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韓國、越南接受了中國姓氏文化,而日本沒有?
當下日本據說有十多萬個姓氏,而且千奇百怪。什麼「我孫子」「五月七日」,給中國人的感覺就是:這**也可以?(曾小賢臉)
為什麼近兩千年的中日文化交流中,中國的姓氏文化沒有傳入日本呢?而韓國和越南則接受了呢?
前面幾個答案都只講了日本姓氏的起源,這裡把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的姓氏起源都做一個簡單地比較說明。簡而言之,日本姓氏發展過程受中國影響較小;朝鮮半島和越南受的影響則很大,後兩者甚至很多姓氏源頭就在中國,而且遷入後沒有經歷大規模的改姓。(其實日本也有家族源頭在中國,但從姓氏上已經不大能看得出來了)
一、日本 日本在古代雖受了中國文化的深刻影響,但在姓氏方面有著相對獨立的發展脈絡。1、日本古代姓氏
公元四世紀末,日本的大和朝廷把日本列島南部的許多小國統一成為一個國家,其政治統治的基礎是氏姓制度。以大和朝廷的大王(即後來的天皇)為首,掌握著中央政權的貴族與隸屬於朝廷的小國國王之間建立了有血緣關係的集團,這些集團稱之為「氏」(うじ),首領被稱為「氏上」(うじのかみ),一個「氏」也就是一個貴族世家。這時的氏姓是以氏族組織為背景的。庶民百姓是不允許有氏的。同時,為了表明氏與朝廷之間的關係,還要另外授予「姓」(かばね)。這個「姓」也不能算中國現代意義上的姓,只是表示地位、門第、職務的稱號,類似爵位。歷史人物「藤原鐮足」,其全名為「藤原朝臣鐮足」,其中「藤原」是氏(うじ),「朝臣」是姓(かばね),「鐮足」為名。 大化改新後,因為實施了官位制,此時表示身份地位的姓逐漸失去了意義,在貴族社會便只稱氏而不再稱姓。由於人口繁衍,一個大的氏又有了許多分支。氏姓也產生了分支,出現了「苗字」(みょじ)。苗字其實是一個家族從氏族本家分離出去後產生的新的姓氏。此後氏、姓、苗字逐漸融為一體,統稱為苗字。例如,藤原是一個大氏,分出之後,居住在近江國的藤原氏,便取「近江」與「藤原」的首字,稱為「近藤」。住地伊勢、遠江、加賀的藤原氏就稱為伊藤、遠藤、加藤。到了江戶時代,也只是允許武士、有功的百姓和町人「苗字帶刀」即稱姓帶刀,一般人還是不許稱姓的。 2、日本近現代姓氏 明治維新廢除了士農工商身份等級制,實行「四民平等」。出於徵兵和徵稅的目的,1870年明治政府頒布了《平民苗字必稱義務令》,並且於1871年又頒布了《戶籍法》。從此,平民百姓可以自願稱姓。但由於多數百姓察覺到了政府的目的,寧可不稱姓也不願服兵役和納稅,所以仍有大部分人沒有姓。明治政府不得不於1875年再次頒布《苗字必稱令》。平民必須戶戶有姓,人人有名,強制實行「國民皆苗」。於是,人們匆匆忙忙找起姓來,舉國上下興起一股取姓的熱潮。有以地方名、住所、出生地、方位為姓的,如「上野」、「田中」、「河內」、「東」、「南」、「西」、「北」;有以祖先的官職或職業為姓的,如「服部」、「海部」、「鍛冶」(かじ);有以古代武士名為姓的,如「酒井」、「本多」、「上杉」;還有以武器名、動植物名或傢具名為姓的,如「龜田」、「栗原」、「機」等。歷史上稱此事件為「苗字騷動」。到1898年,政府制定了戶籍法,每戶的姓才固定下來,不得任意更改,一直發展到今天。日本姓之多世界罕見。《日本姓氏大辭典》內共收集了29萬個姓。而這其中大部分的姓始於明治維新後的苗字騷動。 附 日本姓氏列表/1-1000二、朝鮮半島
