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是否改變了扎克伯格的性格?
我們談到一個人,說他善良或者聰明,又談到一個人,說他兇惡或者愚蠢,那就不對了。然而總是這樣把人分類。這是不合實情的。人好比河:所有的河裡的水都是一樣,到處都是同一個樣子,可是每一條河都是有的地方河身狹窄,有的地方水流湍急,有的地方河身寬闊,有的地方水流緩慢,有的地方河水清澄,有的地方河水冰涼,有的地方河水混濁,有的地方河水暖和。人也是這樣。每一個人身上都有一切人性的胚胎,有的時候表現這一些人性,有的時候又表現那一些人性。他常常變得完全不象他自己,同時卻又始終是他自己。在某些人身上,這類變化特別劇烈。——托爾斯泰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謝邀。
我覺得媒體報道包括社交網路電影還有各種書籍都不能絕對正確,前後的對比更多可能是各方需求給出的故事和爆點。馬克現在做的事情,基本上所有富豪都會做,這不是他們性格的變化,是美國社會對公開富豪的要求。反而他和大部分富豪不一致的地方凸顯了他的性格。
我覺得馬克是個非常diao的人,大部分的重要決策都沒有出問題,幾次收購到現在來看都是非常明智的,矽谷工程師里的口碑如初。從一個正常人到一個領袖,這個過程他成長的很快,相比性格上的一個改變也會隨之而來。這個問題除了和他熟悉很多年的人,應該不好給出答案吧。
身邊有個A輪千萬刀融資的CEO,我能夠看到幾年前他還拿著筆記本給我看代碼說他們做的東西很diao,現在基本上已經不會談工程細節了,至於他的性格我覺得還是很文青。
===
補充:
2017年哈佛畢業致辭,想了解一個人,去看他,聽他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mYv8XGl-YU
操這個別人家老婆的心幹嘛……
沒有變化。桀驁不馴,敢愛敢恨,高調自信根本算不上缺點,和吃素,捐款這樣的善舉也不矛盾。你問出這種問題,是因為你生活在中國。
人都是有多面性的,罵用戶是「蠢貨」,入侵別人的郵箱等行為與吃素、做慈善並不矛盾。而且「為了泡妞而做一個網站」與事實相符嗎?
與其說可能是facebook使扎克伯格發生了巨大變化,不如說是財富,可能也包含一些責任感之類的東西,讓他看上去與過去不可同日而語,因為同樣的改變發生在很多事業成功、錢多到幾輩子都花不完的」企業家「身上。先看看扎克伯格,他的種種變化的結果基本與時代潮流相吻合:素食大肆流行——吃素彷彿能提升了個人人格境界、有錢人熱衷慈善募捐——人格提升了且錢太多,當然會想為那些poor people做點事情,不知道他之後會不會信佛,或者進入「靈性」的世界,去尋求內心的平靜,反正這三樣基本是這類富有人群的標配,所以以此反觀扎克伯格,他不過是順應潮流罷了,並沒有什麼特殊。如果說改變是Facebook帶給他的——我想,當你做出一個改變了世界的產品,意識到自己所擁有的巨大能量與影響力,應該或多或少會有些社會責任感吧,不知道在海外這個詞應該怎麼說,反正就是感覺自己的行為舉止和自己的企業一樣,應該負起某種「讓世界更美好」的責任。很多企業家也是如此。不過他也沒那麼清心寡欲,也有新聞寫他豪擲1億美金在夏威夷買豪宅,所以,他展現出的某些改變沒準仍舊是媒體有意挖掘塑造的結果。扎克伯格也是人。
我覺得有這個前提,你就可以理解他身上發生的一切。
他不過是一個普通的男性人類而已。
一,普通人的30歲
對於普通人來說,中國有個成語叫三十而立。對於美國人可能沒有三十而立的想法,據我觀察很多美國人三四十了看起來還是個頑童。
但是這不妨礙人本身出現變化。
在人從青春期到25歲之間,都可能是叛逆期。叛逆期是有生理基礎的,其中一個因素就是性激素的爆發性分泌。
青春痘也是這麼來的。
而人到三十,性激素的水平逐漸趨於平穩。平穩的激素水平讓人的心理逐漸平和,不再像個憤青。
不然為啥只有憤青沒有憤老。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
也就是說,扎克伯格逐漸變的穩重,更符合社會規範,看起來更合乎人情味,也許不過是正常的生理反應罷了。
二,扎克伯格與facebook
facebook是個多大的企業,人所共知。作為一個企業的領導,如果總是表現的輕浮躁動,恐怕不好吧。
還記得劉羅鍋。你就是那定盤的星。身為領導應該有穩重的一面,有定海神針一樣的感覺。
這個東西我覺得中外一樣。身為大將必須臨危不亂。所以說是facebook改變了扎克伯格,也不為過。也許本來他要到40歲才能定下來,但是現在提前了。這就是facebook對扎克伯格的作用。
三,感慨一下嘛
這就是我的理解。人總是要變的。唯一不變的就是變。當然,喬布斯的一生就是反傳統的一生。每個人的性格是不一樣的。也許扎克伯格權衡利弊發現,自己可以符合社會規範。從前的表現不過是青少年叛逆期的正常反應罷了。當個領導再那樣,有點不像話啊。
況且領導要以身作則。
這是一個中國人對一個美國人的理解。就醬。
他自己經歷的多了自然會改變,同樣 自己的公司在做大肯定會注意到自己的性格表現。關於那些行為,我覺得也並不矛盾,不同的成長時期會有不同的表現啦。三十而立。有一本他的自傳,忘了名字,可以看看!2008 年雅虎提出以10億美元收購 Facebook。當時 Facebook 的主投資人 Accel Partners 告訴 22 歲的扎克伯格接受這個條件,以10億美元賣給雅虎。但知名投資人馬克·安德森(Mark Andreessen)卻敦促扎克伯格不要出售。
安德森回憶說:「參與 Facebook 的每個人都希望 Mark 能接受雅虎的報價,給這位 22 歲的年輕人帶來了很強烈的心理上的壓力。我和 Mark 在那段時間一直保持密切聯繫,因為我告訴他,『別賣,別賣,別賣!』」
在扎克伯格拒絕了雅虎的出價之後,他解釋說,他無法想像自己除了做社交網路之外還能做什麼。
所以如果扎克伯格沒有創辦社交網路 Facebook,他應該也會創建另外一個社交網路。比如 FaceMagazine 或 PeopleNet 或 HeadList 或……
綜上回答你的問題:扎克伯格之所以是扎克伯格,不是因為創辦了 Facebook,而是因為他就是扎克伯格。
因為他結婚了。
一個人30歲了就算他不是扎克伯格就算他沒創建了facebook難道不應該有些變化嗎?吃素,做慈善,幫助世界上其他的人每一個步入30的人都應該多少做些吧
推薦閱讀:
※facebook和twitter的區別?
※如何得到 Facebook 的工作機會?
※Facebook 和 Twitter 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會哪些技術?他最擅長的是什麼?
※怎樣看待Facebook穆斯林僱員要求刪除Trump的發帖,被臉書高層拒絕後,威脅要辭職?
TAG:Facebook | 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