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與人溝通的小技巧?

我想要些具體的東西 就像有很多人說要學會傾聽 但傾聽的前提是要讓對方說 要讓對方多說就有個小技巧 比如說重複對方的最後一個詞 像這樣的小花招 我想更好的與別人溝通


重複對方說的話的關鍵詞

既然題主提到了讓別人多說的重要性,就從這一點開始吧。事實上,重複對方所說的話,不一定是要重複這段話的最後幾個字,而是應該重複這段話的關鍵詞

A : 復仇者聯盟真是太好看了,黑寡婦真迷人,場面很宏大,真期待下一部。

這句話裡面的關鍵詞是:復仇者聯盟、黑寡婦、場面、下一部復仇者聯盟,你可以選擇簡單的重複這些關鍵詞,但須注意,這是一種比較省力偷懶的溝通方法,除非對方自己講的很high,不然你這樣回復其實是在為自己省力,因此從長效來看,效果並不好。

B : 是啊,復仇者聯盟能拍這麼大的場面真的很不容易,也很逼真,觀看效果確實很好。

這裡就是重複了「場面」「觀看效果」等辭彙,算是一種簡單的同義重複,即附和。對於那些自我意識比較強(就是沒有很在乎你說什麼只要你有回應就會心滿意足的自己說的人),這樣就夠了。然而,如果想要更深入的談話,更多的交流,那麼你需要做的,就不是簡單重複,而是從關鍵詞中擴展或者細化:

B: 復仇者聯盟的場面是XXX,用了OOO特效,中間發生了OXO有意思的事情。

B:黑寡婦原著中是XXX樣的,電影里削弱了她的感情戲份,但還是一樣的迷人。

B:下一部復仇者聯盟是XXX,據說內容是OOO,好期待啊。

這種談話方法,相比於以上的簡單附和,顯得你在更加用心的聽對方講,並且有思考,也願意交流,也更能展現你本人的知識、想法、性格等等。

當然,這可能與想要對方講話的初衷略微有偏離,但我是這樣想的,如果你想要啟發對方講話,你要不停地拋新的關鍵詞給他,不然除非他自己真的是個話嘮,過一會話題用完的時候場面就會變冷,而等他冷靜一下就會發現剛才都是自己在說,這樣會顯得他自己很傻,也會讓他覺得你並沒有enjoy跟他談話。一句話,如果對方真的很愛講自己就愛講全場的話,再這樣做最好。否則還是建議這種有來有往的談話方法,記住,不停的拋出新的關鍵詞,這樣話題才會一直進行下去。

▲ 談論你你你,而非我我我

當然,沒有一概而論的技巧,有些人是不願意談論自己的,但對於絕大多數的人,只要你把話題引導到他們自己身上,他們都會很樂意參與,因為談論自己讓他們感覺自己很重要,也會讓他們感覺你將他們擺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上,並且關心他們的狀態、想法、情感、故事等等。因此,一個較為有用的技巧,就是談論對方,而不是你自己。

當然,一個人有很多面,即使是最喜歡談論自己的人,也有自己不願意被談論到的某一方面(所以除非對方主動提出,你千萬不要主動提起一些看上去很負面的經歷,比如分手、輟學、破產,不然你就人肉詮釋了一回哪壺不開提哪壺),而相對的,即使是最不喜歡談論自己的人,也有自己願意被談論到的一方面。所以不僅要談論對方,而且要抓住正確的方面:

比較中性的話題有食物、電影、天氣(雖然顯得有些無聊),當談到工作或者是情感時就要小心,因為有些人不願意談論這些關於隱私的話題(最好是等到對方主動談到而不是你主動去問,不然會顯得有點討厭),或者是對方在這些方面本身就有一些不如意的事,那麼你很容易又提了一壺不開的水。

比較高明的做法是,談論對方喜歡的以及得意的東西。喜歡的電影、電視劇、動畫片,得意的東西包括某一次考試的成功、養了一隻很萌的寵物、穿了一件很美的衣服等等等等(因此找到點需要善於觀察),因為這些東西會比較能激起對方正面的情感反饋,因此對方也很容易將這次談話乃至跟他談話的你歸於正面積極的層面中。

其實現代人大多自我,因此那些能讓他們有個孤芳不自賞機會的人,總能得到他們的喜愛。相對的,當你扮演一個說話者的角色的時候,也請記住不要一個勁的談論自己,嘗試把要說出口的「我」換成「你」,「你喜歡什麼?」而不是「我喜歡ooo」,「你怎麼覺得」而不是「我這樣認為」,最低限度,說完自己的部分,把話筒交給對方,「好像都是我在說,很想聽聽你的看法」,如果對方反應冷淡,你就應該知道,這個話題對方不感興趣,應該換一個對方感興趣的話題。

▲ 自嘲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

幽默無疑是人際關係中很重要的一種技巧,但是很多誤入偏門的人會誤把毒舌當做幽默,對於這種人,習慣一旦形成很難改,吐槽成癮還是痛苦的,這種時候,就最好調轉槍頭,把嘲笑別人的話改成自嘲,這樣既添加了笑料梗,也避免讓別人感覺不快。

自嘲的另一個好處是避免攻擊。對於那些生活中的優秀者來講,經常需要處理的就是別人夾雜著嫉妒的言行或者舉止,或者有人會傾向於認為你很高冷,這種時候,適度的自嘲就可以緩解你那種高冷而不食人間煙火的形象,並且可以化解被人黑的尷尬,我自己都黑自己黑的這麼慘了,你再來黑我,是不是有點沒風度?

舉個栗子,我在朋友中的梗是臉大,我也時常自嘲這一點,比如說:

A:我覺得你長得很耐看!

B:(不慢地瞅了我和A一眼)(另一個需要記住的是如果有兩位女生切勿只誇一個)

我:必須的啊,你看吧,以我臉的這面積,每天看一平方厘米,能看好久呢,必須耐看啊!

A , B , 我: 大笑。

A:你這麼懂女人心,如果你是個男的一定是個花心大蘿蔔。

我:那必須的,像我這俊俏的小白臉,哦不,大白臉,那必須傾倒一大片啊!起碼靠臉壓能壓倒一大片!

自嘲有時候也能化解尷尬:

前兩天我大學時候的室友過生日,我給忘了,她比我大兩歲,我長年黑她管她叫姐,此為背景。

A: 你是不是不愛我了!你居然忘了我的生日嗚嗚嗚!

我:真太對不起了,你看我這上了年紀記性就不太好,不比你這剛18歲的少女,看在我一把年紀的份上就放過我吧。

A:(放過我了)。

所以,當尚未能做到完全幽默的時候,懂得自嘲,也是一個增加笑點緩和氣氛的方法。切記,可以開自己玩笑,不要開人家玩笑,你可以不玻璃心,但是你不能要求別人跟你一樣,別人有權利玻璃心。

以我的經驗,寫到這你們就差不多看不動了,所以姑且就寫到這吧,周末愉快!

===

比較詳細的請戳過往回答及專欄:

有教養、有內涵的人通常會有哪些言行舉止? - Jennyyy 的回答

也談外貌之外——從說話開始變得更有魅力(男女適用) - 美即是正義 - 知乎專欄

從說話開始更有魅力(第二期)——稱讚的道與術(男女適用) - 美即是正義 - 知乎專欄

從說話開始更有魅力(第三期)——說不的技術 - 美即是正義 - 知乎專欄

從說話開始更有魅力(第三期)——同步,瞬間拉近對方的心 - 美即是正義 - 知乎專欄


回答來得有點晚,但是還是希望你能認真看完,也相信你會有所收穫。

與人溝通的小技巧有很多,那麼,如何讓對方在溝通過程中說得更多,並且更喜歡跟我們說話呢?我大概說說我的經驗。

  • 1.提高自我暴露水平

心理學上對自我暴露的解釋是: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展示給他人,拉近雙方的心理距離。交往雙方通過採用自我暴露的方式可以增加相互的接納和信任感。

心理學家奧特曼(不是那個奧特曼)發現,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在自我暴露逐漸增加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隨著信任程度和接納程度的提高,交往的雙方會越來越多的暴露自己。

所以,如果想要與對方有更深入的了解,就要提高自己的暴露水平。而社交存在著互惠性——你暴露多少,對方也會同等程度地暴露。當關係較遠的時候,暴露的方面最好是在共識性的方面,較少個人的私事。

你說「你好」。對方會禮貌性回復「你好」。而你說「你好,我叫衛藍,來自廣州,在沃爾瑪工作。」對方也會反饋以更多的信息。

這樣適當的暴露,不僅可以增加相互的信任感,也可以達到相互了解的目的。

  • 2.增加有效反饋

我們可能遇到過這樣的場景。

A:我今天分手了。(大哭)

B:什麼?分手了?別太傷心了,我前段時間也分手了,過幾天就走出來了。

心理學實驗告訴我們,反饋的正效益最高是表揚,其次是批評,再次是不對事的反饋,最後是無反饋。上面的回復實際上並不屬於一個較好的反饋,更多是在自我敘說,起不到安慰對方的作用。較好的做法可以是:

A:我今天分手了。(大哭)

B:什麼?分手了?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你就是太善良了……(心疼)

表揚能夠發現對方的優點,也讓對方更為喜歡我們,批評能夠讓對方發現不足,促進共同的進步,而經常使用「哦哦,嗯嗯,呵呵」,或者過多說起自己的事情,我不相信不冷場。畢竟,謠言止於智者,聊天止於呵呵。

  • 3.善用平衡理論

平衡理論講的是,當我們與對方喜歡和認可的事物有關聯時,對方更可能喜歡我們,當我們與對方不認可不喜歡的事物關聯的時候,對方更可能不喜歡我們。

就像對方很喜歡名校的學生,你恰好是華工的,那麼對方可能會因為認可華工而認可你。也可能因為你們是同鄉,對方認可家鄉而認可你。

所以,我們可以儘可能增加自己與對方的相似性,關聯對方喜好的事物去分享,去溝通,對方認可你,對你產生信賴,那麼她也會更願意與你交流。

  • 4.運用「否定-肯定效應」

在生活中,我們最喜歡的是那些對自己認同慢慢增加的,最不喜歡那些對我們認同慢慢減少的人。

為了驗證這一心理現象的存在,心理學家阿倫森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實驗安排被試者同伴用四種不同的情況評價被試者,分別是:

A:始終是肯定的評價。

B:始終是否定的評價。

C:先肯定後否定的評價,且否定程度與第二種情況相同。

D:先否定後肯定的評價,且肯定程度與第一種情況相同。

結果,被試者對於原來否定自己的人最終變成肯定自己的交往對象喜歡程度最高,明顯高於一直肯定自己的交往對象,而對於從肯定到否定的交往對象喜歡程度最低,大大低於一直否定自己的交往對象。

所以,當自己有較為負面的信息或者建議需要傳遞給對方,也可以採用,「先否定後肯定」的模式去敘述,這樣對方的排斥也會減少一些。

如果我們想要讓別人更為喜歡我們,不一定是一直去支持他。尤其是,別一開始就將自己的所擁有都給了對方,一旦一開始給予地太多,等到回歸了平均值,後期慢慢變少,我們可能成為對方最不喜歡的那類人了。正如「一碗米養恩人,一石米養仇人」一般。

有收穫也順手點個贊吧,認真答題需要些鼓勵呀,謝謝!