朝鮮半島姓氏起源於對中國漢姓的模仿,也有一些是因中國人遷入繁衍的結果。 1、姓氏的發端 朝鮮半島的漢式姓氏最早出現於「三國時期」的高句麗(高句麗與現代朝鮮人血緣關係有限,但仍放在這裡討論)。高句麗最初以高為姓氏,是典型的以國名為姓氏。高句麗始祖朱蒙也稱高朱蒙。爾後朱蒙又模仿中國的賜姓賜其幾名近臣為克氏、仲室氏、小室氏,這是高句麗最早的姓氏。隨著與漢人的接觸越來越多,貴族階級競相模仿漢人姓氏,從高句麗末期的名將乙支文德、名儒李文真等人的姓名來看,當時貴族階級的姓氏已經完全漢人化了。不過高句麗姓氏對今天朝鮮半島姓氏影響很小,因為高句麗亡國後其臣民融入百濟、新羅的極少,留在今天中國境內的居多。百濟最早出現的姓氏是王室的餘氏,從二十九代武王開始又改稱為扶餘氏。百濟國內也出現 了沙、燕、劦、解、貞、國、木、苗等八大姓氏和乙音、屹於、莫古鮮、豆知、因支、祖彌等複姓。新羅漢字姓產生時間最晚。朴、金、昔三姓是新羅主族的姓氏。新羅通過高句麗迅速吸收了漢文化後,分別賜對建立國家有功的六大部落為李、崔、孫、鄭、裴、薛。新羅的留唐使節和學生也廣泛改用漢姓。如張保皋,新羅原名寫成漢字應該是「弓福」或「弓巴」,他曾派往唐朝作游使,要改寫成漢姓漢名,選弓字旁的「張」 字,又借「福」音的漢字「保皋」(唐代無輕唇音[f],「福」字聲母應為重唇音[p],且該字有入聲韻),遂寫成張保皋。新羅最後實現了對朝鮮半島的統一,直至935年被王氏高麗所滅,所以新羅的大姓很多仍是現在的朝鮮半島大姓。新羅前中期一般平民仍沒有姓氏只有名。
2、姓氏的普及朝鮮的姓氏從王氏高麗以後逐步普及到一般庶民階層。進入王氏高麗以後賜姓更加制度化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對一般的庶民也都實行了賜姓或改姓的制度。歸化外國人自高麗以來日益增多,據記載歸化漢人人數最多,大約有72姓。如延安李氏、咸陽呂氏、南陽諸葛氏等,他們原來都是中國人。文宗九年(1055)高麗國王命令姓氏頒佈於八路,使一般庶人也得以允許使用姓氏。1909年韓國實行《民籍法》 以後,姓氏普及到全體國民。1910年4月,朝鮮半島被日本吞併,徹底淪為日本的殖民地。部分朝鮮人給自己改了日本式的姓名,而由於1909年開始的戶籍統計尚未完成,改名造成了混亂,日本的朝鮮總督府於1911年11月1日頒布法令禁止朝鮮人使用日本式姓名,已登記的被責令改回。 李氏朝鮮開始整理民間的姓氏,並編了《東國與地勝覽》,其中的《姓氏條》專門記載姓氏的來源。當時的學者成現根據姓氏的來源和產生的地方,大致分為土姓、屬姓、加屬姓、亡姓、次吏姓、次姓、續姓、入姓、來姓、來接姓、京來姓、投化姓、向國入姓、天降姓、百姓、入鎮姓和戎戍姓等。土姓即在朝鮮半島各州、郡產生的模仿漢姓而產生的姓氏;次吏姓和次姓是一般官吏的姓;續姓、入姓、來姓是從外地回到本籍或從本籍到外地居住獲得的姓;投化姓即外國人來朝鮮定居者的姓;向國入姓是漢人、女真人等定居朝鮮後將自己的姓改隨本地人的姓;賜姓是王室賜給有功的貴族的姓;天降姓即新羅王室的朴、金、昔三姓;入鎮姓和戎戌姓是在邊境居住的人內遷後獲得的姓;百姓指慶山金、田、白三姓。可見朝鮮半島姓氏來源還是很多的,只是形式上採用了漢式姓氏。本貫 朝鮮半島從新羅時代開始出現了「本貫」的說法,附於姓前後。姓和本貫的關係,有點類似中國先秦時期姓與氏的關係。一個姓氏對應不同起源地、封地或居地(籍貫),就可以有多個「本貫」。從本貫可以反推姓氏起源(儘管會有些主觀)。韓國五大姓氏中,金姓106個、朴姓70多個、崔姓43個本貫,全部都是半島起源的本貫,也就意味著從本貫角度而言並無從中國傳入的相同姓氏。李姓109個本貫中,約30多個是由中國傳入;鄭姓35個本貫中,只有兩個由中國傳入。 由於朝鮮半島姓氏過度集中(韓國只有200多個姓氏),因此同姓不同本的男女可以結婚,同姓同本則不能(同本的人也未必有血緣關係)。韓國賈氏只有一個「本」,是在中國蘇州;孔氏有8個不同的「 本」,其中之一是中國曲阜;慈氏有3個「本」,其中之一是中國遼陽等等。 韓國前五大姓為金、李、朴、崔、鄭,以下為其所佔比例 越南越南北部、中部列屬中國的郡縣之前,越人原無姓氏。越南是在接受漢文化影響之後才產生姓氏,因此有大量姓氏和中國姓氏一樣也就不足為奇了。歷史上中原派遣的官吏以及大量南遷的移民均給越南帶來各種姓氏。隨著姓氏在越南的發展,他們自己也產生不少具有本土特色的姓氏。
