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與美國能在二戰大動干戈以後處到如此友好關係?

二戰給世界人民都造成了沉重的創傷,美國在廣島和長崎的兩顆原子彈至今依然有諸多道德紛爭,也是日本歷史上無法忘卻的傷痛。而對於我國,日本在國內的細菌戰或者大屠殺之類也時常被人提起。想問的是,相較於日本與美國戰後的友好關係,為何我國與日本的政治關係卻如此緊張?除去領土紛爭,國民至今仍舊對二戰的傷痛念念不忘,那為何在日本與美國的關係中未出現此類的情況呢?


國際關係的問題,不回推到當時的歷史背景,就難以理解。這正如我們每個人也多次曾經想過,當時如果跟那個同學搞好關係,或者申請了另外的高中,人生就會大不相同。但用客觀的眼光來回看當時的判斷,便明白當時的環境下,其實並不存在其他的選擇,不是么?

作為眾所周知的背景,二戰結束後美國作為聯合國的代表承擔了日本佔領的任務(部分背景請參見作為二戰的戰勝國,且有美國的邀請,中國為什麼不佔領日本?且放棄其戰爭賠償?)。而當時的時代背景,則是在「協約國」與「軸心國」的對立之後,迅速浮上水面的「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對立。

而這一對立,其實由來已久,甚至可以追溯到一戰時期:

早在1917年俄國革命期間,西方各國便紛紛支持與蘇維埃政權為敵的舊俄國軍隊、白俄軍隊和哥薩克軍隊,跟十月革命的共產黨人發生了正面且慘烈的衝突。由此在蘇聯政權萌芽期便種下了「與西方對立」的種子。而隨著蘇聯秉承著列寧倡導的「輸出革命」理念,以蘇共為主的共產國際開始在西歐各國暗中支持工人階級罷工及暴動,加深了西方各國對蘇聯這一共產主義意識形態新政權的對立。英國在20年代宣布與蘇聯斷交,美國更是直到30年代都不承認蘇聯政權。

在蘇聯和美國被捲入二戰之後,美英蘇三巨頭之間的協議基本上是以「戰時臨時」的名義所簽訂的。即便美國通過戰時租借法案來支持包括蘇聯在內的歐洲戰爭,但事實上當德國大舉進攻蘇聯時,英法回撤英倫三島的「保留實力」的做法也讓斯大林頗為生氣。在諾曼底登陸之前,蘇聯也多次強烈要求盟軍提前登陸,以減輕蘇軍的作戰壓力。由於這些彼此間的誤會,在戰爭結束之後(甚至是戰爭結束末期),蘇聯和美英便意識到戰後世界的對立是不可避免的,開始分頭準備戰後的布局:蘇聯出兵中國東北,確保其在遠東的戰略布局;美國和英國極力收回其在東南亞及太平洋的原屬地,以確保亞洲地區的落腳點;就算是對德國的佔領,美英法也堅定地與蘇聯分而治之。一句話,二戰結束之日,在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立即形成了新的「前線」。

而日本的戰略位置,其實更是要害:蘇聯在遠東地區已經確定了外蒙古和中國東北的控制權。更重要的是,蘇聯在遠東地區的本土幾乎未受破壞,日本關東軍的繳械投降反而給蘇聯貢獻了大量軍備。另一方面,無論是菲律賓還是印度支那,美英法屬地的工業水平和裝備都不足以與蘇聯的力量相抗衡。而彼時的中國大陸,更是內戰一觸即發,一旦開戰則必然是美英蘇的一場「遙控戰爭」。

美國事實上別無選擇:佔領日本和朝鮮半島作為牽制,否則蘇軍必然席捲整個東亞。

日本也別無選擇:要麼接受被美國佔領,要麼等著蘇軍從北方登陸,美蘇在日本本土開戰。

朝鮮半島當時暗流之下的龍爭虎鬥,其實便是一例:北有蘇聯扶植的金日成,南有美國佔領下上台的李承晚。日本耳濡目染朝鮮半島的局勢,選擇前者是必然的結果。

於是便是我們看到的頗為戲劇化的結果:兩個大動干戈的國家,用最快的時間修復了「感情上的裂痕」,實現了利益一體化:美國獲得了遠東地區的根據地,日本獲得了國家的「大部分」統一以及相對自由的發展機會。

至於兩個國家如何修復感情,那便是如何政治宣傳和如何書寫歷史的問題了。而題目中問到的「我國與日本的政治關係為何如此緊張」,請參考前一句話。


美國不記仇,有仇當場就報了。。


看了大家的回答,覺得缺乏一些更細節的東西,所以我想在這裡補充一下,因為你只有知道美國人到底在日本的土地上做了什麼才能真正理解他們現在的國際關係。但是我想先讓大家明白兩件事,第一個是美國幫助日本經濟發展這件事完完全全是誤打誤撞,並不是刻意為之,然後再先說一句比較極端的話,如果戰後日本沒有美國,日本現在什麼都不是。我個人覺得這跟美國人大氣一點關係都不沾邊,但是有一些點確實可以證明美國的行為是在從人權角度出發的,美國在近代單邊主義的國際體系的下一直扮演一個超級大國的角色,但美國與傳統超級大國的行為又有本質區別,歷史上的超級大國多以擴張為主,而美國則是一個以經濟利益為主導的商業大國。以這個為前提,對於日美兩國關係,我主要是從日本戰後經濟復甦這部分跟大家分享一下。

日本戰後第一階段:日本戰後重建 1945—1956

日本戰後第二階段:日本經濟奇蹟 1957—1973

日本戰後第三階段:日本泡沫經濟 1974—1992

日本戰後第四階段:日本經濟停滯 1992—至今

1 ,1945年的時候日本戰後投降,被一個叫做駐日盟軍總司令部(General Headquarters)的組織所支配,名義上是以國際盟軍的角度,實際上是被美國所支配的組織,因為那個時候的歐洲戰勝國都在考慮對於德國戰後的問題,還沒有空閑來思考東亞的利益問題,而美國人在這一部分的意識已經甩開了所有的西方國家。而實際上日本的最高統治者已經變成了盟軍總司令道格拉斯(Douglas MacArthur)。就下面那老鐵。之所以說盟軍總司令是最高統治者的原因是因為那個時候美國人已經不關心日本民主的選舉結果了,我行我素地隨意制定經濟和各方面政策(下面會提及。)美國人的最根本原因掌握日本的政權,最主要的是想去除日本的軍國主義和以封港令為主要方式禁止日本出國以達到懲罰制約日本的經濟的目的,當今的國際政局是以民主製為主導的「國際社會」,以美國為主導的民主西方國家一直在全世界推行民主化,成功轉型了一部分根本國情不適合民主制的國家,而對於日本的初衷也跟推行民主化並無太大差異。這也是為什麼我說美國誤打誤撞扶起了日本的根本原因之一。

2.削弱財閥勢力。支持日本戰時各種經費運作的正是四大財閥,他們分別是三井、三菱、住友、安田,旗下有很多當時的銀行巨頭,比如富士銀行,佳友銀行,千代田銀行,大和銀行等。美國人對於這四家財閥當然恨之入骨,對於削弱他們的計劃也是蓄謀許久,首先美國人做的第一件事,制定了反壟斷法案來削減財閥的勢力,最根本地導致了很多大公司分解成了中小公司,舉一個例子,曾經讓日本人深為榮耀的日本制鐵,分解成了富士制鐵(FUJI IRON)還有八X制鐵(YAWATA IRON)原諒我大家,那個X我實在不知道漢字怎麼讀,所以打不出來,只知道日語怎麼讀。。。漢語太差了沒辦法啊。。。以制鐵業為例子,中小公司數量的增加,直接增加了市場的競爭力,降低了市場價格,同時導致了全日本上上下下的其他附帶產業被帶了起來,第二個改革是企業改革,為了改變日本財閥殘餘的企業舊勢力,美國政府選擇直接解僱了曾經的企業高層,換了一批新人,從根本撼動了日本財閥的根基,不過美國政府卻選擇沒有大肆解僱日本的政府官員,這一點我後面會講。美國:我也沒料到我幫了日本。。。。