其他關於溝通的知識:

如何提高聊天能力? - 衛藍的回答

不太會說話,怎樣提高說話的技巧? - 衛藍的回答

——————————

不到一天飯錢,卻可飽食一生的自我提升類書籍《反本能》,解答你80%的生活疑惑。點擊購買鏈接:《反本能:如何對抗你的習以為常(衛藍)》- 噹噹圖書


這個世界上討人厭的傢伙太多,很多時候我們只要做到「不討人厭」就足夠和大部分人做朋友了。

討人厭又通常發生在日常言語交流中,所以我知道這樣很難,但請做到「別嘴賤」。

不要吝嗇讚美別人,即使他不如你出色】人家玩fliper bird到一個新紀錄,你要做的是點個贊說goodjob,而不是回復:呵呵我120分。別人買了件新衣服,喜歡就誇,不喜歡就不說話,別舔著個臉上來就一句:「這款式這料子要1500?你讓人坑了吧孩子。」

別為了得瑟你這麼點兒出息去澆滅別人剛突破自己的喜悅。

不去指點評價別人的私生活】「我要是你男朋友這種天氣就該來接你下班」「他這樣對你還不跟他分手?」 「你現在的工作又要加班薪水又不多還不如辭職」「你別整天在朋友圈發吃的和自拍了有意義嗎」

我不敢拉黑我老闆,但我不介意拉黑你。

自嘲多過嘲人】「我今天吃了K家新出的雞腿飯,卧槽那個腿比我臉還大你感受一下」「不不不我哪有你男朋友有本事,他都追到你了」 「你們拜仁最近十幾年老是輸給我們米蘭哈,想報仇?門兒都沒有!歐聯你都找不著我們。」

開玩笑是拉近兩個人距離的好辦法,認識新朋友不清楚對方的底線和雷區不要隨便亂講,不妨消遣一下自己逗別人一笑。

不給別人添麻煩】「能不能幫我寫幾篇入黨心得報告?」「我在朋友圈需要32個贊快去幫我點一下」「親我在做韓國化妝品代購,你幫忙在微博上宣傳一下我的X寶店吧」

礙於情面這次我可能會幫你的忙,但下次你再突然發「在嗎」的時候,我就假裝不在了。

即使不是為了人際關係這麼俗套的東西,保持謙遜、友好、樂觀、大度、善良的生活態度也是很好的自我修行。


前段時間看完一本溝通技巧方面的書,順手做些記錄,裡面有部分技巧實用性不錯,很喜歡空白郵件法、投影法和擲硬幣決定法

出處:10個讓你溝通更有效率的方法

用二選一來減少選擇餘地

想約一個女孩子出去吃飯,問:下次要不要和我一起去吃個飯? 基本上很少會成功,但換種詢問方法: 如果想邀請你吃飯,周五和周六,你哪天會比較方便? 成功的可能會更大一點。

個人看法:估計這種方法對漂亮女孩效果一般,因為漂亮女孩從小到大,會遇到各種請求約會的問題,直接拒絕的可能會比較大,但會對學生或剛參加工作的女孩子通常會因為不好意思拒絕而答應。最好把把這種方法用其它事情上,效果不錯。

想起一個類似的案例: 某連鎖快餐店的服務員,最開始時問就餐的人:要不要加個蛋,很多人都會回答說不要。後來修改成:先生加一個蛋還是加二個蛋,絕多數人都會回答加一個蛋。只有極少數人會說,不加蛋,謝謝。業績大幅上升。

怎樣獲得更多人的支持

這個技巧是上一個技巧的升級版,書中提到一個例子很有趣,我沒查證過不知道真假,有了解的可以反饋一下。

在美國「贊成」 器官捐贈的人,據說是85%,但實際上要求「簽署」時,僅有28%的人會簽字。但在法國、波蘭、匈牙利等國家的國民響應器官捐贈率是99%以上,這裡面的區別在於提問和回答的方式大不相同。

在美國和日本,會問:你願意捐贈器官嗎? 只有回答同意才會被登記為捐贈者。

但在法國等其它國家,會這樣說:對於 「你無論如何都拒絕捐贈器官嗎?」 的問題,只要沒有寫明 「是的,我不願意捐贈器官 」,即視為 「 有意願捐贈器官 」 ,而被登記為捐贈者,所有才會有99%的國民被登記為器官捐贈者。

有一個博士研究這個問題後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一篇論文,裡面指出,這種方法非常有效,你可以把問題設計為:不刻意反對就視為贊同.

如果在開會時使用,問:各位贊同嗎? 會發現基本很少會出現,所有人都同意的情況。但如果問:堅持反對的人可以舉手? 沒舉手就視為贊同,很容易得到全體的贊同。感覺中國很多流氓軟體公司應該看過這篇論文,很多流氓和垃圾軟體就是這樣做的。

詢問容易回答的問題

盡量少問別人開放性的問題,如:

關於教育,您覺得如何? 對比XX,您有什麼看法?

這種問題難以回答,只能回答得很抽象。提問時,最好問對方能回答「是」 或「不是」。

很多人參加的會議如何有效溝通

若想讓會議順暢進行,人數最多不要超過10人,一旦超過10人,討論便無法進行,還會爭吵、互扯後腿等事情。根據調查,5人一組的團體,成員較能自由發言,人數一旦增加到10人,就一會出現特別愛說話的成員,獨佔發言機會。所以當人數比較多的時候,可以先為5人一組,最後全體成員再一起比較各組提出的意見,協調出結論,這樣會讓討論熱絡許多,也比較節省時間。

空白郵件:提高回復率

經常有些郵件發完之後,沒收到任何回復。

通常有兩種情況:

1、對方對你沒興趣

2、單純忘記聯絡

這時寄一封空白郵件給對方,只要對你有興趣,勢必要回復這封空白郵件。如果沒回復,就放棄吧。還可以用這種方式來確認已分手的對象是否願意和自己重修舊好。

投影法:談論別人時順勢說出想法

想要對方吐露真言或真實感想時,通常對方都很難說出內心真正的想法。

可以用投影法,把這件事當成別人的事情來問,比如:

如果問是你是個誠實的人嗎?

變成你覺得大部分人都誠實嗎?

你會說謊嗎?

變成:你覺得一般人都會說謊嗎?

這樣一來,對方就會認為「反正又不是在說我,是說一般人」而放心回答,雖然談論的人別人,但確實會反映出自己我,這就是「投影法」。

二段式提問,引誘出真正的想法

這種方法跟投影法類似,很多人回答時都過於樂觀,答案距離現實有一段距離,並非實際的意見。這時可以採用二段法,先問「理想狀態」,再問「現實狀態」,就能得到實際的答案。

這種方法是由威斯康辛大學的羅賓 透納副教授所提高,他用這種方法直接詢問了 176名成年人,「下星期會運動幾次呢?」 結果得到平時 4.72次的答案。再用二段試提問法詢問:

理想狀態下,一周想運動幾次嗎? 這樣啊,那麼實際上,大約運動幾次呢?

結果,這種提問法得到平均 3.73次 的答案,跟實際調查的運動次數 3.33 次比較接近。

遇到覺得尷尬的問題,直接反問

單身的人,最討厭被問為什麼還不結婚的問題? 你可以反對對方:那你又為什麼要結婚呢?。感覺這個反問,對中國人可能不起什麼效果。

通常在遇到覺得尷尬的問題,直接反問就能順利脫困。

比如:

你有資格問這個問題嗎? 你憑什麼問我這個問題?

不太懂你的問題,可以再說具體一點嗎? 你問這樣的問題,有什麼用意嗎?

互惠原則

當你面臨問題,求助他人時,對方是否會接受,取決於你為對方做過多少事。假如你從來不曾為對方做過什麼,他很難在你需要時候伸出援手,反之,你幫助過他,對方自然也會欣然接受你的請求

但有些人,並不一定願意回報,如果你不放心或會為這種事生氣,不妨正式要求回報。如果對方不同意,就中止。成功的經理人會在取得對方願意回報的承諾下,才予以協助。

或者請求對方幫助時讓對方快樂,比如請對方吃他喜愛的食物、飲料,人會在吃喝一頓後變得比較大方。這個重點在於你有沒有心,而不是花錢。

別人幫助時,可以透過由對方熟悉的人去接洽,會比自己說更有效。

用問題讓對方快速做決定

有些人做決定會花很長時間,比如飲料要咖啡還是茶?

如果有人為二選一的問題煩惱時,不妨提議:用「 擲鋼板來決定吧,正面選A,反面選B,並在對方同意前把鋼板扔到桌上。然後立刻用手心壓住鋼板,讓人不知道出現的是哪一面,然後問對方:你希望出現的是A還是B?通常就是優柔寡斷的人也會立刻回答。

比如說,要不要跟對方分手,你用這個方面,問她:現在的人,希望出現的是哪一面,她會馬上回答真心話。

其實我們一直心知肚明,自己該如何選擇。

一句話技巧:

  • 應對故意刁難者,冷靜應對,以沉著的態度最有效,千萬不要以否定性字眼字眼或情緒回應,只要陳述事實就好。

  • 要說服一個人不要過於積極,要適可而止。一旦勸說幾次對方沒反應,最好暫時冷卻。

  • 提問時叫出對方的名字,有助於提高自己在對方心裡的評價。

  • 對於愛抱怨的人,別提問或忍他20分鐘,大部分人發泄20分鐘後就會平靜下來,然後再看準時間轉移話題。

  • 想要要求對方 做出實際判斷時,可以直接詢問預想最壞的打算,就能推翻他的樂觀預測。這是聰明人的做法,實際上也會較接近所想像的模樣。

  • 對於認真傾聽的人,會想再次見到他,對於總打斷自己說話的人,不想再見到對方。

  • 在意的事情要直接問,馬上問,別想太多。比如:你真的愛我嗎?