姓氏的萌發征氏姐妹時代沒有越南土著還沒有姓氏,征側征貳應該都只是名字而已。越人最早的姓氏出現在東漢後期。據史書記載,最早出現的是區、朱、李等姓。《後漢書》卷86《南蠻傳》載:「永和二年(137年),日南象林徼外蠻夷區憐等數千人攻象林縣,燒城寺,殺長吏。」《後漢書》卷86《南蠻傳》載:「桓帝永壽三年(157年)居風令貪暴無度,縣人朱達等及蠻夷相聚,攻殺縣令,眾至四、五千人,進攻九真,九真太守兒式戰死。」隋朝時,「仁壽二年(602年),交州俚帥李佛子作亂,據越王故城,遣其兄子大權據龍編,其別帥李普鼎據烏延城。」(《資治通鑒》卷179) 部分大姓的起源越南最大姓阮氏佔全國人口的38%,最早起源南北朝時期漢姓阮氏族人的南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社會特點是政權更迭頻繁,社會動蕩不安。為了遠離戰亂,一部分阮姓之人紛紛請求外任。如阮咸子阮孚於東晉成帝咸和年間任丹陽尹,時主幼時艱,「太后臨朝,政出舅族」,阮孚預知大亂將至,適逢廣州刺史去世,「遂苦求出」,於是除授「都督交、廣、寧三州軍事、鎮南將軍、領平越中郎將、廣州刺史、假節」。阮籍從孫阮放也出於同樣的原因請求前往交州任職,於是「除監交州軍事、揚威將軍、交州刺史」。這也許就是此一時期阮姓之人在南方任職人數眾多的一個主要原因。這些為官於此的阮姓之人很可能攜家帶口暫居南方,久而久之,有的就移居於此。如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間,阮彌之任交州刺史,受詔征討林邑王楊邁,從弟阮謙之任副將,大敗楊邁。阮謙之凱旋而歸,子孫從此居住在遂溪。越南陳氏篡權推翻李朝,擔心李氏親族反抗,強迫所有姓李的人一律改為姓阮。越南歷史上最後一個阮朝統治期間,不少官員都被賜姓阮。 范姓。《晉書》卷57《陶璜傳》載:「交土荒裔,斗絕一方,或重譯而言,連帶山海。又(日)南郡去州海行千有餘里,外距林邑才七百里。夷帥范熊世為逋寇,自稱為王,數攻百姓。」說明當時交趾土著已有范姓。《晉書》卷97《林邑傳》載林邑國「後漢末,縣功曹姓區,有字連,殺令自立為王,子孫相承。其後無嗣,外孫范熊代立。」范熊死,子范逸立。范逸死,無嗣,其奴文篡位,叫範文。范姓應是林邑的姓,林邑就是後來的占婆。 杜姓。「杜慧度,交趾朱鳶人也。本屬京兆,曾祖元,為寧浦太守,遂據交趾。父瑗,字道言,仕州府為日南、九德、交趾太守。」(《宋書》卷92《杜慧度傳》)朱鳶即現今越南海興省。京兆即古代長安,今西安。寧浦即今廣西橫縣。這是古代華人變為越人的典型例子。他父親到交趾等地任太守,他在當地出生,僅第二代就變成了越南人。 女子稱氏以前在越南,大部分女性名字里都還用「氏」字,只是氏後面還有名字。如「阮氏清河」、「武氏娥」、「段氏點」等。在這裡,「阮」是姓氏,「清河」是名。隨著婦女地位逐步提高,很多越南婦女也不再按過去的習慣取名了,越來越多的人已經開始不再用「氏」字了。越南前五大姓為阮、陳、黎、范、黃,以下為其所佔比例越南已經深入骨髓了
越南阮朝皇帝複姓"阮福",聖祖仁皇帝阮福晈(明命帝)仿明清例,擬二十字世系:綿洪膺寶永,保貴定隆長,賢能堪繼述,世瑞果嘉昌。新皇即位,御太和殿,取金制"御制命名冊",從二十個日字旁漢字中選一字為新名,如阮福綿宗改名阮福暶(紹治帝),阮福洪任改名阮福時(嗣德帝)等
實際上阮朝滅亡時,二十字只傳到第五字,保大帝(阮福晪)原名阮福永瑞,為永字輩,該輩命名第二字取玉字旁。其"東宮皇太子"(為什麼阮朝的官制名稱和官服款式都有濃濃的漢地傳統戲劇味兒)阮福保隆2007年去世,次子阮福保陞現為阮朝繼承人。高勾驪語和日語是同源關係百濟的貴族階層和老百姓是無法直接交流的新羅和百濟奴隸語言相同?