3.工人階級的民主化。就像我剛才所提及的,美國人對於日本的另一個貢獻就是成功地把民主制度引進了日本,上到政府制度,下到工人階級的民主權,美國人在企業改革當中增加了很重要的一個組織-那就是工會的建立,從此讓日本工人有了一個大喇叭,可以去和企業高層共同談判工人利益問題,也允許工人可以集體集會對於企業政策制定的種種不滿都可以說。不過,美國人這麼做不只是想把民主這種東西帶進日本,更重要的還是通過增強工人的權利來削減財閥的根基。但美國的這一做法,又再一次幫助了日本,這一次更強了,不但加強了人權,還徹徹底底地改變了日本的企業文化。美國的這一政策直接導致了工人階級和企業的凝聚力,大大地提高了日本企業的效率,同時在一時期,日本的製造業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為後期的日本經濟奇蹟當下了幾乎完美的基礎(JAPANESE ECONOMIC MIRACLE)。同時,企業為了更好地籠絡人心,真心希望自己的員工能好的為自己服務,演變了一個制度,大家想的沒錯,就是我們今天所熟知日本企業的終生僱傭制度。更為重要的事情是,這一時期日本出現了大批中產階級,從根本增強了日本的國內。美國:「真的是我不小心。。。。。」

3.土地改革。在二戰前,日本的土地分配跟中國戰后土地分配有些類似,就是大部分的土地是地主家的個人財產(ZINUSHI),美國人這次就很乾脆了,直接把土地強制轉讓給了農民階層(KOSAKUNIN),改革的內容也相當地粗暴,只允許地主階級最多擁有一公頃的地(當個安靜的美男子地主真的難),其他剩餘的地強行要求政府買走,重新分配給農民階層(感謝美帝爸爸,愛你么么么),農民階層不但開心啊,不單單是有地了,最主要的是我們還有錢了!所以這個政策的結果就是直接增加了農民階層的總收入。這個政策,日本當局其實是支持的,因為他們也早想這麼做,但無奈違反了日本土地產權法(JAPANESE PROPERTY LAW),無奈不能實施,但是美國人做了他們不能做的事情,而且還是在日本這麼特殊的情況下,所以這件事的結局就是政府開心,人民開心,美國人也開心,但是留下了地主一個人在角落裡哭泣。。。

4.與日本政府的關係和以上這些問題所帶來的其他附屬問題,我知道大家肯定特別好奇,美國人你TM在人土地上這麼放肆,日本人你不生氣么?實際上,還真的是日本政府不生氣。首先吧,日本這個民族的民族性就是如果你真的把我徹底打敗了,任你擺布,極度崇拜強者。當然還是有其他原因的,據數字統計,美國政府在實行這些政策的時候共解僱日本企業高層20萬人,但你猜他們解僱了日本政府多少人?只有不到兩千人。所以這就是我一開始說,美國人非常從人權主義這個點考慮,美國人很聰明,知道如果想要改革,就必須要了解當地的文化,所以說我們需要政府從日本的國情角度來給我們提供製定政策的支持,說白了,就是給點建議吧,所以這個時期GHQ與日本政府的關係一直很微妙,屬於互相依賴的狀態。奇蹟的是,美國人這麼放肆,日本國內一次民眾起義,恐怖襲擊,階級矛盾一點也沒有,真的是一點也沒有。還有一個原因是,GHQ因為防止日本軍國主義的再次崛起,解散了共六百萬士兵,不計其數的戰爭時期使用的各種武器,為日本日後經濟發展提供了足夠多的人力和其他資產,但是有一個問題來了,日本戰後國內一片貧窮,很多人都飢腸轆轆的,雖說農民階層富裕了起來,但是突然多了這麼多人,吃飯問題還有待解決。這個時候怎麼了?美國老爹開始給民眾送了救濟糧。

5.日本相關時期的經濟問題,為了接下來的分享,我不得不大概介紹一下當時日本的經濟問題,其實主要是兩點,封港令(EMBARGO)以及通貨膨脹(INFLATION)。封港令是什麼鬼啊?簡單來說,就是二戰戰勝國為了制約戰敗國經濟崛起的手段,再簡單點,就是限制進出口。日本這個國家,本身就缺乏自然資源,極度依賴進口,如果不進口,人吃不飽,工業化及戰後重建就沒辦法完成,更別提出口了,被盟軍看得基本死死的,沒吃的,更沒錢賺,這就是當時日本的尷尬境地。所以,封港令導致國內的資源供不應求,價格飛漲,再加上戰後缺乏有效的金融體系和大量反田的六百萬士兵的人口壓力,導致國內的飛漲不是一般的快,所以經濟術語,被稱為惡性通貨膨脹(HYPER-INFLATION)。這個時候國際復興銀行出現了(RECONSTRUCTION FINANCE BANK),為日本企業提供了很多企業津貼進而降低日本企業成本,最終達到實現降低物價的目的。同時政府發行了大量債券,日本中央銀行為了購買了大部分政府所發行的證券提高了日元的貨幣供應,結局就比較悲慘。根據統計,1945—1950年,日本在這五年里平均年GDP增長百分之九點四,通貨膨脹率高達百分四十四點四,但奇蹟地是失業率只有百分之一。就在決定民族危亡關鍵口的時候,救星出現了,那麼他是誰,當然是日本的爸爸,美國人。

6.「道奇路線」(THE DOGET LINE)的出現。先介紹這個很強的老鐵約瑟夫·道奇,曾任美國芝加哥銀行主席,為日本和德國制定了道奇路線,並使得這兩個國家的經濟逐步恢復穩定,大家記住,只是穩定,但是為日後兩國的經濟崛起奠定了不可磨滅的基礎。簡單而言,他對於日本的經濟改革主要在於四方面,第一方面,解散國際復興銀行,減少了復興銀行對於日本公司的津貼。第二方面,儘可能地介紹外界對於日本市場的干預,任由市場的"看不見的手「來自動調節。第三方面,儘可能地介紹日本政府的預算及投資來減少貨幣流通,同時增強收稅效率,目的與減少預算相同。最後方面,也是我個人覺得最重要的方面,持續穩定日元對於美元的匯率是360比1,進而以較為低的價格成本出口給其他國家。但是道奇的路線似乎在實施不久後出現了一些問題,日本經濟由於投資過於蕭條,竟然出現了倒退的情況,同時因為大公司缺少了銀行的津貼,工人大規模失業。還有,過為嚴厲的稅收政策讓日本民眾叫苦不迭,再加上失業的群眾,很快工會開始抗議,民眾開始鬧意見,這也是美國人頭一次對於日本的政策受到了日本民眾的反對,在重建時期也是唯一一次。

7.轉折點:朝鮮戰爭!從1950年6月至1953年7月的朝鮮戰爭是日本經濟發生轉變的歷史事件。首先日本成為了美國軍隊的大後方,最主要的是軍需資源的提供,通過對於美國出口的形式成功抵消了道奇路線所帶來的經濟蕭條,救回了日本經濟一條命。因為日本在東亞的特殊地理原因,以及當時防止社會主義的擴散,幾乎快快提前了日本經濟獨立的時間。因為前期所積攢的人力及其他資源,日本市場的大門終於能夠打開,終於在1951年日本重新獲得了獨立,經濟穩定委員會也同時在1956年的時候對全世界宣布:「戰後重建時期已經結束。「從此,日本開始了人類歷史上少見的經濟崛起,僅僅用了十八年時間就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史稱」日本經濟奇蹟「,而這個時候美國人同日本的關係也不再是單方面抑制了,而逐漸變成了一種合作互利。

哎呀,因為我比較懶不太喜歡打字,如果大家還喜歡的話就支持一下~如果有人看的話,我就接著寫,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日本經濟奇蹟及在這期間和美國關係變化發展的東西,也同時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哦,互相交流一下~謝謝大家!!!