  • 想聽到反對意見,提問後先等十秒,對方才會說出真正的答案。

  • 當被問到不想被問的問題時,我們會忍不住想眨眼睛,頻率會不自覺增加。問問題時,可以觀察對方的眼睛。回答問題的人,要忍住不要眨眼。

  • 捏造一個證據,一般人就會心悅誠服,大多數人不會反駁。估計微博、微信上和各種謠言就是這樣來的。

  • 重要談話不要在周一早上和周五下午溝通。

  • 在批評的同時,還應該提供正面的改進建議,會讓你的批評更有說明力。

  • 改掉一無是處的口頭禪

  • 不要表現出自己比對方厲害、不要糾正別人的錯誤,不要不懂裝懂

  • 1秒原則,聽完別人說話之前,在回答之前先停頓1秒鐘,代表你剛剛有仔細聆聽。

  • 被人問到不想回答的私人問題或不舒服的問題,可以微笑地跟對方說,這個問題我沒辦法回答。

  • 對於別人的建議,已經有決定別直接拒絕,可以說:關於這個問題,我已經決定了,不過仍想聽聽你的看法。


溝通需要很多技巧,其中簡單易懂又很重要的,就是學會給人家台階下。

我在一個三線城市長大,從小見慣了大街上兩個陌生人打架,常見的套路總是——

「眼睛瞎了啊,走路小心點嘛。」

」踩你又咋了嘛。「

」你要幹嘛。「

」你又要幹嘛。「

兩個人對峙十餘分鐘,互相指責,連我作為一個小朋友都看得出來他們其實不想打架,但是圍觀群眾已經聚集了,一種今天不打架沒面子的莫名氛圍籠罩全場,終於,一方扛不住巨大的心理壓力,被迫出拳了。

明明都是耙耳朵的四川男人,為啥非得打這一架呢。

說到底,就是互相都找不到台階下,只有靠打架才能度過這一劫。

所以,我一直覺得,給人台階下,就是給自己方便。

阿基米德曾經說過,給我一個台階,我可以從珠穆朗瑪峰下來。

舉個栗子,就前幾天,我們網點ATM區,一個年輕女孩的6s忘在機器上了,回頭再找,已經不見,打電話也關機,報警,警方過來調查,會計主管查看監控,就是女孩之後的一個中年婦女拿的,而且關鍵是她拿了手機揣包里之後還用自己的銀行卡取了錢...

警方的意思是讓我們先給這人打電話,如果把手機交出來就既往不咎,不配合的話,警方就立案逮人。

會計主管擔心我們打電話過去,客戶怒了直接投訴我們,就過來問我該怎麼辦。

我說咱也不能啥事都推給警方處理吧,再說也得給拿手機的這位客戶一個機會,我來打電話吧。

我給這位中年婦女打電話,首先確認身份,「你好,是XXX嗎,這裡是XX大廈樓下的XX銀行,今天中午是你本人在ATM取過錢是嗎?」

對方回答,「是。」聲音表面平靜,但是可以感覺到瞬間繃緊了弦。

「你好,是這樣的,你取錢的上個客戶把手機忘記在機器上面了,我在監控里看到你幫忙為她保管了,不知道現在你是已經送到派出所去了呢,還是在等失主打電話過來,那個手機沒電了,電話打不通。失主剛過來再我們網點留了個聯繫方式就上班去了,你看我們是告訴她去哪個派出所領呢,還是你下午帶到櫃檯上來,我們代交給失主。」

可以明顯感覺到對方一下子如釋重負,「好啊好啊,我下午帶過來。」

打完電話,我到大廳給等待結果的失主解釋了一下剛才溝通的過程,告訴她如果見面交接手機雙方都尷尬,就等明天上午來拿最好。

當天下午該中年客戶用一個封口信封裝著手機進網點,匆匆將它遞進櫃檯就走了。

第二天上午年輕女孩從會計主管處拿到了手機,千恩萬謝,會計主管想暗示她給咱們總行熱線打個表揚電話,但是她沒理解過來,只是不斷點頭致謝。

這時,我才意識到,我應該提前再把溝通的第二個小技巧,假定成交法,教給我們會計主管。

」不用謝,這是我們身為銀行員工應該做的,你看是你自己撥打9XXXX表揚一下呢,還是我幫你撥通呢?「

好了,不多說了。

我現在去ATM區巡視下看還能不能撿到遺失手機,今年優質服務的表揚工單成就還沒完成呢。

--------------------12.25更新----------------------------------

評論裡面不少人提到,遇到胡攪蠻纏的,遇到給臉不要臉的怎麼給台階下都沒用。

是這樣的,給對方台階下,是僅限於自己處於優勢地位或者平等地位的時候的,如果對方處於優勢地位,人家根本沒有要下台階的想法,鋪再多台階也沒用。

試想,一場比武結束之後,是贏方還是輸方說,「承讓。」

至於如何在對方處於優勢地位時溝通,這就需要其他的技巧了,比如綿里藏針或者黑暗威懾之類的,這個答案就不引申了。

再,評論裡面有位同學問我,「在吵架中,自己氣急敗壞的時候,怎麼緩和氣氛,而且在不氣著自己的前提下,給對方台階下…」

在參加管理培訓課程的時候,培訓老師做了這樣一個現場試驗,他假定自己是一個業績很差的下屬,讓學員扮演領導,首先要求大家對人不對事,一人說一句,於是,「你咋回事呢,就這麼笨嗎?」「其他人都做得出業績,就你這麼爛。」「你是不想做了是吧。」

一個接一個流暢得不要不要的。

然後老師突然要求,對事不對人,學員足足愣了四五秒,才憋出來,「你看這個月的業績是不是有點不理想,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問題出在哪兒呢。」

老師總結說,對人的時候不需要思考張口就來,對事就會花時間思考遣詞,因為對人是本能,對事是技能,而我們和其他人相處,就是克服本能使用技能的過程。

用本能是人的自然行為,用技能總會讓人或多或少的覺得彆扭。

通常而言,只有利益和情感才能讓人捨棄本能,去費勁的調用技能。

工作的時候,只有好好和下屬溝通才能達成工作目標達成績效,這是利益,要放棄本能。

回到家裡面,沒有了利益衝突,那就只能用情感作為源動力。

在自己也氣急敗壞時還要緩和氣氛,這就無疑是調用技能的過程了。

是否能夠做到,最關鍵的就在於,你是否對對方有足夠的愛,來放棄自己的本能。

咦,為什麼我一個行長搶了知心姐姐的工作...


想起來一個比較實用的溝通小技巧

說話或者提議後面加上一個【好嗎】

你別不信,

不要小看這兩個字,對朋友,女噴油,特別好使

顯得不那麼強勢又比較尊重對方的感覺

比如對女孩子說

我跟朋友聚聚,你先回家吧。【姑娘生氣】

今天有點累,我們明天再出去吧。【姑娘生氣】

現在手頭工作有點忙,晚點聊。【姑娘生氣】

加上【好嗎】,你們感受下

我跟朋友聚聚,你先回家,好嗎?

今天有點累,我們明天再出去,好嗎?

現在手頭工作有點忙,晚點聊,好嗎?

【感覺被溫柔地對待了,瞬間變身乖乖少女,o(*////▽////*)q 好噠好噠,你先忙吧么么噠】

......

對了,千萬別對領導這麼說話啊,出事了我可不負責╮( ̄▽ ̄)╭

-


親我一下,我就告訴你

這話是我用的高頻句子,效果超級好的噢。

因為下邊有很多人親我了,我才貼圖的噢。


與人交談時,眼神不要飄忽!不要玩手機!!!

真誠地,看著他/她的眼睛。

Like this↓↓↓


我們知道,每個人一天的工作時間基本8小時固定,時間有限很寶貴。想獲得前輩的指點,「如何讓前輩有興趣回答你的提問」成為了我們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在探索這個問題的過程里,我總結了5條關於「提高對方表達慾望的方法與技巧」,希望對正在糾結這個問題的人有幫助,感謝閱讀,下面是正文:

(一)你的問題是什麼?

我感覺職場新人最容易領盒飯的地方、最容易給前輩們留下沒邏輯的地方,就是在去尋求幫助前誤以為自己已清楚自己真的的問題是什麼。可能因為人們在處理陌生工作時,很容易發散思維產生大堆疑問,我們往往要被迫處理這堆亂麻而進入決策癱瘓,我們會誤以為自己已經有一大堆問題窮途末路,急需前輩們的幫助。

其實,這種直覺是錯誤的,我們並沒有到窮途末路,我們在提問之前應該整理自己的全部問題。我一直認為「最值得被解決的問題只有一個」,你必須要找到最想問的問題是什麼。所以我一般會在問別人之前,先打開自己的微信文件傳輸助手,在裡面先把我要問對方的問題先打出來,然後做減法(劃掉重複,整合相似問題,問題優先順序排序,最後只選最想知道的1~3個問題)。

溝通前釐清自己的問題是什麼,做足充分準備,是對別人時間的尊重。先懂得為別人省時間,別人才會願意幫助你給你省時間。這也是對自己形象的口碑管理,你不再是那種上來就張口問、問題之間沒有聯繫和遞進邏輯、多個問題換著花樣重複問的人。

(二)4個思考框架及5個提問小技巧

我已經分享了提問之前需要「釐清你的問題是什麼」,現在我們來聊聊進入溝通環節,如何運用一些小技巧,讓前輩更願意回答你的問題呢?