現代日本人和朝鮮、韓國人在血緣和外貌上在東亞範圍內都是最接近的,但兩個國家的語言差別卻非常大——除了語法結構相近外,只有15%的基本辭彙是一致的。 這說明,現代日語的源頭很可能不是朝鮮語,而是另外一種古老的語言。最有可能的,正是高句麗語。那麼,有沒有什麼證據能直接而有力的證明高句麗語是現代日語的源頭呢?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這樣一本書——《高句麗語:日語在亞洲大陸的姐妹語言》(英文原名《Koguryo,The Language Of Japan』s Continental Relatives》,2004年6月出版),作者是美國學者Christopher?I?Beckwith。
該書是世界上第一本深度研究高句麗語的語言學專著。書中最重要的一個結論就是:高句麗語和日語是同源關係,而韓語和高句麗語則沒有直接的繼承關係。 該觀點已經被國際上大多數語言學家所認可和接受。 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現象呢?還得當時朝鮮半島的局勢說起:從魏晉至隋唐,朝鮮半島最主要的三個國家就是高句麗、新羅、百濟。當時,這三個國家的語言都不同:高句麗語屬於扶余語系,國民都說高句麗話。百濟的統治階層則是南下的南扶餘人,其語言也屬扶余語系;而百濟的普通老百姓大多是原住民馬韓人,說得是馬韓語。新羅由辰韓和弁韓發展而來,因此新羅語屬於韓語系,也就是現代朝鮮語的直系祖先,所以新羅人說得才是韓語。
所以,百濟的貴族階層和老百姓是無法直接交流的,需要藉助翻譯(難怪唐羅聯軍斬首成功了百濟地方才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麼事);而新羅人則可以和普通百濟人順利交流(三韓部族的語言比較接近)。 這就能很好的解釋兩個問題: 高句麗為什麼能夠與百濟結盟一起欺負新羅? 因為高句麗人和百濟統治者說得是同一種語言,勾搭起來比較容易,也不怕被士兵啊、奴僕之類出身卑賤的人偷聽——因為聽不懂…… 新羅為什麼能夠比較順利的蠶食百濟故土?煽動百濟人跟唐軍做對? 因為兩國老百姓都是三韓原住民,說得基本上一樣的話,好忽悠。 唐朝先後攻滅百濟和高句麗後,最後是由新羅統一了朝鮮半島,建立了半島第一個統一的國家——新羅王朝。統一之後,原來百濟的貴族已經被趕跑了,百濟和新羅的老百姓說得都是差不多的語言,所以管理起來相對容易。而高句麗語與百濟官方語言同出一支,這兩個國家都滅亡了,它們又曾經都是新羅的敵人,故而不會成為新羅的官方語言。 高句麗滅亡後,高句麗百姓不願為唐朝所統治,這是實情。因此,很多高句麗百姓選擇了南下,這一部分的高句麗人後來與百濟人、新羅人相互融合,成為現代朝鮮人的祖先。還有相當數量的高句麗人則是出海東渡,來到了一海之隔的日本。這些高句麗人不但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還帶去了高句麗的語言。 在此前的幾個世紀里,和日本有著密切往來的也非百濟和新羅,而是高句麗。所以,彌生時代來到日本的朝鮮半島移民主要是高句麗人,而不是通常所說的百濟人和新羅人。而高句麗語則直接成為古日本語的重要組成部分。高句麗人的東渡,拉近了大和民族與大韓民族在血緣上的關係,卻疏遠了二者的語言關係。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日本人和朝鮮、韓國人在體格、外貌上頗為相似,卻在語言上卻相去甚遠。
那麼韓國電視劇百濟貴族和奴隸對話可能性完全不存在了,武王阿璋《薯童謠》《大王的夢》《階伯將軍》那些貴族奴隸對話可能性完全不存在
作者:zhen-liang
鏈接:高勾驪語和日語是同源關係百濟的貴族階層和老百姓是無法直接交流的新羅和百濟奴隸語言相同? - zhen-liang 的回答來源:知乎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搞清楚了這一層緣由,再回過頭來看朝韓學者的觀點:
朝韓學者對大韓民族有著高度的榮譽感,他們一直認為高句麗、百濟、新羅都屬同一民族。為什麼是同一民族呢?原因有兩條:一是三個國家的風俗語言十分接近;二是百濟和高句麗遺民寧可投奔新羅,也不肯向唐朝「屈服」,具有強烈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 實際上,直到今天,韓國境內的慶尚道(原新羅地區)和全羅道、忠清道(原百濟地區)之間的地域矛盾依舊十分突出。追根溯源,還是當年百濟和新羅相互爭鬥遺留下來的歷史宿怨。因此,拿民族向心力、凝聚力來形容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的關係無疑是可笑的(一千多年後都在打架,一千多年前就能和睦相處了?)三國之間有的只是相互利用、貌合神離、仇恨廝殺。 至於風俗和語言,三國之間或許有相似之處,但生活在平原靠海地區的百濟人和生活在山區的新羅人的民族性格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Christopher?I?Beckwith先生的觀點簡直就是對朝韓兩國在高句麗問題上的致命一擊——高句麗語和日語同源,而與韓語沒有直接關係。而且,從現存高句麗語來看,其與日語的相似度遠大於韓語。
讓我們先來看一組名詞: (1)兒子 高句麗語:gu 日語:ko 韓語:atul (2)山高句麗語:yapma
日語:yama 韓語:moi(3)樹
高句麗語:kil 日語:ki 朝鮮語:namu (4)兔子 高句麗語:usigam 日語:usagi 韓語:togi (5)心 高句麗語:kor日語:kokolo
韓語:ma`um (6)嘴巴 高句麗語:kuci 日語:kuchi 韓語:ip 從這組名詞的發音中就能看到,高句麗語和日語的發音極為接近,而與韓語相去甚遠。當然,一個民族的語言中,名詞可能有成千上萬個,這一部分的相似似乎還不足以說明日語和高句麗語的親緣關係。 好,還有證據。 在語言學中,數詞是特殊而重要的一環:因為一個民族在最初發展的時候,首先需要的就是計數——計算時間需要數字,計算農作物、物品的多少需要數字,計算人口牲畜的數量也需要數字。數詞的念法一旦形成,很少會發生改變;一旦改變,整個生產生活習慣都要隨之改變,這對文化水平不高的普通老百姓來說,代價太大了。因此,數詞,一定是一個民族語言中最早出現,最原始,最純粹,最不容易受到外來文化影響的部分。讓我驚訝的是,在從0——9的10個基礎數詞中,日語和高句麗語竟然有3個極為相似:
(1)三 高句麗語:mir 日語:mi 韓語:set(2)七
高句麗語:nanin 日語:nana 韓語:ilgop (3)十高句麗語:tok
日語:towo 韓語:yol 這就說明,當高句麗滅亡,高句麗遺民帶著自己的語言來到了日本。當時的日本,正值白江口慘敗,民族自信心暴跌之際,日本從上到下都覺得大化改新還不足以讓日本真正強大起來,他們迫切的需要汲取外來文化;而日本的底層百姓,其開化和文明程度更低;即便是渡海前來的高句麗遺民,其生活經驗和語言習俗對日本老百姓來說也是先進的,有用的。 高句麗的語言,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迅速的被日本所吸收,繼而成為日語的一部分。 尚武、且不服儒化的高句麗雖然滅亡了,但高句麗尚武、頑強、獨立的民族性格卻隨著高句麗遺民的東渡而在日本發芽重生,最終流淌在了大和民族的血液中。 對此,朝韓學者只能故作超然,選擇性無視這一結論——如果接受,就等於承認高句麗語和現代韓語無關,就無法證明高句麗和大韓民族有著直接的傳承關係,什麼好太王、乙支文德,都將不再屬於韓國,韓國人用以YY的「歷史基礎」將轟然崩塌。因為朝鮮和越南是熟番,日本是生番。