不應該以純粹的利益來考慮美日關係,也不應該以簡單的國民性來考慮國家關係。

美國的做法當然是出於本國利益考慮,但他的著眼點並沒有想的那麼低級,並不是像草履蟲一樣簡單的趨向利益關係。

這裡邊實際上涉及到了二戰後西方國家的政治倫理,或者對外交往的基本準則。

本世紀經歷了兩次大戰,第一次大戰把歐洲整整一代年輕人的生命浪費在了戰壕里,第二次大戰把算得上文明世界的國家全都拖入戰爭,在幾大洲幾大洋同時開戰。這麼兩次巨大而切膚之痛的戰爭,歐美學到的,不是落後就要挨打,不是槍杆子里出xx這麼簡單的道理,付出這麼大的代價學到的道理必然是很深刻的:

第一次大戰怎麼打起來的?歐洲在一次大戰之前,外交是沒有道德觀的,只要都承認維也納體系的基本精神,即大家相互承認對方皇室的正統合法,不一門心思的想著怎麼顛覆對方政權,那麼在這個基本的共識下,為了本國利益怎麼玩都是合理的。今天A跟B簽個條約,說只要C打你B我就打C,明天A跟C簽個條約,說只要B打你C我就打B (一般來說英國最喜歡扮演A的角色),那這個A到底算那邊的?他到底喜歡誰?

那個時候外交是沒有道德判斷的,也是沒有意識形態的(但拿破崙三世很喜歡意識形態主導外交),這點和我們現在很不一樣。

普法戰爭之前,英法本來是對頭,法俄也是傳統對手,普魯士一盤散沙,奧匈帝國日薄西山,法國號稱歐洲最強,其實外強中乾。結果俾斯麥統一德國之後國力大增,法國頂不住和英國結盟,德國轉而尋求俄國的支持,結果一番運作下來,德俄又成敵人,德國坐擁最強國力,卻被逼到了牆角。這玩來玩去,其實是玩成了死結。

所以看對於一戰的反思和分析,比較常見的一個看法是,一戰不存在一個明確的點,改變這一個點的走向就可以避免戰爭。一戰前的國家關係類似於一條越走越窄的死路,隨著時間不斷的接近14年7月,各主要國家被複雜的條約和博弈所束縛,選擇越來越少,到了7月中旬,實際上開戰已經成為對所有國家而言的最優選項。

那麼一戰之後大家是怎麼反思的呢,第一個就是德國的崛起是最大的問題,只要德國還像以前普魯士等公國一樣一盤散沙,法國就不用擔心德國強大的實力,歐陸就可以維持均衡和和平。所以法國就放手往死了弄德國,賠巨款,割地,不但把普法戰爭中丟的割回來,還要拿德國人最好的地,讓他永世不得翻身。

第二個反思就是,國際關係不能在延續傳統政策,應該建立一個新興的國際關係。這個新興的國際關係包含的幾個重要方面,一個是道德判斷,即在國家間交往中,是存在的道德準則的,這就要求大家不要搞複雜的秘密條約,不要無限發展軍備(還有不搞種族歧視什麼的,反正自此以後,開打之前一定要先抹黑敵人,兵馬未動,輿論先行)。一個是集體安全,即試圖建立起一個足夠大也足夠堅固的聯盟,小國可以通過加入這個聯盟,避免被大國蠶食鯨吞。而大國也因小國保持獨立,避免敵對大國不斷膨脹從而改變力量對比。

然而在這兩點反思形成的制度下,二戰還是爆發了。

空前的戰爭規模,也簡單而直接的宣告了前面這兩個反思完全失敗。這些得自一戰的反思,最初可是被人寄予厚望的,當時一戰號稱結束所有戰爭的戰爭。大家是指望這些思想形成的制度:凡爾賽合約和國際聯盟,帶來永久的和平,結果呢,只帶來區區二十年的和平和另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戰。

二戰之後,只好接著反思,吸取一戰爆發的教訓,更新這些理論。

其更新之一,就是不要搞死自己的對手。不管之前打得如何天昏地暗,打完了,不但要做好朋友好夥伴一起玩耍,還要歡天喜地心甘情願的幫人家重建(當然帶頭挑事的必須弄死)。

如果這中解釋在某些現實主義者眼裡太過理想化,那麼我給一個更加符合現實主義胃口的解釋:除非使用現代社會無法容忍的手段,諸如大規模屠殺,遷徙,流放(約瑟夫笑了),否則是不可能長期的壓制一個m族國家。而壓制的手段所激起的仇恨,則會成為滋養下一場戰爭的沃土。

換句話說,二戰之後,戰勝國不會再像一戰後那樣試圖肢解並凌辱一個大國,永久的解除其大國地位。這一點不單是當時少數政治家的看法,也被當時的一般民眾所接受。

從這裡回到問題,一戰的悲慘,和一戰後對德國處置不當而造成更大的悲劇,是戰後美日維持友好關係的根本原因。

而另一個更新,則是關於集體安全理論的深刻認識,那就是集體安全需要強有力的執行。前面說一戰前並沒有一個點,可以輕易的改變歷史走向。二戰則不然,不管是哪國的歷史,哪一個人的回憶錄,都會痛心於綏靖主義政策錯失了一個又一個阻止納粹德國的機會,鼓勵了希特勒的野心。而這些點之中最要緊最公認的,便是德國軍隊進駐萊茵區,彼時法國軍隊依然是歐陸最強,希特勒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法國排出一兩個師加以制止,德軍必然按照之前得到不做抵抗的指示回撤,希特勒對於領土的野心會被扼殺在萌芽階段,更重要的是這還會對希特勒的尚不穩固政治地位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

關於二戰爆發的原因痛心疾首的反思,使西方的政治家們學到的是這樣的內容:奉行集體安全的聯盟,必須要有足夠的意志和決心,在任何不利情況下全力反擊對於其成員國的任何侵略行為/安全威脅。唯有這樣才能傳遞出足夠清晰的信號:與一國為敵即是與整個聯盟為敵。而只有這樣的信號得以清晰的傳遞到潛在的對手並使敵對國家相信,才最終得以避免戰爭。

這一概念不但催生了北約(以及華約),還是核保護傘(核攻擊我的盟友即等同於核攻擊我。必然會遭到核反擊。),多米諾骨牌(一旦一國淪陷,這一區域其他國家也將紛紛淪陷)等眾多政策的核心概念。

其實還可以解釋的更加直白一些,那就是有點像理性的瘋狗,兩方都是理性的,同時兩方都保證對方只要施加以哪怕最輕微的傷害,都會不計後果毫無理性的反擊。只要這個信號能夠清晰的傳達,反而能維持和平。

了解了這一個概念,就能了解美國在朝戰,越戰,第一次伊戰中的目的:清晰的傳達信息。

而美國對於日本的保護,同樣也是基於類似的出發點。

它和日本以及韓國菲律賓之間的緊密關係是基於集體安全保障這一傳統觀念建立的。

最後,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的確是利益關係,但現代國家謀求利益並不像小孩爭強玩具一樣簡單。


