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中國南方的方言相互間差異更大?

原問題:為什麼中國方言中難懂的多數在南方?


除了其他答案中提到的山川阻隔的地理因素,南方「族群意識」的覺醒與族群民系的林立,也是方言差異巨大的原因之一。不同的族群哪怕在同一區域雜居百年也都能保持自己的方言母語,而相同族群哪怕跨省跨國也依然使用同一種方言母語。

這一點在廣東、廣西、台灣等族群林立的地方最容易體現,明明是一馬平川的一個平原上,不隔山不跨水,右邊的潮汕村落講潮汕話,左邊的廣府村落講粵語白話,半山腰上的客家村落講客家話,相鄰的三個村子講三種語法、用詞完全不同的不能互通方言。這在一個平原上幾千萬人講同一種方言,幾個省交流無障礙的北方人看來簡直是不可思議的奇景。

一、土客械鬥

漢語內部的民系族群,在北方人眼中是很難理解的遙遠概念。在官話區的人眼中,不管你說河南話還是山東話、東北人,不過是口音、語調差異而已,大家都是漢族人呀。

但是在南方,族群之間的隔離乃至對立是涇渭分明、儼然異族的,清末兩廣、閩台的「土客械鬥」的激烈殘酷程度,絲毫不亞於異族間的種族戰爭屠殺,比同時期西北回漢間的鬥爭屠殺都有過之而無不及。廣西的土客械鬥中,廣府人甚至和壯族人站到了同一個戰線上驅趕客家人。

寶島台灣的械鬥史就最為漫長血腥,客家人把原住民趕到山上去,閩南人來了又把客家人趕到半山腰上去,閩南人把客家人、原住民都打跑了之後,閩南人內部又分出了泉州人和漳州人,泉漳之間又打了個昏天黑地。

這種刀片血海里滾出來的族群矛盾,時間雖然有所彌合,但今天仍是可以看到很多有趣的對立。廣府、客家、閩南、潮汕四大民系互相對立歧視,疍民、雷州、莆仙、福州、南平、福佬(汕尾)、四邑(台山)這些大小民系也在被大民系融合的過程中歧視鬥爭。

大家看粵語原版的早期香港電影時候會發現,為了符合廣府人眼中農村人形象,往往讓土頭土腦的配角們說閩南話等閩系方言。例如,食神中周星馳對眼鏡碩士男說「潮州鄉下,pu你阿母。」片中流氓對另一個閩南小弟說「閩南話?!你返去食屎喇!」這種小細節在那個時期的香港電影中數不勝數。還有,至今還經常能聽到廣東有「好女不嫁潮汕男」這種俗語。(我的廣東朋友都是潮汕男,客家男。。還好我不用嫁他們。而且潮汕菜那麼好吃,為什麼要歧視人家?!)

我曾經做翻譯接待過一個香港老闆,是個極為愛國的香港同胞,在日本期間怒斥過好幾次那些動輒「支那」、「你們中國」的台灣年輕人,我很是感動佩服,可就是這樣一個對大陸台灣一視同仁的人,只要一提到廣州、香港滿大街的潮汕人,馬上就氣的罵罵咧咧講歧視笑話,表情豐富地學潮州人講蹩腳的廣東話、學潮汕人迷信拜神,逗的我們捧腹大笑。我想,在他這種傳統的廣府人看來,與潮汕人之間的族群矛盾大概是和與台獨分子之間矛盾同級別的敵我矛盾吧。。

東北籍的司機和隨從都不太聽得懂他的港式國語和這種蜜汁差別歧視。我則頗為理解,就跟在一些老派的上海本幫人看來,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人去上海都是新朋友,只有說淮語的「蘇北人」和「安徽人」是不可饒恕的「鄉塢里人」是一個道理吧。迷之深仇大恨。。

淮吳族群後面再細講,先說回閩粵族群吧。曾在一個電視節目里看到一個主持人去福建一個客家土樓里做節目讓人家土樓里的老人說閩南話「愛拼才會贏」老人家一臉懵逼,我他媽是客家人你讓我講閩南話。。看得我尷尬症都犯了。。人家客家人就是被閩南人打的沒地方去了,又不願意講閩南話才窩在土樓里幾百年的,好嘛,你一張嘴就讓人家說閩南話。。

客家人高高圍起的土樓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防盜防匪,而是為了防備強勢族群的驅趕屠殺。

在這些地區,各個對立隔離的族群相互保持自己的方言作為母語,也是對自己族群延續生存的一種保護。客家諺語說「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就是這種母語保護的完美提現。客家人與同省的其他族群方言迥異,但遍布兩廣、閩台、東南亞的客家人都可以用客家話暢通交流。

關於兩廣閩台的族群問題,推薦大家看「商務印書館」的《被遺忘的戰爭》,來了解一下閩粵諸族群的形成的血淚史。

二、淮吳「內」斗?

相比較幾百年前的械鬥,現在在全國更為聞名的則是長三角江浙滬皖的歧視內鬥,常有東北的同學很疑惑「你們這些同一個地區的南方人相互之間有什麼深仇大恨?」我分析給他聽,東三省一馬平川幾千里一個主體族群,一種方言,而長三角蘇、皖兩個省就能分出四大族群、八個小族群,大小几十種方言,不同族群之間爭奪生存空間的矛盾,簡直是不可調和的敵我矛盾來的,我們長三角只是打打嘴炮,搞搞歧視,人家閩粵台那邊可是直接械鬥全武行的。。

內鬥」其實是由省籍概念衍生出的偽概念,這種鬥爭從來沒有「內」,而是多個族群之間的敵我鬥爭。對於蘇州、無錫、常州說吳語的人來說,他省的上海、浙北的吳人才是自己人,才是「內」,同省的揚州、徐州都是不知所謂的蘇北人是「外」,這種由族群產生的親疏內外關係是以省籍區分親疏的北方人所難以理解的。