日本,在世界上可以說文化上是個特殊的國家,並且從古到今(明治維新以前),全國人普遍是無姓有名。而由國家下令讓全國人一齊取姓,也是從明智維新開始。 明治三年(公元1870年)日本政府作出「凡國民,均可起姓」的決定。但這並沒給日本國民什麼衝擊,全國依然如故。於是,政府不得不在明治八年(1875年)頌布了強制性的《苗字必稱令》,規定了「凡國民,必須起姓」。這才轟轟烈烈地興起了全國取姓熱潮。而1875年之前絕大多數人是沒有姓的。可以說,日本人有姓不過只才一百多年的事。 在古代,日本人只有貴族有姓有名,但他們所謂的姓,與我們理解的姓並不一樣。公元四世紀末,日本的大和朝廷把日本列島南部的許多小國統一成為一個國家,其政治統治的基礎是氏姓制度。以大和朝廷的大王(即後來的天皇)為首的,掌握著中央政權的貴族與隸屬於朝廷的小國國王之間建立了有血緣關係的集團,這些集團稱之為「氏」,一個「氏」也就是一個貴族世家。氏的稱呼有的來自官職,有的來自居住地、統治地的地名,有的來自神名,還有的來自技藝。例如,居住出雲國的就叫做「出雲氏」,做祭祀工作的就叫「忌部氏」。掌握大和朝廷最高權力的大王家,是當時最強大的氏。後來,大王家又對隸屬朝廷的許多氏按與自己的親疏、血緣遠近、功勞勢力大小,分別賜予「姓」。這個「姓」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姓,只是表示地位、門第、職務的稱號,類似爵位。當時的姓約有30個,其中「相臣」、「君」、「直」等賜給皇族及顯要的貴族,是最有勢力姓。由於人口繁衍,一個大的氏又有了許多分支。這些分支為自己起了「苗字」。「苗字」意思是嫩芽、分枝,即從本家分出的支。例如,藤原是一個大氏,分出之後,居住在近江國的藤原氏,便取「近江」與「藤原」的首字,稱為「近藤」。住地伊勢、遠江、加賀的藤原氏就稱為伊藤、遠藤、加藤。到了明治八年,從來沒有姓的人在取自己的姓的時候,也想沾點「藤」字的光,於是「藤田」、「藤本」、「藤井」、「藤山」、「藤川」、「藤條」等等姓氏就誕生了。由此可知,這時的氏可以表示部分家族血緣關係,但是姓只表示家族的地位尊卑,苗字則表示新的分支,但這時氏、姓、苗字只有貴族才有。到了七世紀中葉,大化革新時期,廢除了世襲的稱號,表示家族地位的姓失去意義,氏與姓混合為一,有一部分成為流傳到現在的姓。這時姓仍然是貴族的專利品,到19世紀,姓也只限於武士、鉅賈和村裡有權勢的人。這些人向當局申請,經特別許可,才能有姓。能夠「名字帶刀」是一種極大榮譽,所謂「帶刀」就是有姓,一般平民只有名而無姓。(其實帶刀也是姓,是遊俠武士的姓,這帶刀和上面帶刀不一樣。) 明治天皇時,政府感覺到沒有姓,編造戶籍,課稅征役,非常不方便,這才號召大家都取姓,可是由於人們長期以來的習慣,並沒有誰想用個什麼姓,至此,政府不得不下達「凡國民,必須取姓」的命令。這時候,人們才匆匆忙忙找起姓來,舉國上下興起一股取姓的熱潮。住在青木村的就姓青木,住在大橋邊的就姓大橋,家門口長棵松樹的就叫松下;門前有一座山的,就姓山口。於是田中、三木、山田、日光、北風、前部、上方、觀音,這些中國人覺得怪怪的姓一下子涌了出來。 以地名為姓的有「上野」、「田中」、「水原」、「河內」、「上原」、「市原」、「陸前」、「近江屋」、「吉岡屋」、「三河屋」、「肥厚屋」,以職業為姓的有「味香」、「味美」、「那妓男」、「豬飯」、「服部」、「鍛冶」,「古井丸」。有些人以古代武士的名當姓用,像「酒井」、「本多」、「上杉」,這都是古代武士的名。也有的怕官府處罰,「慌不擇姓」,以魚、蔬菜、寺院、職業作姓。鈴木本是神官拿在手中的標誌,也成了姓。 有點文化的選擇福壽、長命、千年、松竹、朝日等好聽的詞作姓。松、鶴、龜等長壽象徵也成了姓,百、千、萬也成了姓。有的人實在想不出好辦法,只好隨便對付一個,「我孫子」、「我兒子」、「百目鬼」、「豬手」、「犬養」、「鬼頭」、「茄子川」都有了,也有的讓官吏隨便給想出一個的。 1898年,政府制定了戶籍法,每戶的姓這才固定下來,不得任意更改。因為日本人的姓來得突然,來得特殊,它的內涵也與眾不同。