謝邀。日美關係源遠流長,整個日本的近現代史或多或少都存在美國的影子。整理脈絡出來理解比較好。

1853年,佩里率4艘軍艦來到日本,使當時閉關鎖國的日本人第一次見識到了什麼是真正的近代國家的軍事力。當時的情景用佩里的狂歌可以概括:

「泰平の眠りを覚ます上喜撰たった4杯で夜も眠れず「

沉浸在泰平美夢中的日本人如同飲下4杯(同時可以指代4艘)上喜撰(名茶,與」蒸気船」同音)一樣,再也無法安詳入眠。

至戰前,日美之間修訂了《日美和親條約》以及《日美修好通商條約》。1860年開國後,日本派出遣美使節前往美國舊金山,兩國一度關係十分友好。

1863年發生了下關戰爭(1863下關事件,1864馬關戰爭),長洲攘夷志士不滿幕府開國,尊皇攘夷,與英荷法美爆發衝突。

同期發生的還有美國南北戰爭(1861~1865)以及明治維新(1868)

日美關係受到極大損傷。明治政府為了廢除之前的不平等條約,派出了岩倉使節團。1872年3月4日得見美國總統格蘭特。1878年開始協定修改日美之間的不平等條約,由於列強阻礙以及美國的不配合態度,直到1911年通過《日美通商航海條約》的修改,才得以恢復關稅自主權。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日本在遼陽,奉天會戰,日本海海戰均取得勝利。但當時日本的國力已經接近極限,所以向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希望美國可以介入日俄和談。西奧多·羅斯福於1905年6月9日召開和談會議,日俄之間締結了朴次茅斯和約。但朴次茅斯和約招來了日本國內的極大不滿,甚至產生了暴動。後來美國試圖介入南滿洲鐵路,提出鐵路中立化,遭日俄反對未通過,期待通過講和從中國獲取利益的西奧多·羅斯福算盤落空,自此傾向於反日。美國民間對亞洲人的種族歧視日益嚴重(黃禍論),日美關係急劇惡化。

1908年日美締結Root-Takahira Agreement,美國承認日本對滿洲,朝鮮的支配,日本則承認美國對菲律賓,夏威夷的支配。

1914年,日本根據日英同盟,對德宣戰。1915年,對中國提出21條。當時的美國務卿威廉·詹寧斯·布萊恩對此書面提出不滿。1918年俄國革命,美國提議日美共同出兵西伯利亞救援捷克斯洛伐克軍團,美國對日本出兵數以及佔領西伯利亞鐵路的事件提出抗議。

1919年巴黎和談。同年2月國聯規約委員會召開,日本代表提出廢止種族歧視的提案,雖然得到過半數國家的贊成,被伍德羅·威爾遜突然以「必須得到全會通過才能生效」的理由否決。5月日本繼承山東省的德國權利,美國反對,上院拒絕批准凡爾賽合約。同時迫使日英同盟於1923年廢除(華盛頓會議,4國條約,9國條約)。

1924年7月1日美國通過排日移民法(Immigration Act of 1924),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同年12月12日日軍機在長江炸沉USS Panay, PR-5。1938年美國廢棄日美通商航海條約,1939年,兩國正式進入無條約時代

隨著美國指責日本為侵略國,實施石油禁運,資產凍結,日美關係走到了戰爭邊緣。1941年12月7日,爆發了珍珠港事件,之後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所以美國在戰前(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對於日本來說,扮演的並不是一個很光彩的角色。猶如列強之於中國。

戰後美國又做了些什麼呢?盟軍佔領日本,建立GHQ,1952年4月28日條約廢除,日本再次成為獨立國家,成為了美國的同盟。根據舊金山合約,美國在經濟上強力支援日本,通過日美貿易,日本經濟於1954年得以改善,漸漸取回自信。從1950年代到1960年代,日本渴望進一步的獨立,學運,美軍基地問題等等,日本民眾對美國的態度走向了兩個極端。由於美國的幕後操作,漸漸向親美的方向轉化。

美國幕後操作了些什麼?這就要問問安倍晉三的祖父岸信介了,身為甲級戰犯,被美國佔領當局認為有利用價值,從絞刑架上救了下來。為日美安保條約鞠躬盡瘁,促成了日美軍事同盟,作為回報,美國歸還了所有從戰爭中獲得的日本領土(也順帶種下了釣魚島問題這顆危險的種子)。

1971年尼克松訪華,次月美國單方面提高10%關稅,同年12月19日美元兌日元大幅度調整,日本金融危機。日美關係再次低落。

雖然1971年為止日美雙方在政治,經濟的領域上產生了諸多問題,但基本維持了良好的合作關係,這段時間兩國關係走進了一個新的階段,隨著世界形勢靈活調整。美國在政治,特別是安全問題上為日本做出了巨大貢獻,經濟上也讓日本有了前所未見的成長

1970年代有越南戰爭,中東危機。美國對日本的防衛政策產生不滿。國防部長James Rodney Schlesinger公然批評日本對東亞安全保障沒有做出足夠貢獻。日本政府受憲法制約,無法增強自衛隊(強化自衛隊是美國的想法),以更加積極地負擔美軍基地的開支作為回報。1976年兩國成立安保協議委員會,確定了日美聯合防衛的大方向。

經濟上大體由於市場秩序維持協定,緩和了許多貿易摩擦。美國在這時候提出了農產品進口自由化,資本投資自由化等等要求,可以直接聯繫到最近的TPP和廣場協定。

1979年蘇聯侵攻阿富汗,日本迅速對蘇聯實施制裁。

1981年,日本回應美國要求,開始承擔日本周邊的海上防衛責任,增強支援在日美軍,強化自衛隊。

1980年代廣場協定,日美經濟摩擦,Japan bashing,日美構造協議(Structural Impediments Initiative (SII))。捕鯨問題,對日貿易赤字就是這個年代誕生的。

順帶一提,2010年隨著美國對中貿易赤字,美國對中國的態度急轉直下,與這個年代對日本基本是相同的。

這段時期,日美在軍事上的關係持續惡化。日本再三對美國表現出不合作態度。

其標誌性的事件就是兩伊戰爭時期美國要求日本派遣自衛隊到波斯灣,日本以違反和平憲法為由拒絕。

經濟上,日本也表現出了不合作態度,再三反對對外國產品開放市場。日本在1980年代成為世界主要債權國,對美投資僅次於英國。經濟有著暴發性的增長,直到廣場協定出來,把一切都毀了。

1980年代末,東歐社會主義陣營崩盤。美國重新評價日美同盟,正準備逐漸削減亞洲軍力的時候。有位小兄弟讓美國打消了這個念頭。

朝鮮

1990年代初期,日美關係一度堪比二戰前,充滿了不確定。但由於長期維持軍事同盟,逐漸變強的經濟相互依存,推進民主主義價值觀,構成了強力的多面關係。通過經濟交流促進了科學,技術,旅行,文化等等對彼此的進一步了解。雙方國民彼此認為兩國之間的關係關係到生死存亡

但1993年隨著日美政權的交換,日美關係重新進入了充滿不確定性和摩擦的時代。主要集中在經濟方面,產生了諸多貿易摩擦。

1993年末,日本以削減國內穀物生產為代價,允許進口一部分大米。

1994年5月,日美進行了關於貿易摩擦的高級別的會談,會談以失敗告終。同年10月日本向美國開放三個主要市場。

進入新千禧,日美因中國崛起重新站在了一起。同盟進一步得以強化。日本民主黨雖然試圖改變局勢,離美親中,何奈自身能力不足,反被中國利用,演出了一場長達4年的鬧劇。只能讓身為岸信介第二的安倍晉三率自民黨重新得以掌權。

總的來說,日美關係並不涉及意識形態,近代日本開國以來雙方經歷過無數次對立與友好。在強大的美式政治面前,日本人在對大局的掌控上接連失手,其他答案有知友以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來揶揄日本,我個人覺得還是很準確的。

只是,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這160多年的日美關係史,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呢?