同樣,由省籍概念發展出的安徽人、江蘇人這兩個詞,作為與東北人並列的族群時也是完完全全的偽概念。這場橫跨整個長三角的內鬥撕逼,從不由所謂「安徽人」、「江蘇人」、「上海人」這些行政區劃產生的標籤構成,而是是由淮東人、淮西人、吳人、「侉人」四大族群加上一個邊緣化的族群通泰人(北吳?)構成。

淮吳矛盾中的「淮」,只是一個泛泛的族群概念,其實是由淮西人、淮東人、通泰人、淮化的北方移民四部分組成。淮西人分布在安徽中西部,由江淮土著、北方移民構成,元末明初江西瓦屑壩移民遷入後正式形成。淮東人分布在江蘇中部和安徽東部,也就是吳區上海人常說的「蘇北人」,主要構成是江淮土著和北方移民、明初閶門移民從蘇州遷入後基本形成。介乎於淮東人和吳人之間的通泰人,則是不明歸屬的迷之族群。加上說吳語的蘇南、浙北、上海本幫吳人,由河南、山東移民組成的「侉人」,內鬥的豪華陣容就集齊了。

冤有頭,債有主,如果你說這場大內鬥的原動力在哪呢?在我看來原動力有二。一個始作俑者,明太祖朱元璋。一個「原罪」,北方移民

三、「講張」

先掛兩個秀族群恩愛的蘇、浙兩省吳區網友,我淮區同胞被秀了一臉。。江浙滬兩省一市吳區之間這種惺惺相惜,大概是我們淮區人永遠享受不到的。蘇皖兩省的淮西人和淮東人除了打摜蛋的時候在牌桌上認個老鄉,其他時候都在互撕吧。。淮區的南京人和合肥人秀恩愛的場景太美,我他媽都不敢想。。

新開的專欄你們不要去關注一下?

破地獄 - 檀信介的文章 - 知乎專欄


反對@sapereaude、@Rita和匿名用戶,他們的觀點有一定道理,但沒有答在點子上。

無論南方人、北方人,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南方方言繁多難通(即為一般意義的難懂,且先不說易不易學),北方方言相對統一易通是不爭事實。

官話之所以成為官話,是有其複雜歷史原因的,而歷史是不容假設的。粵語與北方方言的區別也遠遠不是後者現在是官話這麼簡單的。就算現在改粵語作為了官話,也只有部分兩廣人聽得懂,而不像北方人聽普通話可以幾乎無師自通。我的家鄉是福建,雖然就在隔壁但也是完全聽不懂的。別說廣東,就是隔壁縣的話我也是聽不懂的。我們就是傳說中隔了一座山方言就不通的地方,在外時常有外地朋友問我福建話如何如何,我只能表示從來不知道福建話為何物,就算名氣最大的閩南話的使用區域也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楊璐萌 的答案基本靠譜,我稍微補充一下。

南方多山交通不便是基本外因,族群固定在某地之後,方言的演化多是波狀輻射的,語言更難以輻射出去也難以跟其他語言交互,久了就產生語言隔離。

北方歷史上文化政治經濟都更為發達,大規模的戰亂很多,每次群雄逐鹿中原,都伴隨著人群的大遷移,也是各種方言的交互和融合。並且常有北方民族入侵,北方常被一掃而過,淮河、襄樊一線以北,就沒有阻礙了。每次改朝換代,北方多有統一的政權,很容易在各方面呈現暴力統一性。有以北方方言為基礎的官話,又加速了方言趨同。

而南方相對不那麼發達,又加上交通不便,本身的區域間交流活動就少。加上歷史上更多的是地方政權割據,統一度較北方低。中原地區開發較早,人口眾多,生態壓力也比較大,又是兵家必爭之地,一遇到社會動亂和自然災害等事件人們為了生存就會大規模南遷。一波一波的南遷是一個緩慢的、階段性的溫柔過程就像化石一樣,每個歷史時期的特徵都沉澱下來,而地理的分割性又讓他們保持了彼此的獨立。


此題更清晰的表述為:

為什麼中國漢語方言中,差異多數在南方?原題中的「難懂」是一個主觀的詞,而題目討論範圍也應該限制在「漢語方言」內,不考慮少數民族語言。

漢語十分有趣,書面語統一,而發音上存有很大的差異,南方尤其如此。北方方言稱「官話」分布最廣,細分為北京官話、中原官話、西南官話等。南方則集中了吳語、粵語、閩語、湘語、客家話、贛語、徽語、平語(使用人數降序)[1]

可參考社科院《中國語言地圖集》漢語方言圖:

《地圖集》把漢語方言分為十個大區:官話區、晉語區、吳語區、徽語區、贛語區、湘語區、閩語區、粵語區、平話區、客家話區。其下再分小區、片、點。[2]

我們可以看到,漢語方言差異主要集中在東南,也就是說非官話漢族人口主要分布在東南。大膽猜測,形成這一現象的社會、歷史、地理方面的原因大概有:

自古經濟中心與行政中心就偏北。所謂「官話」就是歷代官方訂定的通用語言,前面@楊璐萌 也提到過,北方地勢平坦(晉語區可能是個例外哦),加之頻繁的區域衝突,人口流動與融合也更多更頻,所以能有較為統一的通用語言。而南方山川阻隔,少數名族眾多,偏於一隅,語言上自古多有地方色彩。

語言有很重的民族色彩,歷史上漢民族有過幾次大規模南遷與民族融合,每一次都帶去不同時期的北方口音,散布在南方各地,於是形成了如今這種差異化的口音。有一個很好的例子是雲貴川的西南官話,比起東南各省,雲貴川交通更為不便,因此在歷史上幾次大規模遷徙中,直到較晚的時候(明朝)漢族才開始向雲貴川遷徙。所以該地區漢族口音相對單一,被劃為西南官話。

在我國現代幾大漢語方言中,北方方言可以看成是古漢語經過數千年在廣大北方地區發展起來的,而其餘方言卻是北方居民在歷史上不斷南遷逐步形成的。在早期的廣大江南地區,主要是古越族的居住地,他們使用古越語,與古漢語相差很遠,不能通話。後來,北方的漢人曾有幾次大規模的南下,帶來不同時期的北方古漢語,分散到江南各地區,於是逐步形成現在彼此明顯不同的六大方言。現各方言之間差異究其原因有三:

  • 一是北方漢語與南方古越語在彼此接觸之前,其內部就有各自的地區性方言;
  • 二是北方漢語南下的時間不同,自然不同時候南下的漢語本身就不相同;

  • 三是南方各方言分別在一定獨特環境中發展。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語言地圖集》對漢語方言的劃分為一家之言,不做定論。在方言的判別上,就存在一個關於差異程度量的把握。例如晉語究竟是作為一個方言大區還是官話下的小區?甚至粵語、閩語等方言不能作為漢語下的分支還在爭論。

[1]wiki,漢語方言:漢語方言

[2]百度百科,《中國語言地圖集》:中國語言地圖集

補充一幅圖《中國語言圖》,主要就是與民族有關了。圖中黃色區域為漢族語言,漢語。


目前排名第一的答案太短了,而且恕我直言說得也不全面。題主這麼大的一個問題是不可能用三四行字解釋清的,作為一個碩士論文題目綽綽有餘。實際上,如果大家把下面的答案都仔細讀一讀,應該就有一個比較大概的了解了。

別的回答者也說了,問題本身就表述有問題。實際上應該是「中國東南地區的方言差異大」。地理上作為南方的江蘇中北部、安徽中部、湖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在方言上都屬於官話。

理解漢語方言如今分布的格局,我們需要先明確一點:方言不是一成不變的。同一種語言如果被分成AB兩個相互獨立的部分,二者很少交流,那麼500年或者1000年之後A與B就會變得幾乎不能通話。另外我們可以對比一下生物學上的一個理論:地理隔離造成生殖隔離。同一個物種分別遷移到地理上相互隔離的兩個地區,在各自獨立發展一段時期以後(這個時間一般以萬年為單位),會出現生殖隔離,即他們的後代即使相遇也無法生育下一代,也就是說相互之間基因差異過大而無法產生基因的交流與流通。

漢語各方言的形成,當然並不是簡單的地理隔離引起的。主要原因還是中原漢人在北方游牧民族入侵壓力下一波波的南遷。南方山多水多,無論是地形還是氣候都與北方游牧民族所適應的相差太遠,所以即使在中國全境都被游牧民族政權統治(即「全境淪陷」)的朝代如元朝、清朝,南方地區也只是在行政上被管理,在人口、民族和基因方面混入的北方游牧民族成分並不多(當然南方原住民成分肯定有了),因此語音上受影響就小。同時因為山多水多,地理隔離效應比較顯著,許多地區的方言即使有共同的來源地,也更有可能獨立發展出許多新的差異。

地形崎嶇的地方,外族不好進入,裡面的人也不好出來,與外界交流少,所以方言一般比較存古。考察漢語方言存古程度的一個很重要指標就是入聲。南方方言一致地存在入聲,粵語保存得最全,中古的p/t/k尾至今不混;客家話就保留得少一些,p尾流失最多;吳語的入聲都變喉塞音了。到了官話方言里也有類似的趨勢,即地理位置約靠南,入聲字的音調越一致,越靠北越亂。比如西南官話入聲全讀陽平,江淮官話入聲全帶喉塞;往北一點的中原官話,入聲字根據聲母是否全濁分讀陽平、陰平;蘭銀官話的入聲讀音也是兩分;再往北的冀魯官話、膠遼官話入聲讀音根據聲母性質三分,到了北京官話和東北官話,入聲的今音聲調是最亂的(其實也有一定規律可循)。

地理上的北方地區最成系統保留入聲的,就是主要分布於黃土高原的晉語區,道理同樣是地形崎嶇,交流不便。在官話方言區里保留入聲調值獨立的,除了江淮官話以外,還有西南官話在四川的某些方言點,以及冀魯官話里的一小片,山東章丘淄博附近。四川的那些點明顯就是地理隔絕的原因了,山東的冀魯官話章利片(或者叫章桓小片)具體為啥這麼爭氣地保留了入聲,我還在苦苦思索中。

先說這麼多,歡迎賜教。


因為題主可能是北方人, 或母語是官話區語言的人, 甚或只會講普通話。

語言的難易是主觀的, 而且往往是以自己會講的語言為 主, 來乍定難易;

而若不鬆動這種主觀, 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主觀,

那也可能會影響自己對於其它語言的學習, 包括對於外語的學習。

自己主觀的認為難, 就不會容易懂, 也不容易學。

這也不僅止於語言而已。


北方地形較為平坦,地區之間的交流多,因此各地方言差異較小

南方多山多水,交通閉塞,地區間交流較少,隨發展差異越來越大

當然交流的頻度也會和經濟以及政治有關,但這是後話


因為原本都是不同種類的土著,在不同時期接納了南下漢人。土著語底層本就不同,漢人南下時的語音也不同,故而融匯形成了今日千差萬別的南方漢語。


先要深刻理解什麼是普通話,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這裡有三個層面,也是語言三要素,語音(北京語音)、辭彙(北方話)、語法(典範現代白話文著作)。

然後用例子加以說明,現有北方話a,b,c,南方話d,e,f

1,原問題:為什麼中國方言中難懂的多數在南方?就是說,為什麼abc比def好懂。你要「懂」一門方言,也要懂上面所說的三方面,語音、辭彙、語法,而方言之間的差異是語音最大,辭彙次之,語法最小。回到問題,因為現在推行普通話,所以我們其實都是雙語人———一種方言、一種普通話,我們其實已經學過了普通話,也就是了解了北京語音,北方話辭彙,和典型的白話文語法。因為學過(主要是北京的),而北方方言總體上又是差異較小的,所以會感覺總體而言,北方話好懂。意思就是你學過了b,而abc之間差別又較小,所以大概也能懂ac。這其實也是為什麼會以b的語音和abc的辭彙作為普通話標準的原因。如果我們強制將e作為普通話標準音,你還是難懂df,因為他們之間的差異太大了,大到我們甚至很難定出較為統一的edf辭彙和語法標準。這就有了第二個問題,為何北方方言差異較小?為什麼abc之間的差異比edf之間差異會小很多。

2,多方面原因,前面很多從歷史、地理等方面進行了闡述,但從語言本身來說,是因為北方方言的語音結構較為簡單,而語音又是最能體現方言差異的要素。語音結構包括聲、韻、調,南方方言總體而言在聲母、韻母、聲調各個要素上都比北方多,拼寫規則也較靈活,所以組合的可能性就多,因此差異就大。也就是abc由10種內部要素構成,def由20種內部要素構成。所以從數量上看,各要素排列組合,def的組合數會比abc多;從內容上看,abc內部要素使用較為一致,在abc地區,甲符號都等於A意思,乙都等於B。edf則是,e地甲=A,d地甲=B,f地甲=C。問題的關鍵是,什麼讓edf內部要素數量上多了?什麼讓abc在要素使用上更一致?