你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建立思考框架:

a.降低對方回答成本(思考成本,心理成本);

b.通過細節激活對方主人翁意識(個人英雄主義);

c.幫助你就是幫助他自己(互利共生);

d.善用總結與重複(好的反饋)。

a.降低對方回答成本

1.用具體替代開放式提問;

比如說,「請問,您覺得我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就不如「未來1年我如果想實現月薪上萬,以我目前的工作能力來說,您覺得我哪些地方做的不夠好,哪些地方還可以做更好呢?」。

分析:前者是什麼過於寬放,要講清楚職業發展方向出一本書未必講的清楚,而後者通過更具體目標(月薪上萬),劃定討論邊界(現在的工作),具體問題(哪些地方做不好,哪些地方可以做更好),降低了對方的思考成本,後者更容易獲得好的回答。

2.開門見山式提問;

比如說,「請問,您現在有空嗎?」就不如「您好,剛入職1個月的我對現在公司分配給我的績效有幾個疑問,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夠勝現在的工作內容,請問,今天下班後能不能佔用您30分鐘時間討論一下,或者是您說個其它時間,我們再談談?」

分析:想想你的朋友突然問你「在忙嗎?有空嗎?」時,你一般是直接回答「有空的,怎麼了?」嗎?不會的,因為你不知道你說有空後,對方會不會告訴你他要結婚了,周末來找你玩,讓你幫他代購,還是其它東西。一樣的,前者的說法讓前輩心理成本很高,不知道你的事情到底有多麻煩,需要處理多久時間,很容易在沒有說事情之前就被斃掉了。而後者就很巧妙的講清楚了什麼事情,大概花多長時間,這樣別人心理有數後,幫助你的心理成本降低,更容易獲得對方的幫助。

b.通過細節激活對方主人翁意識

3.喚醒前輩的個人英雄主義;

比如說,「您對運營比我了解,您在寫短文案上有哪些常用的寫作技巧呢?」就不如「我之前對內容運營一竅不通,在入職前我去報了幾個線上的培訓班,密集學習3個月惡補運營知識,面試時差點被刷掉,最後因為態度好才被選進公司。因為前期基礎太差了,光有理論知識缺乏實踐,這段時間我進入瓶頸,我很害怕失去這份工作,但是又不知道該怎麼做,您能給我幾個關於寫短文案的寫作技巧嗎?」

分析:前者雖然也是求幫助,但搞錯了一件事,能力強的人並不一定會幫助你。能力強且富有責任心,這個人才可能幫助你。後者就比較巧妙的通過描述弱者窘迫處境的細節,激活了強者的責任感,激活前輩幫助弱小的個人英雄主義,從而更容易獲得幫助。

c.幫助你就是幫助他自己

4.互利共生,幫他找到幫助你的理由;

比如說,「您好,我是運營部的小王,我們想在產品里加入推送退訂統計功能,月底可以上嗎?」就不如「您好,我是運營部小王,我們想在產品里加入推送退訂統計功能,希望通過分析用戶的接收意願,合理的給用戶發送消息,以免過渡打擾他們,不然產品留存不好。您對這方面有哪些優化建議嗎?」。

分析:前者只講了自己的需求,但是對方是產品經理,有自己的產品線要走,很多老闆的、其它管理團隊需求排都排不過來,憑什麼要幫助你呢?後者就很巧妙的把自己的需求變成了對方的需求,幫助你就是幫助他自己提高留存,而且通過提問的方式,不是陳述表達,更容易獲得專業人士的思考建議與理解支持。

d.善用總結與重複

5.好的反饋。

比如說,「您好,我這次收穫很多,謝謝您的幫助」就不如「您好,您在有哪些與人溝通的小技巧?中提到的五點小技巧,讓我受益良多,我終於知道為什麼上次我找xxx幫助的時候,他直接回答我沒空的原因了。四個思考框架及5個溝通技巧,我覺得可以整理成文檔,以後其他人再問您,您就可以直接郵件給他們不需要再重複回答了。稍後我郵件發給您,您看還需要補充什麼嗎?」

分析:在職場上最容易得到幫助的人,一般是這樣的「識相(記得住別人的好)」和「扶得起(幫助你後,你能給成長起來)」,前者雖然講到了感謝,但沒有後者給人的感覺好,讓幫助你的人知道你有收穫,也是非常好的反饋,更容易獲得下次幫助。

以上是答主分享的關於提高對方表達慾望的5個小技巧,希望對你有用。


去年有個沙特爺爺來我們單位交流,然後我就發現,他超級受歡迎,我們同事,領導,包括路上的陌生人都喜歡他。在我的觀察下發現了幾點:

1. 沙特爺爺是個土豪,一來就請我們大家吃了一頓好的,然後每天都買點零食放在後面。

當然你不是土豪也沒關係,因為沒吃過他零食的陌生人也很喜歡他。

2. 他超級愛誇獎人,也很會誇獎人,誇我美,誇我領導年輕,誇幫他改簽機票的小姑娘「工作做得很好,善良,努力」,小姑娘大中午的加班幫他改機票毫無怨言。

3. 他總是笑嘻嘻,在地鐵上有人看他,他都會打招呼「hello,have a nice day」。反正就是個一看就很nice的人。

4. 他現在回國一年了,還經常跟我們聯繫,最近他們齋月,他就跟我們講齋月是為了感受那些受餓受渴的窮人,他們齋月期間會捐一部分錢出去,希望所有人(還特別註明包括不是穆斯林的人)都能不再挨餓。

反正自從我跟他學會笑嘻嘻說話和誇別人之後,感覺人緣一下子變好好多~


關於與人溝通的小技巧,我一直有所研究,首先,與人溝通,傾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這裡說一下我的三點看法。

【拒絕「一般論」!】

在店裡接待客人的銷售員,也可以成為「傾聽力」的標準範本。你會發現,不論是服裝業,美髮院或美容院,客人都會選擇光顧與其相關經驗值較高的店員所服務的店家。資深銷售員不會過度推銷,但懂得巧妙地提出自己的意見,像是「如果是我,我會選這個」或「以我的經驗來看,我覺得您比較適合這個」之類建議的話,這和明顯只是在做一般產品說明的感覺有所不同。當客人下次再光臨時,如果還記得上次的經驗:」上次您買的是像這樣的產品,每次都買一樣的產品少了變化感,這次要不要做個改變,換成有一點點不一樣的產品呢?」客人聽到這樣的建議會覺得銷售員幫了很大的忙。人們大多不喜歡被他人「一般論」地看待自己,都期望是「個別的自我「、」獨一無二的存在「,能夠得到更多人的認同。

【養成」視覺化「的習慣】

很多時候我們跟人溝通、聊天需要了解到對方需要什麼,你去傾聽對方說話時候,找出對方說話的字字句句關鍵詞,並想像對方腦海浮現什麼樣的影像後,我方也加以視覺化。舉一個易懂的例子,假設有你和女客人聊天,女客人聊起男人話題時,她的腦海中會有清楚的男人影像。女客人當然會一邊在腦海浮現男人影像,一邊說:」真的有這種男人呢。「。但是,如果聽者沒有想像男人的模樣。只是一般論的說法回答:」是啊,男人大概都是這個樣。「女性會敏感,會覺得你聽得不認真。如果這時候你很努力地影像化被描述的男人,並詢問:」像是會偷看男女朋友手機的那種男人,對不對?「女性如果聽到這種話會很開心。

【」聽故事「培養出世界的想像力】

「傾聽力「可形容是能夠有技巧地想像出情況的能力。而聽故事聽多了,影像化會變得活絡。把語言轉化為圖像的才能,和一般對話是完全無關的行為,不過,善於交談的人基本上擁有近似才能的能力。聽到故事轉化為影像,等到形成一個世界後,其他不同故事又會形成另一個世界,最後每個世界會變成一個小房間,腦中也會裝滿無數小房間。與人交談的感覺就像為那個人保留一間專屬房間。隔了好一段時間再見面時,如果有一個對方的專屬房間,房間里還放了之前共享過或對方擅長領域的話題,只要拿出這些來,一定能夠聊起勁。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世界收到尊重。累積很多為別人準備房間的練習,也是在鍛煉」傾聽力「。

50贊將繼續更新


根據經驗,我總結了這樣幾個法則,或許能夠幫助改善一點溝通效果。

?互惠法則——你有多少信息給對方,對方就可能有多少信息給你

情況一:

——「你好」

——「你好」

情況二:

——「你好,我是張三」

——「你好,我是李四」

情況三:

——「你好,我是張三,在帝都一家互聯網公司做新媒體運營,多多指教~」

——「你好,我是李四,我以前也做過上海××公司的官微小編呢!」

瞧,是不是這樣?你傳遞多少信息量,對方也會反饋差不多體量的的信息量。

然後獲得了充足的信息量,雙方才能找到更多的話題,進一步相互了解和信任。

?互換法則——溝通的本質是信息的互換,而不是傳達

溝通帶有社交屬性,這就決定了它不是演講、演示、交代。

所以當兩個人並不熟悉對方的時候,就算信息量充足,但有一方如果開始自說自話,另一方就比較尷尬。

所以為了不冷場,最簡單的一種方法是從對方的話語中提取信息進行提問,你要關注於別人說的內容, 而不是自己如何回答。

情況一:

——「我喜歡做菜」

——「我也喜歡做菜」

情況二:

——「我喜歡做菜」

——「我也喜歡做菜,你最拿手的是哪種菜呀?」

當然了,提問是更高水平的溝通,如果提問不當,使對方無法切入,溝通成本會更高。

?真實法則——哪怕最直白的溝通,也遠勝過拐彎抹角或是口是心非

你永遠不知道哪裡可能會露出破綻,所以乾脆就不要來虛的。

很多人也沒有恭維,但字裡行間讓人覺得樸實,很真誠,這也是有效的溝通——有時候忘掉一些刻意的技巧,反而能夠無招勝有招。

?誘導法則——不要在對方的陣地強聊,而是引對方到自己的世界做客

很多溝通技巧的書會告訴我們,要了解你的溝通對象,就必須投其所好,比如先通過朋友圈、微博、豆瓣、知乎賬號、身邊的朋友等了解對方的喜好,興趣,成長故事等。

這個做法當然沒錯,但很多人卻陷入了一個誤區——對方喜歡什麼,我就強行聊什麼,哪怕一點都不懂。

比如你獲知對方喜歡養貓,根本不喜歡小動物的你在溝通的時候強行轉到這個話題,但這樣的臨時抱佛腳,一般通過三言兩語,幾個不專業的用詞,就全部露餡了,討好的小心思也暴露無遺。

所以應該怎麼做呢?