友好?友好嗎?

好吧,至少日本人對米國人很友好。

什麼,沖繩人不同意?誰在乎~

對東京來說,沖繩人這個概念基本就和自己領土上的野生動物差不多~

說穿了美國二戰後就算是徹底的奴役了日本。在政治、軍事以及經濟,甚至是思維上將其完全的肢解、改造,讓其完全成為了自己的一個外部掛件,還是可拋式的。不要說反抗,脫離了自己活下去都很困難~

那為什麼日本人為啥沒有對此不滿呢?

很簡單,以奴制奴嘛。只要多了中間這層關係,絕大部分的怨氣就到不了這些始作俑者這裡,這招自歐陸殖民時代開始就被各大列強所沿用,可謂屢試不爽。

唯一的區別也就是沒掛著「美屬」的名號而已了。

所以說啊,主權對國家來說真的是無以復加的重要。


亡國:日本人民幸福的起點

老郭學徒

當麥克阿瑟將軍的座機降落在東京機場,當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將軍走出飛機踏上日本的土地,儘管他沒有穿軍裝,也沒有攜帶任何武器,更沒有舉行什麼入城式閱兵式,但這一刻,1945年8月30日下午2時5分,對於7000萬日本人來說,依然是前所未有的恐怖和殘酷,亡國,亡國,亡國,終於變成現實了。

日本人從來沒有做過亡國奴,甚至日本本土從來都沒有被異族佔領過。1274年和1281年,強大的不可一世的蒙古大軍曾經兩次進犯日本,但都被神奇的海風擋住了。


但是,自從1853年美國海軍准將佩里率領艦隊
造訪日本以來,自從西方人向日本人展示了「西方那一套」的強大以來,日本人,尤其是精英之士,意識到亡國的危險就在身邊了。從那以後,他們一直恐懼著防範
著「亡我之心不死」的西方人的入侵,竭盡全力避免亡國噩夢變成現實。為此,他們發起了明治維新,搞起了開放改革;他們奮發圖強,擴張國力;他們還把防禦的
心理邊界和現實邊界一再外延,不惜發動侵略戰爭,不惜先下手為強挑起世界大戰。然而,在付出了七十多年的努力之後,在付出了慘痛的血腥的代價之後,在把日
本的城市變成了焦土瓦礫之後,還是沒有擋住亡國這一天的到來。


日本終於亡國了。


沒有料到的是,亡國給日本帶來的不是千百萬人頭落地,不是受幾茬苦遭幾茬罪,不是被欺凌被壓迫被宰割,而是:


亡國給日本人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幸福。


我們來看看,以麥克阿瑟為首的美國佔領軍當局在佔領日本之後都做了什麼,在征服的土地上,在無條件投降的日本國土上,勝利的征服者們究竟做了些什麼。

(1)
還是在飛往日本的飛機上,也就是1945年8月30日,麥克阿瑟就向他的幕僚們談起了他統治日本的設想,歸納為兩個要點:


第一點:剷除日本文化和行為中對外侵略的因素;


第二點:促進民主在日本成長。

(2)
麥克阿瑟抵達日本後,下令釋放了被日本政府長期關押的包括許多共產黨人在內的政治犯,一貫反共的美國人解放了身陷囹圄的共產主義者。1945年10月,這些出獄的共產主義者合法地組建了日本共產黨。

(3)
1945年8月25日,美國佔領軍允許日本婦女建立自己的組織;9月,公布了給予日本婦女選舉地位的法案;12月17日,日本婦女歷史上第一次獲得了選舉權。


(4)

1945年10月11日,麥克阿瑟發布公告,解除了對報紙的禁令,日本實現了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麥克阿瑟在公告中還特別指出:要實現憲政體制自由化要解放婦女,鼓勵成立勞工組織,學校實行更自由的教育,實行經濟制度民主化。

(5)
1945年12月22日,頒布了《工會法》,工人階級真正地擁有了自己的組織。1946年9月27日,頒布《勞動關係調整法》,其中包括禁止企業開除或歧視罷工工人的條款。1947年9月1日,頒布了《勞動基準法》,規定了最低工資標準和最長勞動時間。世界上頭號資本主義國家派出的佔領者們卻真正地從法律上保障勞動者的利益,保障工人階級的利益,真是不可思議呀。

(6)
1945年冬1946年,美國緊急運送糧食、奶粉和肉類給日本。

(7)
1946年2月3日,麥克阿瑟指示盟軍總部起草日本憲法樣本。美國政府早在1945年9月給麥克阿瑟下達的制定憲法的準則是:日本政府必須絕對由全體選民授權並對全體選民負責。5月3日盟軍提交了憲法草案。10月7日,日本國會通過了憲法。11月3日,天皇頒布新憲法。這是一個由佔領者由外國人由敵人由西方人按照西方的價值觀按照西方那一套強加給習慣於東方這一套的被佔領者的憲法,但卻是給被征服民族被佔領國家的人民帶來了民主自由法治的憲法,帶來了和平繁榮昌盛的憲法,帶來了幸福的憲法。


「麥克阿瑟」憲法強調了日本人的基本公民權利,把這些權利視為「天賦而不可剝奪的權利」加以保障。這些權利包括:選舉權;集會與出版自由;沒有律師的即時介入,任何人都不得被逮捕定罪;保障人民居住安全,禁止無端的搜查與剝奪等。


當時,除了日本共產黨,所有的日本政黨都贊成新憲法。


(8)

1946年10月21日,國會通過《土地改革法案》。日本政府購買了所有外在地主的土地和在鄉地主的多餘土地,再把土地轉賣給沒有土地的農民。對沒有錢買地的農民,政府給予抵押貸款。一夜之間,不流一滴血,不殺一個人,所有的無地農民都獲得了真正屬於自己的土地。

(9)
1947年3月31日,頒布了《教育基本法》。宣布教育的首要目標是「尊重個人尊嚴,努力培養人們熱愛真理與和平。」教育的另一個目標是「建立一個民主、文明的國家,為世界和平與人類福祉作出貢獻。」日本的學校不再被政府所控制,而是由公眾選舉的教育委員會管理。選擇教師、課本和設定課程完全由民間自主決定

(10)
美國佔領軍當局是1952年歸政於日本政府的。這亡國的7年,徹底地改變了日本的發展途徑,把國家主權從專制者那裡轉移到了日本人民手裡,引發了日本的根本性的進步,把日本引上了康庄大道。十幾年後,日本就發展成為世界第二號經濟強國,國家繁榮,人民富裕,社會穩定。


順便說明,美國佔領軍當局並沒有花費日本納稅人的錢,他們的花銷是由美國納稅人買單的。


為什麼亡國會帶來人民的福祉?