3,多方面原因:

地理上,如@楊璐萌 所說:北方地形較為平坦,地區之間的交流多,因此各地方言差異較小南方多山多水,交通閉塞,地區間交流較少,隨發展差異越來越大當然交流的頻度也會和經濟以及政治有關,但這是後話。

政治上,如@Jeremy lei所說:每次改朝換代,北方多有統一的政權,很容易在各方面呈現暴力統一性。有以北方方言為基礎的官話,又加速了方言趨同。

@mixingrookie 說的也有道理:現代普通話是由官話演變而來的。明朝的時期也就是那個時候的官方語言,而後在清朝開始強制推廣,所以推廣的程度必然是從北到南程度越來越低,首先北方許多城市歷史上都是政治中心,估計也有說官話的歷史,其二靠近京城的地方肯定推廣的比較透徹…你懂的。到了福建廣東就…基本上我是這樣認為。

需要指出的是,政治因素比地理因素更重要,就像現在的推廣普通話,也是以行政手段加速語言的統一。而且,也並非完全是明朝制定清朝推廣,隋有《切韻》,唐有《唐韻》,宋有《廣韻》,元有《中原音韻》,明有《洪武正韻》,歷代都有類似推普活動。這些活動自來是從首都向四周擴散,山高皇帝遠的地方所受影響就較小。這就回答了為什麼abc在要素使用上更一致?大多是政府推廣的的結果。

此外,從語言本身來說,是因為語言的經濟性和有效性之間矛盾作用的結果。經濟性是想語言單位越少越好,那些語音越好發越好,便於學習、記憶、使用;有效性又要求語言單位要足夠多的反映出現實事物或概念,語音也要有區別,太相似了不便於交流。就文明程度而言,在長期中國歷史上,北方是高於南方的,所以新思想、事物湧現較多,如果還用之前那些符號來表達,同音詞太多,不便交流。此時有效性為第一要求,於是便有了詞的雙音節化。雙音節化了,可以表達的事物或概念比之前大大增多了,此時,經濟性作用開始發揮,音節系統便逐漸簡化,因為沒有必要要那麼多聲母、韻母、聲調了,而且有些音也的確比較難發(這個兒童學習語言過程可以作為參考說明何種音好發、何種難發)。這一切都是在歷史過程中緩慢進行的,而且和上面的地理政治等因素共同發生作用。這也就解釋了是什麼讓edf內部要素,數量上多了?

最後要說,這只是基於少量參考,大量思考的結果,並不是什麼研究成果。一孔之間,只希望給各位帶來些啟發。


小時候沒出家鄉安慶之前,一直以為安慶話和普通話沒什麼區別,後來來了外地才知道別人以為這是日本話


【中國南方的方言相互間差異更大】這句話非常不科學!!!

  • 籠統用南方代表秦嶺淮河以南的省份、北方代表秦嶺淮河以北的省份,都是不科學的。南方、北方都不是鐵板一塊,也沒有涇渭分明的界線。
  • 東南地區方言的確是有差異,比如吳語(溫州話非常難懂,當地還有一方言叫「蠻講」更難懂)、閩南話、客家話、粵語、湘語、贛語。
  • 但西南地區(雲貴川)的方言是非常統一,並無差異。四川地區的大山遠遠多於東南諸省,過去交通不方便,很多人過年走親戚是幾年走一次。但四川重慶話是一致的。雲南話、貴州話也非常接近四川話,互通無障礙!
  • 同樣閩贛粵的客家人和四川成都的客家人相隔上千公里,互通無障礙。
  • 而北方的黃、淮雖是連成一體的平原,但邯鄲以北、以南方言差異很大。
  • 山東北部、南部、膠東都不同,山東曲阜和泰安乘高鐵只十幾分鐘距離,方言都是不同的。

  • 淮南、淮南、江南江河之隔的平原,差異更大!

  • 山西和河北接壤,河北人聽得懂山西話嗎?大同下面各縣方言差異巨大。
  • 大連話和青島語更近,而和瀋陽差異巨大
  • 東北還嫩江一帶還有一個方言島叫「站話」,就是以前吳三桂被滅之後,部下流放東北形成。
  • 杭州是吳語,但和周邊吳語都不同,也是方言島。
  • 僅一個北京和天津相隔100公里方言差異巨大。
  • 北京周邊郊區和北京衚衕區的漢八旗餘孽方言差異更大;北京衚衕里的漢八旗的方言很明顯的是方言島,它和周邊幾十公里內郊區的都不同,更接近幾百公里之外的承德或者瀋陽話。
  • 天津市區也是方言島,天津市區方言和周邊區縣是不同的。
  • 方言島的例子非常多,一時舉不過來。地形上對方言互通有影響,但人口洗盤更重要。

所以平原或者山區,根本不是方言一致或者差異的根本原因。 這只是表現或者結果。 人口洗盤、遷移才是原因。

  • 語言本身會進化、變化。但這種變化是循序漸進,有規律可循的。

  • 但是巨大的變化,一定是受到外力衝擊。比如戰爭大屠殺之後人口銳減、和平時期的大移民。

最近一次因為戰爭導致人口銳減,外地移民填充的例子是太平天國之亂,江浙皖交界縣市。請看地圖,吳語區中間一片的方言島,很不協調的在吳語中心。歷史上有組織性人口大遷移和屠殺導致的人口清洗有如下:

  1. 秦:移民嶺南

  2. 西晉:永嘉之亂,五胡亂華,衣冠南渡。

  3. 唐:安史之亂、黃巢起義

  4. 五代十國:中原混戰

  5. 北宋:靖康之恥

  6. 明朝:明初,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

  7. 滿清:清初,湖廣填四川大移民。以填補四川漢人剃髮易服被殺光(滿人的史書把大屠殺推到張獻忠身上,但是滿清是在張獻忠死後十幾年才完全佔領四川的,這期間的非正常死亡誰造成的?)

