣成熟,即可結出碩果。相反,如果是根性愚鈍的人(「無情即無種」),就難以開悟成佛了。即使有明眼宗師費心啟悟,他也不可能荷承大法。

因為這個緣故,禪宗付法,尤其注意選擇對象,像五祖的禪法,只能是「能者得之」(《傳燈錄》卷三。「能」暗指慧能),而對於那些鈍根之人,師家的態度是「千鈞之弩,不為鼷鼠而發機」(《傳燈錄》卷十二《思明》)、「獨掌不浪鳴」(《傳燈錄》卷二一《曉悟》),就沒有必要多費口舌了。

很多緣份皆因情起,很多煩惱皆因情生,有了因也就生出許多果來,也許這果並不是我們想要的,可是我們接受了那份因,就一定要接受這份因生出來的果,因果是循環往複的,所謂的拿得起,所謂的放得下都是所謂的,手裡的東西好放,心裡的東西未必能放下,可能不是捨不得這個人,不是捨不得付出的感情,只是捨不得那份快樂,那份美好吧?其實任何一種原因都是放不下的因吧?那放不下的果就是自己的問題,跟旁人無關。


推薦閱讀:

「佛本是道」這個民俗觀點的真相是否僅僅是一個佛經的翻譯問題?
若佛菩薩沒有人相我相我執的話為什麼總讓別人念他們的名號呢?
請問學佛有什麼好處?有利益嗎?
中國有哪些城市佛法比較興盛?
佛法教人如何對待壞人?

TAG: | 佛教 | 禪宗 | 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