我的建議: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發揮自己擅長的東西與之結合。

假設你擅長攝影,就可以聊聊「怎麼把貓咪拍的很好看」,這個時候,其實還是聊對方感興趣的話題「貓咪」,但溝通的主角是你擅長的「攝影」,不但話題投其所好,還能利用自己的專業性使對方折服。

?儲備法則——你不是不懂技巧,而是你根本沒料

許多人覺得自己溝通不能吸引別人,是因為「不懂表達技巧」,其實更重要的原因是自己「沒有料」,因此對很多話題沒有自己的觀點、沒有見解,沒有判斷……當然也就沒什麼好說的,雙方溝通的都很費力。

物質世界有門當,精神世界也有戶對,當兩個人根本就分屬兩個世界,就別指望能發生猛烈交集有什麼火花碰撞。

所以很多的溝通失敗,不是你不會說話,而是你無話可說,溝通技巧是讓那些能有話可說的人錦上添花,而不是通過技巧本身就可以讓你侃侃而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附:有幾本書,如果對溝通想有進一步認識,倒是可以看看。

《談話的力量》作者: 艾倫?迦納

《關鍵對話》作者: 科里帕特森 等

《高難度談話》作者: 道格拉斯·斯通 等

《談判力》作者: 羅傑·費希爾

《學會提問》作者: 布朗

《溝通的藝術》作者: 羅納德·阿德勒 等


趙英男出國的前夕,秋水在飯桌上無比沉重地說:「男男,今天是我和我們家政委在一起的第七個年頭了 。這七年來,由於你的陪伴,你的管理,你的愛護,才讓我茁壯地活到今天。可是如今,你即將要狠下心拋棄我,隻身一人奔赴遙遠的美利堅了。所以我決定,不如藉此機會,徹底改變我們的關係。結束我的痛苦。」

那語氣,憂傷中帶有一絲鄭重,彷彿下一刻就會分手。趙英男有些驚慌,有些忐忑。

飯桌上,某個不知名的男二號碰了碰秋水的右手說:「不是,秋水,你要幹嘛呀?!」

另一個不知名的女胖演員把杯子一扔怒道:「秋水你設么意思啊?!聽你這口氣,你不想跟我們班長過了是吧?!」說完抓起一把筷子,怒指秋水面門兒。

第二個不知名的男班長眼睛瞪似銅鈴,威脅道:「你小子膽敢宣布這個消息,我立馬抬腳走人。」

第三個不知名的秀氣男演員打著圓場:「你胎教走人跟他也是同屋的,這種口恨沒有意義。秋水,怎麼回事?」

第二個不知名的女演員急忙開口:「秋水,你一定要想好了再說,千萬不要做傻事,不然咱們七年的友誼就完了。」

趙英男的臉上,更加驚慌。

最後一個不知名的男N號拍了拍桌子,站了起來:「秋水,我告訴你,七年不容易!你一定要珍......」

還沒說完,比趙英男更了解秋水的男二號打斷了他:「我覺得,大伙兒也別逼他,這孫子你越逼他越來勁,我跟你說這點事兒就得說道明天天亮去了。這樣,秋水,我給你三個數,你丫直接說,你丫要是不說,罰酒三杯,直接吹......」

"3、2、1......請開始你的表演。"

「那好,大家都做下了啊。那我就斗膽宣布了,但是這事兒未必能成功,因為他不是我一個人就能決定得了的,必須得政委批准了以後,才能正式生效。」

「你丫不墨跡能死啊?!」男二號有些急不可耐的道。

「趙英男,承蒙厚愛。這七年來,我得到了你熱度不淺,烈度不衰,由始至今的晚班寵幸,我秋水無以回報,所以我傾盡了渾身上下所有的散碎銀兩,用二塊五毛錢夠得了易拉罐兒戒指一枚,我希望在明年夏天我們畢業只有,你能為我生猴子......」說罷,掏出了那一枚易拉環戒指......

最後,趙英男喜極而泣,留下了幸福的淚水......

小紅面露尷尬,一臉難看,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當然是選擇原諒他咯......

你就說秋水會不會撩,會不會撩,會不會撩?

好吧,秋水撩妹的小手段叫做: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你先聽哪一個

是啊,如果你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你準備先說哪一個?

有經驗的老司機會告訴你:先說壞消息,再說好消息

因為先說壞消息,再說好消息,好消息可以抵消一部分壞消息所帶來的不適。

這是近因效應,人們會對末尾的內容印象更加深刻。

可是,如果只有壞消息,沒有好消息,你該怎麼辦?

一次發布。

「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你要先聽哪一個?」

「好消息吧!」

「公司明天放假!」

「哇,那太棒了!那壞消息呢?!」

「咱們部門除外。」

「媽賣批。」

壞消息,只有壞消息,一定要一次性說完,千萬不要欲言又止,欲揚先抑,不然將造成大伯口的傷害。

所以,如果有妹子這樣問你:「分手前前,我可以問你最後一個問題嗎?」

你想你應該這樣回答:「愛過。」

"不約。"

「我保大的。」

「先救我媽。」

「是處女座。」

「沒多少錢了。」

「喝酸奶舔蓋。」

「吃薯片舔手指。」

......

你懂得。

那麼如果是一個大的好消息和一個小的壞消息呢?

避重就輕

你投資比特幣賺了10萬塊,你投資股票虧了5萬塊。

你應該這樣對你老婆說:「寶寶,你知道嗎,我上個月投資賺了五萬塊耶!」

亦或者:「寶寶對不起,我上個月投資股票虧了五萬。但我投資比特幣賺了十萬。」

我想你老婆一定會虧你好棒棒或者還好還好,至少賺了。

但是,如果你是這樣說:「老婆,我投資比特幣賺了十萬,但我投資股票虧了五萬。」

如果是四川媳婦兒,多半回應你的是:「你個敗家子,炒股又賠了,十萬塊錢沒收!」

哎,全都是泡沫~

那麼,全都是好消息呢?

「寶寶,告訴你一個好消息。」

「蛤?」

「我剛收到信息成為了《極限挑戰》第99999名辛運觀眾。」

「天吶,是真的嗎?」

「對呀對呀,導演組承諾給我黃磊黃渤孫紅雷等所有明星的親筆簽名。」

「呀,這麼棒啊?!」

「嗯吶,導演組不但承諾給我親筆簽名,還有三萬塊獎金。」

「哇,寶寶你太棒了。」

「對了,導演組不但承諾給我簽名,給我獎金,還答應給一次與明星同游的機會。」

「天吶!天吶!天吶!」

「還是雙人的喲!」

此時,你老婆估計已經幸福的昏過去。

這是不是要比你直接掏出簡訊:恭喜你成為我們《極限挑戰》第99999名幸運觀眾,你只需要交納3000元稅金,便可獲得同明星...... 要好看的多?

以上技巧,適合職場,同樣和適合情場,送給各位。


我今天教大家一個關於溝通的小技巧——釋義

傾聽者將自己所解讀的信息重新說一次的做法稱為釋義或者叫積極傾聽。表面上看很簡單,但是真正做到完美的釋義卻很難,舉個例子。

A:我是很想去,可是我怕我負擔不起。

釋義1:你說你很想去,可是你負擔不起。

這種釋義就屬於低級的鸚鵡式回應,簡單將說話者說的話重複了一遍。而良好的釋義技巧關鍵在於要用你自己的措辭重複別人的觀點,以便能再一次對信息進行交叉驗證。所以,比較好的釋義應該是這樣

釋義2:所以如果我們能一起想想辦法,幫助你負擔這筆錢,你就願意和我們一起去了,是這樣嗎?

所以,釋義別人的信息有兩個層次。

第一種是指釋義事實性信息,這會幫助你更清楚地了解對方的想法,在最基本的層面上,避免信息混淆。「所以你是要這個周二開會,不是下周二,對嗎?」

第二種是指釋義個人性信息,「所以,我的玩笑讓你以為我不在乎你的問題?」

針對以上的釋義層次,我可以告訴大家三個小技巧,讓你的釋義顯得更加自然。

1.改變說話者的措辭:

說話者:雙語教育真是一個失敗又浪費錢的政策。

釋義者:你看看我說的對不對,你很生氣是因為你覺得雙語教育表面上聽上去很棒,但是實質上卻沒有什麼作用,對嗎?

2.從你所接收到的信息當中,抓出一個具體的例子,來向說話者說明你所理解的程度:

說話者:李是一個混蛋,我真不敢相信他昨天晚上所做的事情!

釋義者:你覺得那些笑話很惹人討厭,對嗎?

3.反應說話者的潛在寓意:

說話者:你最好晚上別一個人回家。

釋義者:你一直提醒我要小心,聽起來你好像是在擔心有一些即將發生在身上,是嗎?

綜上所述,釋義是檢驗你理解說話者意圖的一種方式,而且這種方式比較委婉,也能容易讓人接受。由於這不是一個熟悉的反應方式,剛開始你可能會覺得很笨拙,但是假如你開始經常使用這種反應並且逐漸增加使用的頻率,你就會慢慢領會到它的價值了,以上。


大家都說口頭溝通,我來說說書面(郵件)的技巧。由於書面(郵件)溝通不能表達口頭溝通那麼多立體多維的信息,通常會引起很大誤會和費解。一句話說完,就是寫郵件的時要把別人當傻瓜、盡量簡單易懂,一目了然。

不管是中文還是英文,不管是哪行哪業(外貿、銷售、工程技術、學術交流),我都有以下寫建議,沒有大道理,也沒有高深理論,能夠給老闆、客戶、同事留下好的印象。一句話說完的話,就是要一目了然,減少收件人的閱讀成本,一分鐘知道你要說什麼。(結尾還有大號加粗乾貨)郵件主題

先上例子

前後兩個例子,孰優孰劣,高下立判。可惜大多數人寫郵件時,默認看郵件的人知道他要發的內容是什麼,所以理所當然用自己的理解寫出了缺乏信息的主題。

這種缺乏信息的主題會給收件人帶來哪些不便呢?

