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語的母音分長短嗎?
在維基的 Korean Phonology 中偶然看到,韓語的母音分長短,並且影響著語意的變化。但這種長短母音的分化只在口語中存在,書面並沒有長音符號的標記。
那麼現在日常的韓語口語里母音還分長短嗎?長短母音的對立是否在逐漸消失?
韓語學習者是否有必要掌握長短母音?
理論上是有長短音的區別,但我身邊的人基本沒有在意這個的,如果有那也是受方言的影響更大,而非韓語本身的長短音。傳統的首爾方言把長音短音分得很清楚,所以整體語速較當代為慢。我曾因為想查韓國火車,在油管上聽過 1986 年 MBC 電視台的系列節目《??? ????》(記得那時候嗎),被迥異於今天的腔調嚇到:發音整體上都是低沉而緩慢的。然而,當今的韓國不再是把 New York 拼成?????的慢節奏國家了,大約從 90 年代中期開始,新聞廣播上的語速普遍加快,而且?和?也不太分了。絕大多數情況下,根據上下文就可以知道單詞的意思,所以長短音的實用性更低了。我自己實在是沒法在說話的時候區分長短音,不過韓語母音本來就複雜,適度簡化也挺好的。
曾經區分過。比如 ? 當「眼睛」講時為短音,當「雪」講時為長音。
長短音的區分只發生在詞的第一個音節。在漢字詞的情況下,由首字的聲調決定:平入為短音,上去為長音。
上世紀末的教材中還會提到長短音的區別,然而現在的年輕人已經完全不分了。我覺得不必去記憶。
第一位答主已經答得很全面了,有人邀請,我就直接上圖吧……(選自《韓國語概論》,李翊燮、李相億、蔡琬著,張光軍、江波譯)
分的。beol 「伐」或者{蜂}就不同長短。可能是聲調失去後的補償性音變。
謝邀。生活里說話很隨意,長短完全看心情
-
我父親和儒學大學的一位學長(年齡不過三十多,用詞和講話像個老人,每次都有人吐槽「我九十高壽的外婆都不這樣說話」)說話分長短音。
一般人並非不分,只是不會那麼精確。很多時候就糊塗過去了。
-同意最贊兩位老師的回答。
韓韓字典中會用符號:來標記長母音。現在使用韓語標準話的年輕人口語中已經基本區分不了長短了,如果是非韓國語專業的學生,對長短母音甚至到沒有意識的程度。音韻學的書里涉及到長短音的內容也越來越少,音位地位確實在動搖。但體系還在,並且根據長音短音完全能夠判別同一發音辭彙的意義。現在韓國的一部分方言里保留了長短音,並且方言里的一些音韻變化也是和長短母音息息相關的。
再多說兩句,長短音我也是很好奇音韻學裡分量為何這麼少來著,查了查資料。長短音是15世紀韓文剛創立時,用韓文進行書面記載時借用了很多漢語的音和字,並會標註聲調聲調,所以他們的中世韓語里確實是有音調的。但是,15世紀走向近代即16世紀時,韓語發生了很多變化,也更系統了。也就是在當時去掉了韓語的聲調,聲調轉變為了長短音保留。再往現代韓語進步的時候,韓語愈發趨向單純化了。現代韓語里西方外來詞越來越多,大有去漢化的趨勢,更別說古代有過的漢字聲調變化成的長短音了。
一點拙見,歡迎各位老師指正交流。
感謝更正不準確之處首爾人說話,依舊是分的,但是到底哪些還在分,哪些不分了,就得看實驗數據了。
韓國的姓氏中,鄭和丁,發音都是?,前者長音,後者短音
現代韓國社會已經不分了。但是北朝鮮和在日韓國人還是會分。
現在沒有這些區分的。
謝謝 邀請。也給第一個回答樓主一個贊!
分 對播音員來說必須分 對正常人來說 說話的時候會不自覺的分 就像普通話里 只有少數人知道什麼是半三聲 但你我說話的時候一定會不自覺的說半三聲所有語言習慣都是便於口腔 和發音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