世界各國的姓多是表示血緣關係的,而日本的姓卻很少有這個意義,姓一個姓的不一定有血緣關係,不是一個姓的倒可能是叔叔、爺爺。 日本人姓多數由兩個漢字組成,少的有一個字的,最多的有九個漢字。如:北、池、岸,田中、鈴木,宇都宮、西園寺,敕使河原,勘解由小路等。因此,為了分清哪些是姓,哪些是名,在正式署名場合,要在姓與名中間留出一個字的空來,如,井上清,要寫成「井上 清」,三階堂進,要寫成「三階堂 進」,八木下弘,要寫成「八木下 弘」。日本人的姓有十幾萬個,日本人口才一個億多,平均一個姓只有幾百人。最常見的有40多個,其中鈴木、佐藤、田中、山本、渡邊、高橋、小林、中村、伊藤、齋藤佔總人口的10%,有1000多萬。 日本姓這麼多,但是天皇卻沒有姓。明仁天皇、裕仁天皇誰也叫不出他們的姓來。日本人認為,天皇不是人,是神,神是無姓的。天皇無姓,皇子、皇孫、皇女、皇弟、皇姑自然也是無姓的。一般女子出嫁後要改用夫姓,但是平民嫁到皇家卻仍然用娘家的姓。皇子文仁妻子川島紀子,姓的川島,就是娘家的姓。 日本人姓怪,名也怪,日本男子的名多以郎、夫、雄、男等字結尾,以表示威武、英俊、忠信。而且多有表示排行的標誌,長子叫太郎,二子叫次郎、二郎,排在第11位的就叫餘一郎。也有的把「郎」去掉的,直接是太、一、次、二,用治表示二,用選、藏表示三,用助表示小兒子。長女稱大子,次女稱中子,三女稱三子。小林光一一定是長子,寅次郎一定是次子。過去日本人的男子名多加上「兵衛」、「左衛門」、「右衛門」,這是由軍職變化的名,也有的是為了顯示尚武精神。日本女子的名多以「子」、「美」、「江」、「代」、「枝」結尾,如,川島芳子、山田由美、大關行江、宇野千代、大原富枝,聽起來優雅、柔和。現在青年女子中,約有90%的人用「子」命名。按習慣,女子出嫁後要改用夫姓。現在,越來越多的女子反對夫妻同姓,還成立了「反對夫妻同姓會」,主張婚後仍用自己的姓。把數字用在姓名中,是日本人姓名的又一特色。有姓一丹、二井、三木、四島一味川的,有姓六角、七條、八馬、九鬼、十石的,還有姓四十五、五十鈴、百元、六百田、千家的,甚至有姓百代、萬歲的。在名中用數字表示排行更是常見的,但也有表示出生時間的。如山本五十六,就是因出生時父親是56歲。 日本是注重禮節的國家,過去,孩子出世要舉行命名儀式,而且規定,在孩子出生後的第14天內舉行,通常以第七天為多,日本人叫這天為「御七夜」,是命名的吉日,命名的當天晚上家中要擺上宴席慶祝一番。日本小孩子可以在外人面前直接稱呼父母的名,這在大多數國家是不允許的。 日本人姓名的寫法,通常是先姓後名,譯成西文時,往往改為先名後姓,而且是按照日語原來的讀法以羅馬字拼寫的。自1951年日本政府提出限制人名用生僻漢字以來,日本同姓同名的人越來越多,於是有人主張不用漢字取名,而改用「假名」。但是,現在假名重複率也越來越高了,所以就出現了漢假、平片雜合體,沒有什麼意義,就是為了區別各重名,所以翻譯中,筆者認為,沒什麼必要對那些假名的名字給予特殊區別翻譯,因為日本人自己都沒想那麼多,他們目的就是為了避免太多重名。 日本人的姓氏不但是數量多,在其讀音,漢字的寫法上也相當的複雜,讀音相同的姓氏,漢字有幾種甚至是十幾種寫法,而相同的漢字也會出現好幾種讀音。如:ささき就可以寫作佐佐木,佐前,佐崎,佐佐喜,佐佐貴,陵,雀等等。姓為ことう可以寫作後藤,五藤,吳藤,梧藤,梧桐,江藤,牛頭,五島,後島等等,而名字也同樣如此,じゅんこ就可以是純子、順子、敦子、潤子、淳子等等。日本姓複雜得連日本人自己也不知道怎麼讀,聽到名字也弄不清楚漢字如何寫。有調查表明,全日本一天交換的名片高達400萬張,就是說每一秒鐘就有231組人在交換名片。可在日本如果把對方的名字叫錯是非常失禮的事,為了避免弄錯,絕大多數的日本人都在用漢字寫的名字旁邊用假名註明日語的讀音。日本人還習慣稱姓不稱名。如果有人去找叫「佐藤」的人,多半會有好幾個「佐藤」一起答應。有個笑話是說:如果在日本上下班的高峰朝擁擠的人群內丟一顆手雷,炸死10個人,其中就有9個叫佐藤。