  8. 太平天國:對蘇南和皖南方言的改變,比如皖南的寧國市、廣德縣,江蘇常州的金壇區等等,都是因為戰亂,當地人絕大部分被洗盤乾淨,全是後面移民填充,語言也是由吳語,被官話所取代。

  9. 同治回亂:左宗棠平回亂,一直追到新疆,收復新疆。同治年間,陝西回民乘清廷和太平天國在東南互戰,西北防務空虛,十年間陝甘兩省共2000萬漢人被回民殺光。

  10. 民國:闖關東(山東、河北移民東北)、走西口(陝西、山西移民內蒙)、下南洋(廣東、福建移民東南亞)。走西口和下南洋的漢人基於都保持了鄉音,奇怪的是闖關東的山東人河北人到東北之後,被東北人八旗所同化(滿清入關之後,為了防止漢人進入東北,設了「柳條邊」,東北的漢是整個清朝都是非常稀有的),所以近代東北人,只要是漢人,絕大部分肯定是山東和河北漢人的血統!
  11. 本朝:建國初向新疆移民、改革開放後向深圳移民。新疆漢人和深圳人都來自五湖四海,加上普通話的推廣,這兩地的漢人無方言,是說普通話。(深圳和廣州咫尺之隔,廣州是說粵語,但深圳不說粵語,是說普通話的城市)

中國古代歷史上還有很多的戰爭所導致的人口減少,但並沒有找到文獻記載官方有組織的移民,或者當地人口全盤死光所導致招募移民,沒有導致鄉音的巨大的、斷層式、劇烈的改變,所以並未列於上面;當然,還有一些屯田駐軍的例子導致的方言島的案例,也未列上面。上面例子都是有官方明確文獻的有組織的移民和遷移,特別是近代太平天國和同治回亂,最近的歷史。

外國也有很多民族征服和屠殺滅族導致的人種和語言的全盤改變的例子,比如古印度、古巴比倫、古埃及的民族語言即全盤消亡,當今埃及和巴比倫(伊拉克巴格達)都是阿拉伯族的天下、今印度是4500年前征服古印度的歐洲雅利安人,然後把當地的古印度人貶為奴隸,即印度當今最下等的種姓(種姓即是膚色的意思)。航海運動以來,歐洲全面擴張到美洲、澳洲、南非等地,並取代當地的語言和人種。而從民族的擴張來講,中國近2000年來沒有任何進步,只是勉強守住了漢朝時開拓的疆域。

周秦漢為上古:經歷五胡亂華300年。

隋唐宋為中古:金元滅兩宋約300年。

明朝為近古:滿清入關。

語言的惰性是極強的,沒有強大的外力衝擊,語言是很難作出巨大的改變的,它會保持以前的軌跡繼續前進。當然語言本身也會改變、進化,這是正常和循序漸進的變化!不是那種「巨大的」的變化。

如果短期大量的人群或種族移民到一個地方,這個地方的原住來又來不及消化、同化這些人,新移的人很可能會產生口音,併產生一種「皮欽語克里奧語」,這種混雜的語言隨著繁殖能力人數越來越多,就可能產生新的方言或者語言。近幾年的歐洲的殖民運動中,亞非拉都產生了不少這這種半雜語言,美國數量巨多「黑人英語」也是不正宗的英語。包括移民歐美的人,都多多少少有些口音,這些人如果數量越來越多,就可能產生新的方言;國內推普運動中產生的各省特色的普通話也是一個道理。

方言區劃分,我個人覺得絕不是以語言是否互通為標準,應該是學術上的一些標準來劃定的。

舉例:

  1. 襄陽和南陽接壤,互通無障礙,但襄陽劃分到西南官話中,南陽划到中原官話;襄陽和四川同是西南官話,但並不能互通。

  2. 以上的例子還有很多,不列舉了。同時還要反向思維考慮到推普的影響,很多人覺得普通話或北方話好學,那是因為從小學校、廣播、電視推廣的影響;如果是一個80、90歲的老人並沒有大量接觸普通話的環境,它可能並不會覺得官話體系或者普通話易懂。即使是在北方,你讓一個山東、河北人,聽山西話試一下,你聽得懂不?他們都是北方。

  • 第一次大規模的胡化是五胡亂華

語言呈現北雜胡虜,南染吳越。隋朝漢化的鮮卑人陸法言,酌收古音,取當時南京和洛陽言,編寫韻書《切韻》,書成於隋文帝仁壽元年(601)。唐宋韻書均以此為藍本。隋朝的《切韻》是秦朝「書同文」以來,漢語言史最第二重要的一件事——「音同韻」。從隋的「切韻」到唐朝的「唐韻」,再到北宋的「大宋重修廣韻」,直到北宋靖康之恥1127年,500多年都是一脈傳承。這三朝500年,語言也是有自然的變化,但總體沒有受到外力強有力的衝擊產生的巨大變化,作詩作詞及科舉考試也是以此為藍本。