  • 不知道這封郵件的重點,從而忽略掉不看(經常有會有收件人說,我知道你發了郵件,但是我還沒看)。如果你把必要的信息寫在主題里,是不是一方面能夠吸引他打開的興趣,另一方面,哪怕他沒打開,但是他看到了主題就初步掌握了所需信息,是不是能夠幫他節省效率呢?
  • 不方便日後查詢。時間一久,看到這樣的主題,完全不知道是幹什麼的,他會又來找你,要你再發一遍。

所以對於主題,我的基本建議是(所有郵件無非是三種目的,提供信息、需要決策、需要信息)

  • 提供信息比如(測試報告、數據之類),直接把基本結果寫上去吧,外加這個信息的目的是什麼

  • 需要收件人做決策的,把需要回復的時間寫進主題吧,比如(請星期五之前回復),提高緊迫感
  • 需要收件人提供信息的,你在後面加個「諮詢」 兩個字,比如"XXX產品報價諮詢」
  • 一封郵件反覆溝通來溝通去,到最後內容可能會和主題不符合,請主動把主題及時更改為合適的內容。

郵件正文

一句話概括,就是開門見山、能夠用表格用表格、不能用表格的也要用項目符號。

  • 正文第一句話,請說明你的結論或者你發這封郵件的目的,再解釋事情經過。
    • 中國說話習慣卒章顯志:先解釋事情經過,最後才說明他想要幹什麼,在郵件里也常常有這種通病,別人看到長長的郵件,沒有耐心看到結尾,可能就不看了,所以,以下兩封郵件,高下立判(先忽略郵件的措辭)

  • 一定要多用項目符號 用項目符號 用項目符號!重要的話說三遍(項目符號就是我這段話左邊的那個圓點)
    • 大部分人發郵件都是眉毛鬍子一把抓,和平時說話一樣把所有內容全寫在一起而不分開(哪怕有分段,但是還是看不清)。這樣產生的問題是信息極其不清晰,沒有層次感,別人抓不住重點而錯過重要的信息。
    • 項目符號的作用是拯救你郵件最強大的利器,能夠幫你理清思路,理清結構,看郵件的人也一清二楚,但是我很驚訝的是大多數人都不這麼用。試比較以下郵件。

  • 項目符號在outlook就在下圖這個位置(word類似)。如果想要像上圖一樣添加次級項目符號(也就是「-」)請選擇「-」,並且按tab降級,如果是要做有順序的1、2、3這樣的結構,選項目符號右邊的「有序列表」。 哪怕有這個意識要做1、2、3有序列表的,大部分人都還在手工輸入(多少人躺槍請自覺舉手?)。

  • 一定要多用表格,多用表格,多用表格!重要的話說三遍。道理和上面的項目符號一樣
    • 能夠用表格的信息一定要用表格,不能用表格的也要用項目符號
      • 以下兩例子,哪個能夠讓人簡單省事閱讀呢?由於表格有對齊功能,更能夠讓人一眼看到所需要的信息。

  • 如果正文有圖片,請務必在所有圖片上做文字標註說明,哪怕你正文中也有說明。
    • 因為每個人看郵件習慣第一時間看圖片,如果圖片上什麼文字信息都沒有,收件人會很迷惑,還需要在正文中查找,這樣增加了收件人的閱讀成本。
    • 圖片一定不放在正文中間(除非圖片比較小),一定要放在所有正文最後。因為圖片會佔用很大的面積,導致圖片下面的的正文常常被忽略。

附件

附件也是大有講究,發附件不是說你把附件貼上去,然後發出去就這麼簡單的。

先上例子

如果是你老闆,你希望看到其中哪一封呢

  • 附件的文件名:也和主題一樣重要!必須儘可能信息完整。

    • 大部分人的附件只是很簡單的幾個關鍵字,有些人的甚至就是「新建文件」。
    • 附件名之所以信息要完整,也為了方便收件人在不看長長正文的情況下,一眼也知道附件是什麼,更重要的是,收件人經常需要把附件保存在本地或者轉發給別人,如果附件名過於簡單,這兩種情況都會增加溝通成本。
  • 正文里一定要把附件的的內容進行一個總結。正文總結 正文總結 正文總結!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 很多人責怪別人不看他郵件,可是如果你就是單純的發附件,正文沒有任何comment,誰會有興趣打開附件仔細看所有的信息呢?
    • 記住,誰都不想打開附件(太費時間)。為了"引誘」別人打開你的附件,在正文貼上總結信息是一種好辦法。別人收件人來說,看到正文,如果一切正常,知道了,不需要打開。如果有問題,並且感興趣,再去打開附件。
    • 很多美國人發附件的時候,還會寫I also attached the soft copy below。附件內容如果比較少,就直直接把附件的文字全部copy出來,如果附件內容比較多,有以下兩種方法
      • 對附件進行一個總結提煉
      • 把附件的內容直接截圖貼在正文

舉個反面例子

(心裡千萬頭草泥馬呼嘯而過,靠,有問題直接貼在正文啊,這種附件,完全沒打開的慾望)

最後一個建議是,所有郵件必須當天回,當天回,當天回!當天沒辦法答覆也要回一個「我知道了,正在處理,明天再具體答覆你」

我的工作每天需要通過郵件和美國總部溝通,為了減少不必要的誤解和溝通成本,必須努力追求一封郵件到位,讓別人一目了然看懂我在說什麼,不需要再發郵件來詢問某件事是什麼意思,並且最大限度減少別人在閱讀郵件上花的時間。以上是我平時採用的辦法,並且證明是有效的,大家的反饋是都喜歡看我的郵件,因為好懂易看。希望以上對大家有幫助。

(以上內容來自本人知乎專欄)

寫工作郵件的幾點建議(一目了然,高效溝通) - 史蒂芬的專欄 - 知乎專欄

================================================================

本人微信 stworkshop


收藏比贊還多,這什麼鬼什麼鬼什麼鬼?!

公眾號:吃書達禮

不定期更新讀書心得,比這邊乾貨更多。中意收藏就去觀看啊。

題主有一句話說的很在理,就是「讓對方多說」,這正是溝通的目的。有一句話用在這裡話糙理不糙,叫「言多語失」。這意味著,對方說得越多,你就越有機會捕捉到有用的信息,從而提高溝通的價值。

那麼如何叫對方多說呢,我來說個很多人不屑於用,但實際上很好用的法子:提問。

正好最近在讀一本名叫《如何有效提問》的書,作者是日本作家齋藤孝。他的一本書提到了很多溝通的小技巧和小細節。我總結出了幾條幹貨(夾雜了私貨),肯定不全,但我相信是有用的。

一,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的「閃電戰」攻勢凌厲,短時間內征服了無數國家。征服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只花了39天。並不是法國人死光光了,而是心態崩了,說投降就投降了。當然德軍也是凡人,只不過希特勒是蓄謀已久,那些被征服的國家是措手不及而已。

實際上,我們的溝通時間同樣寶貴。如果我們想在一次溝通的「閃電戰」中有所斬獲,同樣需要花大量的時間進行準備。首先,我們應當儘可能的了解對方,從專業知識到個人心態。而在某專業有一定建樹的人,經常願意和一個對自己專業有所了解的人傾吐一些東西,卻不會願意和一個「一竅不通」的人多說一個字。

不了解對方就胡說八道的下場不會太好。《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中,那個被勒得昏迷的傢伙就是個典型案例。

二,保持平等對話

雖然前期進行了準備,但實際溝通時,總會出現一些偏差——我們充分考慮了對方的情況,卻讓對面帶了節奏。這無疑是一場糟糕的溝通,提問者陷入了「恭維」的怪圈。回答者談的津津有味,提問者聽得意興索然。

同樣的,如果我們不顧對方的反應和感受,一味追問對方一些不願意回答的問題,這樣的溝通效果也不會太好。也許還沒等到重要的問題出現,對方就拂袖而去了。

正確的溝通方式,在於「一邊溝通,一邊轉移」。也就是結合當下的語境,說出「我想起了一件類似的事情」這樣的句子來轉移談話的節奏。如果碰壁,我們要重新思索當下的語境和溝通的目的,並以雙方共同感興趣的內容為主要話題切入,才能真正完成溝通。

三,具體的提問才能得到具體的答案

其實這句話在塔羅牌占卜手冊上也出現過。在擺開六芒星牌陣之前,我總會默念一下這句話。問個籠統的問題,只能得到一個籠統的答案。而問一個具體的問題,才能得到一個具體的答案。

在溝通中也是如此。日常生活中,總會有身邊的人問我們:「最近你去了XXX,感覺怎麼樣?」

除非是很明顯的好或壞,否則這個問題是很難回答的,因為它開放性很強,我們一時間無所適從。許多時候,我們會敷衍一句:「還好」「還行」。除了達成一次禮貌的問候之外,這樣的問答有信息傳遞么?沒有。這就是無效溝通。

如果問的具體一點,比如「在XXX工作強度大嗎」或者「XXX的交通怎麼樣,是否方便」這類的問題,反而能獲得更具體的信息反饋,這種信息對提問者多半是有用的。這樣的問題,就是具體的問題。

所以說,具體的問題比開放性的問題看起來要狹窄一些,但更容易獲得有用的信息。

四,用你的四感捕捉對方的信息

五感就是:形、聲、聞、味、觸,也即人的五種感覺器官: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我們不是漢尼拔,味覺用處不大,所以只剩下四感。

我們必須記住:這些內容通常都是猜測,可以當成方向,不能當成結論。

我們眼中的對方,是不修邊幅,還是整潔得體,還是精緻過度?男性精緻過度,而且過度注重自己的外表,很可能這類人只適合吃「張口飯」。不修邊幅的男性很可能是技術男。女性如果妝容整齊,修齊了眉,刷了睫毛膏,塗了肉色口紅,抹了眼影,有淺淺的腮紅。那麼通常可以打上一個「一絲不苟」的標籤——我作為一個直男只能看出這些來,女生看女生應該更准吧。

對方說話時是否夾雜英文?有沒有帶著便秘的表情蹦出來一個英文單詞?這很有可能是在海外剛剛回來,不太適應中文。或者是故意靠攏西方國家的那一套?不急,聞聞有沒有香水的味道。97%的黃種人沒有狐臭。如果有香水的味道,可能就是後者。

握手時是否發現對方骨節粗大?如果骨節粗大,很可能對面的人有一定的基層經驗,你可能忽悠不了對方。冬天的時候,對方手指尖的皮膚是否粗糙?如果粗糙,要麼是個一天洗手二十次的潔癖者,要麼經常洗衣服。

相面者豈有神通,不外乎閱人多矣。越是「見的多了」,越是得心應手。

再次強調:這些內容通常都是猜測方向,不能當成結論。

五,實現共鳴

不得不說,「共鳴」是溝通的良好潤滑液。在完成「共鳴」的過程中,肢體語言尤其重要。在對方短暫停頓時,應該以點頭示意回應對方,給對方「我在聽,我贊同」的信號,等同於鼓勵對方繼續講下去。除此之外,還可以以平緩的語氣重複對方提到的關鍵詞,以示意對方「你的話給了我深刻印象」。更好的辦法,是用「換句話說」來重複對方的話,這給對方的信號是「我懂你」。

當然,如果沒有十足把握,就不要用「換句話說」這樣的溝通方式。否則效果會適得其反。

六,「一發入魂」的提問舉例

書里引用了這樣的一個提問:舉出一種你最能熟練使用的工具?

