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片時代是如何調色的?

在攝影數字化之前,調色是否是一種前期而不是後期?特別是對於電影而言,現在有各類調色軟體,那麼以前呢?不大可能一幀一幀調吧?莫非會有什麼黑科技化學試劑?比如浸泡過後橙藍對比會更明顯?或者說,調色技術是隨著數字化而興起的?


誰在叫我啊,兩節課的內容要打字來說清楚,坑,不謝了。

這個上課的時候畫過重點啊(此處應有敲黑板),是一道扣分題啊。。。

簡單說就是生片很不穩定(廢話,穩定了就不感光了),即使是同型號、同色溫同ISO的,遇到不同軸號,不同保存條件,不同曝光(哪怕差半檔),老化的鎢絲燈和鏑燈,都會使母片洗出樣片以後,鏡頭與鏡頭之間的匹配慘不忍睹,對,是慘不忍睹沒法看,在膠片翻膠片的年代,剪輯好了以後,攝影師(對,之前這活兒在國內大多是攝影師乾的,沒專業調色師)在手搖看片機前一邊不停地wocao,一邊逐個鏡頭憑經驗進行校色,方法無非那幾種,各種色片灰片,各種沖印條件,各種型號藥水等等,逐個鏡頭,對,是逐個鏡頭找好洗印方案並記在秘籍(專用表格)里,交給洗印車間,洗印車間的師傅在翻正翻底的時候,把這些秘籍全招呼上,得到差不多可以湊合看的樣片,這就是現在的一級調色。導演和美術在此基礎上,再加上風格濾鏡(比如懷舊或高飽和的歌舞大片),局部漸變濾鏡等,最終成為商業電影成品,這就是所謂的二級調色。

給膠片蜜們普及一下,在膠片翻正翻底的年代,你在電影院里看到的膠片電影,解析度只有1k多一點點,色彩位深只有6bit,所以也許我們有理由認為,膠片蜜們真正喜歡的,是膠片的風格,而不是膠片的指標。

現在,一級調色、二級調色,套底,光號,光箱,甚至LUTs等等都把名詞保留下來了,用在現在的數字調色之中,所以,調色在膠片的年代就成為了電影工業必備的生產流程,現在的數字調色,是剽竊和發展了膠片調色的概念和名詞,並不是數字化時代才興起的,因為膠片不調根本沒法看。

15年的帖子被誰又給倒騰粗來了。


關於色溫的調整如上所說就靠不同色溫膠片,還有紅藍濾鏡來達到。

其他顏色的濾鏡也可以小心使用,黃色濾鏡除了照黑白時候有用,彩色時候你想讓照片更黃當然也可以用(笑)。類似的,減黃橙色就用藍紫濾鏡就好。以此類推。

暗房時候,還可以通過調整彩擴機的三色光比例來調整照片的顏色。更可以用遮擋的方法分區調整顏色曝光。

調整飽和度什麼的還得從選膠片和相紙入手吧。。當然鏡頭也會有影響。我不知道別的好辦法。


膠片時代是配光,之所以需要配光,是由於膠片、拍攝、加工等過程存在不確定的因素,以及電影導演和攝影師有一定的藝術要求,需要通過配光來確定正確的印片條件,從而獲得技術質量和藝術效果均為滿意的影片。

傳統的配光工作是由有經驗的配光員完成,配光員在配光台上,用不同密度的的黃、品紅、青濾色片蒙罩在正片鏡頭畫面上,憑目視判斷出正確的顏色效果,並將蒙罩的濾色片換成相應的曝光條件。


拍攝時選用合適的日光型或燈光型軟片,軟片的色溫和對色彩的表現能力以及其他資料廠方都有對應文檔可查,如有特殊要求再加裝LB系列色溫矯正濾鏡


膠片時代的調色前期靠濾鏡,後期靠沖印,濾鏡好理解,沖印就是不同的藥水配比,溫度,顯影定影時間,加特殊的藥劑,放大時相紙的選擇,這些都是膠片時代的調色手法。我大學一老師以前是兵團的記者,他甚至能用特殊的筆和藥水在底片上修人的皮膚瑕疵


推薦閱讀:

盜夢空間里這個場景是如何拍攝的?
食物攝影的風格?
膠片的這種色彩分離是怎麼做到的?求詳細的膠捲和後期步驟?
那種有重影的照片怎麼拍的?使用特殊工具嗎?
構圖需要注意什麼,有何原則?

TAG:攝影 | 攝影后期技術 | 攝影技術 | 膠片攝影 | 調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