隋唐宋,漢語已胡化一次,不過切韻總算是最大程度吸收古音,並延續了好幾百年。

  • 第二次大規模胡化是金元滅兩宋

  1. 1127年,靖康職,臣子恨,崛起於哈爾濱一帶的女真人,陷汴京,俘虜北宋皇室幾千人至哈爾濱一帶,建浣衣院,實際就是軍妓館,盡讓蠻夷輪姦。

  2. 女真金國對北宋及中原文化的打擊是釜底抽薪的;毀掉了東京開封府,還有500多年歷史的隋唐宋的洛陽城,還有始於隋,盛於唐,甲天下於宋的洛陽牡丹!!有興趣可以搜下隋唐洛陽城和東京開封的規模大小,或者實地考察,什麼是氣勢恢宏。目前的洛陽城只是女真人毀掉隋唐洛陽城之後又築的軍事據點,規模只有隋唐洛陽城的1/20;而開封現在的市區只是相當於北宋的皇城,不算外城。
  3. 中原地區近千年的陸沉也是始於此,從此金元以北京的都,南宋以杭州為都,南北對峙、中原成了真空區;到元朝滅南宋時,元朝把隋唐&<形的「南北大運河」拉直成「京杭大運河」,再次連接到宋金元的三朝都城——開封-北京-杭州。時至今日,華北的北京和江南的寧滬杭無論是經濟的繁華、還是人文大學教育的眾多,都是中原地區(河南、河北、山東)所不能比擬的。這都是金元入侵中原的罪戾!

  4. 至1368年大明洪武皇帝北伐,光復中原。淮河以北被金元連續統治共近300年,淮河以南被蒙古人統治89年,古人云,夷狄之運,不過百年。金元統治的300年,北方方言已受到不可逆轉的衝擊。

第二次胡化是漢語南北方言分離的重要原因。入聲在蠻夷的影響下消失,音節變少,重音字增多,單字辭彙變少,雙字辭彙漸多。目前除山西晉語有入聲以外,北方方言已無入聲,這也是為何山西語要獨立劃為一大方言的原因。東南六大方言都有入聲。

  • 第三次胡化是滿清入關

入關之前,滿人已盡殺東北漢人,一部分降入漢八旗,並植柳設關,柳條邊,禁漢人入東北。滿人主要是影響了北京方言。zh、ch、sh 漢語,滿語都沒有這三個音,但這三個音是在滿語的影響下產生的。滿語除了影響了北京方言之外,還大量影響了漢語辭彙,產生大量的滿語辭彙。1911,1949年以後均以北京方言為官方語言,推普又把滿化的漢語大量推向全國。

南北分離的局面主要是第二次胡化開始的。目前南北方言都是脫胎於中古漢語。但北方漢語變化的快,南方漢語變化的慢,也可以說穩定性強。

目前沒有哪一種方言和中古漢語完全一樣,但是接近程度的大小是可以區分的。東南六大方言都不同程度的保留了入聲和大量的單字辭彙,從語音上也更接近於中古漢語。

廣東話:剔除少量土著馬來辭彙,大部分比較接近晚唐時期的漢語。

客家話:比較接近五代時期的漢語。

閩南語:和越南語的漢字詞的音,保留了比較多的上古漢語音。

粵閩等東南方言中,有入聲,聲母都保持的好些,不過韻母沒有中原保持的好.所以中原人不用自卑,粵閩人也不用自大,在長相方面,粵閩人鼻子山根淺,鼻孔朝天,這肯定不是中原人長相.

日語韓語:粘著語,和漢語不同源,語法完全不同。但辭彙大量吸收漢語辭彙,韓語漢語辭彙約70%,日語漢語辭彙約65%。日語的漢語讀音比較雜,同一漢字,有的是南朝時的,有的是唐朝音,有的是宋朝音。總體來說中古音比較多。

而北方漢語中的中古音保留的明顯比南方比較少,這也是為何,南方有的地方的人,到日本韓國時,從沒學過日語韓語,大約能聽懂一部分的日語韓語,主要是日語韓語中的漢語辭彙。

用南方的方言讀唐詩宋詞也要比普通話更押韻。

入聲:非學術不專業的說法,就像英語中的閉音節,唯一就是閉韻尾,只作口聲變化,並不發出音。

東南六大方言及晉語都有入聲,可以請教他們。例: yad。-d 只作口聲變化,不要發音-d音。跟ya的區別就是,ya是開音節,可以一直a下去,而yad是閉音節,急促,收聲。

日語原本是促音的,促音就是吸收漢語辭彙中的入聲而產生的,以前日語中的閉音節只有一個韻尾-n。

從語音的角度來說,北方漢語的胡化程度明顯甚於南方。不過北方人也不要自卑,它還是漢語。南方漢語也有吳越土詞,總之是北染胡虜,南染吳越。

有興趣的可以找些分子人類學方面 的論壇看看,看基因方面胡化的影響程度。

北大中文論壇也是是語言學,音韻學的好地方。

海淀圖書城三樓東北角〈海淵閣〉書店可以買到語言學,音韻學研究方面的所有的書,經常還能遇到國外留學生,可能是未來的漢學家哦。

有同學認為因為平原交流多,所以音差小. 山多就易產生方言.我認為這是一種馬車放到馬前面的說法.

我個人見解是,平原區更容易經歷人口洗盤,而山區不容易經歷人口洗盤,才導致方言的差異大小的.

任何一門語言沒有經歷強有力的外力衝擊,不是會發生劇烈改變的! 語言的"惰性"是非常大的.沒有人無緣無故的改變語言. 而古代強有力的外力衝擊,多半是人口大遷移.(外敵入侵,或者朝廷組織的移民). 中國古代移民史,至少有5,6次大規模的移民遷移。

我將從正反兩面舉出一例子.

1. 土耳其和維吾爾語.非常接近. 土耳期祖先是突厥人,維吾爾人祖先是回紇的,他們只是在唐朝時在漠北(今外蒙古一帶)接觸,共同生活過. 隨後,唐朝滅突厥,突厥人逐步西遷.至土耳其, 回紇人也西遷至西域一帶. 近千年以來,接觸機會非常少. 它們跨越時間和空間, 還能保持相當多的辭彙語音互通程度.

2. 中國客家人.客家人是中原人逃難,衣冠南渡的.客家人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客家近代出了非常多的名人( 孫中山、廖仲愷、朱德、葉挺、葉劍英、胡耀邦、泰國總理他信、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新加坡副總理李顯龍、郭沫若、王力、曾鞏、袁崇煥、丘逢甲、文天祥、張九齡、洪秀全、李秀成).