這個問題,是「具體而且觸及本質」的典型問題。在回答者介紹出這種工具後,我們可以對他的教育經歷、工作經歷完成一次初步的認識。比如一個中年人回答「我最能熟練使用的工具是軟體ANSYS(有限元分析)」。那麼我們可以得知,他擅長進行有限元分析,應該對力學有所研究。結合他的年齡,他多半是一位資深力學工程師。他的專業方向可能是材料力學,流體力學,也有可能是工程設計。與此同時,我發現他的辦公桌上擺放著一本《骨科雜誌年鑒》。結合之前的結論,我們可以推斷出,這多半是一位生物力學工程師。如果在後面的談話中,帶出一些生物力學的專業知識,就很容易和這位工程師達成思想共鳴。

結語:如果這些技巧玩的熟,談笑風生並不難。

公眾號:吃書達禮

專註碎片時間學習。

知識學習:

渭水徐公:你聽過最噁心,可卻被奉為「真理」的話是什麼?

渭水徐公:有哪些年輕人該看的優秀書籍?

渭水徐公:當代國人幾乎已喪失詩詞鑒賞力,這是不是一種遺憾?

渭水徐公:《文明 5》給你帶來了什麼感受?

渭水徐公:吃苦到底有沒有意義?

渭水徐公:有哪些歷史上有名的交通事故?


與人交往的開始源於主動熱情的開口。

要想繼續語言交流,必須尋找共同點,比如兩人的孩子都在上幼兒園,兩人都喜歡打籃球,再不行就聊聊時政,娛樂新聞!

交流的潤滑劑是,彼此認同,而不是意見分歧,要想讓彼此關係僵化,你只管去抬杠就是了!

適度的誇獎,而不是挑毛病,指缺點!其實夸人很簡單,皮膚好,發質好,衣服顏色搭配好,聲音好聽,學歷高,球打得好!沒人不願意聽好話!哪怕有點唐突,別人也會笑納!

要想培養長期關係,不可著急。慢慢的交往,不急於表現過多的熱情,不過多的付出,要細水長流,不急不緩,讓時間來驗證你們的關係!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交往要誠實守信,這是交往下去的必要的條件!不誠實的人,一旦發現,立即拉黑名單!儘快遠離他!俗話說: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

如果一個人誠實守信,那就是上上好的朋友,有些小缺點就不要在乎了!人無完人。要經常聯絡,一塊吃吃飯,看看電影,結了婚的可以家庭聚會!飯桌是聯絡感情的重要陣地。

除了朋友,還有同事、領導、親戚、街坊鄰居,相處時要有禮貌,也要有心機!言多必失,話留三分!必要時,犧牲一點自己的小自尊,小面子,小利益,來維護和諧的關係,是很有必要的。為了些許的面子,丟了里子的事划不來!會來事點,勤快點,嘴甜點,臉皮厚點,吃點屈,算得了啥?!

不怕別人搶風頭。愛搶風頭的人必定好面子,不可與其爭鋒,避其鋒芒,做個「隱形人」,順著說,心裡反對也不表現出來。這樣沉穩、有氣量的人才能成為最後的贏家。俗話說:悶聲發大財!

求人辦事,要有「禮」。大事大禮,小事小禮!平時勤燒香,莫臨時抱佛腳。

如何讓自己的形象高大起來!你必須做到:說到做到,有事頂上去,有功退下來。

與人高質量交往,要特別集中注意力,最好目光炯炯有神,記住別人說的每句話,能聽懂話里話,能判斷別人的一舉一動的特殊意義。反應要靈敏,事事瞬息萬變,要靈活應變。


與人溝通,一般情況下分成兩種情況。

1、你很愛講話,對方安靜地傾聽。

讓人聽得不費力,口齒清晰。用標準的普通話,無障礙或者適當地加方言也可以。

說話有內容,不要講廢話,一般人沒法忍受另一個人一直講廢話。能準確快速地把你講的意思表達出來,就是語文課上學的用一句話概括中心大意。

幽默,平時準備一些笑話或者有趣的話。

講故事,這個是很好的方法,一般人都喜歡聽故事。比如你要跟別人說道理,道理乾巴巴地好沉悶。如果你編一個和別人現實狀況差不多的小故事說出來,就好接受地多了。

2、對方很愛講話,你安靜地傾聽。注意:當雙方都很愛講話時,你就可以閉上嘴巴了。

觀察,越觀察對方的眉毛、眼睛、嘴巴、肌肉、肩膀、呼吸等等,越能發覺出不同點。一個人的表情與情緒是相關的,通過表情能察覺對方的情緒。比如對方快要哭了,適時遞上紙巾。他感到害怕,拍拍肩膀或者給予擁抱。雙方形成互動。

認真,一定要表現出你認真地聽對方講的話,這個非常關鍵!別人跟你講話時,面對對方,不要玩手機,面部表情跟著他說的話而變動,表現出他說的很有意思的樣子。

理解,你認真聽對方講的話不只是動作表現出來,確實自己要理解對方在講什麼。雖然我之前講說話時不要說廢話,但大多數人還是會講廢話。所以當對方講2、3句話時,你就能概括出對方說的意思,用自己的話理解出來,他就會覺得非常高興。

共鳴,跟之前的理解差不多,你和對方處在同一層次。你能夠理解對方的話,並且感同身受,語言表達有相似,表情相似,處在同一情景中,對方就會越有興趣。


在跟人交談的時候越來越容易為一些細節的事情爭執不休,喜歡強烈的表明自己的鮮明立場,對方說的話我不想聽更不會去理解。試著去反思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

交談需要平衡講述和傾聽。

很顯然這種平衡被我們的手機、網路打破了,比起面對面的說話更喜歡用微信來發表情。願意對著液晶屏戳戳點點也不願意學習一下人際交往技能。21世紀,有什麼技能會比一段連貫、自信的談話更為重要?

有時候必須做一個講話者,而不是一直做一個傾聽者。

【TED】_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交談者?_網易公開課 http://open.163.com/movie/2016/3/F/E/MBFLN6BJF_MBFLNJGFE.html

總結出了9條心得,做個更好交談者。

  • 1 不三心二意

在交談的時候要進入到情境,處在其中。不要求你在聽別人說話的時候正襟危坐,眼睛緊盯著對方,不停地點頭回應,根本沒必要去學習如何表現你很專心。只是把你手機放一旁,在做的事情稍稍放一下,這是對講話者起碼的尊重。

  • 2 使用開放式的問題

讓對方去描述,因為TA經歷過,TA自己才了解當時的情況。

不要問「你害怕嗎?」
這樣你只會得到一個肯定或者否定的詞「不!」
你應該問「你能說一下當時是什麼情況嗎?」

讓對方的思維不受問題的限制,自然回憶到當時的情景,讓TA說出真實想法。

  • 3 不好為人師

這樣做真的很無聊,真正的傾聽是需要把自己,把個人的觀點放在一邊。跟你交談的人,你碰到的每一個人都有你不知道的東西,每一個人都可能是某方面的專家

一聽到某個話題就馬上擺出一副什麼都懂的樣子,只會叫人厭煩。

  • 4 順其自然

在交談的過程中,通常對方不經意地提到某一件事情某一點,突然激起了你的想法。頓時大腦里充滿自己的觀點,再聽不進對方的半句話,恨不得打斷對方的話,趕緊把自己想的說出來。

哪怕你有再多的想法,就算不能夠阻止這些想法不斷進入你的腦海,但也不能讓它們在你的腦中過多停留。因為這麼做只會讓你沉浸在自己的想法當中,然後忘了聽TA說什麼。

接著你們聊到的話題,順著對方的思路繼續往下講。

  • 5 不知為不知

談到某個話題,對方想聽聽你的看法。如果你真的對問題不了解,不要打腫臉充胖子,直接明說你不知道

這沒什麼難堪或者尷尬的,對方也許只是隨口一問,並不指望你有多獨特的看法。

我們平時看一些評論實事的電視節目,會發現很多專家越是在談到他的領域,越會小心的根據數據說話,實在不知道他也就笑笑說不知道。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談話就是負責任的行為。

  • 6 不要把自己的經歷和別人比較

在對方在抱怨工作多麼辛苦;老闆簡直不是人;家人朋友的不理解的時候,不要覺得自己善解人意,會安慰人,於是把自己類似的遭遇講出來,跟著一起吐槽抱怨。

你說這些只會讓對方的情緒變得更糟,TA說出來也許想吐槽一下,目的是說完之後心情變好。

每一個人,他的經歷都是無獨一無二的。

你跟他的經歷絕對不可能一模一樣。不要試著在這種情況下,證明你面對那種事情是有多麼的能幹,或者說你經歷了多少的痛苦,交談不是用來推銷自己的。

  • 7 盡量別重複自己的話

「我聽說某件事情……」
「我認為不應該這樣!」

不要老是重複自己的話,我們會發現身邊經常有人老是在不停地說他自己的話。說一兩遍還好,可能想強調一下,但是次數多了就讓人煩,也很無聊。這種情況在家裡每天碰到,嘮叨的媽媽會把一件事情重複好多遍。

  • 8 簡明扼要

在一般談話中,對方不會記得你說過的某年某月的時間點,或者是某個人穿的什麼衣服這些不重要的信息。要說話之前在腦子裡先過一下,中心思想明確,主題清晰。

用較短的時間表達清楚一件事情,節省雙方的時間。少說廢話挑最關鍵的點來說就行了。那些無關緊要的細枝末節說出來也只會打亂交談的節奏,讓談話變得寡淡。

  • 9 認真傾聽

如果你的嘴不停你就學不到東西

這句話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多人提起的。儘管大家都明白在交談過程中多聽少說,但還是有很多人無法做到。

之前跟在行業里工作多年的前輩們聊天,我想問的問題很多。總是在對方沒說幾句的時候就提出新問題,整個談話節奏被我一趕再趕,後來他們都不怎麼跟我聊了。

我後來意識到自己錯誤,再請教他們的時候,會在之前列好的問題清單選取幾個關鍵的問題,然後絕大部分時間自己認真的聽。

這9條溝通的小技巧很重要,在平時生活中哪怕我們只是做到了其中的一兩點。都會讓我們在跟人交談的時候獲得更好的效果。

所以我們在平時與人溝通的時候,要做到盡量的少說話,開放自己的思想,永遠準備著大吃一驚。

因為每個人都有我們不知道的一面,我們要始終保持著對他人的興趣。這樣的話,永遠都會收穫驚喜!

=============

感謝閱讀,歡迎點贊!


分享9個日常生活中的具體場景下,容易被忽視的溝通小技巧】以及話術】(文末有福利)

1、時間不夠的時候怎麼溝通

【常見情景】

電梯偶遇老闆、客戶只給你3分鐘時間介紹產品、女朋友負氣出走、面試官讓你做1分鐘自我展示等

【錯誤方式】

  • 沒時間了,長話短說、快問快答,然後開啟「報菜名」模式bala···
  • 結果很可能就是,你的女朋友捂著耳朵,搖頭對你說:我不聽、我不聽!