因為,所亡之國是專制之國,是少數人壟斷權力剝奪多數人權利與利益之國。由於征服者來自文明的民主國家,他們帶給佔領地人民的是保障所有人權利的價值觀和秩序,所以,必然推動社會進步。

當野蠻征服文明的時候,帶來的必然是災難。當野蠻征服野蠻的時候,延續或者加深的依舊是災難。而當文明徵服野蠻的時候,帶來的則是進步。

當文明的民主戰勝野蠻的專制時,帶來的是民主的進步。日本、德國和義大利戰後的歷史,東歐國家戰後的歷史,從正反兩方面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附柏林危機:

看美國的人道主義援助,

第一次柏林危機:

隨著德國二戰後重建的開始,美英與蘇聯在德國的問題上矛盾加深,蘇聯遲遲不願讓德國各佔領區合併,並拒絕西方的經濟政策。為此,美國計劃將德國西部佔領區三合為一。為了使法國在合併佔領區問題上與英美方向一致,美國用戰後馬歇爾計劃的巨額援助法國,另一方面在1947年通過薩爾憲法,保證薩爾併入法國,促使法國同意法佔德區與美英佔德區的合併。

1948年2月至6月,美、英、法、比、荷、盧六國召開倫敦外長會議並提出「倫敦建議」,內容為法佔區與英美雙占區協調經濟政策,共同管制對外貿易,並共同制憲,成立聯邦德國,將聯邦德國納入歐洲復興計劃。6月18日,美英法三國宣布由6月21日起西佔區實行單方的新貨幣改革,即發行有B記號之馬克。

蘇聯得知計劃後,於6月19日提出抗議,佔領軍長官索洛科夫斯基髮長「告德國民眾書」,書中稱英美法三國欲分解德國。6月22日,蘇占區也實行貨幣改革,發行新的D記號馬克,並於6月24日,全面切斷西佔區與柏林的水陸交通及貨運,只保留從西德往柏林三條走廊通道,史稱第一次柏林危機,形成第一次美蘇冷戰高潮。

6月29日,美國實行空運,派出大批飛機向柏林250萬居民大規模空運糧食及各種日用品,在一年間飛行次數277,728次,(其中失事22架),空運貨物211萬噸,同時對蘇占區所缺的鋼、焦煤及電力等實行反封鎖。

東柏林人一看人家那強大的盟國,僅靠空運就解決了250萬西柏林人的生計,所以160萬從東柏林逃到了西柏林,占當時東德人口的10%,而且只要是知識分子。

1948年9月,西佔區以阿登納為首的65名州代表開始擬定新憲。1949年5月8日,德國議委會通過新法。5月12日,美英法三國軍事長官在法蘭克福批准新法,同時公布佔領法,標誌著西德政府結構基本確立。

蘇聯考慮到封鎖並不能阻止建立西德國家的進程,於5月12日宣布撤銷封鎖,第一次柏林危機結束。5月23日,英美法三國代表參加下,西德通過「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9月20日,西德建立,定都波恩,以阿登納總理組成了第一屆聯邦政府。9月21日,佔領法生效,令西德享有自主權,英美法三國保留管制聯邦德國之外交、外貿、國防特權力。

同一時間下,蘇聯亦在德國東部籌措成立共產黨控制的德意志國家,蘇占區在1949年5月30日通過憲法,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憲法生效,東德建立,定都東柏林,皮克為總統,格羅提渥為總理,取代蘇聯管制委員會對民主德國的外交及外貿監督,德國徹底分裂為東西德。

第二次柏林危機

1958年11月27日,蘇聯單方面向英美法三國發出照會,要求它們六
個月內撤出西柏林的駐軍,使西柏林成為自由市,否則,蘇聯會把西柏林的過境檢查改由東德負責。英美法三國拒絕了蘇聯的要求,並且宣稱如果蘇聯封鎖進入西柏
林的通道,它們將不惜訴諸武力,蘇聯對回應作出強烈抗議,史稱第二次柏林危機。

後來,蘇聯對西方國家的態度軟化,表明六個月的期限非最後通牒,並希望透過國家領導人會晤改善東西方關係。美國表明如果蘇聯能先收回六個月的最後通牒及由蘇聯先舉行外長會議,美國將同意召開新一輪四國首腦會議,討論柏林問題,蘇聯接受,第二次柏林危機結束。


第三次柏林危機

1961年6月3日及4日,美國總統肯尼迪與蘇共領導赫魯曉夫於維也納舉行兩天會談,討論焦點集中於柏林問題,赫魯曉夫舊事重提,要求英美法撤出西柏林,否則西方國家進入西柏林都需先得東德同意,肯尼迪斷然拒絕。

1961年7月初,蘇聯宣布暫停複員,並將軍費增加三分之一,肯尼迪作出強硬反應,並要求國會增加32.5億美元的國防預算,徵召部份後備役人員及國民警衛隊入伍,擴大民防及修築防空措施,這令美蘇關係再次緊張,史稱第三次柏林危機。

1961年8月13日,蘇聯及東德封鎖了東西柏林之間的邊界,從15日起沿東西柏林分界線在東柏林境內築起柏林牆,西柏林人進入東柏林都需經過邊境站的檢查,還需辦理入境手續。西方國家無奈接受。

柏林牆築起兩個星期後,赫魯曉夫單方面撕毀美蘇兩國為期三年的禁止核試驗協議,恢復一系列試驗。肯尼迪於同年九月恢復地下核試驗,重新開始美蘇軍備競賽。

赫魯曉夫在同年10月10日蘇共22大正式取消英美法於12月底前撤出西柏林的期限。後來,蘇聯凍結了德國和西柏林的問題,美蘇關係再度緩和。


從新現實主義的角度看,二者有共同利益(敵人)

從自由制度主義的角度看,合作總比對抗有利吧

從建構主義的角度看,二者已經保持了這麼多年的友好關係,雙方對此習以為常,慣性顯然比較大

從激進主義的角度看,兩國的資本家們本來就是沆瀣一氣~


聽沒聽說過 東京地檢?

https://ja.m.wikipedia.org/wiki/特別捜査部

https://ja.m.wikipedia.org/wiki/東京地方検察庁


日本和美國的關係可不是對稱的同盟關係——說是完全的asymmetric alliance也不為過。

二戰後的和平憲法剝奪了日本的正常國防權(沒有國家軍隊以及「永久放棄發動戰爭的權利」),國防完全依賴美國。況且處在冷戰陰影之下,連歐洲都迅速團結起來了,日美不結盟也難。

如果非要扯上「國民性」的話,只能說日本人是鄙夷弱者,尊重強者的民族。打輸了就甘願服輸,但如果對方沒有自己強大,那是萬萬不會認頭的。

話說回來,俾斯麥式的理性戰爭和威廉二世的擴張主義是兩回事。美國的太平洋戰略,一向不在於」佔據勢力範圍「,而是同化對方,將之納入美國主導的世界經濟秩序。這和掠奪式的殖民主義完全不同。因此美國在亞洲很少有敵人(看看奧巴馬的回歸亞洲戰略多受東南亞小國歡迎)。天朝再不警醒,可真要被孤立掉了。


這種「友好」關係就好像美國拿著槍指使日本這頭猛獸來按自己的意願表演節目

一旦美國的槍壞了,日本肯定會撲上來把美國撕碎

對美國而言,二戰時日本並沒有大規模襲擊美國平民,美國平民對二戰的傷痛記憶不如中國人強烈

而且美國是一個很務實的國家,戰後日本對美國的全球戰略很有價值


-

日本和美國,不是假想敵關係。

日本戰後的「防衛大學校」出版的軍方著作,檢討二戰的書,最大的反省就是「英美同步」問題,一戰時,為什麼日本能迅速崛起?能在戰後迅速奪得德國留在亞洲、太平洋上的種種地盤,其實,就是「與英美同步」的甜美果實。

日本人的戰後主流省思,認為二戰時,日本帝國犯下的最大錯誤,就是由外相「松崗洋右」主導的錯誤路線。竟然選錯陣營,站到了「軸心國」的一邊,變成了「與英美同敵」,「視英美為鬼畜」,終於釀成了大禍。

日本人的眼中的地球秩序是不可改變的(至少很長一段時間內),之前,經過二戰一役,他們已經認清,英美是共同血源,同文同種,根深蒂固的超強帝國聯合體,掌控地球命運不止三四百年,未來,還至少有數百年的光景,誰也不可能打敗。