客家人主要分布江西,福建,廣東交界處. 四川成都龍泉也有客家方言島.

四川龍泉的客家人,主要是清初湖廣填四川,遷移的一部分客家人.

四川成都龍泉的客家人和福建的客家人. 兩方至少300多年沒有接觸, 雙方一起交流無壓力,只有個別字的讀音有差異.

----這二者,都是跨越時間和空間,保持語言一致性的例子. 並沒有因為交流少,而產生較大的差異.

3. 四川,四面環山,但也能保持方言(西南官話)的一致性,而且整個雲貴川,湖南西南部,廣西東北部基本都能交流,方言差異極小.

---- 四川多山卻沒有產生極多的方言, 而且能保持語言的高度統一.

因為四川經歷過人口大洗盤. 滿清入關之後,剃髮易服.川人反抗,四川人當時基本被殺光.(當然滿清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張獻忠身上,說張獻忠洗四川, 實際滿清一至到張獻忠死後10多年才完全控制住四川). 後面才有了"湖廣填四川"的大遷民. 年紀大的四川人一問,都知道自己祖上從湖南湖北遷來的.

所以說,四川那麼多山,交流那麼不方便, 但語言卻是高度一致的的.

4. 北方地區平原多,但也絕不是交流無障礙. 方言不互相的太多了.

比如山東北部南部膠東,三者間方言都不同.互相難懂吧.

河北邯鄲以北和以南方言變完全不一樣. 河南南南信陽就更接近南方話,而不是河南話.

山西和陝西就更和河北河南話不一樣了.

黃河中下游是連成一體的平原,交流方便,並沒產生統一一致的方言.也有不互通的方言.

仔細看下方言明細地圖, 北方方言的分布正好是蠻夷入侵,人口遷移,洗盤的的分界線.

中古以後,中國的外患主是契丹,蒙古(大興安嶺一段的),女真,滿清(松花江,長白山一帶的). 這些民族最容易影響上關外,其次是河北北部. 向南到邯鄲以南,蠻夷的影響力慢慢變小.中原一帶有強大的人口威攝力.

5.東南一帶的確方言眾多. 且這些地方正是因為很少經歷大規模的人口清洗屠殺. 誰當皇帝對他們無所謂,歷史上反抗也是最小的。基本南京一定,東南沿海都是傳檄而定。

所以各層次的方言都保持下來. 像福建,浙南一帶,各個村縣都有可能方言不一致,並不是說他們不交流,不通婚.過去肯定有會多語言的翻譯者,中介者.

但語言惰性極強,沒有無緣無故去接受別人的語言,改變自己的. 所以一個村子,都可能保持自己的語.因為沒有外力衝擊.


不贊同樓上的看法。北方方言包括四川話,湖北話,安徽話,都相對好懂,這些方言也是北京話改來的嗎?普通話是以北方方言為基礎,北京音為標準音的語言。歷史上中原地區繁華,文明程度高,北方人口流動多,我猜這是北方方言好懂的原因吧。


正常,太原南郊北郊的語音差距都很大。


太多的回答壓根就不在點子上,我只看到兩個回復算滿意的。那就是漢語方言本來就差別很大,6南方言其實差別比起先秦時代還真是不算大,只不過古秦語(分支是粵語的漢語層源頭),古晉語(已滅絕,現在的晉南方言是唐代西北話),古齊語(分支是官話和閩語),古燕語(已滅絕),古楚語(分支是湘語和吳語),古越語(已滅絕),古蜀語(已滅絕),宋代又才產生了客家話和贛語。而現在的北方話全是齊語支下的官話和僅剩的西北方言。南方則留的多一點。然後北混胡,南混蠻。總體上南方方言存古還是多點。至少基本保留入聲,尖團,濁音(湘吳),沒有亂齶化,阿爾泰兒化。為什麼南方方言不能通話?很正常啊,南方多山用詞都很保守,北方平原大家都互通啊。而且現在推廣普通話,實際上就是把北方常用用詞給了你印象,實際上,南方很多詞也是通用的,比如屙尿,睏覺,食飯,呷飯,天光,明朝,鞋hai街gai下ha(實際上很多河南山東話也是這麼說)....要是普通話不是教撒尿,睡覺,吃飯,天亮,明天,xie jie xia...,你們就不會覺得差別這麼大了。 大宋重修廣韻50多聲母,206韻母,普通話剩下連1/3都不到,很多人連im這樣簡單的韻尾都發不出,施氏食獅史都分不出,sip sit sik都發不出還想說自己的漢語怎麼怎麼樣?先秦文言文就是口語,對比一下自己的方言看看差別大不大?字都認不全,亦或用通假字這樣的搞笑說話來自欺欺人吧?


江西人看來,只要說話說的像普通話的都是北方人。

北方=東北三省(到底哪三省也不知道)+陝西+北京+河南+河北+山東+貴州+四川+天津+重慶+青海+甘肅+雲南+寧夏+安徽。


不是南方差異大,而是北方差異小。

我的意思是,方言本來有多大差距,參考現在南方有多大差距。

也就是說,春秋戰國的時候每個國家的語言差異都是很大的。

以上海為例。

上海現在說普通話的人口大於說上海話的人口。

一些上海小孩也不願在公開場合說上海話。

甚至不會說上海話。

吳語區官話和上海話還是有區別的,不過現在孩子基本都不知道了。

很多孩子在相互之間說上海話的時候,若出現新生名詞還會夾雜著說普通話。

很多孩子以為上海話的我就是吾,有些孩子以為上海話的外婆就是阿婆,很少孩子以為上海話的牙齒就是阿齒。他們大都忽略了有個?在前面。我=?wu,外=?a,牙=?a

還有人不知道上海話的「行」不是多音字,只有唯一的發音是銀行的「行」。

他們在說陶行知、行政、單行道的時候還會依照普通話發音「xing」。

可見移民對一個地方方言影響之深。

北方多戰亂,人口遷徙很大,一定程度上導致方言趨近。

但這個程度有多少,還得用統計學工具和歷史物證去還原。

畢竟這個已經導致網上撕逼了。


南面確實很奇怪

魔都人

蘇州話聽得懂70%但是離近的多的嘉定話和崇明話聽不懂。再往北宿遷徐州話聽得懂但當中江陰無錫常州話鎮江話聽不懂 南面松江話和嘉興話基本一樣,聽懂95% 義烏開始聽不懂。溫州分明鳥語花香。。。 福建廣東話感覺就別的語系了