【正確方式】:買時間策略

簡單來說買時間指的是,對方不給足夠時間說話的時候,別忙著想自己要說什麼,能不能說完,而是先思考——如何讓對方願意花時間聽你說

【常用話術】

  • 請先給我一分鐘好嗎,保證不耽誤你時間。
  • 這件事很複雜,你想知道詳情嗎?
  • 關於這件事,如果您不給我時間解釋,那就是逼著我說謊話了。

2、初次見面怎麼打開話題

【適用場景】

萍水相逢、無需深交的陌生人之間,比如:與主辦方派來的接機人員碰面,等候室接待你的實習生,旅行中遇到的同行者等

【錯誤方式】

你結婚了嗎?你多大呀?你有沒有對象?

【雷點】

  • 交淺言深,容易給對方壓力
  • 侵佔個人空間,讓人覺得你有所企圖

【正確方式】 聊名字

每個人總是對自己最感興趣,跟對方聊名字的寓意、來由、有關綽號的趣聞,即是對陌生朋友的重視,又絕不冒犯對方。

特別注意: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獨一無二的,不要稀釋對方的獨特性。

比如:啊,我有個朋友也叫這個名字/你長的和我一個朋友好像(對方的心理活動可能就是:誰跟你的朋友長得像,老子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常用話術】

  • 您這個名字很少見,別人一聽就很難忘記吧?老師點名的時候是不是總逃不掉?
  • 你父母應該很有文化,才會取這樣一個寓意深長的名字。
  • 哈哈,您這個名子是不是常被人讀錯。

3、打聽八卦怎麼聊

【適用場景】

想跟對方熟絡起來、變得更親近

(選擇正確的話題和切入角度,聊到私生活反而是拉近距離的方式)

【錯誤方式】

你怎麼還不結婚啊?

你在哪高就啊?什麼職位?待遇怎麼樣?

最近是不是遇到什麼事兒啦?

你生孩子沒有?···

【雷點】

你想通過聊八卦的方式,知道對方的感情、生活狀態,卻往往給人一種索取個人信息的感覺,從而引起反感、討厭,甚至防備。

【正確方式】

1、先分享自己的態度,而不是索取對方信息(不索取)

例:

  • 你有沒有女朋友?(索取信息)

——我覺得女生真是麻煩,有時候還不如一個人呢(分享態度)

  • 你有沒有買房?(索取信息)

——你覺得現在這個時候投資房子可還行嗎?(分享態度)

  • 你有孩子嗎?打算什麼時候生?

——你喜歡孩子嗎?這年頭啊當父母真是越來越不容易···

2、先自我揭短,再向對方拋出話題(不炫耀)

  • 我最近覺得自己工作沒勁透了,可就是下不了決心換工作。我看你乾的倒是挺有勁,你怎麼就能這麼上心啊?
  • 我男朋友最近老是加班,相處時間很少,我不開心的時候,他也只會用買禮物這種方式哄我。我看你男朋友對你特別用心,你有什麼相處的秘訣嗎?

3、把問題拋給在場所有人,而不特意麵向某個人(不針對)

  • 我現在根本不想結婚、不想生小孩,可是父母天天催,你們這些和我一樣沒結婚的有沒有想過什麼時候結婚啊?你們是怎麼應對父母催婚的?

【話術】

  • 哎,我現在覺得找工作好像還是要找自己感興趣的最重要,你覺得呢?你喜歡目前的工作嗎?

4、向別人求助

【適用場景】

經常有人通過微信留言向你求助,或者你自己就是這個人,那真的很有必要看看!

【錯誤方式】

  • 在嗎?你有空嗎?你什麼時候有空呀?

【雷點】

你怕打擾到對方,想確定對方有沒有時間,但是這樣的開場白無形中給對方一種暗藏心機,被綁架的感覺。對方會覺得,一旦明確表示有空,就很難拒絕你的要求,所以不想知道你有什麼目的。

【正確方式】

把想辦什麼事、有什麼地方需要對方幫忙、事情的來龍去脈是什麼、有哪些顧慮、有什麼實際的好處(非必選)等,向對方說清楚。否則你一句話不說先來一句「在嗎「,萬一你漫天要價,人家都沒有坐地還錢的餘地,自然就不願意和你溝通了。

【話術】

  • 你好,我有件事想找你幫忙,事情是這樣的···,我需要求助的部分是···如果你覺得方便的話···謝謝,打擾了!

5、對別人有意見的時候

【適用場景】

有時候你身邊的人的行為讓你很不爽,其實你的本意是想關心對方

【錯誤方式】

你這個人怎麼這樣啊?

你屋裡怎麼這麼亂啊?

為什麼不及時把垃圾放到簍子?

你這個男朋友做的真是太糟糕了。

【雷點】

你可能更多的是想關心對方,卻一不小心變成對對方指手畫腳,居高臨下指責批判,讓人不愉快,對你敬而遠之。

【正確方式】

不評價行為,只敘述對自己的影響和感受。

有一個電影叫《撒嬌的女人最好命》,之所以說會撒嬌的女人可愛,是因為,懂得如何撒嬌的女孩從不會直接指手畫腳評價伴侶:「你是我的男朋友,你怎麼能這麼對我?」,而是從「我」出發,「這件事,真的讓我很受傷」

同樣的事,你是想讓人不快,還是惹人憐惜呢?

【常用話術】

  • 你這樣,讓我很難做/為難/······

6、安慰失戀/難過的朋友

愛思考的小金牛:如何用一句話來安慰失戀的人?

7、熟人問你借錢,怎麼委婉禮貌地拒絕才不會傷感情?

這部分的內容我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在我的公眾號,有興趣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小金牛成長日誌】回復關鍵詞【借錢】即可查看

8、人際衝突

【矛盾的主要原因】「一件事情,兩個版本」

面對同一件事時,每個人都有一個專屬自己的角度版本。

  • 在我們自己的角度版本中所有行為都是有原因的、有苦衷的;
  • 而所有外在的、來自他人的反彈和質疑,對我們來說都是缺乏體諒、胡說八道的,甚至是挑釁的。

【舉例】小明和小牛同住一個寢室,小明習慣早睡,而大牛是個夜貓子,常常開等到半夜。為此兩個人總是鬧得不愉快,矛盾甚至上升到了人品問題。

  • 小明的版本:大牛晚睡只不過在打遊戲,也沒幹什麼正經事。而自己每天要早起,第二天才有精力做事。所以這意味著,不光是生活習慣的差異,更意味著大牛這個人懶散、貪玩、沒有教養不懂得尊重他人!
  • 大牛的版本:白天壓力太大,才想趁著晚上打打遊戲放鬆一下,何況有時候確實在溫習功課,而小明一大早總是吵到自己,我都忍了,現在又得寸進尺,連我都要管。這不僅是生活習慣差異,更意味著小明嬌生慣養、干涉別人、小題大做、惡人先告狀!

【誤區】溝通時直接陳述各種事實讓對方知道他有多過份你以為你對事不對人,而事實上你是在攻擊對方的那個「版本」。

【小訣竅】宣洩情緒、表達不滿之前,先做一些鋪墊:只描述自己的感受

先向對方說明,我接下來要說的只是我的感受而已。暗示對方我講的可能不是客觀事實,降低對方被冒犯被攻擊的感覺。這樣對方更容易心平氣和聽進去你的批評建議。不至於讓對方的過度防衛引發反彈。

  • 抱歉,這或許不是事實,但我難免會覺得你晚上不睡覺只是因為貪玩。
  • 抱歉,我知道你希望我早睡,不是故意要干涉我的生活,但我總是忍不住會有這種感覺。

【話術】

  • 你知道我這個人有點作(敏感或受傷),不過我確實感覺到······(直白表達自己,不要隱忍)
  • 抱歉,這或許未必是事實,但我難免會有這種感覺······

9、溝通時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

【適用場景】情侶吵架、被冒犯、帶情緒溝通的場景

【誤區

  • 「有情緒」代表:不理性,所以是不應該的、低能的、缺乏自控力的表現
  • 需要儘快克制、壓抑、擺脫、假裝理性

【後果】

因為不承認自己的情緒,一旦別人問起「你是不是在情緒中」,就會認為是一種指控,從而關上溝通的大門。

【錯誤方式】

A:你生氣了?

B:我沒生氣!

A:那你為什麼不開心?

B:我沒有不開心!

A:那你說你現在是怎麼回事?

B:你管我怎麼回事!我說了我沒生氣,沒有不開心!······

【小訣竅】

1、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坦陳說出來

2、提前告知情緒進度從不生氣-—有點生氣—很生氣—氣到爆炸

【話術舉例】

  • 我正在氣頭上,不想聽什麼大道理,就算有天大的事,也等我消了氣再說。
  • 你這個笑話一點都不好笑,再這樣我可要生氣了。

-------------------------------------------------我是分割線-------------------------------------------------------

也許你會說,說句話而已,幹嘛考慮這麼多,活的累不累啊!我只是無心之說,你要不開心,那隻能怪自己玻璃心咯。

但溝通這件事,影響著我們生活和人際的點點滴滴,那些我們願意和他交往的人,讓你感到舒適的人,不是因為會說討人開心的話,而是把自己的每句話都做了精心的改造,尊重對方的感受。

「好口才」是因為「好用心」,如果你懶的用心,那麼在撞碎別人玻璃心的時候也別怪為什麼自己被玻璃渣子割得滿身是傷了哦~

------------------------------我還是分割線-----------------------------------

【關於作者】愛思考、愛研究說話的小金牛

公眾號:【小金牛成長日誌】

若對提高溝通能力有興趣,關注個人成長,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小金牛成長日誌】,不定期分享各種溝通技巧、學習成長故事。期待你的到來~

想了解【熟人問你借錢,怎麼委婉禮貌地拒絕才不會傷感情?】回復【借錢】

如果工作太忙沒時間一字一句啃書,可在公眾號後台回復【話術】,領取《好好說話》這本書的思維導圖筆記哦~

有圖有真相

收藏的朋友,點個贊再走咩……


推薦閱讀:

一時衝動罵了丈母娘該如何挽回?
自己的姓氏經常被人調侃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有一個智障朋友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戀愛兩年,男友沒有讓我見過他的朋友,是什麼心理?
相親能遇到美女嗎?

TAG:溝通技巧 | 人際交往 | 溝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