二次戰後僅三十年,八零年代末蘇聯的轟然倒台,九零年代日本試圖以科技和經濟力量,挑戰不成,反而被打趴在地,迎來了十數年的經濟沉淪,這種種過程,一而再,再而三地多次證明了「英美帝國」的巨大力量。

所以,整個日本戰後的上層結構,迄今抱持著堅定的主流思想,就是「堅守英美同步戰線」。

說實話,美日同盟,那可不是單純的「關係良好」。

而是日本認真反省後,回歸十九世紀末的「國策」。

-


這個應該就是國家人格化和非人格化的區別了。歐美這些國家有很成熟的民主制度,政府是非人格化的,所以不容易被民意影響。然後市場經濟下人民也是奉行個人主義,及時行樂。就算大家都討厭日本,平時經常編段子黑日本,又有誰能做到實實在在的抵制日本的東西呢?所以就算有民意這種東西,造成的影響也是很小的。並不是說人民被國家「洗腦」了或「操縱」了。

而作為對比可以看看蘇聯,蘇聯可以說是把人格化貫徹的非常徹底了。蘇聯在攻打柏林的時候強姦了數百萬德國婦女。戰後別說援助了,還從東德搜颳了200多億美元作為「賠款」。然後這還不解氣,還用一堵結界分割德國40年之久,結界內實行高壓統治,讓德國人通過「斯塔西」互相監視。所以蘇聯在知乎用戶看來應該是非常「爺們兒」的國家了(注意這仍然是人格化的說法),難怪知乎那麼多人喜歡蘇聯。


排名前幾的答主,除了yofilm還算言之有物外,其他答主希望你們能夠保存這些答案十到二十年,到時候再看你們是和這篇駁雪亮軍刀「中國GDP2030年超過日本」論 一塊進入鞭屍名人堂呢,還是確如你們所說,日美其實是一對「高尚的國家,純粹的國家,有道德的國家,脫離了低級趣味的國家」。

簡單陳述我的觀點,日本對於美國懷有的是恨懼交加的情感,美國從經濟政治多方面對日本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從麥克阿瑟起日本就被綁到美國的戰車上,上了賊船想下去可不容易,日本要脫離美國為其設計的軌道是不可能的。

另外日美的友好是建立在默視犧牲一部分二戰老兵基礎上的,題主可以去搜一下巴丹死亡行軍及倖存者的遭遇。


  • 你不得不佩服美國人的大氣。要打就上戰場打個痛快,打贏了,事情就過去了,大家向前看,不要為核心利益之外的事情廢話一籮筐。這才是泱泱大國的國民。前幾年中~日~關係緊張時,《紐約時報》登過一篇報道。一位美國將軍告訴記者,某次宴會他與中國將軍同座,中國將軍老是說日本怎麼壞怎麼壞。美國將軍禮貌一陣之後,終於聽不下去了,他放下刀叉,很嚴肅的對中國將軍說:你看,我們和日本人曾在太平洋血戰,雙方都死了很多人,但現在我們和日本是關係非常好的盟國。這位將軍試圖給中國將軍上一堂國際政治課,他不知道的是,美國和蘇聯是戰勝國,而中國是跟戰勝國簽對了盟約的戰勝國,心理狀態不同的。

  • 但這裡還有別的因素, 除了戰勝國的自信之外。硫磺島之戰四十周年時,日美老兵握手擁抱,很多人失聲痛哭,美國人並不在乎對方悼念死者,也不在乎「戰犯」悼念死者。(」硫磺島戰死者顯彰碑」 岸信介書 。 岸信介在硫磺島豎立碑文)不得不承認,不同民族的精神境界是不同的,有的重如泰山,有的輕於鴻毛。有的國家,遵循人類古老道德,人死為大,入土為安。前總統福特去年去世,對立的~民~主~黨也去悼念,哪怕是至今對他赦免尼克松仍有看法的。有的國家,不講道德只講意識形態,而且是舶來的意識形態。前任總樞機趙子龍前年去世,領道人全體拒絕悼念,二十四位政治局委員里,沒有一個敢以私人身份去遺像前鞠個躬,哪怕是由趙子龍親手提拔的。

  • 東亞傳統里,人並不是按意識形態或階級立場來劃分,而是按道德來劃分的。血戰到底的不投降將士,因此受到普遍敬重。就連安史之亂中的叛軍將領尹子奇,也為張巡和許遠的忠義所觸動,有過釋放他們的念頭。日軍為國軍殉難將領立墓下葬,其實相當正常。在49年後被砸爛的傳統里,我們的祖先和父輩,並不把死人當作「階級敵人」:在當今很多文明國家,比如美國,人們也不會以為與早已死去的敵人繼續血戰到底,能有什麼很高明的現實意義。

  • 「漠漠世界黑,驅車爭奪繁。惟有摩尼珠,可照濁水源。」杜甫所說的摩尼珠「,是《圓覺經》里的佛家寶貝。這世界上的人們還會爭奪下去,仗還是會打的。我們只能希望,在戰爭過去之後,在無數生命消失之後,人們會有一些佛家似的大智慧。

  • 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在《關係千萬重》一書中講的,終戰時,在華日軍司令官岡村寧次維護了「淪陷區」的秩序,沒有發生敗兵作亂事件,將東南精華地區相對完整地交還中國,再將他當「戰犯」處理有點不近人情。那一代的中國人和日本人,都很講究人情上的「義」,有時未必執著於絕對的善惡。

  • 《韓非子·五蠹》寫道:「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執干戚舞,有苗乃服。」首先搞好內政,讓別人羨慕你的文化和制度,以軟實力令苗人膺服。但故事也指明了應用軟實力之時,需要硬實力支撐——禹的部隊舉著盾牌(干)、斧子(戚)跳舞呢。

..........................................................摘自吳澧《血戰硫磺島》《周公重誠意,日相服高義》。

吳澧 : 周公重誠意,日相服高義

...............................................................................................他的微博:吳澧-豬草園

為什麼與女人處對象?

我想操她。

你會這樣說嗎?

讀了這麼多聖賢書,嘴巴里就只會說利益?


是大家記憶出了問題吧,今天理所當然的事情,昨天可未必。

直到90年代之前,中日關係都不錯啊,大陸在北方要求蘇修歸還日本北方四島,在南方要求美帝歸還琉球群島,當時大陸與日本還未建交,甚至我們都沒考慮釣魚島啊。

日本先是對台灣,後是對大陸都進行了不遺餘力的經濟援助,尤其後來對大陸的援助規模更堪稱空前絕後。

民族性格啊,大戰略啊都歇歇歇吧,政治操弄而已。

要說日本侵華,那要以台灣為最吧,但台灣人民堪稱最不仇日的華人了。

釣魚島,台灣70年代保釣時,我們怎麼不當一回事兒呢?

說到底,誰控制過去就控制未來,誰控制現在就控制過去。

老大哥必須不斷為自己樹立假想敵,才能維持自己,不幸選中了日本而已。


答讀者問(東亞秩序)

友好?美國把日本人虐的死去活來,你說友好?