轉自百度知道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95523.html?device=mobilessid=0from=1099buid=0pu=usm@0,sz@1320_2001,ta@iphone_1_8.1_3_600bd_page_type=1baiduid=DD937C3E0F6232C6FE471133A6CB5675tj=www_zhidao_normal_1_0_10_title
文化上來說,越朝是中化文化的分支。日本是受中華文化影響很大的獨立文化。
真要說起來,日本反倒是很好的保存了中國的姓氏文化。中國傳統上姓和氏是分開的,而中國秦漢以後就姓氏不分了,日本的貴族到近世還保留了姓氏分離的傳統。日本姓氏文化的怪相主要來源於平民無姓這個傳統,跟國內很多少數民族一樣。事實上49年以後建立戶籍制度要求大家都登記姓名同樣導致了日本明治以後要求大家登記姓名一樣的混亂。比方說蒙古族也是沒有姓的,斯琴高娃,你說人家姓啥?斯琴高娃當年參加今夜不設防的時候就說,你可以說我姓斯,姓斯琴,都可以,哈哈哈
貌似之前的答案有些偏題了,真相是:韓國跟越南,古時候都被中國佔領過,他們的漢化是被動的,而政府為了收稅,必須搞戶籍制,必須推廣姓名,否則統計人口會有麻煩。
而日本呢,一直以來都沒被中國佔領過,他們的漢化是主動的,源於對先進文明的嚮往而進行的學習,雖然深度上更厲害,但也更多地保留了日本自身更多的特色。從IT技術的角度來說,越韓屬於rewrite,日本屬於merge。
-----------------------------
說錯了吧,應該說日本接受得更深入才對。
韓國跟越南是表面接受,日本是從文化層次接受。
我們老笑話日本人姓田中是因為住在田中。可是要知道,當年很多中國人之所以姓陳,也不過是因為他們住在「陳」(陳是古代國名)這個地方啊。可以這麼理解,這個跟翻譯有點像。
越南、韓國,乾的是音譯、借詞,讀音、文字什麼的,反正照抄了。日本呢,早期其實也是音譯+借詞,比如日語「家族」(家庭的意思),發音就是kazuku,跟中文家族發音及其相似;差不多的詞有好多好多,如」店鋪「,」先生「,」結婚「等等,這說明當初日本人跟中國文化接觸的時候,本身日語裡面並沒有發展出類似的概念,才會全盤使用外來語。但是到了後期,這些來自中文的語素,在被日本消化吸收後,開始產生生命力,日本人用這些語素造新詞,這個就是更深一步的影響了。比如「郵便局」,「病院」,「幹部」,「看護士」、「料理」等等
而韓國跟越南,基本只是到了第一步就結束了。所以到了現代,韓國跟越南這2個國家,漢字說拋棄就拋棄,完全不影響他們本國的文化發展。而日本,已經被漢語感染到深入骨髓,扔都扔不掉了。-----------------------由於對日語不太熟悉,只是平時日劇看的比較多,上面舉的例子可能不太貼切越南從秦始皇開林邑,漢武帝開西南夷,就一直屬於交州治下,屬於交趾郡,一直到五代十國時候安南才分裂出去…當然,在明代又被打回來了幾十年,才最後分裂出去。然而還一直屬於明清的屬國。清末和法軍打了個平手,卻在談判桌上把對於越南的藩屬權徹底丟掉…朝鮮更不要說了,千年屬國,在甲午戰爭中把藩屬權丟掉了。可想而知,受到中央王朝的影響有多深了。而日本卻在唐後期以後就不再派遣遣唐使,基本上已經不再和中央王朝進行大規模的文化交流…
因為隔海
朝鮮半島和越南是中國的後宮
看史料,二戰之前日本還是有部分人用漢姓。沒有查到他們到底是原本的中國移民還是日本人取漢姓,亦或是入戲較深的漢奸?出差在外,回去後把書找到拍照發上來給大家看下。
推薦閱讀:
※我們真的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么?
※「鞋子理論」和「普世價值」有沒有衝突?
※美國為何一直和中國不能是親密關係?
※怎麼樣理解並區分民族國家與文明國家?
※為什麼有些人,明明自己違法,還試圖威脅對方「找警察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