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00平房子,3路地暖,夠用嗎?


那是相當的不夠,我家室內面積160平,刨掉衛生間廚房樓梯間等面積鋪地暖的面積約120平,12個迴路


每一路分水器可以供15至20平米的地暖,地暖管間距在20公分的話,每平方米就是4米管子左右,這樣每一路的管長在60至80米,如果你家採暖面積100平米的話,我建議5路或6路的分水器能完美解決。


這個問題數據不足啊,得具體分析。

但總得來說,事情是這樣的。

因為管道耐熱性和用戶使用舒適要求(地板溫度),管道內的供水溫度不能太高(不宜高於50攝氏度),所以每米管道的最大供熱量是有一定限度的。房間為了維持一定溫度所需供熱量取決於建築本身情況和所處地方的氣候條件,當這些條件確定時,為了房間內總供熱量充足,那麼就必須保證室內鋪設的管道足夠多,從設計施工角度來說,就是管道敷設區域內的管道足夠密(管道間距)。

根據我的設計經驗來說,管道最密的房間是東北角或者西北角房間,如果不是頂層或者1層的話,在我國東北地區管間距0.15米就應該就夠了,其他卧室房間0.2米管間距,客廳0.25米管間距左右,這樣計算一下,如果管間距平均是0.2米的話,也就是說每一米的管道佔地面積是0.2平方米,(上面有人所答80米管道佔地7個平方,管間距達到0.1米了,實際用不上那麼密)。100平米的房間(這裡指的是敷設地熱的區域為100平米)需要總長500米的管道。

那麼所謂環路,就是單根管道,《輻射供暖供冷技術規程》中要求其長度不宜大於120米,但比較常規的做法是減少單根管道長度,以減少地熱系統的阻力,好處是阻力小,就能總系統里得到更多的水量,那麼帶來的熱量也就更多,也為了供熱水平衡。一般設計院都要求施工單位單根管道長度不要超過80米,但是一些大的開發商,則直接要求不超過60米(當然如果是自己家的鍋爐或者是中央空調熱源,不與其他用戶相連接,可以不用那麼短)。那麼這樣來說500米管道,每根83米左右(管道盡量長度相似),需要6個環路,所以3個不夠。

當然,如果100平米指的是建築面積,那麼管道敷設面積就要減少至少20平米,按80平米算,管間距0.3米的話(南方某些溫暖的城市管間距可以這麼大),那麼3個環路,每個環路90多米,也勉強可以吧。

當然,即使某些南方地區,鋪的密一點,供水溫度就可以低一些,調節性和後期節能性還是好一些的,環路還是多一點比較可靠。


沒有詳細設計參考數據,比方說100平是建築面積還是採暖面積,供暖方式,水溫,室外溫度等等.

不過通常來說為了保證採暖效果,100平的採暖建議6路左右.


我不知道題主說的夠用是什麼意思,你是想通過減少管路節約材料還是僅僅因為路數太多想化繁為簡?

如果是為了節約材料,我不建議這麼做。因為地暖管道的壽命至少是50年,幾乎等同於房屋產權的年限,而且地暖管道的價格也不是很昂貴,所以完全沒有必要在這個環節上節省。你能想像自己住的房子看個電視還要捂被子嗎?說到底,安裝地暖只是為了給人提供舒適的環境,如果一味的節省而使其應有的功效無法發揮到最大化,那麼與其不做。

如果是第二個原因,那題主就應該看看相應的規範章程了,並不是所有的設計都是可以隨心所欲的。就地暖而言,單支管路的最長長度不應超過120米,而實際情況中如戴磊所說,一般會控制在60~80米,這樣能保證熱量的均勻輻射。而集分水器一般是4~5路,是為了更好的平衡管道壓力,殊途同歸,都是為了保證正常人體對舒適性的需求。

最後,所有的工程設計目的只有一個: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


100平米不知道是房屋的面積還是採暖面積,一個一個來分析吧。

房屋面積:

100平米房子如果考慮得房率和採暖率,採暖面積約100*0.9*0.8=72平米。一般一路盤管的長度是在80-100米,按照間距20cm算。一平米5米管子,那麼一路管就是16-20平米。那麼72平米4.5-3.6路,取整4-5路管道。

如果是16管,一般盤管間距是15厘米,一平米就是6.7米管子,那麼一路就是11.9-14.9平米。那麼72平米就是4.8-6路,向上取整就是5-6路。

如果是採暖面積:

20間距:5-6.25路,取整5-6路

16間距:6.7-8.3路,取整7-8路

綜上所算:3路是不夠的。。


分水器太少,迴路長,加熱速度慢。傳統水地暖熱水流到的地方先熱。


贊同戴磊的回答,正常施工中一平合四米管,100平用400米,照樓上所說的80-120米每路分水器,用4-5路的分水器比較合適。


與緯度也有關係吧?題主哪人?


嚴重不夠。分水器是很重要的節能措施。別鑽牛角尖了,還是聽專業人士的意見,省心省力。

眼前省點錢,結果是「得不償失」。


推薦閱讀:

TAG:地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