路人甲:大的歷史變革是需要大的歷史事件推動的,再沒有特殊歷史事件的時代很難推進。當然也可以製造大事件,達到推進新制度,進行社會變革。我認為要是爆發朝鮮戰爭是對中國目前社會的一次大洗牌,至於是往那方面發展還不知道。

易行道:@路人甲 交流記得圈我,不然就錯過了。講日本,就要搞懂什麼是東亞秩序?講東亞秩序就要搞懂英日同盟,講英日同盟就要扯三國干涉還遼,講三國干涉還遼就要講英國向日本出口吉野軍艦。

很多信息是不對稱的,但大清國當年在選邊站的時候,事實上選擇了德國。而在甲午戰爭初期,英國的態度表面上是局外中立,事實上是傾向於日本。而在後面英國的布局中,英國作為世界警察的態度就是扶持日本,遏制中俄在遠東的擴張。亞歐大陸的兩極,是人類財富的主要集中地。印度文明和伊斯蘭文明在我們這個地球村是毫無意義的兩個文明。美國也遏制印度,但那個軍事力量部署就叫人發笑了。僅僅一個軍事基地,你說這不是看不起印度三哥嗎。到了西亞病夫,根本不用遏制,他自己的國民就把他的國家給滅了。而從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最大的戰勝國是英國,因為無限期的延長了中俄工業化的時間和程度。而日本當狗也是很有存在感的,他的工業化自己努力有多少?英國幫助佔了很大一部分。問題的關鍵就是一戰。在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中,日本的戰爭投入獲得了高額的戰爭回報。而一戰,日本毛都沒有得到,英美法已經開始忌憚日本的迅速擴張。所謂五國海軍公約是幹什麼的?就是限制日本的。而日本在一戰中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也激怒了這個小商人資本國,日本決定在東亞打造屬於日本的東亞秩序。在東亞工業化的日本和不工業化的中國是天平的兩極,一個質高,一個量大,為世界和平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日本在二戰中打的不是中華民國,打的是英美。而日本在擴大戰爭的過程中沒有很好的區分東南亞和菲律賓的關係。日本完全可以利用對英國的絕對軍事優勢,恐嚇與阻止美國參加這場戰爭。日本其實完全可以逼退美國,但日本選擇了最為激烈的偷襲珍珠港。

繼續三國干涉還遼。其實三國干涉還遼,講的是另外一個故事。一戰時,土耳其想的是能不能報一下英國的大腿。英國的回答很乾脆,滾一邊去。於是土耳其站隊德國,打退了海軍大臣丘吉爾的澳新軍團。為什麼會這樣?因為英國要遏制你大陸國家的發展,假如你土耳其站隊英國,那戰後秩序怎麼定位你土耳其?把你定義為敵人?你是我一個戰壕的戰友。把你定義為朋友,你要問我要錢、要人、要技術,我給是不給?所以你還是和威廉二世站一起吧,雖然打起來比較難一點,但戰後我好瓜分你。

大陸國家之間也是有契約關係的,他們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組建一個中印俄德法的五常聯盟國家。假如這個聯盟形成,那英日美自己就投降了,戰爭打都不用打。但事實上不僅僅是海權國家之間有矛盾,陸權國家之間是世仇。以中俄為例,我把你當朋友,結果你想叉我。蘇德之間也有短暫的蜜月期,但你們懂的,那種契約關係和歷史恩怨比起來,根本不值一提。當斯大林試探性的提出東歐問題時,希特勒的回答就是巴巴羅薩。

最後是東亞秩序。他前面的版本是英日同盟,他後面的版本是中美同盟,今天中國和美國之間的關係是盟友關係,這從美國當年修清華園的時候就已經設計好了。美國人塑造的東亞秩序不能用英國的舊人,就是反骨仔日本國(笑)。美國支持過蔣介石,還支持過陳誠發動軍事政變。這一手你要對照南韓、南越的軍事政變看問題,這就是美國人對狗娘養的(美國總統語)態度。美國要的是一個意識形態和美國站隊的強大中國,至於他的終極目的,很有可能是統一歐亞大陸。在美國佔領日本以後,美國又在想什麼?當年他打算從韓國撤軍,說明他發現四萬萬人的義務教育成本太高,所以他選擇改造日本繼續遏制中國發展。

而事實並不是按美國寫的腳本演繹,朝鮮戰爭開始了,蘇聯人新版本的三國干涉還遼開始了,這一次目的地是朝鮮戰爭消耗美國軍事力量。朝鮮戰爭打的越嗨,蘇聯在歐洲的軍事優勢就越大。美國人急於終止戰爭,而毛澤東想要的是聯合國的席位,這個是關於法統的問題。美國人最後用擴大戰爭威脅中國,最後獲得了停戰協議。中國開始越南戰爭,其實道理很簡單,中國要的是聯合國的席位,這是法統的關鍵,你沒那個位置,你就根不正苗不紅。美國人真的被打急了,最後沒辦法才和中國人走到一起。毛澤東見好就收,迅速建交美國,開始圍攻蘇聯。這就和甲午戰爭的日本一樣,打仗是有收益,這就是強戰勝於苦耕的道理。美國為了安撫中國,於是把中國拉進了他的全球產業鏈秩序,這是東亞秩序。從目前看,唐納德想要廢棄中美聯合公告,廢棄東亞秩序,道理亘古不變,陸權國家還是意識形態不同的陸權國家。

馬雲說:貿易終止就是戰爭開始時。以上就是村長對東亞地緣政治的解釋,寫的有點亂,我後面處理一下吧。現實情況是假如戰爭開始,先打誰?戰略目的是什麼?今天的東亞秩序是幹什麼的?就是輪日本的。什麼朝鮮戰爭,只不過是這一秩序的小修小補。為什麼會有這一套秩序?因為盎克魯撒克遜白人認為不守規矩的野蠻人偷襲了他們。

不要拿著石漆當石灰。


二戰結束後,中美對日本的心態當然是不一樣的,雖然美國國內當時有很多人聲稱要追究天皇的戰爭責任,甚至要徹底結束天皇制度,但是美國佔領當局吸取了一戰後德國走向納粹的教訓,為了避免日本因為經濟崩潰而出現政治分裂、極端民族主義或滑向蘇聯,從戰略角度對日本採取了扶持政策,並重新塑造了日本的政治形態。

鑒於1950年前後的一段時間,美國和它的歐洲盟友一直準備把歐洲大陸作為與蘇聯決戰的主戰場,所以美國要竭力維持遠東方面的穩定,日本那時候高調宣布和平憲法遠離戰爭,就是為了在道義上不給蘇聯在遠東開戰的借口。可以參考在朝鮮戰爭爆發後,美軍布雷德利將軍說的那句」在錯誤的地方、錯誤的時間、同錯誤的對手打一場錯誤的戰爭「。

所以,是美國主動選擇了日本作為它在東亞的盟友和前哨,兩國在戰後的關係才能保持一貫的友好。而現在,美國感到在西太平洋需要一個有力的軍事盟友,所以日本這邊必須廢除和平憲法的約束並重新武裝,所有這些還是離不開美國的戰略需要。


反對票數第二位匿名用戶的答案:

1、美國人民的大氣,可笑。歸根到底還是利益,即yol說的」日本不是美國的假想敵「。

最好的例子就是中美關係,上個世紀中美不也有蜜月期嗎,後來怎麼美國人民就不大氣了?

2、3、4類似段子一樣的個案能解釋樓主的問題嗎?

為什麼日本與美國能在二戰大動干戈以後處到如此友好關係?

我的答案是:

美國能如此是因為一方面戰後日本和美國沒有利益衝突,另一方面支持日本可以遏制剛剛成為社會主義陣營一員的中國。放眼亞洲,除了日本,還有更好的選擇嗎?說白了就是馬歇爾計劃的亞洲翻版。

日本人民為什麼能夠放下前仇呢?」一定是日本人民的大氣「(開玩笑)。這個地方我不懂,且yol已經解釋的很好了。


推薦閱讀:

日本在1937年戰前的陸海軍裝備和經濟狀況具體是怎樣的?和歐美比較有何優劣?
二戰德軍的戰鬥意志能有多強?
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有哪些戰術上打得非常漂亮的戰鬥?
二戰法國為什麼會走投降這條路?
韓國二戰里明明是日本的一部分,為什麼他們不像奧地利那樣認為自己是軸心國,還覺得自己是受害者?

TAG:日本 | 戰爭 | 抗日戰爭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中日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