南方的四川話內部差異就很小啊,四川人重慶人各地的方言差別都很小啦,用方言交流完全沒問題。所以川人不愛說普通話啦(╯3╰)


當家的」是女人稱呼自己的丈夫,也可作為僱主稱謂。但小說背景江南一帶,請問「當家的」這是北方方言嗎。


三個字。 交流少。

其他答案說那麼多。引經據典的打了那麼多字,不就是在說南方交流少嗎? 有交流也不是有效的交流。 都高鐵時代了。 江西省和湖南省兩個鄰居都沒不繞道的線路。你在看東北!

然後為啥交流少?

其他答主都在說因為交流少所以交流少。頂多外加個地形因素! 那希臘就在巴爾幹半島上且還群島。聖托尼島島人和雅典人交流有障礙么?

地形是一個因素!也是一個主要因素,但絕對不是根本原因造成南方方言多的。

南方方言多也是和北方作比較啊

為啥北方方言少啊

還不是因為北方開發的早。經濟文化交流的早。南方開發的晚,經濟文化交流開發的晚。安史之亂經濟中心才開始南移,南宋才移完啊。 這這文化交流要晚於北方多久啊!

這才是根本原因啊!!翻開大多數語言學教材都是這個觀點啊

下面貼下另一個相似問題的我的答案

1。 北方開發的要早的多 人員交流起來更早更頻繁。相比之下南方開發要晚的多,經濟文化交流沒有北方早且頻繁。同樣的道理。一個突尼西亞人是聽得懂地中海馬爾他島上的人說的馬爾他語,並能交流,但是要和葉門人交流,就如同雞同鴨講,雖然兩人說的語言都叫阿拉伯語

2 南方多大山和小河。北方則相反,且從秦開始修築馳道,客觀上促進了經濟文化交流。從而語言趨於一致化。同樣的原因,奧地利因為在高原上,而荷蘭在平原上,從而奧地利人說的德語,荷蘭人是聽不懂的,但是一個德國漢堡人說的德語,荷蘭人卻聽的懂。

3。 南方除了偏安一隅的南宋定都過杭州。沒有成為政治中心。不像北方一直是政治中心。這在客觀上也促進了北方語言更趨於一致化。類似的印度,北部印度都可以說印地語,但是南部卻各種語言林立。

4。 政府推廣不重視。 古代中央政府只推行了書同文,卻沒有大力推廣話同音。只要文章寫的好就可以為官為相。比如清末的梁啟超,說話有口音,皇帝聽不懂,很嫌棄他。但是不耽誤他當大官。潮汕人客家人遷居南方好幾個世紀還是說自己的語言,但是在香港的潮汕人客家人卻說一口流利的粵語。這就要得益於香港政府的大力推廣。幾十年的時間就改變了近八個世紀的語言模式。

最後說一下這四個原因不是同等重要,而是分先後順序的。根本原因為1。最次為4。比如烏克蘭政府再花時間和精力在其西部城市哈爾科夫推廣烏克蘭語也無濟於事。人家就是說俄語,在哈爾科夫的烏克蘭族就說俄語。而在萬里之外(十個哈爾濱到三亞的距離)的楚科奇自治區的人也說俄語,兩人交流只有少許障礙。當然一個哈爾濱人現在去三亞這點交流障礙也沒有了。這是當時蘇東坡貶到海南島時不敢想像的情景。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一句話,交流的越頻繁語言越趨於一致。沒有交流就不會存在趨於一致這種說法。

只會越走越遠。西撒哈拉人說的也是阿拉伯語。但是葛摩群島上的阿拉伯人卻一點也聽不懂,但是不遠處的桑給巴爾島上的人卻聽的懂葛摩人說的阿語,也聽的懂阿曼人說的阿語。但阿曼人卻聽不大懂離他們反而更近的蘇丹國阿拉伯人說的阿拉伯語。 其實和遠近沒關係,還是交流的頻繁程度。

最後說一下第三點。我朋友說拿印度作類比不當,但是我這邊能查閱到的文獻。大多數國外主流語言學家是把中國南方語言定義成其他語言。而非漢語。連粵語都有自己的相對應的英文名稱。所以個人感覺這麼作類比差不多。如果古時候印度能有效統治其南方,也不至於是現在這樣各種語言林立。 從而不改正過來了,不過的確這麼作比較的確有失偏頗,不算嚴謹。


因為,南方的山很多,然後,一個村和另外一個村之間都是隔著好多山。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說,當你說話的時候,聲音會被山反射過來,不容易傳播出去,即使傳播出去,由於被反射的多,造成傳播出去的音質也變化了。所以,山的反射是南方方言多的原因。反觀北方平原地區,幾乎不存在方言的問題,基本能無障礙交流,因為平原能反射聲音的障礙物很少,所以,聲音傳播的遠,信息交流也更清晰。另外,由於山的反射會造成聲音的音量加大(人耳朵能分辨時間差是0.1秒的聲音,所以,當距離是17m的時候【音速按照340m/s來算】,聲音會疊加),所以,南方人說話音量基本很輕,而平原北方地區則會很大。如果是太空中的人,估計說話音量和打雷差不錯(真空不穿聲)。


推薦閱讀:

為什麼說晉語是北方漢族地區的唯一一個非官話方言,安陽話為什麼歸入晉語而不是中原官話?
老人就醫的時候,一定要要求他們必須說普通話嗎?
非西南地區的人聽gosh的歌(gai bridge等)聽得懂嗎?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東北方言」和「帶東北味的普通話」應該如何界定?
為什麼晉語從官話中獨立了出來,但同樣保留入聲的江淮官話卻仍被分在官話區之下?

TAG:語言 | 方言 |